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事实:库比茨克回忆希特勒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224112879
作者:[奥地利]奥古斯都·库比茨克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奥地利]奥古斯都·库比茨克(1888—1956)
一个谦虚、温和、酷爱音乐的奥地利人。从1904年到1908年,作为阿道夫·希特勒唯一和真正的朋友,库比茨克陪伴在希特勒左右,一开始是在林茨,然后是在维也纳,他们在那里共居一室。两人由于对戏剧的共同爱好而建立友谊,又因为截然不同的性格而走向完全背离的人生。
库比茨克的内心完全排斥纳粹党,他曾礼貌、坚决地拒绝了希特勒提供的所有机会,却在希特勒穷途末路的时候加入纳粹组织,只为忠于青年时代的友谊。
1945年,当库比茨克因为与希特勒的这段友谊而在美国人的监狱里蹲了整整16个月后,他决定将自己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回忆付诸笔端。他遵循着自己的最高原则:不添油加醋,也不讳莫如深,只按事实说话。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青年友谊在林茨
初次谋面
罕见的友谊
希特勒青年时代的画像
母亲的照片
回忆父亲
回顾学生时代
斯蒂芬妮
对理查德·瓦格纳的狂热
年轻的民族主义者
线条画、颜料画与建筑
幻灭
第二部分漂在维也纳
阿道夫到维也纳去
阿道夫母亲去世
“来吧,古斯塔夫!”
施图泊大街29号
皇城
自学与阅读
皇家歌剧院
阿道夫创作歌剧
“巡回演出”的帝国乐团
伤别离
对女人的态度
在国会
分道扬镳
第三部分后记

作者简介

《历史的事实:库比茨克回忆希特勒》是库比茨克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回忆录,他是希特勒青年时代唯一的朋友,对希特勒抱有深厚而复杂的情感。
从1904年剧院相识到1908年落魄维也纳,库比茨克一直陪伴在希特勒左右。在这期间,库比茨克见证了希特勒遭遇家庭的变故,见证了他艺术追求的执着、狂热与坎坷,见证了他的第一次炙热而强烈的爱情,见证了他对林茨和维也纳大刀阔斧的规划,毫不怀疑计划是否会实现,见证了他在维也纳一步步将自己打上政治的烙印……
希特勒从来没有改变过。1938年,当分别30年的两人再次相见,库比茨克也不得不如此感慨。
希特勒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必然深刻影响他后期的政治行为和人生轨道。这本回忆录以严谨的史学态度和真诚节制的个人情感,刻画出真实、丰满的青年希特勒形象,展示了他的成长轨迹及德意志民族值得深思的文化背景。


 历史的事实:库比茨克回忆希特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次聚会中,偶尔从友人这里得到这本新书,简朴的封面、陌生的作者姓名——库比茨克。好吧,也许是曾经阅读过太多有关二战和纳粹德国历史的缘故,这本就像它的名字那样平实朴素的书,起初并没有让我有太多惊喜。它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书桌上好几天,直到在一个冬日的下午,我终于翻开了它——却转眼间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而久久无法掩卷。伴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我仿佛来到了20世纪初,奥地利的一个美丽宁静小城——林茨, 在这里,滚滚的多瑙河水穿城而过,两个16岁的少年由于共同的对戏剧的热爱而相识,又因着互补的个性和相似的理想主义性格而彼此深深吸引,成为挚友。林茨深夜的小巷、急流涌动的多瑙河畔、城外连绵的黑色森林和群山之颠, 到处都留下他们不知疲倦的足迹和热烈畅谈的身影......两年后,为了各自的梦想,他们又先后来到当时的帝都——维也纳,在这里,两人共居陋室,虽然一贫如洗甚至有时食不果腹,青年人的热情却不曾丝毫衰减,无数的梦想、渴望、 规划、 宏图,也伴随着一次次的失望、愤懑、焦虑、幻灭......就这样,作者库比茨克——一个平凡不过的爱好音乐的裱糊匠的儿子,成为了希特勒——那时只是一个个性独特、孤僻自傲却充满激情的青年——整个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唯一的真正的朋友。通过作者的回忆,一个与以往印象中并不完全相同的希特勒的形象, 渐渐映现在我的眼前。