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袍与牢骚》书评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50617803
作者:智效民

民国名仕列传

以前多次提过我曾经错误的认为民国时期是个动荡不安乱哄哄的黑暗年代,没有什么可供深入了解的,随着对相关历史事件的不断了解,并读了一些民国时期学者的书后,逐渐认识到那是近代史上中国思想大转折时期,是落后的传统东方文明与西方先进文明大碰撞大融合的时期,对那之后的中国人的思想走向甚至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媲美。那时国家政局的动荡丝毫没有影响学者们的治学研究,相反由于加入了西方的一些理论、方法,致使那个时代的学者有了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机会,并出现了最早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家。书中记载了林森、胡适、张澜、闻一多、张伯驹、柳亚子等二十余位民国名仕的轶事、典故。以前也零散的听说过民国大师们的一些趣闻轶事,仿佛名家大师们都有些与众不同的个性,加之他们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个性”更是被后人夸大,逐渐成为其本人的“标签”了。由于前几十年意识形态,特别是“十年浩劫”等原因,也致使许多民国大师,逐渐被人们遗忘,被冷落,但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是不可能被人为抹杀的,在越来越客观开放的当下,他们又重新被人们所记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视线,使人们能够完整的看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全书分三编介绍了二十余位民国名仕,当然在人才济济的民国时期,这只占一小部分,但窥斑识豹,从这一部分的人们的身上能看出,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名仕风范,正是他们的总结、创新和传承,奠定了现代华人社会的中华传统文明氛围。

牢骚识字始

零星读过民国的几本书,以微博体的形式出现,皆是残篇断章,不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民国的风物的确有很多值得追忆之处,我虽只窥一斑,但仍向往之。那虽是战乱频仍,国破民困的岁月,却也是大师频出的年代。按图索骥,我先是了解了本书作者的背景,百度百科上的介绍却非常简单:智效民,男,1946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中文百科在线上又丰满了一些:智效民,中国当代人文学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研究及现当代思想史研究。随笔性质的文字研究成果向来难被学术界认可,皆因其随性、随心,甚至有杜撰的嫌疑,总之是文学性强于学术性,一直被认为学术价值有限。可是近几年来有关前人的书信往来、随笔札记甚至于小说著作逐渐引起学界重视,其中所蕴含的有关人物生平的探究、专业方面的探索、历史真相的还原等内容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作者正是苦于学术正宗不能真正挥洒才情转而专攻学术随笔,事实也证明,学术随笔对于还原历史人物、探究历史真相具有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哪怕是一桩悬案,只要结合不同历史人物在同一时期的相关记录,放在一起,是非真假,自有公断。学术随笔的便宜之处在于给众多想要了解前人点滴、历史掌故的普通大众大开方便之门。学术随笔简短精炼、通俗易懂、故事性强,于作者处更易驾驭和掌控,不似所谓正宗学术论文般晦涩难懂。而它的难在于历史事件的盘根错节,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想要理出头绪,理清思路,呈现给读者一段段逻辑清晰、文笔流畅的历史,实属不易。更关键的是每一段人物历史都牵扯甚多,无论是人物关系还是其他,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或历史积淀,想来也是只知其然,很难知其所以然的。譬如写到一个人物,然后牵出他的诸多朋友、诸多事件、诸多著作,如果之前没有接触,便只是一堆陌生的文字,很难知晓其中更多细节。写大师自然不离民国,那些为教育坚守的校长,为民众呼号的公知,如今都长眠地下,他们曾经的作为和一腔热血撒在那个家国存亡危在旦夕的民国时代。如果我们从历史课本上学到了所谓经验教训,那也不过是胜利者篡改后的正义。我始终坚持:正义来自民间,正义存在百姓心中。有歌唱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可到了后来,那秤砣砸向了老百姓。鲜血直流,浸染了大师长眠的尸骨,惊扰了他们沉睡已久的亡灵,让他们死不瞑目。现如今,到处是师大,但是大师却是早已绝迹了。胡适有得意门生吴健雄、饶毓泰,而饶毓泰有学生吴大猷,吴大猷有学生杨振宁、李政道,就像胡适说的,我是一个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人,但却有两个学生是物理学家;名不见经传的张久庵有张彭春、张伯苓两子,前者是中国话剧的先锋,更培育出了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后者是中国教育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私立大学的拓荒者,创办了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和逻辑学大师金岳霖不仅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生交好,更有学生沈有鼎,沈又有学生,后来的文坛怪杰王小波,更有王浩、殷海光等人,为中国的逻辑学、哲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民国一代,学界枝繁叶茂,英才辈出,一人长眠,更多人苏醒,虽不能挽回民国颓势,但却为学界留下无数瑰宝和佳话,令后人望尘莫及。书名起为《长袍与牢骚》,细想再贴切不过,人说文人多悲秋,文人误国等等,我以为不然,文人悲秋是一种特有的情怀,更多的悲或许是为家国社稷,为壮志难酬,为生不逢时。文人误国就更是不敢苟同,皆是近代以来对文人的轻视与误读,国乱思良将,盛世出能臣,古代科举取士,有多少文人为报效国家十年寒窗,出将入相,助明君开创盛世,阻昏君祸乱百姓。所谓“士农工商”曾经的首到了晚清民国,不承想本末倒置,成了“臭老九”,可叹可悲。长袍为古时文人的标志和符号,由鲁迅的《孔乙己》可见一斑。牢骚则是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见文人对家国忧思之情、眷念之意。又有多少文人志士壮志难酬转而寄情山野、闲赋诗文?又有多少文人雅士因触怒天颜遭受牢狱之灾,最终身首异处?民国虽乱,却是百花争鸣,自由绽放,纵有当局阻挠,却仍旧为家国兴旺奔走呼号,抛头颅、洒热血,为个人解放大谈真理、自由,虽死无悔。长袍与牢骚,说白了,就是壮志未酬或生不逢时或遇人不淑的公知对家国天下的忧思与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喟叹。

