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 呼兰河传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500652052
作者:萧红
页数:254 页页

浑然天成

我读小说很快,也读了挺多。这部是个例外。首先这本书快不得,需要慢慢品,不然消化不了文字里融入骨血般的荒凉和孤寂。但它并不会让人觉得沉痛哀伤。虽然它全文都呈现出那么多那么明显的疼,可这疼却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你偶尔也会为之沉默、为之叹息,甚至也会哭天抢地说命运不公,可愤恨没有的,哀怨也很少,更多的会因为这疼陪着你长大,你日也看夜也看,便能无奈地笑着说:咳,真有点疼啊。但依旧唱歌,依旧追鸡撵猫过日子。日子怎么不是过,日子怎么都能过得去的,祖祖辈辈不都如此,也挺好的吧。它也陈述愚昧,而且那愚昧会致死,可它并不是揭露更不为批判,只是陈述而已,因为这种愚昧也是传承下来的,谁都习以为常,谁都不以为意。它当然也说快乐,小孩的视野本来就充满大人理解不了的快乐,所以我们会看到鲜活光亮的祖孙情,会不由自主乐出来。只是在全书荒凉的大基调下,这快乐也会转瞬即逝,就如祖父的去世会到来一样。其次,这是我读过最不像小说的一部,其实若不是搜索信息,我会以为这是一本散文。萧红以小孩的视角,细致地工笔画一般地一笔一笔地描述着呼兰河的大街小巷,描述着街上的大坑、巷子里的人家、家里的后院、邻里周遭,以及各种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一切都栩栩如生,宛若发生在眼前,但全书并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线索,也没有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可不会让人不耐生闷,场景转换也并不显突兀,写人叙事描景也不会杂乱无章,好像淡就是它的纹理,缓就是它的节奏,散就是它的精髓,呼兰河天生就是这般相貌,而萧红只是把它描下来了一样,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再次,以往的小说,我看过就忘,也很难因为一部小说就推崇作者,并找ta的其他书来看,顶多看时赞扬下罢了(马尔克斯、金庸也是例外)。可萧红真的让我很喜欢。最后,摘几个句子吧。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的你问一个男子,问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是不敢的。而一个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否苦多乐少。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悲伤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越觉得荒凉。

朝花夕拾,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我其实是先看了电影,黄金时代,才看了呼兰河传。其实也是先看了电影的海报,记得有一篇上面写着——“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 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呵,如此大气的描述,洒脱,桀骜;在当时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是这样的壮烈感,一下子让人心生敬畏。呼兰河传是作者的童年,可以拆出来分章节看,都是极好的散文。作者就这么闲来信笔,质朴不加渲染的感觉,可偏生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直击人心。她无疑是寂寞的,所以可以把周遭的事物观察的这样细致,也之所以对抚养她的祖父充满了深情。一天一天又一天,充满了尝试与自己相处,尝试在时间流逝里找规律,也尝试在有特殊时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欣赏。会让人想到”阳关灿烂的日子“里那种无所事事的无聊感,可能更惨?的是,同萧红一样,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一般也没有夏雨大院里面的小伙伴。所以很多时候,植物动物都仿佛有了情感。我很喜欢她写她家的后花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矮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没有人问它似的。当然,有更加萧瑟的时候。下雨了,就像草上发了烟。夜晚的时候,“漫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但是真正的悲凉,更多早慧的少女看这个闭塞的小城,看落后的观念,看传承下来的陋习,己所不欲施于人的封建迷信,嚼舌头爱攀比的小市民……好像在这个小镇千百年的时光都不会改变。一个清醒的人在一个混沌的社会,苦闷,彷徨。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我最喜欢她写她的祖父,第三章。不过,不想多说这个话题了。

最暗枝头上也开出最美的花

说道萧红,总是萧红萧军,说道代表作,会背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然而惭愧,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始终没有去翻开来一探究竟。想来原因有几个。感觉她的故事,十有八九是革命的,惨烈的。另外还有些刻板印象,认为三四十年代的女子书写,大多不耐看,好像那个时候的女子,除却几个扳指头也能数得过来的因为家门渊源而受到好的教育的而文字不错女子外,会识文断句就已经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了,还惶论写作呢。而萧红是生长于乡间的。。。然而,一本呼兰河传读完,我错了,萧红,她是她们那个年代里旷世而出的奇花。她的文字,不但是优美的,而且是温情的。她的故事婉婉道来,非常好看。我不认同茅盾写的序言里说,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正相反,萧红的童年如此丰盈,有宽厚的祖父,有颇殷实的家境,有静静的小城,有五花八门的人,有无尽精彩的后院。。。在茅盾写于1946年的序言里还读到,这本呼兰河传写于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那时的她,虽然才过而立之年,但已经经历过人生的各种起伏,阅尽了各色的人,年轻的她,身染绝症,独自一人困居可能沦陷或是可能不沦陷的香港岛。在这样的境遇里,却写出这样美丽到璀璨;温暖到流泪的故事来的萧红,怎样不叫我喜爱!最冷的季节里最暗的色调下也能凿得窗户也能开出最暖的花,这就是伟大作家。伟大的作家,对,萧红,她担得起这个称呼!

