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04362650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页数:165页

章节摘录

插图:然而,染污总是造成我们的障碍。这是我们必须去除的,因为它们是既深植、又倔强的习气,总是把我们带到期待、恐惧与痛苦的折磨之中。如果我们仔细检视:什么是我们真正期望与欲求的?什么是我们不停挣扎的目的?什么是我们倾注一。切努力想要达到的?我们大多数人会发现,比起其他的一切,我们真正渴望的,是完全的自主性与全然的独立性。我们理想的世界,是一个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或任何事物、不会被控制、永远不需要请求别人帮忙、而且没有人对我们颐指气使的地方。基本上,就是能够自由自在地在任何时候、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这就是我们几乎不择手段企图达成的。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为了追求这种全然的独立性,我们发展出无数的活动。在个人的层次,举例说,为了让家庭主妇从分派家事给清洁帮佣、又要确定她们好好做事的这个耗时又气馁的任务中解脱出来,于是吸尘器被发明了。当个人聚合成团体时,想法类似的人会一起共事,因为他们相信如果个人主义的原则能普遍地被采用、或者如果人权得以张扬、或者民主制度能在全世界都建立起来、或者我们都更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我们就能让全人类达到独立自主。

后记

这些拉拉杂杂的片断,连同这伟大的书名,是我在印度佛陀圣地旅游时,不断被同行的朋友纠缠,问我在圣地该做什么、该想什么之后所产生的。诸位可以看到,这本书绝对不是旅游指南。如果你是对旅游指南有兴趣的话,我会推荐更敦群佩(Genden Chophel)所著的A Guide to India以及Dharma Publishing出版,Elizabeth(200k著的Holy laces of the Buddha crystal Mirror9。我对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出版的旅游系列所涵盖大量而详尽的信息总是感到惊讶,对于跟我一样抱持观光客心态的人,这些系列的书非常有用。

内容概要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秉承藏传佛教最优良的传承和教育,享誉世界,是当今公认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兼上师和导演于一身,曾任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电影《小活佛》(Little Buddha)顾问,并编写和执导过两部佛教主题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深受现代东西方佛教弟子尊崇和喜爱。他将电影视为现代的“唐卡”,万般都寓佛法于其中,以电影的虚拟情境巧妙地比喻我们身处的幻相世界;而证悟的过程就是脱去妄念所带来的层层蔽障,了解因缘的善变与无常,进而放下我执,迈向觉醒之路。

书籍目录

第1部 旅程
佛教圣地
佛陀的四句宣说
悉达多以凡人之身诞生
悉达多证得正觉
佛陀开示教导
佛陀灭人无余涅槃
蓝毗尼
菩提伽耶
瓦拉纳西
拘尸那迦
到印度朝圣
第2部 修持
积聚与净化
如何在圣地积聚福德
修持
皈依的修持
七支祈请文
礼拜
供养
忏悔
随喜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回向
供品
供曼达
菩提心与菩萨戒
祈愿
附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十方四时祈愿文
圣教广弘祈愿文
西域取经诗
供花咒语
大礼拜咒语
后记
译文谢辞

编辑推荐

《朝圣:到印度圣地做什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如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而最为可喜的是他个人风格低调,修为高尚,拥有无数读者。无论是不是佛教徒,《朝圣:到印度圣地做什么》内容都会徐徐导入我们的内在,诱发出本该有的淡定自在,进而让我们认知因缘和合的运作,得以走出生命困局,获得某种层次的解脱。我们要记住并感恩:一条能够超脱轮回、去除所有污染的道路,确实存在。

作者简介

立品图书2010年11月出版。
立品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8758/
佛陀的一生有四个关键时期——发愿出离、证得正觉、传授教法、证入涅槃,相应的四处地点则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蓝毗尼、菩提伽耶、瓦拉纳西和拘尸那迦。
本书作者对上述四个佛教圣地的历史 意涵和文化环境做了介绍,更重要的,作者对圣地所代表的生命意义以及我们朝圣所要达到的目的,给出 了清晰的说明,字里行间处处是有如明珠一般通透的正见正觉,不仅能够有力校正把朝圣当旅游的心态,而且能够为读者树立起像佛陀一样觉醒和证悟的信心。因此本书与普通的旅游指南或观光札记绝然不同,而是要带领你完成一场庄严的心灵朝圣之旅,作者以其深刻的智慧和广大的慈悲,最终是要告诉我们:一条能够超脱轮回、去除所有污染的道路,确实存在。

