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概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8-12-01
ISBN:SH10186-51
作者:刘熙载
页数:184页

内容概要

刘熙载(1813一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窹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提学使,晚年主讲于上海龙门书院,一生以治经学为主,特别精通声韵和算术,子、史、诗、赋、词曲、书法无不通晓,有“东方黑格尔”之称。著述甚富,有《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持志塾言》、《昨非集》和《艺概》等多种。

作者简介

中国近代诗文评论集。著者清代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  。《艺概》是作者平时论文谈艺的汇编,成书于晚年。全书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共6卷,分别论述文、诗、赋、词、书法及八股文等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评论重要作家作品等。作者自谓谈艺“好言其概”,故以“概”名书。“概”的涵义是:得其大意,言其概要,举少以概多,使人明其指要,触类旁通。这是刘氏谈艺的宗旨和方法,也是《艺概》一书的特色。《艺概》论文既注重文学本身的特点、艺术规律,同时又强调作品与人品、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刘氏考察创作问题、评价作家作品,往往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他强调作品是一个有机整体,论所谓“词眼”、“诗眼”,提出“通体之眼”,“全篇之眼”。谈到批判与继承的关系,认为“惟善用古者能变古”,并能够正确对待不同旨趣、风格的作家作品。他论表现手法与技巧,指出“语语微妙,便不微妙”,“竟体求奇,转至不奇”,强调“交相为用”、“相济为功”,提出一系列相反相成的艺术范畴,如深浅、重轻、劲婉、直曲、奇正、空实、抑扬、开合、工易、宽紧、淡丽等等。《艺概》有刻于同治十三年(1874)的《古桐书屋六种》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标点本。


