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的“异乡”

出版日期:2016-9-1
ISBN:9787303207015
作者:王东杰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王东杰,河南濮阳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1993)、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1996)、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2002),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著有《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等。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
一、“乡神”的诞生
二、“一隅”通“天下”
三、成为“四川人”
四、结论
第二章 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清末民国的“蜀学”论
一、近代“蜀学”兴起诸说检讨
二、近世学风转移与“蜀学”勃兴
三、近代四川地方认同和学术自信心的提升
四、近代“蜀学”的自觉
五、余论
第三章 “不异的异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
一、国中的“异乡”
二、旅外川人言论中的四川
三、四川岂是化外?
四、结论
第四章 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与地方: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
一、国立大学与省立大学的名实错位
二、“国立化”与“中央化”的纠葛
三、从“国立化”到“党化”
四、结论
第五章 机构与学风:民国时期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
一、学科肇建
二、预入主流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清代四川经过了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过程。到十九世纪中晚期,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后裔,经过长期生息、融合,已逐步形成一个“四川人”的地方认同,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学术上更为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在全国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中,都还处在一个边缘位置,被视同“异乡”;直到三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难日亟和国家政治统一进程的加快,其地位才得到提升。不过,这也把诸多新的政治、社会和学术力量引入川中,导致一系列复杂变化。本书透过对晚清民国四川社会与文化史上几个片段的勾勒,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地方、国家和认同进行更深入思考,尤其希望凸显“全国地方性”和“地方民族主义”这两项相辅相成的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国中的“异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后记本书绝大部分内容完成于2002—2008年间。承蒙谭徐锋先生好意,建议我把它们收录起来,编在一处。当初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严整计划,现在回头来看,发现它们竟然大都离不开“近代四川的地方认同”这一主题。此次趁结集之际,除了新写一篇《导言》之外,其他文章都或多或少的做了改动:有的纯属修辞性的修改,有的则意在使各章之间更具连贯性。其中更动较多的是第三、四、五章:这三篇都写于十多年前,此次重读,不但发现了几处令人汗颜的错误,而且也产生了一些似乎更加细致的见解。这当然未必意味着学力的增长——昨是而今非亦不是不可能,不过,治学者也总希望见识与年龄俱进,把自己的最近心得与人分享,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乐事。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书中第三章是2002年5月发表的。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惊讶地发现,河南人已经成为国人集体鄙视的对象,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嘲笑河南人的段子。有人甚至对我说:现在敢于承认自己是河南人的人不多了。这给了我一个机会,把文章里写到的现象在另一个时空条件之下重新思考一次,只不过“国中的异乡”从四川变成了河南。其实我的乡土意识并不强,大学时代从没有参加同乡会活动,也不愿跟人攀认老乡;但一再听到人们(往往是玩笑式的)的嘲弄之词,有时也会难以忍受,于是常拿那篇文章里一句话来回应:“河南(原文是四川)是中国的缩影。你怎么看河南人,其实就是怎么看自己。”如今再来看这篇文章,不由想起这桩往事,觉得很是有趣。在中国这样的大国里,不同地方人们的相互歧视,自古就有,今后恐怕也不会消失。如果这些嘲弄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倒也无伤大雅;过火了,就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其实,人们对某一地区和人群的评论,从来都只是从大量事实中过滤出来的成见,而留下的通常并非精华。本书中的章节,先后发表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许多文稿都承师友批评指正,罗志田、徐思彦、马忠文、徐亮工、刘复生、杨天宏、缪元朗、段玉明等先生,谭红、刘长东、黄国信、粟品孝、韦兵、周鼎、张仲民等朋友都曾惠赐意见,小友陈默、周海建、池翔、王义铭、颜世学、张飞、马怡、徐悦超、周闻天、张苇杭等,皆曾帮我寻找或核对材料,都应表示深切的感谢(应感谢的名单,也许我无意中还漏掉不少,在此一并致歉且致谢)。至于文章中存在的问题,理所当然,应该交由本人负责。从读大学开始,除了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之外,我在四川已经待了二十多年,享受过许多难忘日子。这本书是我对这段生活的纪念。最后的篇幅留给我最亲近的人。整理和修改此书的时候,内子辛旭也有一部译著正在脱稿。两人有时各自埋头苦作,有时一起喝茶聊天,而这两本书常是我们聊起的话题,有时为一个表述争执起来,彼此不服,甚或不欢而散,但过后则都成美丽回想。事实上,今冬成都雾霾沉沉,这是我唯一的暖意。2016年1月10日初稿,2月16日定稿写于四川成都航空港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真可谓一隅通天下。虽是地方史题目,实际蕴含绝大视野与关怀。其中,第三章分析非常精彩,读得特别过瘾;第四章帮我进一步理解作者第一部专著的妙处(感谢任以都教授)。第五章还需重读,结尾论川大历史系前辈著作那一句“以小见大,虚实相生”,庶几亦可用以评价本书?
  •     论文集,其中的内容大多都看过。前两章比较枯燥,缺少一个整合性的结语。
  •     “历史的辉煌与晚近的黯淡对比鲜明,造成川省读书人长期存在一种文化焦虑感”
  •     王东杰教授71年生人,不愧为罗志田先生徒弟。
  •     思想性与可读性俱佳的地方文化研究力作,作为最早的读者之一,诚意推荐~
  •     各方面都很好,我也不是治史的学人,不敢置喙。不过有点不太好玩,报菜名一样报人名最不好玩。|||爱梨味,两百年前是湖广武昌人,只是……要想在本地找湖广会馆拜一拜大概是找不到了。
  •     喜欢乡神变迁和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作者专书的缩写)那两篇
  •     每篇差不多都有理論反思,很多掌故,讀了漲姿勢。同情理解加一星。
  •     东杰老师的论文集,不过主题相对集中,可能是东杰老师转向巴蜀地方史的一个标志。
  •     原来是论文集,layman如我也只好找找史料的乐趣了。看到“四川人科举常因作诗押错韵而名落孙山”,心里觉得温暖又好笑。最喜欢看第三章,所谓“异乡”的意涵和我开始的预设完全不同,现在这个“异乡”变成河南了吧?以及,搞历史得读多少史料啊,相比之下文学真就还好...
  •     除了最后一章狗尾续貂以外整体感觉不错。
  •     不是很懂,想回应的问题太多太复杂了。
  •     第三、四章最为有趣,写法有所启发,但是读来尚觉不够过瘾。
  •     王老师对史料和各问题的分析相当精彩,每章最后的理论总结也令人回味。
  •     引述的一封信给了我极大帮助
  •     对我来说有点偏学术了一点,但是不影响我对四川近代历史的了解。说是讲四川,但也能窥中国。第三章中作者对全国化,去地方化,中央化,党化的论述很棒,各方势力在川大的博弈挺有意思的。
  •     王老师此书读来往往有很强的代入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