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
ISBN:9787309033274
作者:南怀瑾
页数:194页

章节摘录

书摘肪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妁七种要点(如附图):    (一)双足跏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刚坐。开始习坐,单盘也不可能时,也可以把两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竖。使背脊每个骨节,犹如算盘子的叠竖。但身体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过拘泥直竖,更不可以过分用力。    (三)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拄。这在佛家,便叫做“结手印”,这种手势,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掸背。    (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    (六)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    (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参考27页附图),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附带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凡在静坐的时候,必须使脑神经以及全身神经与肌肉放松,绝对不可有紧张状态。最好是微带笑容,因为人在笑时,神经自然会全部放松。    (二)初学静坐着,不可以吃过饭就打坐,以免妨碍消化。同进也不能在肚子饿时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静坐时空气必须流通,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身上。    (四)静坐时光线不能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容易紧张。    (五)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和后脑包裹暖和,即使热天打坐,亦不可使膝盖裸露。    (六)初学静坐不要勉强坐太久,似时间短、次数多为原则。    (七)初习静坐时多半无法双盘,则以单盘为宜。单盘时臀部必须加坐垫,坐垫的高矮依各人身体状况而定,总以舒适为原则,如果坐垫太高或太矮,都会使神经紧张。至于坐垫的软硬程度也必须适中,否则引起身体的不适,则影响静坐的心情和效果。                    当心守窍的后果    平常一般学习静坐的人,大体上都注重守在下丹田一窍,所谓“气沉丹田”,或者“藏神于丹田”,乃至“意守丹田”等,即此之谓。有的认为只要守住了下丹田,便可“藏精固气”,或者“炼精化炁”。其实,从中国医学针灸等有关穴道的理论来讲,关于下丹田部分,前有“气海穴”,后有“命门穴”,也就是现代医学、生理学中肾上腺的主要部分,这的确是人体生命很重要的关键所在。但是男女老幼,以及有病或无病的人,乃至肾上腺特别发达或特别衰弱的人,能不能守此下丹田的部位?  或者可不可以守此下丹田?都是很大的问题,如非明师(有经验、有智慧、有成就的师长)指导,有时反而为害无穷。例如肾脏衰弱,或本来患有遗精、手淫,以及其他有关疾病,如阳萎、早泄等人,开始守此,将促使此类病症,更加严重。当然其中也有少数例外,那是生理上其他原因偶然的巧合,绝非初步合理的成果。如果女子学习静坐,专门教以守下丹田的一窍,流弊更大,甚至,可能促成血崩等症,或者产生性变态心理等严重病症。至于专守上窍(眉心或头顶),也要特别注意年龄、生理、疾病等情形而定。如果一味乱守上窍,很容易促使血压增高、神经错乱等严重病症。有些人因守窍日久,稍有效果,就有红光满面的现象,自己乃至别人,就都认为是有道的高人,其实如果年龄很大的人,一有这种现象发生,就必须当心脑溢血等症。此外,倘使身体上本来潜伏有性病的病菌,而并未彻底治疗痊愈,久守上窍,反而容易把性病的病菌引入脑部,而发生种种不堪设想的后果,此点尤须特别注意,总之,学习静坐与修道的方法,欲求长生不老的方术,自古至今,它始终与医学中精神自疗学、生理自疗学、物理自疗学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强调地说,这是一种医理中的医学,它已进入于利用精神的神秘力量和利用宇宙的神秘力量的医学,如果不通此中最高原理,而自作聪明,妄加修证,真还不如悠游卒岁,以终天年,为人生顺其自然的最高宴受。何必弄到“服药求神仙,反被药所误”的悲惨下场呢!    有关打长呃和嗳长气的认识:这是胃气上行(亦即同于瑜伽炼气术所谓的上行气发动),将要冲通食道管的象征。等到食道管的气机真正冲开以后,头脑清新,胸怀舒畅。