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土

出版日期:2016-3-1
ISBN:9787513320128
作者:熊培云
页数:640页

内容概要

熊培云,评论家,时代观察者。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曾任《南风窗》杂志主笔,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书籍目录

001 自序:人类尚未形成
上卷
027 加拿大华裔青年的忧虑
030 邂逅石桥湛山
032 抗日剧里的灰太狼
034 与铁牛坐禅
037 幅馆卓哉的眼泪
042 山梨一日
050 落地而死的麦子
057 从涩谷谈话到日比谷抗议
066 “同学,请把你的骨头带走”
069 宗教与迷失
075 国会故事
089 樱桃的滋味——阿信故乡纪事(一)
097 樱桃的滋味——阿信故乡纪事(二)
107 现在思考这个国家
112 “笔部队”与书籍广告
121 清朝的维稳外交——池袋夜谈
124 中国崩溃论与大正民主运动
133 武田泰淳的悲伤——学术会议纪要(一)
137 分人主义——学术会议纪要(二)
140 “在东京合作盖房吧”
148 世态炎凉——新宿自焚案报道观察
154 “Show my power”
158 请穿过布满地雷的森林——东大授课纪要
165 天皇责任与社会抵抗
174 中国会崩溃吗?
181 西山事件
187 从义战到欲战
191 小日本主义
197 媒体将日本拖入了战争——寻访石桥湛山
209 日本的三条道路——中江兆民的预言
213 国家的品格
217 八木谷的故事——秋叶原叙往(一)
225 磨刀霍霍的媒介素养
230 关东大屠杀
235 西山太吉的微笑
240 靖国神社的真正问题
246 大家在东京
250 身边的“右翼”
253 失意的记者
259 一去不回的逃兵
264 从横滨到久里滨
278 生死风土
285 “100%的日本立场”——与“右翼”交谈(一)
291 “中国一无是处”——与“右翼”交谈(二)
296 抗议声浪中的岩波书店
301 告别军国主义的几个条件
307 女儿想家了
308 言不由衷的右翼——与“右翼”交谈(三)
313 从涩谷到明治
317 两个“一郎”的一天
324 论语与算盘——从涩泽荣一到石桥湛山
328 写序言——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330 拓殖与报国
336 朗费罗的慈悲
338 风雨中抱紧自由
339 “需要光明才是真正的不幸”
342 错过胡适,错过石桥湛山
351 断臂上的花朵
352 西风吹开东土(一)
363 “踏破支那四百州”——乃木希典的春秋
366 星座与国民性
376 小中华与日本边境论
378 意义的激情
381 村八分与和解疲劳
386 东京自由女神
390 假如日本征服中国——中野夜谈
393 靖国问题——感恩还是谢罪?
399 为众人成功,为自己成仁——箱根归来
403 幸治的故事
411 困在两个祖国之间——与右翼交谈(四)
417 女儿的迷惑——竞选广告上的通缉犯
420 想起了小鹿纯子
422 沉重的幽默
423 名张的天空
427 日本刀
429 奈良屋檐下
430 京都创业课
433 社会是魔鬼——加藤嘉一来访(一)
437 仁川印象
道路与命运——卷中插画
下卷
441 归国数日
442 丑陋的日本人
444 回归人的历史与同情
445 新宿自焚案后续
447 德鲁克式的旁观者
448 鸦片与战争
450 日本与本日
451 西风吹开东土(二)
457 寂静的沉睡
458 礼失求诸野
459 在横滨想起了傅雷
465 在佐田雅志的歌声里(一)
470 可实现的乌托邦——秋叶原叙往(二)
475 中国的进步
479 高中生来信
480 皮条客的春天
488 日本的幽暗与中国的“超稳定结构”
491 地震亲历记
497 晤小仓和夫
500 NHK的烦恼
504 复活
505 感谢抗日剧
506 中间地带
511 风雨夜归人
515 历史的后怕——读石原莞尔
521 悲歌与风骨
523 从朱舜水到宋教仁
528 茨城半日与因果谜团
534 北海道的秋天(一)
536 北海道的秋天(二)
543 北海道的秋天(三)
546 在火车中向后奔跑
548 在外务省聊石桥湛山
551 凹凸结构——最后一场讲座
555 “战争来的时候第一个跑”
559 明石真人的悔悟
561 休息日
562 河上民雄的心事——秋叶原叙往(三)
567 黑暗森林——琉球纪事(一)
572 一加一等于零——琉球纪事(二)
577 人生何处不青山——琉球纪事(三)
584 赤子孤独了
586 再见幅馆卓哉
591 在佐田雅志的歌声里(二)
597 一亿总忏悔
600 “三国治”——加藤嘉一来访(二)
604 东方的土地
606 后记:如何弹奏一架钢琴

作者简介

行万里路,写一卷书。熊培云以记者的敏锐和学者的深度,详细记录了旅日期间的所见与所思。本书不仅梳理了日本自明治以来的思想流变,同时深入探讨了当今日本的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有关“日本是中国之药”的结论,注定这不只是一本日本之书,更是一本中国之书。
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至于药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日本的态度。如果认真学习日本的社会建设,日本将是一味良药,可以医治中国“弱社会”与“强个人”的病灶。如果只是看到日本在向右转、安倍在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在街头举旗叫喊,从而继续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来强化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则可能适得其反。倘若良药未成反自制苦果,将是一味毒药。
我之所以仍然热衷于寻访一些我所喜爱的历史人物,固然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我可以找到精神与思想上的共鸣,此外还有对历史木已成舟的某种伤怀。我相信这种伤怀不仅是基于古老的悲剧意识,更是我对所有尼布尔意义上的光明之子的深切回望。我想从黑暗年代里寻回一点光亮,希望那些曾经照亮过去的人也将照亮未来。
大自然馈赠人类太多的恩情。它给了人类免费的死亡,人类却没有耐心等待这份施舍,所以不仅发明了断头台并给刽子手发工资,还制造战争把无数血肉之躯送上战场。然而,我还是要感谢大自然有关生与死的无私的施舍,它教会我们要节制贪欲。因为有了这份免费的死亡,我们可以在有生之年积极行善,至于除恶的事情交给大自然就好了。
