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条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549542062
作者:刘美松
页数:568页

内容概要

刘美松(1968~ ),笔名一回。湖北人。大专学历。1987~1989年在湖北蒲圻市工业学校读书,创办“二月雪”文学社。1989年被评为蒲圻市“模范青年”。1989~1994年在湖北蒲圻市绣衣厂供销科任职,创办厂刊《绣花》。1995~1998年在深圳大公印刷有限公司营业部工作,其间有诗作发表于《诗刊》、《青年的人》等刊物。1998年至今,在深圳文博精品印刷公司工作,发表各类诗作百余篇。《乡下人》获《湖北日报》佳作奖。2005年加入广东作协。

作者简介

'100天,身无分文,一人一车独驾中国。行程28510公里,打下欠条共计222张,总费用48272。5元。面对怀疑、不解,心怀焦虑,作者刘美松如实记录了一路上自我挑战的纠结与挣扎、通关的喜悦与得意。
呼唤诚信呼唤正能量!


 欠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别人比成功,我愿比永久。(纪德)嗯,先说说这本书的优点吧。装帧很别致。价格很高。图片很多。OK,就这样。《欠条》一书,讲述的是“100天,身无分文,一人一车独驾中国。行程28510公里,打下欠条共计222张,总费用48272.5元。面对怀疑、不解,心怀焦虑,作者刘美松如实记录了一路上自我挑战的纠结与挣扎、通关的喜悦与得意。呼唤诚信呼唤正能量!”从豆瓣上抄过来的简介。从营销的角度上看,这本书做得很上心。无论是装帧还是宣传,包括“杜撰的概念”,都很有利于营销。当社会呼唤正能量时,这部作品是应时应景的。但作为一本出版物,尤其是所谓的“严肃出版物”,不是笑话书、漫画绘本和网络小说,仅仅吸引眼球“哗众取宠”,似乎并不够。或许我的鉴赏水准并不高,最主要的,我对现世的价值观念理解上并不敏感,所以在读这部作品时总有种“不堪卒读”之感。整部作品就好像是一场真人秀,作者驾着车,上书“一人一车,身无分文,100天游遍天下。”走到一地便亮出身份,给人家打欠条,换取高速通行、高档宾馆和高级餐饮,然后拍下一堆照片,写下流水账,最后交给出版社排版刊印,便呈现了手上的这本书。全书的核心是“诚信”。但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在于,作者用这种方式诠释的东西,真的就是诚信吗?很显然,因诚信而产生借贷行为,应该是“偶发的”、“自愿的”。而作者在这一路打的欠条,却全部是“有预期的”,而借钱者,又有多少是出自真实的善意呢?这便好像某电视台策划的一场真人秀,将装有重金的钱包置于街市,然后告知路人“我们在做节目,请真实地表现您捡到钱包的反应。”这样的真实,有怎样的价值呢?并非出于善意的诚信,还有被宣扬的必要吗?被绑架的真诚,与虚伪又有什么区别呢?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的历程。既然开始了“市场经济”,谈生意便成了社会生产的必要环节,于是“酒桌文化”便应运而生了。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许多尴尬的问题,诸如“酒驾”、“酒精肝”,而中年人,往往是谈酒色变的。然而在最初,酒存在却要高尚许多。西方的“酒神精神”,是人类始终向往的精神状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那么原本象征自由的酒,如何蜕变成令人厌恶的交际工具了呢?当中国人变成买醉的代名词,当“酒精不燃烧,不算搞社交”之时,我们遗憾的不仅仅酒文化的颠覆,更重要的是人心——被利欲绑架的悲哀。而刘美松和他的《欠条》,一路上,颠覆了“诚信”的定义。他看似在践行高尚,实质上是在将“高尚”包装成商品,推送给盲目的人们换取利益。在文化严重缺失的今天,任何公开的声音都应该承担与自己的“音量”相当的责任,这是一种引导,更是一种传承。无论你怎样定义真诚,它都不该被混入市井,被当做儿戏;而是应该深贮心底,成为被恪守的底线。在现今的社会,我们的底线已然不甚明晰了,再颠覆,或许会万劫不复。