而且由头顶降到“唾腺”所流出甜蜜清凉的津液,滑滑而自来,源源充满口腔。这便是丹道书籍上所说的长生之酒、甘露白洒的征候,也有用“玉液琼浆”的神妙名词作譬喻。过去在康藏一带修习密宗教法,对于有了如此打长呃、嗳长气的人,便会生起恭敬礼拜之心,认为是气脉已有相当成就的非凡之人了。    有关大便频数类似泻痢的认识: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有了大便频频,甚至有泻痢病水等情形,当然是有严重的肠胃病,或者是急性肠炎等病症的现象。但无论属于哪种病征,毫无疑义的,它给予人的感受是痛苦的。倘便是因“静坐”发动气机的原因,虽然有大泻或痾水等现象,但并无痛苦的感受,而且头脑、内脏反有一种清新舒服的感觉。虽有轻微的软弱之感,但无大碍,等泻到最后,疳出一些稍带紫黑色的粘液,便是肠胃的积滞,真正清除净尽,自然而然就会停止泻泄了。如果是专门从事养生修道的人,经过这一阶段以后,心境的静定境界,和生理上的感受,一定会进入另一新的状况。但对饮;食起居,必须适时适量,特别知道谨慎,不可贪图口福而过饱或乱吃东西,总以恬淡为宜。尤其对于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应该特别守戒。如有家室之人,难于免俗的,至少要作到“寡欲”为上策,倘使违反了上述男女饮食的告戒,又须经过“静坐”工夫——时间的累积,而再度发生泻泄等现象。一般“静坐”修道的人,“屡成屡败”的经过,这也是其中重要关键之一。至于纵欲无当者流,更不在话下了。    中宫胃气的发动和食道管:人尽皆知我们的生理,白喉头部分开始,便分为食道(后)、气管(前)两支。如果气管系统有了疾病,或者碰到伤风感冒等情形,便有咳嗽呛气等现象发生。而咳嗽的情形,又有干咳和痰咳等差别。干咳,大多由于支气管炎所发生。可是有些痰咳,便和食道管连带胃部的病症有关。但在“静坐”修道者来说,当“中宫”气机发动,有了打长呃、嗳长气的现象之后,便会感觉胸膈之间俨如有物堵塞、欲吐之为快而又不能畅所欲吐。等到上行气充满、忽然咳嗽带有混浊灰暗色的浓痰,便是食道管初步打通的征候。道家者流,对这个部分的名称,叫作“十二重楼”。密宗者流,对于这个部分的名称,便叫作“受用轮”(喉轮)的脉结。事实上,都是指由喉头开始,连带食道管而直下胃口一带的系统。密宗的修法者,认为打通了“喉轮”气脉,便可没有妄念烦恼。其实,这也是笼统的说法。真正打通了“喉轮”部分的气脉以后,可以做到减少无明的烦恼;换言之,就不像普通一般人们因胸怀烦恼而产生情绪烦躁的情形,并非完全可以到达不起妄念,但至少有可使无明妄念减轻的作用。因为完全做到妄念不生,那还得靠心理上的定静工夫,不是全凭生理的作用即可一蹴而就。    那么食道管对于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会有如此的重要吗?诚然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一般人的食道管,是经常输送饮食的主要孔道,虽然饮食经过这条孔道就送到胃里接受消化,但是有些饮食的渣滓,仍然还会停滞在食道管的壁道上,日久年深而不加清理,便如输送油管或输送水管一样会起锈硬的障碍作用,所以食道管癌等病症,也因此而引发。例如用玻璃杯冲泡一杯牛乳,无论如何,玻璃杯壁上,一定会留下一些牛乳微细的成分。至于其他的食物渣滓,就更容易留下痕迹,虽然生理的本能,有自动清除的功用,但一时也难完全消失净尽。修炼健身瑜伽术的人们,经常要吞用一条长纱带来洗刷胃部和食道管,也便是为此之故。如果能够由“中宫”胃气的上行而打通了食道管,则对健身瑜伽术的修炼方法,反觉甚为粗鄙。    为了要切实认识“炼精化炁”的真正意义,首先必须要注意“精神”、“精气”、“精力”、“气力”、“心力”这些名词的连锁关系。本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精和神这两个名词,也同“精”和“气”这两个名词一样,完全是独立分开的。后来虽然把“精神”两字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专有的名词,究竟“精神”一词的内涵意义是指什么,很难下一确切的定论。    到了汉、魏以后的道家手里,特别提出“精”、“气”、“神”三个名词,作为修成神仙不死之药的主要中心,那是根据黄帝《内经》和道家的《黄庭经》而来的。《黄庭经》所谓的“上药三品,神与气精”,便开启后世修道炼丹者更加重视“精”‘气”神”的先声。经常有人来问“精”“气”“神”这三个名词的明确定义是什么?实在很难解释。但是为了较易了解,我就引用宇宙物理的“光”“热。“力”来作比方。“精”是生命的“热”,“气”是“力”,“神”便是“光”。人生的生命,如果失去了“光”“热”力”的功能,那便是死亡的象征。    “精”气”“神”在人体生命的作用上,的确犹如宇宙物理的现象一样,也是逐段分开,而又互相混合。“神”的主要作用,是在头脑部分;“气”的主要部分,是在胸腔和胃部;“精”的主要作用,是在肾脏小腹以下和睾丸生殖器等部分。其中“精”的作用,和现代医学所谓内分泌(Endocrine)的整个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如果认为“气”必然从“精”而生,“神”必然从“气”而有,那是不通之论。如果以“光”“热”“力”的道理来讲,“热”和“力”都是由于“光”的功能所产生。以此类推,“精”和“气”的确也是由“神”而有。如果一个神经颠倒的人,他的“精”“气”也会自然而然的趋于虚弱了。    ……