16岁到20岁,这是他们从相识到意外分别的时间段,也恰好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并不夸张地说,一个人日后的个性、思想、理念,基本上就成型在这一段青葱岁月。从书中,我们看到青少年时期的希特勒,周身充满极端、矛盾和冲突,他孤高冷漠不屑于和小市民为伍,却深爱自己平凡善良的母亲;他不肯屈尊作任何一份无趣却必要的谋生工作,却有永无止境的梦想和无数投入大量心血的宏伟规划(许多规划甚至已被计划到每个微小细节);他痛恨传统的学校教育,求学道路漫无目的、寻寻觅觅、充满坎坷,却对周围任何事物都有浓厚兴趣、充满求知欲望,并总能为此展开不知疲倦的探究;他始终不愿与“无产者”发生接触也绝不承认自己事实上已成为他们中的赤贫的一员,却时时刻刻同情和关切着挣扎在底层的穷苦民众,并幻想和坚信有朝一日自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他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却有超乎寻常的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他暴躁易怒、敏感自尊,很多时候却又细心周到、沉静稳重。在所有这些丰富的冲突个性的背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周身所散发出的——意志力。是的,在青年希特勒的身上,已经有着德意志人所特有的执著和狂热的精神,正如同他在青年时代所痴迷的德意志古代英雄和神话传说中所表达的,以及在他终生所热爱的瓦格纳的戏剧中所表达出的,那是一种强盛不灭、永不妥协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强悍的精神能量是正面的,但它也是危险的,一旦失控就会走向反面,产生不可逆转的毁灭和破坏。我们可以看到,希特勒日后的发展轨迹,包括他后来的所有政治理念,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实际已经成型,正如一个西方历史学家指出过的,“他的一生就像是巨大能量不断显现的过程”,他的影响是如此广泛,我们确实不能简单地认为,纳粹主义只是因着一战的仇恨所引发的肤浅的运动,他的思想之所以引起如此众多民众的共鸣,就是因为他青年时代的个人成长轨迹中形成的绝望、狂热、极端、渴望、焦虑、自负心理,激发出一种“救世主”式的、追求变革、推翻一切旧世界的强大意志力,而这恰好映射出那个时代广大德国人的普遍心声,最终,所有的共鸣汇聚成一股强大而混乱的能量,直到将德国引向破坏和毁灭。此刻,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暖地洒在书桌的一角,望着窗外平和宁静的风景,我终于慢慢合上了书页。我们每个人也都曾有过年少轻狂时,那的你我何尝不是充满热望和理想,只是,今天再回首,在那种暴雨和闪电般的冲动和激情里,是否也潜藏着危险的、非理性的“魔鬼”呢?其实,历史已经在无数次地告诉人们真正的答案。
  •     阿道夫·希特勒是二十世纪最为臭名昭著的政治家,他发动二战,屠杀数百万犹太人的罪行早已被世人所周知。对于这样的人物,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为什么会成为如此邪恶。对于他的大的生平,很多作品都有介绍,但是一这些作品往往专注于他整个一生的事业,二这些人一般都是学者,离希特勒本人的距离很远。即使是一些亲信,接触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且这些人都是在他已经成为重要政治人物之后才认识他的。对于了解希特勒本人的青年时代帮助不大。但幸运的是,希特勒青年时代有一位亲近的友人,叫库茨比克,他在1904年到1908年间是希特勒几乎形影不离的朋友。在晚年他写作了一本关于希特勒青年时代的回忆录,记述他和希特勒从认识到最终断交的整个过程。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录。此书在多本希特勒的传记作品中都被引用,但国内直到去年才出版了这本书。我们也得以一窥青年希特勒是如何开始走上那条邪路的。相识库茨比克跟希特勒一样,都出生于奥地利比较下等的德意志族中产家庭。他从小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成为帮佣。但是在体力劳动之余,他却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文艺青年,经常去听歌剧和音乐会。就在那里他认识了希特勒,同样喜爱艺术的希特勒跟他一拍即合。