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乐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5
ISBN:9787544105064
作者:萧红
页数:300页

作者简介

一套共分七册,分别<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商市街><失眠之夜><旷野的呼喊>


 马伯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马伯乐》是早前他给我的,在我这里几年了,都没有看,以为放着就好了。封面不干净,有各种飘尘遗留的痕迹,也有旧的不知以前是哪个图书馆的贴标,翘起的边缘都是黑色。几年里,我把它放到过柜子里,又拿回书橱,也故意扔到过地上,压在箱子下,还在床上放着,卡到床缝。最近,我才真正翻出来它,不虐待它,开始看。 主人公叫“马伯乐”,一个小人物战火中的逃难生活被萧红写得辛酸又讽刺,远离家庭,惧怕父母妻儿,没有钱不会谋生,全神贯注得投入逃难生活。从青岛到上海,他是更适应逃难生活,如果生活太平,无聊站在马路边,他会小声嘟囔瞪眼睛发牢骚,批评看到的一切。他说他受不了死静厅堂里父亲威严的无声压迫,他抱怨没有钱的自己也受不到孩子的尊重了,妻子属于那个让他害怕的家庭,不是他,那个半虔诚全虚伪的基督教家庭。他没有支撑自己生活的打算,因此种种尝试,写作、开书店都是一场场逃避未遂的闹剧。他爱哀声叹气长期悲观情绪,宁愿一个人在异乡的一间压缩黑色空气的逼仄小屋里享受他日日顿顿的蛋炒饭,也不敢想象自己能够在充沛阳光的空气里来养活他的妻儿。他可以忍受一连多日泡在油烟尘迹的床单里,因为蜷缩一日对他来说就是一次胜利,他说省钱的逃难日子就应该这样黑暗和粗糙。他理解并乐意而且继续打算着如何继续逃难。有时,战火燃烧的速度滞慢于他的安排了,他开始焦虑,国土怎么可能不沦陷呢,他的生活可是惨淡至极的,社会怎能不配合他,怎能不实现他的逃难。国土沦陷成就他的愿望,日常生活对他来说是更可怕的存在,因此他一直在寻找水深火热,期盼被占领,每天都想着要离开,用心准备逃难,把一切安排在战火之前。他欣喜自己的计划如此先见也得意自己的种种算计,挤抢面包,囤积粮食,他用小聪明成功占了各样便宜。书里重复的他是胆小又机警,是小人物。更肯定的是他从未面对现实生活。他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情绪里没完没了,也因此惨淡就成了他的一个特权和享受生活的方式。当然他更是寂寞痛苦,他的麻木和无知觉睡眠让他只能在战火的逃难中找到生活的快感。他聚精会神得琢磨着如何开始下一场辗转,紧跟战火,他希望速度越快越好,他害怕某个“自己”赶上来掐死他。 明天我要早起看展览,4个小时的睡眠已习惯,所以现在静下来写这些,想象着那个时代里某个小人物的逃避和麻木,里面的嘈杂和单调,我惧怕。我想,日子再疲惫也是应该多样的,狂轰是我都已习惯到舒服的方式了,虽然我也是一个小人物,正在寻找水深火热。
  •     1940年的萧红女士虽然还有天真但是已经不再任性;虽然还有童趣但是已经不再愤怒;虽然对幸福还有执着的幻想与追求但是已经不再试图抓够那些幻影一般的空中花园。1940年的萧红女士突然离开祖国大陆远赴香港,这时她怀揣对新鲜生活和未来生命的全部寄托与自己新的爱人开始全新的旅程——这是她生命中的一次蜜月。1940年的萧红女士拖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拖着自己被病痛折磨得难以负荷的身体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1940年的萧红女士还是那个对自己、对未来、对幸福有着极端敏锐的预感的小女孩。即使她失恋的后遗症开始渐渐痊愈,但疤痕产生了就很难再平复。即使她爱情的惯性开始慢慢的消失,但是那强大的摩擦力仍然让她感到身心俱疲。于是,她开始冷静了,她开始审视那个自己曾经视他为全部的男人;那个对自己爱就爱,不爱就挥至一边的男人;那个对自己播种施肥却在收获的时候仓皇逃开甚至把自己推向其他男人的男人;那个不肯对自己负责的男人。她笑了,这就是那个男人。于是,我们看见了马伯乐。在马伯乐一篇中,我们看不见讲故事的人,但是这个人却真真正正的存在着。他坐在那,冷着面孔却热着眼神,他似是在嘲笑马伯乐,嘲笑马伯乐一家,他的嘴角微微上翘、脸部的肌肉痉挛般地一抖,他局外人一般的坐在那,给我们讲述马伯乐这个好笑的人和马家所发生的好笑的事。他像话剧中的旁白,更像相声中的捧哏。在所有精彩的地方,这个似有似无的讲故事的人就在添油加醋的哼哈应着。在所有我们似懂非懂的时候,讲故事的人又出现了,他用他的嬉笑怒骂语言,不羁戏谑的表情向我们讲述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而马伯乐呢,他是一个思想家,他的话语是他思想的载体,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到洋鬼子还能诹出两句“sorry”。