民国的魅惑

说实在话,在我看来,智效民先生的这本书只是简单收录了一些民国旧人旧事,写得有些扯,并不是非常喜欢。首先,是书名泛。乍一看,我想当然的以为这是写知识分子与现实社会之间关系的,但通篇读过,并非如此。我只能理解为所谓的“长袍”是来自于《张澜:大时代中的“长袍先生”》一文,而“牢骚”则是指《“牢骚太盛”柳亚子》。这两篇写得固然不差,但就全书来看,的确算不上是点睛之笔,远不能涵盖这本书的内容。其次,是内容乱。全书25篇文章,每一篇都差不多是围绕一个民国人物来写,这些人物有政界精英林森、张君劢,有民主人士张澜、柳亚子,有知识分子闻一多、胡适,有商界大佬陈光甫,有上海大享杜月笙,还有当时延安的开明绅士刘少白和牛家崖批斗,也写到了自己的父亲,内容跳跃幅度很大。但他对人物的描写,并不着重于其生平,而只是针对某件事、某一时的表现而写——写闻一多只写其为什么放弃自由主义,写蒋廷黻只写其在西安事迹中的表现……虽然不够全面,但他每个人、每件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解开了一些历史疑团,倒是值得肯定。最后,是结构散。书中所谓的“三编”估计是编辑为了把他历年来所写的文章放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去,所生造出来的,但是又太不够严谨。象上编“社会理想”中写林森一篇,并没有写他如何孜孜不倦推动中国的现代转型,只不过是把笔端集中于他的品格而已;而中编“文化传奇”中却收录了写上海大享杜月笙的文章,他也能算是文化人?当然,我也无法全盘否定这本书。整书虽算不得很好,但分开来看的话,智效民先生的每篇文章都自有其价值,也的确通过这些人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民国,告诉我们一些教科书上从来不讲的事情——比如《蒋廷黻与西安事迹》写了苏联斯大林对事变进程的决定性影响,《闻一多:为什么要放弃自由主义》让我们知道闻一多原本并不是民主斗士,而《杜月笙:“上海大享”办慈善》则使我们看到了黑社会老大竟有办慈善这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牛家崖“斗牛大会”》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文革的一个绝妙的预言。事实上,近年来所兴起的民国热把民国年间的旧人旧事旧物全都扒拉出来晾晒了一遍。很多在意识形态决定论的视角下,原本已有定论的东西现在经七八年后的阳光这么一晒,竟被镀上了一层别样的朦胧之光,有些晃眼,有些摇曳,有些魅惑——从原本在历史教课书上黑暗无比,惨不忍睹的万恶旧社会到民主自由、歌舞升平的黄金时代,从反派人物到革命先锋,从黑白两色变成了五彩缤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本来就复杂得如同多棱水晶,而现在很多书都是通过单纯的肯定或否定某个侧面写来加重这种魅惑。这本书也同样如此——它聚焦于近代史上那些被刻意遮蔽的是与非,意在告诉我们一个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民国,却又无形中加重了民国这种魅惑之力……客观来讲,民国是典型的乱世——政治是有民主,学术固然也是高峰,但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也的确是实情,它们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侧面,而这种多姿多彩的魅惑也正是历史的真实和魅力所在。对此,我们不能被晃晕了眼,而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今天有人来美化民国、推崇民国,这固然有对历史矫枉过正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包含着对当下现实的思索或者不满,渴望从民国的历史中寻找心中的缺失,寻找对当代有所帮助的答案。这有赖于我们以更加敏锐的眼光,更加理性的分析,去拨开重重迷雾,透视历史的多重侧面,从而找到历史的真相,发现对当下的启示。或许,我们能够从这本书本身中找到一些答案。

