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少女小渔》书评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01
ISBN:9787531319542
作者:严歌苓
页数:349页

真心在何处

这就是小渔。她为别人而活着,为她一厢情愿以为可以爱的男人顺理成章地牺牲掉尊严和自我。而江伟把她馈赠的爱情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依赖和欲望的需求。专横和霸道成为他对爱情的另一注解。充满淡淡伤感的夕阳,小渔工作的服装厂,嘈杂的裁衣声此起彼伏,似要掩盖住生活的残酷,却是一切也掩盖不了。只会让生活更突兀的尖锐衬出。一声“移民局查看”小渔飞一般地躲逃,非法移民的中国女孩必须独自隐忍异乡的孤独和泪水。于是,办一张绿卡就迫在眉睫,最好的捷径就是假结婚。于是她住进了60岁意大利老头儿MARIO的凌乱不堪的家里。MARIO是个脾气怪异暴躁的麻烦人,年轻时当过反越战记者,坐了牢,写了书,抽烟,偷邻居家的报纸,年老时以赌博为生。因为债台高筑而不得不扮演“献给移民官样板戏”的男主角。一切都是无奈中的顺理成章。MARIO说过一些经典的话,听起来有趣,道出的却是对生活的极端消极。他说,“抽烟三四十年,就是为了让自己早点死。”他说,“我是快乐的死人,而你是不快乐的活人。”他还说:“no money no talking.”在他和江伟交谈时,问说他女朋友知道不知道假结婚的对象是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时,江伟说:“she has no choice . ”MARIO提高声调说:“who does .”是的,每个人都没有选择。MARIO的妻子无法选择让青春永驻在她骄傲的18岁里,于是她看着小渔厌恶地骂道:“青春真令人讨厌。”MARIO也无法选择,当他躺在柔软的熟悉的床上身体无法动弹时,他明白死亡总是喜欢毫无预兆地降落在人间,他只有哀求小渔不要打电话到医院。他哭着说:“我不想一个人待在医院。”小渔也是无法选择,她总是用无辜的眼神对现实妥协。MARIO夸她英语讲得好的时候,小渔停了一下,扬起嘴角,说:“in America,i had to .”仅仅是“had to ”却道出所有人从心底涌出的无奈和心酸。主角们的感情越发微妙地悄悄改变着。小渔和江伟两个人兴致勃勃地烧了一只螃蟹,满怀欣喜地拌着酱油分在小碟子里吃地津津有味。另一个场景是江伟到MARIO家看到他为小渔准备的晚餐,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高脚酒杯和醇酒,还有烛光中闪着光泽的干净瓷盘子。因为这些不自觉的对比,他们几人的矛盾终于尖锐化,江伟毫不客气地揍了MARIO。小渔对MARIO开始有了怜悯之心,他们一起上街,聊天,小渔教他讲中国话“他妈的”,肆无忌惮地开玩笑着;MARIO开导小渔要多尊重自己,他一本正经地对她说:“It is your life !”依旧是服装厂里,忙碌的裁衣声还在继续。录音机里扬出一首令人熟悉的老歌。小渔有感而发的停下手中的活儿,静静聆听:“也许我根本没有看仔细对感情一点也没有看清从来不曾怀疑过去而来到这里早已给你我全部的心难道能够把一切证明你是否明白何谓真心也许你并不是我唯一的伴侣啊虽然最需要你给我鼓励相信你对我付出的是真心真意我不曾我不会更不可能忘记希望你别再把我紧握在你的手里啊多么渴望自由自在的呼吸相信你对我付出的是真心真意请让我自己做个决定”她终于明白,一个女人是应该自立的。影片的最终,江伟按捺着怒气在楼下等她。可她的MARIO此刻生命危在旦夕,她又怎么忍心离开。她扑倒在他的怀里孩子般任性:“MARIO,i'm your friend,always your friend.”楼下的汽笛鸣还在焦急地延长。她犹豫了一下下,她其实还可以选择,离开,或者不离开。时间从指间流淌,江伟给她等她的5分钟已过去。小渔一脸平静安详,MARIO到了另一个国度,而江伟也虚张声势地踩了油门,“腾”一声延长而去。小渔坚定的脸上焕发着美丽的容颜。她忆起MARIO生前的话:“It is your life!”

