文学趣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32758258
作者:(英)约翰·萨瑟兰
页数:327页

内容概要

约翰·萨瑟兰(John Sutherland),生于1938年,英国学者、作家、文学教授。曾在英国、美国执教于多所大学,是伦敦大学学院荣誉退休教授。他撰写过一系列解读古典小说的著作,如《希斯克利夫是凶手吗?》(也许,是的)、《亨利五世是战犯吗?》、《简·爱能得到幸福吗?》,文章常见于《卫报》、《金融时报》。
马丁·罗森,生于1959年,英国漫画家、小说家。作品多见于《卫报》、《星期日独立报》。他抽烟;他被视为当代最尖刻的文学画报讽刺作家。

书籍目录

前言
一、文学烤肉
文学煎蛋饼
约翰逊博士之“咕噜斯吞”
汤料块和美味果冻
来吧,取了它
保卫尔:以及世界的主宰
仁善之乳:愤怒的葡萄
上最后一道:洛纳·杜恩饼干
二、文学之躯体:头、肺、心和肠子
颅腔奶酪
有关头脑的种种
哮喘和天才
普鲁斯特和哮喘
詹姆斯的肠易激综合征(便秘)
敏感的肠子(2)
恶风(1)
恶风(2)
哈代的心脏(1)
哈代的心脏(2)
我们能克隆狄更斯吗?
三、行业的用具
怎样“记下来”呢?
第一位使用打字机的作家
杰克对垒“不利客”
电脑写作的小说
为作家服务
四、性和维多利亚时期的人
紧张的洞房夜
卡莱尔夫妇的洞房之夜
多萝西娅的新婚之夜
乔治·艾略特的两次蜜月
花的语言
绿色康乃馨(续)
爱我的手稿胜过你
五、有人说,比云雨更爽
三城堡
邦德的烟卷
杜穆里埃:做我自己
小杜穆里埃:再说烟卷
杜穆里埃孙女:《蝴蝶梦》
……
六、一些有趣的文学记录:最佳、最差和其他之最
七、文学界的罪行(以及枪戏)
八、是谁?是谁?是谁?
九、名字的游戏
十、那些高贵的和不那么高贵的读者
十一、钱财和书业
十二、车轮滚滚
十三、趣谈死亡
有趣的关联:卷末小测试

作者简介

英国学者、作家萨瑟兰的这本书可谓一部妙趣横生的文坛“八卦集锦”。
作者谈古论今,以调侃诙谐的笔法分门别类地汇聚了关于书(主要是欧美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的奇闻轶事与奇思妙想,诸如哈代的心脏去哪儿了?萨克雷的脑子比惠特曼的脑子重多少?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第一支烟是何时出现的?耶稣会开什么车?我们能克隆狄更斯吗?哈姆雷特用的是铅笔吗?
众多或伟大经典或已被遗忘的作家悉数登场,充盈着趣味与博学。正如作者所言,“本书的写作动机不是为了给人指点或是提供信息,而是分享阅读文学作品或是有关文学的作品时带来的一些零散随意的愉悦。若不是为了这些愉悦,我们何必看书呢?