从那之后,他们边经常一起活动,交谈,游玩,并互相到对方家中拜访。甚至希特勒的母亲去世这样的事情,库茨比克也是第一个知道并予以帮助的。在1908年的时候,他们又共同在维也纳生活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双方共处一室。毫无疑问,这几年里,库茨比克是希特勒最忠实的朋友。几乎了解希特勒的一举一动。这段友谊之所以能维持这么长时间,当然首先是因为双方的兴趣爱好一致。都喜欢音乐,都对艺术抱有很大的热情。当然库茨比克的兴趣主要在音乐上,也喜欢歌剧。而希特勒则更为广泛,他主要是对绘画和建筑感兴趣。但是也是不是尝试着要学点音乐,写点小说,创作点歌剧,堪称一个兴趣广泛的文艺青年。他们大量的活动当然是在一起看剧,讨论艺术。而且正是在希特勒的帮助说服下,库茨比克的父母才最终同意让库茨比克去维也纳学习音乐。但也有性情上的原因,希特勒在当时就已经是一个性情强烈的人物,他在跟库茨比克的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经常是他把库茨比克拖着去参加各种活动,到处游览。当时的希特勒就已经是一个演说欲爆棚的人,时时都能长篇大论,而库茨比克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总算还能听懂一部分。而且库茨比克性情温和,希特勒待人很多时候颇为粗暴直接,懂不懂就是“你不懂”,“你这个笨蛋”一类的,库茨比克也不以为意。所以两人的友谊才维持了颇长一段时间。如果换一个个性再强一点的人,这段关系肯定难以维持。希特勒的个性:自大如果用一个比较简单的词语来定义当时希特勒的性格,应该是自大。这位当时还一文不名,家境贫寒的青年人满脑子都装满了各种改变宏伟的念头了。当然在当时,还主要是艺术方面的。希特勒缺乏耐性,他曾经也试图学习过一段时间音乐,力图证明自己能够做的比库茨比克更好,但是却丝毫不耐烦音乐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和练习,这样当然学不好音乐,很快这种做法就无疾而终了。不过这倒也不妨碍他时时学习一些自己根本不通的音乐术语。以显示自己事实上了解音乐。当然他主要感兴趣的艺术领域还是绘画和建筑,希特勒走遍了林茨和维也纳的大街小巷,绘制了不少当地的建筑图画,在这里,他有无数看不惯的建筑,他日日夜夜都想着怎么去重建这个,重改那个。在他的规划中,林茨和维也纳几乎要完全重建。可是要多少钱呢,库茨比克经常提醒他,每当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希特勒都要粗暴的打断他的朋友“钱,什么钱”。当然他也不是完全不喜欢钱,但是他赚钱的办法跟现在的普通小老百姓毫无二致,就是去买彩票。在买了彩票之后,希特勒就陷入了自己肯定会中的妄想之中,他每日都库茨比克面前设想自己中了彩票怎么样。在他想象中,自己中了彩票,就可以买下一所大房子,装修的特别有艺术品味,由一位德高望中的德意志族女管家照顾。希特勒如此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之中,以至于他根本不顾及这样的基本事实,就是中彩票是一件概率极低的事情。结果果然开奖的时期一到,当然没有中,希特勒立刻将怒火指向了政府,那个他讨厌的奥匈帝国政府,那个他口中的多民族的怪物国家。等到愤怒平息下来,他就又开始谋划起改变身边城市景观的宏伟蓝图。初露政治热情与民族主义狂热的希特勒希特勒在这个时期已经初步的表露了出了他对政治的热衷。在林茨时期,他就已经开始展露出对政治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但是林茨毕竟是个小城市,政治活动并不热烈。各种矛盾也并不突出。他当时的梦想也主要是希图成为一个画家。但在维也纳就不一样了,在这个多民族帝国的首都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权利意识提高都日渐剧烈。在维也纳,希特勒的生活处境非常拮据。经常一天只有一些面包和牛奶来维持生存。而居住的房间非常狭小阴暗,晚上还有臭虫滋生。这种环境与维也纳那些巨富显贵们的生活显然如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希特勒当然愤懑不一。他经常批评政府,并开出种种药方。虽然这些计划,跟他以前的计划一样,毫不考虑钱的问题。在维也纳这个帝国的首都,另一个吸引希特勒的地方是各种政治势力的活动,在这里,希特勒养成了一个观察家的习惯。虽然他本人热爱政治活动,但并不怎么直接参与政治活动,而是尽可能的观察。