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书评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1997-06-01
ISBN:9787532521890
作者:蒋天枢
页数:260 页页

平淡中见出奇

该书经蒋天枢先生几易其稿,行文严谨、史料详当、只述不论,寅老诗文唱和多篇穿插其间,而行状跃然纸上,真不愧乃师高足!读此书亦深感其师徒情深矣!

閒來翻書: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

前些天,因為先生追思會要編先生之年譜,故翻出此書,欲觀其體例,因讀一過。蔣先生所撰此書文字,“筆端常含感情”,對師之愛,對師之敬,慨師之遭際,痛師之苦楚,讀之每令人愴然。而於富涵感情之文字中,陳先生之人乃浮出於紙面,鮮活之生命如在目前,讀之而仰慕之心生,附驥之志立。想望高風,不能自已。在綜括陳先生治學之特色時,蔣先生特就精神上著眼,揭出四點:以淑世爲懷,探索自由之義諦,珍惜傳統歷史文化及“續命河汾”之嚮往。於此,即可見陳先生追求學術之義,在爲當日及今後之中國,求得可以傳續不絕、生生不已之新學術。他以為將來中國文化之進展,端在新宋學之建立,意為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又能吸收外來文化之優長。則其學未可僅以史學限之,實當置於文化整體中求其地位。其續命河汾之嚮往,正見其自任之重。在《贈蔣秉南序》中,陳先生曾云“歐陽永叔少學韓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記,作義兒、馮道諸傳,貶斥勢力,尊崇氣節,遂一匡五代之澆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爲我民族遺留之瓌寶。孰謂空文於治道學術無裨益耶?”歐公古文,非止於文辭而已,道即寓於文中。其文字即關乎學術之升降,文化之興衰。近代以來,西技大盛於中國,國人每以數學、化學、物理、機械、鐵路等所謂“實學”方有裨於國,而斥經、子乃至史學爲無用,至今日而此風未歇。觀義寧所慨,可不三嘆哉!“學術盛衰,當於百年後論升降焉。”晚清以來中國之演進方向,未嘗無乾嘉以來之學術潛運於其間。自今視昔,歐文忠之功偉矣;自後期今,“新宋學”又豈可不力求邪!陳先生詩中曾有“最是文人不自由”之語,然其實非文人。忠肅劉莘老嘗言,士當以器識爲先,一號爲文人,無足觀矣,正以文人多浮薄無行也。而陳先生則“平生固未嘗侮食自矜,曲學阿世”,氣節凜然,大義巍巍。其自認為思想囿於同光之際,議論近乎湘鄉南皮之間,則其所自視實乃儒家之士,非今日之所謂文人或知識分子之比。士與知識分子之別,愚蒙尚未敢明作分判,以不成熟之意見言之,知識分子在以自身之知識爲根基,對政治、社會之事作“超脫”之批評與建議,多以言論鳴於世;士則以自身之道德——所謂道德,——爲根柢,以天下爲己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致力實踐於世道之中。余英時《陳寅恪與儒學實踐》一文,正在說明陳先生雖未以儒者自命,而實於“身教”上見儒學之真精神。重言十七,小子之瞽語,豈足道哉。謹錄陳先生《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以終此篇。其詞曰: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嗚呼!樹茲石於講舍,繫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節,訴真宰之茫茫。來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壬辰四月己未夜至庚申凌晨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补札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补札义宁寅恪先生事迹,海上蒋公天枢尽心搜寻,成《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后又加修订,洵为赅备。