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回忆录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06040105
作者:邹鲁
页数:493页

章节摘录

  一、从家世说到幼年  我的家世,简单说来,是个为民族而坚苦奋斗的。这于我影响很大。  我的先世原居安徽当涂,唐贞元间,搬到江西南昌。后来又搬到福建,分居邵武郡属,在泰宁者较多。宋宁宗时,有一位应龙公,别字景初。在庆元二年中了状元,官做到资政殿学士。年老乞休,搬到长汀居住。因为有功德于民,于是地方人士,都立庙塑像以祀之。宋末元兵南下,我祖先不肯屈服,遂由福建拥护宋朝到了广东。当时传说这位应龙公,常常显灵,沿途保佑拥宋南迁的人民。因此闽粤交界各处,普遍建立邹公庙,并且尊为广佑圣主,好像各地崇拜关羽、岳飞一样。大埔印山上,就有一所邹公庙,现在还是香火很盛。  由闽迁粤后,我的祖先初居清溪社蕉坑,继居岌头,嗣又分居于白堠的旧寨,最后卜居于县城的儒学内。其余支派,散居各地。这一批同是拥宋南迁的人,所以先居南方的人,就称这部分人为客家,亦称为客人,就是先来的自认为主人而对于后来的当作客人的意义。客人因为痛心宋室沦亡,以“读书耕田莫做官”,相诫子孙。虽然经过明朝一代,汉族重光,但接着又是满清入据中国,因此我的先代宦游者很少,大都信守不仕异主的遗训。我的祖父是个商人,我的父亲是个缝工兼做生意。  父亲名应淼,别字石寿,是个独子。他的幼年时候,祖父不幸逝世,遂成为孤儿,全赖祖母抚养长大。洪杨之役,县遭兵燹,家产一扫而空,我父亲只有一顶破帐子,当作被盖,过了一个冬天。同时一天三餐,有时少吃一顿,有时少吃两顿,但他却处之泰然。到我解事的时候,还不时听见他提起“橄榄”餐和“春杵”餐的故事,来安慰我,鼓励我。接着县城又遭水灾,把我们房屋冲毁,剩下只有东歪西倒的破屋两间。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七年(清光绪十一年)正月初六日,我就出生在这个地方。  那时候,县城里姓邹的只有我们一家。我本来有一个哥哥,不幸夭折了。因此父母对我格外宠爱,就在本县溪口观世音菩萨处上了契,叫做澄生,所以在小时候便叫我阿澄。我的家庭除父母和我外,没有伯叔诸姑,没有兄弟姊妹;虽然有一个堂伯母,但当我会走路和说话的时候,已逝世了。这种情形,一方面使我体会到仁爱的真义,另一方面养成我独立奋斗的精神。  我的父亲在县城里柳树街开了一间裁缝铺,因为人不敷出,所以兼营小本生意。每五日到离家约三四十里的福建永定县下洋圩一次,贩卖东西。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因为照料我,不但停止做生意,就是裁缝铺也搬到家里来了。  我的母亲姓木,性情和蔼,勤俭耐劳。家中除父亲外,没有一个帮忙的人,因此事无大小,都由她一人承担。像我这种家庭,依照本地风俗,她每天都有排定的工作:东方发白,她就起床,接着挑水,洗涤饮食用具,烧早饭,喂牲畜;早饭后,到城外山上割草,做燃料:太阳将要正午,接着准备午饭;午饭后,到溪边洗衣服,然后到菜园铲草施肥浇水:黄昏时候,又回到厨房里料理晚饭;晚饭后,预备父亲和我的洗涤:等到一切做完,就点起灯来,或补缀衣服,或做鞋袜,或准备牲畜明日的饲料,或督促我读书。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弄得井井有条,减轻了父亲的职务,使他能够安心向外经营。  我的家境尽管贫穷,我的父母尽管辛苦,但是他们钟爱我的程度,并不因这种逆境而稍减。现在回想起来,使我感受到没有适当的文字可以来形容。我记得幼年的衣食住,父母总设法照顾得非常周到,不使我微弱的心灵上,产生丝毫不快或羡慕邻家儿童的印象。  虽然我的父母这样爱护我,但并不是溺爱和姑息。自从哥哥去世后,他们只剩了我一个儿子,所以把一切的期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因此除费尽整个精力来爱护我之外,又小心督导。一举一动,都含有教育的意义。  不说别的,自从我会走以后,我的母亲有了空闲,从不同我到热闹的地方去,却常常引我到隔壁的孔子庙玩耍。大埔县的孔子庙,除了收获时有人晒谷外,平时很少人迹。年长时每去走一趟,即深感到它的庄严伟大,神志为之安闲。小时候常在那儿耍,不知不觉中一定会产生深刻的印象。而我的母亲又把她所知道关于圣贤豪杰的故事,讲给我听,勉励我效法圣贤豪杰;并且常说做圣贤豪杰,并不是一桩难事,只要好好读书敦品。这种环境,这种言论,不时灌输到我脑筋里。我毫无疑问地接受,觉得只要好好读书敦品,并不难成为圣贤豪杰。如是我的读书敦品的欲望。可说由此启发了。  我还很清楚的记得一桩事情。有一次,我和邻家的小孩子们在玩耍,我有一件东西,被他们弄坏了。我要他们赔,他们不答应,于是争闹起来。刚好我的母亲来找我,我就哭奔到母亲的怀里,希望她帮我向邻儿索赔。不料她抱了我大哭,说道:“阿澄,你这样真使我伤心!我希望你要做圣贤豪杰,圣贤豪杰是这样的吗?你要是爱母亲,就得听母亲的话,长大了读书立志成人,不要因小小的事情,和别人争闹。”我大为感动,从此以后,我非常谨慎,不敢再和小朋友们作无谓的争执。  我的父母固然无时不鼓励我读书,但是还教我怎样做人,因此洒扫应对进退的一切事情,样样指导我做。过节过年祭祀喜庆等,都叫我去做应预备的事;甚至修理房屋,种菜饲畜,我也插在里面。他们看见我勤劳,就是做错了,并不加责备,随时细心纠正。回想起来,必定有许多时候,反而添加了他们的麻烦,但因此我样样事情都能晓得。孔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恰好用得着。  我见父亲每逢有店里的伙计或工人来收取账款,父亲无论如何忙碌,总丢开手边的事,有钱的时候,当然立刻给他,如若没有钱,也坦白地告诉他,并且约定什么时候再来取。父亲这种急切应付的态度,引起我的疑问。父亲说:“伙计出门后,店主总希望他早些回去。假使过于迟缓,不但害他回去受责,甚至还有被辞去职务的危险。所以我总尽先应付他免他受累。”后来我才晓得这是惠而不费的方法,以后对于我处世为人受益不浅。  到了七岁的时候,记得我在家里,就常常有正式的职务,帮父母煮饭买菜了。因为家里人手很少,每天早晨起床以后,照例是我的母亲煮饭,父亲出去买菜。如果母亲有事出外,便由父亲煮饭,我去买菜。  ……

