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外史(全三册)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4
ISBN:9787500704942
作者:张恨水
页数:1186页

内容概要

张恨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畅销书作家,其经典作品超越时空而存在。张恨水的小说情节跌宕超伏,扣人心弦,独具魅力。他的成功再一次向人们证实,文学的永恒魅力在于鲜活的人物、真挚的情感以及对人性真诚而执著的探索。

作者简介

本书是著名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的早期代表作,曾名噪一时,人人传阅,洛阳纸贵。本书以白描的手法,写了杨杏园、梨云、李冬青等人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对底层社会小人物的举手投足、情趣追求描写得呼之欲出,又有“野史”之趣,耐人寻味。


 春明外史(全三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南方之冷,在于淅沥之冬雨,虽说春节已过,可绵绵细雨仍将阴冷锁在身边。我好多天没有出来上网,没有逛街,没有一切的户外活动,全缘于这雨,似乎还是因为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吧?似乎在这样的天气下,在滴滴嗒嗒的窗边,读这样一本缠绵柔软又富有意味的书,连心都变得隽永了吧?据说张恨水先生给自己取名为“恨水”,截取自南唐后主的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来督促自己珍惜水样年华,刻苦读书和著述。他的文字,有种江南温蕴的秀美,文字功底深厚,让人读之是种难得的享受,美得像在江南水乡的梦境中漫游……而《春明外史》却是写老北京之事,性质却为谴责小说,有很多讽刺情节,情节结构非常巧妙,还有着大量优美的景物和心情描写,笔触细腻,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风气及人性,尤其是下层小人物的生活描绘得细腻深刻,一切的景物、人物、心绪都跃然纸上。很惭愧,我没读过张恨水的其他小说,尤其对于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粉世家》还不太喜欢,以为他不过就是写这些情爱小说的能手罢了,现在看来,是大大的错了。看到“东吴门生”关于张恨水先生的书评——《一肩风月与四面山窗——读张恨水散文》,想到这才是对张先生文字读得深入并得之三味的,在这一带附下,与君分享吧!^_^——————————————————————————一肩风月与四面山窗———读张恨水散文说起张恨水,世人多目之为小说家,即便与之有多年交谊的老友张友鸾在为其所作评传中也称之为“章回小说大家”,可见其人小说家身份浸润人心之深。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四部长篇小说领衔,张恨水一生共创制了一百一十余部、总计两千万言的小说,规模之丰厚、影响之深远、受众之广阔,同时代的作家群体中几无人能与之比权量力。作为小说创作之副产品,散文小品在张氏出产文字中所占比重亦不容忽视,其间文字之灵动曼妙、情趣之活泼跳跃,小说或有不及之处,奈何一般读者未能洞见察觉,说来真有一种明珠投暗的怅惘。  北岳文艺出版社于一九九三年出版了总数六十二卷的张恨水全集,第六十卷散文集《山窗小品及其它》,将其散文代表作《山窗小品》《两都赋》《水浒人物论赞》《西游小记》等笔记小品、游记文字悉数收录,合计近三十万字。近来翻读一过,愈感其散文笔触之细腻婉约、情趣之丰盈醇美,其文字品质足以与同时代的郁达夫、郑逸梅等散文作手比肩并立而不遑多让。  