然成书后至今,殆卅年矣,其间书文报章,又有先生佚事不见于其书者,虽吉光片羽,不忍任其如黄叶之零落,偶有寓目,辄札录书眉,都数十条,今择信实可征者如下,一仿《事辑》体例,然不敢谓附骥宏文大典焉。宣统三年辛亥(一九一一) 先生二十二岁秋,游法国,有诗:己亥秋日游Les Voges山,迷失道,抵小驿,候汽车久不至,作此寄慎(俞大纯)、蔗(陈介)、倜(李傥)三公:一突炊烟欲暮时,万山无语媚秋姿。戈船正苦争菰注(时意、土海战方剧),布袜真成遍九夷。三宿凄迷才未尽,中原迢递事难知。同君别后论功状,山驿邮程寄瘦诗。(此诗不见三联版诗集,摘自2006•4•4《文汇报》张伟文)民国十八年己巳(一九二九) 先生四十岁有佚联赠吴宓:新雨不来旧雨往,他生未卜此生休。上联用杜甫《秋述》: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新,雨不来。下联:李商隐《马嵬》:他生未卜此生休。吴宓字雨生,寅恪先生嵌字集联。1929年9月,吴宓与元配陈壹离异,意欲与毛彦文结合,为毛拒绝,联中亦蕴此事。(此联不见三联版《诗集》,见文殊《追忆先师吴宓教授》,《追忆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202页)民国二十一年壬申(一九三二年) 先生四十三岁1932年9月21日,家人齐聚祝散原先生八十大寿。张元济先生贺之于庐山,五年后痛闻散原去世,为挽诗七绝四首,其三有句云: “衔杯一笑却千金,未许深山俗客临”。 注云:“君隐居庐山数年,八十生日时帅有献千金为寿者,峻拒不纳。余同居山中,时相过从。” 俗客者、帅者,乃当时亦在庐山之蒋介石。参观《庚辰暮春重庆夜归作》中“食蛤那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吴雨僧先生抄本附注“初次见某公,深觉其人不足有为”。 案:两诗合观可知寅恪先生于某公态度渊源有自。 (钱文忠《神州袖手人陈三立》,钱氏点校《散原精舍文集》序)一九三二年前后编讲义《敦煌小说选读》,中有佚文《敦煌本〈太公家教〉书后》不见今三联版《陈寅恪集》。(张求会《陈寅恪佚文<敦煌本〈太公家教〉书后>考释》,《历史研究》2004年4期)民国二十五年丙子(一九三六) 先生四十七岁本年当有文《韩愈与中国小说》。《朱自清日记》:1936年10月22日:昨日陈寅恪电话,询问彼寄投学报翻译哈佛大学某杂志发表《韩愈与中国小说》一文之原稿,是否准备采用。因不易决断,故答以不采用。然恐已造成问题矣。(《朱自清全集》九卷442页)民国二十七年戊寅(一九三八) 先生四十九岁藏光绪年间“福建台湾巡抚关防”银印一方及唐景崧回上海后手上李高阳书一通,均富有文献价值,因怕人家觊觎或别生枝节,遂拟寄存(香港大学)图书馆内。(《陈君葆日记全集》)10月23日于香港公开演讲,题目是“武则天与佛教”。约一九三八年五月至一九四四年十一月间批阅陈衍编选、点评《宋诗精华录》,批语计十九条。(张求会《陈寅恪手批<宋诗精华录>》,《文学遗产》2006年1期)民国三十七年戊子(一九四八) 先生五十九岁2月,批阅审定程曦论文,并作评语:此论文之主旨,在阐明南田艺术之精妙。由于其人品之高逸,故稽考其生平事迹及亲族之交游,颇为详备,间有详论,亦当审慎,可供研究清初文艺史者之参考。自蒋氏后,考南田事迹者,此论文可称佳作也。寅恪(名章)三十七年一月十日91(得分,加盖陈寅恪名章)(程二奇《陈寅恪佚文偶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庚寅 一九五零年 先生六十一岁为学生李炎全毕业论文《李义山<无题>诗试释》作评语,于学界李商隐研究作出评论:李商隐《无题》诗自来号称难解。冯浩、张采田二氏用力至勤,其所诠释仍不免有谬误或附会之处。近有某氏专以恋爱诗释之,尤为武断。此论文区分义山《无题》诗为三类,就其可解者解之,为第一、第二类,不易解者,则姑存疑列于第三类,守不知为不知之古训,甚合治学谨慎之旨。其根据史实驳正某氏之妄说,诚为定论。又于冯、张二氏之说亦有所匡补。盖近年李赞皇家诸墓石出土,冯、张二氏大中二年义山巴蜀游踪之假设不能成立,“万里风波”一诗始有确诂,此关于材料方面今人胜于前人者也。唐代党争昔人皆无满意之解释,今日治史者以社会阶级背景为说,颇具新意。而义山出入李刘,卒遭困厄之故,亦得通解,此关于史学方面今人又较胜于古人者也。