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两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两册)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806882566
作者:[法]罗曼·罗兰
页数:1306页

生活的真相——看完上册有感

罗曼罗兰有句非常著名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觉得这句话放到《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上非常合适,我看完了上册。至于什么是生活的真相,我想想无非就是这么几点:一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二是理想硬邦邦,生活软绵绵;三是英雄难当,人本身的动物性,局限性难以摆脱,几乎没法超脱。这三点在这本书里集中体现了。另外罗曼罗兰不愧是法国作家,对于人性幽微之处的洞察,对于生活细节的把握,以及一些特别些小特别碎的描写,无声平静客观又幽默的讽刺,真是给跪了!罗曼罗兰在某些方面真是跟他的同胞,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一个尿性。法国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把控观察,幽默同时罗曼蒂克的脾性,极强的感受力,都在《约翰·克里斯多夫》里有体现!克里斯多夫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本身思想也在改变,对于各式各样人的描写基本上都很到位,有几位也是写得拍案叫绝,有不同出身阶层不同性格的男性女性,写出了深层性格,个人局限性,剖析了细微的人性,写得好!罗曼罗兰在第五大节,对他自己的祖国文艺界政治界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有些讽刺倒也挺适合我们的共和国。克里斯多夫的生命就像一条大河!要是用一首乐曲描述一下克里斯多夫的生命,我觉得《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非常合适!要真讲该讲的太多了,懒得讲了直接上图,一句话——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洒家还有下册没看呢。书写的很好,但是很长,上下两册合起来有113万字。但感受力不细腻的别看,浪费你时间。克里斯多夫,性格上有很大程度,像我!我看克里斯多夫的经历里,也有收获此处不表。和克里斯多夫一样,洒家是一定要做英雄的。

克利斯朵夫和我胸中的力

最近在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已经看到第8卷,克里斯多夫已经走过黎明、清晨、少年,见过各色人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困顿不可自拔,轻狂地批判德法的音乐和艺术,饱受两国人民精神的浸润。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感情随之起伏,有多处情节催人落泪--这可能是赚取我眼泪最多的一部著作了。我真的感谢它让我还能在这个容易把人带向麻木的大环境中感受到浓烈的真情涌动,顺带生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惊叹。强者必有一颗强大的心灵--强者的经历总是相似的。罗曼罗兰对英雄的定义是独特而富有普遍意义的,这一点早在中学时读他的《名人传》已有所体会。于是我在所处时代的周边就看到了许多在自己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或初见曙光的值得学习敬佩的人。安多纳德,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子。曾有《几度夕阳红》中的李梦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带给我深深的震撼,使我领略中国、德国、美国各国女性的独有光辉。安多纳德或许可以作为法国女性的代表,书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页的叙述,但其艺术形象已确信无疑深深驻进我的心间。我胸中早已流淌着一股力,年轻的精力过剩似乎急于想要找到宣泄的出口,有时候也被生活的平淡掩盖住了静水流深。克利斯朵夫再次点醒了这若隐若现的力,似乎非要把它掀起大风大浪直至流入大海不可。就好像歌德重拾写《浮士德》的念头如魅影般流连心迹,我也看到我对某些事业的好感已经发展到迷恋,某些理念的苗头已经破土而出亟需阳光雨露。这胸中的力,将我引向何方并不重要,我只想在这浑浊的环境中呼吸进新鲜的空气。

