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故事》章节试读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ISBN:9789570833010
作者:Ernst Gombrich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185页 - 傳統與革新

藝術于十五世紀分解成無數個不同的「學派」……鎮上大師將其技巧與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的作風,同時說明了為什麼那些城鎮的「繪畫學派」會發展出這麼清晰的、能代表本地的獨特風格學派又作學校。學徒在給老師打雜、幫助老師處理繪畫的次要部份時學習老師的繪畫風格與技巧。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38页 - 通向永恆的藝術

埃及藝術最偉大的地方,便是所有的雕像、繪畫與建築形式,好像都循著同一法則。我們把這個全民族共同遵守的法則稱為「風格」。……埃及風格由一套非常嚴格的法則所構成,每個藝術家從極年輕時就得學習。……沒有人要求任何不同的東西,沒有人要求他應有「原創性」;相反地,他越能使雕像與大家欽慕的昔日紀念像相似,便越有成為最佳藝術家的可能。所以綿延三千多年的埃及藝術,幾乎沒什麼變化。金字塔時代被認為美好的作品,一千年後依然同樣出色。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212页 - 傳統與革新

瑪利亞的七大喜悅(the Seven Joys of Mary):
天使報喜
基督降生
三博士祝福
基督復活
基督昇天
生靈顯現
加冕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380页 - 傳統的打破

泰半標年古些的畫,當然呈現取自聖經或聖人傳奇的宗教主題,連那些具有俗世氣質的,也大多侷限於少數幾個選定的題材:有表現諸神愛情與糾紛故事的古希臘神話;有表現勇猛與殞身典範的羅馬英雄事蹟;還有以擬人化手法來闡釋一般真理的寓言。十八世紀中葉以前的藝術家很少會脫離這些狹窄的描繪範圍,他們罕去描述中世紀或當代歷史的小說或插曲的情景。但這一切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卻有了急劇的變化。藝術家頓時能自由的區選擇從莎士比亞劇目到當前熱門事件,可能是這一時代的成功藝術家與寂寞造反者的唯一共有特點。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105页 - 望向東方

中國是第一個不把畫圖當做卑賤工作的民族,卻把畫家和靈感豐富的詩人擺在同等地位。東方宗教主張,沒有比正當的冥想更重要的事。冥想就是對同一真理持續深思熟慮上好幾個鐘頭,使一個觀念固定在心中,再從各個角度去嚴密的凝視它。矮馬咱東方人就是高貴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447页 - 實驗性的藝術

「忠實于自然」及「理想化之美」是歐洲藝術里的一對主題,可是不管是其中哪一個,似乎都不會干擾這些非洲藝匠的心思;而其作品卻擁有歐洲藝術於長遠的追求過程中幾乎喪失殆盡的東西──強有力的豐富表現性,結構的明晰性,以及技巧上的率真簡潔性。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71页 - 美的國度

希臘藝術家儘量不做出頭部的特殊神情。……我們說西元前第五世紀的希臘雕像或繪畫的頭部沒有表情,並不是說它遲滯單調,而是說它的容貌似乎從未流露任何強烈的情緒,大師們只在軀體和動作上表現蘇格拉底所說的「心靈活動」,因為他們覺得臉部的變化會扭曲并破壞頭部的單純勻整。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397页 - 397

藝術家與群眾之間,彼此互不信任;在成功的商人眼中,一位藝術家並不比一個拿不誠實的作品向人索求荒唐價格的騙子號多少;另一方面,在藝術家圈子里,去驚嚇自滿的中產階級而令其迷惑的行徑,也已變成一種公認的消遣方式。藝術家開始自認是一個與衆不同的種族,他們蓄留長髮鬍鬚,穿上天鵝絨和棱條花布,帶著寬邊帽,結著鬆垮垮的領帶,全都在強調他們輕蔑那些「可尊敬」的習俗。昨天在一篇創意產業論文里讀到同樣的描述,musician視non﹣musician為「square」,感知力弱、不懂得欣賞真正音樂的外行人。如果一個人當真能感受到比群眾更多的東西,他必然是孤獨中,即使他不是卓越的。但通過人為的劃定來形成特定的圈子,是危險的,是自我的封閉和標榜。給人的感覺是,他們不是多了什麼而是少了什麼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96页 - 道路岔口

若我們覺得此畫頗具原始風味,乃是因為藝術家刻意追求簡單性的緣故。因為教會強調明白性,故埃及式的萬物力求描繪清晰的觀念,又復興起來。可是,藝術家的這個新的嘗試,所用的並非先民藝術里的簡單形式,而是希臘繪畫里的精煉形式。因此,中古時代的基督教藝術,變成奇異的純樸原始與複雜微妙的風格混合物。西元前五百年初醒與希臘的觀察自然能力,在西元後五百年再度沉睡了。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73页 - 美的國度