体面是顶好的

也许,用如今的眼光看来,呼兰河的封闭与落后是可悲得无以复加的。但事实是,如今的我们同样可悲得无以复加。前者的可怜之处在于不知道的是大多数,后者的可悲之处在于自己以为知道的是大多数。一种愚昧无知,一种自以为是,都在追求自己眼中的体面。殊途同归,谁嗤笑得了谁?人的可贵之处往往不在于受过多少教育,而在于自己手中到底掌握了什么真理。真理,是属于善良范畴的词语,好像是难得的,高高在上悬挂在那里的一丝云彩。但到底,真理只是人少有的一丝清醒而已。但这个,也是很难得的。就像王小波先生说的,现在的人都太肉麻。把肉麻当真理的人,真的是大有人在。其实,所有的悲剧都来自于“大家都是这样的”。小团圆媳妇死了,看了书的都知道病根在哪里。看着他们跳大神,洗热水澡,烧替身,可是小团圆媳妇的病就是不见好,我们在这里干着急,觉着他们真真要气死人。可是,又都知道,她婆婆本性是不坏,花了那么多可以用来买小鸡仔的钱,给小团圆媳妇张罗这张罗那的。但她到底为何要打小团圆媳妇,即使病得那样了还要一遍一遍的又拧又掐?因为,大家都这样的,哪户人家不是对来自己家的小媳妇又打又骂的?不打不骂,是成不了事的!如果不做“大家都是这样的”,就是极不体面,极丢人的事了。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体面了。哪怕只是比别人多知道一点别人家里凄凄惨惨的事儿,也就是极体面的,更何况能吃上别人吃不上的,穿戴上别人穿戴不了的,住的用的都是比别人成倍儿好的。知道的比别人多,吃穿用度比别人好,这就是顶体面的生活,顶好的人生了。其他的事情有什么重要的,也许想到这些体面也就不重要了。人是长到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体面的?这个还真是说不清楚,大概是只要和人扎堆也就有了。啥都得比较着才知道好与坏,高与低。但是为什么,到后来,大多数的人都是因着这份体面而活了?争的、求的、都不过一分体面,失了这分体面,人到底都有些啥子盼头?

平淡表面下的辛酸

这样的风格我还从来没读到过,于平淡、甚至有趣之下,暗暗埋伏着辛酸。她是怎么做到的呀!已经读完很久了,再想起时,辛酸又从心底往外捣,而且越回味,越辛酸。

喜欢萧红

喜欢萧红 第一次读她的书将就被吸引,开始说不清为什么,是一种亲切的舒服感,从她写文字中能读出她温柔而悲哀的心情,读出她的喜和她的悲,从那里我找到了最贴心的感觉 萧红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呼兰河:萧红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

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家。这话大约是张爱玲说的自己,但用来形容萧红也是妥帖的。如果把中国现代女作家分成两端,一端是丁玲,一端是张爱玲,那处在中间的应该就是萧红。萧红的一生,幼时处境优渥,年长却颠沛流离,一生情感生活,看似浪漫,实则艰辛。这样的家道中落,世人白眼,对于读者而言可能会读到好作品,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难言的辛酸和落寞。重读这样的经典,最大的感觉就是凉薄。童年的回忆应该是温馨诗意的,但你在这本书中读不出来,相反的那些冷漠的麻木的人心却是那么突兀,即使是用那么努力抑制的笔触来描写,也变现出不同寻常的批判力量。乡村题材的作品,固然可以有《暴风骤雨》式的写法,也可以有《江村经济》式的写法,当我个人更喜欢萧红的《呼兰河传》,没有大场面作史诗的野心,没有精确的经济统计数字,但她对东北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生活的剖析做得同样出色。从第一章开始,萧红就立刻进入了童年回忆的角色。小镇的风情,充满了画面感。那感叹因为天冷地裂吞了他馒头的老头,那天冷冻得像被火烧一样呜呜叫的小狗,那开着李永春药店的李永春,就像一个个分镜头不急不慢的一一叙述过去。如果读者误认为萧红只是这样做着白描就罢了,那就太小瞧她的笔法春秋。那费了萧红不少笔墨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分明是柏杨笔下的大酱缸,照出的不仅仅是呼兰河的也是全中国的愚昧和麻木,那样的自欺欺人,又多少有些阿q的影子,这般平静描述下的凉薄世态,让人对这般看透世情的女子,不禁赞叹外又有些惋惜。这样的出色节段,在书中比比皆是,以前认为她说《呼兰河传》是半部红楼,多少有点自夸的意味,但重读下来,我认为萧红是有她的自知之明的。那不幸的团圆媳妇活着比鸡还不如,同样不幸又相当坚强和隐忍的冯歪嘴子突显卑微的小人物身上的可敬可贵一面,还有那可恨又可怜的有二伯等等,这样丰富多样的农民民众的众生相,如果假以时日能够展开来详述,未必就不是一部《红楼梦》。读着《呼兰河传》,我觉得它有着鲁迅作品的种种影子。也许是萧红与鲁迅同样经历过家道中落,也许是他们有着同样共赴国难的经历,也许是他们在上海有过师生之谊,也许是鲁迅对黑暗中国无比清醒的认识。我每每都能从萧红平静的文字中看到鲁迅的那在旷野中无声的呐喊,看到那种在绍兴会馆坐在槐树底下看着树缝间点点青天的无奈。那把瘟死的当淹死猪肉吃的自欺欺人;那在呼兰河被称作野台子戏的社戏;那被当时的小萧红视为乐园,被成年后的萧红视为精神家园的后花园;那些凉薄冷眼看着别人不幸的看客;那虽然不幸却仍然挣扎生存的卑微民众;那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天真可爱的团圆媳妇;那可恨又可怜的有二伯,多多少少都能从鲁迅的作品中找到些渊源,也许这就是那个国破家亡时代所有有良知人们的共鸣吧。如果全书都是这样的阴郁就太让人沉重了,书中与祖父的美好时光,在后花园恣意的玩耍,是难得的温馨美好的片段,让人不禁有些安慰:尽管日后遭受到那样的不幸,至少还有个美好的童年,不管它是现实的,抑或是作者的想象。