图书封面


 朝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最初的旅行是朝圣一块披布 一只拖钵 用双脚丈量大地 看得不是风景 而是自身的一生 是内心走在朝圣的道路上 越走越清 越走越静 朝拜心中的圣地 是真正的旅行印度和伊斯兰世界的传统 每个村庄都有专门的客房和粮食 供给朝圣者使用 这样的供养无论有没有 对朝圣者都没有分别 一旦进入了内心的圣境 身体就是个暂时的居所 把它打扫干净离开 是最完美的 在印度和西藏 死在朝圣道路上 是件喜悦的事情
  •     为什么是印度而不是泰国,日本。答案在64页28 设法 [法]31 我们所凝视的象征性金身佛陀--具足32相和80随好,赤足托钵,教导弟子等----是一个相对的化现。37菩提树的一颗种子被带到了斯里兰卡,繁衍成另一株树之后,其果实得以重返印度。47痛苦并非从外在的来源降临到我们身上,而是我们自己情绪(病痛)反应的产物。不论我们感受那个痛苦及其原因有多么真实,他其实是一种幻相,并非真实存在。52死亡可以在任何时刻打击你,而且它不受贿赂。53 所有佛教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能一瞥觉醒的状态。离于二边(EXTEMELESSNESS)而是修空性。62 究竟上而言,灵性与世俗的价值观是完全抵触的,这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在物质世界里,富有指的是你拥有很多财产,经营各种生意并且很有钱,而灵性世界把富有定义为全然知足,并且指出当我们不再以所有自己匮乏之物的想象来折磨自心时,我们就很富有。64有时我会怀疑,在京都的那些雄伟美丽的寺庙,是否能转化成散发真正灵性感觉的场所。日本禅寺那么完美,那么既然有序,精致的光影,细腻优雅的圣物摆设,一切搭配都是完美无瑕。。。。一切都令人感觉非常美好,就像参观一个维持得很美的博物馆,而不是一个心灵场所。我发现自己总是被这无瑕之美所吸引,而不是被加持所感动。【这句话里,我对于美的概念开始分崩离析。虽然我经常都认为自己的终极信仰是美,但在此我确认有些美是经不起推敲的,它不能引发你的反省,就如同在优渥的生活,快乐始终是少智慧一样,而我这4年的旅途,虽然没有踏足印度一步,但也一直觉得自己向内的旅行就是那个繁杂,痛苦,丑陋,多样性的印度。我想印度是我的目的地之一。就连在开悟前去的柬埔寨吴哥窟也是拯救我于迷障】64 在中国,一直到近代,各种灵性生活都在逐渐衰退;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中国人几乎将与灵性价值失去关联。65印度,她只是单纯的做自己,却能张开我们的眼界,拆解我们的惯性思维;所以你应该把握每个机会,尽量去看每件东西。。。生与死同时逼现在你眼前;每一个经验都是独一无二,并且生动鲜活,没有事先置入的麻醉剂来钝化极度的快乐和痛苦,而且它绝对不无聊。66 流浪小孩对这些孩子,死亡的阴影与他们长相左右;而对现代大部分时髦的孩子而言,让他们最贴近而稍微想到死亡的,是在看电影或打电动玩具的时候。67反而是那些顶尖的企管硕士,他们有害的生活方式,包括搭乘私人飞机旅行等,造成环境的大破坏,还以“帮助他人”为借口,催化耗尽天然资源的世界经济,制造出一大堆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与钝化心智的无聊工作。78 智慧就是没有偏见的感知 PERCEPTION. 它是对于实相的真实本性具有清明,绝对,完整景象的心。具足智慧的人,不会被他们的觉受所欺瞒,不论在他们身上发生什么,都不会对究竟实相有任何扭曲,改变或转换。80如果我们仔细检视:什么是我们真正期望与欲求的?什么是我们不停挣扎的目的?什么是我们倾注一切努力想要达到的?我们大多数人会发现,比起其他的一切,我们真正渴望的,是完全的自主性与全然的独立性。我们理想的世界,是一个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或任何事物、不会被控制、永远不需要请求别人帮忙、而且没有人对我们颐指气使的地方。基本上,就是能够自由自在地在任何时候、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这就是我们几乎不择手段企图达成的。