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经宗通》第三辑

出版日期:2014-5-31
ISBN:9789866431797
作者:萧平实

内容概要

萧平实老师介绍:
儒雅温言铿锵意 踽踽宿贞菩提路
性海情山微妙旨 孤掌擎天狂流柱
引经书论挥竹篦 入泥入水和禅机
俯仰古今干坤戏 缀绻悬丝二十载
蓬莱因缘成熟时 人天同庆宣胜义
春城何处不飞花 华严圣境故人来
萧平实,于甲申(1944)年出生于台湾中部小镇农家。兵役期满后辞父离乡,于台北市觅职﹔五年后成立事务所,执行业务﹔歷练世间法18年后,于1985年皈依三宝,鼎力护法,勤修福德。自修持名念佛,精进二年之后自成无相念佛功夫。
1988年,平实老师应邀开始讲说基本佛法,先讲五蕴、十八界法之缘起性空、四圣谛、十二因缘等阿含基本佛法,以《阿含经》中所说佛法为说法的主要内容。
1989年初,平实老师转进而改修体究念佛──参禅。1990年11月,专心苦参19天后,终于骊龙颔下得珠──明心并且眼见佛性──发明智慧﹔因为无人可以印证故,嗣即深入经藏,以三乘法义印证无讹。
鉴于末法时期外道猖獗横行于佛门中,正法日渐衰微,遂发悲勇,誓愿度众,随即应允追随老师修学者之请求,乃于1991年仲夏弘法度众,于中央信托局佛学社等三处主持佛法讲座及共修,六年不辍,同修渐众。
一九九七年二月与诸同修成立佛教正觉讲堂,六月成立台北市佛教正觉同修会,继续演示《楞伽经、成唯识论、真实如来藏》,八月成立 正智出版社,散播大乘宗门正法之种子。着有《无相念佛、念佛三昧修 学次第、禅--悟前与悟后(上下册)、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 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禅净圆融、禅门摩尼宝聚--公案拈提 (第一辑)、真实如来藏、宗门法眼--公案拈提(第二辑)、楞伽经详解第 一辑、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等书问世。
因平实老师以如来藏作为证悟之内容,而其余学佛人则皆同以意识离念灵知心,作为证悟之内容﹔因为与平实老师的法义不同故,联合起来抵制如来藏正法,令如来藏正法难以永续弘传。为免正法被如是常见外道法所取代,萧平实老师揭竿而作狮子吼,如是弘传了义正法。平易近人的平实老师,将所亲证之真理着书立论,作了这种大异常人的弘法志业。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学佛之目的在于实证一切法界背后之实相,禅宗称之为本来面目或本地风,佛菩提道中称之为实相法界;此实相法界即是金刚藏,又名佛法之祕密藏,即是能生有情五阴、十八界及宇宙万有(山河大地、诸天、三恶道世间)的第八识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心,即是禅宗祖师所说的真如心,此心即是三界万有背后的实相。证得此第八识心时,自能瞭解般若诸经中隐说的种种密意,即得发起实相般若──实相智慧。每见学佛人修学佛法二十年后仍对实相般若茫然无知,亦不知如何入门,茫无所趣;更因不知三乘菩提的互异互同,是故越是久学者对佛法越觉茫然,都肇因于尚未瞭解佛法的全貌,亦未瞭解佛法的修证内容即是第八识心所致。本书对于修学佛法者所应实证的实相境界提出明确解析,并提示趣入佛菩提道的入手处,有心亲证实相般若的佛法实修者,宜详读之,于佛菩提道之实证即有下手处。平实导师述着,共八辑,每辑成本价250元。
导读
《实相经宗通第三辑》网页之【内容摘录精华篇】:
《景德传灯录》卷四:【袁州蒙山道明禅师者,鄱阳人。陈宣帝之裔孙也,国亡,落于民间;以其王孙,尝受署,因有将军之号。少于永昌寺出家,慕道颇切,往依五祖法会,极意研寻。初无解悟,及闻五祖密付衣法与卢行者,即率同意数十人,蹑迹追逐至大庾岭;师最先见,余辈未及;卢行者见师奔至,即掷衣钵于磐石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师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躇悚慄;乃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于我。」祖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哪箇是明上坐本来面目?」师当下大悟,遍体汗流,泣礼数拜,问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别有意旨否?」祖曰:「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却在汝边。」