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孤谍》书评

出版日期:2016-10
ISBN:9787505738224
作者:[美] 约瑟夫·卡农
页数:441页

【七彩童心悦读】别样谍战生活

1个人,对抗3个国家,他要回家!——题记在各种大片中,我们看到的间谍往往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善于伪装,记忆力超强,心理素质过硬。与传统的间谍不同,《柏林孤谍》一书的主人公亚历克斯并非“科班”出身。他的社会主义信仰成为了美国麦卡锡政治迫害的对象,为了免于驱逐出境与骨肉分离,他被迫与中情局定下协约,以在柏林搜集情报换取回到美国与家人团聚的资格。战后的德国无穷无尽的断壁残垣,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物资匮乏,粮食短缺。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一段隐秘而不忍回顾的过往,危机四伏的柏林,情报是生存下去的筹码,信任已变得岌岌可危,忠诚随时可随时毁掉一个人的性命。人们穿着老旧的衣服游离于社交场所互相打探消息,每个人说话都小心翼翼,充满试探的口吻,每扇门都仿佛开着窥视的小洞,只有时刻提醒自己正处于严密的监控下,才能确保安全。亚历克斯的任务是搜集一切能够搜集到的情报,然而从重新踏上柏林的那一刻起事情便完全不在控制中,中情局接线人制造的绑架案,致使东德特工被杀,他的特殊身份,又迫使他成为德共线人,然而命运总是爱跟人开玩笑,亚历克斯的任务竟然是监视他曾经深爱过的女人艾琳,在一次次与艾琳的接触中,在理智与情感间徘徊间,毫无经验的亚历克斯在世界最危险的间谍战场扮演双面线人,不知不觉深陷孤独绝境。亚历克斯不得不孤注一掷,靠着运气、勇气、智慧一次次在生死考验中化险为夷。虽然没有职业间谍的专业素养,呼吸中始终带着敏锐觉察力的亚历克斯迅速成长为一个经验老道的谍战高手。阴谋与背叛、生存与道德、真实与谎言,环环相扣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把我们带领到惊险刺激的谍战现场。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致到位,穿插的主人公回忆与现实的形成巨大的反差,将整个气氛烘托得分外压抑。 战争给柏林带来的灾难不仅仅是大规模的饥荒,财产的损失,经济的衰败,更可悲的是对生命的无情残害给人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心灵创伤,整个柏林上空笼罩在苏联的高压统治下,人们之间的信任岌岌可危。唯有信仰才能支撑亚历克斯活下去,他的信仰从来都没有变-回到美国与家人团聚。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没有,唯有亲情是不可缺失的。也正是因为此在柏林所遭受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微不足道。如果命运将你推入孤独绝境,你是否还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反戈一击?本书情节紧张,令人欲罢不能,氛围营造独到,深刻勾勒出一个残骸遍野的柏林,以及深陷孤独绝境里亚历克斯的复杂心理,是一本跌宕起伏的惊险间谍小说。

孤独的间谍

如果命运将你推入孤独绝境,你是否还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反戈一击?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9年,犹太作家亚历克斯因其社会主义信仰使他成为麦卡锡政治迫害的对象。面对驱逐出境与骨肉分离,他被迫与中情局定下协约,以在柏林搜集情报换取回美资格。然而,重新踏上柏林的那一刻事情便走向失控的边缘,中情局接线人制造的绑架案,致使东德特工被杀;他的特殊身份,又迫使他成为德共线人;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真正的任务是监视唯一爱过的女人艾琳。亚历克斯于不知不觉间深陷孤独绝境,要在世界最危险的间谍战场扮演双面线人。十年后的重逢亚历克斯和艾琳,在理智与情感间徘徊。然而,逃出劳工营的埃里希出现,艾琳慌乱之下的举动,让三人原本复杂的情况雪上加霜。危机四伏的柏林,情报是生存下去的筹码,信任已成奢侈品,忠诚随时可成为致命利器……爱能否帮他们度过危局?谁又是亚历克斯可以信任的人?谍战与惊险,阴谋与背叛,理智与情感,生存与道德,真实与谎言,从驰聘在笔尖到刀尖。一个人,三个国家,为了回家,亚历克斯孤注一掷,从“门外汉”迅速蜕变成为玩转两面的经验老手。关于作者卡农,1970年从哈佛毕业,在布朗出版社就任编辑,之后的几年,他加入科沃德.麦坎并成为总编辑。后来,他又跳槽至EP出版社任总编辑及董事长。在出版业沉浮25载,于1995年辞职,成为全职作家。爱伦.坡奖得主,他的作品《德国好人》被拍成电影。影响颇大。故事中回忆的场景写的很特别,没有铺垫的回忆,直接转换,代入感很强,使得整个故事连贯的更加流畅,逻辑也依然清晰。在情节上,紧张,令人欲罢不能,营造氛围独到,深刻勾勒出一个残骸遍地的柏林,以及深陷孤独绝境里亚历克斯的复杂心理。让人不能放下此书。说起孤独和间谍本是两个不想干的词汇,我们理解的间谍都是有团队的帮助乃至一个国家作为后盾的,而亚历克斯什么都没有,没有得力助手,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只有勇气。身为间谍,他不断经历背叛,陷害,战争。但他仍不忘帮助他人,他是黑暗人性中不愿熄灭的火苗,既残酷又温暖。这便是这本小说与其他小说的不同之处。不能评价亚历克斯的间谍行动成功与失败,但就他孤注一掷的勇气,他就是英雄。不禁想起亚历克斯回柏林的背影,两次之间,经历了残酷,人性的考验,希望这是之于他的救赎。

孤谍

故事发生在柏林空运事件之后。亚历克斯,一个拥有半个犹太血统、避难于美国的德国作家,在二战胜利之后重回德国。在外人眼中,这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作家,满怀建设祖国的信念重回祖国。然后,只有亚历克斯自己猜知道,自己重回德国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原因。美国当局以政治原因起诉亚历克斯,迫使他只能回到德国成为美国中情局间谍。重回德国的亚历克斯是迷茫无助的,除了接受驻扎在德国当地美国中情局情报处的任务指派,亚历克斯的回德生活没有任何让他激动的地方。夜晚游荡在破败的柏林街头,不断从记忆的片段里找出柏林曾经的样子,随之记忆而来的还有年少时的那些人。身为德国贵族的姨夫弗里兹、传统刻板的表姐妹艾尔斯贝特、年少不懂事一直碰触政治的表兄弟埃里希,以及弗里兹的另一个女儿,和亚历克斯情窦初开偷尝禁果的迷人艾琳……昔日生活过的德国,已在的战争的炮火下,繁华不在满目疮痍。战争击碎了所有人的人生,亚历克斯的、艾琳的、艾尔斯贝特的、埃里希的……美好的年华、美好的岁月、美好的回忆,在破败不堪的柏林街头反复回忆不过都是徒劳,给亚历克斯带来的都是绝望和无奈。亚历克斯的第一次任务对接就出现了意外,有人伏击了亚历克斯,对接的对象为保护亚历克斯而死,一直拿着笔杆的手扣动扣板射杀了伏击者。整个场面都是慌乱的,亚历克斯的慌乱给他日后的间谍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被目击者发现,神经每时每刻都在紧张中。亚历克斯就是这这种自己怀疑和被他人怀疑的过程中,又被东德当局强制性成了德对美方间谍。一个作家就这样成了德美双面间谍。就在事情超出想象的发展过程中,亚历克斯重新遇到了少年时的爱侣艾琳。如今的艾琳已经不在是以前的艾琳了,哪怕亚历克斯的心中对艾琳充满了爱意和自我欺骗,哪怕亚历克斯忘记少年时艾琳对自己的抛弃。那个拥有高贵血统和与生俱来的傲气的艾琳,已经在战争中被摧残中变成亚历克斯不认识的样子了。哪怕一时的旧爱萌发,也改变不了如今的艾琳。亚历克斯算是一个合格的特工吗?在我眼中并不是。特工间谍给我的形象一直都是,冷静果敢身手了得,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能周旋于各种政治角色之间,并且独来独往了无牵挂。亚历克斯完全一个异于以往的特工形象。他有牵挂:身在美国的儿子是他的希望;他有感情:少年时的情人艾琳,是念念不忘时刻存在的诱惑;他有感恩:弗里兹当年从纳粹手中救下自己,如今他会想弗里兹就自己一样,去救越狱的埃里希。于是,亚历克斯成功拯救了埃里希,也识图给艾琳一个新全新的生活。亚历克斯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然后才是一个特工一个双面间谍。所以亚历克斯的言行举止和专业特工不同、又丰富于专业特工。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人,在战后政治下被迫活着的人物就跃然纸上了。这种类型的人物,往往更具有吸引力。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样子?我想我不能说。说出来了,这本刺激的谍战小说就会失去它的感觉了。总之,结局还是需要读者自己去看,看过之后一定会恍然大悟的。