前言

人,充满了多欲与好奇的心理。欲之最大者,莫过于求得长生不死之果实;好奇之最甚者,莫过于探寻天地人我生命之根源,超越世间而掌握宇宙之功能。由此两种心理之总和,构成宗教学术思想之根本。西方的佛国、天堂,东方的世外桃源与大罗仙境之建立,就导致人类脱离现实物欲而促使精神之升华。舍此之外,有特立独行,而非宗教似宗教,纯就现实身心以取证者,则为中国传统的神仙修养之术,与乎印度传统的修心瑜伽及佛家“秘密宗”法门之一部分。此皆从现有生命之身心着手薰修,锻炼精神肉体而力求超越物理世界之束缚,以达成外我的永恒存在,进而开启宇宙生命原始之奥秘。既不叛于宗教者各自之信仰,又不纯依信仰而自求实证。但千古以来,有关长生不老的书籍与口传秘法,流传亦甚普及,而真仙何在?寿者难期,看来纯似一派谎言,无足采信。不但我们现在有此怀疑,古人也早有同感。故晋代人嵇康,撰写《养生论》而力言神仙之可学,欲从理论上证明其事之真买。嵇康提出神仙之学的主旨在于养生,堪称平实而公允。此道是否具有超神入化之功,暂且不问。其对现有养生之助益,则绝难否认。且与中国之医理,以及现代之精神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学,可以互相辅翼,大有发扬的必要。一种学术思想,自数千年前流传至今,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古人并非尽为愚蠢,轻易受骗。但是由于古今教授处理的方法不同,所以我们今天对此不容易了解。况且自古以来毕生埋头此道,进而钻研深入者,到底属于少数的特立独行之士,不如普通应用学术,可以立刻见效于谋生。以区区个人的阅历与体验,此道对于平常注意身心修养,极有自我治疗之效。如欲“病急投医,临时抱佛”,可以休矣。至欲以此探究宇宙与人生生命之奥秘,而冀求超凡者,则又涉及根骨之说。清人赵翼论诗,有“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之说。诗乃文艺上的小道,其高深造诣之难,有如此说,何况变化气质,岂能一蹴而就,而得其园中之妙哉!本书的出版,要谢谢多年来学习静坐或修道者的多方探询,问题百出,使我大有应接不暇之感。乃以浅略之心得与经验,扫除传统与私相授受的陋习,打破丹经道书上有意隐秘藏私的术语,作一初步研究心得之平实报导。对于讲究养生的人或者有些帮助。在此尚须声明,所谓“初步”并非谦抑之词,纯出至诚之言。要求更为深入,实非本书可尽其奥妙。如果时间与机会许可,当再从心理部分,乃至综合生理与心理部分,继续提出研究报告。一九七三年岁次癸丑净名庵主记于台北

内容概要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今翁垟街道地团社区桥头村)。谱名南常泰,祖上世代居住在柳市南宅殿后村,其父在地团叶经商搬迁至地团叶。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
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抗日战争中,投笔从戎,跃马西南,筹边屯垦。返蜀后,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旋即潜心佛典,遁迹峨嵋大坪寺,阅藏三年。后讲学于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
赴台湾后,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及其他大学、研究所等教授。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表示赞许。1966年,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论语别裁》1976年出版,香港、新加坡也争相翻印。在港、台及居美时期,曾创办东西方文化精华协会总会、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维吉尼亚州东西方文化学院、加拿大多伦多中国文化书院、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一直关心家乡建设,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等。又将乐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为老幼文康中心,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倡建金温铁路,作出巨大贡献,众所皆知。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及佛、道两家数十种著作,又经英、法、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罗马尼亚等多种语言翻译流通。其门生博士,自出巨资,用其名义在国内创立光华奖学基金会,资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学,嘉惠研究师生等举。一生行迹奇特,常情莫测,有禅学大师、国学大师、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等种种称誉,今人犹不尽识其详者。近年为重续中华断层文化心愿,致力提倡幼少儿童智力开发,推动读经及中、英、算并重之工作。又因国内学者之促,为黄河断流、南北调水事,倡立“参天水利资源工程研考会”,作科研工作之先声,不辞劳瘁,不避讥嫌云云。