亞歷山大大帝之建立帝國,對希臘藝術極具重要性;希臘藝術由此由小城邦形態發展成遍及半個世界的圖畫語言。這個改變註定要影響其藝術特質,我們通常不把這段時期的藝術稱為希臘藝術(Greek art),卻稱為「希臘化的藝術」(Hellenistic art),意指繼承亞歷山大在東方建立的帝國里所產生的藝術。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418页 - 永遠的革新

印象派畫家在大膽追求新畫題與新色彩的過程中,所出現的第二個盟友是日本彩色版畫。……打動印象派畫家之心的,就是這個對於歐洲基本繪畫法則的大膽忽視;而此種法則正是知識淩駕視覺之古代趨勢的最後隱匿處。為什麼一幅畫就非把一個人物的整體,或關聯的各部份描寫出來不可呢?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75页 - 美的國度

Laocoon and his sons 看這個超有感覺的……
神為了懲罰人(特洛伊木馬事件),派海中巨蟒把他們纏死。他是否要讓我們感受那情景──說出真理的人註定是個備受苦難的犧牲者──的可怕?還是在誇示他善於表現人與獸之間的恐怖的激烈鬥爭?<原文开始><图片1>希臘化時期的藝術,已喪失了它與法力和宗教間的舊有關係,藝術家轉而對技藝本身感到興趣,如何去呈現這麼戲劇化競爭的動作、表情與緊張,正是一種可以測驗藝術家魄力的典型工作。</原文结束>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416页 - 永遠的革新

假使不是兩個藝術盟友幫助十九世紀的人民以不同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的話,這項勝利的產生(印象派)說不定還不會這麼快,這麼徹底。……畫家是一位能克服事物的變幻性質,並為後世保存任何物體形態的人。……十九世紀的攝影正是要接管圖畫藝術的這項功能;它對藝術家地位的打擊,嚴重得一如從前的清教徒主義者的撤廢宗教偶像。桑塔格的《論攝影》中攝影解放藝術的章節,更具體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52页 - 偉大的覺醒

希臘藝術的偉大革命──自然形式與縮小深度畫法的表現,正值人類歷史各方面都有驚人變異的時代。那時,希臘各城邦的人民開始懷疑古老的傳統與有關諸神的傳說,開始不具成見地探究事物的本質。那時,科學與哲學初次在人們心中醒來。那時,首度由慶祝酒神Dionysus的儀式上發展出戲劇。但我們不要以為那時的藝術家都是城裡的知識階級、富裕的希臘人──那些掌理一城事務,把時間花在市場上討價還價的富人,甚至連詩人與哲學家,都瞧不起雕刻家和畫家,把他們看做劣等人。藝術家用自己的雙手來工作謀生,他們坐在鑄造廠裡,滿身汗水與塵垢,像平凡的挖路工人一樣做苦工;因此不被當做文雅社會的分子。然而,他們可以共享城市生活,這點要比埃及或亞述的技工好多了;因為,大部份的希臘城市──尤其是雅典──都採用民主政體,在這種制度下的卑微工人,雖遭小康的勢利鬼蔑視,但卻能在某個範圍之內參與政治事務。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389页 - 傳統的打破

藝術家擁有選擇題材的新自由,助長了另一個繪畫部門──風景畫。在這以前,它一直被視為一個次要的藝術支派,人們不會尊奉靠描繪鄉村房子、公園或如畫地點等景緻維生的畫家為藝術家。而透過十八世紀晚期的浪漫精神,多少改變了這個態度,偉大的藝術家始將此類型的畫提升至一新地位,作為其生命目的。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180页 - 現實的征服

杰・艾克
改變了顏料中的流體物,大大提高了繪畫的精確度藝術家在歷史上,於此首次成為最佳的「目擊者」──照它最真實的字義而言。真是太厲害了!!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482页 - 變化中的情景

使人理解實際發生的事,是歷史學家的工作;去批評發生的事,則是評論家的工作。雖然這句話和書中所講的藝術史關係不大,但我覺得它說出了歷史學的意義在於對過去的理解而非純粹機械的記錄。而評論家則是立足於當下,預言不是他們的工作。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35页 - 通向永恆的藝術

