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与吾民

出版日期:2016-6-1
ISBN:9787540476281
作者:林语堂
页数:304页

内容概要

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精彩书评

书籍目录

赛珍珠序
自序
闲话开场
第一章 中国人民
一 南方与北方
二 退化
三 新血统之混入
四 文化之巩固作用
五 民族的童年
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
一 圆熟
二 忍耐
三 无可无不可
四 老猾俏皮
五 和平
六 知足
七 幽默
八 保守性
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一 智慧
二 女性型
三 缺乏科学精神
四 逻辑
五 直觉
六 拟想
第四章 人生之理想
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
二 宗教
三 中庸之道
四 道教
五 佛教
小引
第五章 妇女生活
一 女性之从属地位
二 家庭和婚姻
三 理想中的女性
四 我们的女子教育
五 恋爱和求婚
六 妓女与妾
七 缠足的习俗
八 解放运动
第六章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一 公共精神的缺乏
二 家族制度
三 徇私舞弊和礼俗
四 特权与平等
五 社会阶级
六 阳性型的三位一体
七 阴性型的三位一体
八 乡属制度
九 贤能政府
第七章 文学生活
一 文学之特性
二 语言与思想
三 学术
四 学府制度
五 散文
六 文学与政治
七 文学革命
八 诗
九 戏剧
十 小说
十一 西洋文学之影响
第八章 艺术家生活
一 艺术家
二 中国书法
三 绘画
四 建筑
第九章 生活的艺术
一 日常的娱乐
二 居室与庭同
三 饮食
收场语
人生的归宿

作者简介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该书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情趣。 本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