孤独的使命 真实的谎言

“这是一个发了疯的世界,没有人可以信任。每个人都带着面具,信仰、爱情,甚至人性都成了讽刺。”这是柏林孤谍腰封上的一句话。作为一部谍战小说,《柏林孤谍》写实地描绘了战后德国的众生相。作者沉着冷静地记述了一个业余双料间谍在执行任务中遇到的最悲痛的感受。战争造成的断壁残垣、哀鸿遍野、惨绝人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苏联驻军又把德国民众带入了另一场更为深重的灾难之中。1949年,封锁仍未结束,而德国也还未正式分裂成为两个国家。旅居美国的犹太作家亚历克斯成为政治迫害的对象,被驱逐出境。为了重返美国与家人团聚,他不得不与中情局合作,回到柏林搜集情报。本以为这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没想到在刚接触任务的第一时间就差点殒命。经过千辛万苦,他试图从黑暗、恐怖、死亡中冲开一条出路。谁知他不但没有摆脱中情局的施压,还被已故旧友的弟弟马库斯要挟成了德共的线人。而双方给他的任务,竟然出乎意料的相似:监视自己以前的恋人,现在的苏联官员情妇艾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不断与故人重逢,却反而越来越身陷孤独绝境。亚历克斯并不是一个勇敢的、接受过特殊训练的职业间谍,但在如此复杂的情形下,似乎在背后会有野兽在窥视着他,趁他不注意便会窜出来扼住他的喉咙。为了与可爱的儿子团聚,他不得不拿出孤注一掷的勇气,反戈一击。战后,许多被迫背井离乡的流亡者穿过满地硝烟,回到他们多年深情思念和心驰神往的故土。不过,迎接他们的却是备受煎熬的苦难同胞和满目疮痍的荒凉。悲观、失望、震惊、迷惘的情绪使人们精神颓丧。然而,不同的道德观、不同的信念、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性格使人们做出了各自不同的选择,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柏林孤谍》强调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清晰明了,故事引人入胜,虽然没有赤裸地渲染战争残酷的画面,但从侧面刻画出人们因战争而遭受的苦难,使读者产生联想,令人不寒而栗。书中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每个人都背负着巨大的秘密,无论是谁,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人和事,“情义”和“信任”成了最奢侈的东西。作者在小说中避免用浓墨重彩描写客观、外部的事件,而着意写人物的主体,特别是在大大小小的生活事件影响下形成人们的心态和追求。在写艾琳对亚历克斯敞开心扉剖白苦难经历时,穿插着亚历克斯对以往的回忆,把消逝了的往事和现实紧紧融合在一起。他以深沉的反省和严肃的思索,反映当时德国普通百姓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实现转变的艰难,意在使人们认识到:适应、顺从、容忍、麻木不仁甚至投机钻营等等给民族造的伤害。小说透过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暴露了人们心灵的病症,从而把广大读者自然而然地带进了反思与探求之中。无论如何,战争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伤痛。《柏林孤谍》让人们能够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让人们感同身受战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将成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纽带,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以及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七彩童心】帝国的碰撞,夹缝中的小人物——评《柏林孤谍》

“在柏林,命运的齿轮已开始转动。”只要是了解过二战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同盟国瓜分为4个军事占领区。而德国由于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前苏联对抗的影响分成了西德,东德两个部分。而本书的故事发生于1949年初,此时的德国依然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就在此时德国作为美国和前苏联博弈的战场,双方为了各自的最大利益,纷纷向德国的首都柏林投放了大量的间谍。而那一个个间谍则是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为国家机器服务。《柏林孤谍》这本书的主人公亚历克斯是一个犹太作家在二战战争期间流亡美国,由于信仰问题被迫害,在面对家人和永久的分离他选择了家人从而为美国政府服务——在柏林搜集情报以获得回归美国的资格。可当时的柏林算得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是非之地,美、英、法、苏四个国家两大阵营在此较量。而亚历克斯作为一个小人物他的命运已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命运之轮已然开始转动。由于种种的突发状况,从他踏足柏林的那一刻起情况就渐渐的开始失控,阴差阳错之下,亚历克斯泥潭深陷,在美苏两大帝国之间的间谍战场扮演了双向间谍。黎明前的黑暗危机四伏的柏林,如何活下去是亚历克斯首要面对的问题。作为一个双向间谍他的工作无异于是刀尖上的舞者。战场上拼的是命,求的是胜。情报的准确在谍报战场那就是活下去的保证。在这里信任无从谈起,随时都有可能死于非命。作为以写作为生的作家突然变身为一个双向间谍,那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换,那更是关乎命运的决断。错综复杂的环境,敌我不明的对手,真实与谎言,信任与背叛,阴谋与惊险。一个人面对种种一不留神,那就是尸骨无存。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小人物,为了生存,为了家人而与命运抗争。他没有选择的权利,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生或死!可事实的真相是,有人不想活,可没人不怕死。他选择了生,所以他就必须要在两大帝国碰撞中的夹缝里艰难的生存。尽管他所在的战场没有硝烟,可失败的结局是实实在在的死亡!家人、妻儿、朋友种种的一切都是他所抗争的动力。在这本书里最让我纠结的人物是艾琳,一个美丽善变的女人。可以说正是因为她,亚历克斯的命运才有了更多的变数。文中穿插了二人的过去,以及详细交代了艾琳的经历。十年后的再见面,有一个词叫物是人非,徒添悲伤。两个人所属不同的阵营,她们之间有爱吗?能爱吗?敢爱吗?这种种问题的答案,需要读者自己去探寻。如同炼狱般的柏林,东西方两大帝国的碰撞,小人物命运无奈的选择。这种种的一切都因为那该死的战争,《柏林孤谍》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那场真实的战争。一个小人物的绝地反击,孤注一掷的奋力一搏扼住了命运的咽喉。那是一个发疯的世界,但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这就是国外的《伪装者》!不可错过!