好的观念将人带上康庄大道,坏的观念让人万劫不复。当一个国家被一种坏的观念所笼罩,这个国家也就开始了它的灭顶之灾。日本当年就是这样一步步从“明治维新”滑向“一亿总玉碎”之疯狂的。在这里,“意义猛于虎”。许多人受意义的激情驱使,最终又被意义吞没。
人类尚未形成。虽然我们名义上同属人类这一物种,并置身于所谓的人类文明之中,但人类从来没有真正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误解与被误解,施虐与受虐,征服与臣服,同胞与异类,只要“我者-他者”这个模式一直存在,人类就永远有两个世界的挫折。


 西风东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宿怨已矣,夙愿当成。 宿怨与夙愿:中日和解之曲折 ——读熊培云《西风东土》 3月23日,奥巴马在古巴发表了《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的演讲,标志着自卡斯特罗执政50多年以来美古敌对关系的结束。演讲中,奥巴马更是表示,美国与古巴的历史跨越了革命与冲突、斗争与牺牲、报复与和解,现在应该把过去抛在身后,一起面向未来。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是啊,究竟有多大仇、多大怨,使彼此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呢?化用图图教主的“没有宽恕便没有未来”,我们可以说“没有和解便没有未来",毕竟在这个信息化造就的小小地球村里,国与国之间就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街坊。所谓“天下皆亲,生息与共”,说到底我们都是人类之子,总要一起面对未来。 熊培云的新书《西土东风:两个世界的挫折》所切入的正是“和解”这一命题。但由于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中日之间和解似乎并不那么顺畅。 说到日本,我们的教科书上一贯会说它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常常挂在嘴边的却是”小日本“一类的蔑称。这里,一方面自然是地理上的牵扯,另一方面是历史上的牵扯。所以,当抛却了偏见、情绪之后,我们究竟对这个国家、民族到底了解多少呢?不得不承认,在对日本的认识上我们是十分有限的零散的模糊的,乃至无知的。 正如88年前戴季陶在其《日本论》一书中所说: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 据说当年甲午战前,日本人曾多次化装成乞丐前来中国考察、刺探情报,可见一斑。 熊培云这本《西风东土》以游学日记的形式,写下了他在四个月的时间(2014年6月10日至10月15日)里从北海道一路到冲绳对日本的观察与思考。全书乍看上去比较细碎,但不乏充满了大量可供发散性思考的内容,比如书封上的几个问题:日本右翼最相信什么?日本大学为何抵抗政府?日本人是向西方学坏的吗?中国最该向日本学什么? 这里,全书主要是围绕着两个大线索展开的。 第一线索,中日两国在历史与现实的之间的恩怨纠葛。 谁都知道,在整个古代,即华夷-朝贡体系解体前,日本所扮演的一直是乖乖的小学生角色,当然也有”不老实“的时候,比如明朝沿海倭患,这就不必细究了。两国关系的转折点发生在近代遭遇了西方列强之后做出的反应。 1793年,英国使团来华向清朝表达通商要求,但乾隆在致英国女王的回信中说了一通”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来货物以通有无“的话,拒绝了这一桩买卖,走上了闭关锁国之路。直到1840年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才不得已被迫打开国门,形势非常被动。同样,发生在日本的则是1853年的美国黑船来航,较之清政府做出的反应要积极主动许多,继而开始掉头效法欧美,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倒幕维新,更换体制,顺应潮流。 但是日本却由此走上了扩张之路,吞琉球、侵朝鲜,并一路伸到了中国本土,直到1894年爆发甲午海战,老大帝国一败涂地。再往下,就是从1931年持续到1945年的”十五年战争“。而当下,双方在现实中的各种怨结、争吵、冲突,诸如岛争、拜鬼事件,也都是源于这段历史的延续。 在书中,熊培云提到了“和解疲劳”一事: 表面上的分歧是,日本担心中国没有解决“未来的问题”——中国崛起将会对日本构成威胁;而中国担心日本没有解决“过去的问题”——历史问题不解决,军国主义就会卷土重来。 言下之意,真正需要和解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毕竟两国要面向未来: 历史已经发生,历史和解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篡改历史。现实仍在变化,吉凶难测,和解的价值在于它能让我们逢凶化吉,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尊重历史,就不会忘记罪恶;尊重现实,就不会活在仇恨里。 可是和解的问题似乎又没那么简单。现在来看,日本当年发动侵华战争可谓愚蠢至极!而战后之所以没有像法德那样达成和解,一是战后秩序的主导权操控在苏美手中,二是国内很快陷入了争权夺地的内战之中。再加上后来的冷战与意识相态冲突,错过了最佳和解时机。 当然,如果细致地来看,很多时候中日矛盾都是被官方、媒体等挑动起来的,是一种政治(市场)手段。正如熊培云说的,“政客鼓吹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力。”除此,也是为了转移、掩饰国内矛盾。一旦放开视野,我们所看的绝不是媒体所渲染的那般境况。 第二线索,日本国内“大日本主义”与”小日本主义“的沉降起伏。 看横店抗日剧长大的我们,常常听到“大日本帝国”“大东亚共荣”这样的说法,这便是”大日本主义“,即对外扩张主义,是一种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正是这种“大日本主义”,不单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无尽灾难,也给日本本土造成了巨大劫难。 