当读书开始成为仪式

知道有这本书,是高三的时候。有一次翻阅借来的《散文》,读到一篇文章很是感动。大概说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与《约翰克里斯托夫》的不解之缘。然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来读一读。这种译本的<约翰克里斯托夫〉我在图书馆里借了两次。第一次借是在3月份,由于学校课程以及其他事情,让安静的读完这本书成为奢望。直到逾期不还被罚款2元几角的时候,才翻了第一本的书的前20多页。第二次借是在这个暑假。这确实是一本读起来很痛苦的书。以致我强迫自己每天必须翻一下。像一种例行的仪式。从7月10日放暑假一直读到8月22日。今天总算可以放下这本书了。我想把书全面的介绍一下,但是又怕自己说不清楚,所以在后面援引傅雷先生的献辞和译序来给大家作为参考。我只想说,我认为他难读是因为自己的浅薄。对古典音乐史和19世纪欧洲历史知识的残缺,成为我读这本书的最大障碍。但是尽管这样,我依然收获很多。我了解了孤独和真实对于一个人的意义。理解了出世和入世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选择。它解答了很多我一直以来的困惑。等到我很老的时候再来重读这本书,应该可以读出别样的味道。这是傅雷先生一九三七年为本书写的献辞:“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罢! ”译者序言:“在全书十卷中间,本册所包括的两卷恐怕是最混沌最不容易了解的一部了。因为克利斯朵夫在青年成长的途中,而青年成长的途程就是一段混沌、暧昧、矛盾、骚乱的历史。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趋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它得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还有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从前费了多少心血获得的宝物,此刻要费更多的心血去反抗,以求解脱。   这个时期正是他闭着眼睛对幼年时代的一切偶像反抗的时期。他恨自己,恨他们,因为当初曾经五体投地的相信了他们。——而这种反抗也是应当的。人生有一个时期应当敢把不公平,敢把跟着别人佩服的敬重的东西——不管是真理是谎言——一概摈弃,敢把没有经过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统统否认。所有的教育,所有的见闻,使一个儿童把大量的谎言与愚蠢,和人生主要的真理混在一起吞饱了,所以他若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少年时期的第一件责任就得把宿食呕吐干净。 ”  这是傅雷先生一九四一年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册撰写的序文,原置于卷四之首,一九八六年再版时应读者要求重新收入。   是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克利斯朵夫肆无忌惮地抨击前辈的宗师,抨击早已成为偶像的杰作,抉发德国民族底矫伪和感伤性,在他的小城里树立敌人,和大公爵冲突,为了精神的自由丧失了一切物质上的依傍,终而至于亡命国外。(关于这些,尤其是克利斯朵夫对于某些大作的攻击,原作者在卷四底初版序文里就有简短的说明。)   至于强烈犷野的力在胸中冲撞奔突的骚乱,尚未成形的艺术天才挣扎图求生长的苦闷,又是青年期底另外一支精神巨流。   一年之中有几个月是阵雨的季节,同样,一生之中有些年龄特别富于电力……   整个的人都很紧张。雷雨一天一天的酝酿着。白茫茫的天上布满着灼热的云。没有一丝风,凝集不动的空气在发酵,似乎沸腾了。大地寂静无声,麻痹了。头里在发烧,嗡嗡的响着;整个天地等着那愈积愈厚的力爆发,等着那重甸甸的高举着的锤子打在乌云上面。又大又热的阴影移过,一阵火剌剌的风吹过;神经象树叶般发抖……   这样等待的时候自有一种悲怆而痛快的感觉。虽然你受着压迫,浑身难过,可是你感觉到血管里头有的是烧着整个宇宙的烈火。陶醉的灵魂在锅炉里沸腾,象埋在酒桶里的葡萄。千千万万的生与死的种子都在心中活动。结果会产生些什么来呢?……象一个孕妇似的,你的心不声不响的看着自己,焦急的听着脏腑的颤动,想道:   “我会生下些什么来呢?”   这不是克利斯朵夫一个人的境界,而是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心灵在成长时期所共有的感觉。   欢乐,如醉如狂的欢乐,好比一颗太阳照耀着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成就,创造的欢乐,神明的欢乐!唯有创造才是欢乐。唯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其余的尽是与生命无关而在地下飘浮的影子……   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创造是消灭死。   瞧,这不是贝多芬式的艺术论么?这不是柏格森派的人生观么?现代的西方人是从另一途径达到我们古谚所谓“物我同化”的境界的,译者所热诚期望读者在本书中有所领会的,也就是这个境界。   “创造才是欢乐“,“创造是消灭死”,是罗曼·罗兰这阕大交响乐中的基调;他所说的不朽,永生,神明,都当作如是观。   我们尤须牢记的是,切不可狭义地把《克利斯朵夫》单看做一个音乐家或艺术家底传记。艺术之所以成为人生底酵素,只因为它含有丰满无比的生命力。艺术家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模范,只因为他是不完全的人群中比较最完全的一个。而所谓完全并非是圆满无缺,而是颠岂不破地、再接再厉地向着比较圆满无缺的前途迈进的意思。   然而单用上述几点笼统的观念还不足以概括本书底精神。译者在第一册卷首的献辞和这段弁言底前节里所说的,只是《克利斯朵夫》这部书属于一般的、平泛的方面。换句话说,至此为止,我们的看法是对一幅肖像面的看法:所见到的虽然也有特殊的征象,但演绎出来的结果是对于人类的一般的、概括式的领会。可是本书还有另外一副更错杂的面目:无异一幅巨大的历史画,——不单是写实的而且是象征的,含有预言意味的。作者把整个十九世纪末期的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民族史、艺术史来做这个新英雄底背景。于是本书在描写一个个人而涉及人类永久的使命与性格以外,更具有反映某一特殊时期的历史性。   最显著的对比,在卷四与卷五中占着一大半篇幅的,是德法两个民族的比较研究。罗曼·罗兰使青年的主人翁先对德国作一极其严正的批判:   他们耗费所有的精力,想把不可调和的事情加以调和。特别从德国战胜以后,他们更想来一套令人作恶的把戏,在新兴的力和旧有的原则之间觅取妥协……吃败仗的时候,大家说德国是爱护理想。现在把别人打败了,大家说德国就是人类的理想。看到别的国家强盛,他们就象莱辛一样的说:“爱国心不过是想做英雄的倾向,没有它也不妨事“并且自称为”世界公民“。如今自己抬头了,他们便对于所谓”法国式“的理想不胜轻蔑,对什么世界和平,什么博爱,什么和衷共济的进步,什么人权,什么天然的平等,一律瞧不起;并且说最强的民族对别的民族可以有绝对的权利,而别的民族,就因为弱,所以对它绝对没有权利可言。它,它是活的上帝,是观念的化身,它的进步是用战争,暴行,压力,来完成的……(在此,读者当注意这段文字是在本世纪初期写的。)   尽量分析德国民族以后,克利斯朵夫便转过来解剖法兰西了。卷五用的”节场“这个名称就是含有十足暴露性的。说起当时的巴黎乐坛时,作者认为”只是一味的温和,苍白,麻木,贫血,憔悴……“又说那时的音乐家”所缺少的是意志,是力;一切的天赋他们都齐备,——只少一样:就是强烈的生命。”   克利斯朵夫对那些音乐界的俗物尤其感到恶心的,是他们的形式主义。他们之间只讨论形式一项。情操,性格,生命,都绝口不提!没有一个人想到真正的音乐家是生活在音响的宇宙中的,他的岁月就寄于音乐的浪潮。音乐是他呼吸的空气,是他生息的天地。他的心灵本身便是音乐;他所爱,所憎,所苦,所惧,所希望,又无一而非音乐…… 天才是要用生命力的强度来测量的,艺术这个残缺不全的工具也不过想唤引生命罢了。但法国有多少人想到这一点呢?对这个化学家式的民族,音乐似乎只是配合声音的艺术。它把字母当作书本……   等到述及文坛、戏剧界的时候,作者所描写的又是一片颓废的气象,轻佻的癖习,金钱的臭味。诗歌与戏到,在此拉丁文化底最后一个王朝里,却只是“娱乐的商品”。笼罩着知识阶级与上流社会的,只有一股沉沉的死气:   豪华的表面,繁嚣的喧闹,底下都有死的影子。巴黎的作家都病了……但在这批人,一切都归结到贫瘠的享乐。贫瘠,贫瘠。这就是病根所在。滥用思想,滥用感官,而毫无果实……   对此十九世纪底“世纪末”现象,作者不禁大声疾呼:   可怜虫!艺术不是给下贱的人享用的下贱的刍秣。不用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但你只能用艰苦的奋斗去换来,等到“力”高歌胜利的时候才有资格得到艺术的桂冠……你们沾沾自喜的培养你们民族的病,培养他们的好逸恶劳,喜欢享受,喜欢色欲,喜欢虚幻的人道主义,和一切足以麻醉意志,使它萎靡不振的因素。你们简直是把民族带去上鸦片烟馆……   巴黎的政界,妇女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却逃不出这腐化的氛围。然而作者并不因此悲观,并不以暴露为满足,他在苛刻的指摘和破坏后面早就潜伏着建设的热情。正如克利斯朵夫早年的剧烈抨击古代宗师,正是他后来另创新路的起点。破坏只是建设底准备。在此德法两民族底比较与解剖下面,隐伏着一个伟大的方案:就是以德意志的力救济法兰西的萎靡,以法兰西的自由救济德意志的柔顺服从,西方文化第二次的再生应当从这两个主要民族底文化交流中发轫。所以罗曼·罗兰使书中的主人翁生为德国人,使他先天成为一个强者,力底代表(他的姓克拉夫脱在德文中就是力的意思);秉受着古弗拉芒族底质朴的精神,具有贝多芬式的英雄意志,然后到莱茵彼岸去领受纤腻的、精炼的、自由的法国文化底洗礼。拉丁文化太衰老,日耳曼文化太粗犷,但是两者汇合融和之下,倒能产生一个理想的新文明。克利斯朵夫这个新人,就是新人类底代表。他的最后的旅程,是到拉斐尔底祖国去领会清明恬静的意境。从本能到智慧,从粗犷的力到精炼的艺术,是克利斯朵夫前期的生活趋向,是未来文化——就是从德国到法国——底第一个阶段。从血淋淋的战斗到平和的欢乐,从自我和社会的认识到宇宙的认识,从扰攘骚乱到光明宁静,从多雾的北欧越过了阿尔卑斯,来到阳光绚烂的地中海,克利斯朵夫终于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触到了生命底本体,握住了宇宙底真如,这才是最后的解放,“与神明同寿“!意大利应当是心灵底归宿地。(卷五末所提到的葛拉齐亚便是意大利底化身。)   尼采底查拉图斯脱拉现在已经具体成形,在人间降生了。他带来了鲜血淋漓的现实。托尔斯泰底福音主义的使徒只成为一个时代底幻影,烟雾似的消失了,比”超人“更富于人间性、世界性,永久性的新英雄克利斯朵夫,应当是人类以更大的苦难、更深的磨炼去追求的典型。   这部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据作者的自白,说它有如一条河。莱茵这条横贯欧洲的巨流是全书底象征。所以第一卷第一页第一句便是极富于音乐意味的、包藏无限生机的”江声浩荡……”   对于一般的读者,这部头绪万端的迷宫式的作品,一时恐怕不容易把握它的真际,所以译者谦卑地写这篇说明作为引子,希望为一般探宝山的人做一个即使不高明、至少还算忠实的向导。”参考资料:http://read.anhuinews.com/system/2004/02/19/000568711.shtml  