对不起,我必须说假话

谍战题材精彩的部分就是每一次“化险为夷“的细节处理,影视多表现在演员的神态变化,台词在其次。而用文字描绘,没有直接的画面感,采取对话形式是最佳选择。《柏林孤谍》,可以说是一本30万字几乎全对话的小说。主人公亚力克斯第一次与上级交头就发生了枪击事件,把读者的情绪带入危险、无奈的情境中。接下来就是细水长流的接近关键人物,一点一点套取可用信息。小说情节再一次掀起高潮却已是尾声,亚力克斯即将揭示身份前的突发状况,真相竟也有些出乎意料。为什么会选中亚力克斯?一来是他的作家身份,二来就是年轻时的情史。战乱时期文学犹如精神的殿堂,尤其是亚力克斯这样一位有着犹太血统的作家,一战时出逃集中营的经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如信仰般的慰藉。这样的形象有利于他与各色人物交流,获取信任与青睐。爱情,是小说中的第二线索,亚力克斯的初恋女友艾琳是苏联的一方中心人物的情妇。两人的交集只能称之为各取所需吧,艾琳的多情是为了保命,表面上钟情于她的亚力克斯不也是带着目的地有意接近吗?他替艾琳窝藏逃犯弟弟,杀人,利用情报组织帮姐弟俩安排离开柏林的飞机......连我都差点信以为真的爱情,想要夸耀爱情才是最伟大的情系,原来又是一次误会。战争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家破人亡,人心的不安让大家变得虚伪和冷漠,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感。亚力克斯的才华变成一种不幸,德国、美国、苏联纷纷拉拢他做间谍,唯一的选择就是:对不起,我必须说假话!选择做双面间谍,他想要守护的家只有一个,并不是从小生长的东柏林,也不是受苏联管控的西柏林,而是回到儿子的身边。我是一个撒了谎却不会圆谎的人,亚力克斯的每一句机智对答都令我震撼。可见作者约瑟夫.卡农的逻辑是多么缜密的,无需刻意的赘述就能把大量线索很自然的植入到人物对话中,其实他早就把追杀亚力克斯的凶手告诉读者,只是我没发现罢了。看完结局我又回过头来整理有哪几个人知道艾琳的苏联情人死了,真相就在眼前,只是光顾着用眼睛去阅读的我并没有动脑去思考罢了。在生存面前,道德是无力的。

从未在战争中呼吸,就从未懂得什么是生命,信仰和爱情

小说基于二战的广阔背景下,虚构了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德国柏林分裂时,一名犹太作家因为信奉社会主义遭到政治迫害,被迫与中情局承诺以搜集情报换回回美资格,过程中却一波三折的故事。虽然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文学小说,但是他并没有直接的去描写战争,而是从侧面渲染出战争中紧张的气氛,战争中那种扣人心弦,压抑人心的气氛也在小说中最直白的表达方式——人物的对话中体现出来。阅读完这本小说,不得不感叹整个故事情节的紧凑,整个小说中情感的爆发是多么的恰到好处。这本书在故事情节上并不是那么令人容易理解,尽管开头让我看得有些不明所以,出现了一堆冗长的人物名字和各种复杂的关系,一开始让我有些晕头转向,并不是这本小说太高深的缘故,而是作者一开始最平淡直白的对话引出故事开篇,这段历史背景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去想象主人公当时所处的情境——犹太人的身份遭人藐视,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下令人时刻提心吊胆地怀疑身边的每个人,与艾琳的特殊的情感。作者很巧妙地把一个间谍与一段爱情故事结合在一起,情节紧凑,这段爱情故事也是这本小说最大的看点。间谍的双面形象刻画的比较饱满,一方面为了生存而在绝境中挣扎,一方面为了回忆里的爱情的在感情线上徘徊。可以说作者很有水平,才能把这个故事整个情节把握得这么好。这本小说很适合改成电影剧本,首先它本身就是一部具有感情的对白式小说,它的情感戏十足,无尽的恐惧,提心吊胆,归乡似切的迫切心理,爱情的峰回路转,亚历克斯和艾琳中两人对彼此特殊的情感在动荡不安的局势弥为珍贵和动人,战争年代中复杂的情感,作者刻画的是如此入木三分。小说结尾,他和艾琳的爱情让人感觉到惋惜,简短的结尾简洁有力,让人感觉到没有结束的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亚历克斯的命运究竟会如何,是否能够回到美国,这种突然的结尾不禁让读者在合上这本书时感叹这段人生的百味无常。小说中有很多反转情节,扣人心弦的同时也令人咋呼剧情的发展。亚历克斯的间谍身份在收集情报这段时间的推移中越发熟练,小说中故事的情节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读者的内心,整体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关于战争的一本小说,让我们屏住呼吸,去感受主人公坎坷的命运,感受这段发生在二战背景下柏林一个惊心动魄的,归乡心切的间谍的一段绝境反击的故事。

战争还在继续

《柏林孤谍》是爱伦•坡奖得主约瑟夫•卡农2015年的新书,入选过当年《纽约时报》的畅销书等。从写作风格上来看,新书与之前国内出版的其作品《伊斯坦布尔逃亡》比较相似,对话丰富、镜头感强,读他的作品宛如在看一部好莱坞电影。这本书的背景年代设定在了1949年左右的柏林。众所周知,在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冷战对峙的两大阵营分裂为了两个部分——由苏联控制的民主德国,即东德;和由美英法控制的联邦德国,即西德。同样,作为原德国的首都柏林也被划分为了东西两个部分,并且西柏林还是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1949年苏联对西柏林展开全境封锁,妄图迫使盟军撤出西柏林,盟军采取空投物资的方式进行应对。《柏林孤谍》中的主人公亚历克斯就是在这时进入柏林的。这部小说是这一时期西柏林的真实写照:遗留的纳粹、企图收复失地的返家流亡者,为了生存在冷战初期,大国交锋的前沿阵地,不得不以牺牲自己的原则为代价,成为列强们猫捉老鼠游戏中获取谍报的代理人。重游故地,满目疮痍再次揭开了他们的伤疤,与此同时,头顶轰鸣而过的携带生活物资的飞机得以让他们对抗苏军的封锁,生存下去。主人公亚历克斯,是一个返回德国的犹太作家,曾被纳粹关押,之后逃到美国。但美国没有庇护他,并被麦卡锡主义指控为共产党人。他只有和他的妻子和儿子分开,去柏林为中央情报局做特工,才能洗清嫌疑,重回美国。在那他后来发现,在他的故乡,很多人都至少是双面间谍。这种经典的单、双间谍模型是由约翰•勒•卡雷和兰•戴顿的小说流行开来的,故事借由主角和多名四处奔走的多重间谍构成,以此产生颠覆性结局的效果。就像我说过的,书里的对话很多,有些对话阅读上还有些令人费解,我猜测可能是作者刻意的模仿德语的口语然后翻译为英语,显得支离破碎。而英译中的过程将这个缺点放大了。有些语句,我觉得作者还可以写的精炼一些,避免繁杂和冗余,能让阅读的体验更流畅,舒适。书里最精彩的就是人物和场景的刻画。艾琳,亚历克斯不安的爱人,在柏林失陷后被苏联士兵强奸,被迫成为他们的情妇,在公众场合被称作妓女。她的遭遇将当时冷酷的环境展露无遗。贝尔托•布莱希特,一个回归的流亡者,一个真实的人物,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他在柏林发起的“勇敢的母亲”也是一个关键的事件。他是一个超然的和互相争斗的间谍组织的不可知论者,他把东德比喻为教堂,捍卫共产主义信念,铲除资本主义的罪恶,如审判般清除异己。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归的时候,他回答说:“社会主义者比资本家更能促进文化。”《柏林孤谍》的优点非常鲜明:真实的柏林背景加上特色的人物设定,让故事充满悲凉、绝望的气氛,也反应出:在冷战初期的柏林,战争仍在继续。可惜,啰嗦的对话让人失望。

