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理想国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05730366
作者:周何
页数:26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孔子主持射礼 有一次,孔子在矍相地方的一块空地上主持射礼。当时四面来参观的人像城墙一样厚,围得水泄不通。行过了乡饮酒礼之后,原先担任司正职务的人转任司马,准备马上要进行射礼的时候,孔子命令担任司射的子路手里拿着弓箭走出来,邀请围观的群众来参观射礼。子路大声宣布说: “凡是打过败仗的将军,自己国家已经灭亡的大夫,硬要过继给别人做后嗣以贪图别人家财的人,不可以进来;其余的请进入场内。” 这一宣布之后,大约走掉了一半儿,进场的有一半人。孔子又叫公罔之裘和序点举起酒杯,宣布规则。公罔之裘先举杯说: “有没有二三十岁左右,而能懂得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有没有六七十岁以上,平时爱好礼义,不受时下风俗影响,能以品德修养,终其一生的?如果有的话,请到这边的来宾席位上来。” 于是又走了一半儿,只有一半的人到来宾席位上去。 接着序点又举杯,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有没有年纪轻轻的,而能爱好学习而从不厌倦,爱好礼义而永远不改的?有没有年长的如八十、九十,甚至百岁的,素来奉行正道,从不胡作非为的?如果有的话,再请上一步,到这边的贵宾席位上来。” 真正够资格的,已没有多少位了。 原文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耄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有存者。”(《射义》) 解说 古代有乡饮酒礼,大约在春、秋农事忙完了之后,由地方长官出面,集会本乡本区的人民,聚在一起喝喝酒,叙叙家常,主要目的是在敦亲睦邻。但是由于在集会的时候,必须遵守尊卑长幼的次序,譬如六十岁的老人家坐在席位上,五十岁的人就只有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的份儿,因此可以说这是古代最具有教育价值的一种社交活动。在乡饮酒礼之后,年轻人在一起,总会有些竞技的余兴节目,那就是乡射礼了。乡射,当然是一种射箭比赛,但是从他们的动作技术、姿势仪态等的表现上,可以看得出这个人的道德修养、人品气度。那时候还没有科举考试的制度,往往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和场合来选取国家需要的人才。所以虽然是一种竞技比赛的节目,在进行的过程中却是非常的严肃认真,而在观礼席上的来宾也必须是经过选择的。从子路、公罔之裘、序点宣布的条件看来,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场地,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资格登上宾位。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在公罔之裘等宣布进入宾位的条件里,只说到二三十岁和六十岁以上的人,不提三十以上、六十以下的人,因为这段年龄的也正是壮年人,壮年人当然是参与比赛,先后登上射位,所以不在被邀请的行列之中。

前言

序余秋雨我的书房里,书籍更替的频率很高,但有一套书一直安安静静地放着。这套书分量不小,长长一排多达六十多册,书脊为青莲色,上面的书名为白色,而封面的底色则是象牙色。这套书的总名,叫《中国历代经典宝库》,每册分别是一种重要经典。书的初版日期是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出品,一算,已经三十多年了。时报出版公司出过我的不少书,因此很熟。有一次,我对莫昭平社长说,希望能邮寄这一套书给我,我自己买了背回来就太重了。莫社长说:“这是给青少年读的,您也要?”我说:“我也要。我在台北的书店已经翻阅过多次了。”于是,两箱子书,很快就寄来了。我关注这套书,是因为它对于中华文化与当代世界的关系问题,作出了令人愉悦的回答。而这个问题,在很多学者那里,却总是处理得那么片面,那么极端,那么铺张,那么艰涩,那么繁琐,那么纠缠不清。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这套书的优点。第一,这套书,坦陈了中华文化的整体度量。凡是把中华文化搞复杂的,绝大多数是陷于一隅一角,守一家,偏一学,张一经,析一谋,而无视其余,或不知流转,结果,硬筑壁垒,徒生龃龉。很多人认为,青少年没有时间和能力领略整体,只能让他们背一点古训、啃一些古诗。其实这是一条歧路,既把中华文化削薄了,又把青少年做小了。这就像我们领着学生看长城、游黄山,必须先让他们俯瞰雄伟整体,惊叹天地大美,而不是立即让他们埋头去玩弄一砖一石,一花一鸟。