重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诚如傅雷先生所言,它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 对于心里充盈着柔弱的幻想的年轻人来说,它很容易使你陷入心灵的苦恼之中。六年前我在台灯下偷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时候,激情,矛盾和痛苦,它们在我的心中激荡碰撞。 现在很少有什么书能够打动我了,但我还是会看很多的书,我会说:“这本书用来消磨时光蛮不错的。”“嗯,这本书多适合消遣。”“这本书写得真有技巧。”只是它们不会在我心里留下痕迹。但还有一些书,它们像一条河流一样,静静地从我心里流过去,时不时发出潺潺的回响。 傅雷先生说:“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罢!”我在少年时看到这句话,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感动。我记得《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扉页上写着:“而你,正感受着与他同样烦恼的善良人呵,就从他的痛苦中汲取安慰,并让这本薄薄的小书做你的朋友吧,要是你由于命运的不济或自身的过错,已不可能有更知己的人的话。”这个世界上不止我一个人在受苦!不止我一个人在孤独!而现在我却无动于衷了。我总感觉自己已经很老了,他们也笑着说:“是啊,你该领退休金了。” 现在我再一次捧起这套书,书里的警句太多了,铅笔划了一道又一道线,笔记本也抄了洋洋洒洒的一大篇。但我停下来了。醉心于这些表面的句子是不好的,虽然随便哪句话里都饱含着人生的哲理。但我已读不出新的真谛来了。 和他青年时代的高歌狂飙相比,我现在更喜欢最后一章里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了。对传统的反叛和蔑视,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极深的了解和反思的基础之上的,克里斯朵夫反对的正是那种不顾一切的盲目的狂热,正如他二十岁做过的那样。而这也正是克里斯朵夫晚年的转变,这个时候的他最有资格被称做圣者。 我感受到了这个不断审视自己的英雄的心。一种博大,纯粹,宽容的精神。但我自己永远是个懦弱的小虫。高歌猛进的狂飙!斗争!怒吼!它们六年前曾在我的血液里沸腾。而现在,对那些矫饰和伪善的,使人的天性变得拘谨和畸形的东西---我已经懒得反抗了。 “我什么都不想隐瞒,无论它的罪恶、它的道德、它那深刻的悲哀、它的狂妄自大、它的英勇努力以及它在一项超人任务的重担下所感到的彻骨的筋疲力尽;整整一个世界——道德、美学、信念、人道——都必须改造。我们得重新做人。” 政治投机和腐败渗透了社会的每一方面,但他们保持了自己精神的纯洁,不肯背叛自己的良心去适应“节场”上腐朽的世界。在普遍衰落和道德沦亡的泥潭中,这是一场为了保持人性而进行的斗争。“我们得重新做人!” 我想我不会再去翻它了,我已经是个老年人了。 “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看到这句话我的眼睛又湿了,和六年前一样。只是那时的是欣喜和激动,现在是感伤和绝望。 不朽的偶像约翰·克利斯朵夫。你是内心的强者,你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我们的时代需要你,可有谁胆敢像你一样站出来,他会被撕得粉碎。 天快亮了,四周寂静无声。我默默地敲着键盘。亲爱的,不知道你的灵魂是否也和我一样。于2006-08-11 05:36