回到过去

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冬天大地开裂,街道上的大洞,家里的后院,请大神,娘娘庙,读此书,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呼兰河的一切,遥远而又真实的故事,牵动人心 ,个人觉得这篇力作更胜于生死场

似水流年的孤寂-我眼中的萧红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是高二还是高一,那一年,要放寒假了,我去帮好友收拾东西,在她寝室的地上,看到了一本叫做《呼兰河传》的书。从那一刻起,萧红走进了我的人生。 那个寒假,酷爱读书的我把这本书看了又看。看到睡觉时都不忍丢手。那淡淡的文字,和淳朴的画面,萧红像是邻家的妹妹,温婉而调皮地将呼兰河畔发生的故事一句一句慢慢道来。然而这个女子,却承受了生命中能发生的一切悲剧。我还记得萧军初见她时的那个场景,她是大着肚子的失意女子,写的是自己的人生:“那边清溪唱着/这边绿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那个时候的萧军是如此为眼前的女子惊艳, 或许她的容貌的确不俗,但是她的才华却更令人注目。萧军爱上了萧红。因为萧军,萧红的女性的尊严又一点点的回归。她不再是那个被人诱骗并遭遗弃的女子。她是一个有人爱的女人。这也是萧红为什么将自己的笔名取做“萧红”的原因:她爱萧军。然而,这也是她人生中又一个悲剧的开始。从取名“萧红”那一天,她的心里,已经失了自我, 只剩下萧军。萧红渴望被爱,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她认为无爱的环境里,唯一真爱她的爷爷又早走。长大了,父亲只看她如一个筹码。 好容易抓到的爱,却是欺骗和抛弃。此刻的萧军就是她的春天。她泛多了泪水的眼睛里看到的只是萧军和萧军热衷的事业。一个女人,若然只为自己的男人而绽放自己的精彩,只为自己的爱人而活,将是多么累的一件事情。萧红曾经哀叹:“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别人把它归结为萧红悲剧人生的原因之一,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永远是被折了翅膀的鸟儿-飞不起来。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一生的得失。可是,我觉得,这不是萧红对女性的感悟,这是萧红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从爱情的角度出发,一个女人,不管自己的男人多爱她,她骨子里那种自卑感,那种不安全感始终存在。何况,萧军的确曾经背叛过萧红,即使最终得到谅解,可是把萧军当作自己人生一切的萧红又怎么可能释怀。 从小缺乏关爱的小孩,会贪恋和依赖任何能抓到的温暖,也容不得一丝背叛。所谓性格不合,并不是真的性格不合,而是一个情深,一个却承受不起,一个缺乏安全感,一个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情去关注。两个人之间的信任慢慢消失,怎么可能没有争吵和矛盾。萧军累了,他很快有了一个自己的家。萧红累了,她很快有了另一个爱人。可是她爱的始终是那个在她最失意时,在一个女人最不堪时帮助她爱上她的三郎。她始终觉得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还是发掘出她深藏才华的三郎 这样的矛盾使萧红内心痛苦,也影响到了她和后来爱人的生活。所以她不快乐,她不开心。她的文字里始终有一丝淡淡的寂寞。她的猜疑,她的牵挂,她的爱杀了她自己。许广平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叫做《追忆萧红》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这时过从很密,差不多鲁迅先生也时常生病,身体本来不大好。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的寓所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里谈话,因而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也是陪了萧红先生大半天之后回到楼上,那时是夏天,鲁迅先生告诉我刚睡醒,他是下半天有时会睡一下中觉的,这天全部窗子都没有关,风相当的大,而我在楼下又来不及知道他睡了而从旁照料,因此受凉了,害了一场病。我们一直没敢把病由说出来,现在萧红先生人也死了,没什么关系,作为追忆而顺便提到,倒没什么要紧的了。只不过是从这里看到一个人生活的失调,直接马上会影响到周围朋友的生活也失了步骤,社会上的人就是如此关连着的。"”。以前读到,总是想不对,现在读来,不禁心酸。是什么样的生活使一个女子寂寞到如此程度?喜欢在有温暖的地方,喜欢在有阳光的地方去抓住朋友能给的一点点温暖和一点点关爱。萧红不是不懂事,而是太孤独了。纵使她有《生死场》,《商市街》,《呼兰河传》等这么多的作品,但是每当想起萧红,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首诗“那边清溪唱着/这边绿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停笔的时候,望了一下窗外,冬天的阳光是很灿烂,高高的龙眼树随风摇晃。可是我忍不住地想,姑娘啊,你的春天在那里?后记:我还没有能力评论萧红的作品,只是写了一下自己的感悟。