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议会,他曾经多次拖着库茨比克去那里倾听议员们的演说,由于当时奥匈帝国多民族国家的性质,实际上很多议员们再说什么,希特勒是完全听不懂的,但依然乐在其中。他也注意观察各种政治人物的政治手法与思想。并且他还去实地考察,比如去工人区。甚至连犹太人居住区,他也曾混入犹太人的队伍里参观了他们的教堂。这些细心的观察加之以希特勒勤学善思,努力的加以总结,为其后他的纳粹党政治生活积攒了宝贵的政治经验。而希特勒政治思想的主轴是民族主义思想,是对德意志民族的一种狂热的爱。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地的民族主义气氛,特别是他的历史老师,对于希特勒来说,德意志民族就是至高无上的。每当他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他认为难以解决的时候,他最后抛出的解决方案只会有一个,就是帝国。但他指的帝国,却不是奥匈帝国,这个多民族混合的帝国。而是德意志帝国。甚至作为一位艺术爱好者,希特勒喜爱的也几乎仅仅是德意志艺术,他疯狂热爱瓦格拉的艺术作品。鄙视那些同样出名的法国和意大利在内的其他国家作品。这让库茨比克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一般的年轻人尤其是艺术爱好者一般都乐于接触外来事务。这种狂热的对民族这种宏大事务的喜爱,可能反映了信奉者本人的心理上的矛盾,他们本人太弱小,在生活生活中几乎一文不明,而其野心和自尊心又非常高。希特勒似乎就是这个名言的典型的例子。希特勒从小开始就不是一个在学校特别出众和受重视的人,即使是那些他认为启发了他的老师,对他也没啥印象。他的成绩也非常一般,某些科目还很糟糕。以至于弄的要转学,最后他干脆不读了。有两年的时间,也就是遇到库茨比克的1904年之后的2年里,他其实几乎是处在一种闲荡的状态中。任何有一点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这种感觉绝对不会好受。但他的野心和自尊心有很强。以至于时时需要用幻想来填补这种现实和理想间的重大空缺。而德意志民族也就是希特勒希望寄托的这种宏大的幻影。可能也因为此,希特勒和民族主义者才那么强调纯洁性。他当时已经对于犹太人抱有明显的敌意。对于奥匈帝国多民族混杂的现状表示极为看不过眼。这种敌意非常明显,库茨比克曾有一次为他介绍了一位新闻记者,希望能让希特勒认识,这样的话说不定能让希特勒发表一些评论文章,在收入上不无小补。结果希特勒见到这位记者之后,勃然大怒,因为他是个犹太人。他宁愿自己继续每天近乎挨饿,也不愿意接受犹太人的一点点恩惠。当然这个时候他似乎还没有想过要彻底消灭犹太人,也没有将犹太人视为德意志最严重的敌人,只是将之视为德意志一系列讨厌的民族当中较为严重的一个。希特勒:难以恋爱的人实际上希特勒恋爱情况也大大反映了他的性格,就是他沉迷幻想,难以面对现实。在林茨的时候,他就喜欢上了一个漂亮的女生斯蒂芬妮。但他的所谓恋爱就是单相思。其实他经常可以见到她,因为她和她母亲经常在同一条路线上散步。可是他却从来不敢上去真的去认识这个漂亮的女生。而是无限度的在脑内谋划未来的幸福生活。在希特勒关于未来的幻想中,从来少不了斯蒂芬妮的一席之地。甚至连设想自己中了彩票,都要给斯蒂芬妮加入其中。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接一年,希特勒愈来愈把斯蒂芬妮当成了一种美好的化身。也越来越脱离实际的情况。他把斯蒂芬妮对他的一点微笑和一次偶然的观望都视为关心。而根本不愿触及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在斯蒂芬妮哪里,可能对希特勒都没有印象。在最极端的时候,希特勒甚至想过要绑架斯蒂芬妮,只是库茨比克苦口婆心的劝阻,指出他们根本没有生活来源。希特勒才废弃了这个打算。过了很久以后,希特勒给斯蒂芬妮写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说等自己学成归来,就去找斯蒂芬妮,结果斯蒂芬妮当时根本只觉得莫名其妙,因为自己根本就对希特勒一点印象都没有。希特勒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可能心理深处还是比较自卑,因为希特勒清楚知道自己的生活处境,他没有工作,家里也没有多少积蓄,在正常社会人眼中,自己只是一个无业游民。而去认识斯蒂芬妮的话,极有可能会被打破这一幻想。既然打破幻想是危险的,那么索性就不断的幻想吧。希特勒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他似乎在刻意的避开女人。