与此相反,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人物石桥湛山却提出了“小日本主义”。一般在我们日常语境中,“小日本”是一种调侃和蔑称。但这里的“小日本主义”实则是一种积极的主张:不要侵略中国、不要侵略亚洲,集中精力发展产业,提高国民福祉,建立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小日本主义”是反战的,是建设的,真正的爱国主义。 在日本军部不断扩大对华侵略时,石桥以《东洋经济新报》为阵地,在1911年就明确提出了“小日本主义”,挥动利笔,向扩张主义发起不懈的攻击。但悲剧的是,一如当时提倡建设、合作、改良的温和自由派知识群体在中国被排斥,而最终逐渐走上激进的革命道路一样,石桥的主张也被他的国家抛弃了。 如同何伟(彼得·海斯勒)在《甲骨文》一书中一路追寻考古学家程梦家的足迹,熊培云在《西风东土》中一路搜寻、挖掘的则是”日本的胡适“石桥湛山。在游学过程中,几乎逢人就会打听石桥的事迹,但应者了了,在日本很多人对石桥几乎一无所知。 熊培云不无感叹地说,除了受益于美国的扶持以外,“日本能在战后迅速转型,实则是因为明治以来的日本不仅有国家主义,更有自由主义,当国家主义的石头被搬走了,被压制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自然会很快地成长起来。”提及这一点,则不免让人联想到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其内在理路也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回归,但参看当下的时局貌似有点儿停滞、倒退,置此不必多言了。 当然,由于受国际局势之困,战后的日本国家主义毒瘤没能像德国法西斯主义被完美切割,“大日本主义”思潮依然多多少少地潜伏在这个国家的角落里,比如媒体上常提到的日本“右翼势力,具体表现是”反中憎韩“情绪、参拜靖国神社等。 最后,这两条线索汇集一处所展现的是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考。 这本书好就好在,它不是按照历史、政治、文化的单线宏观思维来记述的,而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入一个个的个体、深入生活之中的采写。其间访问对象涉及到各色人等,有学者、议员、律师、杂志主编、记者、家庭主妇、企业家、小商贩、皮条客、大学生、公务员、抗议者、九旬老人、旅日流放者、侵略者和被屠杀者的后代,甚至右翼作家和出版人,他们的悲喜遭遇无不融贯在充满诗性与哲思的字里行间。 而且笔下的每篇旅行笔记丝毫不来马虎的,每天一早起来先是浏览日本各大媒体新闻,然后背一个大相机和电脑,在朋友的帮助下走访各种人物,跟人家一边聊着天一边做记录,最后晚上回到公寓整理到夜里一两点。既分散又连贯,所以都能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例如维护和平宪法、新宿自焚案、日本老人自杀、寻踪宋教仁、关东大屠杀、琉球纪事等。 封面有一句话是说,日本是打开未来中国之药。对于药性如何,熊培云说: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日本的态度。如果认真学习日本的社会建设,日本将是一味良药,可以医治中国“弱社会”与“强个人”的病灶。如果只是看到日本在向右转、安倍在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在街头举旗叫喊,从而继续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来强化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则可能适得其反。倘若良药未成反自制苦果,将是一味毒药。 这句话深具警思之意,但除却国家、社会层面,就个人层面而言,我们在追求自由时不要忘了担起责任。如果一任自由(权利)而忽略责任(义务),那这个社会只能是沦为霍布斯丛林,也即弱肉强食的互害型社会。所以,这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考点,也是作者的一份期许吧,一如其在《自由在高处》所言,”为自由而担责“。 此外,还有作者提出的”人义“概念,即一个人对自我、他人、世界及命运所抱持的意义上的理解与看法,也是很值得深入思味的。花了两天,终于熬夜将《西风东土》读完,果然期望不负我望,然而一本好书,永远没有读完的时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为寻一个信得过的道理。这是熊培云写在扉页上一句话,这正是许多人朝思梦想的”诗和远方“,但如果真正去施行,又何其艰辛!这是一位”坐得住书斋,下得了田野“的时代之子。不得不说,在读书时我们可以读到各种人、故事、景观等,但阅读的最后落脚点却是看出一个作者的精神品格,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而这,已化为了我的一道人格榜样。 行吾,3月26日
  •     最近,围绕南海问题,中日之间的摩擦越来越激烈。就在最近,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称,他如果在东亚系列外长会期间能同王毅外长会晤,将谈及南海问题。而据日本共同社披露的即将上日本国会审议的2016年版《防卫白皮书》概要。对于中国的海洋活动,白皮书表明危机感称「切实推进既成事实化」的姿态很明显。我们的外交辞令也愈加激烈。不过,我们在强烈表达我们的不满时,是否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思潮?今天,「大阅读家」将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日本和中日关系的观点。「大阅读家」的主业是读书,为大家推介的书叫《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作者是《南风窗》前主笔熊培云。1纠结的对日关系当代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极其矛盾和复杂。比如,我们大多数人都平均看过20部「抗日神剧」——诸如「裤裆藏雷」、「手撕鬼子」、「手榴弹打飞机」……甚至在电视剧《雪豹》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来自日本的反战人士小林惠子的母亲一栏中写着武藤兰。抗日剧《雪豹》中开起了武藤兰的玩笑,但这到底是羞辱了日本右翼,还是丢了自己的脸?