南怀瑾非常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对五四运动,认为五四运动“打到孔家店”是偏激、片面、盲目的,并未真正理解儒家学说(本观点南怀瑾所著书《论语别裁》中有详细介绍),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能历数朝甚至外来统治仍不亡,乃是中国文化不亡所致。 故近几年来大力推动儿童读经运动,希望能将读中国古书的基础往下扎根, 以挽回目前中国人几乎对中国自身文化毫无认识的大断层。 惟其儿童读经运动,以推动“中、英、算”三者并进,非独厚中国国学也。 而所注重之读经部分,又以四书五经为主,尤以四书为重, 冀能为中国孕育出经世济民之材,而非诗词歌赋之材也。
国学大师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于苏州太湖大学堂安详的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温家宝在唁电中说:“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

书籍目录

长生不老确有可能
静坐的方法
静坐的心身状况
哪一本是静坐的最佳入门参考书
因是子静坐法的利弊
人体的气机是怎么一回事
丹田与脉轮是什么
静坐与气脉
儒佛道三家的静坐姿势
七支坐法的形式
有关七支坐法的传说
叉手盘坐与健康的效果
关于头脑的健康功效
盘足曲膝与健康
学习静坐如何用心
存想与精思
安心守窍

编辑推荐

“长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的向往与追求。究竟如何修炼,方家各有所见。为答复学人的咨询求教,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书中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兹征得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的同意,将《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台湾 1989年第 17版改排出版,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这本书着重叙述了佛、道、儒三家的静坐修持法。内容包括:静坐的姿势与要点,静坐中体内气机的反应,与由此而引发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佛家的七支坐法,道家的内丹静坐法,打通任督脉、奇经八脉的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中的气功,以及《太极炼丹秘法》、《菩提道次第论》著作中的修炼法等。

图书封面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前两年,每次傍晚从图书馆回来,经过教学楼与哲学系中间的空地,总能看见一个同学在那里练功。练法比较奇怪,既不是太极的混元桩,也不是图书馆前面那些人哼哼哈嘿的拳脚棍棒,而是扎个马步,一手握拳收于腰间,另一手则从胸前快速平甩出去。有时候是左手,有时候是右手,不知多少下一换。有时候即使下着雨,他也在练。那个人平时也常能见到,总是一副笑嘻嘻的样子,不怎么说话,当然,常常是一个人。所以我总觉得此人高深莫测,不明觉厉。有一天去打印店,刚到门口,就听见老板娘大声叫唤,几个人围成一堆,涌出店门,我心里猛然一惊,以为是着火了!心想这可不是小事啊!却见他们散开,中心是一个人,躺在地上,上身微微颤抖,快不行了的样子。更令我诧异的是,居然就是那个练功的人!老板娘叫人撕开一些打印纸的盒子给他垫在下面,并大声说道:“哎,同学,你怎么了?要叫你父母过来吗?”又抬头看看围观同学,继续道:“吓死我了,突然就倒了,万一出了什么事,你让我怎么说得清啊?”同学们也议论纷纷,有个女生站出来说认识他,给他父母联系上了。他喝了口打印店小伙子递过来的水,渐渐恢复一点,知道同学给父母打电话,还不想让打,又跟人说兜里有药,吃点药就好了。过了十几分钟,他彻底恢复了就离开了,众人也跟着散去。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就全毁了。原来是不甚健康的人才急需这些功法!我在这本书底下这么说没有贬低静坐、甚至气功的意思,亲戚里就有练气功而起死回生的,我也相信,我也好奇并且跃跃欲试!祖父二十五岁被杀头,父亲六十岁患怪病去世,虽说生死有命,但我知道也有不会修养之过,作为第三代,不管怎样,我都想像史铁生说的那样好好儿活,还要比一般人活得健康活得长久,以弥补上两辈的欠缺。
