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书评

出版日期:2015-5-1
ISBN:9787108051710
作者:杨绛
页数:179页

家的趣味

今天读完杨绛的《我们仨》,我坐定、闭目、深呼吸,心情明明是沉重的,可也有一丝甜气游荡在心间。舒展了眉头,记录下此时的感受。今年五月杨先生逝世。一下子钱钟书、杨绛的书纷纷售空,待我六月初回到北京时,跑了王府井新华书店、中信书店、花市新华书店均告知脱销。还有热心店员告诉我一时半会儿不可能买到,因为所有存货几乎一夜间都清掉,现在不是什么时候补货的问题,而是出版社何时才可以加印。同样,在京东订购的《干校六记》十几天都没有出货,一问才通知说暂时没货,因而不得不退订,暂无缘拜读。索性在机场得中信书店发现《我们仨》存货,果断纳入囊中。《我们仨》是一位老人对丈夫和女儿深深怀念之作,二人相继离世的辛酸往事如一只只饱含热泪的血泡一般在心上迸出,而那一幕幕趣味场面也娓娓道来,温馨绵长。即使与公公意见不合、经历沦陷区的苦难、钟书遭人诬陷、文革等不顺之种种,这些家庭琐事和际遇都在心里一一化解。别扭、委屈、愤恨、无奈、倔强不是没有,而是不该管的忍住不做声、不如意的也计较不得,过了一辈子也就看出公平、际遇不可期,日子困苦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能做自己喜爱之事就心存感激。一桩桩、一件件,是如此平常却又波折,在这个百岁老人笔下也都泰然平顺了。感人至深的,还是三人生活志趣相投的种种乐趣与温情。最后老人一句“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的人惦念这三人一辈子的苦与乐,心里沉沉的挂着一丝甜和一份惆怅。相比,写的人应更是五味杂陈。 看着别人家,难免想到自己的家。现在与爸妈、老公孩子五个人同一屋檐,相比一年前大家相敬如宾伺候我生孩子的日子,现在的日子更多摩擦。爸爸退休后“再思进取”的心气、妈妈不容分说的“伶俐”与“要求”,老公曾经看来可爱的“大男孩”脾气,孩子的琐碎,和自己不知前路的迷茫心境,让我无力体味在一起的温情,更多是负担和烦躁。读《我们仨》,想着他们所处时代的种种颠簸困苦,杨先生的严父公公、笨拙老公和体弱的女儿,应是比我有更多烦恼,杨先生如何平顺面对这一切?还是作为老人美化回忆的事后诸葛?不管如何,她都使我也跟着平心顺气了。家嘛,在一起,总有你最为怀念的趣味,只要那趣味在,其他都不必计较了。

让心宁静

快乐幸福的一家人,在不幸的时光里仍然坚持各自所追求的,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为外界的纷争所干扰,因为这份内心的宁静,无法改变的社会和不充裕的生活条件,却成为了一家三口生活的调节剂,把他们粘的更牢,只要一家人相守在一起,富贵功名皆尘土。在经历了半生沉浮后,女儿与丈夫相继离开,杨绛先生却用悲伤却饱含着超然的情绪说:“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此处给我的感动最深,我的家也失散了,忘不了逝去的父亲,牵挂着独自生活的母亲,那个临市的小家里曾经给了我最多的温情,在悲伤和痛苦过后,我也愿自己同杨绛先生一样,怀抱着那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平静与超然,追忆怀念已失去的,加倍珍惜还拥有的亲人、爱人。书中记载了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一生温和礼让,一心做学问,其女儿也在漂浮的世事里安然坚强成长,作为一个母亲,对女儿圆圆身体虚弱的牵心挂肚,为她的每一点成就而自豪,这就是天下母亲最真挚朴实的情感。而在丈夫和女儿身后,能够用一生的文学修养将三人的生活朴实的记录,此举也算是告慰逝者和过去的生活吧。一个家,三个人,随遇而安,真诚做人,勤勉做事,一生故事,且听杨绛先生娓娓道来。

