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边缘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47408612
作者:[美] 苏嘉达·费尔南德斯
页数:19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叶兰迪有所让步:“或许对某些人来说那些不是必需品,但有时候我们想要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大多数人不得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即便是以后结婚并有了孩子。日复一日做同样的工作,即使这样也赚不到足够的钱去度假或者买台电脑。在你的祖国,你能够搬出去租一个公寓,能够赚钱周游世界。为什么古巴人不能有权利这样做?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有不同的生活和冒险吗?” 叶兰迪说得对。回想自己和父母一起在悉尼,住在同一所房子里,直到27岁,我还一直在芭芭拉酒吧咖啡馆做女招待。我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要磨咖啡,想想就不寒而栗。 “我并不是说一切都很简单,”玛吉亚打断了我的沉思, “但我仍然不想人们留下错误的印象。里维埃拉剧场经理已经担心我们别的歌曲没有这首这么强悍。你得明白,光是说服他让我们在他剧场里开演唱会就是个艰巨的任务。” 玛吉亚确实打算让这首歌曲在当地引起反响,这让我颇为震动。她说这是一首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歌曲,但她从未见过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离开过古巴。正如泰顿和吉拉尔为他们的电影辩解说它其实发生于革命前一样,玛吉亚也在准备她的说辞。而这套说辞能令她利用里维埃拉这个高知名度的平台激起对话,谈论她所了如指掌的现实——在哈瓦那中心地区,她长大的地方,那些在街上卖笑的可怜的黑人女性。 那么我该捍卫什么? 说唱音乐可能会给剧场经理和活动发起者带来消极感,但是莎莎派却是古巴新兴的旅游文化的中心环节。几周之后,我同兰迪的母亲莉莉女士来到米拉尔“音乐之家”看下午秀。在革命时期以前,周围地区净是高档场所,如今遍布观光酒店和外国大使馆的小型公寓。之前上层社会讲究的房屋现在住着许多古巴工人阶层家庭。“音乐之家”曾是古巴当地人非常喜欢的演出场所,人们在周末来这里跳舞,喝酒,听莎莎舞曲。下午场是5比索,夜场需要10比索。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音乐之家没有资金经营,于是下午场收费40比索,夜场收费10美元。下午场的价格就已超过古巴人半个周的薪水,因此他们不再过来看演出。现在这里都是观光客,还有陪同的妓女,他们跳舞、喝酒、听莎莎乐队演奏。 “音乐之家”的氛围类似卡巴莱餐馆,灯光昏暗,圆桌上铺着白色桌布,侍者们衣着整洁,这一切都与外面加勒比海午后明亮的日光形成鲜明对比。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苏嘉达·费尔南德斯(Sujatha Fernandes) 译者:周游  苏嘉达·费尔南德斯(Sujatha Fernandes),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其著作还有《古巴代表——古巴艺术、政府力量及新革命文化的形成》《谁能遏制毒品——委内瑞拉查韦斯统治下的城市社会主义运动》。

书籍目录


前言 全球Hip Hop的形成
一 哈瓦那城制造
二 芝加哥的地下Hip Hop
三 黑人,黑人
四 狼口
后记 接近边缘
鸣谢

编辑推荐

《接近边缘:寻找全球hip hop一代》是本引人入胜的旅行见闻,见解详实而有力,此书同样对巧取豪夺、种族歧视、民众贫困等难题提出质询,试图通过麦克风寻求改变。

作者简介

《接近边缘:寻找全球Hip Hop一代》提出一个问题,Hip Hop音乐能否凭借其扣人心弦的旋律改变世界。说唱、节拍、街舞,打碟和涂鸦等等Hip Hop文化刻画出20世纪80年代苏嘉达·费尔南德斯青少年时期的形象,Hip Hop鼓舞了她并且让她走上非常的道路。多年之后,费尔南德斯怀揣歌唱技巧以及想要投身全球Hip Hop事业的渴望,开始踏上探索街头文化的全球旅程。从芝加哥南端到加拉斯加和哈瓦那边界再到悉尼纵横交错的外沿,她努力克服了全球声音及地方评判的质疑及愤怒。《接近边缘:寻找全球Hip Hop一代》是本引人入胜的旅行见闻,见解详实而有力,此书同样对巧取豪夺、种族歧视、民众贫困等难题提出质询,试图通过麦克风寻求改变。