在维也纳时,库茨比克就注意到,其实即使穷困潦倒,但是衣着一丝不苟,极尽可能保持体面的希特勒其实颇受女生欢迎。经常有女人对希特勒抛媚眼,但是希特勒却似乎完全感受不到一般。但他不是对女人不感兴趣,实际上,他还经常关注这些问题,但却是经常关注娼妓问题。他还曾拉着库茨比克去参观过娼妓的街道,在那里,希特勒将之视为社会黑暗方面,激起了他更多的对社会的愤怒。而且希特勒对男女关系问题非常严肃。又一次在租房过程中,一位女房东衣着暴露了些,希特勒转身就拉着库茨比克走了。总体而言,希特勒不善于建立男女这种非常亲密的关系。他的种种表现实际上在将女士拒之门外。他的这种刻板而沉迷幻想的性格,应该加剧了他本人的政治狂热。他跟库茨比克曾多次言及生命之火。但是他的生命之火则全部投入到了他带有恨意的政治意识形态里去了。好学不倦 不善营生 当然希特勒有很多的缺点,沉迷幻想,脱离现实,思想偏激,总想一步登天。可是他也有他超过他人之处。他不是一个学校成绩多么好的人,可是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爱学习。实际上,只要是他感兴趣的话题,感兴趣的领域,他往往能全神贯注的学习很长时间。在林茨的时候,他就学习了大量的书籍。对于一些德意志的历史读物尤其喜爱。到了维也纳,可以使用各种图书馆资源之后,他很快的就成为了这方面的常客。当然他看的书还是以他喜爱的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著作为主。但是对于其他的方面也绝不放过。他也阅读流行性读物,不过基本是为了了解大众的观感。他还自创了一门读书法。就是从大处掌握一本书的内容,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一路都收,而是为了了填充他的认识图谱。对此,希特勒即使到了后来也非常自豪,视为他本人的优点。这也确实为他带来了很多的知识。即使是后来的那些纳粹高官们,也都承认希特勒虽然学历低,但知识水平却不低。当然这么做的一个问题是希特勒本人的世界观当时就已经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了,他虽然学会了很多知识,却对他的荒唐的政治观念毫毛无损。希特勒热爱学习,但是对于谋生,却几乎毫不热衷。这应该也是他那种自大的性格的一种外在表现。库茨比克一开始遇见希特勒的时候,曾经对希特勒的职业非常疑惑。因为希特勒每天穿的整整齐齐,颇有艺术家风度。但又没在上学,于是猜测他是大学生。但到了后来,发现他又不是大学生。于是问希特勒他是做什么工作的,结果希特勒粗鲁的回答说“我才不工作”实际上,在04年之后的那两年里,希特勒既没上学,也没去工作,完全依靠母亲的资助在四处闲荡。而不肯去学一门手艺,谋一份职业。他父亲曾希望他去做一位公务员。而他的亲属们也曾建议他去学着在蛋糕店帮忙。他一概不考虑。他曾经在后来的回忆中称之为最美好的两年。后来母亲去世,没有人约束。他就依靠一点薄薄的孤儿抚恤金去到了维也纳。但是在维也纳,他也没有考入美术学院。虽然经常在维也纳肚中空空,但是也不愿意去为了生计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不管何时,他似乎总是维持着一副看上去的艺术青年外表。友谊突然的破裂 重逢 库茨比克虽然和希特勒时有争吵,但是大多数时间,他们相处善算融洽。但是在1908年,库茨比克为了服预备兵役离开了维也纳数个星期。在外地的时候他还曾受到希特勒的数封明信片。但是当他回到维也纳,却发现希特勒不声不响的搬走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库茨比克遍寻不着。只好郁闷的接受了这一事实。这个事情库茨比克似乎后来也没有问过希特勒,发迹之后的希特勒自己也没有在别处提过这个问题。希特勒突然搬走的最深层原因依然在于他的价值观和库茨比克根本不同,库茨比克对政治不感兴趣,而希特勒则是狂热的政治爱好者。库茨比克性情温和,而希特勒则控制欲很强,性情较为粗暴。在此前的数年里,双方的性格似乎形成了某种互补,但是到了维也纳之后,情况发生了某种变化,库茨比克考上了正规学院,即将成为一位正常的音乐家,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而希特勒考学失败,在维也纳实际上是无业游民队伍中的一员。双方的差距骤然加大,自尊心很强的希特勒恐怕很难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他最终选择了眼不见为净。在希特勒离开库茨比克之后,库茨比克继续自己的学业,毕业之后,顺利的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事业,但不幸的是,他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期。