萧红的唯美

萧红小说取材大多来源于东北,由于故乡的沦亡与个人的际遇,她的作品往往弥漫着一股凄苦沉闷的氛围,同时也抒发着对苦难人民的同情。《莲花池》一篇,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萧红对于家乡深沉的眷恋,一字一句都散发着对故土的熟悉与热爱。虽然这个故事很悲伤,但仍不时地穿插跳跃着对明丽景色的轻快描写。对于自然景物和细微物体的细腻感知是女作家的一个共同特点,也可以说是优势。好像她们的眼不仅仅是眼,更是一台高像素的相机,能准确捕捉到那些摄人心魂的美。比如她对绿的描写,“天是晴的,耀眼的。空气散发着从野草里边蒸腾出来的甜味。地平线的四边都是绿色,绿得那么新鲜,碎绿,湛绿,油亮亮的绿。地平线边沾上的绿,绿得冒烟了,绿得那边下着小雨似的。而近外,就在半里之内,都绿得完全像玻璃。”《逃难》《朦胧的期待》则又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萧红。语言诙谐幽默又耐人寻味。似乎离开了东北的她,在别处一样生根芽。萧红的小说有散文化的倾向,情节推动并不明显,甚至连结局也是模糊暧昧的。但她擅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状况,也长于用一系列紧凑而精准的动作描写来直观地反映人物的心情。萧红的笔触聚焦于日常的琐碎生活,其刻画的精准与传神使得她的文字极具画面感。想到她在那穷困潦倒的生活之际,依旧能保持对写作的热忱和虔诚,便觉佩服。想她与萧军一度陷入极端困苦,食不果腹,简直是在死亡边缘徘徊挣扎。她每日只能在屋里等待,等待萧军带回一点食物或者谋得了工作的消息。日复一日的等待、寒冷与饥饿令她濒临崩溃甚至羡慕起妓女,因为她们在烟街柳巷中至少能保证温饱!但她还是在写,写她的家乡,写她的祖国,写她的人民,写一切她能感知到能回忆道能想象到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30年代,给我们留下了那样晶莹优美的文字。唯此,她才被那么多人喜爱。

萧红的呼兰河 我后知后觉的童年

第一次看萧红的文章,印象并不深,因为经过初中高中语文的“洗礼”后,对鲁迅类的文章本能的产生抵触。大一时了解她和萧军的那段烟尘旧事,开始对她产生兴趣,于是借阅了《呼兰河传》,仍不明白这么一本描写穷乡僻壤、语言平淡的回忆录凭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看完后,突然觉得她的文字就像一个深渊,让人心甘情愿的往下沉。也许就像林夕歌词所写的,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就像苦瓜,到了一定年纪才吃得出甘苦中的那缕清香。而对萧红的感觉,就像一位读者所描述的:她是一朵伤残的花,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合时宜的绽放。在萧红回忆中的呼兰河,一年四季都是热闹的,呼兰河的人,一年四季也都是快活的,麻木的快活着,路上的一个大泥坑,就可以看好多场快活的“演出”和快活的享用“淹死的猪肉”,一个染缸房的故事,就可以成为他们好几年快活的谈资,甚至一片被丢弃了的膏药,都可以让拾得者的手和心灵快活一整个冬天。在呼兰河,一切不幸者,都是叫花子,人们对待叫花子是很平常的。但是却擅长把不幸者的遭遇添油加醋无限放大,越是能把鸡毛蒜皮的事描述得像神话一般,讲述者在听众中越显得有威严。但仔细想想,这也怪不了那些夸张的讲述者吧,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年可能都发生不了几件小事,所以不把别人进监狱的“大事”夸张成神话,就没话可讲啦。萧红的童年里,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爱,但得到了祖父最深的爱,所以,对祖父的回忆成了灵魂最温暖的寄寓之地。“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下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的溜平,哪里会溜的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但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籽踢飞了。”“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我们这群“在温室里成长的90后”提起童年的时候,脑子里就开始出现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宠爱、小伙伴环绕....而我之所以对这段文字尤其钟情,是因为一直觉得我的童年除了太奶奶给我的那片云彩之外,都是黑白的,即使听者觉得有颜色,那也是我讲诉的时候加上去的。我并没有怪谁,也没有因为得不到很多人的爱而伤悲,反而越加珍惜那一份满满的爱。在农村生长过的孩子对萧红与祖父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陌生,小时候,太奶奶上山,我也跟着上山,太奶奶去拔草,我也跟着去,把太奶奶刚拔起来的草再种上,太奶奶去找别的老人聊天,我就在旁边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经历过战争年代和饥荒时期的老人身上,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所以从小我知道的事情总比别的小朋友多得多。与萧红一样,在我家乡的那个小村庄里,以前住着我的太奶奶,现在埋着我的太奶奶。生我的时候,太奶奶八十岁了,我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太奶奶就九十岁了,她九十岁那年的最后一天,还没来得及和她一起吃最后一个年夜饭,她就死了。她死后我常常梦到她,梦到她突然又变年轻的样子,梦到她变成一堆白骨的样子,梦到我牵着她的手走在田野的样子。。。。前段时间奶奶去世之前,我又梦见了她,和我那个后知后觉的童年。

冷到震颤

在冬日南方的屋里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真是有种冷到心上的感觉,但这种冷是震颤的冷,警醒的冷,你看她写的无非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儿,但这些小事儿中的“人”,却是个个鲜活无比,把旧中国乡土社会中人的沉寂,荒凉以及迷信,保守,自私,势利,甚至愚昧到残酷的特征,裸露无遗。还好,结尾是温暖的“他一定要生根,要长的牢牢的,于是他照常活在世界上,他照常的负着他的那份责任!”

