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43891883
作者:[瑞典]妮妮•霍克维斯

内容概要

妮妮•霍克维斯(Ninni Holmqvist),瑞典女作家,1958年生,散文家,小说家,《单位》是她的首部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一场被爱救赎的生命觉醒
也许有天,我会成为他人眼中的“没用的人”,平凡,卑微,被忽视,被抛弃,但曾经选择的路我终将无悔。
【内容简介】
凡年满50岁的女性和年满60岁的男性,若单身、没有子女、没有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就会被定义为“无效用人”,被政府强制送往“单位”,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而看似完美的世界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冷酷真相。“单位”里的人,必须接受全方位监控,参与各项医学实验,并无条件捐献器官以延续外面世界中“有效用人”的生命,直至身体的重要器官被“清空”……
潦倒了大半辈子的多丽特,本打算在此度过余生,却在最黑暗处遇到了一生挚爱,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之后,等待她的,是无法挣脱的冰冷残酷和漫长征途,当然也有微茫的希望,和爱。


 单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在罐头里活着偷爱警/文看完这部书的简介,想到一部影片《逃出克隆岛》,地球上最后一批存活的人类,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社区里。这些人会在每期幸运抽奖中,获得前往美丽岛的旅行。很多人都期待着,幸运的降临。当一个叫林肯的男人,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故事开始。这个与世隔绝的社区,不过是有钱人,克隆自己的实验室。每个克隆人,都有一个原身,都有一个保险人。这些克隆人,不过是生命的供体。当保险人需要供体的时候,克隆人,将被带往美丽岛。妮妮的“单位”跟克隆岛差不多,以群居的城市为中心,归属感很强,生存者的戒备心,会因为氛围和环境条件的裹挟,而放弃和缩小。“单位”和克隆岛同样是器官供体制造厂,只不过克隆岛的供体,带有非法性和功利性,而“单位”供体,带有自愿性和公益性。相对而言,“单位”捐献器官更有说服力、合法性。但毕竟,生命的完整,或许在西方国家并不太看重,在中国来讲,死无全尸,是对生者最大的讽刺和亵渎。在瑞典,高福利国家,衣食无忧,精神层面的高阁被看的很重很重,或许这是完美人生的追求,捐献器官需要勇气,需要为名节延续,一件了不起,很伟大的事情。多丽特的选择,带有强烈的心里负罪感,可以说多丽特的抑郁、孤独、寂寞严重影响了生活。年龄大、膝下无女、只有约克与她为伴,远郊的房屋,破烂不堪,没钱,没能力修缮,没有亲戚、朋友。百般无奈的多丽特选择到《单位》生活。最起码那里有说话的人,有朋友,有关心她的人。简单描述一下故事内容:法定年龄年满50岁的女性和年满60岁的男性,单身,没有子女、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被认定为“无效用的人”,被政府强制送往“单位”。享受安逸的生活待遇,条件只有一个,捐献身体器官,来为社会做出最后的贡献。多丽特带着她的全部家当来到“单位”,在这个封闭的穹窿之下,她看到当年的同学,听到失散多年的大姐也在这个里生活过,遇到一个相识已久的朋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虽然这里富丽堂皇,修建的很有亲和力和归属感。但多丽特还是感觉到一丝淡淡的寂寥,回忆起从前的很多事情。温室花园里的花朵常开不败,却看不到莺歌飞舞的场景,看上一眼蓝天,都成为奢望。多丽特犹豫不决,到底自己来到这个封闭“罐头”,是不是正确的,她该做这些什么,她能做些什么。图书馆、健身馆、游泳馆、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只需要提出申请,就会得到满足,不需要任何费用开支,不需要为安全而担忧,更不用为身体健康而发愁。在这个“罐头”里,有幻想和欢笑,有等待和期盼。多丽特和约翰内斯相爱了,爱的浓情蜜意,爱的洒脱释然。彼此都觉得,找到了生命的另一半,充满了感激和热忱的渴望。多丽特将怀孕的消息,告诉给约翰内斯的时候,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两个相爱的人,不得不面对最后的时间“审判”。