 接近边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刊载于11月6日《音乐周报》好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美妙的音乐与残酷的现实世界之间存在什么样潜在的关系呢?这两者是对立的,抑或是相互统一的?它们正在劝服对方,还是不得不互相让步?也许,这么严肃的议题本应该由伟大音乐家、人类学家阿尔伯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或者其他什么人来回答,但是眼前的这本小书《接近边缘(寻找全球HipHop一代)》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音乐虽无能力改变整个世界,但依旧可以彻底地扭转人们,特别是贫苦阶层年轻人的生活。读了几页之后,对HipHop仅有表面了解的我,打消了一开始随便翻翻本书的主意,决定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另类社会学课本来看待。事实也让我大为震惊:这远远不止是一本说音乐的书,而更多地讲述了贫苦年轻人的苦难故事,简直可以拍一部纪录片了!全书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古巴下层人民中的说唱文化,故名“哈瓦那城制造”,第二章节将视角转向芝加哥,但是强调了其“地下”的属性,第三章名为”黑人,黑人!“,从澳大利亚的土著妇女谈起,深刻揭示了人种之间的隔阂;第四章”狼口“这个狰狞的名字,暗示了Hiphop在暴力犯罪与和平之间游走的两难境地。整部书一气呵成,跨越了几个大洲,将全球Hiphop繁荣背后的伤疤与隐痛毫不留情地揭示在了读者面前。《狼口》一章中提到,每当体力劳动和教育的选择接近枯竭,委内瑞拉城镇的年轻人都会加入毒品交易这一行业,“野孩子”一般叛逆和冷酷的形象成为了少年们的追捧,他们并不知道罪犯的真正含义,这么走只会走到绝路。但是,用歌声与社会斗争是合法的,他们可以在Hiphop中谈政治,谈贫穷,谈饥饿,乃至警察暴力和种族歧视,他们不再是端着枪的游击队员,而成为了拿着话筒的斗士。书中有一个场景留给我特别深的印象:芝加哥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北部和郊区全是白人,南部和西部主要是黑人和拉美人,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独立的领域,甚至对不同职业身份都有一一对应,但是只有两个途径能让他们偶尔地融合在一起——食物和音乐。换句话说,南部地区的Hiphop音乐,只要动听入耳,就有可能像好的批萨饼和中餐一样被白人所接纳。一位羞涩的白人小伙子特雷斯就是一个特好的例子:他成长于条件不错的中产阶级,但通过Hiphop音乐认识到了黑人的文化和苦难,最终在遭受抑郁症时没有选择家人的毒品或酒精作为解脱方式,而选择了Hiphop。他在九十年代成为了真正的说唱歌手,虽然因为没有大商业媒体愿意支持,一直是“地下活动”,但好在“不求政府施舍,不图市场名望,单纯地做音乐”。书名“接近边缘”来自一首Hiphop的歌词“不要推我,我已经接近边缘,我努力不松手,如何才能不掉下去......“这首说唱歌曲是年轻人在宣泄贫民窟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公。这个标题从从一开始就已经强调:HipHop音乐在全球,无论是起源还是鼎盛之处,都是失意者,”卢瑟“(Loser)的天地,而绝不是植根于富饶之土的贵族玩乐。 它们是打破受苦人沉默现状的工具,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全球性的,争取更好生活的民意呐喊运动。想想也对,难道还有其他的音乐形式能够比Hiphop更好地容纳这样的歌词吗:”我妈妈不间断地工作/我爸爸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抛弃了我/我不在乎因为我不需要他/我从小在街区长大,或者可以叫做地狱。”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看了大概一半的内容,应该提起我兴趣的东西完全没感到兴趣是怎么回事...翻译也非常nb
  •     关于古巴和委内瑞拉的部分加分,翻译减分
  •     翻译太诡异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