前言

  邹鲁(1885—1954),幼名澄生,以“天资鲁钝”,自改名为鲁,别号海滨,广东大埔人。早年加人同盟会,积极参加推翻清王朝的斗争;1923年,任财政厅长;1924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同时奉孙中山令合并广东政法大学、高等师范、农业专门为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任筹备主任,旋改任为校长;1925年,与林森、居正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参加此会的国民党政治人物,被视为“西山会议派”;1931年,广东组织国民政府,被推为国民政府委员;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校长;1935年,被选为中央执委:1949年去台湾。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回顾录》、《教育与和平》等。  本次出版之《邹鲁回忆录》,即《回顾录》,是邹鲁应某杂志之邀所撰,成书于1943年。1944年独立出版社印行。本次编辑则是以独立出版社之版本为底本。作为国民党元老的邹鲁,早年深度参与国民革命,沐尽革命风雨,对革命历史贡献甚巨。于中山大学的办学事业,甚而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亦功勋卓著。因而,邹鲁的回忆录,不仅仅是近代史的补充,同时亦可作为近代教育史的参考。

内容概要

邹鲁(1885—1954),幼名澄生,以“天资鲁钝”,自改名为鲁,别号海滨,广东大埔人。国民党元老,民国政治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回顾录》(即《邹鲁回忆录》)、《教育与和平》等。