无非男女

初见严歌苓是高中的时候,看她的《拖鞋大队》。那是我迄今为止最喜欢的严歌苓的作品。一群懵懂的女孩在那个荒诞的时期,对一个颇有英气的女生寄托了关于异性的幻想;而她们踩着拖鞋,踢踢踏踏走过——在她们抛荒的青春上踢踢踏踏的,是整个时代。虽然耿云的性别为故事的结尾画了一个小小的惊叹号,但其实,耿云是男生是女生,已经不重要了。她以她的存在,为那些荒唐而奔流恣肆的青春做了背书。后来再看《金陵十三钗》,只觉得是个技巧上还不错的故事,却没有多喜欢。似乎作者拿捏起国仇家恨的大命题还是差了一点,或者是我更喜欢看大背景里没那么传奇却更接地气的小人物。十三钗太远了,像画上的人,爱恨情仇都是故事里的,是一抹凄艳悲壮的姿态,却不在我的共鸣区。大二的时候看《白蛇》,论故事的惊艳程度和讲故事的手法, 丝毫不在《拖鞋大队》之下,我也是真真切切,被“徐群珊”的梗,给惊到了。其实也是老梗,《拖鞋大队》里也玩过的,只是耿云是不经意,徐群珊却是精心计划。情节设定也有些像《拖鞋大队》,欲望对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情怀,让生命变得更好或更坏,总之,更超越生活,更不一样。但《白蛇》把这个道理说破了,说得太透了,反不如《拖鞋大队》,有那么点“不着一字尽风流”的姿态。一周前从同学那里借了她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洞房.少女小渔》。看目录顺序,应该是《洞房》统领“大陆篇”,《少女小渔》统领“海外篇”。但这两篇倒不是我最心水的。《洞房》不过有个惊悚又辛酸的结尾,传承了严歌苓的一贯笔法,其余部分倒像个社会专题片。《少女小渔》是个好故事,拍成电影想来也不难看。昨天在《文艺风尚》上看了一眼严歌苓的访谈,说《少女小渔》的原型故事里有许多阴暗邪恶的东西,只是下笔时把那些都过滤掉了。其实我倒觉得《少女小渔》太纯净,小渔太“少女”,江伟的蛮横霸道又有一种孩童的幼稚,反倒不如她那些直面惨淡人生和人性幽微的故事来得有回味。算起来,这本集子里,我最喜欢的,该是《无非男女》。是的,无非男女。这是一个不俗的男女故事,却偏又说“无非男女”,是欲望背后,看穿本质的一双冷眼,一声叹息。是个好故事。这个集子里的好故事,《无非男女》《我不是精灵》《少女小渔》《栗色头发》《海那边》《簪花女和卖酒郎》《学校中的故事》《抢劫犯查理和我》,一多半是在“海那边”。它们让我欲罢不能,急着想看发展,看结局。《无非男女》先让你想看老五,又让你想看他和雨川。即使知道,在严歌苓的小说里,他们一定不会有好结局。可是你想看看那过程,想看他们多一次际遇,多说一句话——好像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无望的情感,你愿意那其中的曲折变化多一点点,哪怕最后还是要走向同一个地方。老五不能有欲,雨川不该动情。而明明知道结局必然如此,当看到雨川在熟睡的蔡曜脸上看到老五的影子,配着作者多少有点冷眼看穿的旁白:“起码老五每月会活一次,活在她眼里、她怀里;活在他血缘兄弟醉时的温柔中。”看到这一句,你会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和雨川如急雨般奔流的眼泪一起,在心里泥沙俱下。这世界上有那么多阻碍和消灭爱情的东西,生死也许是其中最有力又最无力的一种。伦常、阶层、年龄、种族、文化、社会观念、性取向、金钱、房子……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杀死一段已经产生或尚未产生的爱情。所以老五只能活在雨川的合法丈夫身上,是个令人泪下的安慰。雨川说你敢不敢跳河,雨川说如果河对岸有个小岛,上面没有人认识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算丑闻,你敢不敢跳河?这个命题让《无非男女》多了一层沉重而深邃的意蕴。是啊,如果有那么个小岛。每一个陷入爱情,或者渴望爱情的人,都会想要到那个小岛上去的吧。可是谁又真的渡过去了呢?横亘在他们和爱情之间的是什么呢?《拖鞋大队》里是那层暧昧不清的性别。当然,就算耿云是个男孩子,也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可是那层暧昧不清,也就是那些女孩子们一点点超离现实的依据,脆弱不堪的,难以启齿的小小梦境。于是渡不过去,反倒是个安慰。