在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马伯乐每说一句话后,讲故事的人就来了,乘着风般的,幽幽地解释一段马伯乐上面那一句话的意思,这似是马伯乐的心电图,又似是马伯乐的脑电图,似是一个熟人与马伯乐的对话,又似是马伯乐低着头的自言自语。马伯乐的一句“please”他就能给予一大段关于马伯乐认为外国的什么都好的阐释。马伯乐一句“这算完”他也能出现,给予每一次就算完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在这篇小说里,马伯乐的语言在小说中,不是简单地传达出来和复制出来,而是艺术地描绘出来。[ 《小说理论》巴赫金著 1998年6月第一版 白春仁 晓河译 第119页 ]这种描绘,是作者坐在那,似笑非笑地用自己理性的语言生动细致地将马伯乐的语言当做描绘对象来描绘的。我们不可否认,马伯乐的话语承载着马伯乐的思想,也正因如此,马伯乐的话才能够成为小说中的描绘对象,也正因如此,小说才没有成为空洞无味的文字游戏。诚然,马伯乐和马伯乐的话作为语言表述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描绘对象,而在这一点的描绘上,《马伯乐》一篇,显然是成熟成功的佳作。在小说中,马伯乐的话是粗俗的、世俗的、甚至是肮脏的,但正是这些话语形成了小说的特色,也只有这些话语最能说明问题,所以这些话语不可避免的成为小说描绘的对象。当然,小说里描绘的不仅仅是马伯乐,并且描绘马伯乐本人时也不仅仅只描绘了他的说话。马伯乐在小说中的行动并不少于他的说话,不过他的这些行动总是伴随着思想的说明,伴随着他的话语,伴随着他思想上的解说,体现着他小市民的人生哲学。也就是说,马伯乐的这些话语构成了马伯乐。换句话说,当我们合上书本的时候,我们脑海里呈现的只是那个个子很高、欺善怕恶、欺软怕硬、随大流、小心眼的男人形象,而他具体长什么样,高矮胖瘦,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模糊的。残留在我们脑海里的那种形象无疑是小说中马伯乐的话和作者的话镶嵌在一起留给我们的。合上书,我们看见的不是马伯乐的形象,而是马伯乐的语言的形象。一部《马伯乐》让我不认识萧红了,这与那个为两条小鱼的死而感伤的女孩大不相同,似乎也不是那个在后花园里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了,似乎也不是呼兰河边那个迷路的女孩子了,似乎也不是旅馆里困顿挨饿无依无靠无助的孤女了,更不是那个在生死场里表现出无限悲悯的女人了。她是谁?她是萧红,她收起了她的孤傲,或者说这时的她已经与她自己与生俱来的孤傲融为一体了,在小说里,她用局外人的方式俯视马伯乐;在小说外,她用她成熟娴熟的笔墨,萦绕周身的才华俯视那些曾经把她看成是肋骨的人。她还是那个在自己的才华里游泳的女子啊。一张一弛,收放自如。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讽刺的滑稽
  •     五年级就读了 大家啊
  •     重度拖延症和逃避症的合体。
  •     第九章完 全书未完
  •     只有叹息
  •     读是读过了,完是没有完的。
  •     反语犀利,喜欢这种夸张的讽刺效果,但毕竟有点啰哩罗嗦。
  •     萧红是要写尽一生的逃亡。马伯乐是滑稽的,却无法让人笑出来。这样活着的人生,碎碎念也说不尽。书未完,结局却明显。
  •     这故事很棒,网上只到第九章……人物都塑造得很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描写男主人公的时候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很别致。有些地方让人不断回味。虽然是因为免费才下的电子书ry
  •     写的不好 又臭又长
  •     写的很传神,怒其不争。
  •     语言是让人笑的,我至今读来很多语言还是让我笑,抛开讽刺不说,这本书至少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讽刺。
  •     萧红的作品刷完了。这本写的磨磨唧唧的。
  •     庸俗的小市民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
  •     手机电子书
  •     马伯乐这本书知道的人不多,评价也不太好,一般认为趣味不高。我喜欢《马伯乐》。这篇小说里,其实我并没有读出多少“国民性”来 ,只看到一个很有特点(劣根)的小人物栩栩如生的命运。没有大喜大悲,淡淡的却又很有生气,有些地方会看得很好笑。马伯乐这样胆小的小人物,萧红写得那么细微而生动,真是天生敏感细腻的人啊。马伯乐家的孩子们,可爱的可爱,可恨的可恨,但都不可怜。很多人讲萧红是一个命运多舛,有才华自傲孤寂的人。是这样的吧,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表象也可能是这样的,我总觉得萧红的情感是“悲悯”,“悲悯”二字,我对萧红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