 吾国与吾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一代国学大师眼中的国与民——读《吾国与吾民》滁人也林语堂的作品,笔者读过《京华烟云》,上下两册,故事写得千回百转,荡气回肠,将清末到民国初年一段历史用独特的视角展示在读者面前,可以说,其艺术水准,说远超当下无数畅销小说也不为过。而这本《吾国与吾民》,则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读物的经典之作。林语堂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他的小品散文,自成一家。他认为理想的散文,应该是“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而这本《吾国与吾民》,正体现出作者这种谈话风格的艺术范式,并且处处显得闲适幽默、性灵超远。其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超脱悠闲的语言,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真正享受到东西方智慧交融的幽默情味。《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在美国用英文创作的杂文集,分上下两部。上部为“基本要素”,包括“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行”、“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四章;下部为“生活”,包括“妇女生活”、“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术”等五章。要全面论述一个国家的“国与民”,并非易事,要从怎样的角度切入?作者是这样说的:“我以为观察中国之唯一方法,亦即所以观察其他任何各国之唯一方法,要搜索一般的人生意义,而不是异民族的舶来文化,要渗透表面的古怪礼貌而觅取诚意的谦德;要从妇女的艳装异服下面,寻求真正的女性和母型;要留意男孩子的顽皮而研究女孩子的幻想。此等男孩子的顽皮,女孩子的幻想,以及婴儿之笑窝,妇人之哭泣,丈夫之忧虑——它们都是全世界各处相同的表象。”作者认为,只有经由丈夫之忧虑与妇人之哭泣,才可能正确地认识一个民族。而作者的这种观念,也正是其从“生活”层面去探究“国与民”的立足点了。笔者秃笔,无法一一叙述该书之精妙,暂且引一段论述来“管中窥豹”。在下部“妇女生活”的第二节“家庭和婚姻”中,作者由自己在苏州乡下游玩,被一帮子女轿夫抬上山说起,从而质疑“女人在中国曾否真受过压迫?”然后谈论中国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处于从属地位,不得不逆来顺受,但在家庭中,女人却是主脑。莎士比亚的名言“水性杨花啊!你的名字便是女人”在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没人会相信的,因为“至今中国仍有许多慈禧太后存在于政治家的及通常平民的家庭中,家庭是她们的皇座,据之以发号施令,或替她儿孙判决种种事务。作者为了将此进一步论述,接着又如是说:“所谓‘被压迫女性’这一个名词,决不能适用于中国的母亲身份和家庭中至高之主脑。”于是,作者举《红楼梦》中贾母的身份地位,凤姐与其丈夫的关系等等,以及《野叟曝言》中水夫人只消一言出口,可令其身为卿相的儿子下跪于她面前之智慧,来细说中国女人的奇特地位。而女性治家,实则又和一个国家的专制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小家”看“大家”(国家),亦能略懂中国文明传承几千年而不至于崩溃的根源了。中国的家族观念,一边是促使中国文化传承千年不断,但又促使中国成为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国人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因此,国人很多时候,体现出公共精神的缺乏。作者这样的论述,在今天看来,应该还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一代国学大师眼中的国与民,并非孤立地个体,而是因为有其民,所以有其国。民有优秀之品,亦有不足之憾,因而,国运传承几千年,华夏文明依然璀璨,但“民”素养之提升空间,依然无穷大。“国”之精神探究,应该也是无穷尽的了。作为读者,能够深入大师的世界去领略其东西方交融的独特的思想,亦是一大快事了。
  •     近代以来,中国不乏有识之士致力于探讨传统社会,分析国民品性,意欲捍卫民族自尊,探寻救亡图存之路。比如鲁迅的文学耕耘,梁启超的政治学研究,严复的社会探讨等,他们或是笔势严峻,或是议论宏伟,或是立意深刻,但无疑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反思,对于警醒世人,改革图新起到了很大的启蒙作用。与这些伟岸的身影著就的学术专著不同的是,林语堂先生试图通过自己的“苦思苦读”“自我省察”“发表自己的意见”,其话题轻松但不失庄严,戏谑严厉但不缺诚恳,头绪繁杂但主次分明,是以博取了大众的颇多关注,而这本书就是《吾国与吾民》。读林语堂的文字总是很享受的,不管是他选取的材料还是他的笔调,都有着自己深刻的个人印记。而这印记,虽然每个人不同,但对于曾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每个人,多少都会感触颇深的。身居海外的华人,也不止心里牵挂着故土的亲朋,更是为人处世处处显扬着中华文化。而林语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尝试在海外探讨故土,探讨故土的国民,由此可见中华民族韧性之一斑。 这是一本很有“诱惑力”的书,你很容易从中找出中国南北方差异的描述,也可以找回中国历史演进的“规律”;大众群体的一些无意识的德行也会被谈及,并被与西方相比较;从前人性的差异,理念的不同,理想的追求使当下的我们大开眼界,而对于从前先哲崇拜的泡影似乎也被吹灭;从前境遇形成的不幸被当作笑谈,而现在我们立足于二十一世纪,对于过去的社会政治虽也感到陌生,但确知并非永远,故也会付之一笑,任历史随风飘走。尽管如此,但林先生对于文化生活的观点却总是恒久恒新的。不管是笼罩在我们头顶上的儒家的规整的入世之说,还是深入肌肤的道家的逍遥的出世之说,更或是飘来的佛音,这些思想观点,拼凑到我们上面所述的形形色色的生活行为之中,构成了一幅绵延几千年的东方画卷。对于这幅画的理解,将会伴随我们人生的始终。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可是我们的品性还没有彻底改变,我们也不想改头换面,我们对于自己有信心,我们渴望保留曾经我们成就过的,不被任何别人改变。这是我作为一个八十多年后的一个读者的理想,也是作为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二十多年的人的心愿。对于自己国家过去的探讨,每个人早晚都会遇到。尽管看书可以弥补年龄上的缺乏,但归于内心,出于本意,以此作为方法,就如同林语堂先生当初那样,我相信才会最珍贵。以书中第四章的中一首作为寄托我当下的情思的载体,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为偷闲学少年。
  •     听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作者在此书中以冷静犀利的视角剖析了中国这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向西方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民族形象。这是林语堂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英文著作。林氏在该书中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吾国与吾民》一书,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原书是作者用英文创作的,书名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后来经郝志东、沈益洪二人将全书翻译为中文,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这部全译本《吾国与吾民》补上了原著中的一些重要而颇有争议的篇章,有《蒋介石其人其谋》、《收场语》(初版)、《我们的出路》、《领袖人才的要求》等。在保持原著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译者的附记、索引等内容,使得整部书的思想及内容更为完备。《吾国与吾民》一书的主体内容,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包括了《中国人》、《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心灵》、《人生的理想》四章。这本书问世了,正如所有伟大的书籍终会问世一样。它满足了以上所有这些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作者林语堂,福建龙溪人,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林语堂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风光无限的一生。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30万字。1936年的译本读起来苦不堪言。内容而言,第一部分只能批判着看了,毕竟现在的中国人大多受的是西式教育,再拿80年前林语堂总结的几个关键特征说事,就像是外国人眼中,国人还是清末的黑白照片里那种刻板印象一样可笑;第五章看得出林语堂明显的男权倾向,时代局限性;第六章大妙,家族制度当真是民族顽疾;后三章偏科普,不读也罢。
  •     林老师的视角和语言都非常独特,好书!
  •     前面挺有趣的 越到后面就越有点无味了 有时间再看一遍
  •     智慧与情感的碰撞,喜欢林老师的风格!
  •     又看完一本,今年的第三十七本了… 很喜欢最后的一部分:“当吾们向人生望出去,吾们的问题不是怎样生长,却是怎样切实地生活;不是怎样努力工作,而是怎样享乐此宝贵为欢乐之一瞬;不是怎样使用其精力,却是怎样保藏它以备即将来临的冬季。”不论吾国人民是淳朴、保守、勤奋、忍耐还是圆熟、老猾俏皮,吾们都在很努力地生活,在一点点改变世界对我们的看法。
  •     惊叹于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的洞察力,特别是当我读到上部中国人之德行、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这几章的时候,甚至有一种自己被看穿的感觉。距此书写就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中国有些情况已经改变了,但是很多还是没有变,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一直在不同历史阶段改变的融入新鲜血液并抛弃一些旧的思想,但它还是它。中国的庞大与悠久表明它不容易完全被改变和一种中庸的坚韧。希望吾国与吾民能愈来愈好。
  •     林老先生对国人的见解相当透彻,这是一本值得温故知新的好书。
  •     酣畅淋漓。大师之作 可能翻译回来的过程中有失原味 希望有机会读读林先生的英文原作。
  •     国学大师,名不虚传!
  •     林语堂先生大多观点皆认同,可时代在变迁,本书有诸多论证放在当下则大为不适,看诸君皆以此书论证当下国民,未免有些不妥?
  •     大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南方与北方的描写不敢苟同。
  •     缓存……20%……缓存……10%……缓存……30%……缓存(读之进度犹如此)
  •     阅读体验不是太好,黄嘉德的翻译好别扭啊!而且删节了“中日战争之我见”这一重要篇章。也许本书更适合对中国感兴趣的英语国家读者。有两个细节要注意:1,不要再说国人无信仰,诗歌就是中国人的宗教。2,即使中国和她的人民有许多缺点,作者还是以非常饱满的真诚用“吾国”“吾民”这样的字眼来抒写,而非某些同胞常挂嘴边的“你国”这样只图一时痛快而伤人伤己的极端惹人反感的字眼。
  •     林语堂老师的语言很诙谐、幽默!
  •     幽默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各种,很好的书,但有点半白话文的感觉。读起来微微有点慢
  •     分析得很到位,值得品读!

类似图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