少年眼中的相聚离别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我最喜爱的几首诗词之一,我却还是个少年。这是一本远近闻名的著作,杨绛先生于女儿钱瑗先生钱钟书逝世后所著。书中所著内容在我还未翻阅以前就通过网络上的概述大致了解(这可能不是一个好习惯,但我读书尚少不免不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但我阅读完之后仍是沉默许久以掩饰内心的不安。书分三部,有人说前两部虽短但是写法太过于飘逸让人不知所云,我说不得有些自己的看法。这书与其是写给世人的一家三口回忆录,倒不如说是先生思念往事的笔记,是非常遵从作者内心的写作方式,她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或者说她就是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女儿与先生的先后离世。像是一场漫长却又转瞬即逝的告别,从踏上客栈开始就渐行渐远一直到再也听不到女儿的声音,再也望不到丈夫的客船。从一家人在客栈上相聚,好似庆祝生而一家此生无憾,到最后女儿飘来最后的道别,杨绛先生的内心日复沉重,万般焦急却又用最轻灵的语言娓娓道来,在你还未做好生死离别准备就已到来,不禁让人猝不及防,感同身受。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考虑过未来,都有思索过死亡。我们恐惧死亡,我们又不在意死亡。中国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忠孝仁义,修身平天下,却对死亡缄口无言。我们从一出生就避讳死亡,父母没有教导如何面对,老师没有讲述如何告别。我们内心万般恐惧,怕天有不测风云。我们不知生命的尽头那一段是什么,也不知道在面对亲人即将离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因为未知,所以恐惧!我们却也不在意死亡,甚至选择性的遗忘。这绝不是因为我们知天命随心所欲,恰恰是因为我们恐惧的表现,因为恐惧不知所做所以选择暂时遗忘。相聚是缘分,离别是命运。在年初看奇葩说时其中有一期辩解亲人离世的话题。话题一开始就陷入了空前的悲怆伤感的情绪之中,使看者心酸闻着落泪。我很庆幸我现阶段不曾有至亲至爱的离开,只是在去年外婆去世时伤心落泪过,但也因为从小随父母外出打工与老家亲人情分不甚亲密所以时隔不久便从伤感中走出。但是在任何时候听到他人的生离死别依然心惊肉跳,彷如自己的经历一般。这并非杞人忧天恰恰是我们过于重视此生缘分却又看不开此生命运。马东在那一期奇葩说总结的时候谈到了自己面对父亲马季先生突然离世时的感受,因为是突然离世所以对亲人的打击非常大。他说在几年后的某一天梦到了他的父亲来跟他告别 "很高兴和你一世父子,有缘再聚"他是如是的说道他父亲梦里所言,开心骄傲的表情甚是欣慰,可是他话锋一转“我不信!我不信那是我父亲跟我说的,那是我的潜意识在告诉我的,该放手了"。这是我听到的最疯狂的一句话!!!生是偶然的,死是注定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能这样坦然的没有几个。老一辈们常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活的太明白了,事事都要看穿本质,看穿之后却没有力量去解决,苦了他人害了自己。我不否定这样的评价!回到书中吧,本书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大头的部分算是一片温馨,主要回忆先生一家的一生。从求学到生女,从回国到离别。一件件琐事像印在脑海中的一样时隔多年讲述出来依然画面感十足,不去思量结局的话确实让人忍俊不禁心生向往。先生说“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钱先生说“我们此生只有死别,再无生离。”这是对彼此的依赖,也是对这一生有此家庭的幸福感,越是珍惜越是不想失去。这一部分一下到了结尾,平淡的陈述颇有文人一贯的 一袭青衫笑经纶,一片青山了自身。实在令人心生羡慕!我还是个少年,我还做不到我希望的这样一生不羁放纵任逍遥。但我明白,我要学会慢慢的对生活的暂别常离释怀,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因为我们已经身处在漫长的告别之中。网上不明出处的诗做结尾: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少年不知愁滋味啊,愁滋味...我只知,很高兴与你今生相遇。2016.8.25凌晨三点

这世间比我们更温暖的词,“我们仨”

