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尘·昨夜·此刻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35462718
作者:席慕蓉
页数:35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鸢尾草和石阶 当然,我也有我自己的童年,我自己的故事。我生在抗战末期的四川乡下,我知道那个地方叫做金刚坡。也许有些曾住在那个地方的读者会惊喜地发现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马上带给你们不少的回忆,那我当然也很替你们高兴。不过,这个地方能给我的唯一的印象,就只是那一朵蓝色的鸢尾草,一朵开在湖边的蓝色的花。 我小的时候,人很胖,头又特别的大。妈妈说:常常在一转眼间就看不到我了,马上就知道,一定又是从山坡上哪一个地方滚到坡下面去了。大家只要到山坡下面的草堆里去找,总会找到我这个小肉球。奇怪的是,我很少哭。每次也很少会受伤,所以每次也都只是让大人们虚惊一场。等到刚把我摆到小椅子上坐定,大人们才刚一转身,我又会没事人似的爬下来,然后,又一个滚,又带着草和泥,滚下山去了。 大概,这朵花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我的生命里的,我只记得我身子前面有一丛杂草,头顶上是一片浓密的树阴。我大概是在一个小树林的边缘,林子里面有一个湖,(也许是个池塘,可是儿时所有的池塘对我都像一个大湖。)而这朵花就开在杂草和湖的中间,好蓝好大也好香。 以后我就一直没有见过同样的花,有时候我说给别人听,别人也不知道那朵花该叫什么名字,也并不太感兴趣去替我查植物大全。有更多比这个事情还重要的事要做哪!谁能管那么多闲事。 可是我心中却一直很想念这朵花的。一直到有一天,读大学了,和同学们去北投公园写生,在一条小径的转角处,我看到这一朵花,和我小时候看见的那朵是一个样子,一样的蓝,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香。可是,我已经很满足了,马上到处去找国画老师,找到他后就赶快问他,在路旁长着的这一朵花叫什么名字?林老师说:“这是鸢尾草。” 这就是鸢尾草,我生命里的第一朵花有了名字了。同学们已经走得很远了,我一个人站在这朵花前很久,一阵微风吹来,小花就会颤动几下子,而我的心里忽然觉得空落落地。童年时那朵蓝色的回忆竟然在我心里占了这么大的分量,一旦替它找到了名字,它却在名字前面显得黯淡而模糊了。曾经是那么清晰的一朵蓝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几年以后,在香港的一个街角前,我犹疑着不敢向前的原因了。 我的另一段童年是在香港度过的,那时候外婆和我们住在一起。每天早上,她总带着我们三个小的出门去散步。我们先走过电器街,然后后面就是星街和月街,走完这两条街,就面对着二马路的一块山坡了。实在算不了是一块山坡,不过,在香港那个寸金尺土的地方,那一块绿色对我们已经很够了。山坡下面有~条石阶,一直通到左边的半山公寓上去。每天早上,外婆就会在山坡前面做一段晨操,然后就在石阶上坐下来,看我们三个小孩在坡上面奔来跑去。我还记得弟弟那时候大概才刚会走,穿着一身紫红色的毛衣裤,跟着我和妹妹的后面转来转去。我们常常故意躲起来,弟弟找不到我们以后也不会哭,总是一转身,两条小腿软软地,向山坡下面的外婆跑去了。当然有时候免不了会在草地上跌一跤,我们就会满怀歉意地跑出来,把他扶起来再和他好言好语地玩上一阵子。 外婆就微笑地坐在那里看我们,一直到觉得太阳太热了时,才带着我们往家里走回去。

前言