师曰:「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祖曰:「汝若如是,则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这个公案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了,因为不论去到哪里,凡是讲禅的道场,几乎都曾讲过这个典故。但是,有谁讲对了呢?只能摇头,因为全都讲解错了。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来看看内容。袁州蒙山的道明禅师,他是鄱阳人。好像说他的曾祖父是陈宣帝,后来国家灭亡了,他是陈宣帝的直系子孙,那么国家亡了,他只好流亡,就安分守己当一个普通人。后来,朝廷知道了,曾经把他的名字署于朝廷的公文书之中,封他为将军。也就是挂名的将军,但他没有实权。他少年的时候就在永昌寺出家,对于正法之道非常的殷切勤求,所以听到五祖大师是证悟者,就去五祖座下出家,就是在东山门下出家。当然他是为法而出家,所以用尽了一切心思去研究探寻。现代人说的研究,这两个字的意思已经都变质了。现代的研究,变成是在文字上努力去思惟整理;但古时候这个研与究的意思并不一样,研就是不断地把它弄得很详细;究是探讨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要探讨到最究竟的地步。所以「极意研寻」就表示他非常努力、非常细心地探讨佛法的大意。
但是因缘不具足,所以「初无解悟」。这个「初」不是说刚开始,而是说打从一开始一直到现在;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理解或者证悟。对于古文要明确知道其中的意思,如果是一般大师解释时,大概会这样解说:「刚开始时没有理解、没有开悟。」其实不是。这「初」字的意思,是说从一开始就这样;一直到现在为止,也还是如此不能明白。他在五祖座下学禅,一直到后来听闻五祖已经暗中把 佛陀流传下来的佛钵与祖师传下来的法衣,以及正法密意,全都祕密传给了卢行者。那时候,五祖为了维护惠能大师,所以三更半夜把衣钵交给惠能以后,还亲自摇船送他离开。
送了一段好长的路,让大家都不知道卢行者已经他走了,然后五祖天亮前回到寺里面就倒头大睡。摇了一夜的船当然很累,倒头大睡以后也不去过堂。后来徒众们就来请安:「和尚是不是病了?怎么都没来过堂?」五祖想:「我睡觉要紧,管你们问什么。你们既然来问病不病,我就推说病了。」正是顺水推舟。然后,就这样称病三天。到了三天以后,大家说:「和尚明明身强体壮,没什么病啊!为什么却说病了呢?」所以,大家都怀疑起来了,五祖只好承认说:「其实我没病,可是佛衣与正法已南行矣。」这时候,大家才知道说:「原来是特地多三天给卢行者赶路。」因为卢行者个子小、腿短,所以五祖都考虑好了,多三天给他赶路,才不会随即就被大家追上了。好啦!这一下子,阖寺大乱,大家都去追赶卢行者。这衣钵竟然给一个外人得了去,那还得了!没想到佛钵祖衣竟然给外人卢行者拿了去,而且还是个在家人,这可不得了!大家私下讨论一番,决定要去追回来。大家都很冲动、很莽撞,结果就赶快去追。
这个道明禅师当时还不叫道明禅师,因为那时候他还没有悟,也还没有开山。他就去追,他的脚程最快。惠能在山中远远看到快要被追上了,眼看见他追上来了,心里面就想:「反正我腿短也跑不过,我这身体瘦小也没办法应付;你身强力壮,我迟早会被你追上,那干脆一点啦!看你敢不敢拿。」就把衣钵放在一个大石头上。磐石,是说它很坚固而不动摇的,一定是很大的石头,就放在那上面,很容易看得见。卢行者心里面想:「这个祖衣是代表实证的信物,你还没有得法、还没有实证,你能够用你的武力来强行争夺回去吗?如果你作得到,我就任由你拿回去。」于是放在磐石上以后,他就躲了起来。
这道明将军追上来一看,佛钵祖衣在那里,人倒是不见了。他心里面当然想要拿,可是才刚刚伸手一拿,心里的念头动了:「我拿了,就代表我得法了,但我将来要怎么跟人家说法?」所以,这个时候当然就拿不起来了。可别像某一些大师说:「这时候佛陀的神力多么伟大,以神通使那个佛钵祖衣变得很重,使他拿不起来。」其实不是啦!不论是谁都一样,就算说你追上来,你拿不拿得动?因为你一拿到手的时候,接着就会想到下面的事情了:「我拿到手了,那我接下来要干什么?要为人说法,要印证别人。但我怎么传法给别人?糟糕了!我拿了以后能作什么?」真的不能作什么;当然这一下子,自己施加千钧之力就把自己压住了,这是一定的。譬如说,今天我萧平实宣布说:「我明天退位了。」我随便找一个还没有开眼的人上来说:「我把这个法主之位交给你。」他敢不敢要?当然不敢啦!他一定想:「我上座以后要讲什么?」因为听众之中有非常多的人是开悟者,他能够讲什么法义来服人、来利益大众?这是首先要考虑的,切身利害是不能不考虑的。
