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2
ISBN:9787532714827
作者:[美]威廉·巴雷特著
页数:344页

《非理性的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的笔记-社会的理性安排 - 社会的理性安排

他懂得了不管那个自我看起来是多么完全地包容在他的社会环境里,自我孤独也是人生无法约减的一面。到了最后,他还是看到了每个人在他的死亡面前都是孤独的和无遮无蔽的。不可否认,这都是另人痛苦的真理。但是,最基本的东西都是从痛苦中学到的,因为除非有一股力量把它们强加给我们,我们的惰性和自鸣得意的贪图舒服便会阻止我们学会它们。看来,人类只有在经历了某种灾难之后,才肯去学习认识他自己;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动荡都使他认识到,他自以为安全可靠的那个人类世界,竟如此脆弱…

科学从自然身上拨掉了人的形式,从而把一个以其浩瀚与力量对人类目的是中性的和异在的宇宙展现给人。在这个时期到来之前,宗教曾经是包容整个人类生活的机构,提供给它一个意象和符号的系统,使它能表达自己达到精神整体的渴望。随着这种包容机构的丧失,人不仅成为一个被逐出家门的,而且也成了一个片段的存在。

《非理性的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的笔记-第217页 - 第三卷

p217海德格尔所从事的工作是赫耳枯勒斯式的工作:勤勉地从尼采的废墟中掘出一条出路,就像劫后余生的人从炸成一片废墟的城市里逃出来一样。他说:“只有我们终于认识到,被我们歌颂了几个世纪的理性,其实是思想最顽固的敌人,只有这时,我们才有可能开始思想。”
p219海德格尔自己来自农民世家,对他的德国南部的故土感情深厚,我们也可以从他的思想里感受到他对故土的情感。“要保持对大地的真诚”,查拉图斯特拉曾经这样告诉他的信徒,海德格尔作为思想家尽管他的论题显得抽象,却比不幸的尼采更能遵从这个忠告。海德格尔作品里浮现的人的形象是个受尘世的约束,受时间的约束、极端有限的生物,恰恰是一个我们可望从一个农民身上得到的人的形象。自然在这种情况下,是一个手头拿着整部西方哲学史的农民。

《非理性的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的笔记-现代艺术的证言 - 现代艺术的证言

庸人最不愿意别人提醒他的,便是他的精神贫困。事实上,他最大的贫困便是不知道他是多么贫困,而且只要他在重复着过去时代的空洞理想或者宗教辞藻,他自己就不过是一个传声筒而已。在精神问题上,贫与富有时比同卵双生还接近:一个一借来的羽毛为荣耀的人可能一贫如洗,而一部著作似乎僵硬和阴森,但只要它是真的,便能够讲它具有世界全部无尽的丰富性。

一整天,这只表虽然仍旧不停地大声嘀嗒嘀嗒作响,但是由于它的刻盘已无法辨认,而不再能指明时间。福克纳想必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比喻来表达贯串全书的时间感了。正常可以计算的时间序列——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已经打破没,已经消失了;然而,由于这只表仍在沉重地继续走动,时间对昆廷·康普逊也就越发显得急迫和实在;他不能够逃避时间,他就在时间之中,这也就是属于他的命运,属于他的决定的时间;而且,这表既没有指针,便不能再确实告诉他我们普通日常生活消磨过去的分分秒秒的正常的可计算的时间进程。因此,时间对他不再是一个可以计算的序列,而是一个不可穷尽又无法逃避的存在。

《非理性的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的笔记-第189页 - 第三卷

P189要在人类共同体里扎下根来,也许甚至在他的本性中还要有点庸人气质,作为沉入其中的镇重物。尼采缺乏这样一些交往路线,因而他切断了他同人类共同体的联系,他是有史以来最孤独的人之一。相比之下,基尔凯戈尔看来差不多是个世俗灵魂。
P191对自我的种种幻想、错觉,以及自以为是的夸口都只不过是掩盖自己的手段,使他免于看到“他自己的另一面”,也就是尼采作为一个孱弱孤独、渴望情感的人,作为一个始终无家、浪迹天涯的幽灵的一面,亦即他所自夸的那个巨人的形同侏儒的一面。
P199尼采最抒情的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表达了最孤独的尼采。全书弥漫着冰冷干燥的气氛,不仅有查拉图斯特拉留居象征性山巅的气氛,而且有实在山巅的气氛。
P208一点平庸气质或许是人性里必不可少的稳定因素。查拉图斯特拉所见幻景中歇斯底里狂笑的解药,可能是一种幽默感,这是尼采(尽管其才智耀人)明显欠缺的东西。


 非理性的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