这是本特别“窝心”的书。加班回家一身疲惫,简单洗漱。睡前翻上几页,空虚的内心充盈起来,第二天又能重新杀将回去。“啊,原来是‘家’让人温暖。”这个理由,真是百试不爽。《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2002年写的一本回忆录,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先她而去的女儿钱媛、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杨绛、钱瑗、钱锺书“我们仨”1“从此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严格地说来,杨绛先生的这本回忆录并没有太多的文学研究价值。近10万字的回忆录,是先生在90多岁高龄之时,写就的一本家庭回忆录。而这一年,恰是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相继离世的五周年,这份思念经由先生的笔端流出,是涓涓细流,是微微和风。或在这位90多岁的老人心中,这些伴随了一生的记忆于此刻回想起来,不是煎熬、不是辛苦、不是折磨,而是一份浓厚温暖的再次相聚。作为读者,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的也是一份在胸口聚集起来的“文火”,一点一点把心温热起来。杨绛先生,也和众多普通人家的每一位母亲、妻子一样,惟愿家人能够一直幸福地在一起。她的笔下,每一个简单的故事,每一个简单的对话,每一个简单的场景,每一个简单的称呼,将沉淀在心中的遥远记忆打捞起,十分珍视地捧在手中,窝在心口。从无锡到北平,从北平到伦敦,从伦敦到巴黎,从巴黎到上海,杨绛和钱锺书一对璧人穿过历史岁月,从执子之手,到为人父母,老人的一段段记忆中满是甜蜜,曾经的艰苦岁月也被美化成日后的谈资,从记忆的旧货箱中随时拾掇出来便是一个个“段子”。不必去讲杨绛和钱锺书两人的文学成就,此刻在文字上感受到的只是两人随时秀的恩爱,即使日渐长大懂事的女儿在旁也是旁若无人。“我们”成了“我们仨”,家变得喧闹起来,家变得“拥挤”起来,家变得温馨起来。一家人从旧中国走到新中国,依然保持着曾经的赤子之心,无论外间世界如何变化,都无妨这一家人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是他们的生活哲学。“我们这个家,很朴素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2《我们仨》写于2002年冬,这是杨绛女儿钱媛女士未能完成的文章。女儿曾向母亲要来“我们仨”,想要写下自己对一家人的会议,却未能如愿。“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待将所有事全部处理完,杨绛开始写《我们仨》,往事不断浮现眼前,很难不触动深藏心中的伤痛,她几乎是伴着眼泪写完的。跟着这位90岁的老人,我们一起感受“我们仨”几十年来经历的离别和相聚、苦难和欢笑,曾经的苦难都如过眼云烟,却也是一家人曾经共同为早日相聚而从未放弃的坚持和努力,没有激烈煽情的言辞,没有捶胸顿足的悲痛,有的只是一家人每次相聚在一起时都牢牢握在手心的珍惜和爱不“释手”。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一家人都努力做到泰然处之,为那难得的相聚拼尽全力。在那段苦难时期,一家三人分隔三地,这对始终没有分开过的一家人来说颇受煎熬,尤其是无法预料未来是否还能再相聚。这份不安落在既是妻子、又是母亲的杨绛身上,“等待”是个温暖的词,也是个残酷的词。在老人的心里,这世间有比“我们”更温暖的词,“我们仨”。可惜,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然而,对于家人相聚在一起的这份坚持,既是到了100岁,这位勇敢、淡定、从容的老人依然保有最初的执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5年后,“我们仨”相聚了。那个“万里长梦”,也有了完美结局。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怀念“我们仨”

2016年第十七本书。杨绛先生去世已近百天,在这个关口上,我读完了《我们仨》这本书,一时感慨良多。这本书是杨绛先生92岁时所著,彼时钱锺书和钱瑗都已去世,“我们仨”其实只剩下杨先生一个,现在他们都团聚了。回忆故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回忆陪伴了自己六七十年的两个至亲,这本书从钱杨二位结婚去牛津求学始,到钱锺书先生去世止,书写了六十二年的风风雨雨。我以为书中应当会有极其煽情的文字来催人泪下,没想到作者完全是娓娓道来,删繁就简,三个人的一生轨迹几乎全部展现出来,是的,它的文字一点不华丽,却有一种力量把人的心轻轻揪起,有一种如鲠在喉的难过。我向来觉得老人的话都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在读的时候很用心。钱杨二位老人一生追求平淡的生活,非但不追名逐利,反视之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能读书,能工作,安安静静,其乐融融,夫复何求。钱锺书的学术成就不必多说,他二人的人品从文字中也可见一斑,书中有大量的插图,看他们的照片,睿智、沉静、深邃,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思考。我特别羡慕这对儿伉俪,他们一生基本没吵过架,二人心有灵犀,相濡以沫六十多年,早已默契到了骨头里,而且一家三口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十分有趣的事情,即使是作为普通读者看来,也会感到满满的乐趣和羡慕。从民国而来的人总是带有一种风采,那是之后的人们无法企及和复制的一种魅力,那种自由、思辨的精神让我着迷,也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状态。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杨绛先生在前半部分写了一个“万里长梦”,梦里有客栈,有渡口,“我们仨”慢慢分离。杨绛先生一百有五岁的高龄,在历史长河中纵然是短短一瞬,但她这一生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并不是虚无荒诞地度过,一个人,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半点抹不去的痕迹,我觉得这就已经足够了。怀念杨绛先生,怀念“我们仨”。

无伤处处哀

杨绛先生以一老人的目光看待往事,幸福过,不知所措过,害怕过,伤心过,等到她写这书的时候,大概更多的是怀念和释然。前半部分是离,后半部分是忆。我尚且不知道往事,读着前半部分,就忍不住流泪。再看后半部往事温馨,止不住的心酸。“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杨绛先生失夫失女时已是耄耋之年,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聚散离合,生死要已看淡。写着书时,不言悲伤,只言思念,悲伤却处处可寻。薄薄一本小书,柴米油盐,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他们一家三口,朴实低调,与世无争。