历史的漩涡

评判一本书的好坏,其实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能让人身临其境的,基本就算是好书了。《柏林孤谍》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墨绿色的封面上,正中是一个锁孔的形状。通过锁孔,我们可以看到柏林街景和一个男人行走的背影。仿佛这个锁孔会带我们穿越回二战刚刚结束的柏林,附身于这个穿着“英式大衣”的犹太男人,去看他所看想他所想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看多了词不达意的书名和不知所云的封面,《柏林孤谍》的封面切题到让人惊喜。基于故事展开的需要和对主角的偏爱,作者总会精心设计故事的背景和主角的身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角将会面临的困境和他自身具备的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告知了故事的定位和精彩程度。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的历史时期往往有更多的精彩故事,以我们熟悉的中国历史来说,秦始皇一统中国,汉武帝抗击匈奴,隋唐演义满清入关,包括近代的抗日战争,在历史的洪流中,越险峻的地势才会有越激越的浪头。二战后的柏林,就是一个注定精彩纷呈的历史场景。作者给亚力克斯的设定,是一个天然的双料间谍身份。从亚力克斯回到柏林的那一刻开始,他就进入了多方角力的漩涡中心:危机四伏的柏林,情报是生存下去的筹码,信任已成奢侈品,忠诚随时可成致命利器。。。。。。谍战与惊险、阴谋与背叛、理智与情感、生存与道德、真实与谎言。从驰骋在笔尖到在刀尖上行走,一个人三个国家,为了回家,亚力克斯孤注一掷,从门外汉迅速蜕变为玩转两面的经验老手。其实开始的时候我对亚力克斯以美国间谍的真实身份回国工作很是有疑问:这是否是在背叛他的祖国德国?随着亚力克斯柏林生活的展开,我发现二战后的德国其实已经没有自己的政权,完全是美国人和苏联人在争斗。而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德国战俘和参与战争的大量民众则成为了受害者。我从网上查询了一下德军战俘的情况,发现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对待德军战俘都毫无人道可言,数百万计的战俘于战争结束后死亡。尽管对纳粹德国没有一丝好感,我仍然在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亚力克斯并不归属于某个政党,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的间谍工作看起来并不冰冷,反而不时透露出一丝温情。亚力克斯做了很多作为间谍不应该做的事情,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搭救恩人的儿子。我不是很理解亚力克斯的“多管闲事”,因为独善其身已经很不容易了。个人的生死存亡放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总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历史的漩涡注定会成为过去,也注定会吞没很多无辜的人,亚力克斯的生与死对历史不会有丝毫的影响,但是我仍然希望他能平安回到妻子和孩子身边。

历史的黑暗转角

如果命运将你推入孤独绝境,你是否还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反戈一击?作者开篇就为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又在整本书里用亚力克斯的故事来寻找答案。犹太作家亚力克斯身处二战之后的美国,却依然难以走出战争的阴影,他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处,为了与儿子安静生活这个基本的诉求,他不得不来到废墟之上的柏林获取美国所需要的情报,而此时柏林已经被分割封锁,几方剑拔弩张,在柏林,不同信仰不同党派各怀鬼胎的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开始接近亚力克斯,面对着面目全非的故人故土与凶险的政治环境,亚力克斯必须让自己快速成长,并且在几方势力夹击下找到生存之道。作者很擅于渲染悬疑的气氛,有许多次紧张的场面都让人有想跳过这几页的感觉,觉得心跳与呼吸都要与极度紧张的神经一起崩断。同样作者也表现出了对于故事节奏的完美把控,整个故事一气呵成,他胸有成竹地为读者亮出一张张精彩的底牌,但是在他手中,始终还有能够掌控全局的牌。在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之外,作者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二战刚刚结束,和平却远未来临的完整生动的柏林社会,在东西柏林之间两种社会形态的对抗,在西柏林德国人民与苏联管制的对抗,史塔西的秘密警察与怀抱忠诚信仰党员之间的对抗,但是所有的对抗都指向一种心灰意冷的结局——战争并没能终结一切罪恶,德国人民并没有因此而迎来一个全新的德国,各国各党派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而不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利益的考虑而做出决定,那些在战争中被残酷蹂躏的灵魂并没有得到宁静,艾琳继续着自己如“妓女”一般的生活,埃里希作为战败的德国战俘只能从事最可怕的奴役工作,战争的孤儿被培养成了野心勃勃的秘密警察,而那些怀抱着最坚定信仰的人们,回到了故土,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锒铛下狱,而秘密警察的线人正在为了生存昧着良心不断增添这样的冤案,这些拥有信仰的人与只想生存下去的人,尽管都生活在柏林,却永远也找不到回家的门。这样的社会甚至更加让人绝望,因为战争毕竟还会带给人一丝希望,而这样无尽的黑暗会将德国带向何方,纵然我们已然明了那段历史的读者读来已然会有绝望,因为历史还有更加幽深的转角,而无数生灵还要面对更多的苦难。看完这些故事,每个人也许都会感觉内心一片冰凉,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没有脉脉温情,多是尔虞我诈的背叛,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在不择手段,唯一的温暖或许来源于亚力克斯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而就是这一点期盼支持着作家的内心,回看时隔多年的这一段历史,你会发现,信仰、党派与纷争也许都会烟消云散,而心底对于情感的一点期盼,却依然熠熠生辉,并给人勇气斗志,在孤绝困境中不断向前。

反战——柏林孤谍

看完这本小说,对于谍战我没有太多感触,反倒是书中对于柏林在1948年这一段时间的党内清洗,社会斗争,以及美苏各国的矛盾分歧这些部分给我更大的震动。为了理想,为了事业,为了回报祖国,许许多多的流亡海外的德国人在二战结束后选择回到德国。迎接他们的是面目全非的家乡,残垣断壁,瓦砾废墟,亲友离世,就如过去欢乐的时光一般,在战争过后,旧日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然而缺水断电,食物紧张,这些生活上的艰苦并不会真正的损害人们的精神,真正能击倒一个人是信仰的倒塌。以前虽然看过反乌托邦的小说比如1984,比如美丽新世界,但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作家会把乌托邦描绘成如此可怕的情景,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在1948年就预见到中国文革时的种种遭遇。在柏林孤谍里,我意外的发现了答案。共产主义曾经、当然现在也一直激励着许多的人,但是在苏联、在德国在其他我不知道的地方,党内清洗,揭发检举、运动斗争发生过不止一次,以共产主义之名。当人们不能保有自己的良知,当真正的信仰者被打倒被批斗,当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无尽的告密者监视者的时候,曾经聚集起无数人为之奋斗的任何主义,都将轰然倒塌。亚历克斯的回国收到隆重欢迎,当然曾经归国的艺术家科学家也都经历过同样的礼遇。可是最初的礼遇过后,等待着归国者们就是无穷无尽的监视、怀疑,甚至是拘禁、死亡。小说用亚历克斯的眼睛,让读者看到了掩饰于高昂口号下的真实。真正的信仰者亚伦被审判,只因为他想要维护自己国家人民的权益。想要为国贡献自己力量的设计师被捕,甚至于没有一个明确的罪名。亚历克斯自己还有他认识的善良的人,在胁迫下成为可耻的告密者,葬送一个又一个同伴。而政府的高官,包养情妇,享乐放纵,无视人民的呼声,无视人民的权益。这样的国家真的需要这些艺术家科学家吗?还是说他们不过是政府装点自己的物品,用过即弃。亚历克斯准备逃亡。虽说我对书中的谍战感触不深,但是依然要承认,这本书悬念设置的很棒。亚历克斯的身份暴露了,逃亡即将开始。谁是泄密者,谁又是真正的朋友?没看到结尾,我还真是猜不出来。谍战这种东西果然只适合于真.智慧的人,如我这般平凡之辈,只能做个炮灰,莫名其妙就要横尸当场。在1984的后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多一个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我把这句话也送给柏林孤谍。多一个人看柏林孤谍,我们就离战争,离专治、离朝不保夕的生活更远一点。

这是谍战还是人性的拷问?