这本文选的基础,原是由陈义芝教授主编,台北九歌出版社的“新世纪散文家系列”中的《席慕蓉精选集》所奠定的。    现在由武汉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大陆出版,架构不变,但是从原来的五十二篇增加到七十多篇,这是由于横排方式而让篇幅得以增加的缘故。    对我来说,绘画才是我的正业。然而由于生在乱世,从年少时开始,心中总是有许多疑惑,所以在成长的过程里,一个人总是且行且诖记,以文字作为依附,自问自答。是诘问,也是反省;是记录,也是整理。    所以,如果一定要分类的话,我或许可以说,“绘画”是我的理想,“诗”是我的痴狂,而“散文”就是我的生活笔记了。    既是生活笔记,因而,在这一本文选里的文字,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技巧,几十年写下来,也谈不上有些什么文学上的“突破”或者“进步”。    可是,今天晚上,在灯下打开出版社寄来的新书三校稿,逐篇细读之时,恍如与故人重新相见,不禁要感谢那个年少的我了。她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昨日,仿佛清香犹在,光影犹存……    从十几册散文集之中选出来的这些文字,基本上是依着出版的顺序排列下来的,因而也是依着时光流转的顺序,我不需再多言。    不过,由于近二十年来在蒙古高原上的不断行走。“生活笔记”写到此刻,好像也变成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了。    那理想,虽然渺不可及,却又是极为真实的存在啊!    感谢每一位让这本《前尘·昨夜·此刻》得以出版的朋友,感谢你们的鼓励和帮助,在此深致谢意。    慕蓉写于2012年7月29日

内容概要

席慕蓉,祖籍蒙古,生于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 诗作被译为多国文字,在蒙古国、美国及日本均有单行本出版发行。

书籍目录

推荐席慕蓉 写给穆伦·席连勃 作者序 辑一:前尘(上篇) 我的记忆 旧日的故事 无边的回忆 四季 爱的絮语 猫缘 成长的痕迹 几何惊梦 莲座上的佛 那串葡萄 生日卡片 槭树下的家 夏天的日记 主妇生涯 星期天的早上 有一首歌 飘蓬 月色两章 辑一:前尘(下篇) 心灵的对白 妇人之见 黄粱梦里 时光 有月亮的晚上 灯火 严父 贝壳 悠长的等待 孤独的树 此刻 我的抗议 画幅之外的 街景 回音 躯壳 睡莲 昨日 花之音 本事 辑二:昨夜(上篇) 蝶翅 透明的哀伤 泰姬玛哈 永远的诱惑 刘家炸酱面 空白 岛上三则 汗诺日美丽之湖 苏武的神话 今夕何夕 风里的哈达 源 四十年 辑二:昨夜(下篇) 七个夏天 她的一生 欲爱的神殿 故居 弯泉 此身 嘎仙洞 丹僧叔叔 盛宴 母语 无题 夏日草原 河流的荒谬剧 夏天的夜晚 异乡的河流 辑三:此刻 记忆广场 真实的人生 有一首诗 重返湾仔 七月十日 七月十四日 十月二十三日 关于挥霍 对照集 走马 曼德拉山岩画 玛丽亚·索 附录:席慕蓉散文写作年表

编辑推荐

《前尘•昨夜•此刻:席慕容散文精选》由蒋勋撰长序推荐。诗性散文荟萃,感悟沧桑人生,轮回岁月!《前尘•昨夜•此刻:席慕容散文精选》代表了席慕蓉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精选其各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其中更多是最新作品,其散文名篇均名列其中。

作者简介

精选席慕蓉各个历史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其中很多是在国内首次发表,其散文名篇《成长的痕迹》《我的记忆》《夏天的日记》《永远的诱惑》《欲爱的神殿》《在那遥远的地方》《风里的哈达》《丹僧叔叔》《额尔古钠母亲河》《夏日草原》《异乡的河流》等都名列其中,代表了其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前尘·昨夜·此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重看了席慕蓉一九八二年以后,一直到最近的散文精选。