墙头上的一朵红花

(一)冬天读萧红是什么感觉?冷。图书馆的空调不知何故总也升不上温度,读到《商市街》的时候因为温度和情绪的双重低落我开始浑身发颤,而那时还是文艺女青年叫做悄吟的萧红正蜷缩在商市街上某间冰冷的屋子里等待着被她唤作“郎华”的萧军。读《商市街》是很痛苦的体验,一个年轻的充满才情的女子,字里行间却全是她和爱人又怎么饿了,怎么穷了,怎么又没有木炭了,怎么又问人去借钱了,才华和爱情还有青春都不能完全稀释掉贫穷和生计带给他们的困顿。也许是因为一生的飘零,总觉得萧红的人也有股子说不出的清冷,这种清冷不是她对外物的疏离和冷漠,而是外物对她的不够温柔,“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所以一旦在搜集到的为数不多的照片里看到萧红的微笑,就觉得怜惜,觉得那是灰暗中的一缕红,鲜艳又孤独的那么明显。而对于这样敏感忧郁的女子是一定要有位有心人为她拍照的,因为她的欢乐那么稀薄那么容易稍纵即逝,一定要在恰当的时候为她留住那欢乐的一刻封存起来,日后孤寂时才好聊以安慰:毕竟,也不是没欢乐过的。(二)我觉得萧红最好的文字都是有与回忆有染的,回忆里的童年生活,回忆里的鲁迅先生,共同组成了她生活和文字最安适美好的一段时光。而她这些事关回忆的文字也是唤起读者回忆的文字,是能激起人乡愁的文字,因为在这些文字里事先已经寄托了她那些再也回不去的过去,那些无处安放的乡愁。读《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时,眼泪没有任何预兆的就流下来了,萧红朴实贴切的文字和文字里冬天的气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姥姥家的那段日子。北方冬天里干燥的土路、地上散落的谁家的用来烧饭的柴草、灰色空旷的天空里红的耀眼的夕阳、嘴里哈出的白气、皴裂的皮肤、干燥的嘴唇、空气里总弥漫的那股子烧着了东西的味道,还有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不知道为什么这烟让人特别的有归属感,就像萧红说的:为了这烟,不觉得寂寞。(三)《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写作方式甚至写作的情绪都会让我想到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小小的地方里住着一群活的不怎么快乐但还是坚持活着的人,这个小城和这些人遗世独立似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却能让作为读者的旁观者窥见一缕自己的影子。与大城市里的小人物不一样,小城里的人如果说自己孤独是会被人嘲笑的,好像土的贫穷的连孤独的权利都没有了,为着这份表达孤独权利的丧失,小城的孤独也许更加沉重,因为空间太过狭小,无法释放那么多的孤独。小城里的各色人物很符合罗素那个“沙漠中的雨”的比喻:沙漠中的雨下了很快就被蒸发了,就好像从来没下过雨一样,有些人来到这世界上也仿佛这般自生自灭的,就好像从没活过一样。比如《小城三月》里翠姨的那段长在心里也死在心里的爱情,若不是萧红的笔触,谁会知道世上竟有这样一段隐秘的爱。对于这些各色人物的生死萧红的语气也是淡淡的,“死了也就死了,活着也就活着,顺着自然的顺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语气的淡刚好反衬感情的重,这些人的生命是轻的,这种生存状态给人的触发却是重的。(四)以后谁再问我怎么才能尊重农民,我会跟他说应该去读萧红,因为读了萧红你会明白,农民不是那个你以为的戴着白羊肚手巾穿着厚棉袄脸上全是深浅不等的皱纹说话带有浓重鼻音的教科书形象,萧红笔下的农民不是最正面的,也不是最麻木不仁的,但却是最像“人”的:是会爱、会恨、会思考、会迷茫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将对方视为独立个体是我能想到的最大程度的尊重。尽管萧红一再说“在农村,一根黄瓜一头猪的命都比人的命重要”,“只有物质可以满足他们,人们不需要灵魂”,但她心里却有着无限的悲悯,因为那些人,那些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绝非没有任何精神追求,只是为着物质的过度的贫乏,他们甚至不敢流露出内心对精神的期盼,他们嘴里说着的永远是今年的播种来年的收成,但其实字字句句里都包含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无奈、悲苦、爱怜,他们接近大地,对着天空诉说心事,他们比对着霓虹灯伤怀的都市人更真实更像个诗人。阅读萧红也让我更加明白北方那片土地,如果说南方多雨湿润气候下的情绪可以用幽怨来形容的话,北方那苍茫大地上冬日里凛冽的气息则要用悲凉来形容。小时候喜欢曲折的含蓄的雅致的精雕细琢的东西,虽然身在北方但难免觉得北方有时是粗糙的,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朱自清笔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充满种种幻想,然而萧红让我感觉到北方小城独有的韵味,跳大神、鬼节、野台子戏、拜娘娘庙,全都被她写出了人们寄托在其中的种种情思和寓意,而不再单单是一个文化符号。(五)萧红的革命性与其说是信仰某种理论,不如说是始于天生的叛逆,始于她对一切不公、丑陋本能的反感以及对一切美好本能的追逐,她的革命也首先是一场个人革命,一如《生死场》里那些决定革命的农民,在没有弄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个阶层的时候,他们已经本能开始的抗争了。萧红人和文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即使是在革命和战争的大背景下,人也不是只有这两个生活主题的,而是仍然有着很多关于生存关于爱的迷惑和思考,就算是再战火纷飞的土地也同样有生命力极强的罂粟花盛开,人性就是这簇罂粟花,是枪炮也打不死的,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状态也不单是由战争导致的,而是有着更让人深究的原因,是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六)看到有介绍萧红生平的文章,说是从武汉撤退时只有一张船票,萧红让端木蕻良先走,然后端木蕻良就真的走了,怀孕的萧红一路从码头走回去,摔倒在路上不能动,直到有人把她扶起来。这样的萧红懂事的让人难过,如果她纠缠一些呢,如果她自私一些呢?可是她不会,否则她就不是萧红了,她对人的依赖要以自己不成为别人的负累为前提,然而在这两者之间如何才能平衡呢?于是在彷徨中就又留下了独自一人的萧红。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这句话似乎是种预言,预言着萧红在性格和时代的双重夹击下一生注定的漂泊,注定着她一生没有能成为谁的妻子的命运,注定着所谓的岁月的静好于她只是一种传说。以前读余杰的时候,他说凭直觉他觉得鲁迅是喜欢萧红的,其实想来喜欢不喜欢又有什么重要呢?萧红缺少的并不是爱,而是一种安稳的爱,而这份安稳前前后后的几个男人都没有能给她,即使鲁迅对她存有一份爱怜,那也只能停留在爱怜上了,这份爱怜也没有能让她停止漂泊。(七)《呼兰河传》里写到过一个粉坊,粉坊里的人住着摇摇欲坠的房子,漏着粉条,总吃着不干净的粉条也不会生病,还总唱着歌,萧红说,那唱不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萧红还说: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总觉得,这话写给她自己的。几句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买了林贤治先生的《漂泊者萧红》,快递在途中枣报的《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写萧红写的极好,大爱,不过好像阅读链接找不到了看萧红写到跳大神,结果最近听二手玫瑰,梁龙也唱了跳大神,把我笑得,东北人真有文化,前有萧红,后有梁龙。每天改论文烦了就写写读书笔记,写了好几天总算先告一段落