反乌托邦,让物质主义重新杀回来战场,精神主义被贬降级。在“单位”里养尊处优,使幻想乌托邦,变得真实美丽,换取这一切的代价,是身体器官、生命权的放弃。“单位”找不到邪恶的政治气息,看不到暴力段落,找不到诡异的死亡。但这里每一个狭小的空间,都被安置无数个摄像头,监视生命体的讯息,说监视倒不如说是为了保障安全,自身安全,生命安全。在“单位”必须保持生命的鲜活,每一个器官,得到应有的贡献。换取本身无可厚非,但用生命的换取,未免有些惨重。物质主义的贪婪,精神主义的消极,使很多唯利是图的中间人,瞄向利润的空间。生命酴醾,悲剧上演。自由体质下的健康,才是一个人,需要看到和得到的结果。很多时候,选择是被动的,是无形的,是压力的推手胁迫自由者、寄托人放弃选择。
  •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酷的。《1984》翻篇,集权主义政治寓言魂归何处?瑞典作家妮妮•霍克维斯的小说《单位》,一言以蔽之,通过“单位”内外的制度钩沉与人性刻画,实现了对反乌托邦文学的致敬与超越。甫一开篇,小说便铺展出勾人的节奏。身体康健、人格独立的多丽特,因为膝下无嗣,未曾婚嫁,达到50岁年龄线后,被判定为“无效用人”,放逐到一个“单位”。“单位”里居住舒适、物质富足,娱乐设施也堪称完美。除了日常起居,图书馆、影院、画廊、泳池、乃至饮宴的酒品点心,都一应俱全。但也是这个“单位”,摄像头无处不在,隐私迹近奢侈。大量记叙情境的笔锋宕开,“单位”的真容也浮出水面:联邦第二储备银行。吊诡的是,这家银行并非金融机构,而是聚集“无效用人”,参与各项医学实验,并为外界的“有效用人”捐献器官,直至丧失生命。换言之,“无效用人”是作为器官的载体被储存在“银行”之中。在这样一个禁锢意味浓烈的场域里,“单位”并没有《1984》“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那般充斥着荷尔蒙的灌输。相反,“单位”强调充分的自由,吃喝玩乐尽在此间。唯一不变的是,所有的“自由”,都框限在“单位”给定的范围之内,无从逾越。当“单位”要使用“无效用人”的器官乃至身体时,也不容“无效用人”拒绝。置身此间,怕还有《了不起的盖茨比》般繁华飨宴的错觉,但在背后,一张透明的铁幕早已徐徐落下。按照王安忆的说法,评价一部小说,除了独到的语言,自洽的逻辑,更重要的是背后呈现的“心灵世界”。如果《单位》的“心灵世界”止于此,无非是另一部时空倒错的《1984》。但作者的野心还未竟于此。读罢掩卷,能体味到不少前后互文。开篇,作者交代多丽特躺在“双人床”上,这与之后约翰内斯乃至结局的篇幅相照应。全书近半时,一处细节讲到多丽特在“单位”看见“第一扇窗户”,其实也隐喻着外部世界。“单位”之外,是利维坦的意志:这个怪兽将子嗣作为人类生殖、承续的唯一标准,拥有子嗣者可以尽享自由,甚至无偿获得“无效用者”的器官。而“单位”中人,则要在应有尽有的“自由”中沦为鱼肉。类似这样的细节,足见作者的精心与巧思。不惟技巧,在主旨上,作者也没有模仿《1984》,将多数人都处理成模糊的面目。小说里的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棱角和自觉的意识,虽然受制,却各有回馈。这成了全书的“点睛之笔”。尤其当篇末多丽特有孕的消息为爱丽丝和埃尔莎所知后,一瞬之间的喜怒情仇,忧愤欣喜,都在前文的铺垫之后喷薄而出。人性的善恶一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这个意义上,《单位》不仅写“反乌托邦”,不仅讲述制度对人的钳制与奴役,也不仅如推介所言是对“高福利”国家的“最深刻反省”。它记录的是人心在失序甚至荒谬的制度中如何保有韧性,又如何一溃千里。这恰是《1984》鲜有,而《单位》着意强调的部分。写《1984》,是为了逃离“1984”。缔造“单位”,也是一出“醒世恒言”。惜乎作者最后想给全书套上“光明”的尾巴,反倒露了怯:在集权和异端的管束下,人性的微光闪烁得太过微弱。这大概是此生为人永恒的无力与悲哀。毕竟,出离制度的枷锁,只需“引刀成一快”的豪勇壮阔。而要从人性的桎梏中逃亡,不是成佛,便是成魔。步入后集权时代,充斥“人性”的“单位”,往往比铁窗更危险。