太贴近我们的世界了,太神奇了

清晨5点醒来,无睡意,开床灯,把《约翰克.里斯多夫》来读,第二卷读罢,克里斯多夫的少年时期已去。纯真的友谊、天真的初恋、祖父、父亲的逝世,怒放的热情被冲撞、变心、死亡中吹出的凉风不断冷却着、沉淀着……一件一件事情过去,痛苦夹着甜蜜,梦幻夹着警醒,暖洋洋的仙境般的少年时光,在懵懂间,在朦胧中,在发自本能的释放中,永远的过去了。@“人生充满无休无歇无情无止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成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顽敌。他看到自己差点儿坠入深渊,也看到幸福和爱情只是一时的欺罔,为的是叫你精神解体,自暴自弃。这个15岁的清教徒听见上帝的声音:“往前啊往前啊,永远不能停下来。人不是为快乐而生的,是为服从我的意志。痛苦罢,死罢,去受苦罢,可是别忘了你的使命是做个人,你就得做个人。”@“突然之间,克里斯多夫好像看见自己就躺在死者的地位,那可怕的话(别瞧不起我!别瞧不起我!)就在自己的嘴里喊出!而虚度了一生,无可挽回的虚度了一生的痛苦,就压在自己心上。于是,他不胜惊骇的想:宁可受尽世界上的痛苦,受尽世界上的灾难,也千万不能到这个地步!……他不是险些儿到这个地步吗?他不是想毁灭自己的生命,毫无血气的逃避他的痛苦吗?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的生命,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界上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跟这个罪过相比,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欺骗,还不等于小孩子的悲伤?”@“他一个人在顶楼上对着破钢琴。天色垂暮,日光将尽。他使劲睁着眼睛读谱,直读到完全天黑。以往的伟大的灵魂流露在纸上的深情,使他大为感动,连眼泪都冒上来了。”