别样的小说--别样的女人

这是我第一次看萧红的书《呼兰河传》。也是进的豆瓣来,第一本受豆瓣各位大侠的书评感染而去看的书。很感谢有豆瓣这个书友网,大家的推荐果然是好书。它不像一般的小说那样故事完整,情节连贯,中心突出。它就像一个老人在回忆童年的片段。东二道街,十字街,,后院,跳大神,放河灯,看野台子戏,邻家的团圆媳妇的故事,有二爷子的故事,冯歪嘴子的故事,记忆中的人,各自的命运悲凉却真实。“别人看着他就活不长了,他却一直活了下来,每天都坚持。”看她的文字,背脊一直发凉。但是心不凉,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这也是作者的特色,我猜想她的性格和张爱玲是完全不一样的。萧红的性格里面,应该是敏感但不失洒脱的,她比张爱玲更多一份男人般的坚强。张爱玲是小资的上海女人,穿着旗袍,磕着瓜子,说着事儿,磨叽磨叽,但是偶尔跳出来的总结陈辞会经典到可以让你永远忘不掉。而萧红是平民家庭的平常女子,甚至是假小子,带着一份洒脱,去经历一点一滴的痛。多数时候,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的悲凉,却无能为力,只好用文字记下些许。记主人公的凄惨,记别人的冷漠,记周遭的势利。同时也记下了作者自己的敏感与信念。正如冯歪嘴子,他觉得他在这世上,他是一定要生根的,要长的牢牢的。做人应当如此。可以敏感于所有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艰难困苦,但仍然要坚信我们都是“一定要生根的,要长的牢牢的。”