我所向往的家庭

大概上上个周末在机场接机的时候随便乱逛,在中信书店看到了由三联书店出版的《我们仨》,翻开第一页就看到杨绛一家三人的合照,被这张照片透露的和谐与温暖所吸引,本来想买下,可是想想后几天的行程还要带着书,并且书价也不太友好,便作罢。后来回到住处后思前想后,还是放弃了电子版,最后还是上淘宝买了这个版本的书,看完书后的确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这个家庭的互相理解、互相扶持,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也是我想向往的家庭。或许书中写到的他们所经历的各种运动是反映了什么政治上的东西,但是对于这些我不太看得懂,暂且也不关心。书上所载,杨绛和钱钟书的结合是自由恋爱的产物,他们有共同的爱好,能为自己的目标前进,互相帮助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相处方式已经是很多人所做不到的,相爱容易,但是相知相扶持共同进步却很难,爱情容易让人产生依赖,容易让人变得敏感而不自知。而孩子出生后,这一家子更是和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食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是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忘了书中的哪里写到,一家人分开了一段时间,再相聚时钱钟书说:“从此我们只死别,不再生离。”看到这里深有感触,体验了异地恋异国恋,身边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谁不想一直跟另一半在一起,可是有时候为了生活为了前途,分开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分开也不再让我们“生离”了,虽然肉体不能一起,可是精神是一起的,我们都知道对方所经历的事情,我们共同讨论所遇到的、所看到的事情,这一些让我们不那么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旧微笑着奔波在世界的边缘

在图书推荐帖上读到描写杨先生一家生活的诙谐片段,颇感温馨,便决定拿来一读。《我们仨》主讲杨绛先生与其爱人钱钟书和他们的挚爱圆圆这一三口之家的故事。本书为杨先生讲述的家庭回忆录,实为杨先生的女儿圆圆起草。后因其病逝,便由先生将这诞生于病榻之上的手稿及提纲进行整理,外加自己的回忆汇编成了现在这一小册。虽然秀气,但拿在手里分量十足。故事由文革时代说起,后经不断的追忆、倒叙乃至梦境,将这一家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杨先生妙语连珠地将各种回忆编织在一起,让人不知不觉穿越了几十年。简单小议令我印象深刻的几点:一是一家人的情谊。回忆中的片段大多不长,但都很美。有杨先生和钟书相识相亲的故事,有二人旅居异乡的轶事,有描绘钟书像孩子一样无助跑去产科医院求助临产妻子的桥段,有钟书大少爷终于学会煲汤的欣喜,有夫妻二人担心国事毅然回国的坚韧和忠诚,有战乱时期的艰难岁月,有三口人其乐融融的甜蜜生活,有特殊时期的不解和小心翼翼,有面对工作的严谨敬业,还有彼此之间挥之不去的永恒的牵挂……夫妻相敬相爱,母女相怜相依,父女则是永不过时的亲密玩伴。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三个人组成的极为和谐的朋友圈。杨先生的变化更是戏剧,从学霸淑女到蹭课陪读,从忙乱的初级主妇,到能够摆平家中一切的大女人,孩子出生以后则更像是个孩子王——成了一大一小两个调皮鬼的妈妈。钟书先生能够潜心工作,女儿可以安心修学,杨先生也默默地进行着自己的“功课”,三人世界的幸福,看似平淡,仔细想来,却又是令人羡慕的。二即对孩子的教育。书中有相当长的篇幅描绘他们回国后的生活,其中提到杨先生娘家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杨先生白天去教书,圆圆则和杨先生姐姐的孩子一同认字学习;晚上杨先生下班后则带着圆圆一起识字读书。当然,圆圆天生聪慧,过目不忘,有很大的基因优势。但从圆圆识字的故事,不难看出书香门第对于教育的重视。他们的教育方法至今还在被人效仿,而在几十年前,乃至先生年幼之时,杨家就早已经运用娴熟,着实令人佩服。圆圆自幼多病,没正经造访过几天学堂,但成绩一直优异,并最终留校成为老师,可谓家中教导有方。书中还不止一次提到圆圆的人缘很好而且聪慧勤恳,连杨先生自己都连连感叹——他们的女儿虽然“成分不好”,却始终没有在那特殊的十年里犯过一个错,几乎是个奇迹。尽管人心惶惶,圆圆硬是在杨先生和钟书被软禁家中悔改之时,响亮地打着和父母划清界限的旗号,给爸妈送来暖心糖果,并将糖纸偷偷带走,不给造反派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如此非常时期还能具备这般魄力、智慧和严密的逻辑,绝非常人所能。父母年迈,她又为家里的事情忙前跑后,成为家中的依靠;直至病榻上还与双亲保持通信,费劲心思让二老放心,何等家教可为之呢。从侧面的述说中,我看到一个生动的圆圆,她给我的直接印象是美好。这美好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塑造,是耳濡目染的熏陶,是无数个日夜的刻苦与坚韧,是持续严格的要求与自我要求。孩子是家族的代言和共同缔造的产物,个人修行与师傅的“领”,定是分不开的。我粗浅地觉得这家人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教育并不是靠灌输产生,也不是全然来自个人的卧薪尝胆,而是全部家庭成员“功夫”都“到了家”,孩子的本领则自然生发。这无形的力量和随之而来的良性结果,着实很令我感到震撼。三则是杨先生知天命的乐观与魄力。提到杨先生,其形象令人心生敬意,而又威严。仅她的学术造诣和贡献就足以令人膜拜。她的一生都很不容易,但从不畏惧挑战,生活的哲学,在她掌心宛若融化的雪花。曾有年轻粉丝给杨先生写信,收到了杨先生的亲笔小楷,曰其读书太少,恰又想得太多,所以终日苦恼。或许,先生之所以无谓,亦是因为自己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实干,放得下纷扰无用的思绪。女儿与爱人相继病倒,她想尽办法照顾周全。当三个至亲至爱彻底失散之后,她非但没有因为痛苦倒下,而是如书中所说的潜心“打扫战场”。这位满腹经纶的老妇人,成了家中最后一个哨兵。字里行间的悲伤,被她转化为动力,她写自己的书,定也读其他的书,整理出先生的大部头遗作,还有女儿的遗作……走在人生边上还能如此乐观,马力十足,面对孤独,淡定依然,这是何等的勇气与魄力。他们仨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完——就像这位百岁老人,依旧微笑着,奔波在,世界的边缘。