眼前这套书,把中华文化的主要典籍,不管是哲学、历史、诗歌、小说、散文,科技、宗教、杂学,都一一收录,可谓洋洋大观。不难想象,当青少年读者得到这套书,在还没有细读之前,光看书目就已领悟中华文化的整体度量、浩荡规模。这种领悟,既开拓了他们的文化认识,又鼓励了他们的文化选择,在人生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其实,这套书的开阔胸襟、坦然情怀,也正是中华文化的第一品性,与数千年历史相关,与五湖四海相关。如果不知这种第一品性,也就失去了根本。第二,这套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人生质感。好端端的中华文化为什么总是变得令人却步、甚至令人厌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少浅尝辄止的文化人总喜欢把我们的古人塑造成喋喋不休的玄学家、道学家、书呆子。好像,我们的祖先只会板着脸在居高临下地教训人,说着一些成语化的简单四字句,不容商量,不容讨论,没有性格,没有脾气,不准顽皮,不准游戏。但是,眼前这套书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我在为北京大学的学生讲授《中国文化史》时曾说:“从古到今,中国民众对于抽象学理缺少消费欲望”。“根子上的农耕文明使中国民众很难信奉一切离开脚下大地太远、离开直觉经验太远的东西。躲避喂食,有可能是生命的一种自救。天下长寿之人,大多简食薄饮。中华老矣,回首渺茫生平,得寿的原因之一,是不很喜欢精神文化上的浓脂厚味、巍楼巨厦。”我的这段话,大体说明了我不赞成那种过于学术化、滥情化的中国文化表述,而赞成这套书的原因。我为什么特别要对北大学生说明?因为对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尽早解除那种貌似深沉的误会。这种误会,目前在很多高校里都很流行,不少教授把自己那些取材狭窄的论文当作了课堂讲述内容,而越是浮薄的社会气氛又越容易把晦涩当作学问。于是,好好一个可爱的大结构,被裁割成了可厌的小条块。第三,这套书,测试了中华文化的时间张力。我所谓的“时间张力”,也可以称之为“跨时代延伸度”。这个问题,是一切古老大文明都遇到过的。事实证明,比中华文化更年老的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摩亨佐•达罗文化、克里特文化等等都缺少足够的时间张力来构成与现代的对话。成功实现了对话的只有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并由此开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华文化延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它与现代对话的可能,还在测试过程中。从近代以来,这种对话已经开始,但进行得非常艰难,很少成功。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等学者都投入了,但章太炎、王国维在晚年都删削了自己的现代行止,陈寅恪则由于社会变迁和身体障碍也无法继续推进。其他被后人誉为“国学大师”的诸位学人,在这种对话中基本上停留在一些介绍性、引进性的文化枝节,而又于社会民众基本无感。这一点,只要与欧洲从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数百年间知识分子在一切公共空间中的巨大作用相比,即可明了。我曾一再论述,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一对话中真正做成的两件事,是破读了甲骨文、推广了白话文。其他事端,则离文化本体太远。眼前这套书,虽然浅显,却以白话文裹卷着现代思维常识愉快地拜访了传统文化,有一种新鲜感。例如,它为一本本古代经典分别取了一个个现代标题,这也是它当年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它为《论语》取的标题是《中国人的圣书》,为《孟子》取的标题是《儒者的良心》,为《老子》取的标题是《生命的大智慧》,为《庄子》取的标题是《哲学的天籁》,为《墨子》取的标题是《救世的苦行者》……这一些,对诸子百家而言,都相当贴切。这些标题,是现代开启古代的钥匙,表现了编写者的今日情怀,并由此可想见书中的思路和语气。我感兴趣的还有以下这些标题:《泽畔的悲歌》(楚辞);《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一位父亲的叮咛》(颜氏家训);《汉代财经大辩论》(盐铁论);《瓜棚下的怪谭》(聊斋志异);《文学的御花园》(文选);《袈裟里的故事》(高僧传);《净土上的风烟》(洛阳伽蓝记);……仅举这些例子,大家也许已经能够感受到白话文的特殊魅力。在这些白话标题背后,我们可以想象孩子们惊喜的眼神。本来,他们的眼睛也许早已因那些太古老、太自守的书名而黯淡。