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67521245
作者:约瑟夫·托宾,薛烨,唐泽真弓
页数:225页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一
中文版序二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中国
第三章 日本
第四章 美国
第五章 跨越时间和文化的思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是在美国著名学者托宾1987年发表的《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一书基础上所做的新研究。《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是国际上有关学前教育的一本名著,被学术界广泛推崇,深刻地揭示了文化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研究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美国和日本三种文化下学前教育的异同,提出了学前教育对文化关注的诉求。这是一本会引起学术界和教育实践界强烈反响的新作。


 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非常偶然地拿到了这本书,一下子被标题和素雅的书面装帧所吸引。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跨文化研究和早期教育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而这本书很独特地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除了进行三种文化中幼儿园的跨文化比较之外,在近二十年后重新回到三所幼儿园,将2002/03年与1984/85的纵向对比,并且补充了每种文化中另一所代表新的发展趋势的幼儿园进行同一文化中的横向比较。这样三种维度的对比,让这本书的内容变得很丰富。以幼儿教育作为切入点,这本人类学的研究论文,核心主旨是要阐明文化在早期教育中的反映以及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作者在前言中提到,章节安排中的“中、日、美”的顺序,是出于民族志研究旨在使陌生、新奇的事物变熟悉,熟悉的事物变陌生,所以我特地调转了顺序,按照“美、日、中”的顺序来阅读的。可是阅读中却意外地发现,美国的幼儿园令我感到很熟悉,真正令我感到陌生和新奇的是日本幼儿园。这令我反思,我接受的这些精神分析、心理咨询、促进儿童成长的理念和工作方法背后的美国 (西方)文化背景,尊重儿童,自由,独立,鼓励表达,这些东西已经很自然地成为了我个人价值观的一部分,也许反过来让我在和本地的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反而会让他们对我秉持的理念感到陌生和新奇。另一方面,我如此钟爱精神分析的理念及其背后的这些原则,也是对我成长中的创伤和束缚的一种反叛和挣脱。而这个挣脱与反叛的过程,又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批评性和不断改进以求自我完善的价值观。美国部分:圣提摩西儿童中心让我感觉很自在,特别是小班制,老师会和个别孩子有很多互动,活动有很多选择,老师会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愿望,孩子有较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是体验式的,比较符合这个年龄孩子的特征。感觉有点不舒服的是老师对孩子之间冲突的处理有点过快过急,没有给到小朋友自己去理解和思考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空间。后文讲到美国是个诉讼社会,老师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对父母承担的责任很有焦虑。阿尔罕布拉幼儿园让我感到有些混乱,有压迫感。正如作者所说,不同的人的一天是不同的,每个班是半天两个半小时,可以还有日托中心,孩子会在那儿呆10个小时,而老师需要带上下午两个班,孩子们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照顾者之间转来转去。幼儿园在两种体系,两种经济支持来源,和两种冲突的理念的拉扯下,艰难地寻找平衡。带班老师和院长之间也呈现了类似的冲突。让我很诧异的是,一直被中国幼教专家奉为先进理念的儿童为中心的,游戏式的教学,在美国正受到适应未来学业要求,给学生更多认知教育的压力的冲击。美国部分的文化背景讨论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做选择。对于老师不断地问 “我们有ABC可以选,你要选哪个”, 我感到略有些不舒服,我觉得这是一种快餐文化,消费主义,虚假肤浅的带有操纵性的自由,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被提供的。