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人间没有永恒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钱钟书和杨绛老先生一生坎坷,各处蜗居,多处辗转,暮年才有可以安生的住所,却已是老病相催,生命烛火微暗。杨先生从容的语言里,尽是"我们仨"零碎的生活幸福片段,小到一言一颦,大到交往琐事,总能触动读者心底最敏感的弦,让人顿觉有人爱真好。能把饱经忧患当作日常感受,能把世态炎凉作美酒浅斟细酌,永远乐观,在现代社会里,恰巧是我们或缺的一种清流心态。#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我们仨,我的家

我们仨1)杨绛先生写书,言语朴实真诚,用的都是短句。但平实的语言中堆积出一股力量。2)第一部只有两页,以梦境的方式引出第二部分。末尾说“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再读下去,才知何为“万里长梦”。3)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剧情恍然,时而在医院,时而在驿站。虚实互补,虚实相生,故事仍是真的,只不过是在梦中。有人说这部分是“以虚笔写死”,至于为什么要用虚笔,他解释说:也许一方面是由于那一段岁月是作者不愿、不能、不敢去回忆的、让人撕心裂肺的岁月,作者还没从伤痛中走出来,她还无法正视那一段生活,不愿再去重复亲人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所以,作者以梦幻的形式,滤去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和细节。另一方面,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来看,死亡本来就是虚幻缥缈的东西,是很难用文字把握的东西,用梦幻的形式去描写死亡,更容易揭示死亡的真实面貌。从这个角度拉来看,以虚笔写死,也许本身就是内容表达的需要。(引自百度百科)4)比喻简短形象,如:“我往常自以为很独立,这时才觉得自己像一枝爬藤草。”5)隐喻极多。6)文章中抒情也少,就算有也少叙家常般一笔带过,淡得像风,哀而不伤。7)先生笔味轻灵。借景言情用的娴熟,比喻,象征,暗示,用的也多。8)先生写孤独是这样写的:“我每天都在驿道上一脚一脚地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她喜欢这种写法,用了两次。9)读到“阿圆天天看半本侦探小说”,只觉自己读书太少,太慢。一星期半本,还有跑长跑的感觉。10)阿圆病重,先生写道:“我静静地陪着他(钟书),能不说的话,都不说了。我的种种忧愁,自个儿担着,不叫他分担。”所谓爱情,大约就是窗外风雨我自担着,你只享受屋内安宁即可。11)说心痛时,先生是这样写的:“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血泡的比喻,多次出现,前后相连。她还写:“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12)先生写道:“老人的眼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这句话带着岁月的味道,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13)先生写:“我的梦已经像沾了泥的杨花,飞不起来”。这个比喻雅致。杨花这个意象,轻柔多情,所以称为人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比喻中用到杨花,古意非常。14)先生写:“被两山锁住的一条河流,从两山之间泻出,像瀑布发出哗哗水声。”用“锁”字,境界全出,有王国维炼字之妙。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部分实写,讲述了1935年二人赴英国留学,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的历程。先生笔力老道,60多个岁月,被她剪去繁芜,留下一个个动人的时刻。不得不佩服先生讲故事的能力。就像是讲家常一样,但条理清晰,该讲则讲,不该讲则不讲。三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此时,我要写读书笔记。却没有先生那种大家风范,最后决定粗略总结一下我们仨的性格:对于我们一家,先生已经给出非常贴切的描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证,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担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助相伴,不论什么苦涩坚信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不是寻常的遇合。”对于异议: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趣,争来争去,改变不了什么。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然依他,也不是全依我。后来,钱父要求钟书去蓝田工作。杨绛不同意,但还是觉得“一个人的处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勉强他反抗父母。我记起我们夫妻早先制定的约,决计保留自己的见解,不勉强他。”对于分离:钟书虽遭厄运播弄,却觉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杨绛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整整齐齐。