谍战这个题材从前几年到现在,流行于我们的影视剧很长时间了。出色的开端,应该是《潜伏》里的余则成。然后谍战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最近像《暗算》、《麻雀》、《解密》……反正每年都有那么几部,反反复复折腾那段历史,只不过越折腾越变味儿,变成神剧啦!变成偶像剧啦!好像战争都是在开玩笑一样!对于这种商业的东西,我也实在懒得吐槽。其实我觉得所有谍战里混得最好的、最成功的,我只认《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你看看人家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混在皇宫里是一品大员,在天地会里是“青木堂”韦香主,神龙教里白龙使,同时和沐王府称兄道弟,在俄罗斯呼风唤雨,和蒙古王子结拜,和台湾、吴三桂斗智斗勇……咱就不说他娶了李自成和陈圆圆的闺女阿珂和其他六位如花似玉的老婆这件事了……就冲这复杂的关系,谁敢不服?谁拿得起来?呵呵!言归正传,其实谍战这类题材,我觉得盛行在影视书籍里,虽然俗套,还是有必要提一提“007”系列在这里的推波助澜,因为只要提到间谍,就没办法绕过他。在欧美同一题材中,“007”应该是外国间谍剧的升级版,神话版了吧!无所不能的他无数次历经生死,拯救世界,在这个系列之后,层出不穷的升级再升级的还有《谍中谍》,我就不一一说了,好像我也只对这两部熟。总之,间谍这个行业已经不次于“蝙蝠侠”这类的科幻超人,纵横于地球,不败于天地。所以很少有人关注真正的间谍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在90年代翻过一本旧书,那时候就很破旧了,好像叫《一个俄国间谍的自白》,很薄的一本小册子,讲的是他在车站接头,结果被捕以后的事儿。那时,我觉得间谍也很普通,哪有后来那些通天入地的本事。一天到晚小心翼翼,走道都恨不得贴墙根走,克格勃又狠又残忍,秃鹫一样如影随形,提心吊胆的,那可真不是人能干的活!但是美国的约瑟夫•卡农的间谍小说就有点不同,他的小说很生活化,很有代入感,看起来和以前间谍小说的阴暗与后来电影的夸大都不同,他的角度除了不断应对突变,更多的是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对人性的拷问。所以,他的时间背景基本锁在二战前后,在德国或伊斯坦布尔这样地区数国“混战”,那时候刚经历过战争和掠夺,每个人都在一种动物弱肉强食的本能当中,这时候强者和强者,强者和弱者之间,不断的为了生存獲取,各怀心事。这种时候,最能表现人的本性。比如这本《柏林孤谍》就是主要定位在德国。当时德国二战失败后,胜方同盟国苏、美、英、法瓜分德国军事占领区,可以想象各怀鬼胎的混乱。苏美两国的敌对,冷战和封锁及空运反封锁。在危机四伏,刀兵并举的柏林,一个犹太作家为了回家被迫当了间谍,在各个势力中盘旋,相互探听情报,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地!约瑟夫•卡农就善于讲述这样一个复杂的,孤军奋战的故事。我很少看这类的间谍小说,为了熟悉作者的叙事手法,我后来特地找到他的《德国好人》改编的电影看了一遍,再读本书就感觉还是斯蒂文•索德伯格慧眼如炬,他把约瑟夫•卡农的感觉一下就捕捉到了。所以,在2006年,他就大胆地用黑白胶片的色调,乔治•布鲁尼和凯特•布兰切特的演技,十分完美地将约瑟夫的基调表现出来。当汽车行使在德国残败建筑的街头,主人公棱角分明的脸庞和沧桑忧郁的表情,和我在读《柏林孤谍》时,他探寻故园时描写的感觉一模一样,他让我立刻进入了当时的阴暗背景。不过有一点要说,约瑟夫的几篇间谍小说我感受出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基本都是在二战和战后的背景下,数国交锋。主要是苏美矛盾。第二、主人公都是孤军作战,他书里的其他各国人物包括自己人,都是各怀心事,到处充满阴谋和背叛,生存和谎言。第三、都有一个恋人,但这个女性为了生存早已经不能自己,曾经和平时代的纯真,到最后终将毁灭在这场战争的人性当中。这个《伊斯坦布尔逃亡》《德国好人》和本书都有这个情节。在这个人间炼狱般的世界,一个人面对不可控制的混乱环境,不断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不断地拷问人的心理下限,展现对人性的自我救赎。这个主题不好把握,尤其是要把它隐藏在这样混乱,不断变化的各种危机当中,但是约瑟夫这点很优秀,他的隐藏和描述回忆的时空转换,几乎不露痕迹,让你不自觉中就能追随主人公的思维,不断在现实和过去切换,在大量的对话中将情节不断推进和激化。当我们被最后的结局莫名紧张时,一种甄别人性的无力感,已经悄然深入骨髓。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它在不同的变化和组合中带给我们各种思索。我们在思索中认识社会,认知本性。就冲这点,我是多么喜欢读这些优秀而不是商业化的“书”啊!

穿过勃兰登堡门,身后一片黑暗

本书讲述的是二战结束后冷战正式开始之前的柏林,那一片废墟和阴暗之下,被迫成为特工的亚利克斯如何挣扎出一条通往自由之路的故事。亚利克斯受冷战压迫不得不从美国重返柏林成为间谍,作为一个犹太人,心中冰凉。见到曾经挽救自己性命的艾琳一家,听闻了战中许多疯狂的故事。被卷入东德特工案中,(几乎)莫名成为共产党暗线。双重间谍的身份像一团战争绵延不断的线,将亚利克斯的肢体牢牢捆绑,而对于艾琳仅存的激情,成了他冲撞束缚的最后本能。亚利克斯是一个心灰意冷的主角,把这样一个心灰意冷的角色扔到战后千疮百孔的柏林,恐怕是残忍之下的一桩善事。战争结束了,但是战争的后遗症在每一个幸存者身上或多或少发作。跟随书中人物的视线,我们看到中情局和苏联的缠斗,看到美国的傲慢和苏共未来高压政策的影子,看到冲锋队员最后的无赖,看到劳工被屠杀的黑暗,看到普通人如亚利克斯必须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亦或是逃离战争的缘故重返柏林来赎罪。对于一个犹太人,事后从一个个幸存者故事中经历这些历史,有着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亚利克斯没有表情,没有眼泪,他只是很疲倦地被扔到了柏林,去开始他本不必进行的逃亡,也去偿还他本该偿还的债务——以一个生存者的身份,记录着一切,看见这一切,而非在美国闭上双眼。出于政治的诡谲,他被抛到棋局中央,但出于命运的安排,谁能说亚利克斯不是被选中,来踏上这条苦路呢?亚利克斯的语言和心灵中蒙着一层深深的灰色,他是疲倦的,因为他太想逃避战争的伤口。当他穿越勃兰登堡门,他看到身后的枷锁已经成为无需回头的阴影,但前方的路,是否光明一片呢?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亚利克斯说的很多,听到的也很多,但最终,他也没能获得属于自己心灵的答案。身后那一片东德的政治漩涡以及生死杀戮的黑暗,依旧黑暗。谁也没办法改变什么,因为我们也站在更远的未来,看到了一切。亚利克斯,以后大概会就此沉默了吧。不再说出这一切。遇到这本书很是缘分,最开始是在ANA的推荐邮件中看到,因为喜欢这类题材就标记了原版书的想读,没想到中文版责编一路抓到了我。另外,作者还著有《德国好人》,拍过电影,德国领事馆去年放过,也正好很感兴趣。所以说,命运埋下的伏笔,总是比我们人来得长远和隐蔽,于是人生处处也是惊喜。另外,可能作者很有把作品改成电影的编剧意识,导致全书从头到尾全是对话,心理变化和场景描写稍微弱了点。不过,作者也很擅长把自己的悲悯意识糅杂到人物对话之中,截取几个我很喜欢的片段:1“但是,你确定那些法西斯渣滓都已经被消灭殆尽了吗?”“怎么说呢……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总会在那儿,很难连根拔除。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移栽到一片不适合它们生存的土壤中。改变原有的经济体系,这样,它们就失去了滋养它们发展壮大的土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它们会在新的土壤里发展成为另外一种形态的东西。”——最后一句是亚利克斯的观点,他还是很有预见性的智慧的悲观者。2“没有人可以离开那里,除非得到我们的同意。”“我们?谁是我们?你和上帝吗?就他一个人,仅此而已!”——这是我在全书中看到的最有力度的一句控诉。苏共体制的自我封闭和高压,组织的异化导致个体的灾难,神格的缺失,全部体现在这个颇有意味的“我们”的思辨之中。