道明将军这个时候正是如此,所以「举之,如山不动,踟躇悚慄」,这时候心中害怕、恐惧起来:「我如果拿了祖衣、拿了佛钵,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呢?」心中当然是恐惧啊!你既然拿了,就要能够为人说法,就要能够帮人家证悟。所以,这个时候突然就想通了,就开口说:「我追上来是为了求法,不是为祖师留下来的衣服,不是为佛陀的钵盂。」终于想通了,算他聪明。如果他是拿了再走了几步才想到这一点,这个人就不堪度了。他刚刚碰到衣钵时就想到这一点,所以他才有因缘得悟,这时候就懂得开口。算他聪明:「五祖和尚不传给我,这个卢行者现在既没有名气,又是孤独一人,而且后面还有追兵,这不是求法的好机会吗?」真是求法的好机会,因为四下无人,卢行者要奉送时最容易了。因为如果是一堆人,卢行者怎么能公开送法给你?那时卢行者一定不可能送法给他。所以,这个时候算他聪明,就高声说:「我来求法,不是为佛钵祖衣。」不过他终究是碰了衣服。
这时候六祖看见了,也听见了,就从草丛里面站出来,指导他:「没有在想善法的,也没有在思惟恶法的,正这个样子的时候,阿哪个是你道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其实说句不客气的,这句话在公开讲经时,其实六祖已经是变造过的了,他当初告诉道明的时候绝对不是这一句话。不过因为是公开讲法(这是《六祖坛经》里面记载的,是讲《坛经》的时候讲的),公开讲的时候当然就不能讲得太白,所以就要改造一下。然而六祖这句话,我说他不怀好意,有一点隐藏密意的故意。所以,一般大师读了都会讲解说:「我们觉知心不想善事,也不想恶事的时候,这时候本来面目是谁呢?」当然一定会落在觉知心的离念灵知里面,这就是六祖耍的手段。道明将军这个时候悟了,才知道说原来以前自以为悟的内涵,根本就不是真悟的内涵。也可能他私下有跟人讲过他自己悟了:「五祖和尚吝法,不肯为我印证。」也许他讲过这个话。这时候发觉以前自以为悟,根本是个大妄语,因此吓出一身冷汗:「遍体汗流」。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现在真的悟了。
既然真的悟了,大妄语业就灭除了。所以我说那些大山头和尚都笨,只要赶快求悟,大妄语业不就灭了吗?因为悟后就名实相符了。老是在那边遮遮掩掩,只会越描越黑啦!所以道明将军聪明,既然他追上了,趁着四下无人,只有卢行者时;他又愿意放过衣钵信物,卢行者觉得:「这个人还算不错,没有抢我的衣钵信物。」所以就愿意帮助他。如果当时是二个、三个人同时在场,可就不是这样了,所以合该道明得法。他得了法以后,吓出一身冷汗,因为这时知道以前真的是大妄语。所以,这时候感念卢行者,就哭着礼拜卢行者,拜了好几拜。可是因为刚刚悟,还不是很懂,就请问说:「刚刚您讲的那个密语密意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意旨没有?」他当时还不懂得要从自己所证的这个如来藏真心里面去观察,因为是被卢行者明讲的,所以真的还不懂。他想一定还有什么东西,所以接着再问。六祖就说:「我如今如果再为你一一明讲了出来,那就不是密法了。」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虽然是四下无人,只有两个人在,也是不该把细微处一一明讲;因为鬼神一堆在旁边,所以这也不行的。如果你全都明讲了,鬼神们听了,在鬼神道中就四处传开了,那么鬼神道中就无法弘扬了义正法了。因为有的菩萨在鬼神道里面弘法,咱们可别妨碍了他们,所以也不能明讲。
因此,六祖就说:「你如果能够回头来观照自己那个本来面目,密意就在你那边。」这个时候,他才懂得返观,看看自己真如心的体性如何,才终于懂得说:「原来以前五祖和尚讲的是什么。」才终于懂了,所以这时候发觉自己有智慧了。因为跟随五祖大师十几年,根本就不懂真如是什么,还自以为懂,现在才知道说:「终于是真的懂了。」所以就说:「我道明虽然都在黄梅东山随众追随五祖大师,其实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如今承蒙您指授我一个入处,让我终于进了佛门,这恩德很难说明,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今卢行者您就是我道明的师父了!」六祖就客气了,因为他还没有寺院,也还没有开始弘法,五祖和尚又健在,他不方便收徒,所以就说:「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跟我一样,都以黄梅五祖为我们的师父。如今别过,你就善自护持吧!」因为他得要赶快走人,若不赶快走人,后面再有人追上来,麻烦就更大了。所以分手以后,道明将军往回走,后面的人追上来的时候,遇见了,道明将军说:「我没找到他,不晓得从哪一条路去了。」就这样,六祖就再也没有追兵了。