如果让古代仍然蜷缩在古代,或者封存在一个刻意营造的“伪古代”,那么,对话就停止了,张力就消失了,延伸就中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为青少年阐述古代经典,并不是大人对于小孩的恩惠,而恰恰是大人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型,而这种转型,有可能带来古老文化的整体转型。这就怪不得,在欧洲,一直有很多才高名显的现代权威,不惜放下身段来做“经典新写”的事情。说了以上三个优点,这套书还给了我一种特别的“暗喜”。那就是,目前中国大陆传媒间掀起了一种低层次的“民国文化”崇拜,把兵荒马乱中某种初步的西学引进和临时的文教努力,当作了至高无上的楷模,在国际学术界闹了大笑话。好了,这套书的编写者,恰恰是几十年前台湾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多数是从大陆过去的,应该说是“民国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应该最有资格评判“民国文化”了。但是,就连他们自己也承认:“民国以来,也有过整理国故的呼吁、读经运动的倡行”,“遗憾的是,时代的变动太大,现实的条件也差,少数提倡者的陈义过高,拙于宣导”,“使得历代经典的再生,和它的大众化,离了题,触了礁。”那么,这套书也可以提醒大陆的读者,不要把民国以来的“文化触礁”,继续夸张为“波澜壮阔的文化碰撞”。不,触礁就是触礁,那种“波澜壮阔”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新的航程,需要重新谋划,重新开启。除了承认“触礁”的诚恳外,这套书的编写者还表现出了另一种诚恳,那就是肯定“这套书必然仍有不少缺点,不少无可避免的偏差或遗误”。为什么“必然”和“无可避免”?因为工程太大,经典太多,时间太远,而当代文化思维的变化又实在太快。为了写这篇序言,我认真翻阅了这套书中的部分内容,发觉其中的主要缺点,并不是“偏差或遗误”,而是功力。什么功力?那就是横跨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思维功力和表达功力。以我看,这套书的编写者们对古典的讲解能力不错,但在古典和现代之间的共通内涵挖掘上还缺少足够的深度,而现代文字的表达也没有达到更高的水准。这就需要新一代的学人和作家来继续做这件事,因为这套书毕竟编写于三十多年前,已立草创之功,已开风气之先。在这个问题上,我对大陆学人抱有更大的希望。大陆由于政治运动,曾经中断过对古典文化的亲近,但毕竟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大陆在文化体量上的宏大气势,在风雨岁月中的深刻体验,在历史转型中的国际认知,有可能产生对中华文化更透彻的感悟。而且,由于人才的绝对数量十分惊人,那种能够融汇古今的文字杰作也容易期待。那么,这套书,又成了一种殷切的期待和呼唤。是为推荐。

名人推荐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余秋雨这套书,上下古今,纵横万里,为中国文化传香火于天下。衷心希望,《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编印,将是一扇现代人开向古典的窗;是一声历史投给现代的呼唤;是一种关切与拥抱中国的开始;它也将是一盏盏文化的灯火,在漫漫书海中,照出一条知识的、远航的路。——主编寄语这可以说是一套青春版的,通俗版的国学的,国粹的著作。我们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都问了好几年了,也挺酸的——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我是谁?咱们都是中国人;我从哪儿来?这下可真把我问住了,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从这套书里面也许就能答案。——王刚 著名演员、“天下收藏”主持人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思想家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经典。我们了解史性文化的经典,可以发现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和当代人之间文化基因的“形成,嬗变,解构,再形成,再嬗变,再解构的过程。”——梁晓声 当代著名作家这套书在台湾有深厚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非常深湛,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十分可靠的,所谓把中国的文化尽收眼底。通过一套书可以让你充分掌握中华文化原典的全部内容。