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理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03
ISBN:9787224037685
页数:305页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一 概述
(一)位置、面积与行政区划
(二)自然条件复杂、资源丰富多样
(三)在历史上的地位
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繁荣昌盛的关中 在抗
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贡献
(四)人口及其分布
人口的增长 人口构成 人口分布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
二 地质与矿藏
(一)复杂的地质基础
(二)沧海桑田与古地理变迁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千姿百态的地貌
(一)山河大势
(二)地貌特征
类型复杂,山地高原面积广 南北差异大,地貌
分区明显 地貌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刻
(三)壮观的陕北高原
风沙地貌 黄土地貌 河流地貌
石质山岭
(四)平畴的关中平原
渭河阶地 黄土台源 山麓洪积扇
风沙地貌 低山丘陵
(五)巍巍的陕南山地
秦岭山地 大巴山地 山间盆地、谷地
(六)地貌的一般评价
地貌是自然地理区域特征形成发展和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
主要因素之一 地貌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深刻影
响 地貌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具有很
大破坏性
四 复杂多样的气候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类型多样 冷热变化大 夏雨和秋雨
盛夏的干热期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理纬度 西风气流、季风 冬季风与温度
夏季风与雨季 青藏高原的影响
秦岭的屏障作用
(三)主要气候要素分布
太阳辐射 四季分明的温和气候 降水
蒸发 湿润状况 风向与风速
(四)气象灾害
寒潮 旱涝 暴雨 冰雹
大风和沙暴
(五)气候变化
公元前3000年到现今几次大的气候波动 近500
年的气候变化
五 丰富多采的生物类群
(一)植物的立地条件――土壤
栗钙土 黑垆土 黄绵土 褐土
�土 黄褐土 黄棕壤 棕壤
草甸土 盐碱土 水稻土
(二)植被
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植物区系成分 多姿多态
的天然植被类型 源远流长的栽培植被 明
显的植被带状分布
(三)动物
丰富的动物种类和比较复杂的区系成分 动物的地
理分布
(四)生物资源及其保护
六土地利用与生产潜力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光、热、水匹配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三)生产潜力大,农、林、牧业发展有广阔前途
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资源生产潜力很大
七农业的发展
(一)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复杂多样 土地生产力南北差异很大
(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
(三)耕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四)林业
森林资源 林业生产取得的主要成就林
业生产存在的几个问题主要林区和林业基地的建
设布局
(五)畜牧业
草场资源及其利用 畜牧业结构及分布
畜牧业基地的建设布局
八 蓬勃发展的工业
(一)工业发展的经济地理条件
丰富的矿产资源 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比
较雄厚的工业基础 优越的地理位置
(二)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三)能源工业
煤炭工业 石油 天然气工业
电力工业
(四)冶金工业
钢铁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五)机械电子工业
复杂及精密机械制造业 重型机械制造业
专用机械制造业 电子工业 日用机械制
造业 家用电器业
(六)化学工业
基本化学工业 化肥 农药工业 有机化
学工业
(七)建材工业
水泥及水泥制品业 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八)纺织工业
棉纺织工业 毛、丝、麻纺织工业
(九)轻工业
食品工业 烟草工业 造纸工业
日用陶瓷、搪瓷工业
(十)工业发展的远景展望
发挥煤炭资源优势 发挥技术设备优势
发挥地理位置优势
九 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历史回顾 建国后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二)交通运输构成
运输部门结构 交通运输地区差异
(三)运网和客货流分布及运力、运量平衡状况
运网已基本形成 客货流分布 运力和运
量不够平衡
(四)主要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布局
铁路运输 公路建设 内河水运
十 主要城市与名胜古迹
(一)主要城市
西安 宝鸡 咸阳 铜川
延安 汉中 安康 商州
渭南 韩城 榆林
(二)名胜古迹
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遗址――半坡 中华民族文
明始祖之墓――黄帝陵 世界第八奇迹――秦始
皇陵兵马俑 慈恩寺与大雁塔 西安市中
心的明代建筑――钟楼 书法石刻艺术博物馆――
碑林 游览胜地――骊山与华清池 奇拔险
峻的名山――华山 革命圣地――延安
参考文献


 陕西省地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