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为了追求这种全然的独立性,我们发展出无数的活动。----全人类都朝向同一个目标:完全无依赖性的绝对自由。佛陀告诉我们,虽然我们都渴望自由远胜于一切,我们却完全不知道如何增长实现自由的因子;反而,我们却培养了那些确定会让我们的解脱可能性愈来愈渺茫的因子。。。为了尝到短暂的喜悦,我们不计一切后果,持续不断地掉入几乎立即会变成恐怖故事的爱情故事,而我们最欲求的东西,最后都正好摧毁我们。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自由的,这是非常明白的。我们活在这样的状态下:习气与烦恼决定了我们每一个行动,而我们所处的环境更加强化了它们。世界上所有的产品,从iphone到蕾丝内衣,都是设计来强化与刺激我们的期待、恐惧与情绪反应的、同时也增强我们的依赖性。偶尔,我们有些人可能会瞥见自己所落入的奴役深渊,渴望能够把这些习气与烦恼的枷锁卸除;我们努力面对真谛,设法去除我们的世俗幻相,但是由于缺乏福德,我们染污的巨流加上习气的威力,又把我们拖回掉入放逸散乱的恶臭深渊中。92 随时保持慈爱与大悲的态度。97 量化佛。IN FACT, 佛无法量化,也无法被时间地点性别所局限。106 悭吝是根植于一种与贫穷完全无关的贫乏心态。107 月官的故事。113 事实上,我们有很多的怀疑是我们最大的障碍,只要是因为它占去太多时间,怀疑越严重,我们就越可能困在连续的自我谴责状态中,我们的注意力因而被导离正见,造成我们对业果定律失去信任,并且腐蚀我们对缘起,空性,三宝的究竟实相之信念。115 对于清除怀疑大部分人也需要某种与逻辑推理无关的启发来增强信心,比如经历了某种超凡的体验,或遇见一位具启发性的人物。133。供养乞丐们常常有令人心酸的故事。站在你面前的这个假和尚,很有可能就是完全没有别的办法了,才会穿上僧袍来行乞,为的是养活他的家人,或急需药物来缓和他母亲疾病末期的病痛。所以,先别急着谴责这个假和尚;而且还要记住,许多所谓的“真”和尚,他们开着奔驰轿车、戴着劳力士表以及蒂芬妮金链。
  •     我清楚的记得,这本书最早是今年3月12号在公交车上开始读的。那天我刚报完名,在公交车上没有位置,就开始读这本,越读越有劲,后来觉得那天回家的路也很短。里面很多充满哲思的话,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是去找本自己读吧!不会失望的~“在物质世界里,富有指的是你拥有很多财产,经营各种生意并且很有钱;而灵性世界把富有定义为全然知足,并且指出当我们不再以所有自己匮乏之物的想像来折磨自心时,我们就很富有。”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根宗萨的另外两本书《佛陀的证悟》、《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实在太好了,所以,如果看过那两本书,这本书就显得淡而无味了,尤其对于我这种不想去印度旅行的人来说。当然,如果你想买来当作一个佛教旅行的参考书,这本书还是能体现它的价值的。
  •     祈愿你能体验悲伤
  •     没来由喜欢宗萨,去蓝毗尼朝圣带的唯一一本书。
  •     去年去印度前看的,非常好的书。
  •     仁波切對靈修的事聊了很多,受教。
  •     顶礼
  •     之前读完《正见》,挺喜欢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文字风格,继续拜读这本《朝圣》,感觉不如前者印象深刻。我不是虔诚的佛教徒,欣赏佛法智慧,学佛致用,未把求道列为人生目标。所以书中介绍的印度圣地,对我没有太大吸引力,了解而已,木有因此第二次去印度的冲动。“七支祈请文”跟我每日诵读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倒是一致,看来确实与佛法有缘,祈愿早日真正感受到出离心、虔敬心、菩提心。
  •     希望有生之年能去印度朝圣一次(根本就是很想愿望成真好吗!!!布达请加持我...)