一九三八年年初 ,为躲避内地战乱,张恨水到重庆加入张友鸾任总编辑的《新民报》,蜗居在重庆建文峰下的三间茅屋之中,埋首致力于写作生涯。山中风物太寻常,小说作家的一双慧眼看惯了山民生活的疾苦与投机商人的险恶,心中愤慨不已,因而对于过往曾经居停过的北平与南京这两个故都,生出了悠然神往之情,遂捉笔上手,以忆旧游的笔法写出了《两都赋》。  《两都赋》由二十六篇千字小品文汇合而成,均以日常清谈式的白话行文,回忆南北两旧都的旧时巷陌、市井人流,间有斜阳草树、断井颓垣的历史沧桑感寄寓其中。北平之琉璃厂、陶然亭,松柴烤肉、大碗凉茶,南京之中山陵、鸡鸣寺,椒盐花生、铺子烧饼,乃至杨柳梧桐一类树木,在其字里行间,处处充盈包裹着诗画之美,清淡秀雅的文风之中时时透露出闲情逸趣,可谓触目皆是佳景、拈来即成妙文。非止于此,张氏每每于千字小品的篇末,将闲适灵动的笔锋猛地一宕,时有哀伤叹惋、言近旨远的意思流出,家国前途之忧思、个人身世之飘零历历可见,“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深得老杜沉郁苍凉的诗作气韵。一气读来,不尽之意趣与无限之惆怅兼而得之,其文之曼妙也在结尾显豁无遗。  “我在北平将近二十年,在南城几乎勾留一半的时间,每当人事烦扰的时候,常是一个人跑去陶然亭,在芦苇丛中,找一个野水浅塘,徘徊一小时,这里没有人,没有一切市声,虽无长处,洗涤繁华场中的烦恼,却是可能的。”“在一抹斜阳之外,路边一对一对的大翁仲,拱着大袖子,抱了石笏,对你拱立。他不会说话,但在他的面容上,石痕斑剥,已经告诉你五百年前,他已饱经沧桑了。假如您是个诗人,是个画家,是个文人,这一次你就不会白跑。”“在故宫前,看到夕阳,听到鸦声,却会发生一种反省,这反省的印象给予人是有益的。所以当每次经过故宫前后,我都会有种荆棘铜驼的感慨。”类此以浅淡笔法出之的描摹故都风物的文字,在《两都赋》中比比皆是。常人司空见惯的一般景致,到了他那里,便幻化出了逸出意表之外的绚烂色彩,再加上一点点的历史兴亡之感怀,令人回味无尽,与作者生发出一致的感慨。  如实刻画眼前景致之外,张恨水袒露率真、极少讳饰的性情,也在文字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别假惺惺装道学,十个上夫子庙的人,至少有七八个与歌女为友。南京的歌女,他们当然懂得什么是宣传,所以新闻记者的约会,她们是‘惠然肯来’。我们多半极熟,随便谈着话,还是‘舄履交错。’尽管我良心在说,难道真打算做个‘《桃花扇》里人’,但是我没有逃席。”与歌女逢场作戏的寻常交往,他并未躲闪回避,纯以率性的文字写出,“是真名士自风流”,不骄矜、不闪避,全以平实恬淡的笔致迤俪而出,纯然凸显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手笔来。老舍先生说张恨水是个真正的文人,“他敢直言无隐,因为他自己心里没有毛病”,可谓知者之言。  “三十五岁以后,对散文我有两个主张,一是言之有物,二是取径冲淡。”在回忆录《写作生涯回忆》中,张恨水就其散文创作走向作了自我披露。综观《两都赋》,不见浓墨华彩的铺排渲染,却是不急不缓、从容有致地娓娓道来,常人以为平淡如水,了无波澜起伏跌宕的韵味。实则,“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大味必淡”,浅淡是由丰腴到极致的反向表露,亦是文章作手之创作臻于高峰的自然表露,凭藉着丰厚的笔墨情趣,《两都赋》中的文字虽则淡,却别有风味,亦足为刻下的散文随笔写作者借镜取法。  当《两都赋》于重庆《新民报》连载的同时,张恨水散文的另一代表作《山窗小品》亦次第出炉,“乃时就眼前小事物,随感随书,题之曰山窗小品。山窗,措大家事也,小品,则不复欲登大雅之堂。”虽云小品,内中包孕的内涵却林林总总、有大可观处,大都摭拾重庆乡间的寻常风物为着眼点,如珊瑚子、金银花、小紫菊等山间花草,禾雀、斑鸠与雄鸡一类乡野动物,以及卖茶人、吴旅长、农家两老弟兄等寻常人物,张恨水一一描述其仪容姿态、行为举止,比拟绝伦且刻画逼肖,可谓传神写照。