  •        这显然是一本反乌托邦小说。在故事中的瑞典,凡年满50岁的女性和60岁的男性,若单身,没有子女,没有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就会被定义为“无效用人”,被政府强制送往“单位”。   这个“单位”是一个舒适又安全的乌托邦。这里没有四季,只有春天。来到这儿的人,可以免费获得想要的东西,他们可以看画展,听音乐会,健身,享受桑拿,甚至一切在他们作为“有效用人”时没有机会或没有能力享用的东西,真正是按需分配。可是另一方面,这些“无效用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暴露在监视器下,包括如厕、洗澡、做 爱等极其私密的活动。一旦有异动,他们就会听到摄像头嗡嗡嗡的转动声。这还并不是最让人难堪的。政府之所以愿意花那么多的钱为这些“无效用人”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实验对象,这些实验千奇百怪,无聊透顶,当他们被不间断的实验折磨的人将不人时,等待着他们的是最后的捐献——将自己的身体器官捐给“有效用人”。而“有效用人”和“无效用人”之间唯一的分界线就是有无子女。这才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方。   光是写下这一段简介,我就觉得够沉重了。看这些人的故事,会让人联想到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屠宰场里待宰的猪、橱窗里美丽却脆弱的玩具,却独独不会想到人。如果想到人,那也一定是被判了死缓的犯人。可偏偏他们都是有知有觉,甚至有智有识的人。这些人无论在年轻时曾为这个社会做出过多大贡献,一旦被划为“无效用人”,就只能来到“单位”,享受富足的物质条件和忍受无尽的精神折磨和侮辱,直到死亡。在这里也有爱,可是更多的是绝望。撒旦和上帝总是如影随形。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经常跳出故事本身,由一句话就想到别的地方,就像下面记下的一样:1.“这里知识分子太多了,都是些读书人。”(P.40)“看得出来。”我还是这句答话。“读书人,”他接着说,“往往会落到‘无效用’的地步。绝对是的”   【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和我一样,看到这里时露出了一丝苦笑。  “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分古今中外,在哪儿都适用。即使是在社会高度发展的高福利社会,读书人也是最容易被划归为“无效用人”一类的。  小说的主人公多丽特之所以直到50岁还孑然一身,无儿无女,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所受的教育。在她的儿童和少女时代,她被灌输的观念还是“最首要的理想,是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做健全的人,自尊自爱,不依赖他人。……家庭和孩子不妨以后再考虑,甚至没有也行。”她在似懂非懂的时候就接受了这一观念,并一生践行。却不料转眼间斗转星移,主流与非主流掉了个个儿——你再有思想,个人发展得再好,只要没有后代,就有了原罪。  在我们的真实社会,往往也是那些有思想有坚持的读书人活得最累,即使不举低吟着“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跳江的屈原为例,也有大把的苦闷知识分子带着惶惑的表情被这个社会挤压变形。   特立独行就是与整个俗世为敌,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2.“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能依赖别人会被誉为一种美德。对我来说,那简直是一种幼稚。”   “一点不错。那么忠诚呢?你怎么看忠诚?事实上,不就是一种盲目吗?”   “或者是不能自立的另一种称呼,处于弱势地位。曲意逢迎。或者可能还有惧怕。这就是所谓忠诚。”(P.69)   【这一段对话可以作为上一段对话的诠释,读书人难免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做法,他们不愿流于俗世,就只能被俗世戕害。社会一向是求同伐异的,越高明的见解,越前卫的艺术,越容易成为被讨伐的对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如不举。】3.我能想象得到,有人正坐在一台监控器前某处的指挥台里,紧紧盯着一台监控器,而屏幕上正是我在卫生间里洗澡的画面。这让我觉得我是在为别人而洗澡,像是在表演某种节目,出演一台真人秀。这种感觉不算难受,可是不太真实,似乎我不是真的在洗澡,而是在扮演一个正在洗澡的人。   到了现在,我已经可以在摄像头的注视下坦然地上厕所了。我从不怀疑,无论何时,当我们做的事情如此私密以至于要调动某种身体机能时,任何监督人员都会悄悄地移开目光,去观察别的监视器。