我爱克里斯朵夫

我爱克利斯朵夫我第一次看这么长的小说,而且是传说中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的平时脱口而出的话都会被大家引用为名言,他们依靠着自己的强烈的个性与对世界强烈的感情,加上诗人般的天赋的语言,让世界围绕着他而旋转,爱默生是这种人,欧普拉是这种人,罗曼•罗兰也是这种人。他们写作就犹如他们在生活,他们演讲亦如他们在生活,他们说话同样如他们在生活。他们将自己强烈的热情以合理而且优雅的态度公之世人,让他们感受到无比强烈的热情与爱。而另一种人,也许是克利斯朵夫、贝多芬、梵高之类的人,他们拥有着世人无法理解与求之不得的天赋,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热烈地创造,但在其它方面却表现出种种的不和谐,以至于人们觉得他们的生活态度不够优雅,不够让人觉得他们很完美。罗曼•罗兰的爱的的艺术让我充斥着无比的幸福感,第一次让我觉得亲情、爱情、友情本质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爱与力量,都是维系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元素。而三者之间界限永远那么暧昧。克利斯朵夫把它们融合到一起,化作最基本的创造的力量,勇敢前行。克利斯朵夫爱上过两个男人,第一个是奥多,从小缺少友谊的小克把奥多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奥多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他把他们之间的感情视为热烈的友情,同想可以称之为柏拉图式的爱情。由于西方人表达比较开放,所以他们用“love”的时候无法具体区分属于哪类。他们相爱完全是心灵上的结合,共同的志向与爱好,对艺术世界纯洁无瑕的向往,让他们彼此心灵相通。罗兰的笔尖十分敏感地描绘了这种两颗心相爱时开始的欲言又止、尴尬却热烈的情怀,以及不浪漫的真挚,真实地几乎等于现实。但自然而然的笔尖自然地上升到顶峰的那种激烈让人欲罢不能。这一阶段是他们两个人的柏拉图世界,相信也是许多同志心中纯洁的梦想中的世界。克利斯朵夫爱上的第二个男人是奥里维,自从奥里维死后,我决定放弃该小说一段时间,以便有时间来品味。Z同学告诉我如果他遇上这样一个人,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彻底地爱上他。有时候,我们爱上的是爱情,或者只纯粹是一种幻想,可是罗曼罗兰却再一次把两个天才的命运安排得如此凄美与浪漫。艺术的力量把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忘记现实的残酷。他们的关系在我看来是美丽的SM关系,奥里维的性格敏感脆弱得病态,而小克暴燥而极富控制欲与冲动性的性格正好与他互补,与是,在描述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罗曼•罗兰几乎用了一卷的笔墨,把法国19世纪末期的文化以及其以前根深蒂固的文化通过奥里维的谈话作了极为详尽的描述,而通过小克的谈话,我们了解了德国人一些民族性格,这种性格可以说在“纳粹主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罗曼•罗兰描写的不是两个人,而是整个欧洲历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整个全人类的爱。克利斯朵夫爱过的女人不计其数,初步算来,有弥娜、萨皮纳、阿达、安多纳德,以及数不胜数的暧昧感情关系,毫无疑问,艺术家的荷尔蒙比正常人的要多,他们一有肉欲就要发泄,发泄不了就要进行创造,发泄过多却不耐烦,拒绝肉欲而进行创造。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爱欲观和创造观,只有这样才能使爱欲与创造保持平衡,但是,经历的死亡与悲惨太多,让小克无法承受生命之轻,于是,他更加热爱艺术,热爱创造,一颗心就是如此强烈地被消耗着。过去的爱情与现在理解的是不同的,在小克时期,人类医疗如此地落后,他们精神上更加相互依赖,感情更强紧密,他们没有网络世界可以马上通过机械化的手指运动把所谓的寂寞驱除,他们只有埋藏在心里将之升华,而人类生命健康如此脆弱,所以,在相信人类理性与进步的同时,许多平民的无意识的恐惧与爱欲(可以理解为期待两者紧密联系的感情)在心里升化,使得他们更具有人性化,同时更具有与死亡联系的一种绝望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关于爱与奋斗的书,真实得让我汗颜。感谢某同学,让我始终相信世界上的真实的美丽,让我始终对劳动与创造保持着艺术化的积极性。而对于小克,我只能说:我爱你。