看到一个颇熟悉的朋友,在长达三十年间,持续认真创作,看到她写作的主题意识与文字力量都在转变。而那转变,同时,也几乎让我看到了台湾战后散文书写风格变化的一个共同的缩影。席慕蓉第一本散文集是《成长的痕迹》,作者对自己那一时间的文学书写,定了一个很切题的名字。席慕蓉写作的初衷,正是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的成长经验。她在《成长的痕迹》这本集子中很真实也很具体地述说自己成长中的点滴,围绕着父亲、母亲、丈夫、孩子、学生,席慕蓉架构起八零年代台湾散文书写的一种特殊体例。读到第一篇《我的记忆》,我就停下来想了很久。席慕蓉年长我应该不超过四岁,但是她在《我的记忆》里讲到在战争中的“逃难”经验,我愣了一下,那“逃难”是具体的,有画面的,有细节的。我忽然想起来,我一出生就跟着父母逃难,但是,我的“逃难”没有画面,没有我自己的“记忆”,而是经由父母转述的情节。席慕蓉在《我的记忆》里这么清晰地描述——我想,我是逃过难的。我想,我知道什么叫逃难。在黑夜里来到嘈杂混乱的码头,母亲给每个孩子都穿上太多的衣服,衣服里面写着孩子的名字。再给每个人手上都套一个金戒指。我在这里没有看到战争的直接书写,但是看到了战争前“逃难”时一家人为离散落难做的准备。台湾战后散文书写一直持续着这个主题,是“战争移民”离乱到南方以后,安定一阵子,隔着一点安全距离对“逃难”的记忆。席慕蓉写《我的记忆》是在八零年代,那个时候,每天早晨,孩子跟父母道别,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没有哪一个父母需要把孩子的名字写在衣服里面。席慕蓉野心不大的散文书写,并不想写战争,甚至也不是写“逃难”,而是在幸福的年代轻轻提醒——我们是幸福的。我初识席慕蓉是在七零年代的后期,台湾还没有解严,我刚从法国回来,在雄狮美术做编辑,也在大学兼几门课。席慕蓉比我早两年从欧洲回国,结了婚,在大学专任教职,有两个孩子,家庭稳定而幸福。多年后重读那一时期席慕蓉的作品感触很深,《我的记忆》里写到“母亲”被人嘲笑,因为逃难的时候,还带着“有花边的长窗帘”。别人嘲笑“母亲”——“把那几块没用的窗帘带着跑”。“谁说没用呢?”席慕蓉反问着——“在流浪的日子结束以后,母亲把窗帘拿出来,洗好,又挂在离家万里的窗户上。在月夜里,随风吹过时,母亲就常常一个人坐在窗前,看那被微风轻轻拂起的花边。”席慕蓉对“安定”、“幸福”、“美”的坚持或固执,一直传递在她最初的写作里。或许,因为一次战争中几乎离散的恐惧还存在于潜意识中,使书写者不断强调着生活里看来平凡却意义深长的温暖与安定,特别是家庭与亲人之间的安定感。席慕蓉持续写作画画,然而她的文学与艺术创作,不曾干扰搅乱她幸福安定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不是很多创作者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也不是很多创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安定与艺术之间能够做到兼顾两全。席慕蓉处理创作时的感性自由,与在处理现实生活时的理性态度,有令人羡慕的均衡。尤其作为她的朋友,除了感觉到她在创作领域任由情感肆无忌惮地驰骋奔泻之外,却也捏一把冷汗,常常庆幸那驰骋奔泻可以适当地在现实生活里不逾越规矩。喜爱席慕蓉散文和诗的书写的读者,应该读得出她在文字间流露的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聪敏智慧。在精选集收录自《有一首歌》的散文里席慕蓉这样分析自己——到底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呢?是那个快快乐乐地做着妻子,做着母亲的妇人吗?还是那个在暮色里,手抱着一束百合,会无端地泪落如雨的妇人吗?是那个谨谨慎慎地做着学生,做着老师的女子呢?