呃…埃及人畫人真是挺扭曲的。為了陪伴死者而在金字塔中畫人像,不是為了美麗,而是追求實用價值,要的是完整性。這種固守規則的作風,也許牽涉到他們不可思議的法術效果,因為一個依照繪畫遠近比例而「縮短」或「割掉」手臂的人,怎能攜帶或接受奉獻給死者的祭物呢?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104页 - 望向東方

中國藝術家不像埃及人那麼喜歡有棱角的硬直形式,而寧取曲折的弧形,他們會用一堆圓形來表現一只騰躍的馬;同樣地,雕刻作品也往往是捲曲翻轉,而又不失堅實與穩定感。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89页 - 美的國度

猶太教是另一個學會了藉藝術呈現經典故事,以指導信仰者的東方宗教。猶大法律實際上嚴禁製造偶像,為的是害怕引起盲目的崇拜。沒文化不知道什麼是猶太教。希伯來﹣反對偶像崇拜﹣舊約﹣民族性宗教(維繫)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440页 - 新標準的追求

高更到頭來也對他從前所發現的生活與藝術感到心灰意冷,他渴望追求一些遠較簡單率直的東西,并希望能在土著之邦找到這些東西。我們稱為現代藝術的,便是由此種不滿的情操里茁長出來;而這三位畫家一直摸索尋求的各種解決方法,日後便成為三項重要現代藝術運動的典範。塞尚的解決方法導出立體畫派(Cubism)──由法國發端;梵谷則引出表現畫派(Expressionism)──在德國得到主要的響應;高更的則演變成幾種不同類型的樸素畫派(Primitivism)。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27页 - 导论

大多数人都乐于在画中看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喜欢看到的东西,这是一种相当自然的偏好。人天性爱美,连带也感激那些将美保存在作品中的艺术家,而艺术家本身也不反对我们这种爱美的眼光。……但这种喜欢漂亮事物的偏好,容易使我们拒绝较难引起共鸣的作品,而成为我们欣赏的绊脚石。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33页 - 通向永恆的藝術

埃及人認為,保存肉體還不夠,如果能同時保留這些帝王的相貌的話,便可加倍保證他能永遠活著,於是令雕刻家用堅硬不滅的花崗岩來雕琢帝王頭像,置於無人看得見的墳內,祝其靈魂經由此形象而繼續生存。埃及文字里的「雕刻家」,其實就是「使人續活者」。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24页 - 奇妙的起源

這些藝品(原始藝術品)不同於我們的作品之處,並不是其技藝水準,而是其「觀念」。首先應該強調的就是這一點,因為整個藝術的來龍去脈,並不是一個技巧如何演進的故事,而是一個觀念與需求不斷變化的史實。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179页 - 現實的征服

那時候的畫家並不是購買裝在管子或盒子裡的現成色料,而是要自己調配大半取自有色植物或礦石的材料,再由本人或學徒用兩塊石頭磨成粉末;使用以前,再加上一點流體物,使粉末結成糊狀;這種摻混的方法有好幾種,但整個中世紀所用的流體成份,一直都是用蛋製成的,效果不錯,就是幹得太快了。用這樣調配出來的顏料去畫圖的方法,叫做蛋彩畫法(tempera)。一定不是我理解的那種石頭……如何磨成粉末……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整体 - 整体