——张颐武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代经典宝库》选择在这个时候问世,我想他起码给我们这个浮躁和喧嚣的社会带来了几点好处。以文明,化育人心,生生不息。在当下,让文明和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发生关联。所以我说,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出台,是功不可没的。——于丹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人问我,能不能推荐一套经典书籍。在这里,我隆重推荐《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走进经典,品味人生。希望大家关注《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在阅读中找到人生的答案,在阅读中找到那份心安。——延参法师 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这套书能把传统文化做通俗化的处理,做了很多解释和翻译的工作。所以这对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是有好处的。所以我很愿意向大家推荐这套《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这套书充分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拉近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解玺璋 著名文化学者一个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的民族,一定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充满自信。《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正是这样一套提升我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前途自信的读物。这一套能为我们年轻人打底子的书,这套书能够凝聚起我们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王泉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内容概要

周何(1932—2003),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国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考试院考试委员。著有《古礼今谈》、《春秋吉礼考辨》、《中国训诂学》、《春秋谷梁传传授源流考》、《新释春秋谷梁传》、《十三经著述考》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礼事的记叙
孔子合葬父母 / 050
孔子修墓 / 051
孔子闻子路之死 / 052
孔子哭伯高之丧 / 053
冉有代孔子致送丧赙 / 055
孔子哭宾馆主人之丧 / 056
孔子看人送葬 / 057
苛政猛于虎 / 058
童子汪踦为国牺牲 / 060
司城子罕哭卫士之死 / 061
立庶子不立嫡孙 / 063
孔子主持射礼 / 064
孔子之死 / 066
弟子为孔子服丧 / 069
孔子的坟 / 070
弟子对孔子言论的讨论 / 072
子夏哭儿子之丧 / 075
同母异父兄弟的丧服 / 077
曾子称赞晏婴知礼 / 078
曾子责备蒉尚的失礼 / 080
曾子过犹不及 / 081
曾子病危时换席 / 082
不食嗟来食 / 084
石祁子知礼 / 086
鲁庄公为士追赠诔谥 / 087
晋献公杀太子申生 / 089
秦穆公吊公子重耳 / 091
季武子准许杜氏哭葬于庭院 / 094
鲁襄公赠礼楚康王之丧 / 095
邾娄定公论逆伦的凶案 / 097
容居的狂妄无知 / 098
善颂善祷 / 100
赵文子论人 / 101
柳庄劝卫献公不可偏心 / 105
卫献公吊柳庄之丧 / 106
成子高的遗言 / 107
国子高论葬事 / 108
杜蒉罚酒 / 110
太宰嚭据礼矫正夫差 / 112
子服惠伯不以私废公 / 114
周丰讽喻鲁哀公 / 115
鲁悼公为妾服丧 / 117
孟敬子不守礼 / 118
鲁穆公哭齐国大夫之丧 / 119
罢市求雨 / 121
子思论臣为旧君之丧 / 123
子思哭改嫁母亲之丧 / 125
子思不为改嫁母亲治丧 / 126
陈子亢取消用人殉葬 / 128
季子皋葬妻 / 129
第二章 礼意的说明
冠礼的意义(一) / 132
冠礼的意义(二) / 135
冠礼的意义(三) / 137
婚礼的意义(一) / 140