卢行者惠能就这样帮了道明将军,道明回到黄梅山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向五祖告辞,请了长假去蒙山开山。因为六祖早就看中一个地方不错,所以就给他八个字「逢袁可止,遇蒙即居」,所以道明禅师就去蒙山开山。开山以后有了名气,凡是徒弟悟了,就命令徒弟要去朝礼六祖大师:「他是你的师公,去向师公礼拜感恩。」而且他终其一生都是这样派遣弟子前往朝礼。可见道明禅师心性真的不错,合该得法。他不会说:「六祖大师纵然帮我开悟了,毕竟只是我的师弟。」他不会这样子,所以凡是有徒弟开悟了,都遣去曹谿礼见六祖,表示说:我这个徒弟,也为您度了一些人开悟了。
那么话说回头,到底「不思善、不思恶」是个什么物事?其实六祖这里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并不是说我们这个觉知心以前会想善事或会想恶事,现在把祂压下来不想善事也不想恶事,这样就叫作开悟。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说:不思善底、不思恶底,正恁么时,阿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可是,他就故意这样着弄。现在因为我们也讲多了,反正也不怕人家怎么去猜,因为不管再怎么猜,猜来猜去,都落在五阴里面;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是不落在五阴里面的,可是往往都自以为悟。所以有些人把我的书读了几本以后,他也当起大师来,也在开班授徒;可是如果遇到我们悟了很多年的同修们提问时,可就一问三不知,你说怎么办?所以,这个事情真的不容易。
从六祖大师跟道明将军这个公案里面,到底他们讲的是个什么东西?大家且回来看看《实相经》的经文里面,如来讲的是不是一样:「尔时如来復说咒曰:唵──!」我看是一样啊!如来真是高招,用一字禅就解决了,岂不轻松!你看,卢行者讲得一大堆;为什么他要讲一大堆?因为卢行者当时如果给道明来个一字禅「唵──!」看道明将军怎么办?那要弄到何年何月?后面一群追兵马上就要来到了,哪能慢慢来呢。所以,无门慧开大师举了这个公案,就评论说卢行者「是事出急家」,因为没想到道明将军脚程这么快就追上来了。突然间被追上了,很意外,也没得办法,无路可逃,跑又跑不过人家,能怎么办呢?所以卢行者「是事出急家」,不得不尔。真是不能不这样作,他必须要帮道明赶快开悟,然后叫他赶快回去,引导众人往别的路去错追,只好这样。
无门禅师就说,卢行者由于事情太急而必须帮道明很快证悟,所以这时其实是把荔枝壳剥了,又把里面的种子也去掉了,道明将军只要张口吞下就行了,可谓是明讲了。可是这个公案,《六祖坛经》被人印行了多少本、流通多久了,也被很多大师拿来讲解了,有谁能再像六祖这样子呢?千余年前六祖把剥了壳、去了核的荔枝,放在《六祖坛经》里边四处送,如今又有谁能开口把它直接吞了?到现在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吞得,所以都落在离念灵知识阴境界里面。这一些人如果聪明,就赶快来找找卢行者这个剥了皮、去了核的荔枝肉,看是在哪里?赶快去找!找着了,就如同无门禅师说的:「只要尔嚥一嚥。」无门慧开讲的就是这样,说卢行者把荔枝剥了皮、去了核,「只要尔嚥一嚥」,只要你张开嘴巴把它吞一吞就好了。

其实,现在那些大师们,只要拿到手把它吞下去就结了,哪还有那么多事情?也真是搞不懂大师们。很单纯的事,可是他们就搞不懂,还一天到晚往那边找:荔枝肉在哪里啊?在哪里啊?所以说,这些大师真是无可救药!不过,他们如果够聪明,赶快回归如来藏妙法,忏悔以前暗地里谤法、谤正觉的罪业,至少来世还有机会;因为也许五年、十年、十五年后死了,投胎再来,正觉还是存在而可以被他们遇见的。有些愚痴人老是痴心妄想在等着:「这些人公开忏悔说他们悟错了,正觉大概再没几年也要走上这一步了吧!」他们有些人愚痴妄想,还在等我们将来会像现代禅李老师那样公开忏悔呢?我说他们是愚痴妄想,因为正觉同修会永远不会有这一天;就算是天上下了红雨,太阳打西边出来,也还是没有这个可能啦!因为法界的实相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但是,如果大师们懂得忏悔,来世还是会有机缘证悟的。假使懂得忏悔,改谤法为护法,这一世被谤法恶业所障,当然已经悟不了,然而来世依旧是有机缘的。那就看他们要不要改变,自己思量看看。因为他们已经都七十好几了,眼看着快要八十几了,腊月三十都快到了,将要开始算这一生的总帐了,该怎么办?总要预先筹谋一下吧!如果要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那可不一定呵!因为水直直地流,他们却打定主意,偏要把船来到桥头继续横着开,到了桥洞还能穿过去吗?过不了的,那时候可就来不及了。言归正传,这经文说:「尔时如来復说咒曰:唵──!」这到底是说个什么东西?密意又在何处?


 《实相经宗通》第三辑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