选择往往基于一种功利式的比较,而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浮现出来的声音。这和日本幼儿园那种自由有很大的不同。我甚至觉得,正是选择制造了分裂,左派还是右派,发展适宜性教学还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发展幼教还是支持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选择是非此即彼的,排除了灵活性和模糊性。美国人是个快速反应、行动化的民族,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做选择。有时候一个选项是限量供应的,“角区只能有4个孩子玩”,抢完就没了。选择也必然意味着放弃和丧失。美国的孩子在生命的早期就不得不面对这些选择及其后果。这让我深深思考,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基础是什么,内涵是什么。日本部分:我很震惊地发现我对日本文化多么缺乏了解。我在想,自己虽然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极端仇日者,但我和很多中国人一样,对日本文化有着本能的排斥和拒绝,这是未经检验、缺乏理解基础上的拒绝。也许这种拒绝了解,基于一种深深的恐惧。为了防御恐惧,我对日本文化显得漠不关心,对于一些道听途说的了解,比如色情泛滥感到厌恶。我一直很主观地认为,同为东方文化,而且日本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我们的文化是很接近的。但我发现自己错了。比如集体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是把大家都变得没有自己,混于人群中,和别人一样。而日本的集体主义,是在群体中和谐相处。日本的幼教老师采取的无为而治,安静等待,给孩子更多相处和自己探索人际互动的空间给我很大的触动。孩子需要学习成为集体的一员,学会理解别人的非语言信息,学会人际互动,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愿望,这和中国社会中我们必须隐藏自己的个性和愿望,有相当的不同。有着滑梯和竖梯的两层楼的真荼香幼稚园,以及突出多线条流动和无序自发的那个精心设计的空间,让我非常神往。我感觉到自然和安宁,给予孩子充分的包容和自由,这恰恰跟老师处理孩子冲突的理念是一致的。大孩子带小孩子,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日本是个安静有序的民族,也许正和这些充分的空间和信任,而不是过度保护有关。反过来,日本的幼教工作者非常震惊于美国和中国幼儿园对表达的强调,日本的孩子更被看重的是同情和理解他人情绪和非言语信号的能力。中国部分:这部分文本的开篇就呈现了比较优劣,批评和担心不够好的羞耻感这一主题:作者提到很多看到1985年录像的中国观众批评研究者没有选择更好的幼儿园,大观幼儿园不能代表中国。而对新的大观幼儿园的描述同样也直接激起了我的羞耻感和批评,当我看到文中描述的五层的教学楼,各种先进的设备,我联想到日本真荼香幼稚园可爱的充满童趣的两层楼建筑,我感觉非常不舒服。因为我觉得这个楼更像一个学校,是给大孩子准备的,我们并没有把孩子真的当做孩子,而是从成人的世界去投射孩子的需要。上海思南路幼儿园相当尊重孩子,给孩子发挥的空间。我读这段的时候感受是很正面的。所以我很诧异其他国家的幼教工作者提出对儿童互相批评的不安。他们说在美国,不会有这些评判性东西,在日本,孩子会自我批评,但不会让孩子批评他人,他们都很担心这个年龄孩子脆弱的自尊。而中国老师说的很有意思,如果老师批评,孩子会受不了,但孩子批评的话就不会,因为孩子的视角是典型的儿童思维方式。我在看这段时也没有感觉不安和自尊受挫,因为老师不仅允许批评,还要去提出理由。我似乎完全认同了这家上海示范园的教学模式。不过我在反思中国这种不断地比较挑剔,精益求精,在中国幼儿工作者的访谈中,比较高下,进步之类的话语反复出现。在我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断觉察到中国人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很好,但是。。。”,我们都知道,重点在后面的“但是”,前面只是虚晃一枪。我们很难无条件地欣赏和接纳他人,同样当有人暴露他的脆弱时,我们也很容易投射羞耻感,并急于抹去对方不舒服的感觉。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让我更理解自己这个部分。但反过来,我也在想,避免批评是否意味着真的没有批评,美国和日本老师对于批评的不安,也许意味着一种分裂和投射,特别是当美国老师提出这个年龄孩子自尊很脆弱的时候。我想起Carolyn在理论课上讲羞耻感,讲到中国文化中会用羞耻感来塑造孩子的道德感,她突然感到不安和羞耻,说美国人过于傲慢,是另一个极端。傲慢和自恋,是对于羞耻感的防御,我认同这点。另外一个让我感到诧异的部分,是其他国家老师对于思南路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商业化内容的批评,这似乎也是这个社会的缩影。