这才是历史:不美化不神化——评《长袍与牢骚》

这才是历史:不美化不神化——评《长袍与牢骚》文/龙敏飞《长袍与牢骚》正如其副题所言——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民国。在这本书中,讲叙了民国时期不少的历史人物、不少的历史典故,其写作手法,虽然还算幽默,但给人的感受仍是沉重的。不过,此书给人最大的感悟是,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是严谨的,因为它没有美化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也没有神化任何一个历史典故,这样的态度,才尽显真实,也才更让人相信:这写的才是历史。一直以来,我们对历史知识的关注与获得,大多来源于教科书,但教科书因篇幅有限,往往会选择性报道,使得人物的形象,没那么生动形象,甚至有呆滞化之嫌,好人便一好到底,坏人便一坏到底。这样的历史灌输法,无疑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也往往让人产生疑问:好人就没有坏的时候么?坏人就没有做过一件好事么?在《长袍与牢骚》一书中,其对历史书写的态度,便是:不美化!不神化!不异化!还原一个个走下神坛、有血有肉、并非完人却勇于担当的血性人物。如柳亚子、如蒋廷黻、如张君劢、如胡适、如成舍我等等。这才是历史,也可能更贴近于真相,毕竟,人无完人,过于完美的塑造,反而让我们有一种敬畏感,一种不真实的存在感。对于柳亚子的认知,我们一直停留在他诗歌盖世上,曾和毛主席对诗,不过对他本人的性格却少有了解,而从这本书中,我们知道,柳亚子其实“牢骚太甚”,也有些看不起人、有些自负;再如胡适,我们只知道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在高高的神坛上,殊不知胡适的身体,也经常患病,且经常住院治疗,最终去世也是因为没有“遵医嘱”,这样的真相,或许更加拔高了胡适,但却让人知道,生死病死是自然规律,哪怕你是“伟人”,也难逃病魔的恶爪;再如张学良,从历史书上有限的知识里,我们知道他发动了“西安事变”,顾全了国共合作的大局,但我们却不知道,张学良其实是一个听不见他人意见的“公子哥”,且有过拥兵自重的表现……这些有血有肉的历史,我们很难从历史教科书上获得,但这样的历史,却更加引人入胜。众所皆知,每个人都是两面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过于地脸谱化,是不真实的。对待历史的态度,真实是最大的生命,没有了真实,便没有了历史,这是最起码的底线,所以,再看历史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人物的“两面性”,这样我们了解的历史,才是更加真实的历史。更好地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地“以史为鉴”。如果历史本身,便是切片化的、不全面的,显然可能形成“误导”,只有真实地贴近历史、贴近真相,才不会“误人子弟”。从这个角度来说,《长袍与牢骚》一书,无疑是“较真”的,而这种较真务实的态度,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么?