他们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对。三人共同的特点是爱书。以下事实中可以看出。1) 杨绛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里,看到满目的书。就“为自己定下课程表,一本一本书从头到尾细读”,觉得能这样读书,一切就满意了。2) 钟书在牛津的假期相当多,“钟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3) 杨绛怀孕时,读书精力打折。钟书在日记中形容:“晚,季总计今年所读书,歉然未足...”先生定期总结所看书目,值得借鉴。4) 钟书通过牛津考试,如获重赦。他觉得为一个学位赔掉许多时间,很不值当。他白费功夫读些不必要的书,想读的许多书都只好放弃。他从此不再读什么学位,虽然继续在巴黎大学交费入学,但按各自定的课程读书。> 钟书不为学位读书,而是把读书当成生存下去的一部分,所以书籍塑造了他,给与了他。5) 钱瑗也喜欢书。“院子里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闹闹地玩,这女孩子却在安安静静地看书。”6) 政治运动层出不穷,钟书和我从未间断工作。他总能在工作之余偷空读书。> 读书需要拿出时间来。如果真没时间,当像钟书一样挤时间。7) 选宋词,没有现成的《全宋诗》供选择。钟书是读遍宋诗,独自一人选的。那么大量的宋诗,他全部读遍,连可选的几位小诗人也选出来了。他这两年里工作量之大,不知有几人曾理会到。> 读到这里,颇觉惭愧。钟书一辈子读了这么多书,我在这里却空耗时日。难怪自己不成气候。8) 在居无定所的日子里,钟书哮喘。大舌头,两脚也不能走路。但他继续写他的《管锥编》,我继续翻译《堂•吉坷德》。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把自己所做的事当成乐趣,世界随之就美好了。因为是乐趣,所以更容易成事。他们夫妻是闲云野鹤,淡泊名利,像世外高人。1) 杨绛说:“钟书满嘴胡说打趣,还随口胡诌歪诗。能和钟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钟书刻薄了。”对于名气,钟书曾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觉得,有境界也不免多些不相知的人。对于此类事情,他们觉得“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非议”,两人常以此自解。聪明!2) 两人除了和俞氏姐妹略有来往,很脱离群众。3) 清华的聘书迟迟未到,钟书向暨南大学英文系主任求职,主任说:“正好,系里都对孙大雨不满,你来就顶了他。”钟书绝不肯夺取别人的职位,一口拒绝了。后来,陈福田以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的身份,亲自来聘请钟书回校。他们觉得:清华既已决定聘钱钟书回校,聘书早该寄出了。迟迟不发,显然是不欢迎。既然不受欢迎,何苦自讨没趣。钟书这一辈子受排挤不少,他从不和对方争执,总乖乖退让。他客客气气地辞谢了聘请,陈福田完成任务就走了,他们没谈几句话。4) 朱家骅许了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的职位,钟书立即辞谢了。他是:“那是胡萝卜”。他不吃胡萝卜,就不受大棒驱使。> 读到这里,欣赏钟书之余,也特别羡慕钟书。杨绛懂他,疼他,所以可以任由他“胡作非为”。5) “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大知识分子的爱国情调。6) “钟书与世无争,还不免遭人忌恨,我很忧虑。钟书安慰我:不要愁,他也未必能随心。钟书的话为我添了几分智慧。”钟书在工作中总很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他很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他只求做好本职工作,能偷功夫读他的书。他工作效率高,能投下很多时间,这是他最珍惜的。7) 我们沦陷上海期间,不论什么工作,只要是正当的,我都做,哪有选择的自由。> 这就是饱读的智慧,拿得起,放得下,生命变得有力量。8)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做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想读诗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也许得把人当绳子使用。钟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9) 钟书没有办公室,不用秘书,有车也不坐,除非到医院看病。10) 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钟书曾说:“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11)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他们喜欢“格物致知”所谓的格物致知,即“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1) 牛津是个安静的小地方,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一个个学院门前及公园、郊区、教堂,一处处走。我们看到不同的房子,就猜想住着什么样的人家;看着闹市人流中的各等人,能猜测各人的身份,并配合书上读到的人物。> 会读书的人,比常人多了一个世界,所以能在现实的屋檐下看到理想的天空。2) 我们把所见所闻,剖析琢磨,“读通”许多人、许多事,长了不少学问。3) 吃馆子不仅仅吃饭吃菜,还有一项别人所想不到的娱乐。等待上菜的时候,我们在观察其他桌上的吃客。