还是那一个独自骑着单车,在迂回的山路上,微笑地追着月亮走的女子呢?席慕蓉一连串地自我询问,似乎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事实上,她的“谨谨慎慎”,似乎是为了守护一整个世代在战争离乱后难得的安定幸福吧,而那“谨谨慎慎”对生活安定的期盼也一点不违反她内心底层对自由、奔驰、狂放热烈梦想的追求。多年前,有一次席慕蓉开车带我和心岱夜晚从高雄县横越南横到台东,车子在曲折山路里飞驰,转弯处毫不减速,幽暗里看到星空、原野、大海,闻到风里吹来树木浓郁的香,一样还要大叫大嚷,惊叹连连,也一样毫不减速。我坐在驾驶座旁,侧面看着席慕蓉,好像看着一个好朋友背叛着平日的“谨谨慎慎”的那个自己,背叛着那个安定幸福的“妻子”与“母亲”的角色。我好像看到席慕蓉画了一张结构工整技法严谨的油画——(她正规美术学院出身的科班技巧,总使我又羡慕又忌妒,她创作上的认真,也一直使我又尊敬又害怕)但是,她忽然不满意了,把一张可能受众人赞美的画作突然都涂抹去了,狂乱不羁地大笔触挥洒下,隐隐约约还透露着细致委婉的底蕴心事。我想像她坐在画前,又想哭又想笑,拿自己没办法。我喜欢那时候的席慕蓉,又哭又笑,害怕失去安定幸福,又知道自己自由了,像她在南横山路上的狂飙,像她在大地苍宇间全心的惊叹呼叫,看到一个在安定幸福时刻不容易看到的席慕蓉,看到一个或许在更长久基因里就一直在传承的游牧种族的记忆,奔放,自由,豪迈,辽阔,激情——我忽然看着车速毫不减缓的席慕蓉说:“你真的是蒙古人唉——”席慕蓉前期的散文书写里提到的“蒙古”并不多,《飘蓬》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篇。读者隐约感觉到席慕蓉应该有另一个名字——穆伦·席连勃。我有一次央求席慕蓉用蒙古语发音给我听。“慕蓉”听起来像—条在千里草原上缓缓流着的宽阔“大河”。我很高兴我的朋友有一个叫“大河”的名字,她,当然是不应该永远是“谨谨慎慎”的。这一本散文精选,分为三辑,第一辑结束在《写给幸福》、《写生者》。已经到了接近九零年代前后,台湾从戒严走向解严是在一九八八年。公教人员的解严是一九八九年八月一日,席慕蓉在这一年八月底前就到了蒙古高原。九零年代以后,台湾解严了,一般人容易看到初初解严后社会被放大的失序、混乱、吵杂,甚至因此怀念起戒严时代的“谨慎”“安定”。但是,从文学书写来看,九零以后的议题显然多起来了,议题多,绝不是“失序”,绝不是“吵杂”,而是一种“自由”的开始。九零年代,台湾的创作者和读者,一起开始经验从刚刚由“威权”控制的“秩序”里解放出来的“自由”,享受那种忍不住的“自由”的快乐与狂喜。“自由”的初期总是要有一点放肆任性的,每一个人都争相发言,用来挣脱捆绑太久的束缚感,用来表达自己,用来让别人聆听自己、理解自己。收在这本集子里“辑二”的作品,都是席慕蓉创作于九零年代解严以后的散文。席慕蓉书写自己家族历史,寻找自己血缘基因的作品多起来了。从书名来看——《我的家在高原上》、《江山有待》、《黄羊·玫瑰·飞鱼》、《大雁之歌》、《金色的马鞍》、《诺恩吉雅》,那深藏在席慕蓉血液里的蒙古基因显露了出来。她一次一次去蒙古,她不断向朋友讲述蒙古,她书写蒙古,要朋友跟她一起去蒙古,一九九一年十六名朋友跟她去乌兰巴托参加了蒙古国的国庆。或许我们很少细想,台湾解严以前,是不会有“蒙古国”的,我们也不可能去参加“蒙古国”的“国庆”。文学书写里的个人和她所属的社会一起经历着思想心灵上的“解严”。在那个时期,席慕蓉一说起蒙古就要哭,像许多人一样激动,迫不及待,要讲述自己,讲述别人不知道的自己。有一次跟席慕蓉去苗栗一家做客,主人热情好客,亲自下厨做菜,拿出好酒,酒喝多了,私下偷偷问我:“席慕蓉为什么老说蒙古?”我笑了笑,看着这个从早到晚“爱台湾”挂在口边的朋友说:“你老兄不是也老是说台湾吗?”喝多了酒,这“老兄”忽然眼眶一红,就哭了起来。我喜欢台湾的九零年代,我珍惜台湾九零年代的文学书写,我珍惜每一个人一次天真又激动的自我讲述。每一个人都开始讲自己,因此,每一个人也才有机会学习聆听他人。台湾九零年代的散文书写记录着解严以后的真实历史。