我一个反战人士,成了武藤兰的女儿了……日本AV女优武藤兰与抗日神剧联系到了一起。于是「抗日」这件严肃的历史课题,变成了一件娱乐话题。「抗日神剧」的「娱乐化」,实际上也导致了中国人,特别是年青一代人对历史失去了客观的认识。正如今日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国产动画《喜洋洋与灰太狼》,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并不是羊,而是灰太狼——因为动画里,受伤、被捉弄的总是灰太狼。一个本来是「恶」的角色,却变成了大家喜欢的角色,原因其实很简单——娱乐化的影视剧「既鼓励了仇恨,又模糊了是非」。另一方面,中国人对日本又是极其向往的。近年来,到日本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而且一到日本就尽其权力购买日本电饭锅等。在这里,「大阅读家」并不鼓吹必须购买国货的民粹主义,民众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这本身是人的一种属性。中国人买日货,更多地表明——对国产货质量无法竞争得过日货的现实。国人对日本的向往还表现在简洁、整齐的日式生活。从《人民日报》倡导的「极简主义生活」也正起源于日本,极简即精致,成为今日国人相当一部分人群追逐的价值。日式极简主义生活成为近来不少人追捧的生活模式我们既怨恨日本人对「靖国神社」的顶礼膜拜,又由衷赞赏日本人在体育赛事后,不留下一片垃圾的素质。又爱又恨、又嫌弃又羡慕……这种纠结的对日情感,最基本的原因是国家的价值观与人的价值观进入了一种互相交织的混沌状态。2两个不讲是非观的稚童中国人对日本的纠结复杂情感,而日本同样对中国的感情复杂。相比于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不同,据熊培云的《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一书中的描述——鼓吹军国主义复辟的日本右翼并不是日本民众的主流,对于大多数日本民众而言,和平才是主题。比如在橘玲的《括号里的日本人》一书中,就有一个有趣的「世界价值观调查」,在问及「假如战争爆发,为了国家你会积极参展吗?」这个问题时,日本人回答「会的」只占15.1%,而中国大陆、韩国、美国、俄罗斯分别为75.7%、71.7%、63.2%和60.6%。日式极简主义风格的生活方式受到中国中产阶级的欢迎而日本右翼搞的一些针对中国的集会游行,往往也没有什么民众响应,一般都是50多人的集会。而我们看到的新闻,往往就觉得日本完全被右翼把持了。这种现象,就叫做「新闻挟持」,新闻其实是不可放大来理解的,这是因为——一、新闻只报道小概率的事情,才叫「新」闻;二、新闻代表背后利益集团的价值观;三、新闻夹杂着记者的「私货」。「不愿打仗」的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也在下降——根据一项调查,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为80%,而如今日本人对中国的憎恶度为80%。所以,两个国家的人民和政客都是互相讨厌和互相鄙视。3中日关系的未来路在何方?如果只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中日交恶的最终影响是中日两国,坐收渔人之利的是美国人和俄国人。怕别人坐收渔人之利,是影响当今大国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世界格局博弈的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与大国交战。所以,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大国关系存在着某种稳定性。而美日似乎也是拿住了中国的这种心态,所以,在南海问题上那么跳,无非是想挑起中国对东南亚小国的战争。对菲律宾的战争,中国的胜算接近100%。不过,美日却认为中国并不一定能承受其结果。美日在全球的宣传,会导致中国陷入世界外交的被动局面,甚至面临经济制裁。但是,对菲律宾不打仗,对中国也是不利——因为菲律宾这样的小国都能欺负中国,显然有损大国威仪。不过,世界政治是大国的政治,世界外交是大国的外交。即使会面临外交的暂时被动局面和短暂的制裁,也不会对中国造成根本的损害——对于大国们而言,中国跟邻居打一架,关自己何事?所以,对菲律宾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要打一架。世界是盘棋,如何落子?「大阅读家」认为熊培云在《西风东土》中的部分观点是比较软弱的——比如他认为,日本人是爱好和平的,但是因为中国对日本的不友善,导致了日本民众的反华情绪高涨。日本,这个民族具有骨子里的「背叛」、「短视」、「呆板」。在日本历史上,有着两种战略思想「和魂汉才」以及「和魂洋才」——即中国宋朝以前,日本人在保持其大和民族的灵魂前提下,吸收中国的文化技术制度;中国清朝以后,日本人则在保持其大和民族的灵魂前提下,吸收美国的文化技术制度。但是,无论是「和魂汉才」还是「和魂洋才」,日本人最终都不仁不义地「弑师」,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偷袭珍珠港。这两场战争,恰恰又暴露了日本人的「短视」,缺少全球大战略的眼光。所以,要改变对我们有利的国际局面——对日强硬是应有之义,我们不能因为日本人不喜欢我们做什么事,我们就不做什么事。学者熊培云在对日问题上,有着明显的「文人情怀」,这样的情怀虽悲天悯地,却过于软弱。此外,日本人是极其「呆板」的,他们做事情,很少考虑实际而唯权威是瞻。我们小时候都看过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觉得「一休哥」好淳朴好聪明。但其实「一休」贵为法师,却是一个色情狂,风流一生——爱喝酒爱嫖妓。话说,一次「一休」看中一个来上香的女施主,要人家留宿陪自己一度春宵。女施主当然言辞拒绝。女施主回到家后,跟丈夫提起这件事。丈夫说「和一休和尚同寝,必有福报,你去与他分流一夜我不嫉妒」女施主便回到寺庙,找一休开光。一休打开门又关上了,说我一开始有兴致,但现在没了。女施主回到家后,又告诉了丈夫。丈夫又赞美道「天下老和尚心动时则动心,心不动时则不动心,诚如行云流水,清洁非凡人也」多么「呆板」的人呀,对权威的膜拜达到了一种愚昧的状态,所以,他们信奉天皇,一想不开就要切腹、自杀。历史上的一休,可不是像动画片里面的那么可爱清纯,而是一个好色的猥琐大叔。