起源:
1. 并非审美的意图,应为用途功能而产生(人类原始意念的寄托)。
2. 没有能力完成得写实,抽象。
3. 内容与动物(猎物)和人类有关。
埃及:
1. 平面,目的是说清楚是什么,而非美观——更改自然的视角。
希腊:
1. 古瓶,战士的脚,出现透视纵深。
2. 神庙。
3. 雕塑——追求美与真实表现的能力(掌握人的结构和动态)。
4. 追求美、真实表现的能力、加入了情感。
希腊化时期:
1. 牧羊人、静物画、风景画的出现。
罗马等:
1. 不在只是戏剧的美的表情了。
2. 犹太教无意描写真实的人物。
3. 基督教早期,用来呈现经典的用意远胜过装饰的作用。
4.不满足希腊纯美术趣味,设法造就新效果。
罗马拜占庭:
1. 若我们觉得此画颇有原始韵味,乃是因为艺术家刻意追求简单性的缘故。
东方:
1. 局限于单纯自然素材。
2. 传统模式,不敢创新。
欧洲:
1. 埃及人描写他们的知识,希腊人刻画他们的观察,中古时代的艺术家表现他们的感觉。
2. 他认为不必呈现这幕情绪的房间,因为那只会转移观者对事件内涵的注意力。
3. 不必认为这一时期的艺术都是为宗教服务的,因为除了教堂以外,还有城堡。
4. 中世纪的画家,由于没有临摹对象,画风跟儿童一样。
5. 教堂:怎么在是对建筑上盖起石头的屋顶。
教堂的东西都有特定的功能,表达特定的观念。
6. 独立出自然,免于模仿自然的自由。
7. 实验新的构图法。
8. 巴黎圣母大教堂,飞扶壁。
9. 对他而言,雕塑不只是圣神的象征物,各有独特的尊严。
10. 显示中古艺术家对比例的了解。
11. 乔托发掘了在平面上创造深度错觉的艺术。
十四世纪:
1. 非宗教性建筑。
2. 忽略事物的真正形状与比例,完全遗忘空间才能做到。
3. 研究自然,动植物。
文艺复兴:
1. 布伦内利齐,发现透视法。
2. 范艾克,油画的发明者。
3. 对光线的运用,阴影。
4. 达芬奇,对科学的研究只是为了了解世界。
5. 蒙娜丽莎嘴角眼角,虚化,融入阴影。
6. 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不同的性情不同的画。
7. 光线与色彩的辉煌。
8. 杜勒,自然之物。
欧洲国家:
1. 罗伦,风景。
2. 鲁本斯,维拉斯奎兹。
荷兰:
1. 哈尔斯,乍看随意挥洒而成。
2. 风景。
3. 静物。
意大利、法兰西、日耳曼:
1. 凡尔赛宫。
2. 内部装饰。
打破传统:
1. 构图,由心意创作。
2. 暴风雪中的汽船——虚化抽象的手法。
十九世纪:
1. 革新
2. 米勒,普通的拾穗者。
3. 马奈、莫奈、毕沙罗、罗丹。
4. 尚塞、梵高、高更。
二十世纪:
1. 包豪斯、呐喊、康定斯基、毕加索、达利。
现代主义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399页 - 永恒的革新

當藝術失掉了別的目的之時,這個藝術的真正目的在於表現個性的觀念才能成立;而事情的發展,也終於使它成為一個真實而有價值的說法。關愛藝術的人來到畫展與畫室里,不再是尋求普通技巧的發揮(這些已經平凡得沒有吸引力了),卻冀望藝術能使他們與值得交往的人──那些作品中流露出清廉誠懇質性的人,那些不滿足於借來的效果與不經藝術良心不隨意揮筆的藝術家──相接觸。……也許打從大革命以來,「藝術」這個字眼對我們便產生了一個不同的意義,十九世紀的藝術史永不會成為彼時最成功、收入最高的大師之歷史。我們毋寧說它是一群寂寞人士的歷史,這群人有勇氣與毅力去從事獨立思考,無畏地檢視批判陳規,為他們的藝術開創了新的境界。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179页 - 現實的征服

因此我們可做個不致離譜的臆測:凡是卓越地呈現花朵、珠寶或布料等物的美麗外貌者,可能是出自北方,尤其是荷蘭藝術家之手筆;凡是帶有粗率簡樸的輪廓、清晰的透視法、能夠穩定地掌握人體之美者,就可能是意大利畫家的作品了。不行了太佩服作者了!!!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48页 - 偉大的覺醒

希臘藝術家著手雕制石像,是從埃及人和亞述人停手之處開始的。……他已經決定要創造自己的風貌,而不聽信老處方了。藝術不再是一個學著以既定公式來表現人體的課題了,每一位希臘雕刻家,都想知道他自己要怎樣才能呈現一個特殊的人體。埃及人以知識為其藝術基礎,而希臘人卻開始運用他們的眼睛。此番革新一旦出現端倪,便無法中止。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108页 - 望向東方

中國的宗教藝術功用,不太在於述說佛陀的傳奇;中國的導師藉藝術來助人練習冥想,而不是拿來指導人去學習某一特殊教義,故而與中世紀的基督教藝術作用不同。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246页 - 和諧的獲致

與他同時代的名學者,紅衣主教班波(Pietro Bembo)為他寫的墓誌銘是:「這是拉斐爾之墓,當他活著的時候,自然女神怕會被他征服,他死的時候,她也跟著死去。」

《藝術的故事》的笔记-第435页 - 新標準的追求

這正是梵谷夢寐以求的,他要他的畫流露出他贊羨的日本彩色版畫的直接強烈效果,他急欲創造出一種不僅可以取悅富有的鑑賞家、更能帶給每一平凡子民慰安的淳樸藝術。終於讀到梵高,每次讀到關於他的任何描述都感到無比感動。他的激烈和瘋狂,已不僅僅是對藝術的熱愛,更是對世界的慈悲。自梵高之後,我以為成為藝術家的門檻,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藝術的故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