萧红的呼兰河 我后知后觉的童年

第一次看萧红的文章,印象并不深,因为经过初中高中语文的“洗礼”后,对鲁迅类的文章本能的产生抵触。大一时了解她和萧军的那段烟尘旧事,开始对她产生兴趣,于是借阅了《呼兰河传》,仍不明白这么一本描写穷乡僻壤、语言平淡的回忆录凭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看完后,突然觉得她的文字就像一个深渊,让人心甘情愿的往下沉。也许就像林夕歌词所写的,有些事是提早都不可以,就像苦瓜,到了一定年纪才吃得出甘苦中的那缕清香。而对萧红的感觉,就像一位读者所描述的:她是一朵伤残的花,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合时宜的绽放。在萧红回忆中的呼兰河,一年四季都是热闹的,呼兰河的人,一年四季也都是快活的,麻木的快活着,路上的一个大泥坑,就可以看好多场快活的“演出”和快活的享用“淹死的猪肉”,一个染缸房的故事,就可以成为他们好几年快活的谈资,甚至一片被丢弃了的膏药,都可以让拾得者的手和心灵快活一整个冬天。在呼兰河,一切不幸者,都是叫花子,人们对待叫花子是很平常的。但是却擅长把不幸者的遭遇添油加醋无限放大,越是能把鸡毛蒜皮的事描述得像神话一般,讲述者在听众中越显得有威严。但仔细想想,这也怪不了那些夸张的讲述者吧,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年可能都发生不了几件小事,所以不把别人进监狱的“大事”夸张成神话,就没话可讲啦。萧红的童年里,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爱,但得到了祖父最深的爱,所以,对祖父的回忆成了灵魂最温暖的寄寓之地。“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下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的溜平,哪里会溜的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但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籽踢飞了。”“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我们这群“在温室里成长的90后”提起童年的时候,脑子里就开始出现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宠爱、小伙伴环绕....而我之所以对这段文字尤其钟情,是因为一直觉得我的童年除了太奶奶给我的那片云彩之外,都是黑白的,即使听者觉得有颜色,那也是我讲诉的时候加上去的。我并没有怪谁,也没有因为得不到很多人的爱而伤悲,反而越加珍惜那一份满满的爱。在农村生长过的孩子对萧红与祖父这样的场景应该不会陌生,小时候,太奶奶上山,我也跟着上山,太奶奶去拔草,我也跟着去,把太奶奶刚拔起来的草再种上,太奶奶去找别的老人聊天,我就在旁边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经历过战争年代和饥荒时期的老人身上,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所以从小我知道的事情总比别的小朋友多得多。与萧红一样,在我家乡的那个小村庄里,以前住着我的太奶奶,现在埋着我的太奶奶。生我的时候,太奶奶八十岁了,我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太奶奶就九十岁了,她九十岁那年的最后一天,还没来得及和她一起吃最后一个年夜饭,她就死了。她死后我常常梦到她,梦到她突然又变年轻的样子,梦到她变成一堆白骨的样子,梦到我牵着她的手走在田野的样子。。。。前段时间奶奶去世之前,我又梦见了她和我那个后知后觉的童年。

她比烟花寂寞——《呼兰河传》

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生命流淌在时空的岸边,溅出一朵朵水花。或许一个人走过多少地方所留下多少生命的痕迹,随着天长地久的步伐摩擦出生命燃烧的历程;而从生到死所承受的体验和感悟,在不停的回首追忆中,将时间的碎片翻覆入宁静的思维,在长满野草的心深处,不禁被潸然而至的泪水充满。在1940年的香港,一个远离东北老家的姑娘,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下了自己对北方的深情呼喊——《呼兰河传》。在她寂寞地离开人世的前年,她写完了她一生最完美的作品。这个姑娘就是后来被人们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更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与女词人李清照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她原名张乃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十二岁时,父亲把她许配给王恩甲,1930年萧红抗婚离家逃往北京。在这乱世中,从此她开始了十年奔波,四处迁徙的日子,并一生都处在极端苦难和坎坷之中。然而在经历生命的这些浪花中,她并没有被命运所屈服,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尤其是在民族的灾难中,她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并对命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搏击。《呼兰河传》是她对寂寞童年的一曲挽歌,也是对呼兰河畔描述的一束风俗画。熟悉的笔触、色彩、用光,萧红再一次用她那喃喃自语般平静的叙述将我领进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东北:在东北广袤的黑土上,荒凉的平原与田野间,呼兰河南岸的一片柳条林里,在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眼中缓缓地洒出它单调的色彩。这种单调是沉郁的、灰色的、苍凉的、凄冷的甚至阴沉的,一个小女孩的童年的快乐是这样的颓废和布满灰色的纯净,读起来整个故事平静、有点遥远而又真实,充满了美丽抑或优郁的调子。小说中的人物极其朴素、善良、愚昧,闪着质朴的人性之光,他们的人生命运各不相同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结局。他们度过了严冬,来到了热闹的人生高潮中,看别人跳大神、唱秧歌、演野台子戏,参加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然后又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的饥寒保暖、衣食住行操劳终生。小团圆媳妇、王大姐、有二伯、冯歪嘴子等等,他们一个接一个出场,又一个接一个谢幕。 而祖父无疑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萧红在小说的尾声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大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祖父和小女孩的后花园,是《呼兰河传》的精神所在。老人和少女的对话是书中所有记忆的最有声色的地方——只有到了这时,文笔下人物的呼吸才让人感到呼兰河这个小城的生活不那么过于沉重。因为这副风俗画展开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始终是在祖父和“我”的观察与思考中进行的。人们的生活节奏无比滞缓,如悠长的钟声和长长的叹息般充满闲愁与无聊,人们冷漠一切即使是生死。这很容易让我想起沈从文的《边城》。在这样的生命体验中,萧红用她刹那的笔法留住了人世的春秋和诸多沧桑以及对时间逝去、生与死、空间追忆的不尽的怅惘和忧郁。而生命的永恒通过祖孙二人的对话象征了一切可能性的存在。 萧红的文笔在这部自传性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描写东北大地的粗线条的粗犷和原始美,小说的情节是那样的感伤,整部作品里回荡着更多的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惑,她不知道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她的笔下倾泻出了一种无力的孱弱,或许她原本就是一个软弱而悲伤的女子。 书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动地就是后院的那个大花园。在这座大花园里,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也是充满温馨的一段时光。然而她的一生颠沛且流离,经历的五个男人:王恩甲、陆振舜、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却无一而终。她用一生来寻找依靠,在她逝世之前,自始至终陪在她病榻前的不是她的丈夫,而是骆宾基。她曾经想病好后嫁给骆宾基,然而还是死在了战火纷飞的香港,时年三十一岁。她的一生所托非人。或许,她,比烟花更寂寞。