《白蛇》也是性别,也是除了性别还有太多太多问题,但首先是性别。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性别设置,才会有那个最初的、想要过渡的愿望——如果徐群珊是徐群山,“他”一定不会对那个蓬头垢面身材走样的白蛇有多一份念想。只有女人,只有同性之间感同切肤的体贴和共鸣,才会有这段故事的起始。但也正因如此,故事也只能到此,无法继续。《无非男女》是伦常。是的。伦常比短暂的生命更可怕。伦常阻止了这个故事,生命结束了它。但生命比伦常自然而健康多了,它容许譬如朝露的一次享乐,容许老五在蔡曜的神情里死而复生。伦常是一切利益关系的总和,而爱情,和任何一项利益关系相比,往往免不了要变成狗屁。《我不是精灵》和《学校中的故事》都是可以让人在熄灯后的宿舍借着手机的光也要看个结局的故事。《我不是精灵》不是师生恋,却完全一派师生恋风味;《学校中的故事》正儿八经是师生恋,却反倒没有那层悬殊的、令人不敢僭越却又想要僭越的关系。《我不是精灵》的画家原型应该是韩美林,但我对这个设计奥运吉祥物的人物并无兴趣,让我激动的只是小说里的那个画家韩凌。穗子则是《一个女人的史诗》系列小说里的主人公,《拖鞋大队》里有她,《除夕.甲鱼》里老萧的女儿应该也是她。而我并不关心这些故事里同一个名字的女人的前后联系,好比《雪山飞狐》里的胡斐和《飞狐外传》里的胡斐,我觉得应该按两个人算。我喜欢《我不是精灵》里的穗子。饱满,痴情,不美却通灵,秒杀一切画着精致妆容的明星美女。韩凌太珍惜她,却反倒辜负了她,像一捧沙,握得太紧,便流走了。流给郑炼,倒也不坏。我不知道穗子后来的事情,也不想知道,就让画面定格在她和郑炼拥吻的时候吧。他们是渡过那条河了的,至少曾经渡过。算来算去,如果有人可以在严歌苓的笔下渡过那条河,大约也就只有那个时期的大学生和平反艺术家了吧。那时大学生们还是天之骄子,画家们刚刚复活,尚未变味——离设计奥运会吉祥物,少说也有二十来年。真是个好时期,有值得期待的未来。尽管未来,后来我们也看到了,其实并不那么好。但那时候它还在愿景之中,多么可爱。我没有想到《学校中的故事》里的梗,会是性取向。其实《白蛇》里已有模糊的同性恋元素,而《学校中的故事》则把这个问题摆到台面上来了。这样想来,帕切克爱李芷吗?也许是的。像《白蛇》里那样跨越性取向的情感。李芷也曾经以为是可以跨越的,但终究不能。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啊。他们渡不过去的,是自己的所在群落,和早已渗入骨髓的爱情模式。《红罗裙》这个故事有点白先勇的味道。严的海外小说要是没有那些在异乡的沉重生存负担,是会像白先勇那一派。海云没有什么道德和伦常观念,美艳而无辜,又是在远离熟知世界的地方,就很像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其实海云和卡罗是可以越过的,可是越过反倒俗套了。《栗色头发》里的爱情最好,比《我不是精灵》里的穗子和韩凌和郑炼还好。穗子和韩凌有过去,穗子和郑炼有当下,而《栗色头发》里有未来。那未来也许艰难,但总有希望。至少有那一个月铺天盖地的呼唤,而文化上的差异,只要努力,并不是完全无法相互理解。他们面前的这条河不好过,但总是可能过去的。这是“海外篇”里最给人安慰的结局。《海那边》惨痛了点,而且绝望,令人心里难过,但难过得没有前调没有尾调,就单纯是难过。《少女小渔》又理想化了。《簪花女和卖酒郎》是极好的小短篇,看到最后鸡同鸭讲,中间人在那里胡乱翻译的那段,短短一小节,你能看到情节一步步急上来,逼到人心里去。人物又单纯,画面又好,拿来拍个几分钟的小短片就是个现成的好脚本。别看短,看过后也有余韵,有叹息,可就那么一下,它不纠缠你很久。再想起来,也还是觉得,那是个好故事啊——而不是,那是个伤心的故事。《女房东》在大一时候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课本里有的,可我当时没有看。现在看来,觉得也倒一般。那课本里选的好些都不是我觉得最好的,比如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严歌苓的《女房东》。《抢劫犯查理和我》和《失眠人的艳遇》都太失于离奇了,虽然《抢劫犯查理和我》的故事讲得也不错,氛围营造拉着你的心要你看下去,但看完了也就完了。《失眠人的艳遇》简直不像是在讲人类的故事,严歌苓还是写些接地气的东西,比较当行本色。