废墟上的重建

去岁末,在豆瓣的《伊斯坦布尔逃亡》书评中我写下“《Leaving Berlin》中的那句“But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s of our moral boundaries”却让我们掩卷深思”,不想很快《柏林孤谍》就来了。蒙编辑慷慨赠书,能先睹为快。先说情节吧,封底“如果命运将你推入孤独绝境,你是否还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昭示了这又是一本谍战小说,以犹太作家亚力克斯重回战后柏林始,以他再次逃离终。这是他又一次逃离,只是这一次,他能否再回柏林?我们不得而知。亚力克斯的柏林之旅,有重赎,有拯救,有交易。他期望在战后废墟上重新找回旧时的亲情、友情、爱情和激情,而重建自己的人生,哪怕仅仅只是为了与CIA的交易。但初到柏林不久,他才感觉到自己是在孤身犯险。旧制度已经被打破,战败与被欺骗的愤懑情绪笼罩着东柏林人民,在那里一切皆可出卖、交易。而亚力克斯又遇到了什么呢?年轻时的伙伴,要么是史塔西的秘密警察,要么刚从集中营逃脱,惶惶不可终日的犹太难民,而自己炽爱的恋人也躺在苏军高官身下呻吟。还有战俘、纳粹军医,刚归国的流亡艺术家,每个人都面目全非,或冷酷、或虚伪、或心怀叵测,而昔日的恋人,那个美丽的艾琳姑娘则彻底毁灭了亚力克斯的全部信心所在。在柏林,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随着柏林生活的日渐深入,随着旧友的一个个重回,亚力克斯才发现人性的复杂与道德底线的脆弱。而自己也如坠迷雾,孤立无援,明知自己被出卖,被背叛,为了找寻真相,他只能以手中的情报为筹码,选择与魔鬼交易。重回柏林时的信心、信任和忠诚如同勃兰登堡门废墟上的瓦砾一般被弃之不顾。细读此书,相比较卡侬前两部被引进翻译的作品《德国好人》和《伊斯兰堡逃亡》,作者笔下有关犹太人命运的角度已经有全新的变化,前几部作品中,卡侬对战时犹太人是同情的,无论是以拯救者(《伊斯兰堡逃亡》中美商里昂)还是记叙者(《德国好人》中的美军记者杰克),他们都选择了与犹太人站在一起,而此书中的有一半犹太人血统的亚力克斯面对相同的惨景却有些熟视无睹,是逃避还是背叛后的麻木,也只能仁者见仁了。最后的真相与每个主角的归宿如何,留待我们每个人去解读。对我而言,亚力克斯的再一次离开柏林,留下的不仅仅只是记忆了。铁幕垂落,纳粹的幽灵“在新的土壤里发展成为另外一种形态的东西”,使他不得不再次选择逃离,身后的柏林谁又是谁的拯救者呢?关于爱情,此书中的爱情是卡侬笔下惟一一个囿于正常人伦的故事。没有出轨,没有不伦,没有外遇,但却使人心生冷意,甚或绝望。杰克与莱娜,里昂与凯瑟琳的爱情都使人感知爱情的神圣与幸福,哪怕是茉娜在机场送别丈夫与孩子后,选择与杰克留在柏林。哪怕是凯瑟琳在里昂病床前与其惜别时情意浓浓的。但亚力克斯与艾琳呢?当最后亚力克斯在发表完广播讲话,来到病房与艾琳做最后的决别时,他选择了亲手撕开艾琳的真面目,也为自己年轻时的感情划上句号。柏林已无可留恋。在一个没有真情的废墟上重建,谈何容易。在铁幕的角逐中,每个人都本能的选择依靠。所以,在柏林,我们无法确认道德底线在哪里!这就是卡侬为我们写下的又一个故事。一直不认可书商们“堪比勒卡雷”的推荐语,勒卡雷笔记的谍战更关注的是谍报世界本身的尔虞我诈,对时代背景与人性的复杂对着墨不多,而卡侬笔下的谍战世界却是大时代背景下利益交织双方的智慧博弈。也许这是缘于勒卡雷笔下的史迈利们是主动请缨,而卡侬笔下的杰克、里昂和亚力克斯是被动所为吧。卡侬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期待,都会为你的阅读时间添彩。

穿过勃兰登堡门,身后一片黑暗

本书讲述的是二战结束后冷战正式开始之前的柏林,那一片废墟和阴暗之下,被迫成为特工的亚利克斯如何挣扎出一条通往自由之路的故事。亚利克斯受冷战压迫不得不从美国重返柏林成为间谍,作为一个犹太人,心中冰凉。见到曾经挽救自己性命的艾琳一家,听闻了战中许多疯狂的故事。被卷入东德特工案中,(几乎)莫名成为苏共暗线。双重间谍的身份像一团战争绵延不断的线,将亚利克斯的肢体牢牢捆绑,而对于艾琳仅存的激情,成了他冲撞束缚的最后本能。亚利克斯是一个心灰意冷的主角,把这样一个心灰意冷的角色扔到战后千疮百孔的柏林,恐怕是残忍之下的一桩善事。战争结束了,但是战争的后遗症在每一个幸存者身上或多或少发作。跟随书中人物的视线,我们看到中情局和苏联的缠斗,看到美国的傲慢和苏共未来高压政策的影子,看到冲锋队员最后的无赖,看到劳工被屠杀的黑暗,看到普通人如亚利克斯必须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亦或是逃离战争的缘故重返柏林来赎罪。对于一个犹太人,事后从一个个幸存者故事中经历这些历史,有着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亚利克斯没有表情,没有眼泪,他只是很疲倦地被扔到了柏林,去开始他本不必进行的逃亡,也去偿还他本该偿还的债务——以一个生存者的身份,记录着一切,看见这一切,而非在美国闭上双眼。出于政治的诡谲,他被抛到棋局中央,但出于命运的安排,谁能说亚利克斯不是被选中,来踏上这条苦路呢?亚利克斯的语言和心灵中蒙着一层深深的灰色,他是疲倦的,因为他太想逃避战争的伤口。当他穿越勃兰登堡门,他看到身后的枷锁已经成为无需回头的阴影,但前方的路,是否光明一片呢?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亚利克斯说的很多,听到的也很多,但最终,他也没能获得属于自己心灵的答案。身后那一片东德的政治漩涡以及生死杀戮的黑暗,依旧黑暗。谁也没办法改变什么,因为我们也站在更远的未来,看到了一切。亚利克斯,以后大概会就此沉默了吧。不再说出这一切。遇到这本书很是缘分,最开始是在ANA的推荐邮件中看到,因为喜欢这类题材就标记了原版书的想读,没想到中文版责编一路抓到了我。另外,作者还著有《德国好人》,拍过电影,德国领事馆去年放过,也正好很感兴趣。所以说,命运埋下的伏笔,总是比我们人来得长远和隐蔽,于是人生处处也是惊喜。另外,可能作者很有把作品改成电影的编剧意识,导致全书从头到尾全是对话,心理变化和场景描写稍微弱了点。不过,作者也很擅长把自己的悲悯意识糅杂到人物对话之中,截取几个我很喜欢的片段:1“但是,你确定那些法西斯渣滓都已经被消灭殆尽了吗?”“怎么说呢……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总会在那儿,很难连根拔除。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移栽到一片不适合它们生存的土壤中。改变原有的经济体系,这样,它们就失去了滋养它们发展壮大的土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它们会在新的土壤里发展成为另外一种形态的东西。”——最后一句是亚利克斯的观点,他还是很有预见性的智慧的悲观者。2“没有人可以离开那里,除非得到我们的同意。”“我们?谁是我们?你和上帝吗?就他一个人,仅此而已!”——这是我在全书中看到的最有力度的一句控诉。苏共体制的自我封闭和高压,组织的异化导致个体的灾难,神格的缺失,全部体现在这个颇有意味的“我们”的思辨之中。