收在精选集“辑二”中的几篇作品相对于“辑一”,篇幅都比较长。很显然,席慕蓉的散文书写,到了九零年代之后,由于对历史时间纵深与地理空间的开展,她前期来自于个人成长单纯生活经验的感触,必须扩大,可以容纳更具思想性与资料性的论述,她在“辑一”里比较纯粹个人感性的散文文体风格,也一变而加入了时代深沉感喟的论辩。对于熟悉席慕蓉前期文体唯美风格的读者,未尝不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创作者,读者,都在与整个时代对话,一起见证九零年代台湾解严以后的新文学书写的变化。《今夕何夕》、《风里的哈达》都是席慕蓉第一次回蒙古寻根之后的心事书写。那是一九八九年,解严后的第一年,许多人踏上四十年不能谈论、假装不存在,无从论述的土地,许多人开始回去,亲自站在那土地上,重新思考“故乡”的意义。台湾的散文书写摆脱了假想“乡愁”的梦魇回忆。《今夕何夕》只是在找一个“家”,一个父亲口中的“家”,父亲不愿意再回去看一眼的“家”,席慕蓉回去了,到了“家”的现场,然而“家”已经是一片废墟。就是那里,曾经有过千匹良驹,曾经有过无数洁白乖驯的羊群,曾经有过许多生龙活虎般的骑士在草原上奔驰,曾经有过不熄的理想,曾经有过极痛的牺牲,曾经因此而在蒙古近代史里留下了名字的那个家族啊!就在那里,已成废墟。以前读到这一段,我就在想,席慕蓉原有散文的篇幅大概已经不够容纳这么复杂的家族故事了。在席慕蓉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梦想中,有一段时间,她也许不知道,也许不想清楚知道,为什么父亲要长年在德国大学教授蒙古历史文化,不愿意回故乡,也不愿意回台湾。席慕蓉的母亲是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蒙古察哈尔盟八旗群的代表,母亲一九八七年去世,在散文书写里席慕蓉要晚到二OO四年才透露了母亲受到情治单位“监视”的事,收在“辑三”的第一篇《记忆广场》里写到一个家庭多年好友在母亲去世后说出如下的话:“其实我当初接近你的妈妈,是有任务的,你们在香港住了那么多年才搬到台湾来,我必须负责汇报她的一切行动。”进入二OOO年前后,彻底的思想解严,台湾的散文书写里大量出现自己家族或自身的经验回忆。在这一方面,相对来说,席慕蓉却仍然写得不很多。她的父亲母亲的故事,牵连着蒙古近代在几个政治强权之间求族群存活的血泪历史,牵连着国共两党的斗争,也牵连着中国、俄国、日本或更多列强的利益斗争。席慕蓉矛盾着,她站立在蒙古草原上,嗅闻着广大草原包围着她的清香,或在暗夜里仰望满天繁星,泪如雨下,她相信那是父亲母亲少年时都仰望过的同样的星空。然而,她写了篇幅巨大的《嘎仙洞》,追溯到公元四四三年三月一日北魏鲜卑王朝拓拔太武帝的历史,席慕蓉引证史书,参考当代学者的考古报告,亲自到现场勘查,似乎要为一个湮没无闻的被遗忘的族群曾经存在过的强盛做见证。那曾经是辉煌的历史,但那确实已是废墟。我更喜欢的可能是“辑二”里的《丹僧叔叔——一个喀尔玛克蒙古人的一生》,席慕蓉用近于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了家族长辈丹僧叔叔的一生,牵连到新疆北部一支蒙古族群从十七世纪以后迁徙流离的故事,牵连到近代二战中这一支蒙古族在中国、俄罗斯、德国纳粹之间求夹缝生存的悲辛历史,他们十几万人东飘西荡,只是要找一个“家”,为了找一个“家”,十几万人死亡流散超过一半。席慕蓉的散文书写有了更广大的格局,有了更深刻的视野。但是,我相信她仍然是矛盾的,或许她仍然愿意是那个对一切美好怀抱梦想,隔着距离,单纯向往美丽草原的过去的自己,但是,显然书写创作使她一往直前,再也无法回头了。《异乡的河流》写父亲的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三十日的逝世,写跟父亲相处的回忆,写父亲的一生,写得如此安静——追悼仪式中,父亲的同事,波昂大学中亚研究所的韦尔斯教授站到讲台上,面对大家,开始讲述父亲一生的事迹之时,我才忽然明白,我一直都在用一个女儿的眼光来观看生活里的父亲,那范围是何等的狭窄。