  •     额,力荐有点脑残粉的意思。因为行文风格,宗萨仁波切的书往往不是很好懂,但每一本都有相应的清醒和收获,这本同样。
  •     记得住自己,看得见未来。习佛学是一种修养。修心性,养智慧。 空气稀薄,路程颠簸,却心有所往。
  •     佛教徒印度朝圣指导手册~
  •     应该说我最早读到的是灵山居士,后来知道宗萨仁波切来自于灵山居士的推荐,至今为止,对我的生命影响最大的就是宗萨仁波切和灵山居士。两位大师如此相像。都是幽默,智慧,好玩的佛学大师
  •     朝圣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到达圣地,而是在去圣地的路上,你经历了什么。
  •     一本清晰简明的朝圣指南。去往圣地前最良好有益的提示。
  •     鱼儿会问:水是什么?
  •     当时去印度前就读过,去时还带上了这本书,十分实用。
  •     特别喜欢看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     祈愿你能体验悲伤。祈愿你不论多么无知,总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祈愿当你追求无意义的欲望时,你欲望的目标能引导你去利益众生。当你发脾气时,愿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并能获得一些领悟。当你感到沮丧时,愿那沮丧成为你了悟真谛之因。而最重要的是,一直祈愿去「祈愿」。
  •        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看了这本书,心中充满了平静与喜悦。读后的感想如同春天迷蒙的细雨和雾,无法清晰的描述,因此还是把书中喜欢的语句摘录下来,希望每一个有缘人读懂它:
       智慧,很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偏见的感知。它是对于实相的真实本性具有清明,绝对,完整景象的心。具足智慧的人,不会被他们的觉受所欺瞒,不论在他们身上发生什么,都不会对究竟实相有任何扭曲、改变或是转换。我们借由听闻真正的心灵教法、思维这些教法并且修持禅定来开展智慧。而开展智慧是绝对重要的,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无法从迷惑中解脱。
       佛教的终极目标也是自由,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人权、民主等。从灵性角度来说,只有我们从自己的执着、“主义”、见地解放出来时,才能经验到自由。佛陀告诉我们,虽然我们都渴望自由远胜于一切,我们却完全不知如何增长实现自由的因子。反而,我们却培养了那些确定会让我们的解脱可能性越来越渺茫的因子。如同一条饥饿的鱼,为了满足对食物的渴求而冒险吞下渔夫的钩;或被烛光完全迷惑的飞蛾,令自己扑火而亡;或被猎人甜美笛声所惑的麋鹿,因而掉入陷阱;为了尝到短暂的喜悦,我们不计一切后果,持续不断的掉入几乎立即会变成恐怖故事的爱情故事;而我们最欲求的东西,最后都正好摧毁我们
       民主制度、人权等这类概念加诸于我们的限制,以及让我们如壁纸般铺贴在生活中的无数精巧道具,终究只会让我们产生越来越多的依赖性。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自由的---这是非常明白的。我们活在这样的状态下:习气与烦恼决定了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而我们所处的环境更加强化了它们。世界上所有的产品,从iphone到蕾丝内衣,都是设计来强化与刺激我们的期待、恐惧与情绪反应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依赖性。偶尔,我们某些人可能会瞥见自己所落入的奴役深渊,渴望能够把这些习气与烦恼的枷锁卸除;我们努力面对真谛,设法去除禁锢我们的世俗幻相,但是由于缺乏福德,我们染污的巨流加上习气的威力,又把我们拖回掉入放逸散乱的恶臭深渊当中。
      
