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谨慎的乐观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213071610
作者:江平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江平(1930 — ),浙江宁波人,中国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法学活动家。1948 年至1949 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 年至1956 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3 年至1990 年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1988 年至1993 年担任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88 年至1992 年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995 年至2012 年连续担任五届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主任。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是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主编、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第二版)、《罗马法教程》、《西方国家民商法概要》、《民法学》、《新编公司法教程》、《法人制度论》等著作,还主持了“外国法律文库”和“美国法律文库”的翻译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改革“深水区”……………………………………………… 1
01  纵论法治中国建设 3
02  依法治国是一个长期任务 12
03  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路线图 17
04  法治思想助推中国变革 21
05  选好改革既得利益的突破口 25
06  厘清改革的共识 34
07  改革不求快,但必须改 38
08  2014,依然谨慎的乐观 42
09  中国法治十年反思 50
第二辑 法治进程中的司法改革………………………………… 57
01  司法改革与中国未来 59
02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看司法改革的亮点 64
03  法治进程中的司法改革 67
04  寻找公权私权平衡点 71
05  中国法治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81
第三辑 建构政府、市场、社会新型关系………………………… 95
01 “ 大政府”导致市场混乱 97
02  让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市场的归市场 104
03  正确处理好市场、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115
04  政府职能转变的法治化 122
05  必须把征税权收回全国人大 134
06  立法与执法的脱节 150
07  王岐山“打虎”,敢动高层权势人物 159
08  再谈法治中国 166
第四辑 建立法治市场经济……………………………………… 177
01  法治经济:市场自由的法律由市场决定 179
02  国企最危险的是变成“私人金库” 185
03  市场经济欠缺法治精神 189
04  国企和民企应在同一起跑线竞争 191
05  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权和财产权 196
06  保护中小投资者需及时立法 201
07  从改革开放小历史观看我国社会变迁与民商法发展 204
08  通往法治市场经济之路 209
09  法律视野下的财富 215
10  百年来中国私权意识在觉醒 219
致读者……………………………………………………………… 230

作者简介

《依然谨慎的乐观》是江平教授近年来关于推进司法改革,建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与法治经济等重大问题的文集。江平教授一直关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会议主题,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后,他倍感振奋,不顾年老体衰,为建设法治 社会奔走呼号。
全书分为四辑,包括改革“深水区”、法治进程中的司法改革、建构政府市场社会新型关系、建立法治市场经济等内容,所收文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作者的演讲、访谈、会议发言等言论汇编,阐述作者法治思想的核心观点,意在为未来中国的改革与良治社会的建立提供引导。