《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是一本好书,一篇小文还是讲不完,请继续关注「大阅读家」下一篇关于此书的讨论。本文为「大阅读家」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这是一篇很奇怪,但却应该很好读的文章。可能在下班的地铁上,就能把它读完。它的内容是来源于2016年3月在朝阳大悦城单向书店中熊培云先生《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一书的新书签售沙龙上,来自中日双方五位意见代表的发言汇总。肯定不是速记,因为有些细节我也遗漏了,也不是读书笔记,因为很多问题我本人并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背景知识,所以只好把听来的信息直接铺在这里。但是,我仍认为这是一场令人感到满足、开放和圆润的一场思想碰撞,它远远超越了我直接从电商手里买一本书,宅在家里读所能获得的价值。中国和日本之间,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如果能多一些这样充满理性和包容态度的对谈,那么一定是人类智性的精神生活、以及人性光辉的一大财富。以下文字是当天沙龙的内容摘录,分上、下两次发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分享,谢谢。熊培云撰写该书的原始冲动来源于他在法国巴黎读书的经历。为什么法德之间在二战之后可以达成和解,而中日之间的和解却一直没能达成呢?因此,他借着在日本游学的机会,采访了日本各界,包括右翼分子,用理性与温和的力量探究日本社会,并从中不断为中国寻找可以借鉴吸收的方面。他提到一位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鲜为提起的前首相——石桥湛山。他在日本“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背景下,提倡“小日本主义”。这里的“小”日本并不是我们常用来称呼日本侵略者的那个称呼,而是用更加客观的眼光看待日本,找准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精耕细作,实现经济增长。熊培云认为,在日本,看似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常常看到政府的“奇葩”言论,感到威胁感十足。不过,在日本国家、政府的权力是不及更加强大的社会力量的,所属state的权力被社会压制的严实(笔者质疑:那选票又都是从哪儿来的呢)。并且,日本在二战后所制定的《和平宪法》,实际上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进步,因为它剥夺了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的权力,真正做到了“把权力关进笼子”。我们讲“战争是内政的延伸”。一个民主国家与一个专制国家相比,民主国家结束战争会更加容易。另外,他还讲到“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就是说不仅媒体人要有基本的报道事实的素质,我们读者在对待媒体的态度上,也要更加警觉,要进行独立的思考,要培养分析媒体消息的能力,谓之“媒介素养”。孙歌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孙歌教授提出了一些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的看待历史、社会与媒体的方法。她鼓励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去看待问题,不要被别人的话语体系牵着鼻子走,而是要渐渐形成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现今媒体创造了太多的二手事实,我们常常从别人笔下的世界看待问题。但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客观事实并不在主观意识之外,而是我们结合自身经验后的一种选取。另外,对于“左翼”、“右翼”一说,也是很危险的一种分野。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右翼的小伙伴在极右的道路上走啊走,就遇上了他左翼的朋友。这就是说很多时候,立场是用来在辩论时“救命的”,而不是真理本身,所以我们要慎重的处理。到了不同的文化土壤下,对于“左右”要在具体语境中具体分析,而不能当做棒子来打人。对于和解这个问题,孙教授是这么看待的。谢罪+原谅=和解,所以和解,在政府层面是缔结和平条约,而更多的内涵在于民间层面。因为国家是没有情感特征的,我们看到的一些所谓人格化,是意识形态的需要。话题再聊到熊老师提到过的中日之间与法德的对比。要注意的是尊重历史发展的逻辑。真正的矛盾并不是法国人与德国人之间的矛盾,而是德国人与犹太人之间的。而且,法德之间发成的和解是在美苏的冷战结构下达成的。50年代德国投降,而直到70年代,才出现了那“惊天一跪”,而此刻,正是苏联与德国恢复邦交之时。再看看中日之间,1951年,在美国的控制影响下,日本与当时的中华民国签订了《旧金山条约》,而1972年才与中国签订的《中日友好协定》。所以二者之间无法直接对比。其实,国家之间与人民之间不愿发生战争的状态即是和解。中日之间还有很多遗留的问题没能解决,像是细菌战,到现在一位叫做王选的人一直在日本不断进行上诉,日本好多律师都在帮助他。对于中日之间发生过的历史现实,我们中国人能把这种记忆变为对我们最好的可能性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最好的处理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呢。那么就是去阻止这些事情再次发生。对于中日之间,要看懂两者之间相似的“因素”,极其本质上结构性的文化特质的不同。中国人一直有的心态是什么呢?是一种自大,以及与之像是黑与白一般存在的自卑。从过去的日本宗主国再到后来近代的衰落以及民族的伤痛,这种矛盾的自大和自卑是一种捆绑。而日本人呢?则是因为其在现代的成功发迹而形成了优越感。看到中国很多地方都不够现代化。中国人,较之日本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太缺乏自由。