(P.64)   【我一直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在被假释的老布自杀之后,瑞德说过:“这些围墙很有趣,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日子久了,你开始依赖它们,那就是被制度化了。”   在“单位”,那些无处不在的监控器就是无形的围墙。当一个人没有半点隐私,甚至连被关押的犯人都不如时,她当然会别扭,甚至会愤怒。可是久而久之,她也就适应了,就像故事里的多丽特。她甚至可以自我安慰不会有人看的。   电影里的楚门最终挺过了风暴,找到了那个虚假世界的出口。可是如果他没有找到呢?如果他认定自己只能一辈子留在摄影机前呢?一开始他可能会发脾气、会愤怒、会抗争,可是久而久之,怕也会适应吧?   人类的适应能力真是强,可是我有时会想,这种适应很多时候是因为懒惰,懒得与现实抗争,懒得给自己留下希望,懒得考虑另一种生存方式的可能。所以像安迪那样用19年时间挖一条密道的事只能是传奇,是奇迹。】     4.“我清楚那套把戏是怎么发挥作用,他们是怎么确信你没有逃跑动机的。可是如果你真的让自己有了东西,如果你真的想活下去,那么你一定会找到那些出口。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不过人类的心理就是如此——我们总是能看见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我们期待看见的东西。”(P.172)    【那些“有效用人”是怎么确信“单位”里的人没有逃出去的动机的呢?也许就是出于对人类劣根性的了解——他们有着超凡的适应能力。   即使要忍受不间断的实验,即使时不时要把自己身上的东西捐给所谓的“有效用人”,也没有人想过逃离。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单位”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在外面的世界要如何生活呢?外面能享受到“单位”里的诸多福利吗?   那些和千军万马一起挤独木桥要做公务员又想着自己在体制内能独善其身的人只能是痴人说梦。一旦进入体制,享受着它的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必然要将自己整个人溶进去。再想离开,除非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若是忍不了痛,就离不开了。】   5.“没有人在意的,多丽特。你还没意识到这点吗?在这里没人在意。”然后用玩笑、几乎是嘲笑的口吻接着说:“在这里你可以做你自己,完完全全的自己。”(P.71)   【这句话不无讽刺意味,“在这里你可以做完完全全的自己”,你可以写作、可以画画、可以恋爱……不用有任何顾虑,可是你早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你是被盖上“无效用人”印戳的实验品。你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已经和作为人的你无关了,因为那个人在进入“单位”的前一刻就死了。】     6.我非常愿意跟她换换位置。如果我是这个病痛、困顿、其貌不扬、未老先衰的女人,我会非常开心。我想念我的母亲,无论她多么的困顿和绝望都没有关系,我只要她在我身边慢慢地老去,我只要她还活着。虽然病痛缠身,被四个孩子和输液架折磨得奄奄一息,可是我会幸福地生活下去。因为那至少是一种生活,即便这种生活无异于身处地狱。可是我喜欢地域,只要地狱里有生活。(P.91)   【主人公多丽特捐了一个肾给一个有四个孩子的母亲,这是她的一段内心独白。   她在文中从未掩饰自己对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只是她在得到那样的机会之前就已经成为了“无效用人”。她说愿意和那个病人母亲互换位置,显然不是想要地域,她只是想要生活。在50岁之前,她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叫生活;在50岁之后,她和很多人在一起,她认识了很多人,有了朋友,可是,她没有了生活。】      7.此地的季节永不更迭。轮回不休只有白天和黑夜,交替登场的永远是黑暗和日光。温室花园里的一切不是含苞待放就是鲜花盛开,永远没有枯萎、凋谢和死亡。温室花园里永远温暖。(P.135)   【在肖申克监狱,犯了错误的人会被单独关押在小黑屋里,那里没有时间概念,没有昼夜更迭,只有一望无际的黑暗。很多人在那种情况下会崩溃,会疯掉。在“单位”又何尝不是,这里也没有时间概念,没有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没有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有的只是没完没了的春天,永远春意盎然、生机无限,可是如果没有夏天的炎热冬天的酷寒又怎么能衬托出春天的可爱呢?