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301215692
作者:冯友兰
页数:340页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58页 - 第三章

中国经济根本是农业,哲学倾向直觉、主观;希腊经济起源是商业,所以有假设的数字抽象概念,强调客观精准。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页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页 - 1

1.主要讲儒家、道家、佛家的发展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理学与心学 老子->庄子->主理派、主情派 佛家->禅宗2.按我的意见,形而上学只能知道有“理”,而不知道每个“理”的内容。发现每个“理”的内容,那是科学的事,科学要用科学的实验的方法。“理”自身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我们所知道的“理”,作为科学的定律和理论,则是相对的、可变的。3.知识有其自己的应用范围。4.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5.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6.自然境界、功利进阶、道德境界、天地境界7.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理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的这种觉解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0页 -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1.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
大陆国家
2.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以农业卫生的土地经济,重农轻商
3.“上农”
“农”很朴实,“商”心肠坏
儒家和道家都表达了农的渴望和灵感
4.“反者道之动”
受日月运行、四时相继的启发 一切事物都包含它自己的否定
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依据
5.自然的理想化
道家的人把农的原始社会的简朴加以理想化,主张圣人的精神修养,最高的成就在于将他自己跟整个自然即宇宙同一起来。
6.家族制度
土地不能移动,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固定居住在一起形成了家族。儒家学说为家族伦理提供了理论说明
7.中国的艺术和诗歌
8.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概念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用直觉得到的概念,一种是用假设得到的。从假设的概念出发的哲学就偏爱有区别的,从直觉的价值出发的哲学家偏爱无区别的。中国的哲学家因为“农”,以对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这些的出发点。
9.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希腊、英国的地理和经济条件与中国形成反证。海洋国家靠商业繁荣,以假设概念为出发点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
10.中国哲学中不变的和可变的成分
哲学虽然与经济条件联系密切,但总有一部分在现在具有价值,每个哲学也有不变的东西。 新的中国哲学将来也绝不会限于“用直觉得到的概念”。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5页 - 中国哲学的精神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4页 -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先生书中的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1.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
对于超乎现实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虽然不大关心宗教,但我们有哲学。
中国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实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也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哲学也能满足对超乎现实的追求,获得信仰的力量。
2.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一些哲学认为欲得到更高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即“出世的哲学”,像有些道家和佛家。而另一种“入世的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事务。
中国的哲学既是入世又是出世的。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事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 内圣外王 的人格。
3.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中国哲学家不同于西方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的一览无余,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3.语言障碍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9页 - 第四章

“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三十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
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了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死于公元前479年。”
作者特地选出这一段来介绍孔子,读到这里,很容易让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孔子,跟当今社会的某些现场如出一辙。草根逆袭上位,最终又被潜规则涮了,怀着不解、不甘、希望、憧憬,拼命投身于理想,然而终究翻不了身,最后不得不服老,面对现实,壮志未满地离开人世。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6页

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页 - 中国哲学的精神

“实际上,我们用来思想思想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用来思想的能力,都是同一种能力。”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说的宗教。”
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一定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1页 - 第三章

p31
“司马谈(司马迁的父亲)把以前几个世家的哲学家划分为留个主要的学派,如下:
1. 阴阳家 2. 儒家3. 墨家 4.名家 5.法家 6. 道德家(道家)”
p33
“刘歆(约公元前46-公元23)将“百家” 分为十个主要的派别,即“十家”。除了司马谈的六家,其余四家是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p38
“冯友兰先生对六家思想的总结:儒家者盖流出于文士。墨家者盖流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士。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方:社会的意思
冯先生用最简短的概括道出了各个家的思想主流。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2页

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学。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2页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的一览无余,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页 - 中国哲学的精神

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8页 - 中国哲学的精神

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页 - 中国哲学的精神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页

这也是深入这么看似生涩的学科,总能给予我无限的智慧,带我走出迷茫。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0页 -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哲学分为“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出世的哲学认为,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而入世的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者不愿意讲超道德价值。中国的哲学不是完全出世或者入世的。出世和入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求解决这个合命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按照中国哲学,谁在理论和行动上都完成了这个问题的统一,谁就是圣人。他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原文开始>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具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它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比这严肃的多的东西。由于哲学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哲学必定是与政治思想不能分开。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页

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52页 - 第三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入世与出世,寻找平衡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5页 - 第二张

《论语》说:“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8页 - 第三张 各家的起源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主流,而在其之前学派很多。
1.司马谈和“六家”
第一个尝试分类的司马谈将几个世纪的哲学家分为六类 。一、阴阳家,主要讲宇宙生成论。二、儒家。三、墨家。四、名家,重名、实之辨。五、法家。六、道德家。
2.刘歆及其关于各家起源的理论
3.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刘歆试图从一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寻求各家起源
周朝前期官、师不分 秦朝前后私学出现 出现了侠 、辩者、方士等。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0页

