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上卷)》书评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100115272
作者:[德] 苏珊娜·帕弛
页数:261页

好书

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完成得相当认真负责,这在国内已经很少见了吧 (豆瓣为什么老说我字数太少,豆瓣为什么老说我字数太少,豆瓣为什么老说我字数太少,豆瓣为什么老说我字数太少,豆瓣为什么老说我字数太少,豆瓣为什么老说我字数太少)

一本书弄清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的来龙去脉

在世界——历史的纵横坐标系中,看清二十世纪西方艺术所在的地点,以此来对照中国,对照东方艺术,清晰!清晰!

这里还有诗,而且语言是新鲜的!

在一本艺术史里读到诗是意外的奖赏,语言鲜嫩,充满美感,像麦田里的荠菜,隐藏着活泼的绿色,给你的惊喜或许会胜过麦田本身。啊,阿利波卖尔的《窗》,写得美,译得美,谁说翻译比创作容易?首先至少要是诗人,才能译出这样的诗。

翻译家的手完全可以用来切割钻石!

《材料》部分简直太赏心悦目了,纲领,宣言,书信……机智得冒泡!艺术家们的语言!要想传达艺术,必须观赏者也是艺术家。在这一重点章节里,翻译家的工匠情怀无处不在!不冒险地说,用这双翻译家的手来切割钻石,绝对不会浪费,管它是蓝钻还是粉钻?是天底下最大还是宇宙间最大?

一流的理解,一流的翻译。

看书有先看《译后记》的习惯,这本书的译后记十分朴实认真,看到最后甚至会觉得动人,从译后记中得知部分重要章节由黄凤祝教授翻译,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斯泰因写于1909年的毕加索评论!这哪是评论?简直就是诗论!这哪是诗论?简直就是诗歌!一气呵成,波涛汹涌,宛若惠特曼的如虹气势!斯泰因要对毕加索爱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这样的评论?!翻译者要对毕加索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翻译得如此精准鲜活,激动人心?!毕加索一章,一定要反复拜读。

这本书对这些人有用!

1、喜爱艺术、研究艺术的人。2、喜爱文学、研究文学的人。3、执迷于汉语却看不到新鲜词汇的人。4、执迷于艺术却缺乏宏观观察力的人。5、认为艺术史方面没有遇到好书的人。6、认为二十世纪艺术史体系不全面的人。7、爱好诗歌的人。8、爱好散文诗的人。9、头脑健全却缺乏诗意的学者。10、才华横溢却没有技术的文人墨客。

如果你是对文字有讲究的人,那么这里有精妙的文体!

如果你看过利希滕贝格的《格言集》,如果你看过维特根斯坦的《文化与价值》,如果你看过本雅明的《单向街》,当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你一定会激动的(前提是你足够的仔细),因为这本书里有一则很精美的礼品,它就是短小精悍的《玻璃建筑格言》!!

好书,值得拥有

真是一本好书,对我们了解西方艺术史帮助很大,书中所写内容丰富翔实,体现清晰。译者翻译的流畅准确,值得我们拥有和收藏。

你忍心错过这些?

如果你是一个诗人,一个诗歌爱好者,一个文字爱好者,一个美的爱好者,一个有想象力的人,一个有情怀的人,一个会因词语的魅力感到幸福的人,你忍心错过下面这几个句子?一首诗,写的是,只有一个翅膀的鸟儿……美,苍白,深不可测的紫罗兰……这扇窗,像一只橙,绽放,光的美丽果实……这些句子就在这本书里,这本书里有这些句子,难道它不值得拥有?难道你会觉得拥有它是一种浪费?这是一种奢侈,但绝不是浪费。

文学上的表现主义与艺术上的表现主义是什么关系?

表现主义的概念依然含糊不清?这本书可以提供部分一手资料。如果你被二十世纪的文学表现主义搞得头昏脑胀,请将这本书列到书单里。

强烈推荐

刘老师在译后记里提到,自己在欧洲从事艺术史学习的十年里,对这本书里涉及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做过考察。翻译过程中,还乘着访学的机会,参观了许多博物馆,研习原作...所以,相信凭借老师深厚的艺术史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本书的翻译一定非常棒!

重要且及时,值得收藏

内容丰富权威,译者功底深厚,翻译的到位且恰到好处,文学功底深厚,且对于西方艺术史有独特的见解,不失为一本优秀的读物,对于希望深入了解西方艺术的人来说重要且及时,非常值得收藏。

国内译得最好的一本西方艺术史

德国Reclam出版社的经典艺术史系列。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艺术的重心仍在欧陆,这一时期的西方艺术极具思想性,德国艺术史学家的视角和治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陆目前翻译的艺术史多为英美学者的著述,且涉及二十世纪的艺术史翻译少之又少。本书从德文原文译为中文,译者在德国学习西方艺术史多年。这本书的翻译及时且重要。

一本具有福楼拜创作风格的翻译巨作

王向远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意味深长地说道:最好的汉语在翻译家手里,而不是在作家手里。作为一个有志于成为一个作家的人,我毫无妒意地相信他说的话,看完了这本艺术史之后,我更加坚信他这句话的正确性!!不知道下卷什么时候出版?!看了上卷想下卷,作为一个挑剔的书虫,这种心理不常见!!