这样常驻的春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8.仅仅过了几个星期,谢尔这个人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如果不是因为他死于一场丑闻,一场灾难,我不认为有谁会想起他。(P.131)   【在“单位”,人员的流动是很大的,不断的有旧人死去,新人填补。轮回不息。政府不会、纳税人也不会愿意花钱养着这群“无效用人”,那表面的安适后面是快速的死亡和身体的支离破碎。不仅身体被瓜分,这个人在世上存在过的证据也会被一一抹尽。而人们是如此健忘,一个没有后代的人的结局就是迅速死亡,然后被迅速遗忘,就好像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一样 。也许他的身体器官还在别的身体里继续工作着,可是那个人已经不存在了。   一个人是因别人的在乎而存在的。所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又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单位”,最不缺的就是这样被默默遗忘的灵魂。】      9.“你知道兄弟姐妹的关系不算数的,”过了一会儿,艾尔莎说,“他们只认新关系,只在乎那些能组建家庭,制造新人类的人。这点你知道的,多丽特,你知道一切都得向前发展。(P.117)   【多丽特在得知姐姐的死讯后,第一次情绪崩溃了。即使是在她刚进入“单位”,全新的、犹如被监禁的生活扑面而来的时候,她也没有如此崩溃。她的姐姐和她先后被送进“单位”,她们之间有亲情,可是这是不作数的。当局者看的不是感情,而是前进前进前进,只有“制造”出新的年轻的生物,才是有效用的。是的,作者用了“制造”一词,就像工厂制造零件、制造玩具、制造汽车一样,人们制造出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效用。孩子不再是爱情的结晶,至少不纯是。而是功利主义的产品,它证明了它的制造者是有效用的,证明了社会是在向前的,然后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10.“为了确保安全,小姑娘们十七八岁就怀孕了。不孕不育和人工授精诊所门前的队越来越长。收养中心的情况也一样。有些人是非等大祸临头才会采取行动的。艾滋病和衣原体感染病例也在猛增,因为女人们直接跑出去,一个接一个勾搭陌生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做 爱。”(P.191)   “小孩子遭绑架的事也越来越多了。”约蕾尔补充道,“人们绝望了。”   “好像什么事情都没保障了,”维维说,“谁也不安全。这让所有人感到恐慌。”   【就像民 主可能会造成“多数人的暴 政”一样,高福利也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当生育成为自保的手段时,社会就会出现上述混乱。过犹不及,向来如此。   有时候想想真讽刺,当我们还在为养老问题苦恼不已,砖家们还在不断提出荒谬的,看起来像笑话一样的所谓高见时,别人已经在为高福利社会的隐忧未雨绸缪了。   所以在看的过程中,我一边觉得这个乌托邦真可怕,一边又忍不住想至少人家还有个乌托邦,不至于老无所依。】      在小说第三部分,多丽特成功逃出了“单位”,可是故事的最后,我们看到,她还是回到了单位,把自己的孩子交了出去,等待着最后的捐献。   生活亦是如此,没有那么多的正义战胜邪恶,没有那么多的逃出生天扬眉吐气。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那个墙上的洞,也许它并不存在,它只是斯蒂芬·金善意留下的金手指,是一个美好的希冀,而多丽特走出“单位”的情景也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梦境罢了。所以高福利社会的“单位”还将继续存在着,而我们也还将继续为养老问题苦恼着争论着。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结尾还是很让我感动的
  •     很符合瑞典的实际国情,同时这本小说出自于瑞典也很合理。结尾她之所以会回来,应该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和环境吧。
  •     任何物种都要经历盛极必衰的必然过程,人类又怎会例外?刻意追求“效用”又有何用?