一战很快爆发,库茨比克也被征入前线。而战争结束之后,他发现已经很难继续音乐道路。不得已之下,考入了公务员队伍。当了下级公务办事员。而希特勒此时却开始在德国政治上展露头角。库茨比克知道希特勒的事情,但是他并不希望他朋友投身政治,而是希望他能继续艺术道路。直到1933年,希特勒当选总理,库茨比克才给希特勒写信。而两人的重逢则直到1938年德奥合并之后。而当时希特勒以及是帝国元首,而库茨比克不过是第三帝国里无数小官吏中的一员。层级差别,不啻天地。而两人聊的多的,除了叙旧,依然是艺术。据希特勒说,库茨比克30年没啥变化,而库茨比克心里也是这么认为希特勒的。库茨比克 一个温和的德国人 库茨比克是个温和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是那个时候德国人的代表。他温和有礼,热爱艺术,不关心政治。即使是希特勒发迹之后,他也没有从中获得过多少好处。而是继续在自己底层公务员的职位上努力工作。唯一一次他动用特权联系希特勒也是为了保护一位当地保守爱戴的犹太医生。他甚至长时间都不是纳粹党员,直到战争后期入党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支持自己老友。后来战后他被美军捕入狱,在大家都对希特勒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也依然坚称自己是希特勒的朋友。实际上,在这本他回忆希特勒的回忆录中,如果不是你知道希特勒的名字的话,你根本察觉不到这个回忆中的文艺青年后来居然犯下了如此恐怖的罪行。库茨比克几乎是当时德国人的代表,他们很有素质,有知识,有文化,但是却缺乏某种意义上明确的善恶意识。正是在这一代德意志人的支持下,德国才步入灾难中。回望希特勒的青年时代,恐怕也不足以让我们回答希特勒何以会如此邪恶。传统上,一般认为希特勒家庭因素对希特勒的邪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问题是在当时的德国,这种严苛的家庭教育一点也不稀奇。像希特勒父亲这样的人几乎成千上万。而希特勒的母亲则对希特勒疼爱备至。在库茨比克的回忆中,只有在希特勒母亲去世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希特勒才最像一个普通的正常人。认真家务,督促妹妹认真学业。也许家庭因素只能解释一部分希特勒形成的秘密,他在青年早期性格中已经有一些严重的缺陷。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但是如果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国家,希特勒也许最多只会是某个极端主义小党的小领袖,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当时德国和奥匈帝国里面那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潮。再加上战争和革命带来的混乱局势,给了希特勒爬上政治舞台的良机。也许今天,世界上各大都市,依然存在着种种类似希特勒的青年,他们也许依然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和斗室之中,但是狂热的心并未熄灭,他们每天滔滔不绝的宣讲自己的政治理念。对于世界上的种种都充满了敌意,这种敌意更被他们包装进了自己的理想之中。他们既自大又自卑。这种人甚至可能就潜伏于我们身边。在此,我们只能期待,上天保佑,不要再给他们以机会。因为,真正的邪恶之人也许并不见得粗俗横暴,而是包装在文明之后的彻底的自恋与自大。
  •     读到作品结尾,也许读者们会深信,如果人们想法简单些,任何事情也就都会变得更简单。——《萨尔茨堡新闻报》这本《历史的事实:库比茨克回忆希特勒》原版对应的准确中文译名应该是《我所了解的19岁以前的希特勒》。但鉴于希特勒相关的历史文字在国内还是多少存在一些敏感性,最后的书名不得不变成了现在如此委婉的样子。由于作者与希特勒相关的特殊身份,加上他的立场和出发点的与众不同,再有就是这本书中文版本译者的翻译功力和水平也是特别的棒,作为本书的编辑,特别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从茫茫书海中发现它,阅读它,喜欢它。这本书或许能改变你曾经或通过亲身阅读获得,或间接偶尔听闻知道的关于希特勒形象的完全不同的印象。人类作为高级物种的包容性和看待问题的多面全面性这时候或许就是最好的验证。