书籍目录

自序
凡例
一、从家世说到幼年
二、私塾教育
三,办学与人党
四、广州读书与初次革命失败
五、民意机关服务
六、广州三月二十九之役
七、光复广东与北伐
八、整理金融与北上
九、国会内的奋斗
十、讨袁失败出亡在日本
十一、洪宪夭折国会再开
十二、从护法到陈炯明叛变
十三、在国会争法统与讨陈
十四、创办广东大学与读校三民主义
十五、与共产党奋斗和北上侍疾
十六、西山会议
十七、中央特别委员会
十八、环游世界(上)
十九、环游世界(下)
二十、编辑党史
二十一、内忧外患
二十二、办理国立中山大学(上)
二十三、办理国立中山大学(下)
二十四、教育改革计划
二十五、团结抗日
二十六、出席世界大学会议及海德堡大学550周年纪念会
二十七、发动抗建
二十八、返校主持
二十九、质问国际联盟
三十、武汉沦陷前漫游四川宣传
三十一、因职因病四辞中大校长
三十二、欧战发生后著《旧游新感》
三十三、战祸酷烈提供永久和平原则
三十四、内政外交之新局
三十五、乡居生活
三十六、内外坚苦奋斗中完成抗战胜利

编辑推荐

  邹鲁(1885—1954),幼名澄生,以“天资鲁钝”,自改名为鲁,别号海滨,广东大埔人。国民党元老,民国政治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回顾录》(即《邹鲁回忆录》)、《教育与和平》等。  《邹鲁回忆录:民国名人回忆录》是邹鲁的自传。作为国民党元老,同时又是中山大学的创办人,担任该校校长多年,一生经历重在政治与教育。书中记载的事件故事性强,颇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记叙家世、幼年往事、读书、加入国民党、参与国民革命,直至讨伐袁世凯失败;第二卷主要记叙陈炯明叛变及参与讨陈、西山会议的召开,以及中央特别委员会的成立等;第三卷在中山大学的创立和办学,以及教育改革思想等方面笔墨颇多;第四卷则重点记述从中山大学去职、以及战后的反思等。语言通畅,结构清晰,史料翔实,趣味性浓,通过作者的自序,读者可清晰地了解到作者一生的奋斗。

图书封面


 邹鲁回忆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说得好,我已经准备买本来读读。
  •        要了解些近代真实的历史,建议读读这类书,而不要去看一些定论性的说法,回到事实,自己去判断最好。
       西山会议,不仅中共目为反动,即使在国民党内部也视为反对领袖的反叛,邹鲁是“西山会议”的召集人,而其反蒋时间相当长,可能在抗战期间才算完全屈服。这是国民党高层的左右之争;其实国民党的左的因素,是孙中山一意孤行联合苏俄方才引的,只有廖仲恺,汪精卫支持,夫人自然也支持,故而为左派,其他元老对立,自然称为右派,在几十年后因话语权的问题自然强化。但这种党化的祸水引入之后,影响不会轻易消除,即使蒋本身不喜苏俄,但国民党处理党务的模式和手法却痕迹明显,与中共其实难相伯仲,只是到底讲些人性,才没有太过分。
       邹鲁出身贫寒而好学,年少时即志气不小,所以才会自己改为此名。清末入法政学堂,曾在咨议局工作,即满清最后假惺惺的宪政改革产生的地方议会机构,暗中搞宣传和武力革命。此后当然革命成功,一直是党务机构最高成员,如中常委,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评议会,等等各种委员头衔,除了和蒋介石斗的时候被开除的时候,总是这些最高级别的委员。
       可以读读他的回忆录,看看他对人对事的说法,行事风格,再对照一些评论性说法,会有收获的。
  •     不错的……但是还是有“本部分内容有删改,请读者原谅”,这样的字眼……╮(╯▽╰)╭
  •     不知道有没有删节
  •     ishare下的电子版 翻了一遍。
  •     其实很多人实际上忽“左”忽“右”,求真者不宜随便给人上标签,非左即右,先看历史人物做过、说过什么才最重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