有关这本书

记得我读的是很老很老的版本,老得书被存在学校图书馆的最角落里,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被遍上条码,我去借过几次,每次都被以还没有编条码为由扣了下来。终于最后一次有个好心的管理员说:“小伙,你把书库里的这套书全找出来,然后拿过来我给你编!"我记得自己当时异常的兴奋,飞一般的冲进了书库……抱了一大捆书出来了。放书位置实在太熟悉了,现在还记得那个光线干燥的靠窗子的角落……想说的是这本书绝不会让阅读的人失望。

反抗的人生

这部罗曼•罗兰的巨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我看的是傅雷的译本)让我有种俯瞰人生的视角,约翰•克里斯朵夫人生的角角落落都充满了反抗,其间作者用哲思来交织了人生的挫折、友情、爱情、亲情,让我找不出合适的语言和心情来写这篇书评,实际上,是小巫见大巫。木心曾说过罗兰的书适合浅读,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哲思太强,所以要浅读才更好理解,读的太深读不出味道。罗曼•罗兰在书中表示,对一部作品的批评或评论是需要的,这是对作品本身最大的馈赠,作品越是充满争议,作品所蕴含的评评的内容,也就是作品的内在价值就越大。当一个作品无人评论,无人问津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在我这样的年龄(二十出头)去看这么一部人生史诗般的巨著,也许我并不完全能够领略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但是我也坚持了半个月之久,以虔诚的心读完了这部长篇小说。有人说这不是一部“小说”,我更愿意把它看成“史诗”,这是约翰•克里斯朵夫反抗的一生,至死时还在反抗。在阅读过程中,你也许会觉得这本书读起来很困难,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小说,它的语言十分精妙,又处处充满力量(这得感谢作者和译者),如果没有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读完的。也许一般的小说更有情节性、故事性,让人读了有快感,然而这本书决没有这样的感觉,你只能凭直觉坚持读下去,过程艰辛,但收获丰厚。全书前面比较平静,有成长和青春的悸动,越到后来,特别是克里斯多夫到巴黎后,人生开始了抗争。面对贫困潦倒的处境,他是如何委屈求人,得来的却是一副副势利和瞧不起的面孔。他性格刚烈,有自己的底线,决不叫自己做卑贱的事。他的作品受到批评,曾一度不被人懂,他一度陷入窘困的境地,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未曾把他打倒过,他的友谊,他的精神之火生生不熄。他变得强大,正是生活让他变得强大,他有一颗年少的心,他的心永远是二十岁那时的样子,充满阳刚之气。到了暮年,在亲人,友人,爱人离他而去后,生活给了他智慧,面对一切都变得从容了,这份淡定来的不紧不慢。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的一生的经历,抗争,得失,时代的转变,乃至纷繁复杂的一切。然而,这人生的网太大,无边无际,我无法捋清开来,只有一种抗争的力量在心底滋生,蔓延。

初读这本书时我震惊了

大概是初中时看过这本书,没有看完,大学时又看过一次,每次看都给我相同的感受:这个人的心灵经历和我曾经的心灵经历是何其相似!!!尤其是他的未成年之前那段时期的心灵经历。本书的确不愧是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种对人性中的那些坚韧的复杂的包容的伟大的特质的描写何其深入!

淫者见淫之 淫荡的 约翰 克里斯多夫 (未完, 随看书进度更新)