婚礼的意义(二) / 144
婚礼的意义(三) / 146
婚礼的意义(四) / 148
丧礼的意义(一) / 150
丧礼的意义(二) / 153
丧期的意义(一) / 156
丧期的意义(二) / 158
丧期的意义(三) / 160
祭礼的意义(一) / 165
祭礼的意义(二) / 167
祭礼的意义(三) / 168
孔子论主祭和助祭者的不同 / 170
孔子论礼教的功用 / 175
孔子论礼的表现态度 / 178
孔子论守制的用意 / 180
孔子论治丧的标准 / 181
孔子论蜡祭 / 183
曾子论哭的声调 / 184
曾子论礼器的用途 / 185
礼有权宜的变化 / 186
孔子论孝 / 188
曾子论孝 / 189
乐正子春论孝 / 190
孔子论大同和小康 / 193
制礼的因素 / 198
第三章 品德的修养
儒者的典型(一) / 202
儒者的典型(二) / 204
儒者的典型(三) / 205
儒者的典型(四) / 206
儒者的典型(五) / 207
儒者的典型(六) / 209
儒者的典型(七) / 210
儒者的典型(八) / 211
儒者的典型(九) / 212
儒者的典型(十) / 213
儒者的典型(十一) / 215
儒者的典型(十二) / 216
儒者的典型(十三) / 217
儒者的典型(十四) / 218
儒者的典型(十五) / 219
儒者的典型(十六) / 220
儒者的典型(十七) / 221
进德修业的《大学》三纲八目 / 223
什么是“诚其意” / 226
“中”与“和” / 228
“诚”的修养 / 230
好学、力行、知耻 / 232
音乐的内涵与功用(一) / 234
音乐的内涵与功用(二) / 236
礼乐的精神价值 / 239
子夏论乐 / 242
第四章 生活的规范
对父母的礼(一) / 246
对父母的礼(二) / 248
对父母的礼(三) / 251
对长者的礼 / 253
对老师的礼 / 255
男女界限的礼 / 257
幼童教育(一) / 259
幼童教育(二) / 260
一般生活规矩 / 261

编辑推荐

《儒家的理想国:礼记》编辑推荐: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50余位台湾名家解读,好评最多的传统文化大众读本。余秋雨作序,于丹、王刚、梁晓声、张颐武等10多位文化名人倾力推荐。台湾人从小读到大,畅销海内外30年!影响海内外的国学启蒙读物,辐射五大洲华人圈!60余位国学大师倾力协作,25万册古书遴选精华。强大写作阵容,力推中华传统经典;时代华语图书重金重磅独家引进出版。

作者简介

《儒家的理想国:礼记》过去是读书人必须要读的一部经书,《儒家的理想国:礼记》中除了许多礼意的说明、礼事的记载外,还有更多有关正常生活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世的人格修养等宝贵的资料。这些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生活体验的累积,也是适合我们中国社会状况和人文历史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礼的形式当然会有很多改变,但是内涵的思想观念,却仍然应该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儒家的理想国:礼记》利用平浅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转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说明,让人人都能从《礼记》中重新体认这些宝贵的文化精华。

海报:


 儒家的理想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近来对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系列非常感兴趣,感觉这是当代人接触国学经典的最好入门指南。昨天刚刚读完的《儒家的理想国:礼记》尤为如此。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其中后两部都是《礼记》中的章节单独成篇,而五经中,《礼记》单独为一经。可见《礼记》一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作为《礼记》原文来说,因为是讲解春秋之前礼法规矩的书籍,枯燥严肃,而且很多文字难以理解,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国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周何博士撰写的这本《儒家的理想国:礼记》,是他用现代白话把这本儒家经典重新解释,依然保留原有的韵味,只通俗不媚俗,更不恶俗,这一点上比那些XX讲坛的国内专家教授强上许多。