而我在读这段的时候是浑然不觉的。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商业社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已经像个小大人不断地去适应各种商业场所了。我猜想,在日本和美国,似乎父母把孩子保护的更好,避免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这个部分,也许这些内容很少是父母生活的核心,而在中国,商业化的主题,适应社会,社会成功,是父母关心的核心议题,所以,孩子过早地社会化了,而我们对此熟视无睹。中国篇后面长达数十页的对早教改革的讨论让我看的昏昏欲睡。如果说美国的早教改革充满了分离、冲突和拉扯,中国这段让我体验到的核心感受是迷茫和混乱。老师充满了无助感,感觉新的早教纲要难以理解或者无法实施,老师们缺乏技能去达到他们被要求的任务,所以这变成了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这种情绪状态事实上是我们这个文化中很典型的状态。从法律法规,到单位的规章制度,到学校和父母的要求,我们习惯的做法是提出一个非常理想的高标准要求,却从来缺乏怎样实现的操作细节。这恰恰体现了作为权威和父母自身的无助感,只是把压力加给下属和孩子,而无力去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这通篇的讨论之所以让我昏昏欲睡,恰恰是因为这些讨论本身也非常地抽象而不是在具体怎么做的层面,充斥着情绪化的迷茫和无助感。这种感受除了让人消极怠工,能量被消耗之外,很难把我们带到任何地方。这篇文章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文化议题,就是每个社会都会在全球化现代化和保持传统之间来回摆荡寻找平衡。就算基于同样的理论基础,每个社会每个地区都会有自己内隐的文化背景指导着幼儿园的管理,所以,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大同。交流碰撞之后,每个人都改变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变成了一样的人,我们永远都是自己,文化也是一样。之前北京的团体动力大会,给我的感触是,在交流中看到自己,可能比学习他人更为重要。我们都可以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变成别人。当我这样说的时候,我意识到我根深蒂固的比较和求好之心又来了。拉拉杂杂写了那么多,我想这篇不怎么系统而又有很多个人化感受和评论的文章贴出去,可能会招来很多的争议。不过,作为一个习惯于用自己的感受去工作的心理咨询师,我想从情绪感受的角度简单总结下我的读后感:美国篇中我体会到的核心情绪状态是一方面自由有活力,另一方面也分裂、冲突、拉扯;日本篇中的核心情绪状态是安静,被动,保守传统;中国篇的核心情绪状态一方面是积极努力向上,另一方面是迷茫、混乱、无助。我感觉这些情绪状态其实反映了每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在面对当今这个复杂而快速变化的时代的挑战时固有的应对方式。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居然出了这本书
  •     因为熟悉,所以对自己国家的幼儿园最有兴趣,虽然整天都在说中国的教育如何不好,如何改善,但是读到自己国家的幼儿园,仍觉得亲切。看了日本,美国的幼儿园不能说他国就先进于我国,但是其中有很多细小的教育方式,确实很值得借鉴,尤为适合现在的中国形势,或是说未来一代的中国人必要有的素质。 这也许就如书的最后写到关于民族志的核心,其表述为文化相对论,他要求我们不应当认为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优越...这是对民族优越感的一种纠正。 这也应该是对任何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态度,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在生活。感谢又一本好书!
  •     用人类学视角看待教育,反思我们的很多“应该”
  •     横向、纵向的对比,中国的幼儿园这些年的确是进步的,虽然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就全书而言,因为样本的限制,并不是很全面地展现出了三国幼儿园总体水平。
  •     多重多话多重解释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     多沟通,多交流。当然,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别人,而是为了理解自身。
  •     华师大出版社出了中文版
  •     真实的场景➕独到的见解。国内外最顶尖的幼儿教育专家全程参与分析解释 中日美各两个幼儿园非常能说明问题 外国的教育也并不完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