 艺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摘抄自徐林祥书。刘熙载王国安校点《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王气中《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刘熙载徐中玉、萧华荣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巴蜀书社1990刘熙载刘立人、陈文和校点《刘熙载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刘熙载薛正兴校点《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刘熙载袁津琥校注《艺概校注》中华书局2009邓云等《词曲概·经义概注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王大亨、欧阳恒忠《刘熙载书概签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金学智《书概评注》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孙原平《刘熙载书法论注》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邹【韦华】《刘熙载·书概》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杨疾超《刘熙载<书概>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杨宝林王气中《刘熙载和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徐林祥《刘熙载美学思想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董运庭《刘熙载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重庆出版社2000韩烈文《刘熙载<艺概>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周淑媚《刘熙载<艺概>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沈祥龙《刘融斋论学书》上海《文艺杂志》1918年第10期徐北辰《刘熙载论唐宋八大家》上海《晨报》1935年7月23日恽钟闻《疏刘熙载<文概>左氏史文》《中华日报》1940年5月14日夏敬观《刘融斋诗概诠说》《同声》1941年11月——1942年3月李长之《刘熙载的生平及其思想——十九世纪的一个文艺批评家》《青年界》新第1卷第4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论资料编选组编《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黄海章《评刘熙载的<艺概>》《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佛雏《刘熙载的美学思想初探》《江海学刊》1962年第3期邱世友《刘熙载的词品说》《学术研究》1964年第1期陈远、佛雏《关于刘熙载美学思想问题的通信》《江海学刊》1964年第6期徐林祥《论<周易>哲学对刘熙载美学思想的影响》《西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李德仁《刘熙载美学思想与道家思想》《山西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周锋《论刘熙载文学思想的儒家倾向》《上海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张维昭《论刘熙载文学思想的儒道互补》《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詹志和《好借禅机悟文诀——佛学对刘熙载文艺美学观的影响浸润》《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王世德《刘熙载<艺概>中辩证的美学思想》《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毛时安《<艺概>和刘熙载的美学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3期陈德礼《刘熙载的<艺概>及其辩证审美观》《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卢善庆《文艺美学的雏形构架和文艺整体性研究尝试:论刘熙载的<艺概>》《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88年第1期徐中玉、萧华荣《论刘熙载的文艺思想——<刘熙载论艺六种>序论》《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4期陈永标《刘熙载的艺术审美观——兼论<艺概>对我国古典美学理论的继承和把握》《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6期周远彬《文学是心学——刘熙载文论撷英兼评现当代文学之失》《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詹安泰《刘熙载论词品及苏辛词——词论札记》《文学评论丛刊》第3辑1979年邱世友《刘熙载论词的含蓄和寄托》《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4辑1981年陆炜《刘熙载论诗品和人品》《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1期吴宏一《论刘熙载词论中的“元分人物”》《王叔岷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大大安出版社1993周圣伟《刘熙载词论的哲学智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包根弟:源流论探析、风格论探析、创作法则论、创作主体论、创作技巧论、平议、析评、王达津《散文的艺术——谈<艺概·文概>》《散文》1981年第1期李朝正《一部古代散文理论的集大成——刘熙载<文概>发微》姚振黎《自刘熙载<文概>论韩文之义法》《孔孟月刊》第25卷第10期1986董雅兰《刘熙载论唐宋八大家》《东吴中文研究集刊》创刊号1994管仁福《刘熙载论韩愈简评》《学海》2004年第2期徐振辉《<艺概>的文学比较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陶型传《“物一无文”和“物无一则无文”——<艺概>的审美方法论》《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陶型传《艺术创造中的对立强化规律——刘熙载的审美方法论之二》《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4期郭延礼《论刘熙载文学批评的特色》《齐鲁学刊》1994年第6期李清良《从<艺概>看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佛雏《刘融斋与王静安——两家诗说比较札记》《扬州学派研究》扬州师院学报编辑部1987徐林祥《论黑格尔与刘熙载美学思想的异同》《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孙维城《<艺概>对<人间词话>的直接启迪——王国维美学思想的传统文化精神》《文艺研究》1996年第3期董运庭《从<寤崖子>看刘熙载及其美学思想深层结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曹东《刘熙载及其诗歌简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宗廷虎《刘熙载<艺概>的修辞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1996年第1期杨义腾《刘熙载音韵学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5吴宗海《刘熙载<艺概>中的写作理论》《镇江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徐林祥《融斋龙门弟子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史林》2006年第5期徐林祥《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董洪利《谈刘熙载的<游艺约言>》《学林漫录》第8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4期董洪利《一部简明精辟的文艺批评论著——谈清人刘熙载的<艺概>》《文史知识》1983年第11期舍之《刘熙载论稼轩词》《词学》第3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杨学铭《诗品出于人品——略论刘熙载的一条文学批评原则》《天中学刊》1988年第1期刘石《论文谈艺,辞约旨丰——<艺概>评述》《古典文学知识》1991年第2期邓乔彬《刘熙载词品说新探》《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殷光熹《刘熙载楚辞论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3期孙蓉蓉《“物一无文”与<艺概>》《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年第4期黄黎星《刘熙载<艺概>中的援<易>立说》《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5期朱野坪《涉览既多,会心特远——<刘熙载文集>述评》《书品》2001年第6期李清良《从艺概>看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胡可先《刘熙载论李白绎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熊曲《刘熙载在陶渊明论中的思想探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袁津琥《试论刘熙载及其<艺概>》《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袁津琥《艺概选注本六种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胡俊俊、李【心童】《艺概注稿述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5期
  •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指出:叙事要有尺寸,有斤两,有剪裁,有位置,有精神。如要做到,一是须有“贯通六经九流之旨”的学养,一是必“备五行四时之气”的文笔;是指叙事者对人文与自然的两个方面的感应与体悟。刘熙载的文概,最要紧处为:“叙事要有尺寸,有斤两,有剪裁,有位置,有精神。”这里有一个逻辑性的安排,并且前四个“有”为互文,为了达到“有尺寸,有斤两”——以长短与轻重,度与量作喻;这是叙事的语言问题;必须要“有剪裁,有位置”——剪裁,相当于影视的剪辑;位置,指前后的安排产生的不同的效果——这是叙事的结构问题;反过来,一篇叙事必须要“有剪裁,有位置”,才能做到“有尺寸,有斤两”;最后才能做到“有精神”。因此,叙事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语言与结构的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如此小众的书我都有。记得当初读诗词的时候看此书有许多获益~
  •     卷三 赋概
  •     小时候看不大懂的书,长大以后看都不过尔尔,
  •     不是一般的喜欢
  •     东方黑格尔?太雷人了。
  •     无需多言
  •     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一直走进我的视野,了不起呀
  •     :无
  •     觉得很零碎。。难以领悟精妙之处。
  •     1470.很多人称道《人间词话》的系统性,说它是静安先生经过西哲洗礼后才产出的作品,其实用诗话的形式,一句句短小精炼的评述拢起来却自有脉络可循的,已见于本书。《白雨斋》《蕙风》前几卷也是如此。第知道的太少,不知这种风格起于哪部著作。
  •     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