”英国媒体评论本书是“那些太把自己的作品当回事以及不把自己的作品当回事的作家的理想伴侣”,而作者本人,则宛如文学批评界的福尔摩斯。


 文学趣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段落一:伊夫琳·沃的《黑色的祸害》里,男主人公在与野人一宿醉酒狂欢后发现,无意间大啖了自己的女友,还认为是特别美味的炖肉。他听到这个消息,打了个大嗝,只是带着点儿悔意。托马斯·哈利斯的《汉尼拔》里,与书同名的恶魔诱使一个被下了药的受害者吃在锅里稍稍煎了一下的自己的脑片:“哈,味道真不错,”吃了自己脑子的梯厄斯忒斯说。(6)段落二:约翰·奥布里(1626-1697)在《人物小札》里记录了伊丽莎白女王一个近臣的故事:这位牛津伯爵正对伊丽莎白女王曲意逢迎,不巧放了一记屁。对此他羞愧难当,就出门旅行了七个年头。他回来时,女王表示了欢迎,又说道:伯爵啊,我已经忘了那屁了。感谢奥布里,这事儿这下永世不忘了。(43) 段落三:和我一起同情吧,真的!啊,别!把你的同情洒向汹涌冰冷的波浪吧,投向未来世界的绿洲;砸向闲言碎语的岩石,还有更好的选择,让它留在被埋葬的蔑视的虚假无信的胸怀里吧。(106)......没错,这是一本趣闻轶事的集子,当然,都和文学有关。说得更具体一点,都是一些文学与食物、与性、与烟酒、与枪支、与汽车、与犯罪、与死亡等有关联的的桥段。书中还有不小的篇幅介绍文学“之最”,比如:2007年,纪念“全世界图书日”期间,英国2000名爱书者投票选举英语中“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作品大获胜利,排名和得票率如下:1、《傲慢与偏见》(20%)2、《指环王》(17%)3、《简·爱》(14%)4、哈利·波特系列(12%)5、《杀死一只知更鸟》(9.5%)6、《圣经》(9%)7、《呼啸山庄》(8.5%)8、《一九八四》(6%)9、黑质三部曲(6%)10、《远大前程》(5%)前八本书我听说过,只看过其中的一本——《简爱》,还不记得是否看完。”史上最好的小说(家)“被女作家夺得让人稍感意外,好在”史上最差的小说家“的获得者也是一位女性作家,她叫罗士。罗士的小说和诗歌都是自己掏钱出版的。她的作品据说”开头之令人晕头转向,世上的文学作品没有能匹敌的。“(105)书中列举了她的两个开篇段落(段落三就是其中的一个,不要回过头再看一遍,会头晕的)——说实话,我宁愿相信是因为翻译的水平问题而非作者的本意。当时,伦敦文学界的一帮名人经常聚会,比赛谁能想出罗士作品中最荒唐的段落;他们朗读罗士作品的选段,谁能屏住不笑场读得时间最长,谁就是赢家。(105)他们真是太无聊了。。。可是,我想参加这个比赛。中国的文学爱好者大都知道海明威是用一柄双筒散弹枪开枪自杀的,但我们不知道那个后果有多惨烈——我现在知道了,但是我想还是不说为妙;海明威的遗孀坚称丈夫的死亡是在擦枪时走火(她后来承认,连她自己都不相信),这种自杀方式被命名为“海明威解法”。当晚,一帮文人聚在一起,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他们一致同意自杀的确是死亡的最佳方式,只是有的人关心如何能干得又快又无痛苦,而《等待戈多》的作者塞缪尔·贝克特的问题是如何不留下一堆烂污让别人收拾。(158)这也是德里克·汉弗莱(曾在1975年帮助其忍受病痛折磨的妻子走向死亡,随后,他出版了一本名为《琼之路》的书,讲述了其妻因为害怕成为他的负担而自愿结束生命的心路历程)反对这一“解法”的主要原因。如果有谁仍然坚持要在一家旅店采用这一解法,汉弗莱建议,他应该留下一笔较为丰厚的小费。(158)看到这里,我感动的快要哭了——先前那么吓唬我,我都没有哭呢。
  •     《文学趣谈》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作者约翰·萨瑟兰是位英国学者、作家,先后当过英国莱切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的文学教授。这本《文学趣谈》将古今外国文坛的轶闻趣事网罗了不少。作者发挥了他作为一个学者探幽索隐、爬梳剔抉的考据功夫,又以作家的生动文笔将这些欧美文坛上的趣闻掌故娓娓道来。书中的有些故事我们可能有所耳闻。