人生何如,如此这么悲凉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他们毫无方向的,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似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冷。断断续续从夏天一直看到了冬天,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看时的感觉总是荒凉的。她写童年的小院子,繁盛而又荒芜;她写团圆媳妇,活泼泼的一个小姑娘啊,就在旁人一次次热闹的旁观下,活活地被折腾死;她写童年那一户户人家,一家家商铺,如此狭小,如此生活得艰难的一群人,却快乐地不怎么快乐地活着……这一切都淡淡地描述着,好像这些人都与她无关,可是她却说“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生由不得你,死也由不得你,命运自有它的安排。这满满的回忆,落在白纸上,尽是萧索。“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没给五星不是这书不好,是我不喜欢这样看着热闹读着悲观的书,萧红漂泊了一生,这书里的味道也是凄凉的。)

到底是时代成就了萧红呢还是毁了她呢?

最初知晓萧红,竟是因为她和萧君鲁迅等人的情史。可是通篇读完《呼兰河传》,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萧红,竟然让80后的我感同身受童年记忆。有一个自己的后花园,翻家里的藏的旧东西,把音乐盒拆开却装不回去,还有一次在柜子里看到一窝刚生出来的白白嫩嫩的可爱的小老鼠,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回忆。还有记忆中的奶奶,会把别人给她的糖藏起来给我吃的奶奶,会在天快黑的时候叫我回家的奶奶,因为一次意外跌入冰天水沟而去世的奶奶。。。想起来都会心酸。然而庆幸的是,今天的我过的比萧红幸福。可是到底是时代成就了萧红呢还是毁了她呢?那平白朴实的文字读起来,竟是一个个伤,究竟要经历什么才能如此伤及骨髓?除了孤绝品质,绝世才华,她一无所有。

其实我还没读完

说起看这本书的原因,长这么大,总是会看到,萧红,才女,这样的评语,看到推荐这本书,于是找来了一看,一开始看,很简单的话语,好像一个孩子在喃喃自语,我蹲在她旁边,听她慢慢道来,很安静,她带着我走过她眼中的世界,每一条街,每一座房子,商店,小巷,围在路上那个大坑那看,是不是又有猪掉了下去,又来到她家,会看到她的祖母,有些刻薄,看到她的祖父,那么慈祥和蔼,,看她又偷偷溜进了后屋,又偷了什么吃的玩的,那么开心,她又领我进后花园,长满了花花草草,可爱的孩子,却又偷着些许凄凉。故事里有很多的人物出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童养媳—团圆新娘,12岁的孩子因为长得壮实,要说自己14岁,天性不泯,却奈何来到了这个日夜跳大神的家里,挨打挨骂,折磨到最后,被开水烫,一群人还假惺惺舍不得,最后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就是有二叔了,一开始看的时候,还好奇怪,有二叔是有个二叔的意思吗,后面才看到,这个二叔好像很穷,常常寄住在这家,又寄住在那家,也会偷东西出去变卖,还被小孩子抓到了,有二叔不喜欢别人叫他有子,乳名,有二叔也会和别人吵架打架,我到最后都没太看懂有二叔是个怎样的人,或许是我看的太粗虐了吧,看完再看一下。我其实还没看完,我跟着这个孩子,看她眼中的世界,她好像没有什么玩伴,她看尽身边的好好坏坏,这些人的一辈子,那磨坊打梆的,那被丝瓜黄瓜缠满的房子,有开心,却一切都好像没有生机,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好像没有什么色彩,难过。继续看下去。

燃烧之后只余凄惶

读上世纪上半叶中国作家的小说,语言上总有点别扭,感觉这也许就是时光的距离吧,那时的人也许就是这样的。但是萧红《呼兰河传》却改变了我的想法,书中完全是北方白话,居然和今天身边的语言如此接近,甚至那些幽默的笑点都是一样的。除了这个发现,这本书让我惊叹作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一篇故事性不强散文集似的小说,却能吸引人手不释卷。远离故土数十年的她,如此细腻和生动地表现出故乡的风土人情,那么灵动真实,趣味横生。也格外喜欢书中散发的情绪,在整篇无法抹去荒凉孤寂的底色上,冷幽默让人忍俊不止,短暂的温暖和美好令人感动却更令人感伤。也许作者感觉到人生已到尽头,才会在这样的情绪中怀念故土的四季风景和人情故事,好像在最后的时刻把人生的悲叹都投入其中,悠悠的,带着一丝嬉笑,最终还是满腹遗恨、满面泪痕。这本书写在她人生即将落寞的前两年,也是她死后评价最高的作品。


 呼兰河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