后台,温情性与现代鸠合主义

一、 体例撰写历史的难度之一,在于如何把手头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意图整合成一本完整的著作。如果宏观地看,以中国传统历史书写而言,大致围绕着几个核心:人、事、时、地、物,或许还要加上言论与思想。以人为基准的如纪传体,以事为基准的如纪事本末体,以时则编年体,地则有地书地志,物则有各种的名物制度的考辩,言论思想则上可溯及《尚书》下则散入诸子百家。本书德文原版是Philipp Reclam出版社艺术时代(Kunst-Epochen)丛书中的一种,20世纪前50年(当然重心还是在二战前),西方(主要是欧洲)(视觉)艺术的断代史。其实也符合前述一般历史纂述中的规律,只不过,作者苏珊娜•帕弛(Susanna Partsch)的野心似乎更大,想把所有的史书类型都涵具在一本小书中。除第一章“引论”不算外。第二章“艺术种类”中最大一类“绘画与雕塑”先按时间分割为“一战前”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其中“一战前”的论述围绕现代艺术的几个中心城市展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才区分风格流派。第三章“代表作品”无疑是以物为核心。第四章“材料”提供许多重要文献,一叶知秋式地展现那个时代艺术家与批评家的言论与思想。第五章“艺术家”、第六章“艺术家团体”与第八章“收藏家、策展人、批评家”不但注意到历史中“人”的因素,而且视野开阔,兼及艺术的创作、流派、流通、接受诸面向。第七章“创造历史的展览”也明确接橥重要的展览是艺术史中不容或缺的大“事”。通常艺术史的写作,精力会放在艺术史内容的取舍上比较多:选哪家不选哪家,或是论哪件作品不论哪件作品。而本书又在形式上别具匠心。所谓形式,即如何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安排全书的组织,使其具有一定的条理。以本书算是短小的篇幅(中文版16开本仅231页,德文小32开正文也才320页),形式的考量却这么多,我推想帕弛应该是个有些傻气,对自我有些要求的作者。因为一是这样做难免吃力不讨好,普通读者能欣赏甚至能意识到作者花在形式上的心思的,不多。二是这种方式比围绕着一个核心结构全书增加了一些难得克服的困难。比如重要的艺术家及其重要作品,必须在不同章节里重复提到,未免叠床架屋,失之累赘。好处是艺术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兼顾到,至少保持这样的取向。二、 一句话全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在引论部分,第12页。作者先略述了二战前关于表现主义的论争。在表现主义的老家——德国,当时希特勒已经掌握政权,尽管有些人试图把表现主义描绘成“德意志艺术”以符合纳粹的文艺思想,但在当权者那里表现主义还是被打上了“堕落艺术”的烙印。另一方面,在流亡莫斯科的德国文学杂志《发言》(Das Wort)上也展开关于表现主义的争论,声名显赫的大思想家卢卡奇(Lukács)和布洛赫(Bloch)各代表一派参与到论战中。各派观点或许不同,甚至对立,但都对表现主义有不同程度的批评。在概述这些史实后,帕弛写出了我最为激赏的一句话:“但是,无论是纳粹内部的争议,还是《发言》杂志的讨论,几乎都没有步入艺术史研究的视野,也没有成为战后表现主义凯旋的障碍。”这句话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不希望关于艺术的探讨变成无意义的争吵,或者沦为完全排他的自说自话的话,那么至少应该找到某些坚实的对话的基础或参照系。从帕弛的话中我引申出来的基础规则有二:其一,关于艺术所说的,应当进入到艺术史的视野中予以定位。其二,艺术的讨论应当实事求是(sachlich)面对艺术本身的发展。关于第一点,不管艺术或者艺术的思潮、理论,没有绝对“空前绝后”的,都是在“前”和“后”的比较中呈现出来。拥有艺术史的视野,可以免除好多凭空的呓语。关于第二点,“实事求是”(sachlich)是我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学术作为志业》(Wissenschaft als Beruf)中借来的概念。这样一种状态需要研究者收敛个人的立场与好恶,藏身于事实之后(die eigene Person hinter die Sache zurückzustellen)并且承认令个人不快的现实(unbequeme Tatsachen anzuerkennen)。回到书中的例子,不管你在情感上多不喜欢表现主义,不管你在理智上认为表现主义存在多少弊病,这个风格流派仍在发展,仍然保持生命力,就需要研究者正面它。我始终认为在艺术评价中确立一些大家可以共同承认的基准很有必要,既可以避免无谓的口水战,又能防堵住一些缺口,不留可趁之机。如果大家掌握一些简要但有效的评判法则(当然不能够是过于简单化而损伤艺术的),至少可以过滤掉一些想给皇帝做新衣的裁缝。也过滤掉那些怕被人看出自己愚蠢或不称职的大臣(这里指某些艺术评论家们)。哪怕我们做不到说真话的小孩,也不要去当光屁股的皇帝。最后说明一下,这篇书评的标题是随便找的几个词拼贴起来,不用深究。一笑。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上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