所以我们的行为中有很多散漫的做派,因此也随便扔垃圾(因为熊老师提到某大学学生一边高唱民主自由,一边乱扔吃剩的骨头,他愤然地表明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随便吐痰等等。那么我们中国人应该怎样克服这种自卑与自大呢?我们需要虚心体察对方的逻辑,多去倾听日本人的声音,多去思考他们对一些事物看法的原因。而日本人则应该多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去克服优越感。其实这样的沟通也有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一个社会,若是内部的歧视可以解决,那么自由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奴隶是发动战争最好的工具,有自由人组成的社会很难发动战争。不过我们始终要注意,不要总是谈概念,因为概念总是有其有效性和有限性的。中国是一个不断流动的社会,日本则是一个相对流动性小的社会。刚才熊老师提到的一个“媒介素养”这个词,让人想到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3.11大地震,在一个国家危机饱和时,就是观察一个国家机制的时候。当时日本人国家实际上出现的反应与媒体平日里反复复制的理念不同,所以社会的论调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要理性看待媒体声音。我们在处理中日的问题上,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国家政府,逃避个人责任,这是不行的。孙歌教授还提到了她两位日本朋友对中国的有趣评价,一位是做杂志的,一位是朝日新闻的资深评论员。一次其中一位日本朋友在中国坐公交车。上车的时候,如果是日本人,是会排成一个很规整的队伍,按顺序上车的,在中国是排出了一个貌似是队伍的队伍,然而在开车门的瞬间,这个队伍崩溃了,大家还是一拥而上。一位彪形大汉,抢到了车上的一个座位,然而反转的是,在车过了几站,上来一位老人的时候,这位彪形大汉又把自己的座位让了出来。这位日本朋友觉得很好笑,既然会让座,那么又为何要去抢座呢。这就涉及到中国社会中一种潜在的道德律制约,它是很有趣的。另一位日本朋友这样形容中国,说在日本,我已经可以预知自己二十年后的样子,而在中国,生活简直太刺激了,下一分钟是什么我都不知道!(这不应该是高级黑吧笑)所以说,评价者、被评价者身份的置换,以及外人对一个社会的理想化。我们都要很谨慎的去看。止庵止庵老师是这么评价熊老师的:熊老师是一个很紧张,很严肃、“严重”的人。国家需要这样忧国忧民的人,也需要一些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提出一些观点。虽然止庵老师去过日本很多次,不过每次都是去逛旧书店、泡温泉(笑),很多问题也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开始引起了思考——什么才是止庵老师的日本观,以及中国观呢。止庵老师先提到了“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并从在东京池袋街头遇见的一件小事说开来。一次,他在池袋的一个很大的十字路口边,看到一位日本右翼正在高声做有反华内容的演讲,一大群人都围在周围,看起来在听的样子,止庵老师看到这个阵仗也是惊了。结果没过一会儿,对面的绿灯亮了,结果这群人如鸟兽状散去,没有一个人留在原来的地方,除了演讲者。原来这些人是等红灯的啊!由此,他发出感慨,如果此时媒体记者拍摄两张照片,一张用来做右翼反华势力膨胀的宣传,一张用来做反面的宣传。一定很有趣。所以说,很多媒体报道,我们真的要辩证的看。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对中日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感到很扑朔迷离。似乎在7、80年代中日关系蜜月期间将中日友好关系宣传的如火如荼,而后的21世纪,中日友好医院却又去掉“友好”二字,变为“中日医院”。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一会儿友好一会儿又不友好的。熊先生提到的“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这句话,其实它第一次出现是在1944年《杂志》对谈上,鲁迅先生对内山完造说的。然而,止庵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这药,中国吃吗?还有一个问题是,吃了这药,能管用吗?都要再想一想。其实有时候,大家讲的鲁迅先生的“这部作品现在仍有现实意义”的潜台词就是“其实没起什么作用嘛”(笑)。止庵老师说自己可能是用一种比较悲观和消极的心态看待这些事情。他认为,我们分析日本社会时,除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不能忽略麦克阿瑟对日本产生极大影响的那7年。日本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认为日本由此成为了西方国家的一员。日本社会一定有它的问题,但是那是一个正常社会中会出现的问题。一个社会肯定会有问题,但是在这个正常社会的范畴内,那么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待续,接下来还有两位嘉宾的发言,分别来自传媒大学教授刘建平,以及当天的特别来宾,日本籍的活跃在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加藤嘉一)来自传媒大学的教授刘建平先生认为,在一些法律问题上,“文学语言”的使用泛滥。作为国际政治条例,要分清是以何种对象进行研究,而不是使用“想象的语言”,用“文化”来解释一切。他比较悲观地之处,中国人的缺点在于缺乏组织,且公共理性没有形成。对于中日“和解”这件事情的定义没有基本的知识。中日之间并没有正式结束战争状态。当年由于我国人才的青黄不接,导致在国际法的研究上面有所前欠缺。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抗日。现代化建设与一个国家表达尊严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要促进形成一种民意的表达机制。人们常说,弱国无外交,其实不如说是弱民无外交。正式因为国家弱,才需要更灵活的外交手段。刘建平教授认为所谓“中国向日本学习,还是日本向中国学习”这件事很难解释。