  •     在这个被认为是诚信缺失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否还有信任?刘美松,从深圳驾车出发,100天,走遍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他身无分文,却凭借帮助独驾中国。行程28510公里,打下欠条共计222张。面对怀疑、不解,心怀焦虑,作者刘美松如实记录了一路上自我挑战的纠结与挣扎、通关的喜悦与得意。我读到深圳刘美松先生写的这本《欠条》。文字虽有欠雅驯,颇为粗粝,但此书表明的一个事实就足令我们这些曾经做过梦的人深思不已。未必是惭愧,而是——为什么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还能痛痛快快地“做梦”,希冀以不带分文、全凭借贷来完成这场超过28510多公里,几乎涵盖各个省份的自驾游。并且,他真正希望的是以这次行动来唤醒人们彼此间的信任——而我们这些二三十岁的人,已经打算或正在进入那个自我封闭的象牙之塔,开始冷漠地寻求智识。老实不客气地讲,起初我有些警觉,然而我们或谓之浪漫,或谓之单纯,甚至“不计后果”云云,则又未免论之过早。2010年到2011年之间,我也经历了无数次疯狂的出游。甚至曾打算将在外消费的账单,包括车票、机票、发票以及在超市购物遗留的小票统统保存下来——以此完成一次拼接式的写作。这些东西说来并不关紧,却往往能令人想起某个时刻的某种念头,因此我很看重它们。但后来不知怎么那次写作也就作罢了。故而,在读到这本《欠条》时会有亲切之感。作者不仅保留了大部分照片、路程地图、计划单,还有别具特色的欠条、妻子寄来的银行电子回单,以及朋友之间互道平安的短信。此间缀有的解释文字,随便翻开就是一个耳目一新的地方。泰戈尔说得好,过于功利的人生就像把无柄的刀子,也许很有用,可是太不可爱了。本书无疑是追梦人的一次坦陈。我们所以会激动,是因为在那抵达之处有我们所期待的一种经历。一个人的出行是流浪。这种意义早已逾越作为旅游的行走。旅游的实质太低贱了——草率,迁就,走马观花,疲倦不堪。对我来说,流浪才是值得上路的事,才是对躁动不安内心的安抚。终极价值或许即存乎其中——将自我放逐于陌生的环境。在那里,记忆有了重量,经验决然燃烧,自我也必将在行走中获得彻底的解脱与蜕变。三年前的这个时候,在路上的美松先生也会很激动吧。但他要做的则不仅仅是感受异地的气息了,他还要去向一个又一个陌生人解释自己的行为——自己从哪儿来,向哪儿去。为何要只身前往。为何身无分文地驾着一辆并不算新的车去呼唤人们心中的信任——据作者统计,这趟自驾行实际花了577个小时,而沟通占用的时间就占了26.63%。他进入191个加油站,挑战了其中156个,只有51个肯收下他的欠条。虽然如此,他还是得到了各地陌生人的帮助,断断续续地完成了这次壮举。一百天之后,因为吃了太多方便面,刘美松瘦了二十斤。作者坦陈,他并没有想过要去改变社会,但他相信社会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可能刘美松先生没有读过胡适的书,但他的想法与后者正是一致。1920年1月15日,胡适在《时事新报》发表了《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文中就提到了这种见解:社会是种种势力造成的,改造社会须要改造社会的种种势力。这种改造一定是零碎的改造,——一点一滴的改造,一尺一步的改造。无论你的志愿如何宏大,理想如何彻底,计划如何伟大,你总不能笼统的改造,你总不能不做这种“得寸进寸,得尺进尺”的工夫。从2010年8月25日到2010年12月2日的这场游历,一以贯之的便是这“一点一滴的改造,一尺一步的改造”的想法。这个时代原已把社会改变得太多,而到头来发现改变的不过是我们自己。刘美松先生只身在外的一百天游历,着实令人神往。虽然我们还会希望这次疯狂的举动事先没有安排,是一次彻底的对一己与对社会的检验,但想到身边就有的层层隔膜,期待这个时代存在传奇未免有些浪漫了。所以,我们真正要希望的是从此刻和自己做起。凡事皆非小事,而事事亲为。不看轻自己,也决不看轻每次尝试的价值。原载于/《法制晚报》原作者/徐兆正