《我们仨》摘录

写三人走失的梦境痛彻心扉,写质朴可爱的一家点点滴滴情意盎然,读了让人想家。【第一部】我们俩老了我转侧了半夜等钟书醒来,就告诉他我做了一个梦,如此这般;于是埋怨他怎么一声不响地撇下我自顾自走了。钟书并不为我梦中的他辩护,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想着想着,忽然动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我怎么能让钟书坐上一辆不知来路的汽车,开往不知哪里去呢?因为——因为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象的不一致。(一)顺着驿道走,没有路的地方,别走。(二)看不见的地方,别去。(三)不知道的事,别问。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他说:“绛,好好里。”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我睁开眼睛,我正落在往常变了梦歇宿的三里河卧房的床头。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钟书问我怎么了,我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钟书跟我讲道理,说虾不会像我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我很得意。我和钟书同到瑞士去,有我自己的身份,不是跟去的。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妈妈已于去年十一月间逃难时去世。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计劝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圆圆已三四岁了,总说没坐过电车,我以为她不懂事。一次我抱她上了电车,坐下了,我说:“这不是电车吗?”她坐在我身上,勾着我脖子在我耳边悄悄地央求:“屁股坐。”她要自己贴身坐在车坐上,那样才是坐电车。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阿瑗就帮爸爸做些零星事,如登记学生分数之类。她常会发现些爸爸没看到的细事。例如某某男女学生是朋友,因为两人的课卷都用与众不同的紫墨水。那两人果然是一对朋友,后来结婚了。钟书与世无争,还不免遭人忌恨,我很忧虑。钟书安慰我说:“不要愁,他也未必能随心。”钟书的话没错。这句话,为我增添了几分智慧。说也可笑,阿瑗那么个小不点儿,我有她陪着,就像钟书陪着我一样,走过小桥,一点也不觉害怕。钟书嘱咐女儿照看妈妈,还是有他的道理。“三反”是旧知识分子第一次受到的改造运动,对我们是“触及灵魂的”。我们闭塞顽固,以为“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人不能改造。可是我们惊愕地发现,“发动起来的群众”,就像通了电的机器人,都随着按钮统一行动,都不是个人了。人都变了。她在新北大(即旧燕京)到处寻找相当于清华灰楼的音乐室。她问校内的工人,答“说不好”。她央求说:“不用说得好,随便说就行。”“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绳子使用。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不同寻常的遇合

花了两个半小时一口气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真的是杨绛先生的那句“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孩子气”的钱钟书,“大姐姐”般操心的的阿圆,还有“纵容着他两”的杨绛,读起来都是那么生动。这样的家庭应该是很多人羡慕的,在不同情况下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定位,为父为母为师为伴。第一部“我们两老了”中杨绛先生写她老做一个梦,梦中钟书总是抛下她不见了,而她怎么也等不回他。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中写杨绛先生做的一个“万里长梦”,梦里,阿圆、钟书相继生病,没有办法住家里,她住过一个又一个的客栈,每天去船上看望钟书,梦里去看阿圆……其实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阿圆、钟书住在不同的医院,只有杨绛充作联络员。我觉得杨绛先生在写的时候内心对阿圆是有愧疚的,她生病没能去照顾她,反而要女儿处处为她操心。她在梦中每天都去阿圆的医院陪着她……在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花了一百多页就从1935她和钱钟书结婚到牛津求学一直说到阿圆、钟书相继去世她一个人留守在三里河的“客栈”里追忆他们共同生活的岁月,横跨半个世纪,经历诸多磨难,从抗日到文化大革命,又到相继生病,但是文字里却没有一丝抱怨,充满着乐观,以及追忆和感动。杨绛先生在得知妈妈去世后写到“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是呀!那时候多么幸福。等到阿圆、钟书相继住院,“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无人言语的悲苦,无法发泄的眼泪才是最痛苦的。在杨绛先生去世之后才看完此书,“我们仨”重逢了。