我从来没有想过应该也对自己的父亲做一番更深入的了解——是的,那个在蒙古自治运动遭遇种种险难的“拉席敦多克先生”是席慕蓉散文书写里的“父亲”,席慕蓉不像有些书写者可能更重视历史里的“拉席敦多克”,她毋宁更愿意沉溺在享受莱茵河畔父女依靠着谈话的美好时光。她愿望那时光停止,凝固,变成真正的历史——三十年前,初识席慕蓉,我们都有健在的父母,如今,我们都失去了父亲母亲,我们也都有了各自的沧桑。席慕蓉的散文与诗,在华文书写的世界,为许多人喜爱,带给读者安慰、梦想、幸福的期待。她的认真、规矩常常使我敬佩,因为是好朋友,我也常常顽皮地故意调笑她的拘谨工整。但是她一直在改变,“辑三”里的最后一篇《玛丽亚·索——与一位使鹿鄂温克女猎人的相遇》,席慕蓉记录了二OO七年五月她在大兴安岭北端探访八十岁鄂温克女猎人的故事,叙述一个只有两万多人口的鄂温克人,鄂温克人分为三部,而其中,使鹿鄂温克人又是三个部里人数最少的一支,如今已不到两百人。席慕蓉看到玛利亚·索,她写道——山林已遭浩劫,曾经在山林中奔跑飞跃的女猎人,白发已如霜雪,一目已眇,却仍然不肯屈服,寂然端坐在自己的帐篷里,隐隐有一种慑人的气势。这篇压卷的作品不只是一个女猎人的传奇故事,也在写使“山林浩劫”的现代文明。席慕蓉反复询问着、质问着,一种敬天爱地的传统存活方式,为什么常常被认为与“现代文明”冲突。而巨大国家政策的“封山育林”又将使这些世代狩猎维生的小小族群何去何从?席慕蓉的散文书写有了更深沉也更现代性的命题。一本精选集的出版,书写者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忽然发现,原来走了那么久,现在才正要开始。有了沧桑,不再是父亲的女儿,不再是丈夫的妻子,席慕蓉的文学与绘画,是不是又将要有全新的起点了。席慕蓉一定知道,说这句话时,我是心里悸动着说的。我多么希望在自己的书写里永远不要面对沧桑。但是,如果一定要面对,相信这条路上,是有好朋友可以结伴同行的。
  •     席慕蓉兼备文学创作与美术才艺。我曾看她的画展,看得入迷;也曾听她朗诵诗,听得热泪涌起。而今我读她精选的散文,以天地想像、人世感应,掌握精确之外有属于不可求、包容着美的无尽意。席慕蓉庄严而敏感,矜持而亲切。她用有情之眼穿透现象面,构图布局,不只是说她自己,不只是写一时一地一景;带着历史意识、壮游的心,她的笔追根究底,问身世、问国族、问天命,心搏如日光牵系着远方的高原,完成代表她的蒙古史诗。
  •     实在谈不上有过什么散文观。画笔和钢笔,总是混在一起使用的。如果一定要分类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绘画是我的理想,诗是我的痴狂,至于散文,则是我的生活笔记,且行且注记,作为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和整理。不过,现在看来,由于这二十年来在蒙古高原上的不断行走,生活笔记写到此刻,好像也变成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了。那理想,虽然渺不可及,却又是极为真实的存在啊!作者序这本文选的基础,原是由陈义芝教授主编,台北九歌出版社的“新世纪散文家系列”中的《席慕蓉精选集》所奠定的。现在由武汉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大陆出版,架构不变,但是从原来的五十二篇增加到七十多篇,这是由于横排方式而让篇幅得以增加的缘故。对我来说,绘画才是我的正业。然而由于生在乱世,从年少时开始,心中总是有许多疑惑,所以在成长的过程里,一个人总是且行且记,以文字作为依附,自问自答。是诘问,也是反省;是记录,也是整理。所以,如果一定要分类的话,我或许可以说,“绘画”是我的理想,“诗”是我的痴狂,而“散文”就是我的生活笔记了。