不要轻信教科书

不要轻信教科书评《长袍与牢骚》民国的历史,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历史教科书上很少提及学术上的成就,政权的更迭和军事战争成为了教科书中那个年代的主要内容。在那个传统与外来文化交融的时代,思想碰撞,火花四溅;大师辈出,风流倜傥。衣冠服饰不仅是社会形态与正统地位的标志,也包含着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与角色的认同。《长袍与牢骚》里面的主人公们多一袭长袍,满腹牢骚,演绎着那个时代的绝唱:长袍代表的是传统,以及他们对于传统的坚持;牢骚代表的是思考,以及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政治上的斗争给学术上的自由留出了宝贵的空间,也成就了民国时代人才与学术上的空前繁荣。民国时期,学术上对于传统的继承以及外来文化的吸收,报效国家的忠诚与理性思考的客观,成就了一段历史上灿烂的辉煌。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大师之后已无大师”的追问,我们仍需要追溯到这段历史,希望从中吸收智慧与精华,为新的中国梦铺路奠石。民国那段时间令人难忘,不仅仅是因为学术上的原因,更是因为在那个时期,很多人都为自由与民主在努力,即使有点贫困潦倒,也感到生活幸福。“自由之意志,民主之精神”的旗帜,至今仍在新中国的大地上高高飘扬。自由如空气,不断推动着这个神奇的国度艰难前进;民主如号角,提醒着改革前进的方向。辜鸿铭一袭长袍一条辫子在大学里授课;我们的朋友胡适之先生,在总统府上与总裁谈笑风生;柳亚子先生被奉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舞长宜放眼里”……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守和个性,演绎着社会变迁的奇迹;社会用包容的态度拥抱着每个人,在战火纷飞中看淡国家的惨痛。在那个时代,一大批人在追求自由与民主,推行宪政与分立,他们已经为后来的国家写就了序言。即使,后来的教科书已经忘记了他们。我们曾经的教科书给我们讲了民国历史的什么内容?里面有朝代的更替,政党的更迭,军阀的争斗……所幸,当时的人记录很多事留下来了,当时的很多活历史资料留存了下来,我们有幸能看到百年前的中国社会状况,和那个时代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和我们曾经接受过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的是因为教科书上的空白,有的是因为政治引导下的曲解。也正是基于此,我们也深深记住了这个教训:不要轻信教科书。2013-6-30