 依然谨慎的乐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们总以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是高层的事,与自己无关,但是你会发现我们无时不刻地陷入在这个法治建设不够健全的泥潭当中。因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深感中国法治建设的问题,老百姓的私权受到侵害,通常情况下,涉及公权,私权让步于公权,以私权对抗公权这种事十分稀少,老百姓怎么办?打官司?你觉得会有用吗?对抗政府,是没有好结果,这是一般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们会有这样的口头语:政府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喽,那能怎么办?如果你觉得自己属于社会”既得利益者“(非贬义),依然感受不到受害者的角度的话,那么随便找找网络热点话题,有类似雷洋案、钉子户等,你会发现,这个社会不是没有公平,而是没有人去定义公平, 没有人去维护公平,这个重任就在中国政府肩上,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江平对中国司法改革的态度是“谨慎的乐观”,我觉得可贵在于“谨慎” 。本书内容散漫,但理清也比较容易,我整理出江平几个主要观点,正好说明了普通民众为什么觉得利益得不到保障。一、公权力太大,常常凌驾于私权之上公权力侵犯私权的现象相当普遍,如何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当前迫切的问题,也是廉洁政府的前提。公权力应该明确权力清单,否则没有法律依据。公权力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家在市场领域里的干预太多。如果连私人财产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就无从提及国家的富强,国家的富强是建立在私人财产得到保障的前提之下的。由于国家干预过多,社会本身的职能消失殆尽。扩大社会权利重要的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利。二、国家干预市场自由 市场秩序却管得少市场与法治的关系包含市场自由的法治和市场秩序的法治。如果自由的法治,国家应该尽量少干预,给予市场主体自由,让社会自己解决问题。现在还有一些法律法规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制定,已经不合时宜了。现在,市场自由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在自由方面介入太多,在秩序方面反而管得少,原因是市场自由管理就有利益,而市场秩序管理会得罪人,这样政府就不愿意干了。三、法院官本位思想严重,司法不独立法官与公务员不同,必须服从法律,独立审批,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是现在法官完全按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造就了法院里的行政气氛浓厚,官本位思想严重。去行政化要做到真正的审判的人有独立的权力来判案,首先要改变审判委员会的权限,由审判人自己决定,其次是让院长从法院内部提升而不是看级别。四、中央片面强调维稳,忽视维权的最高价值维稳与维权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中央片面强调维稳,忽视维权才是最高价值,不能以任何理由压倒对于人民权利的保护和维护,除非一个国家本身的秩序不存在,此时的维稳才比维权重要。现在各地都按照“稳定压倒一切”进行管理,由此造成权力滥用的情况,这是对法治最大的伤害。而且,所谓“稳定”由谁来确定呢?完全取决于地方党政一把手,这有可能导致人治问题。五、宪法缺乏违宪审查制度现在法院明确规定,审判判决书不能直接引用宪法条文来判,而现在民众的权利受到破坏,有一部分是因为直接违反了宪法而受到破坏(如房屋拆迁),民众唯一能够实现保护自己权利的方法就是提起违宪诉讼。但现在违宪审查制度只是由全国人大的一个机构进行技术性审查,这些远远不够。六、政治改革滞后 司法改革就不会成功法治离不开政治,法治要完善,前提是政治要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在于党政智能要明确划分,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按理说,党委书记、党的机关不应当行使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可是它不仅行使了,而且行使的还是决定权,可名义上又要让政府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七、社会组织限制多 社会利益得不到维护社会以自治为核心,但过去很多社会组织是政府当后台,起不到社会组织应该起的作用,也代表不了社会利益。由于政府与社会没有明确分工,实际上所说的社会利益都是政府作决定,导致社会的公共利益被滥用。目前,国家缺乏社会组织代表的民意机构,调查的范围限制严格,这些组织应该代表社会利益为自己的权利辩护。
  •     江平老爷子是个传奇的人物,他的作品也如是。到了耄耋之年,身子骨与以前相比确实衰弱不少,但头脑里面的东西还是那么清晰严谨。具体说来,《依然谨慎的乐观》不是老爷子自己提笔写出来的作品,而是多以媒体访谈和即兴发言代笔为主,字里行间反倒是少了枯燥乏味的学究术语,更加通俗易懂了起来。老爷子本身是个严谨的人,也是个一丝不苟的人,更是一个愿意用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的人。这本书虽说记述着老爷子的演讲与访谈,倒不如说更像是自己在跟一位法学行家对话,从不同角度揭开了法治中国的未来。本书共有四个部分:改革“深水区”,法治进程中的司法改革,建构政府、市场、社会新型关系以及建立法治市场经济。所谓谨慎的乐观,其中谨慎主要是指三中全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亮点还不够多,所谓乐观,是三中全会在改革方面朝着进步方向行走。谨慎的乐观,意味着步伐迈出去了,但步子还不够大。2014年被称为改革的元年,老爷子以一个行家的身份,用通俗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他眼中的谨慎与乐观。在第一辑中,江平老爷子对于发展中国建设的总论、方针、路线、突破口、需要厘清的改革共识等观点得到了总结与概述。中国需要变革,中国的法治化需要推进,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法治化,但这不是空谈。快不是硬道理,我们需要的是改的手段与内容,而不是单纯地空谈变化。中国法治进程不是突如其来的东西,我们至少有十年的经验需要总结。所以不仅仅是2014,依然谨慎的乐观,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完全地选择开放。在第二辑中,司法改革得到了详细的论述。其中,公权与私权的平衡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最难啃的骨头,因此这一章节中的侧重点也是这个内容。江平老爷子用现实案件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始末来贯穿这一话题,并提出,当前至少应该在全国人大内设立宪法委员会。将来的法治化还会根据时代进行变革,但公权与私权的平衡点将一直是法治化道路中的最应该重视的,因为这是最切合个人利益的部分。我们的法律还尚不能称之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过多的牺牲只能为法治化中国的进步带来负面影响。在第三辑中,一种社会新型社会关系的建立成为了亮点。“大政府”导致市场混乱,市场的混乱造成社会的不安,社会的不安影响法治化建设的实施,一环扣一环。因此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应该存在不同的联系。拉近到现实的社会中,王岐山“打虎”动高层,与其说是法治化中国的发展,不如说是时代的要求所致。让政府回归政府,让社会归于社会,让市场自行调控市场,本原的东西各司其职,再来谈法治中国。江平老爷子的谨慎,略带着大胆的论述,不禁让人忍不住再点一个赞。在第四辑中,建立法治市场经济这个概念被提出。之所以建立法治经济,一个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一个是市场资源的法律在理论上应该由市场决定,这是必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惑,不是发展出了问题,是发展与时代要求慢慢开始出现偏差。因此在市场上,市场经济欠缺法治精神,竞争不合理,权益难以保护,通往法治化的道路就愈发难走。好在,中国私权意识正在觉醒,法律事业下的财富逐日积累。通往法治市场的经济之路,总会有开阔的那一天。不论是不是法学专业背景,这本书,读一读,都“真真是是极好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多是江平的演讲文集,结合事例介绍了现代国家、社会和市场运行的基本原则常识。但这常识在中国实行起来又是多么的困难。半羽刚上台那会儿,不知道哪位都把平反风波列上他的日程了。这是做梦能掉下来了个救世主。如果当时能谈得上乐观而谨慎,在发生这么多一手反腐(官员)一手反反腐(独立社会)的事情后,现在连个乐观都谈不上了。权利是争取来的,不是别人送来的。没独立压力,权力只会无限膨胀。PS这封面设计的不错。笑脸热情逻辑理性。
  •     法学泰斗江平教授对法治建设宏观层面的思考, 为未来中国的改革和良治社会提供引导。
  •     贺卫方的老师中国民法学界泰斗江平,晚年也更多的关注宪政方向了。民法与宪法,公权与私权,绝不是割裂的它们也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宪法也必须先是法而后才是更高阶层的法。学民法的应当也要好好关注下宪法。
  •     即使是谈论的是法学常识,我依然有恍然大悟之感。中国的大学生都应该好好接受法律精神教育,这是成为一个合格现代公民的必由之路。
  •     在汨罗读完。这本书收集了江平近年的访谈和演讲,内容重复的很多,就书而言翻几篇看看即可。书主要结合市场经济谈法治问题,支持司法独立,减少行政干预等。多数访谈背景是12到15年周永康被查,所以江平对政法委变弱后的中国法治前景感到乐观。当然,此后的发展证明了他的乐观是想多了。
  •     我始终认为,一个没有人敢指出皇帝新衣的社会是无望的社会。虽然目前还有几个人敢发声,但我觉得离万马齐喑的时候不远了。2017-3
  •     后浪法治类书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