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页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实用的角度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不是增加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儒家的知命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各派哲学中心概念
儒家:仁、义;主张爱有差等。
墨家:兼爱,主张爱无差等;
道家:教人顺其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利己,出发点是全生避害;道家三阶段:杨朱(为我,轻物重生),老子,庄子。
佛学:是哲学。佛教是宗教。《老子》的大部分思想表现出另一种企图,就是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这是先秦到家发展的第二阶段。"无为"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不过度)、自然的(顺乎个人的德而行,不做人为的努力)范围内。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是全生的方法。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是也一定不能多为善。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恶之间。他力求无用,但是到头来,无用对于他有大用。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顺德而行,超越了善恶的区别,强调弃智,随着知识的增加,人们就不再安于知足、知止的地位了。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幸福---《逍遥游》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是相对幸福。知识---《齐物论》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观点上。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观点看事物的人,好像是站在圆心上。他理解在圆周上运动着的一切,但是他自己则不参加这些运动。这不是由于他无所作为,听天由命,而是因为他已经超越有限,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生死相同,得失相等。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6页

西方社会围绕城邦而组织其社会。在一个城邦,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某人。中国社会制度可以叫做家邦。社会组织是独裁的分等级的。这可能就是希望民主社会的由来与中国封建独裁社会由来的根本。也是商与农造成的结果。西方和中国地理和经济上的差异对于社会制度文化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7页 - 四

《论语、为证》
“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有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所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悟与接受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7页

若走在真理的路上,即便布满荆棘,也是幸福的。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页

董仲舒:孟子一派的新发展。
扬雄:著《太玄》,反者道之动的思想,正是老子和易经的基本思想。
王充:煮《论衡》,反对偶像崇拜。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指出的结合。一个人若到了顿悟的边缘,这就是禅师最能帮助他的时刻。一个人即将发生这种飞跃了,这时候,无论多么小的帮助,也是重大的帮助。顿悟了以前所有的问题也顿时解决。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新道家:代表向秀和郭象。
一个人在他的活动中,让他的自然才能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就是无为。
新儒家:程朱学派熹、陆王学派要理解一个哲学,必须首先了解它所赞成的,所反对的各种传统,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它。西方哲学是已假设为出发点,中国哲学是以直觉为出发点。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2页

言透露道,是靠道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6页 - 孔子:第一位教师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53页

就是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页

2014.07.27〜2015.09.02
有看过到说这本书是韩国总统朴瑾惠的枕边书,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结合,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不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读一遍了解大概,可以再读的书。
本书介绍了儒家、墨家、道家、佛学、禅宗、新道家、新儒家等学派及代表人物。“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从实用的角度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人闰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哲学不是增加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要理解一个哲学,必须首先了解它所赞成的,所反对的各种传统,否则不可能理解它”。“西方哲学是以假设为出发点,中国哲学是以直觉为出发点”,“中国哲学采用负的方法(反对什么),西方哲学采用正的方法(直接说观点是什么)……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页 - 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页 - 第一章

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1页

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页 - 第一章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1.至于我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p2)
2.宗教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p3)
3.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p3)
4.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及其关心哲。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p4-p5)
5.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p5)
6.人应该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当惋惜他们。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P5) 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二位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p6)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7.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p6)
8.这都是以为,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得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p7)
9.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从入世的哲学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地,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p7)
10.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他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意味,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出世而又入世的。(P8)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2页

孔子以述为作的精神。就是用述作出新的东西。正名 必也正名乎仁、义 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何为仁就是爱人 仁人就是全德之人 perfect virtue忠、恕 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知命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三十而立 立于礼四十而不惑 知者不惑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页

'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页 - 自序

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2页 - 正名

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君,若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不然的话,他就不是君,即使他可以要人们称他为君。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页 - 1

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
简单,却乃万物真理。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2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农为本,商为末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9页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他自己的否定。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8页

中国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修养成就说,外王是社会公用说。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49页 -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1.孔子和《六经》
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诗》、《书》、《礼》、《易》、《乐》、《春秋》。
2.孔子作为教育家
3.正名
“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应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4.仁、义
5.忠、恕
忠恕之道即“仁之方”
6.知命
做到知命,我们尽应尽的义务,与行动的外在成败不相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从仅认识道德价值到认识到超道德价值。道家的超道德价值是抛弃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观念,而代之以追求与混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孔子深信他在执行天的命令,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
8.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页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说的宗教。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2页 - 序

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人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也是人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人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3页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儒家者流盖于文士。墨家者流盖于武士。道家者流盖于隐者。名家者流盖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于方士。法家者流盖于法述之士。
儒家知命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们有已经做了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避免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的知命的意思。荀子-儒家现实主义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法家:是些现实的政治家。他们是能够针对新的政治状况提出新的统治法术的人。
易传和老子:太过是大恶。要取得胜利,就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地胜利,要避免丧失某物,就一定要在此物中补充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
中,就是恰到好处。宋玉描写一位美女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中的作用就是达到和。和谐的统一,在其中,各种材能、各种职业的人都有适当的位置,发挥适当的作用,人人都同样地感到满意,彼此没有冲突。《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通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中庸》:还有一个概念是普通或平常。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52页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6页

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中国哲学简史》的笔记-第11页

未知生,焉知死?


 中国哲学简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