这本书的德文原版首次面世是在1953年,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只有短短的8年时间。阿道夫·希特勒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犯下的罪行还历历在目,奥古斯都·库比茨克就出版了这本他作为唯一的青年时代的朋友对希特勒的回忆录。此书在当时引起的巨大轰动可想而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希特勒的态度有了改观,但至少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希特勒,看到了那个被人称为恶魔、杀人狂的不一样的一面。库比茨克作为希特勒青年时代唯一的朋友,在40年后将两个青年当时的那段友谊付诸笔端,本着“只按事实说话”的原则。他曾因为这段过往,被美国政府关在监狱16个月。但看他笔下的回忆,我们只能相信他并不曾为这段美好岁月的经历感到一丝一毫的悔恨,对自己的朋友,他不见得完全认同,但他对自己朋友的情感是真挚的,是包容的。1904年,两个16岁的青年因为对艺术相同的爱好而在剧院相识。因为性格迥异,但由于爱好的一致,性格的互补,两个青年还是很容易就成为了朋友,一起分享梦想,见证各自共同的成长。在这期间,库比茨克见证了希特勒第一次炙热却始终不曾表白的爱恋,见证了他家庭的穷困、母亲的离世,也见证了他如何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拼命挣扎,不管是否有过对自己的质疑,希特勒都不曾放弃过,始终不曾放弃……从林茨到维也纳,两个青年不断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作者库比茨克之所以能到维也纳追求他梦想中的音乐梦想,完全是希特勒说服了他的父亲的结果,在库比茨克看来,说服自己那坚持了几十年信念的父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毫无疑问,阿道夫·希特勒做到了。在维也纳,由于希特勒梦想追求路上的受挫,也因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最终希特勒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而离政治越来越近。两个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再有共同的话题,于是在1908年,当作者暂时返回故乡林茨的时候,他们的友谊也拉开了距离。这一间断就是30年。30年后两个昔日的朋友再见面,一个是德国元首,一个是林茨小公务员。但两个昔日的朋友所发出的的感慨却是一样的:你一点儿都没有变。他们在对方的眼里除了容颜都不曾改变,不管是一直本本分分的库比茨克,还是从不曾循规蹈矩的希特勒。1970年12月7日,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一跪,现在想来仍然从内心深处感到震撼。总理维利·勃兰特代表了整个德国的态度,他们在反思历史并且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的错误,他们努力让自己成为值得原谅的人,让被伤害的人宽恕别人也放过自己。编辑手记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翻译质量不错,内容平实,较为可信。
  •     这是一本会颠覆希特勒在你心中原有形象的书!
  •     这么好的回忆录 ,竟然没人评价,一个艺术家去错了地方
  •     一个公务员玩票居然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另外翻译很棒
  •     很不错,作为孝子的希特勒,充满幻想和意志力的希特勒,因被世界排斥而仇恨整个世界,他要改造它
  •     希特勒青年朋友回忆希特勒。库比茨克是个温和的人,大概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受得了希特勒这样的人。
  •     希特勒的青年时代显示出了偏激、执着和拒世,他喜欢歌剧、阅读和争辩,喜欢以自己的一致改造东西,这些性格特点促成他走向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     重新认识了希特勒,极端的种族主义者,极高的艺术天分,会作诗,对爱情忠贞,孝顺母亲,有主见,当然性格怪异,脾气暴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