  •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静坐关于气功的书籍,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也热衷于学习一点静坐,遗憾的是坚持太难了,世事纷纷扰扰,心静谈何容易啊。搞神秘主义的各种书籍往往把静坐描写的神乎其神,不相信静坐的人则呲之以鼻,不屑一顾,事实上我认为静坐没有那么神奇,但是确实对修身养性很不错的功用,南怀瑾这本书没想到他会写的这么客观实在,想对静坐有一点了解的人值当一读。
  •     花了一天监考时间看完了南先生的这本关于静坐的书,有所收获,不过还是仅仅在于静坐的技术要求方面,层次很浅,一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开始练习,二是后面所说的气行功理自己很难体会,再者所牵扯到的佛学要义看不懂,所以越往后看得越粗略。不过还是有所收获的。南先生认为,静坐的最高道理是哲学理论的依据。所谓长生就是祛病延年的引申,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活活地活着,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的幸福。所谓不死,不是指肉体生命的常在,它是指精神生命的永恒。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想学成某一门的专长,必须舍弃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何况要想达到一个超越常人的境界呢?道家的《阴符经》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如果不绝世间多欲之心,又想达到超世逍遥之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南先生也评点了因是子静坐法,提出这是蒋维乔先生学习静坐的反应实录,可以贡献给大家作为参考,但绝不是金科玉律,更非不易的法则。还谈到任何中西医药治疗疾病的根本方法,都靠静养,所有中西药物,只有帮助治疗的功效,并无绝对去病的作用。一切生命功能的源泉,都从静中生长,那是自然的功用。先生谈到现代科学,说现代所谓的生理学,严格地说,只能成为人体解剖学。因为现代对人体的生理学,都以解剖人死后的身体而得到证明,并非像中国古代,从活人的身上求得证据,我觉得这段话是很有道理的。关于静坐姿势的描述,我觉得要好于《因是子静坐》,关键是有图片,更容易直观了解。儒佛道三家的静坐姿势,历来相传有96种之多,其中当然包括几种卧睡的姿势与方法,通常佛门所用姿势大多为盘足坐法。儒门也主张静坐,但他们所取的是正襟危坐(最好不要靠背)。至于道家,有时候是盘足坐法,有时又穿插许多不同的形态,配合生理的需要与炼气修脉的作用。盘足坐法又叫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个要点,在此不一一叙述,写的很详细,此外先生还强调了很多注意事项,还介绍了很多其他坐法,结合图片,动作是很形象的。如正襟危坐为历来儒家所惯用的静坐姿势,吉祥卧为佛家所主张的睡姿,此外还有狮子坐、仙人坐等。七支坐法,因为双足盘曲,两手交叉,使四肢活动静止,便可减轻心脏的负担,所以静止的时间愈久,对于恢复心脏功能的功效愈大,对于血压恢复也有好处。中国通常最流行的静坐中,用心的方法大体都以佛、道两家为主。在佛家的方法中,现在最流行的,便是念佛、修止观、或观心、参禅等。在中国文化中,静坐只是一种统称的名词,例如佛家的禅定、止观、思维修,以及瑜伽术、催眠术,乃至道家的胎息、凝神等等,凡是摄动归静的姿态和作用,统统叫它为静坐。开始静坐时气机的反应主要有,第一反应为腿部的麻胀。第二反应为生殖机能的勃兴和其它,对此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饮食。第三反应是背部与肩胛的反应。第四是头部的反应。需要说明的是,静坐只是休息的方式之一,一个人和动物,绝不会因休息而产生毛病的,这是证明自己生理上已经有了潜伏性的疾病之反应,是值得庆幸的事。学习静坐的人,倘使没有真正实验到家的过来人的指导,应该多多参照医理,大致也可以帮助你不会出太大的毛病。先生还谈到脾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长寿和养生修道,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论任何大小病症的发生,第一项严重的警告就是胃的食欲先发生问题。书中谈到的大部分气的运行,以及静坐的修行,基本没看懂,权当过过目罢了,总结了一页纸,也算是有一点收获,这两天的几本书看得像在凑数一样。

精彩短评 (总计72条)

  •     这本书应该是初学静坐者的必看参考书!