二战带给柏林的痛楚

很遗憾我对二战在其他国家的历史发展完全不了解,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吃力,人名地名都记不住。所以在阅读之前很认真得搜索和整理一遍德国的历史和柏林的历史。在《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柏林文化之旅》的附录中,找到一份大事件年代表,可以帮助理解书中提到的大事件,有些大事件是隐晦得提,有些是用注脚一言提及而已,对于不熟悉历史的读者而言,阅读时难免带着困惑。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我只在几本书上见过这一段历史对人们的影响,却并不清晰的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更不知道作为战场的德国中心——柏林,竟是这样的光景。我顶多想象着:纳粹逼得犹太人大逃亡,像电影《穿条纹衣服的男孩》和《魔鬼的算数》残忍得屠杀犹太人;二战战火烧的全世界都在战后重建,英国重建,物资匮乏,东欧也陷入苏联的掌控。我以为那片土地进行的不仅仅是一场间谍之战,更是一场怀疑之战。但是我的认知太浅了。刻画了一个比东欧各国还要阴暗的柏林,满目苍夷。这本书,给了这个战场一个正面的描写。第140页:如今在柏林生活就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要么当一个罪犯,要么当一个间谍。我一直很敬佩生命的力量,崇尚着人类的智慧,但在政治的泥塘中,这一切却是以稚龄儿童的步伐,参差不齐而又任性妄为的前进,是的,政治的利益和强权主导着人们对政治体制的认知发展,书里对苏联人在柏林的蛮狠行为,用了极端讽刺的语言描述:第147页:迪特尔:一群未开化的蛮族。第149页:埃里希:他们说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是爱国主义。在政治思想进化的道路上,不是只有我们的历史人物在蹒跚摸索,全世界对它的理解,都曾被扭曲,而有那么多无辜的人们,遭受着强权者的误解带来的黑暗时代的无尽痛楚。书的情节惊心动魄,我曾在约翰·班维尔的《布拉格:一座城市的幽暗记忆》中,想象着带着“这个国家是我的祖国,它会变得更好”的信念活下去的艺术家的疲惫形象,想象着亚克力斯如同班维尔笔下记录的教授的形象:“即时此刻他站在我眼前,我觉得也很难完全清楚地认识他,似乎在原本清晰的记忆的印痕上,有一道裂纹突然迸裂开来。我想他一定用了许多年时间试图让自己不被那些当权者、警察、间谍和告密者注意,他表面的真实已经消失殆尽。他很想那种刚刚谢幕的演员,虽洗尽铅华,面孔却多少受到蚀损。”战争带给我们的国家,甚至世界上被侵略的国家无尽的痛楚,而这个国家的人民,亦为希特勒承受着他们不该背负的债。柏林是被权力轰炸毁灭的,德国的人民却并没有被这个时代压倒。如今的柏林是在这半个多世纪一步步重建的,柏林人的风貌确是底蕴的传承,他们严谨认真,不苟言笑,他们沉默接受了历史的洗礼,他们却没有放弃柏林,他们依旧拥有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冷战时期,他们交易的除了情报和政治犯,还有艺术品。”如今的柏林竖立的纪念碑、纪念园、大教堂、博物馆、以及勃兰登堡门都是对历史记忆的正视。约瑟夫卡农非常熟悉德国的历史,他不仅描绘出废墟般的柏林、空气中迷茫着的猜疑和屠戮风气、也极致地描绘出了每个角色受到不同历史事件的影响,他笔下的人物,多年后重逢,都是不一样的性格,他的角色是鲜活的。卡农很尊重历史。他对布莱希特的刻画与对柏林的刻画一样成功。历史上的布莱希特是一个清醒的独立人,艺术家,他想要游离于政治斗争外,想要在最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德国文坛上创作,不论是什么制度,不论是什么国家,在他心中都不重要,他只受不了没有舞台,没有对手的生活。书中,战后的柏林,四国分占,只有他能说出:“在这里,连空气都弥漫着鼓舞人心的精神”。瘫痪的柏林,充满猜疑的柏林,不影响他对茨威格和托马斯曼的嘲讽。在宴会上,他可以顽皮地对亚力克斯说:"你只管告诉他们你不是那种会参加党派的人就好了,就说你是无组织纪律的人。作家嘛,总是喜欢一个人工作的。" 也许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读者会站在亚力克斯的角度认为,不能拒绝党的要求,要争取一切可能得到的信任。但对于布莱希特来说,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创作家,他给的建议也是纯粹的作家建议。布莱希特与政治格格不入,却又禁锢在历史的洪流中。也许对于当时生活在德国和柏林的人来说,不知何时是尽头,唯有咬牙活下去的勇气。也许卡农想分享他眼里的柏林的高傲、绝望和重生,也许他笔下的柏林人也同意海明威的观点:

他四次死里逃生都没有目击证人

读完《柏林孤谍》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非常震惊。虽然我于那段历史相对较为了解,但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匪夷所思般的惊心动魄,依然会让我难以忘怀。都知道二战结束以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与以美国、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打起了冷战,也知道苏联对东欧那一帮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控制尤为严厉甚至近乎残酷无情,譬如几次事件的发生——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1968年1月所谓的“布拉格之春”等等,但像小说中描写的这样的场景,依旧超出了所有的想象。真的会是这样的一种情形吗?虽然这仅仅只是一部谍战小说,虽然它的作者是美国人约瑟夫·卡农——以美式视角来观察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事情,难免会戴上有色眼镜,难免根据自己的喜好会有所取舍!因为纳粹的迫害,犹太作家亚力克斯于当年逃离了德国来到美国;没想到,1949年时,他又因为其社会主义信仰成为了美国麦卡锡政治迫害的对象。面对驱逐出境与骨肉分离,间谍战线的“菜鸟”作出了自己第一次选择,被迫与中央情报局定下协约,以回到苏联控制下的柏林收集情报换取日后他重返美国与亲人团聚的资格。什么也不懂、一点点间谍技术含量也没有的亚力克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东西方谍战大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第一线——柏林得以生存下来,这几乎就是一场无法取得成功、结果大概已经注定的徒劳无功的战役,而亚力克斯也很有可能成为那些有名无名的“炮灰”中的一个而已。但“菜鸟”亚力克斯偏偏就生存了下来,并且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一开始纯粹只是运气,但随着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挑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演,亚力克斯的成熟之快速、行事之老练超出了所有谍战老手们的预期。第一次在吕措夫广场发生的伏击事件,他开了第一枪并且迅速逃离,没有留下现场目击证人;第二次在艾琳家里,情急之下,他联手艾琳干掉了苏联在柏林的谍战负责人马雅可夫斯基少将,还是没有目击证人;第三次是在送艾琳的弟弟埃里希逃出柏林时,他又让追踪、估计他们的那些对手有来无回,还是没有目击证人;第四次,就是他智取坎贝尔,同时又让K5的成员马库斯等完全被他牵着团团转,现场还是没有目击证人。四次死里逃生都奇迹般地没有目击证人,同时自己又几乎毫发无损,亚力克斯的运气、才气几乎无人能及,难怪苏联打进中央情报局的内线坎贝尔会被菜鸟亚力克斯给挖了出来,并且最终死于非命——亚力克斯等于是替第一次时在吕措夫广场伏击事件死去的威利报了一剑之仇!但其实,亚力克斯本来并不想这样,他本无意于谍战工作,他完全是为了能够与自己的家人团聚而被迫无奈。回到德国之后他才发现,在苏联控制下的柏林,在他的祖国,普通德国人却仿佛还像十几年前活在纳粹的阴影下一样,亲情、爱情、友情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他们甚至连你被指控的罪名都不肯透露,只丢下‘跟我们走一趟’,就不由分说地把人带走了”,“和纳粹根本没有区别”。而亚伦却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忠诚的德国人,科琳伯德也是由于爱自己的祖国才从美国回到了德国……所面临的现实情况让亚力克斯无从选择,在窒息般的惊心动魄中他选择了自我保护,并且迅速成长为了一名谍战老手。危机四伏的柏林城,亚力克斯几乎无法相信任何一个人,他小心翼翼却又极具勇气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几乎就是以一己之力对抗了三个国家,让那些原本自以为是、不可一世的谍战老手们个个走了麦城,自己终于笑到了最后!小说只有八个部分、不到440页,但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高潮叠起,一环紧扣一环,悬念无处不在。作者约瑟夫·卡农处理诸多人物的语言、行动的游刃有余由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真无愧于一名爱伦·坡奖得主!