既是生活笔记,因而,在这一本文选里的文字,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技巧,几十年写下来,也谈不上有些什么文学上的“突破”或者“进步”。可是,今天晚上,在灯下打开出版社寄来的新书三校稿,逐篇细读之时,恍如与故人重新相见,不禁要感谢那个年少的我了。她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昨日,仿佛清香犹在,光影犹存……从十几册散文集之中选出来的这些文字,基本上是依着出版的顺序排列下来的,因而也是依着时光流转的顺序,我不需再多言。不过,由于近二十年来在蒙古高原上的不断行走。“生活笔记”写到此刻,好像也变成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了。那理想,虽然渺不可及,却又是极为真实的存在啊!感谢每一位让这本《前尘·昨夜·此刻》得以出版的朋友,感谢你们的鼓励和帮助,在此深致谢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设计、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很好 喜欢
  •     书名就是一个女子的一生,还未结束的一生,此刻正继续着,希望看到的是前尘的欢喜和美好,最终能优雅的拥有此刻的一定不会是个人所能够做到的,必是社会、个人之间的美好融合,以及良性的循环。
  •     初中因为席慕容的一首《一棵开花的树》,感叹于这位作家的如水的才情。那时以为席慕容一定是一位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后来才知道席慕容原是女儿身,还是蒙古族。没有改变过的喜欢她,一如既往。
  •     如诗如画惊叹的是朴素文字间竟能勾勒出真实可感的画面,将你带入那一场景,那一瞬间,与她一同感受。。。。。。
  •     经历可以掩盖文字功力的不足。
  •     这种排版与纸质让人完全崩溃好吗!感觉像买了盗版书一样好吗?!密密麻麻无法直视……幸好文章内容还是不错的……
  •     没看。喜欢的阿姨,我想我会喜欢的一本书。
  •     文字同作者本人一样,都是能够打动人的
  •     挺暖和的书。她是幸福的。因为幸福所以连读者也能感受到生活其实挺美好的。当写到以前他们族的命运,深深震撼到。愿和平长存。
  •     特意看完再评的,很好
  •     表示是一本很好的书 一直就非常喜欢这个作者 书的质量也很好 值得购买
  •     简单的故事,朴素的文字,平淡的情节,不跌宕起伏,不华美冗长,不浮于表面,不高深莫测,不无病呻吟,不过度矫情。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经由时间淘洗过后的智慧的沉淀,宁静平淡是它的主旋律。如果要把它比作是一种颜色,那我想会是米白色,看上去似乎空无一物,实则细看却会发现在纯白透明的底色中隐隐透出一种淡雅的色彩;如果把它比作一杯茶,那我想会是茉莉花茶,清香,宜人,沁人心脾,洗脱凡俗的喧嚣。文中那些对国的热爱,对家的依恋,对故乡的深深向往和对亲人强烈的深情所汇聚成的复杂的情感,在作者的笔下却能如行云流水般倾洒而出,一点不多,淡的扣人心弦,浓的又恰到好处,让人读着读着就不自觉的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那些生活里总极易被忽略的微小幸福,席慕容老师抓的很准,也描绘的很好。合上书的刹那,仿佛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     最感动的,就是她说她曾经学会蒙文唱歌给叔叔伯伯听,现在就记不得了的那篇文章。 我希望以后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的中国文化,都不要忘记那些在我们心里值得珍惜的点点滴滴。
  •     不过是书名变了一下而已 内容还是以前的啊。。
  •     很温柔