  •     打坐基础入门,书中大部分描述准确到位,少数细节和自己的体会略偏差。48章后的内容可以不用去看了,徒增烦恼而已…!有修到通中脉的道友吗,交流下感受到的细节吧
  •     南老是真正的实证者。把禅坐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境界都讲的很详细。我想无可否认身心是相互影响的。心态很重要。概括起来应该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吧。
  •     如尔说法,如筏喻者。万物静观皆自得。
  •     居然有讲任督二脉的打通过程,但对我来说只能是一本看起来很高深的科普书。起码知道了瑜伽中一些不舒适的体验是正常的事情,消除了很多误解。如果有人想学习打坐,也算是初学必备教材吧~
  •     打坐如闯关打怪,一层层可能经历的身体「奇妙体验」以及鼻水、吐血、酸痛、大肚腩、容光焕发(其实是脑溢血)等「不适」,真的颇吸引人。看这本书不得不承认缘于《花千骨》副作用……看来“施”主真的中毒不浅啊 = =
  •     这是第三本了,最早的一本是九几年版的。
  •     随着书读的多起来,就觉得读书就像在读名词解释。好坏的区别就在于有的人只是在外围说得热闹,而有的人却还可以拿其一生加以佐证。
  •     南师
  •     理论知识还是不少。。
  •     每天,从静坐开始。。。
  •     十年前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很是不以为然,五年前碰到这本书还是会敬而远之,如今却可以摒弃偏见,正视无知,认真研读并推荐给修习静坐的朋友。上次回北京前刚刚读完《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那是南先生几年前在太湖大学堂初落成后的一次七天的讲习,期间他特别提到了这本将近四十年前出的小册子,其对参禅与修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我也特意把它找出来参究一番。其实本人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没有多少实证工夫,所以不敢对书中的内容见地妄加评判,更不能以自己在静坐当中的亲身体会来加以验证,只是读后觉得南先生的这本小册子将各家各派(道家、佛家包括密宗、瑜伽)的静坐之观念、方法、身心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讲解和讨论,尤其是在静坐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和感受,从而避免陷入妄想、执著,甚至走火入魔。这些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尤其在没有明师指点或者同修相助的情况下,就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参考了。希望有志于静坐修道的朋友们一起来参详、考证。
  •     启蒙导师。
  •     闻道不如悟道,悟道不如行道。
  •     好好静坐吧
  •     南师的书每次都是越读越激动,莫名的激动,兴奋,从内心里有那么一种平静的愉悦,仔细想一想,有点像孙悟空听菩提祖师讲道的感觉。谢谢南师。
  •     1、跟以前的佛学一样,现行的世俗做法基本都是违反宗旨的,走入歧途;2、精思对个人的逻辑思维也就是智慧的锻炼有非常好的作用,也就是佛家的参禅、参话头的作用。
  •     介绍和解释关于静坐的种种问题。只是没讲法门,但也挺重要。
  •     一直盘不了腿
  •     就快打通任督二脉了,可惜书丢在食堂了。不知被谁人拣去,若是有心人,时至今日,可能已经三华聚顶了。
  •     很好的一本书,满减很实惠
  •     静坐,光读书是不够的。需要自己坐,坐上去了,自己舒服了, 才是对的。这本书帮助我们了解了身体在这静坐中会产生气机的变化,让我们有所准备,而不会乱了分寸。
  •     平凡中暗藏玄机。好书。
  •     还没看完,慢慢看.