比如,加缪死于一场车祸,他乘出版商伽利玛的车子驶到巴黎城外,车子不幸滑出马路撞到一棵树上,折断了脖子,不治而亡;俄罗斯著名小说家屠格涅夫的脑容量重达70盎司,而惠特曼只有44盎司,法国作家法朗士更少,只有36盎司。不过,作者更进一步,告诉我们,从加缪车祸现场的残骸中挖出了他的《第一人》手稿,35年后出版;布朗医生检查了夏洛蒂·勃朗特的头部后,称赞这位写出《简•爱》的女作家的脑袋“显示出内中的才智既有洞察力又有清晰度”,可能就是第一次听说了。正如本书译者艾黎所说,萨瑟兰所做的“是拨开各类主义、理论的迷雾,让文学不仅仅是让人敬畏的经典……而且活色生香,配下午茶、雪茄烟、威士忌,不论是寻常人家的客厅还是大学的晚宴,都是可以让所有人在谈完天气之后又能随口提起的那一些有趣话题”。说白了,就是撩开蒙在文学经典与作家身上的神秘面纱,通过讲述作家生前身后发生的故事,创作时的轶事趣闻,让我们感受到再伟大的作家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文学创作丰富多彩。比如,司各特刚开始工作时,在他父亲的法律事务所里当文书,他干得很出色,有时一天可以抄写120页,挣到30先令。文书工作训练出的整洁易辨的字迹也反映在了他以后创作的文稿中。大仲马有一次跟人打赌100路易,声称能在三天内写出三卷本小说《红屋骑士》的头一卷。靠着大量的咖啡,他在最后的6小时里写了三万四千字,赢了这场赌博。哈代去世之后,并未如其所愿,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葬在一起,因为,这时的哈代已是英国国宝,国家需要他。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哈代的心脏被取了出来,葬在斯廷斯福德,由其遗孀照管;遗体的其他部分则葬在西敏寺教堂,供人瞻仰。相比之下,著名诗人拜伦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死后,心脏被葬在希腊的迈索隆吉翁,因为他将生命的最后岁月献给了希腊的民族独立战争。然而,西敏寺却以拜伦生活放荡为由,拒绝安葬他的遗体。直到1969年,西敏寺才竖起了一块拜伦纪念碑,以示歉意。诸如此类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作家的人生可能比他们的作品更精彩。大众有一种好奇心,渴望了解作家、艺术家的生活,用今天的话语,即希望了解名人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八卦”心理。《文学趣谈》就是这样一本满足人们“八卦”心理的书。它生动有趣,足可休闲,但并不媚俗,甚至不乏感人的励志故事。苏格兰评论家、历史学家卡莱尔把自己写的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历史的书稿请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思想家穆勒去审读,不料穆勒的女仆把书稿当引火柴烧了,穆勒歉疚万分,主动提出给他两百英磅的赔偿。尽管卡莱尔非常难过,但依然表现出了绅士风度,先是婉拒穆勒的赔偿,最终只收了一百英磅。他抖擞精神,重新写作,两年之后成功出版了《法国大革命》。克里斯蒂•布朗患有脑瘫,在母亲的关怀下,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用一个手指或一根脚趾打字,最终写出了自传《我的左脚》,赢得好评如潮,并被改变为电影,获得奥斯卡大奖。这些故事很好地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名言。当然,这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轻松有趣的。作者对诸如哪位作家最先使用打字机,哪位作家最早预言了手提电脑的诞生,《哈利·波特》的灵感来自哪里,歌德、王尔德、契诃夫的临终遗言是否靠谱,等等,作了一番考证。至于肯尼迪、里根喜欢读的书,二战时美国有关机构专门编印供美军官兵阅读的军队版丛书,也许读者看了之后会报以会心的微笑,或者会给我们某种启示。