与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相比,《雅舍小品》以博学诙谐见长,《山窗小品》则以沉郁浅淡取胜。  如在《对照情景》一篇中,描写冬日下雪之时穷人与富家子两种截然不同的现实境遇,“当满城风雪,街道入荒凉世界时,街旁羊肉火锅馆正生涯鼎盛。富家儿身拥重裘,乘御寒轿车,碾街上积雪作浪花飞,驰至门首,掀棉门帘而入,堂中闷热不可当,亟卸皮裘,挽艳装少妇而趋入雅座。此等店门悉以玻璃为之,内外透视,则有瘘人子身披败絮,肩上加以粗麻米袋,瑟缩门下,隔玻璃内窥,冀得半碗残汁。视其面,则紫而且乌,清涕自鼻中陆续渗出。同为人子,一门之隔,悬殊若是。”短短几行文字即把两种人的现实风貌描绘得生动之极、如在目前,给予人的视觉震撼力远甚于电视剧中拿腔做调的刻意表演。哀民生之疾苦、叹世道之日非,张恨水的小品文字中更多承载的是对家国社稷的忡忡忧心,对于重振民族精神的翘首企望,而非一般读者所理解的风月言情与鸳鸯蝴蝶。读其小品文字,此点不可不察。  与《两都赋》的白话行文风格有别,《山窗小品》中的五十六篇小品皆以文言写就,大多简净有力、雅洁可喜,尽管文笔取径以及描绘对象所处的时间与空间都有了大幅度转换,然则作家独具之一双慧眼犹在,对于生活情趣的观察入微亦一以贯之。此时,其笔下的南北两故都已深陷抗战烽火与日寇侵逼之下,目睹国运之日益沦丧,张恨水以小品文字寄托对于抗日救国的一片赤诚之心,看似跳脱十丈红尘之外,实则别有怀抱在焉。  生于十九世纪末叶的一批中国文人作家,诸如邹韬奋、徐悲鸿、张恨水、郁达夫及闻一多等人,有着相同的时代生存背景,自幼受到国中传统文化的浓烈熏染,上承古典文艺的纯正气质,下接五四运动的怡人春风,原本可在中壮年的人生历程中大有作为。奈何国运沦丧、敌寇侵逼,一并被卷入时代的狂澜巨浪之中,“国如用我何妨死”,以张、郁等人为典型代表的作家,以笔作刀,投入到文化抗日的洪流中去,其功绩看似不比疆场杀敌来得痛快直截,然而文字的穿透力与影响力却不可小觑,对于人心之浸润亦延续至今。展读《山窗小品》中的《路旁卖茶人》《吴旅长》诸篇,感觉历史情境并不久远,山窗风物虽平常,家国忧思犹在肩也。  而其《水浒人物论赞》与《西游小记》一类游记文字,前者以太史公与金圣叹式的人物赏鉴家笔法,详尽剖析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之个人性格,感怀其人身世,兼发真知灼见之议论,每每一针见血、直中标的,读来深佩其眼力之精到锐利、识见之超迈流俗;后者以徐霞客式的旅行家身份,尽数描述所游历区域的地理状貌、风土人情,描画得周详备至,足可作为后来者的游览导游。内中文字意韵与《两都赋》《山窗小品》或有小异,然亦别具佳趣、颇堪一读。  为小说家的巨大声名所掩,张恨水的散文印行于世者并不多,世人之中知者渐少。今之读者,眼光几乎全然为报章媒体所诱导指使,完全缺乏自身独立之文化审美架构,而奉“品三国”“读论语”一类流行读物为圭臬,误以为度人之不二金针,“故张氏此类文章解人渐稀,已成必然之势,鱼龙蔓衍,陵谷变迁,亦殊堪浩叹也”,伍立杨先生这一句无言的喟叹,我心亦深有同感。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虽然出场人物巨多,还是娓娓道来,脉络清晰。
  •     写得非常好,如品清茶,香味久久迷散
  •     张恨水的笔下造诣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规模宏大,人物错杂,文界军界学姐及至戏院胡同,娓娓道来。景物情致描写尤其动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情致真是让人心醉。文字实乃忧患之媒,杏园如此一个词华藻丽风流自赏的少年才子,最后也难免魂断异乡。不知怎么想起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诗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