人生路漫漫,唯爱常相伴

我是很喜欢生活描写类书籍的人,所以我喜欢三毛的书,基本上讲述的是她流浪的生活印记,在我看到《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就在第一时间被吸匀了。但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断断续续的,因为正好是我养成新的作息规律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早起看书总会觉得困。我想应该很多人都觉得书中梦的部分读起来是比较晦涩的,于我而言,亦是如此,但越是到后面,越是感受到了当时杨老先生丈夫女儿双双病倒直至相继离世的心情,并非寻常妇人孩子丈夫去世后悲痛欲绝的模样,反而让我觉得,杨老先生是很坚强的,也很豁然面对家人的离去,虽然失散了,但是,他们仨的生活,她还在继续...我想这本书很吸引我的一点是,杨老先生毫不避讳他们夫妇俩对女儿钱瑗的依赖,妈妈不擅做饭,女儿在病中写信给妈妈仍旧还在教导她怎么做面,从小与爸爸便是玩闹的好伙伴,他们仨的这种亲密关系已经颠覆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等级概念,我想应该是很多读者心向往之。而他们三人的生活,却也是我最喜欢的,钱杨夫妇二人不喜社交,总喜欢呆在家里看书做学问,在我的认知当中,并非我们一定要像钱杨夫妇二人一样,不与社交为绊,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觉得最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有的人天生喜爱社交,也许有的人天生习惯独处,勇敢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受外界影响制约,在如今看来,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看你如何抉择。而我最想要的生活,便是跟继续一起,同个屋檐下,也许外面淅淅沥沥下着下雨,而我们在屋内,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也许是读一本书,也许是欣赏一幅画,不需过多交谈,只要知道你在我身边,便觉得十分美好,屋外风雨,屋内却十分温暖。书中让我觉得很温暖的,还有钱杨夫妇的爱情,甚至经常让我忍不住大笑,太有意思,钱先生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也许是被杨老先生给惯的,犹记得杨先生生产住院时,钱先生日日来看她,却也是每日制造了不一样的麻烦,家里的门锁坏了,怎么办?家里的灯泡坏了怎么办?家里的窗户关不上了怎么办?而每一次杨老先生都是回答,没关系我会修。最后她也真的修好了。我们不能责怪钱先生过度依赖妻子而生活不能自理,两个人生活,最好的状态就是互补而互相尊重,就像钱先生每日早起为钱先生准备早餐,实难说二人到底是谁在依赖谁....但我相信,这是他们的爱,最稳定的状态...生活有爱,多美好!人生最幸运的事,不是找到了爱人,而是与爱人携手共老...

家就该这样

整本《我们仨》,除了几处小争吵,以及杨绛先生面对钟书先生那一大家时遇到的一些不快,其他的时候这个家都是极其美好的。杨绛先生用她简单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了他们一家子幸福的生活,这既是她的回忆,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目标,一个所有家庭都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这个家里,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杨绛老先生在某些方面是愚笨而滞后的,所以她常常需要女儿钱媛和钟书老先生的照顾;钟书老先生在很多方面是固执的,需要杨绛先生和女儿钱媛为他折中迂回;钱媛时而在他们面前调皮,时而做大人状照顾他们,她独立而有个性。可同时,他们都有很多共同的性格,他们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他们喜欢交流、沟通、畅所欲言,他们喜欢做学问,他们默默的为中国文学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喜欢过自己安心而舒适的生活。所以,面对一切纷争困扰,他们会一起抵抗,共同维护着他们这个幸福安逸的小家不被影响。在这个家里,没有伪装,没有谎言,有的只是相亲相爱。在这样的家里,每个人才能给完全释放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每个人才会觉得过的真正快乐。突然想到自己看的一本畅销书《无声告白》,在这本小说里,作者描写的家是压抑而恐怖的,家里三个小孩,老大想趁上大学的机会逃离这个家,老二在无尽的外压内压下选择了死亡,老三还稍微正常点,尽管小,却成了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的早熟孩子。这就是家的不一样,我们仨里,一家子恨不得永远在一起,永远过着三个人的生活,可后者,却是各种逃离的想法。家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内涵。在中国当代农村,很多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很多留守儿童,国家层面一直提倡要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害怕他们在缺少家的感受下,性格扭曲,成为问题小孩。可见,家的重要性。当下,家庭不和谐的例子屡见不鲜,长辈不理解晚辈,晚辈不孝顺长辈,很多闹得沸沸扬扬。依我说,就该多看看我们仨,书里,面对钟书老先生那难缠的一大家子,杨绛老先生依然过下来了,而在他们这个小家包括与她自己父母这边这个大家的相处,都是极其和谐的。看看我们仨,受点熏陶,学学他们的处世之道。家就该是我们仨里的样子,在这个家里,幸福随处可在。


 我们仨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