  •     译得很好。是动脑筋的译。内容实在有趣。最喜欢的段子是“处女女王和屁”:这位牛津伯爵正对伊丽莎白女王曲意逢迎,不巧放了一记屁。对此他羞愧难当,就出门旅行了七个年头。他回来时,女王表示了欢迎,又说道:伯爵啊,我已经忘了那屁了。感谢奥布里,这事儿这下永世不忘了。还有”欢迎和入内“:《需要负责的事》是1969年首届布克奖获奖作品。为什么首届评审团会选择这部作品一直是团谜。这部小说目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参看亚马逊网站上给这本书加的两句可怜巴巴的标签:“暂无顾客评论。请做首位评论人。”(出版已经有三十八年了!)“是否有货:目前无货。我们不知是否会有货,也不知何时会有货。”1969年的布克奖应当颁给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会得到后代的认可。选择纽比这部相当正经、不见情色痕迹的作品可能与布克奖评审团上有丽贝卡•韦斯特在座有关。在某次评议会上,有人听到她说,“要是再让我看到一次‘他进入了她’,我要给英语小说买个上面印着‘欢迎’的门垫。”《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的确有不少“入内”的场景。“海明威解法”,那是相当的残酷。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基本以英国中心
  •     太过零碎,从文学延伸至大众文化,什么都涉及一点。刚开始看觉得全是八卦好料,看到后面头昏脑涨,后悔不该一气呵成。而且好多还要重新设想出英文才能get笑点。译者没法一一作注或者标识出英文原文,导致查东西的时候又要一波三折……所幸坚持着搞完了,所有的作家作品整理出来,差不多标了两百本想读(也许只是“有机会值得一读,至少要了解大概”),大部分都是之前不太熟悉或者没重视起来的英国作家,也算劳有所值。S教授是个喜欢把自己搜到的有趣的东西都一股脑吐噜出来的人,也就难怪David Lodge称本书为“失眠的书痴最佳的枕边书”了。对,我就是被这句话骗来的╮(╯▽╰)╭
  •     两个家伙像章鱼八卦侦探,剥开经典文学大师的反诉肉身篇章,有的篇目是咯吱那些死者腋窝,而有的笔章挖掘真可谓是在触摸这些名匠们大腿根部的隐秘之处。
  •     大概能懂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梗——太有意思了,艾柯你看看人家萨瑟兰啦,不mean都能这么有意思
  •     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出品
  •     英国人的幽默真是冷冰冰,除去译者几处明显的译名错误,大部分笑点是可以还原成英语的,看完发觉那些高高在上的文豪不过是一个个老饕嫖客瘾君子,真实得可爱,非常有趣的书,犹如糟糕历史:D
  •     趣谈几多趣。
  •     就是文学八卦,不过还挺有意思的,在这之前的确从来没想过为什么D.H.劳伦斯和H.G.威尔斯用的是首字母缩写这类问题……
  •     在如是,翻翻就看完了
  •     笑死了………
  •     当我们谈到文学,我们该谈些什么?文学是生活体验的映射,是寻找生命意义和自我探索的工具,是涤荡心灵污垢的美学体验,当然,它也可以成为一种谈资,无关乎虚荣心的一种趣味。习惯了那些严肃的小说诗歌和有板有眼的评论,再来点饭后佐餐,也不失风趣。同时,这本书也给我开了一些不一样的书单。可惜作者只局限在近三百年的英美文学。
  •     前面的《战国佳人》到后面就变成了《雨树县》是怎么回事……
  •     抖了一本书的包袱
  •     "我们这些看书的人,顶着设计原始的看书的脑袋,面对从电子摇篮里站起来的新世纪的人类,就像是史前穴居的尼安德特人." 刚好在这个周末,看完.
  •     床头读物。
  •     流于琐屑,嚼之无味。
  •     那些文人真是搞,掘坟盗墓的非少数,还在那边评选“最差开头”和“最烂小说”。这本书让我十分纠结要不要买,无聊的时候看看还是蛮有趣的
  •     非常有趣的书,比尔·克林顿喜欢的《穿蓝裙的魔鬼》,1999年正式从莱温斯基的蓝裙上检测到了总统大人私处的DNA,真是讽刺。对《落水狗》和《佩勒姆:又名绅士数度历险记》的联系也解答的让人满意,电影里显眼的黑色西装原来和十九世纪末的时髦小说所建议的着衣时尚有关联。
  •     特有劲了!跟之前哪部相映成趣啊 好像也是译文的!