  •     故乡、童年、成长,席慕蓉先生围绕这几个主题不停写,反复写。出版商用许多篇散文拼凑成了一本厚厚的书,以时间为线索强行切割成前尘、昨夜、此刻的框架,编辑的不算太好。的确也有一些出彩的文章,却淹没在了繁复的篇幅里。好文,在精不在多。吐多了口水、流多了眼泪,心累且麻木。
  •     感触,共鸣
  •     多年前读过席慕容的书(槭树下的家等三本成系列的书),当时喜欢的不得了,有些甚至抄写下来背诵。如今看这本书,却没了当年那种浓浓的喜爱,觉得似乎越看越矫情了。几年间,一个人的心性总会随着年岁的增加而改变,也许这就是原因。
  •     书内页的设计不喜欢 纸质真的很一般 手感不光滑 还很厚。。。
  •     不错的散文,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加入了作者饱满的感情,文笔优美,意境隽永,令我陶醉于书中~~~
  •     封面真的很漂亮,哈哈
  •     是慕蓉给了我安静 还是安静中的我读到了慕容
  •     让人感觉温暖的说不出话
  •     从中学就开始看作者的书了,那时看书的感觉和此时不同,那时只是觉得作者写的诗很唯美,时过20年再看,感觉像老朋友在一起聊天,平静、温暖、舒服。
  •     包装封面设计不是很喜欢,纸质一般,整体来说还不错
  •     我喜欢这样的席慕蓉
  •     席慕蓉的散文很像日记,阐述内心的思想。那个时代的作家们是不是都是经过了这样的颠沛流离,所以才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在各国各个城市辗转,现在想来似乎是不错的经历,但是不曾有一个真正的故乡,心里是空虚的吧。所以她总是去寻根,寻找蒙古草原上她父辈们生活的蛛丝马迹。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我对席慕蓉的想象几乎都是错误。但是对于这本书本身,觉得不是很有新意,普普通通的一本文集
  •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     好看的书,值得一看。
  •     一直喜欢席慕容的诗,买来推荐给孩子看
  •     立意和文笔都像初中生作文,一点亮点和趣味都没有。
  •     席妈妈的书。
  •     1.情怀这个东西,人总得信点什么。2.走的不够久,走得不够远。3.最令人动容的是她的父亲,深夜一直翻阅她拿回的故乡的影像资料。 4.有的人不停诉说,有的人终身沉默。5.想去看鹿。
  •     沉稳的太太
  •     总觉得文字太过于矫情。
  •     一直很喜欢席慕容的散文和诗作,买来重读
  •     无趣。。。
  •     不是很喜欢。
  •     印刷很好,纸张质量不错
  •     席慕蓉已经不是我的风格了。
  •     作者自己编辑,文章涉及到了席慕蓉的一生,可以看做是作者的心灵史和传记
  •     发货快,包装也挺好,书无损坏,质量也不错!一如既往的好,很棒!
  •     意境美 生活美
  •     这本书蛮不错的 包装还不错
  •     其实这一本,真的做得不咋地啊。辜负了席慕容的招牌。
  •     真!作者的坦诚,总是能带自己回到自己的生活,伸展更多的触角,去感受自己的生活
  •     文字的感觉是我喜欢的。不过对于民族意识,观点与作者不同。民族的自我意识,在作者来讲,似乎是由于处于少数民族才更加敏感,但蒙古族也曾统治中原近一个世纪,且横跨欧亚大陆,建立了极为强盛的帝国,拓展了最为广阔的疆土。那么,当时其他的民族又是怎样的心理呢?不要说那些民族意识或者其他的东西了,都是人性而已。
  •     好厚的一本书,还没看完,还可以
  •     平时
  •     除了我摘出来的基本没有多少感想,大概我对于散文还是一如既往的相性不合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