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掏不绝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807681063
作者:朱振藩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朱振藩,台湾食家、作家,亚洲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有“食圣”、“现代食神”、“台湾首席美味鉴赏家”等封号。原籍江苏靖江,生于基隆,是宋代大儒朱熹的第二十一世孙。
平生雅好文史,尤醉心于美酒佳肴,以“爱吃、能吃、敢吃、懂吃”著称。品过五万道菜、千种美酒,设计了红楼梦宴、张大千宴、随园食单宴。涉猎极广,在多家报刊开有专栏。已出版《美食家菜单》《食在凡间》《食随知味》《痴酒》等四十余部著作。他效法清代袁枚,收了36位知名女弟子,笑称是“三十六天罡”。其中,台湾知名作家李昂是大弟子。于美人、吴淡如、林青蓉等台湾各大电视台当家主持或主播、文化评论人,还有“2014年亚洲最佳女厨师”陈岚舒,演员朱茵、“2005年香港小姐”林莉等艺人,都成为其女弟子,跟随他吃遍四方。

书籍目录

目录序口腹旋律:聆听朱振藩大师谈美食/许水富•I
自序饕可掏,非常饕•III
烹食
千古绝唱东坡肉•2
松阪猪肉的本尊•4
镇江肴肉耐寻味•6
不俗不瘦笋烧肉•8
红糟肉的好味道•10
经典牛馔及其他•12
热气羊肉初体验•20
炎夏妙品梨炒鸡•22
畅饮鸡汤元气足•24
飞龙上桌彩头好•26
飞龙荐餐好滋味•28
惊人补益乌骨鸡•30
味怪肉嫩棒棒鸡•33
东门当归鸭一绝•36
紫酥肉味赛烤鸭•39
蒸透的鹅超好吃•41
鹅馔味美难比拟•43
鸳鸯炙颇煞风景•46
夜半喜闻烧鸟香•49
百鸟朝凤堪壮阳•52
血肠本是帝王食•55
品尝兔肉鸿图展•58
虎年美食龙虎斗•61
尝鲜
一行白鹭上青天•64
苏轼烧鱼有本事•67
形丑味妍昂嗤鱼•69
炙鱼变身鱼藏剑•71
广安宫前飘鱼香•74
江南美味白丝鱼•77
鱼中美者数鮰鱼•79
香鱼烧烤味有余•82
青鱼头尾超味美•85
青鱼腹中有珍宝•87
莲房鱼包有别趣•89
砂锅鱼头饶滋味•91
马鲛吃巧制鱼羹•93
梁溪脆鳝风味佳•96
糟熘鱼片惹帝思•98
鲮鱼“麻雀变凤凰”•100
生鱼片扑朔迷离•102
北关魩仔极鲜清•105
茉莉鱿鱼卷一绝•109
鳝鱼美肴炒软兜•111
江南爆蟹真奇妙•114
府城虾卷有意思•117
红糟田鸡好滋味•119
吃豆腐
豆腐源自“淮南术”?•124
东坡豆腐有真味•126
火宫殿的臭豆腐•128
“文献无征”谈豆腐•130
御赐八宝豆腐方•132
锅物妙品冻豆腐•135
砂锅老豆腐一绝•137
菠菜豆腐二重奏•139
寻味
千古异馔抱芋羹•142
爽糯醇美炒鱼面•144
杭州名食片儿川•147
暑食冷淘透心凉•149
酥炸樱桃小丸子•151
煎搥衍生蚵仔煎?•153
铁汉没辙的醋芹•156
勾人馋涎玉荷包•158
两斤一身世之谜•160
闻香
茉莉花茶扑鼻香•164
能迷魂的酸辣汤•166
白糖葱的今与昔•169
东坡饼香酥脆美•172
臭冬瓜万里飘“香”•175
食在生活
吃春酒启新机运•178
迎春食巧过好年•180
趁着龙年食补疗•185
爱食菜尾无贵贱•191
关于无心炙种种•194
餐桌之上应惜福•197
家常饭菜最 好吃•199
食前方丈非养生•201
食有所闻
近世台湾饮食观•206
南北食性渐混同•213
从“石家”到“彩蝶宴”•215
欣试石家酱汁肉•221
从山寨版看古菜•223
孔府新馔现食林•228
孔府盛馔一品锅•234
标新立异儒家菜•237
茶楼对联见真章•239
五厨佳馐飨名士•241
欢然欣会“天然台”•245
名师高徒聚“鳕园”•250
目食耳餐又一章•254
好恶两极创意菜•256
创意之道在创艺•258
省思无菜单料理•260
无限风光创意菜•262
食谈
品评佳肴要有梗•266
无味之味亦美味•268
樽前自献自为酬•270