      
      
  •     我们前往朝圣,为的是要帮助自己记住佛陀所有的教法……(P27)
  •     宗萨于午后坐在恒河边上,看着火葬仪式的进行,闻着火烧尸体的气味,沉醉于缭绕的吠陀唱诵声中,仿佛三千年来,一切都未曾改变过。
  •     愿我能醒悟,走完人生路。
  •     朝圣:到印度圣地做什么
  •     勾去了去印度旅行的欲望。略觉得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书中写的过于拘泥于形式了。
  •     这绝对不是一本游记之类的作品,说的仍然是修行,对修行人来说,全部的生活都是修行,朝圣既是修行,何处不是菩萨的道场。仁波切的作品确是精彩。
  •     帮领导买的,本人对这类书籍没啥兴趣,包装啥的好算好,价钱嘛比实体书店优惠些。送货4天时间,当中隔了个双休日,还OK吧。
  •     我已知晓这一生的追求所在
  •     “任何人憶念我,我就在他面前”。13年讀完這本書去了印度。對於朝聖者而言,印度的混亂是種極大的加持,胡里節肆意潑灑的濃豔香料,特殊古怪的氣味,污水橫流的街道,破爛不堪的汽車,亦或是瓦拉納西就地焚燒的屍體,蒼蠅漫天.....目之所及都是獨一無二的經歷和體驗,生動鮮活。然而正是這裡,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具靈性的國度之一,曾孕育出最偉大的非二元論專家,誕生出緣起性空的思想....如仁波切所言:印度,她只是單純地做她自己,卻能張開我們的眼界,拆解我們的慣性思維,給我們直面生與死之真相的機會。
  •     阿育王在战场中看到了 圣地
  •     从九华,普陀朝圣回来才看完
  •       最初的旅行是朝圣
      
      一块披布 一只拖钵 用双脚丈量大地 看得不是风景 而是自身的一生 是内心
      
      走在朝圣的道路上 越走越清 越走越静 朝拜心中的圣地 是真正的旅行
      
      印度和伊斯兰世界的传统 每个村庄都有专门的客房和粮食 供给朝圣者使用 这样的供养无论有没有 对朝圣者都没有分别 一旦进入了内心的圣境 身体就是个暂时的居所 把它打扫干净离开 是最完美的 在印度和西藏 死在朝圣道路上 是件喜悦的事情
  •     一套非常不错的书,慢慢看慢慢体会
  •       为与现代化生活背道而驰的印度,做了一个有趣且解释得通的注解。
      
      第一次觉得,凡事都有存在的道理,虽然这道理未必合乎你的逻辑。
      
      所以这样的书的好处就是,提供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想到的角度,来看待生命和生活。或者说,逻辑不是唯一的,因文化而异。
      