相亲

下午三点走进咖啡厅的女人跟中午十二点走进咖啡厅里的女人的区别之处在于,她在进门前的街口拐角处补了点妆。 中午十二点走进咖啡厅的女人跟清晨五点走进咖啡厅的女人的相同之处在于,她们都需要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辈子一头一尾都没得选地至少需要一个男人,中间的情况就说不准了。比如眼前这个。他们只在QQ上聊过几回,她的老式电脑没有摄像头,他容貌举止她倒是见过了,她的他却还是未知,这让今天的见面既是充满着期待又是说不上的某种失落。第一次和他QQ聊天的前一天,她妈妈在她读书的五年唯一一次来美国看她。她妈妈躲开那个同是中国来的留学生男友,在厨房里把碗筷刷得哗哗响跟她说着值得大老远赶来一趟的要紧话。她心里明白,就没听进去;她男友心里也明白,但全听到了。她男友于是在晚上发疯似的享受她,实际上无论是他愤懑的时候,还是无奈的时候,还是别的任何什么时候,都不会影响他发疯似的享用她。他愤懑又无奈地喃喃说“你不就是想找个老外吗”,像是诘问她,又像是责怪自己,又像是问什么旁的人。其实在很多问题被提出之前,答案早就无可更改了吧。她于是第一次推开他,“你自己不就是个老外吗?”。她自己不也是个老外吗?她不是没有和老外接触过。那是她刚从芝加哥的火车站出来,等一个月前在飞往洛杉矶的飞机上认识的邻座女孩来接她。她无法埋怨女孩的迟到,就像无法埋怨跨洋飞行的十几个小时所建立起的朋友关系一样。他停了车在等一个来芝加哥的朋友。她知道他一定会先开口的。她说她是中国人,家里的水即使煮开了也不能马上喝,要等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沉淀再上半天,才能舔一舔最上面的水,比她现在在实验室做的液体层析还要复杂。他实际上刚刚在说她很漂亮,让他终于明白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区别在哪里了。她敏锐地只听懂了japanese这个词,以为又是问她来自哪里、在做什么的老套话题,正中英语培训老师告诉她的“list of most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的下怀,她就干脆彻底地讲起她的中国的一切。他想请她去他的摄影棚,每小时二十美元。她就接着说,谢谢你的关心,虽然做实验很辛苦,但她还没有每天学习二十个小时。她才来一个月却也知道老外总觉得中国人学习太过刻苦,她要表明事情不是这样。他们就这样答非所问直到他的朋友来了,他塞给她一张纸条,有一串电话号码和每小时二十元的字样。在付不起房租的第三周,她翻箱倒柜期望在某个角落有之前忘记在那里的几张美元时,在抽屉最下面找到了这张纸条。纸条上什么文字也没有,她却明白上面那个美元符号“$”最直接的意义。每个小时二十美元×每天要是能做五个小时,如果他有需要她还能够提供更多更久,那么一天就有一百美元甚至更多,顺利的话不出两周她就能把房租补齐了。她早已不记得电话那端等了她电话太久的那个声音了,她在敲门前的街口拐角处补了点妆。原来屋里还不止他一个男人,竟还有几个提前到了的女人。她隐约在某个网站弹出的广告上听说过这是怎么回事,但她用数清楚“每个小时二十美元×每天要是能做五个小时”的算术式还需要再算上多少个人头数来让自己冷静下来。见她换好衣服出来,他第二次说她很漂亮,她这是第一次听懂了,但什么也没说。他让她站在一张白布前,右边吹来阵阵热风,左边的白灯刺得她想哭,前面有个黑洞不带感情地盯着她,她当然不知道黑洞那端他的手心微微发汗的温度。她做出各种姿势,穿的衣服一会儿在夏天一会儿在冬天,旁边的男人和女人们凑在电脑屏幕前啧啧称赞着,他凑近取景框的眼睛笑着眨了一下。他送她出门的时候给了她两百美元,她想问他是怎么算工钱的,但这回是他假装听不懂她的英文,回去了。还差最后一天就能凑齐一千五百美元的那天,他给她开门的时候显得不太高兴。屋里来了一个之前从没见过的大肚子老头,他殷勤地给她榨鲜橙汁,在厨房里把机器捣鼓得哗哗响跟她说她如果脱了衣服照每小时可以算五十美元。他这时冲进来嚷嚷说她英文不好没听懂那个老头在说什么。其实这个时候她的英文已经很流利了。她看了看他,想了想,对一直试图给他解释的老头礼貌地笑笑,鲜橙汁一口没喝就丢了这份工作。他最后一次送她出门的时候,说他知道她都听懂了,但他绝对不要她做这样的工作,她也说她一个字都没漏掉。他的霸道劲头让她心里感到一股温热,好像暗室里珍藏的不能见强光的底片。他们在门廊里面面相觑了好久,终于能够彼此完全懂得地交流了,眼看一直以来在他们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话里最切题的话就要脱口而出了,她既是充满着期待又是说不上的某种失落。她把手里的纸团捏得又紧了些。看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要看她的手;看一个女人觉得她过得好不好,要看她的笑。那要看一个女人有没有说谎,就既要看她的手又要看她的笑了。手中的咖啡杯慢慢冷下去,那么我亲爱的读者,你果真愿意为了一句优雅的“对不起,我来晚了”而在爱情里姗姗来迟吗?2013年2月8日。