  •     2010年底,刘美松以诗人的热情和疯狂完成了一个心理实验,一场行为艺术——独自从深圳出发,不带一分钱(包括信用卡),通过打欠条的方式解决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加油和住宿三大难题。最终,他用222张欠条完成百天28510公里行程,车行全国。一路上欠下的费用,大部分在旅途中他就已经让家人先后寄还,剩下的在他回到深圳后也已如数还请。  用了几乎3年时间,刘美松才将自己的行程记录整理成书。一上手就觉得这本《欠条》是如此厚重,600多页,怎么看都不符合时下畅销书的制作要求。也是,现实中的刘美松怎么说也是一家印刷厂的老板,“不差钱”,结果却做了“打欠条走全国”这种别人眼里纯属自虐的事,他出书,若冲着名利,代价就大了点。  不少网站将该书作为旅游类图书推荐,实在是小看了这本书。刘美松出版《欠条》实为记录与纪念——除了文字记录,还有众多当事人的照片、个人信息、联系方式、事发地点的现场照、手写的欠条、事后还钱的电子回执单,等等。书中呈现的是借钱双方的较量过程,是心理实验过程的纪实,是一路上作者的自我挑战的纠结与挣扎、通关的喜悦与得意,相比之下,一路留下的风景照倒像是路途中的点缀与放松。看到这里,你还觉得这是“游记”吗?  实际上,刘美松为自己、为我们追问的是沉重的问题:在这个被认为是诚信缺失的社会,是否还有信任?虽然作者无意拷问人性和现实,只想用自己的行为推进社会的信任,然而他一路走来的结果的确印证了社会的真实。我们看刘美松最后总结的数据:“行程实际时间577小时,沟通占用时间153.7小时,占行程时间的26.63%,平均每天沟通时间约92分钟。”难怪他在费尽口舌说服别人之后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将这些时间节约下来,可以做多少事情。”序者尤莼洁也提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信任是交易的基础之一,但是基于道德的信任,只是脆弱的乌托邦。  本来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然而曾几何时,即便诉诸法律和制度,居然也可能是件无可奈何的事情。就像如今流行“底线”一词,底线本不值得赞赏,因为那不是什么高尚的事。只要涉及人的具体行为,就必定对它有下线的规定。你可以无限上升,直至成就高深大德,但不可以无限下沉,突破底线。  我们大多数人,相信或多多少都尝到过诚信缺失、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苦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也是一种经济学,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衡量利害得失的一种经济学。  毕竟人的很多动机不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人的需求是多面向的,就像刘美松,以一己之力和近乎自虐的方式试图推进社会的诚信,而他最后能够完成独驾中国的计划,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很多欠条欠的是金钱,而金钱之外更多的是人情、信任、友谊。以金钱为开始,又与金钱无关。”刘美松这样总结。这过程煎熬的旅程,结果是温暖的。原载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原作者/紫逸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不错的好书,用行动呼唤社会正能量
  •     不差钱
  •     一句话:吃饱了撑的。我想作者一定看过《甲方乙方》这部电影。挑战诚信有很多种,出此下策,有聊无聊乎?
  •     这是一场赌博 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     广西师大每年都会出几本这种文笔与智识都无甚优点但某种社会文化意义上略“先锋”的书,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前有那个耶鲁毕业找不到工作在美国玩一年于是自诩作家的孩纸,后有这本。当然,这两本至少很真诚,就这一点就不能算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