他认为这是一种对于国家间人情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国与国之间没有“老师”。他建议国家要把人民更好的组织起来,并且在国家层面的表述上,少做文学表达,而是要多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国际政治以及国际法的专业层面上,对中日两国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一位嘉宾,也是在场唯一一位日本人——加藤嘉一。他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之前各位嘉宾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个回顾以及回应。第二是探讨一下中日的和解问题,分别从国家层面到人民的层面。第三个问题是探讨一下作为日本公民对于中日关系的想法。首先对于熊培云先生提出的“媒介素养”问题,他认为日本较为强调媒介素养是有其原因的。日本作为二战发动国家、战败国、曾经的军国主义国家。老百姓现在反思起来当时的国家以及媒体无所作为,不仅如此,还进行战争宣传欺骗国民,导致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并在战后,日本陷入一片废墟。日本从那个情况下重新回归国际社会,人们从中学到了深刻的教训,如果不强调媒介素养,民主也会有可能退潮。而知识分子在这之中就要有所作为,要起到防止国家欺骗国民的作用。而现在的日本国民,基本上也时刻抱着对媒体警惕的态度。”作为一个公民,其对外的行为,自我认同要清楚,要认真的去挖掘自我。日中之间要在多层次之间进行碰撞,现在中日之间能进行现在这样的对话,其实是证明中日之间在历史上首次平起平坐了。作为一个“后泡沫年代的日本人”,如何处理日美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如何认清并摆正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放弃日美条约”是一种“大日本思维”,而“把握个人生活”则是更为符合日本实际的“小”日本思维。过于强大的社会可能会有毁灭社会的倾向。在文学描写中出现的日本,很多都并非是真实的日本现状,是”假的”日本。如何客观的看待日本?要注意的是二战后的日本与现代日本也很不相同。作为个人,更多的带着个人主义的思维去看待具体问题,减少国家主义思维,在公民常识教育之上,更多的进行人本教育。比如说美国,就是一个“爱国主义”及“个人主义”高度融合的一个国家,我们经常会看到见到美国国旗情绪激昂的美国人,但是同时也对他们不认同的政府行为进行批判。在日本,年轻的小朋友不太认同自己的国家,对于“国”这个概念很敏感,这便是“社会”膨胀的后果。在中国,有些爱国的行为却并不健康。其实爱国应该作为一种动力,批判是为了国家更长足的进步。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理解国家,才可以更加理性平和。日本文化在过去,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包括后来的孙子兵法以及一系列中国古代思想都对日本有深厚的影响。而二战之后,日本从一片废墟中高速崛起,先行成为发达国家,并在亚洲占有领先地位。日本无疑是有着成功的发展经验的。在这其中有几个个问题,中国可以加以借鉴,并以此为警示。第一是对美关系的处理,第二是国民收入的提高,第三是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第四是泡沫经济问题,第五是老龄化社会问题。日本在处理这些问题上,都有着先行者的经验。对日本在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上进行研究,可以尽量减少中国面对同样问题时产生的损失。然而中国比日本更加残酷的现实是,当时日本在处理这些国家及社会问题的时候是“先富未老”的状态,而当今中国却有些“未富先老”。所以建设更好的国家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完)参考阅读:熊培云:中日之间为何未能和解?刘建平:互相厌恶、仇视对中日两国都是悲剧加藤嘉一:日本战后的腾飞托了中国的福王选博客:中日之间在法律上结束战争状态了吗?中日之间有和平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种重新发现日本的感觉,就好比真相我们永远只能了解到看上去似乎是真相的真相一样,了解一个人一个民族不能非黑即白的分辨,还是要发到假设小心求证!
  •     着重贩卖了一些有名或普通日本人的观点,明知道吸收不到多少营养还是翻看完,基于两点,1.观察他的日记体写作,2.关于日本的了解增进。 熊文章感性太多于理性,应景多于长远的思考,政治的多余情感的分析。 后记他女儿的诗,10岁写得,这种理性让人有点怕。
  •     这本日记体的游学记录丰富了我对日本的认识。日本社会相对中国有太多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保留着东方文明的传统。但现实是两国渐行渐远,日本也在慢慢放弃战后的和平以及关注个人生活小日本主义。 但我也很赞赏安倍为代表的思潮和社会运动,不失为一条“使日本重新伟大”的道路选择。
  •     不如熊培云其他的书好看,也许是看多了吧,总感觉这本书写得有点流水账,没有之前那么强烈的批评。
  •     静读2017-23#期待良久的书,果然没让我失望,已然成为笔者的粉丝!占大篇幅的并非风土,而是政治战争乃至日本与我国的恩恩怨怨……
  •     以日记方式记录了他在日本的访问生活,为期四个月。给我们展现深度剖析了一个日本。总体来讲还不错 作为普通读物,如果是学术研究就差很多了。
  •     于自己而言,是了解和思索日本社会的入口,自此不再在简单的民族主义与国民性上做停留。学者真学问。
  •     作者有很强的新闻抱负和情怀;易读、贴近生活,注重感受;除了书本身,同作者提及的一些“善意”、“赤子之心”的感悟,更能产生共鸣。
  •     了解了日本的政治动态。大概和中国一样,年轻人是不关心政治的。
  •     看过一半已经实在读不下去了,反反复复的无病呻吟。
  •     写得有点琐碎,还没有完全读完。
  •     熊老师不写诗的时候我还是很喜欢的 赞
  •     慈悲与智慧,当真该是此生不渝的追求。
  •     挺厚的书还没读完,但是深深同意作者的观点:中日可以互为药方!但是需要两国领导人有更深的智慧和更远的眼光.