幼年时期, 他几乎走向同性之爱, 后来由于门第观念问题 (他的对象, 是大款家的孩子)分道扬镳.分析: 因为他在更小的时候, 被大款家的女儿欺负过, 所以对异性存在着潜意识的痛恨.长大一点, 他终于开始了一场异性早恋, 对象是邻居的女儿, 这个邻居, 又是大户人家的遗孀, 所以门第观念仍然影响着他, 让人吃惊的一点, 克里斯多夫不光是喜欢邻居的女儿, 对女儿的妈妈也有着说不清情愫.分析: 对带着孩子的寡妇有独特的爱好, 下面一段立刻有体现.又长大一点, 搬家换了地方, 他又yy上邻居的小寡妇, 俩人勾搭的办法非常纯洁, 夏夜, 在街边乘凉, 俩人离了八百丈远, 彼此不看, 不说话, 在心里嘀咕. 总算接上火, 天气渐凉, 俩人一同离开城市来到乡村, 乡野气息唤醒人类的自然欲望, 但是克里斯多夫和这位多情小寡妇对他们的情欲有无比的克制能力, 夜晚, 俩人相邻而居, 两室之间, 居然有一道可以互通的门, 克里斯多夫想打开门, 又被道德的力量控制关上他, 而小寡妇, 一会儿被道德控制, 锁上门, 一会儿又有期望克里斯多夫野蛮冲进来撕破她的衣服, 不由自主的把门锁打开, 就这样纠结了一夜, 那道门没有被穿越. 看到这, 我老人家知道, 杯具就要降临到小寡妇身上了, 在克里斯多夫洋洋得意出差的几个礼拜里, 身体单薄的小寡妇因为在和他纠结于门事件的夜晚不幸染了风寒, 一命呜呼. 发情的年纪终于到来, 本能超越克里斯多夫的道德控制力, 尤其在乡野间偶遇一个正撅着某些部位弯腰低头干活的粗壮女孩的时候, 没有理智的冲上去从背后抱住粗壮女, 浑身一阵乱摸, 终于因为缺乏经验, 虽上下其手却不得要领, 终被粗壮女逃脱, 害羞和惊恐吓得他亡命逃窜, 偏巧转了一圈又被粗壮女及其好友遇见, 人家也没怎么着他, 只是对他指指点点, 嘲笑一番, 他连死的心都有.分析: 少年犯就是这么炼成的.终于, 春天来临了, 一名和克里斯多夫处于同样阶层的女性, 又是在乡野之间, 跟他遭遇. 机会相当的好, 女性在树上不敢下来, 而克里斯多夫正好可以带着身体接触的英雄救美. 事态发展异常迅速, 不到半天, 俩人就开了房, 上了床, 完全不出意料的, 贪婪的, 没完没了的折腾了一番. 大多数的年轻人, 有这么一番经历, 如果走的顺当, 讨了老婆过小日就成了, 可是家传的淫荡血统, 不光是影响了克里斯多夫, 还有他的亲弟弟, 克里斯多夫面貌英俊的弟弟御女无数, 其中之一偏偏就是克里斯多夫对象的闺蜜, 而这个闺蜜与克里斯多夫的对象都是追求肉欲的女性, 在克里斯多夫认识他们之后经常有煽动他3p的行为, 克里斯多夫展示他艺术家式的纯洁, 拒绝了这种诱惑, 在他的弟弟加入到这个群体后, 克里斯多夫之外的3人设计把他拖入4p的无尽深渊, 诱惑面前, 他的独占性观念和道德观念又占了上风, 因为他弟弟和他对象已经翻云覆雨, 他只好再度离开了本来可以作为他老婆的对象.分析: 遗传相当重要.

河流般的人生

就像傅雷先生在开篇时写的话一样:“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河流会永远向前,奔向远方。克在其一生中,河流般的流淌,不断的成长,从少年的幻想,青年的狂妄,到中年的突破,老年的平和。很可惜的是他一生的孤独,奥里维的友谊,格拉齐亚的爱情,都如浪花一样,都会消失。考研失败后,读这样的小说,给自己注入一些力量,让自己拥有追寻梦想的勇气。

把一本伟大的书评论渺小了

始终认为:一本伟大的书是用来体验的,并用与她相遇之后的人生去解读。任何妄加评论、定义和再阐述都显得肤浅。允许你有自己的看法,只需轻轻在心里说给自己听,如果有书评,简单一句话:强烈 建议 阅读

回想起一个朋友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时,刚刚步入大学,在营口军训,同学丁哲在我们昏昏午睡时,在聚精会神看着这套书,自那以后,我们成为好友,直到他离开学校。因为一日突然想起了这位昔日的老友,想到了这本书,不免在网络上搜索了MP3版本,每日听一部分,犹如当年倾听单田芳的岳飞传一般,当然,自然没有那时的执着和心切,只是想慢慢的,缓缓的,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吧。听这本书,感受着大师作者和译者的智慧,眼前回想着军训和大学那美好的时光,体会着光阴流逝,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生活,在回忆中慢慢过着。

耐力和韧性

努力着,奋斗着,忍受着一桩桩的艰难困苦。身边的人离你而去了,被孤独和绝望包围。这样的日子似乎无边无际,没有个头。没有希望,美好和安宁似乎永远都不能降临。就这样过了很久,不经意间成功、美好、安宁都降临了,它们似乎都在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韧性。