这本书里,除了许多礼仪、礼意的说明、礼事的记载外,还有不少日常生活上必须要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事的人格修养等内容,不仅是我国先人的智慧结晶,生活积累,也是我们宝贵遗产。以往一直说移风易俗,现代社会受西方文明影响,很多过去的礼节在现在可能根本行不通,因此认为没有看这本书的必要。而真正读完这本书以后,发现自己以前浅薄的有些可笑。这些礼节的由来,如何权,如何变,如何坚守,其实都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传统和智慧。礼不可废,并不是说理不可变。礼的权变和心的感受古人对丧礼尤其重视,着墨也最多,当今社会因为社会组织结构和科技的变化,导致对于丧礼的变化应该是最大的,因为一是现在火化制度过去周礼上是没有的,二是过去的诸多宗族亲属,现在也少了很多。三是形式和时间上变化同样巨大、礼记里面说的丧礼需要服丧三年,至少25个月,现在肯定没有人这么做了,但是礼记里面所说的,内心挂念逝去的亲人,因此心中常常缅怀他们,这个心丧之礼往往还在。我们从《礼记》中能学到的主要是两个东西:一是从心的角度去客观的看待演变。二是从心的角度去认知自己的情感。古代的丧礼,对什么年龄、什么地位的人适用什么礼节都有严格规定,但这种规定也会因为不同的具体情况而权变。过去不满20岁的孩子去世叫“殇”,他的葬礼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礼记上就记载了一个为国家牺牲的少年战士汪琦按照成人办理丧事的,孔子说: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可见即便是古代,礼不是永远不能改变的,而是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处置。这种处置强调的适当,也就是礼记中一再强调的“中庸”。我们说现在很多礼节都“一切从简”了,但是依然有“土豪”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这种情况,也是古人所不赞同的,所谓过尤不及,正是这个道理。虽然过去礼节很繁复,所费不菲,但孔子也提倡心意的表达而不是好富奢靡。他对生前只能煮豆喝粥,死后缺少棺椁的穷人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心意的表达是否诚敬,而不是在贫富。由此可以看出,礼制虽然代有因革,很多制度随着时代推移,不再适用,但其内涵及适合民情需要的基本精神,却是始终不变的。传统、传承的内涵周博士这本书并不是把《礼记》按照原有篇幅一一翻译点评的,而是根据《小戴礼记》的主要内容,把原文的四十九篇分成了四个部分:礼事:根据春秋时代的关于礼节的故事记载管中规豹于当时的礼制礼意:将古代冠礼(成人礼)、婚礼、丧礼、祭礼的形式和内涵进行详尽的讲解品德修养:把《礼记》中《中庸》、《大学》、《儒行》中记载的关于儒者的行为规范进行详细介绍。生活规范:对日常生活中的规矩进行详细规范在礼意章节中,把关于婚礼和冠礼的介绍尤为详细,不是简单的介绍程序,而是详解其内涵。这里不是我们现在弄几身汉服秀,或者举办传统婚礼,坐坐花轿掀掀盖头的热闹,而是通过对每个仪式的详细讲解,说明这个仪式是为了什么,赋予了什么希望。我在复习司法考试的时候把古代婚姻六礼背的滚瓜烂熟,但读过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古人婚礼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是让自己和旁人深切体会到婚礼的严肃性和责任感,同时营造家庭和睦,夫妻合作无间的氛围。记得很早以前看过刘墉先生的一篇文章,说起西式婚礼的因由:曾参加一个朋友女儿的婚礼。向来豪爽不羁,爱开黄腔的老友,挽着女儿走过红地毯,送到男孩子的身边。当新郎为新娘戴上戒指,女孩子的眼里滚下泪水。回头,她的老父,也湿了眼眶。跟洋人比起来,中国人闹洞房,要厉害得多。吃苹果、捡豆子、衔酒杯,甚至像《喜宴》电影里的“两人在被窝里脱衣服扔出来。”只是洋人婚礼,有个最狠的节目,外表很美,却蚀到骨子里。杯觥交错,歌声舞影,在新婚欢乐的最高潮,音乐声起,宾客一起鼓掌欢呼。新郎放下新娘的手,新娘走到中央,老父放下老妻,缓步走向自己的女儿,拥抱、起舞。《爹地的小女儿》《Daddy,s Little Girl》),这人人 都熟悉的歌,群众一起轻轻地唱。我常暗暗祈祷,将来女儿不要嫁给洋人。即便嫁,婚礼时也千万别奏这首曲子 。我知道,当音乐声起,女儿握住我的手,我的老泪,会像断线珠子般滚下。 。。。。殊不知,中国古代婚礼也是如此:“亲迎”,是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一是代表男方采取主动,二是新郎由女方父母手中将新娘接过来,同样含有接受托付终身的意义。三是新娘这一天必须离开生活多年的家,和最亲密的家人告别,心理总会有惶恐不安的感觉,需要新郎从她离家那一刻起,一直伴随身边,细心体贴照顾,慢慢适应。