为了信仰孤军奋战

一个人,对抗三个国家,为了回家,亚力克斯孤注一掷,从“门外汉”迅速蜕变为玩转两面的经验老手。因为有些人为了信仰愿意付出一切,包括生命。1949年,犹太作家亚力克斯因其社会主义信仰使他成为麦卡锡政治迫害的对象。面对驱逐出境与骨肉分离,他被迫与中情局定下协约,以在柏林搜集情报换取回美资格。当他重新踏上柏林的那一刻事情便走向失控边缘,以前的繁华的景象和熟悉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堆积如山的瓦砾残骸,空旷荒凉的不毛之地。他刚与威力接上头,却不料威力为了保护他在吕措夫广场被枪杀;他的特殊身份,又迫使他成为德共线人;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真正的任务是监视唯一爱过的女人艾琳。这让他不知不觉间深陷绝境,要在世界最危险的间谍战场扮演双面线人,他还必须完成上面交待的任务,履行之前达成的协议。十年后重逢的亚力克斯和艾琳,在理智与情感间徘徊。然而,逃出劳工营的埃里希的出现,艾琳慌乱下的举动,让三人原本复杂的境况雪上加霜。危机四伏的柏林,情报是生存下去的筹码,信任已成奢侈品,忠诚随时可成致命利器……爱能否帮他们度过危局?谁又是亚力克斯可以信任的人?他们的故事让我想起孙红雷主演的《潜伏》。他们有区别但也有相似之处,都处于错综复杂的局势,都以多重矛盾为故事背景,都有一段暧昧的爱情故事,都有一个高调的身份做掩护。他们精湛的间谍技巧、曲折反转的情节,中间再穿插一段爱情故事,几者精妙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也让我们感受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聪明才智。有时你以为很了解一个人,只有深处其中,你才知道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了解。有时最熟悉的人,都是在戴着在面具生活,在真实与谎言中横行,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你生在那样的年代,身处于那样的环境。就像亚历克斯,谁能想到他是间谍,他原本只是一个作家而已,哪曾想到他也会用枪去对着别人的脑袋。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如果给你一把枪,你可以变成一个完全陌生的你。环境造就人,他就是为了信仰活着的人,,他必须得拿枪对准敌人的脑袋,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柏林孤谍》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惊险间谍小说,情节离奇,跌宕起伏,氛围独特,勾勒出了一个残骸遍野、千疮百孔的柏林。亚历克斯面对着阴谋与背叛,面对着情感与理智,面对着真实与谎言,他用智慧和勇气与所有人周旋,身处险境,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一个人孤军奋战,孤独坚持,坚守信念,最后全身而退。如果命运将你推入孤独绝境,你是否还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反戈一击?你是否会像亚历克斯一样?

绝地反击

文/菽麦《柏林孤谍》,这是一部以爱情、信仰为主线的谍战小说。不知这样评价是不是准确,但书中少不了的主题就是爱情和信仰。二站时期德国的那段历史,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惧和不安,却是一样的。谍战与金钱,阴谋与背叛,理智与情感,生存与道德,真实与谎言,在那样一个非常时期,一个作家最后成了一个双面间谍。他从刚开始的胆怯、不安的“门外汉”,到后来的行动思考愈发缜密的间谍,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文中对细节的描写,对情感的表达,都是很细腻的,而这种对话形式的小说也更加易于阅读。关于信仰信仰就是他们的一切,是他们至死都不愿放下的东西。书中描绘的事件也许并不是很真实,但是,战争这个事实却是很明了的。在我们的记忆中,苏联应该是个拥护社会主义的国家,而社会主义,就是那个崇高的信仰,一个为了全民族社会主义而努力去奋斗的信仰。但是战争有战争的可怕之处,战争后的苏联竟然也有烧杀抢掠,奸淫妇女,也有为了消除“不和谐”声音,而残害了很多同志。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一段隐秘而不忍回顾的过往,但这些不愿与人分享的回忆,往往最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细节描绘亚力克斯一动未动,心中一阵刺痛。站在艾琳旁边的是那天撞见的苏联军官,二人言笑晏晏,旁若无人。亚力克斯本以为自己已能坦然接受,但此刻亲眼目睹,仍不由得热血翻涌,仿若库尔特轻枕在艾琳膝头的那天再次重现。“对他们来说,一切都如此简单。”马库斯说。“他们?谁?”“冯·伯纳思那家人。他们掉了东西,总有人弯腰为其拾起,所以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随心所欲呢?他们自小便拥有很多奴仆,而我们就是些奴仆中的一员,为了成为那座豪宅中的一部分,我们总是乐意为他们捡起掉落的物件。还记得那棵璀璨的圣诞树,那些衣香鬓影的宴会吗?甚至库尔特这样一个共产主义者,都甘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有时我不禁怀疑,其实他爱的不是艾琳,而是那座宅邸,那种生活,那种就算你跌倒了也会有柔软毛毯垫在你身下的人生。我过去常想,拥有如此顺遂的人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亚力克斯凝视着他,深受触动,仿佛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将脸紧贴着商场的玻璃橱窗,满眼渴望。而就这样一小段,已经描写出亚力克斯内心对艾琳原始爱的内心戏,而马库斯的一段话,则把他内心的那种对这种高贵身份的羡慕、嫉妒、愤恨和不满,都描绘了出来。关于爱情对亚历克斯来说,他曾经是爱过艾琳的。但是重新回到柏林之后,两个人的境遇,都有所不同。战争年代太过混乱,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在亚历克斯送艾琳和埃里希离开的路上,艾琳问亚历克斯。”这就是你和她离开的原因吗?““是很多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我们离婚的。”“你并不爱她。”“你真的想现在讨论这个话题?”“不然呢,我已经要走了。”艾琳说道,“你听,那就是我离开的声音。”窗外机群轰鸣咆哮,就在几条街区外低空飞行。“你不爱她,至少你对他的爱没有你对我的浓烈。”亚历克斯转头问道,“你到底想说些什么?”“没什么,我的猜测而已。”艾琳垂下头,“我只是想听你亲口说出来而已,也算是对我即将开始的崭新生活的一种慰藉吧。经历了这么多事,尤其是在亚历克斯看到艾琳和各类苏联人疯狂的交往之后,估计爱情的成分也越来越少了。对于艾琳呢?她现在是真的真的爱着亚历克斯吗?还是说只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而不得不接近他呢!他走回会客室,呼吸急促,一时难以平复,他给自己沏了壶茶,勉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下一步的行动,他起身走近陈物价,拿起那盏斩杀死了马雅可夫斯基的烛台,上面并没有残留任何可疑血迹,所以马雅可夫斯基是被他杀死这件事情仍旧是个只有两人知道的秘密。再到后来,他一遍一遍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头梳理,到这时似乎他才真正的意识到,原来他信任的人,并不值得信任。那个策反他的人,竟然只是想利用他,那个他深爱的女人,原来也在打探他的情报。当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只有自己才可以信任,于是才有了最后的绝地反击,策划了自己的逃离计划。不得不说等到了越到最后,情节越紧凑,但也非常的精彩。所以整本书的读后令人欲罢不能,无法想象有人能中途放下此书,氛围营造独特,深刻勾勒出一个残骸遍野的柏林,以及深陷孤独绝境里亚历克斯的复杂心理。


 柏林孤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