终于看完了……上——点儿背不要怪政府

傅雷说(上)的两卷恐怕是最混沌不容易了解了,所言不假。当最后的“我终于有个朋友”出现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天哪,终于看完了。看这本书一个字:累。再一个词:大气。看这本675页的“史书”的时候我时常在想花这么多时间值得不值得。因为这本书大部分时间相当无趣。在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很有快感,同样很厚,类似传记类型的书,这本书却是让我无法沉浸在其中,而是和《退步集》这样一个艺术类书籍一起“cross reading”←这也行。我一直怀疑我到底可以从这漫长阅读”史书“的时间中获得什么,后来想到,即便获得的不过一句话,也许也是值得的。文中也说了”可是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白费的“,所以就继续读下来了。再接下来我又要开始阅读(下)了,而我阅读的动力仅仅是,有豆友评价说看(上)很难挨,看(下)感到值了。我也很怀疑我可以给这本书打三星到底是因为本身我认为它值得,还是因为沉没成本——我花了这么长时间看和整理笔记,那他也许就是值得的。为什么我感到很累呢?一方面是因为译者。我总是很不耐烦看这种长长的序。这次也是在看完全书之后才跑到前面看序的。傅雷这位大家的风范在序中展现无余,尤其最后的“希望可以做向导”。但是傅雷民国年的句法让我阅读比较困难,但现在在找懂得现代白话的翻译来翻,指不定会更糟。翡翠冷翡翠冷,现在没几个人知道它其实是佛罗伦萨的旧称了吧。附注让我搞不清楚那些是作者附注的,哪些是傅雷加的,哪些又是后来加上去的……一团糟。反正我看到有翡翠冷也有佛罗伦萨= =再后来,附注忽略!另一方面是作者的原因←你不看不就行了竟然怪完译者怪作者==本书中太多评论性和描述性的文字,抒发约翰心中的感情和对X的看法。若X是一个物体的话还好明白,可是却长篇,甚至整页的都是对于抽象的梦境幻想音乐etc的描述!作为一个一边看一边理解无能这样一个“人格(相比大众)比较完美的艺术家”的凡人,这更加深了我的阅读龟速。并且直接导致我看了之后对于之前看了什么遗忘速率达到极值。再一方面是本书的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你还有什么没有怪罪……也许如上文引用的RR所说,艺术家的人格比普通人健全。对于约翰这样一个健全人从小的种种奇怪言行举止我一个不健全或者半健全人士非常无法理解并且恨不得敲他脑袋告诉他清醒点!也许这是我是普通人约翰是名人的原因之一?约翰用整一本书来证明 他是一个怎样热衷于接近各种给他负能量的给他人生带来打击,同时不断告诉自己(←这是本书大气的原因之一!)“平庸的痛苦是没有意思的~打击心灵的~极致的痛苦才是解脱~~的伟人。其实很多痛苦是可以避免的。经常性交友不慎、不懂得及时远离对自己产生负能量的各色人等不仅让约翰经历诸多磨难,也让我很受磨难。不过也难为约翰了,这里又可以来怪罪作者了。本书里面出现的人物基本上没几个正常的,从他爹到他妈,从他邻居到他情人,从乡里乡亲到外国友人……也许约翰是不愿意也是很想离开这些负能量及其强悍的众人,并且他最后也做到了”我知道我自己的命运就是孤独“,但是囧于作者的setting,他只能让我继续看着他一个有一个经历脑子有问题的群众演员和女喷油。书中感觉正常的只有两人,一个就是他家叔叔。一个是我一边看一边震惊作者也会写正常人到最后——原来是他未来的女喷油……最后一任。说到女喷油,翻到293页看着约翰的女友换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我甚至不知道RR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上),这本书,或者这大半本书描写他和小男生(竟然有BL剧情!!),他和邻居女儿,他和邻居妈妈,她和房东女儿,他和xxx意义到底在哪里!!这对于描写约翰这个人有任何增益么???这文章扔到晋江估计一堆负分啊!RR必须要注明文中各种天雷狗血介意的赶快点右上角红叉叉啊!!虽然RR说,约翰也说知道周围不正常人类都有一把辛酸泪,但我觉得应该是RR把所有人身上的缺陷夸大了,所以让人感觉无比憎恶。形形色色在约翰生命中走过的人物的性格的缺陷也都存在,比如我觉的于莱太太就跟我娘亲无比想死,也许在性格中只占了一半,RR的笔力却下到了十分。现在大家一说”巴黎“”法国"就觉得浪漫和高端的不行,看看这本书RR的描写顿时觉得啊~都是作。看这本书的后半巴黎部分的时候我很想去看一看同样是法国作家的《乌合之众》。RR也许看到中国会觉得有希望了(相比法国)(但是我觉得他也是他书中批评的法国人之一:依然觉得法国民族最为高尚。)——中国像竹子像墨一样平静而有矩,罕见台面上的乱搞,极重面子。这和淫&*乱颓废的法国形成相当大的反差。但中国的很多作家也在不断“自我批评”中国,如同RR对待法国一样不留情面。我觉得很没意思。就像文中所说的,虫子飞离了蛹,觉得世界一片宽广,不再有束缚,但没有蛹外面的世界的禁锢不见得少。大家对于中国现今社会各种问题,各种不满,各种要求变,对比RR看来,问题永远存在,永远解决不完。进步有什么意思呢?改变又怎样呢?圣经说:“啊,去死罢,你们这些不得不死的人!去受苦罢,你们这些非受苦不可的人!人不是为了快乐而生的,是为了服从我的意志的。痛苦罢!死罢!可是别忘了你的使命是做个人。——你就得做个人。”

我现在读的书

很早就喜欢傅雷,因了他执着的性格和天赋。而罗曼罗兰也是我喜欢的,可是因了傅雷我才去书城买了这套书。书上有几行字:在学生时代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而我读完了以后也觉得自己是应该在学生时代就应该看这本书,学习克利斯朵夫的勇敢,坚强。学习书中人物的自我。

影子

大半的人在20或者30岁以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一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拖腔走板。


 约翰·克利斯朵夫(两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