  •     感觉译得挺好的
  •     1 超级佩服作者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2 自己还是看的太少所以好多有趣的梗都无法太了解 3还是希望译者能够参考一下大家普遍接受的译名什么的 4 还是要看原版啊!!!不能懒!!!
  •     从另一个侧面看文学与文化,即使没有深厚的阅读功底,也可以就着其中的文字和工具书一起看也是一种奇妙的享受
  •     八卦文学。如果能熟捻书里提到的各种书单,看这本书应该会很有趣。体现文化隔阂的时候到了。。。
  •     前面比较有趣,读多就无聊了
  •     深夜失眠书痴的最佳床头读物,午后晒太阳书虫的最好消遣。
  •     好玩的好玩,没劲的没劲,看自己想看什么了……
  •     生动奇趣,略浮于表面。
  •     几番提到的法国人 好好笑 更增幽默 莫泊桑eww 让我一改观(但绕回来还是法国人的问题233
  •     聊文学八卦的书有很多,难得的是幽默感。
  •     趣味性书单~
  •     装帧好看,就借回来课上看完了,还可以吧。
  •     一边复习英美文学,一边嚼着如此有料的文学杂碎,仿佛在作家正经的生平介绍和著作书目底下看到了他们的凡俗真身,令人忍俊不禁。看似恶趣味,也不乏严谨的考证探究,作家传记就常常提供丰富的素材。当然,作为学院教授的萨瑟兰在书中也介绍了不少关于作家的传言,并表示传言虽然不真,但却能愉悦读者。消遣是一方面,不过想了解其中的妙处,则需要无比庞大的知识量。书中提到了许多当年的畅销书作家,如今连英国读者都不太了解,在经典文学史上更是忽略不计,因此读来不甚了了。而看到自己熟悉的作家,不禁倍感好奇,继而心领神会。总之既有乐趣,又有新鲜感,更可以督促自己多多开卷,读些与它们的作者一样经历不凡、内容丰富的小说。
  •     文学界的八卦,很有趣
  •     文学八卦,英国人天赋吐槽技能开启,很多奇葩的数据
  •     不正经的学术八卦==
  •     值得一再品味的休闲读物
  •     不错的消闲读物
  •     无聊,垃圾
  •     憎恨自己读书少 很多梗不明觉厉
  •     很棒!从不同的角度、类似百科全书式地对--那些对文学并不熟悉和感兴趣的人进行启迪的好作品。可以学到很多,获知很多,许多类似是信手拈来,也不知要牺牲多少的个人休闲时间来获取这些信息呢,其中,大量的阅读就是最大的资本。
  •     用这本糙糙的红皮书(肯定充满魔力了!)玩了几十轮占卜游戏,它已经成为了更多故事的引子,维系着链子的另一端,原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其实它们从来是存在的,在自深深处。用它的词汇来解释:需要的是索引,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搜索引擎,才有可能捕捉到所有那些几近于核心的奥妙。
  •     就有这么些人专门八卦下蛋的母鸡。文学史文本背后活生生的人。信手拈来,嬉笑怒骂,入木三分。
  •     看得颇开心,看完就快忘光了。
  •     为逸事而来
  •     没Sutherland的解读系列有趣
  •     作为享乐型读者:「好奇心是教育的根基。如果你告诉我,好奇心杀死猫,我只能说这只猫死得高贵。」
  •     如果多些译注和插图,这本书会更好!
  •     有趣,精装。没有给出人名的原文有点不好。价格业界良心,有机会再买一本放着。
  •     书读少了 翻了一遍
  •     2014060,文学八卦,有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