  •     神秘的南老头。
  •     要练绝世武功的人也可以看看怎么打通奇经八脉(大雾)。大量篇幅其实是道教的门路,只是觉得老道很抠门,说到关键部分就藏藏掖掖的.....佛教篇幅很小。
  •     有帮助,解决了我的坐姿与昏沉的问题。
  •     好书,详细介绍了佛道的静坐方法,并给出入门的建议,
  •     好书都是好
  •     南师的书籍值得一读,购买挺好
  •     看着玩儿的,很多宗教都有这个共通点
  •     关于健康人生的一本好书,结合网上关于打坐的视频来做,效果更好!特别是南怀瑾大师幽默风趣的行文风格,更教会你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
  •     顶礼善知识
  •     皓子友情赞助~
  •     可以读一读,认识自己的心灵,抑或说是神经系统
  •     没太大收获
  •     第三本
  •     很好一本书,值得买,推荐给大家,强身健体,静坐
  •     感觉图片跟盗版一样,网上有南怀瑾示范视频,建议找那个看
  •     和我想象的差不多,理论上可行,但是现实中的操作难度很大
  •     看南先生打坐的视频就觉得是有功夫的人,书比较概要的介绍如何打坐,以及打坐禅修中常见的生理心理现象,但这个事情真的是因人而异书能写得这样详细真的不容易了,老老实实按照书中的教导入门应该没有问题,不自作聪明就好。有缘还是要有老师指点。顶礼南师!
  •     不知道有没有
  •     讲道家什么奇经八脉感觉很散乱,像胡说,但是最末一篇《初修禅定入门方法》很不错,介绍了禅宗修禅定的一些内容,让人读来觉得清爽通透
  •     来来来跟我一起修仙吧!
  •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精小的小书,纸质一般,但内容值得的一读
  •     太深了 看早了
  •     还行,不过不要期待太高
  •     仔细阅读,跟着修行。
  •     书的质量没什么问题有点皱
  •     先生的话不系统,较为口语化,但都是自身总结,切合实际,是不能做教科书,却非常有参考价值。
  •     介绍了各家静坐的理论。养生来说这本书是很不错的。
  •     有点儿难懂
  •     粗略读了一遍,并不能完全读懂。随着以后实修的深入还要再读。。
  •     佛家是禅定为中心,达到“般若”智慧的成就 无火,淫欲,情欲,躁动的意念都是火,没有了这些燥火,元气大定,渐渐便可引发固有的生命气机。 把左足放在右足上,叫如意坐,把右足放在左足上,叫金刚坐。 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     需待实证。再做判断
  •     若能强身静心已经很好 至于修道距离太远
  •     袖珍版,印刷也好,应该是正版
  •     最近这两年才喜欢的道家,现在觉得道家真的是很入世的教派,很能启迪人心。
  •     大约读了一下 不敢说什么评价 只能自己琢磨 于是还是那句好克己自律
  •     感恩南怀瑾老师,很好的指点。
  •     对于静坐讲的很透彻很“科学”,网络上也有南师讲静坐的视频(南禅七日中)
  •     觉得还是理论性多了些,需要时不时回看细读
  •     练不来。。。
  •     修心即可
  •     够薄够简略
  •     有基础的才能看,不适合初学者
  •     邮寄速度很快,包装很好。质量很棒!
  •     修行难。
  •     不错的民科文
  •     看了好几本关于静坐的书,南怀瑾先生的这本讲的最好,有理有据有细节,还有不少我们一些”错误的常识的勘正“。另外,别被“长生不老'吓着,它有两层意思:长久、延长生命。【第三周2015.10.11-2015.10.17】
  •     讲得太好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