善良的小渔

这是第一本让我认识严歌苓的书,读完小渔和泡的故事以后,就知道严歌苓会是我的菜品。小渔是众多八九十年代纷纷下海,偷渡出国的人中的一小分子。她的经历,不仅仅是“小渔”这一个女性,而是从海这边游到海那边的无数小鱼中的一只而已。艰苦的异国生活,用甜蜜的爱情可以滋养,但残酷的现实处境,让人不得已做出很多改变,让原本高大的爱情像霜打过的鲜花,有些低蔫,最终枯死了。我关注的并不是小渔和江伟的爱情,而是像小渔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哪里来的勇气在语言不通的陌生环境中坚强生活?需要一个多大的精神支撑点才能撬动旋转的春夏秋冬?细细看过一遍,再一遍,渐渐明白,与其说小渔是柔弱的,不如说她是棵风吹不动雨淋不死的杂草。她用女人最伟大的母性诠释着善良,用娇柔的外表强大的内心体恤着身边的男人。她自始至终明白事情的是与非,她所做的选择无非是用沉默来等着别人给她审判。小渔是善良的女人,成全了别人对她的蛮横与骄纵,所以她又是可怜的。她懂得爱很多人,懂得去体会别人的愁苦与欢乐,唯独不懂得如何去爱自己。当最后在楼上的窗户上听到江伟发动汽车走了,她心里亏空了,但依然会静静地留在那。哪怕,跑出去故事会是另一番的结局~哪怕,几个小时后,她或许会回去寻找那个男人。那一刻,在老头没有离世的那一刻,她是绝对不会走开一步的。故事就停留在了那一刻,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无限的梦幻空间里,小渔会过平淡安逸的幸福生活。这样的一本书,每个人读完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有足够的空间会让你去安排结局。可是,书中的人性是不变的。除了美好的期盼,坚信风雨过后终会见彩虹的信念,我想应该不会更有可恶的延伸了。纵然有,也只是不同人的不同幻想而已了。


 洞房·少女小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