  •     是值得思考的一部小说。
  •     传统的效用论好像并不足以支撑书中描绘的这套机制,所以我觉得“单位”得以实现里面一定是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可惜作者没有说。如果一个社会(好像还不是极权的)的目标是高效运转,那么小说结尾处人人自危的局面实际上已经标明了其失败——恐慌的社会当然是低效的。
  •     读完这部竟又想起肖申克,缠着编辑问没看懂的剧情。所以,最后多丽特明明逃了出去,却又回到了‘单位’,把孩子生了下来。令人发抖的故事,满是颤栗,满是讽刺。
  •     引人入胜,但感觉写得有点……草率
  •     为什么本书的名字叫“单位”?为什么获得自由后又重回单位送死?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     我对本书的结局有一点点不理解 多丽特生完女儿又回到单位里了? 不可思议啊,她不是逃出单位获得自由了吗?
  •     生命和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     他许诺给你公社,所要的回报是你的肉体和精神。这样你不会流血,不会痛苦,只会死去。
  •     还是太保守,非要生孩子才算有效用人。
  •     读书人最容易成为无效用人。。。。《单位》的构想实在契合我对未来的预测。
  •     不明白为什么又回来
  •     制度的老大哥未必能统御世界,人性的“1984”却绝难逃离
  •     不知道小说里描述的社会制度是不是真的。不过在瑞典这样发达完善的国家,有那样的规定也不觉得奇怪。“无效用人”,好新奇的概念。担心自己以后会不会也真的无效用了呢⋯⋯
  •     值得一读。
  •     社会问题。
  •     爱情感动。但最后为什么女主回来了?
  •     你老了 你不一定没用 。。你老了 你还是没用。。用不用得上谁说了算
  •     阿赫玛托娃说:巴黎的绘画掩盖了法国的诗人。读完本书,我想:人类的伪善泯灭了我们的心性。
  •     里面有太多的绝望和无力,痛苦处叫人换不过气。以及,爱最美好。
  •     一个“社会反思”的标签足见这本书是一本怎样的书。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当社会支持系统不足以让每个老人安心地生活,以致被打上“useless”的标签,被送去做药物临床实验,被捐献遗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人还是“人”吗?
  •     多丽特一点点习惯在单位内习惯无效用人的生活 从未想过逃离 作者最后安排她机缘巧合下出了单位 也不敢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无效用人…悲哀
  •     如果曾经学过经济学的utility,你会对这个故事有更深的感触。庆幸的是,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在正常情况下人不会因为缺少价值被抛弃。但其实人类对待其他生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怀有相同的态度呢?我记得自己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人类是来自更高文明的外星人所饲养的宠物,就像有些小孩子会养蚂蚁一样。我们会不会有一天,也被那样对待?
  •     "读书人,往往会落到'无效用'的地步。” 所谓越思考越迷茫,特立独行就意味着与整个世俗为敌,sigh
  •     关于生命的思考渗透到玻璃屋的点点滴滴,迟来的爱,永恒的爱唤醒的不仅仅是主人公的坦然与理性,更唤醒了我们对所处社会的思考。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这里的有效用人和无效用人的定义感觉不是那么的明晰,或者说,“凡年满50岁的女性和年满60岁的男性,若单身、没有子女、没有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就会被定义为“无效用人”,这样的定义是不是过于简单粗暴,我明白,小说是虚构的,但哪里看出了希望和爱,希望都是用来破灭的,爱呢,也是孤单人的相互慰藉罢了。
  •     我们只是保管自己重要器官的一个容器。所有不能创造“价值“”的即是无用人,读书,思索的人,等待着被拆分消化在整个系统里。饲养场,屠宰场,你还可以庆幸现代只是被阉割而已。
  •      本来是用来当枕边读物的,最后却是在漫长的飞行中看完这本书。被最后那一章打动。
  •     虚构色彩浓厚,但是却是一本值得人反思的深邃的小说。另外,我不喜欢这个结局哈。为毛已经跑出去了,却还偏偏回来送死?不过这个结局,对于那个新生儿来说,倒是最好的归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