作者简介

民以食为天,《饕掏不绝》溯古至今,漫谈各色美食、流变、烹调及饮食态度,知其典故,食其风雅,读来舌底生津,口腹之欲有大满足。


 饕掏不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评《饕掏不绝》文/蓦烟如雪最早看《风雅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吃货孟元老,而在看散文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要属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还有汪曾祺的《五味》,上述作者都常下馆子,汪曾祺甚至还说自己做饭也是业余爱好之一。故,美食家身兼吃货的本质,大多都会自带厨艺本领。朱振蕃是台湾的美食家,有“食圣”、“现代食神”“台湾首席美味鉴赏家”等等称号。他虽然喜好文史,却醉心于美酒佳肴,他是“爱吃、能吃、敢吃、懂吃”著称,也不怪他说想吃出美味,不一定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因为还要具备超乎常人的好运道和肚大能容的好肠胃,以及始终如一的好味蕾等有利条件才能奏效。在一般人眼中,所谓的美食家,只要会吃,能谈吃,甚至能说出个道理就行,可在朱振蕃的眼中,他认为欲臻饮食的最高境界,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尝万般味。加上不断归纳、演绎,方能“尝一脔而知全味”,不会“随人说短长”,进而成为美食家。朱振蕃的《饕掏不绝》虽没有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的那么唯美写意,但他贵在真情实感,梁实秋是引经据典、说诗文加做菜工序,而《饕掏不绝》是探究其源头,再逐一分析,就拿《松阪猪肉的本尊》这篇来说,他没有乏味的只说松阪猪肉,而是从猪颈肉说起,谈及打了抗生素的猪肉,再改名为松阪猪肉,而咸鱼翻身。说道这里,一般美食家都喜欢去谈及做法,他还不够,他还要深度挖掘,说起来这肉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禁脔”,禁脔最早出现在《晋书·谢混传》和《世说新语》,甚至和东晋元帝司马睿有关,那时候刚刚建业,国库紧张,那时候每人只得一只小猪,他们都认为是珍膳,有人推荐给皇帝,皇帝没有吃,说了一句“禁脔”。故是佳味,而在孝武帝司马曜时,禁脔成了驸马爷的代名词,而在之后,“禁脔”又被称为独占珍美物,不容别人分享、染指的现代意义。也可能是卤肉饭比较好做,他说了现在台湾的卤肉饭不及早年,甚至说,早年的卤肉饭是一半猪前腿肉,一半有禁脔,以猪油、酱油精炼再用木炭文火慢炖……同样梁实秋也有篇《豆腐》的散文,而朱振蕃的吃豆腐,可不是独独一篇的归纳,他写了东坡豆腐,臭豆腐、冻豆腐、菠菜豆腐。在梁实秋的豆腐里,他说,豆腐之法是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而朱振蕃引用袁氏的见解,是以“文献无征”为点,去否定始于汉代的传说。不过他也不偏听袁氏,他从日本学者筱田氏的结论中,找寻豆腐的原创人,当然他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每一个还原的事实,可能都不一样是真实。这点我是认同的。朱振蕃眼光独到,且不随从于每个评论者,究其中国谈吃着数不胜数,但能像他写食家掌故、名酒名菜的渊源的还是很少的,这本书读来舌底生津,有想吃、寻吃之欲。其目录里的七言题目也是一大亮点,可以去寻味一番哟。筱筱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对‘东坡肉’的溢美之词,载于杨静亭所撰的《都门新咏》,略称:“原来肉制贵微火,火到东坡腻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见,啖时举箸烂方知。”简简单单四句,描绘入木三分,是以两岸三地,至今流行不歇。
  •     原来没有评分。挺冷门的,我起初以为寻味是用情,读完后才知是用最直接的胃。
  •     溯古至今,漫谈各色美食流变。觥筹交错,细品烹调及饮食态度。知其典故,才能食其风雅。文艺吃货,可以读一读朱振藩的“食林外史”。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amazon,我要卖书!!!!!
  •     台湾食神的美食随笔,文字耐读,典故、轶闻颇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