非庄园时代的风流

奥威尔有一本影响力很大的书,叫做《动物庄园》。可以说,自秦政以致清末,中国两千余年来皆“动物庄园”也。往昔固然不乏风流人物,但都是庄园里的流韵——专制统治阴影下的风流。辛亥革命颠覆专制时代,造就了清末民初的非庄园时代,从而成就了其风流。智效民在《长袍与牢骚》一书中写胡适、林森、张澜、张君劢、陈舍我……是庄园围栏打破后人站立行走后最快活的一群。这群人的政治观点不尽相同,思想相差甚远,但却有一个共同点——活泼。这种活泼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表现出来的,而是骨子里的。这与专制时代知识分子的气质大不相同,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泯灭人的个性,放大的人的阴暗面——亦即动物性。表面上看,专制时代也有几个帅才和天才,实质上却是它根本不需要有健全人格的人,且莫说帅才和天才,他真正需要的只有一种人——奴才。在这种力之下,有才能和有个性的人都被扼杀,因而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衰世》发出这样的感叹:衰世者,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不要说君子中无真君子,小人中连真小人也没有,有的只是行尸走肉,胆小鬼,伪君子之流。可以说,中国的专制大牢笼里豢养的全是僵尸死肉之辈,而不见一丝丝活气。清王朝的灭亡,就像是革犬羊而成真人,变牢笼为轩厅。这一变,就像普罗米修斯赐予人灵魂,使人真的有了活气。民国人是真活泼,活泼使他们有一种特殊的气质——率性。他们敢爱、敢恨、敢说、敢言、敢骂、敢怒,甚至敢打、敢杀……敢爱者,不惜受千夫所指,吾独往也,如徐志摩之坎坷情路;敢恨者,朝夕相见,不出一言,如鲁迅与周作人决裂后之在某校同时任教;敢说者,言辞如刀,不留余地,不拘礼法,如陈独秀之猛攻守旧派;敢言者,并非乱说话,而是在紧要关头敢于挺身而出,不惜刀斧汤镬加身,以一身而任之,如冯玉祥之痛陈蒋介石。所谓敢骂,并非泼妇骂街,而是直指心黑手辣有兵有权之辈,如章太炎之骂袁世凯;所谓敢怒,不是对卑下之人琐碎之事,而是专怒无耻权贵卑鄙之事,如邵飘萍通过报纸打各色“老虎”;敢杀者,不惧对方身居高位,保镖林立,十余年如一日,处心积虑手刃强仇,如一介弱女子施剑翘刺杀五省联军司令孙传芳……民国人的这种真,使他们成了一道永久的风景。他们所出的时代并不美好,甚至是一个动荡与混乱的时代,然而他们活的自在,快活,不憋气,不郁闷,是一等一的大公民。民国人多风流,在于其有才气,有火气,有真心,同时也大气的一面。智效民写《长跑与牢骚》,每个人都写的不长,但却抓住了他们的气质特点。林森的“隐”,张君劢的“敏”、张澜的“厚”、闻一多的“畸”、胡适的“陶”(陶然之陶)……都抓住了肯綮。此外,文字平实,多有著作者自己的观点,非平铺直叙历史人物也,可算嘉处。

用细腻的笔触打捞沉没的历史

  用细腻的笔触打捞沉没的历史    ——读智效民《长袍与牢骚》    受“民国热”现象的推动,近年来关于民国研究的著述可谓“浩如烟海”。可遗憾的是,这些研究要么带着强烈的怀旧情绪,试图通过对民国的描述来找到当下乱象治理的切入点;要么偏执地认为民国就是最好的社会,是现代人的乌托邦。于是,那段历史虽被广泛传诵,却总是夹杂着自私与偏狭,僵化与狭隘。而与此同时,教科书严肃的规训化声音,也并没能从纠偏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常识普及,使得我们了解的与真实的民国相差甚远。    在这样的一个现实大背景下,智效民从史料的角度对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突出人物进行了重新梳理,并通过学术随笔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民国”,他的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填补了许多常识性的历史空白,也从某个侧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历史的新视角。    这其实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在选材上,作者尽量回避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民国人物,而是选取大家所不熟悉却在历史上有着突出历史地位的人物进行书写。比如在“社会理想”一编中,作者通过对一袭长袍的张澜,至情忠贞的林森等人物进行还原,给我们展示了在那个思想激荡的年代,一批仁人志士为推动中国现代转型的拳拳之心。而即便是熟悉人物的刻画,作者也尽量规避普通的切入视角,从浩繁的史料中提炼出前人未曾言的事实。茅盾、赵丹的蒙难,胡适生命的最后时刻便是最典型的例证。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还在于对每一个人物的客观还原。作者或通过公开著述、或通过私人日记、或通过他人转述的方式去找寻这些人物的历史影子,使得他们都能够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不美化、不贬损的写作态度,不但还原了真相,其实也从侧面印证了智效民自诩的“学术搬运工”形象。    此书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摒弃了传统民国叙事只注重学界人物而边缘其它人物的尴尬现实。它不但讲仁人志士如何为革命奔走呼号,也讲地方绅士如牛友兰的坎坷命运;既讲作者自己在那个历史时期的真切感受,也讲牢骚太盛的柳亚子如何在生活中“感性胜过理智”。这些,不但丰富了此书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家对民国的原始印象。    智先生用其细腻的笔触、扎实的史料给我们呈现了别样的史实,在开阔我们眼界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思考:民国并非是一个好时代,但这个时代却能引起现代社会如此大的关注,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到底在何处?      


 长袍与牢骚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