作者尚据此二点立论,更加推证,其成绩当益进于此。又第二类中仍有未能确定者,此则为材料所限制,无可如何,惟有俟诸他日之发见耳。一九五零年六月十五日,陈寅格印。葛建平《陈寅恪先生关于李商隐<无题>诗研究的见解——新发现的陈寅恪先生的一篇佚文》,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4期李炎全回忆录《康乐园》(作者自印本,2002年在美国华盛顿出版)壬辰 一九五二年 先生六十三岁有致陈序经函,未刊。序经先生、夫人同鉴:兹有琐事奉烦。弟等前因本校编竹工之女工友阿顺,负责介绍住在她家中的契妹冯阿焕来敝寓工作。本月二日,因前两月已通知辞她之故,照她来时约定办法,请妇女会王了一太太作证,当面问她那天离去?她便愤愤回其契姊阿顺处。当时照王太太妇女会意,给她本月工钱外,另共照顾送她八万元(前过年时已送过她六万元)。她不肯接收。照妇女会意见不欲弟等多给,以免开此恶例。并谓应由派出所判决数目,以便将来岭大家属雇用工人有所依据。故弟等亦不得随便再多给钱。并非弟等吝惜也。不料已辞去的阿焕,既不肯领受弟等依照妇女会同意所给的钱,又不向派出所请求判决,徒来弟处麻烦,以致身体精神大受影响。故该介绍人阿顺不能不负其责。特此将此款贰拾叁万圆送上,请托庶务处转告该本校工友阿顺(即介绍人)收下转交其契姊冯阿焕。如阿顺不肯收或以为不公道,则告其向派出所控诉以求判决。万不应任其契妹再来麻烦,以免妨碍弟等之工作及健康为感!其详细情形或请卢华焕先生来敝寓面谈亦可。匆此,敬请俪安。弟陈寅恪  唐 筼 同启一九五二、二、五附上贰拾叁万圆币,另一封套内。(王 川《“陈寅恪致陈序经函”跋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五期)乙未 一九五五年 先生六十六岁当于本年后赠《元白诗笺证稿》与钱钟书,并作书嘉许钱注《谈艺录》。案: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元白诗笺证稿》一版一印3000册。十一月,致中华书局函。案:此函三页,于2008年冬季中国书店拍卖成交。今可见一、三页。丙申 一九五六年 先生六十七岁一月,致书中华书局,全文如下:敬复者:兹奉尊处去年十二月卅一日(55)财编4382函云:“三联书店移转我局出版的大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我局同意依照三联书店与您签订的出版合同继续履行,俟期满后再行洽商,暂不另订新的合同。前寄合同两份,请即退还。”等语,兹将前寄合同两份随函寄还,请查收为荷。此致敬礼中华书局总公司经理部 陈寅恪敬启 一九五六年一月五日附尊处前寄合同两份(蔡振翔《陈寅恪致中华书局信札跋》,《历史学家茶座》2008年第2辑)壬寅 一九六二年 先生七十三岁六月,致中华书局函。案:此函于2008年6月孔夫子旧书网拍卖成交。癸未 二零零三年 先生逝世三十四周年归葬庐山。2003年6月16日,陈寅恪与夫人唐筼落葬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建墓之山今命名为“景寅山”。墓茔左侧长条石刻“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右侧扁形石上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黄永玉题。附:《陈寅恪先生遗稿》2006年11月13日,嘉德秋季拍卖专场拍卖寅恪先生遗稿,终未成交,遗稿仍归匿名收藏者。嘉德拍卖方曾编辑《陈寅恪先生遗稿》一册介绍,16开,精装,一册,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印,为中国嘉德2006秋季拍卖会图录。全书收图录111幅,图录有说明,间有校订文字。《陈寅恪先生遗稿》之内容分以下六类:一、寅恪先生三四十年代亲笔手稿;二、寅恪先生五六十年代由黄萱先生代笔文稿;三、寅恪先生《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文稿;四、寅恪先生五六十年代教学讲义;五、寅恪先生批校书籍;六、寅恪先生藏书。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