      我想在旅行中看这样一本书,应该非常适合吧。
      
      
  •     没有过多地介绍风景和形式。从内心散发出的向往与强烈的意愿是朝圣最佳的途径。道阻且长,唯用心体悟尔。
  •     顶礼宗萨钦哲仁波切!仅仅是听到他的名字都是一种莫大的福报,更何况看到他的书!这本书还是仁波切应信众的提问写下来的去佛教圣地朝圣的详细、具体又生动实用的指导手册,为什么不请一本来看看呢!仁波切还专门请了一位摄影师配合本书的出版亲自去到各个圣地拍照,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如临其境,极大地增强信心和去朝圣的愿望,发自内心的赞叹仁波切的慈悲与智慧!愿通过本书,让成佛的愿望在更多众生的心中生起。阿弥陀佛!
  •       朝圣,继《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正见》、《人间是剧场》三部曲之后的作品,看完有人想去印度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嗯也许。  此外十分期待宗萨仁波切的中观解说哦。
  •     还是喜欢"西藏生死书",印度我想会去的。
  •     百度文库有宗萨入中论讲义
  •     祈愿,安住,到圣地用眼、用耳、用鼻⋯⋯去感受,定是有所收获。
  •     前往朝圣,沉浸在圣地神圣的氛围中,并且和其他朝圣者相处,都只是试图达到这一瞥的不同方式。
  •     忏悔、祈愿,修菩萨道,行菩提心。
  •     “祈愿你不论多么无知,总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祈愿当你追求无意义的欲望时,你欲望的目标能引导你去利益众生。当你发脾气时,愿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并能获得一些领悟。当你感到沮丧时,愿那沮丧成为你了悟真谛之因。”
  •     好书,推荐给所有期望超凡脱俗的普通人。
  •     喜欢亚马逊买书,是因为他的价钱合理,但在西藏真的不适合在亚马逊购书,除非不急。
  •     朝圣不在乎你去了哪,而在乎你的心是否虔诚。而虔诚来自坚定的信仰,来自实修实证。
  •     2017年,能够完成印度行就好了。那将会有一场空前巨大的盛会。西藏——尼泊尔——印度。或许充满浪漫色彩,但我知道应该拥抱虔诚之心。
  •     2011-181
  •     一本佛与法,行修持的书,辩证的看待还是蛮有意思的
  •     为去印度做准备!
  •       我清楚的记得,这本书最早是今年3月12号在公交车上开始读的。那天我刚报完名,在公交车上没有位置,就开始读这本,越读越有劲,后来觉得那天回家的路也很短。里面很多充满哲思的话,就不一一列举了,还是去找本自己读吧!不会失望的~“在物质世界里,富有指的是你拥有很多财产,经营各种生意并且很有钱;而灵性世界把富有定义为全然知足,并且指出当我们不再以所有自己匮乏之物的想像来折磨自心时,我们就很富有。”
  •     因为对佛教感兴趣,对印度感兴趣,买了不少这类书。
  •     相比于《人间是剧场》,佛法的概念更虚幻了些,有些牵强
  •     对心灵净化有要求的朋友,很有帮助。市一本实用的手册。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每一个书,都能让人找到生活于困苦中的激情以及发现生命于寂静中的喜乐,伟大的仁波切,用平白易懂的活,诠释着那条终究要走的路,“回家”的路。这本书,算是仁波切写得书中,最不像开示的一本书,大体是去到印度朝圣要做些什么,有福报去到那里,应该要读一读这本书。
  •     什么时候能到印度去啊
  •     内心
  •     一个人自信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彷佛都是信手拈来的。仁波切的书,让学佛者看完之后,有一种福报很大的感受。本书简单扼要的畅叙了学佛者到圣地朝拜时做什么,如何做。有如根本上师在指引一般。顶礼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呕心付出!扎西德勒!嘎登切!
  •     跟之前的书类似,米有太多新意。
  •     读在印度旅行之前,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     灵修者印度旅行导览册
  •     菩提树长不出葡萄砸你脑瓜,你的屁股在水滑的石板上一放就是七天,你悟到了什么?为什么老鹰啄你的肉老虎啖你的血,你还能面挂微笑?你眼中平等圆满的世界是怎样一番光景?我不懂,我想看看你走过的路,我想用放大镜和逻辑推理找出蛛丝马迹,我想角色换位,于是我装成你的模样,用平等心看一切,用平常心看自己,我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会不会有一天也变成你的模样。
  •     短小精悍 把其他几本书内容都凝聚在一起了
  •     很多人都觉得圣地应该是怎么怎么样的,但其实不是那种。我自己去过拉萨,有些人觉得失望,但是觉得就像仁波切写的印度那样,圣地是心灵上的吧,我说不好。向往印度。
  •     非常好,送货很快,未出现污损。
  •     读完它,会想去西藏,尼泊尔,印度。
  •     看書看到一半,從70多頁直接到90多頁了。大概這段緣分不足,所以我買的書才沒有這幾頁吧
  •     看得我好像去印度看看
  •     去印度吧!蓝毗尼,菩提迦耶,瓦拉纳西,拘尸那迦。念诵心经,静坐,注视念头的来去,不作任何分别。修持六度:布施,戒律,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出离心,虔敬心,大悲心。忆念世尊佛陀生平中一些决定性的重要事件,例如当他还是悉达多太子时,他剪断了一头美丽长发的那一刻。当你感到沮丧时,愿那沮丧成为你了悟真谛之因。
  •     一如读到《正见》的惊喜,祈愿,作为初学者,最好的法道之一.
  •     算是教中人向教外人语
  •     有些观点很好,但是内容还是少了些。
  •     很好的书值得一读 不能错过
  •     让你对生活发现更为不同的方面
  •     对待乞丐的态度,在印度那么多天都没想明白,书中的观点值得借鉴。
  •     其实是跟随佛陀发愿出离、证得正觉、传授教法、证入涅槃的一系列修持方法。蓝毗尼、菩提伽耶、瓦拉纳西和拘尸那迦——愿有朝一日,可以亲身去到这些地方去体验,去修行。
  •     去任何佛教圣地的必读指南书。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仅是佛理,更是实践。
  •     心中有佛,处处都是圣地。需要仪式将自己带入境界,也只是为了证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