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6
ISBN:SH10360-160
作者:[美] E.弗洛姆
页数:163页

《逃避自由》的笔记-标记在正确的版本下才是正经事 - 标记在正确的版本下才是正经事

只要一个人是此世界的完整的一部分,只要他没有觉察到个人行为的可能性和责任,那么他便不必害怕这个世界。当一个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时,他便觉得孑然孤立而面对着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挣扎着争取对自己人生完全负责的权力,说起来可以是简单的,而自人出生与家人建立起很深的“原始关系”,人的成长包含了逐渐个人化摆脱“原始关系”的过程,便产生了想要完全放弃其个人独立的冲动,想要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藉以克服孤独及无权力的感觉。
作者讲到,原始关系阻碍了人类发展人性。原始关系透过宗族、社会或宗教让人们发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非以一个人的名义。这些关系阻碍了人的发展,但使人感到有安全感,免于最痛苦的——孤独、怀疑。也许就像《狂热分子》里说的,大部分人并不是追求自由而是追求统一化,把自己全然交付出去。
如果人类个人化过程所依赖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条件),不能作为实现个人化的基础,而人们又已失去了给予他们安全的那些关系(束缚),那么这种脱节的现象将使得自由变成一项不能忍受的负担。于是自由就便成为和怀疑相同的东西,也表示一种没有意义和方向的生活。我觉得最后一句亮了~
讨论了中世纪人们的生活,就很自然地与现状对比,人们脱离了过去那些关系的束缚,脱离了过去那些关系给他的安全感,世界变大了,不只是生活在领主的统治下,在一个地方一过就是一辈子,他可以自由迁徙,过去的封闭被打破了,他失去了过去的固定地位,他以一个独立的存在面对整个世界的威胁,他孤独害怕,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怀疑。我想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与此类同。
现代人之想要压抑怀疑的种种企图——有的是想要追求成功,有的认为对事实的无限识知可以解决对肯定的期求,有的则是服从一位领袖,因为领袖可给予“肯定”——只不过使怀疑不为人所察觉罢了。只要人一天不能克服他的孤立,只要他在世界的地位一天不能成为有意义,怀疑的本身便一天不会消失。即使本帅帅不喜欢看书,依然看个不停,为何?因为比起看书来更不喜欢看电视,而只有感兴趣的电影比如《霍比特人》才会去看,所以我自hobbits以来也几个月没去影院了。孤独,承认自己孤独是件有点害羞的事,王小波说孤独是丑陋的,他要拥抱他的李银河~⊙﹏⊙b汗,好吧,拥抱谁都行,但客观存在的孤独难以消除,不丑也不美,孤独就是孤独,看你怎样对待它。
破坏行为是一种企图逃避无法忍受的无权力的,因为他的目的在于铲除一切他必须匹敌的对象。作者认为破坏行为是对焦虑的一种最普遍反应,这种焦虑由孤立及无权力状态而产生。而它们所导致的另一项结果,即“生命的受挫折”,阻碍了人的自我实现和想要发展内在潜能的欲望。因为向上求生的力量被限制,就转为破坏的力量。求生的冲动与要破坏的冲动,并不是互望依赖的因素,而是一种相反交替的互相依赖的关系。负相关。
逃避现实的心理机构
放弃个人完整性——残缺的人格
摧毁他人——获得权利感和控制感
全面退出世界——出世
在心理上扩大自己——不太懂
大多数人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通过这种联系,人感觉到自己与环境一体也就不易产生孤独。
为什么?由于情感不能完全的予以扼杀,人们就必须把情感与人格的知识一面加以分开;其结果是产生低级而不真实的多愁善感的情绪,电影与流行音乐便用这种这种情绪,来满足情感饥渴的顾客。不明白诶,电影和音乐就不会是其他的可能么?我觉得不是,但我又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理解书里的这种说法的由来。
消除儿童的真实感觉本质还是在扼杀儿童的自我啦,“小孩子的感觉很灵的”,这种感觉在成长过程中被抹去了。很多时候真实感情的表达不受欢迎,便唯有抑制。人会憋出病的吧!!
每当看到关于小朋友的教育的内容我就忍不住啊!处于无心的虚伪是一般成年人对儿童的典型行为。虚伪的形态之一是以虚构的事情告诉儿童。——打击纯真思考的悲剧
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很不真诚地讲,通过填塞海量低级价值的知识高强度消耗青少年的活力精力,越来越堵的内容让人无法思考,没时间没精力,不如多做一道题。每天课后作业课余辅导都搞不定谁去思考,我去~
现代人真有点幻觉中生活,以为自己需要,其实是社会灌输给他。知道一个人真正需要什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是件人们必须解决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同意。
靠着符合他人的期望,靠着和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一个人就把对自己身份的焦虑压制下去,同时,得到了一种安全感。然而,他所付的代价也是很高的。放弃自发能力与个人的特性,其结果是生命的挫折。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于是乎拼命证明自己还活着。他拼命地依附个人须有个性的观念,他想要“有所不同”,他极欲“标新立异”.......由于人成了机器,不能自发地经验生活,他像是代表别人来追求兴奋与刺激。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作者认为,在积极性自由中人以爱心与世界结合,所谓爱心指自发地肯定别人,并且保留自己。还要有创造性的工作,与自然合一。如果人能藉着自发性活动来实现他自己,并使自己与世界建立关系,他便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微尘了。此时的安全感不是依赖外界,而是来自内心,以人本身的自发活动为基础。喺唔喺啊?成为自我实现者就知了。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以后再社会中可以发生功能,即是,使个人的人格变得最接近社会人格,使个人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作者表示教育方法是让社会的需要变为人属性的手段之一,我晕,悲催噶。
每个人在儿童时期都会经历一段时间无权力无判断力阶段,但是对真相对自由的探求很早就开始了。
如果一个人只能凭借有用而生存,那么这个社会残酷得让人心痛。题外话。


 逃避自由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