  •     四个多月,600多页的日记。形式上有点杂乱,除了寻访石桥湛山,似乎没有更突出的主题。但也因为是日常所见,从观察者的角度看到了更多的细节。包括交通、医疗、大学、食堂、出版社,接触的人有教授、记者、学生、右翼、旅日华裔、歌手、议员等等,地点北海道到冲绳跨越全日本,也算是一种全景展示了。
  •     换脑子时读一读的
  •     #DayOne#
  •     贵在真诚,仅能认为是见闻录,系统性和理论深度不足,学术价值不大
  •     越来越喜欢这种类型的书籍了,是作者的游记。开始读的时候觉得他挺装的,后来越来越觉得他还是很有想法,写到女儿的时候特别真诚。但也能够感觉到有些话他还是没有那么大胆的敢说出来,中日关系嘛毕竟很微妙。
  •     大年初一一口气读了四百多页,终于读完。
  •     熊老师的新书,网评说是“失望”,但个人觉得是一本很好的关于中日的开拓视野的书,虽是日记体,但很多观点很好,值得思考。序写得也是极好!依旧是
  •     邂逅:2017.2.图书馆; 旅程:2017.2.6.-2017.2.14.; 地点:坡; 颇有启发的对中日和解的思索与努力。
  •     2017第46本
  •     瞎几把矫情
  •     看起来还不错——关于历史和解的基础:自由主义者,虽然论述会比较零散 已经读了一半,感谢作者指点的政治哲学与传播学门径 那些说废话太多的,不妨考虑一下本书主要面向什么群体,再从阴谋论的角度设想一下,你们会发掘到这本书的更多趣味的
  •     熊培云的书,不可不读啊
  •     很多人对日本社会秩序和公民的素质都是一边倒的好感,但客观的说,中国有中国独有的好处,日本有日本的问题。
  •     讲实话太啰嗦。老梗反复讲,四五百页还是没说清楚,并且认为感到有种祥林嫂的抱怨感。明明也是普通人而已。
  •     对日本国家的了解,一直处于电影影像的认识,对大和之美别有倾好,读《西风东土》增进了本人对日本社会形态的认识,作者在此书中对旅日间经历的客观反映,对现实问题的深思,为我打开了认识日本的新视界,跳过和谐的市井,更多的了解到日本社会所暗含的深层次问题,包括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以上因素对于国家性格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彼国社会发展中亦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熊对现象的客观反映及其所秉持的中间立场使我很是受教!
  •     四个月,51万字,佩服!
  •     由于是日记,因此事件非常琐碎,不方便读者总结一些观点,不过读完后发现自己对日本的认识实在是太少,算是很好地开了一次眼界了。
  •     日本与中国的相似也许只有外表,而文化以及传统只能说同宗而天壤之别。我们在不断夸大仇恨的同时,也在妄想般地小看了两国文化、传统之间的距离。
  •     接到熊老师这本沉甸甸的《西风东土》,压在箱底,直到上个月才把这么厚的书拿出来看,既然是写了日本,也常有东野和村上的文字里的轻灵,可絮叨与流水账般的事无巨细总会让部分读者在百无聊赖的轻灵文字里,爱的更爱,恨之更恨,有人说过,无法大雅,那就大俗,总不着半俗不雅,这本书也是一种极端,适合在春天的周末,从阳光洒向窗台后面的懒人沙发就窝进去看,一直看到半夜用长镜灯柔弱的灯光照着看,看的没滋没味,看的好无波澜,看的心若止水,鸡犬桑麻,万籁俱静,噤若寒蝉。
  •     泛泛而论,并没什么深入的思考。读的时候想快快读完,但读完后合上书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好像真的和作者来了一次日本之旅。作为一本游记很不错,但如果你想从这本书里找寻日本社会,那还算了吧。
  •     感觉太琐碎和长篇大论了,感觉应该花心思梳理总结下,这么一大厚本,其实真正值得看的也就十分之一都不到;个人化色彩太明显,论理的技巧粗糙,时刻展现着没有底气的傲气;最大的感受是这种记者的敬业和毅力,这么一大厚本的日记能够完成,而且事无巨细也是非常不容易
  •     旅日日记,旅日之人读来别有感触。书中的第一手资料,阐述、记录,而不加以自评,引人流连。
  •     看到一个医生推荐的,作者的日记居多,空话大于内涵,也不觉得有多少文学价值抑或有用研究吧。不推荐
  •     日记的体裁决定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之琐碎,六百多页的篇幅也过分冗长。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熊培云用自己游学的经历为读者打开一扇窗,书中对于人生意义和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的论述也颇为精彩。期待他关于人生意义的专题著作。
  •     无趣,无意义,无价值。
  •     很客观的对日本社会的思考。
  •     这是17年看的第一本书,熊培云是本人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家,这本书是他的一个日本游记的日记,很难说好与坏,知道了石桥湛山和他的小日本主义,想起去年我去日本的时候,父亲问我为啥去小日本那种地方,过年回家的时候听奶奶讲那段历史,他们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对待日本和我们这一代完全不一样,拉贝有句话 可以宽恕,但不能忘却
  •     正是因为历史通常是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常以正义自居,我们便误以为永远是“正义必胜”了。
  •     看完了熊培云六百多页的《西风东土》,相比《自由在高处》更喜欢他以这样的日记体写作,好似跟着他一起在日本游学了半年,透过他的眼睛他的思考了解这个离我们如此近的国家。“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至于药性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中国对日本的态度”
  •     江西永修人
  •     中日互为良药,亦互为毒药。图图主教说,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中日和解之路,其漫漫而修远~
  •     1.真正的自由,不过是要求你的欲望以他人的恐惧为界。
  •     更多角度看问题,也许可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一味的埋首自身可能说不定只能看到更多的不可能和事与愿违。一直很喜欢作者思考的方式和叙事方式,从《一个乡村里的中国》到《自由在高处》等等书,连续看了好多本,都觉得很吸引人。
  •     感觉作者没有放开 注水过多,有失精彩
  •     在流水账中提炼真知灼见真是一种考验
  •     四个多月的日本游记 以日记格式娓娓道来 对于石桥湛山的寻觅作为主线 和不同学者,政治家,记者的采访和交流 有很多微妙有趣的新知 也有翻过便算的闲谈 很赞同里面说的一句话【历史有太多的偶然性,我真的无法相信什么正义必胜,真正左右世界历史的是各种力量的角逐,正义只是其中一种而。纸上的历史只是胜利者和幸存者的断章取义,不及真实历史的万一,也正是因为历史往往是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往往以正义自居,我们便误以为永远是正义必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