看似封建古板的教条礼制,实际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人文精神。我眼中这本书的意义过犹不及、美轮美奂、知耻后勇、诚不我欺,一张一弛等成语由来均是来自这本《礼记》,但我想这本书在历史上最大的价值似乎不在于此,而在于教育。一方面是传统教育《礼记》中冠礼、祭礼,更重要的在于其尊敬祖先,重在传承。我们文化伦理上“敬鬼神而远之”,而更加诚敬的对待自己的祖先,并非是一切托付给祖上,以便“大树底下好乘凉”。冠礼和祭礼的祭祀,是通过一系列仪式化的东西,传递责任感。尊敬祖先而不渝,所以其价值依然是存在着的祖先是已成过去的生命和生活,尊重祖先其实就是尊重历史:强调尊祖崇宗,也就是提倡历史教育。过去没有历史教育这种名称。这种教育的实质,却一向都是由尊祖观念的推广,予以广泛地实施中国传统的礼教,也包含着历史教育的任务。尤其是这种薪尽火传的责任教育,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上一代生命之命之火燃烧将尽,下一代有责任应该把火种接过来,继续燃烧自己,以照亮下一代,这就是薪尽火传。前几天看到有微博大V哀叹我们现在是一个充满“巨婴”的国度,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和这种传统的中断是息息相关的,在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上面,我们比不上海峡对面的台湾,他们对“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认同感,远大于我们,文化和历史责任感也超过我们。另一方面是幼儿教育西方虽然现在发达,但在中世纪远远落后于我们的文化上千年,这本《礼记》功不可没,因为西方人对于儿童教育到了十八、十九世纪才开始探索,而我们两千年前的《礼记》中,对男女幼童何时进行何等教育,如何以身作则便已经介绍的很完善了。因此,这本书作为教育学著作,又被统治阶级视为经典,对于我们历朝历代蒙学教育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现在不能一味的提倡国学、甚至局限在蒙学,以教小孩背诵三字经当成灵丹妙药,但是重视传承,注意言传身教,将是我们薪火相传,不断成长的成功之路。
  •     在四书五经当中,再也没有哪本书具有《礼记》这样独一无二的重要性。《礼记》本身很特殊——表面看,它记载了孔子及其门人如何处理迎来送往、丧葬嫁娶诸般日常礼仪,实则是孔子为其门徒编撰的一门学问。因为先秦时期的儒家,除了化德仁民,立志恢复先古仁政,还涉及一个谋生的问题。孔子自己一生穷困,连死后入葬的费用、购买坟茔的费用都是子贡资助,他生前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儒生必须先解决生活这个立身大事。晚年组织几个得力弟子编撰《礼记》,目的是给弟子和后世的儒生开辟一条谋生之道。《礼记》问世之后,只在儒生之间传授,因为里面的各种仪式完全按照上古尧舜时期的准则进行,所以儒生开始成为民间祭礼上的司仪,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主持人。这是一个自先秦至晚清都具有独特地位的职业,非儒生不能为也。每个被人请去担当此任的儒生,都按照孔子为他们制定的规矩依礼行事,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礼记》发挥最大作用的一次是汉朝鼎定。刘邦击败项羽夺得天下,成为皇帝,即天子位时必须行大礼。但是由于天下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国家大半人口不是死于征战,就是死于杀戮,知识界更是一片速杀。谁来主持登基大典?谁懂全套登基礼仪?让刘邦非常苦恼。这时候,一个名叫叔孙通的儒生站了出来,他穿着儒服,带领三十多位有名望的儒生和一百多名学生,在郊野演练登基礼仪给刘邦看。刘邦非常高兴,当即决定服从叔孙通的安排。从此后,中国封建历史历代王朝的登基、坐朝、进退、朝觐等各种仪式都固定下来,统称“朝仪”。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值得一看
  •     完美的社会
  •     书的内容还行,有白话文和文言文对照,不过要是有注音就好了,书中的文言文有好些字都不认识呀,惭愧惭愧。
  •     做人之难,难于把握分寸,礼就是指导。
  •     讲解的还算可以,对于以前不了解<礼记>的朋友来说,看以当做休闲一读,但是抱有更深层次的目的的朋友,不建议品读。四个字来概括:浅显易懂。
  •     傲慢残忍,每一页都十分恶心。
  •     无语。
  •     现在的中国该复礼啦
  •     简洁好懂,感觉收获比很多艰深晦涩的书要多啊,不过正如余秋雨在序上说的,这是给小朋友看的书。不过也许是台大的文学院院长深入浅出也未可知,毕竟我就大概扫描了一下,不好评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