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形影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108055732
作者:董炳月
页数:364页

内容概要

董炳月,江苏睢宁人,生于1960年,笔名弥生。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4年留学日本,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东京《留学生新闻》总编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作有《“国民立场”的作家》《茫然草》《东张西望》等;译作有《鲁迅<故乡>阅读史》《国家与祭祀》(三联,2006)《蒙古新疆旅行日记》等。

书籍目录

目  录
□ 题辞
正 编
□ “仙台神话”的背面
一、“仙台神话”的诞生
二、记忆的误差与选择
三、周树人何以去仙台?
四、施霖意味着什么?
五、两个“藤野先生”
六、“留日”之于鲁迅
□ “仙台鲁迅”与国民国家想象——以《仙台书简》为中心
一、初期“仙台鲁迅”的国民意识
二、在《仙台书简》的延长线上
三、“仙台叙事”的意识形态性质
□ 鲁迅留日时代的俄国投影——思想与文学观念的形成轨迹
一、尚武与爱国:拒俄运动中的鲁迅
二、仙台时期的“日俄战争记忆”
三、反战文学与对“国民”的超越
结语:“俄国”之于鲁迅的多重意义
□ 鲁迅留日时期的文明观
一、《文化偏至论》的个人主义文明观
二、鲁迅文明论的背景及其批判性
三、青年鲁迅与夏目漱石的联结点
结语:“不合时宜”的文明论
□ “文章为美术之一”——鲁迅早年的美术观与相关问题
一、青年鲁迅“美术”的自觉与美术实践
二、鲁迅留日时期的美术环境
三、两种形式,一个逻辑
余论:鲁迅与日本“美术关系”的多重性
□ 翻译主体的身份与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
一、翻译理论与政治性
二、“硬译”•转译•留学背景
三、翻译美学的重建
□ 论晚年鲁迅的孔子观——以《出关》及其关联文本为中心
一、“孔胜老败”解
二、《故事新编》中的“诸子学略说”
三、子见南子与子见老子
结语:“后五四时代”孔子归来
□ “日本鲁迅”的另一面相——霜川远志的《戏剧•鲁迅传》及其周边
引言:“学院鲁迅”与“民间鲁迅”
一、霜川远志“民间鲁迅”的成立
二、另类藤野先生与多情鲁迅
三、“民间鲁迅”与太宰治、竹内好
结语:“鲁迅”的空间与可能性
□ 日本的阿Q及其革命乌托邦——论新岛淳良的鲁迅阐释与社会实践
绪论:新岛淳良及其与鲁迅的镜像关系
一、面对鲁迅的姿态
二、“日本阿Q”的成立
三、鲁迅的乌托邦,新岛的乌托邦
四、新岛淳良与《1Q84》
结语:鲁迅研究史上的新岛淳良
□ 井上厦的“反鲁迅”——《上海月亮》的喜剧艺术与意义结构
一、“病”与“笑”:《上海月亮》的舞台空间
二、“反鲁迅”的价值体系
三、“内山书店”——超国家的空间
四、太宰治《惜别》的投影
结语:鲁迅的真实,井上厦的真实
副 编
□ 鲁迅:文化与非文化
□ 文本与文学史
□ 死去的“鲁迅时代”
□ 画家的鲁迅,作家的张仃
□ 一对周氏兄弟,多重日本观照
□ 原鲁迅•毛边本•牛骨裁纸刀
□ 形与影的辩证法(后记)

作者简介

书中收录文章16篇,具有“鲁迅研究”的整体性:上编10篇为鲁迅研究论文,探讨了鲁迅本人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同时着力探讨了鲁迅在俄国和日本的接受史。下编6篇为对鲁迅研究的评论,行文生动流畅,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作者董炳月为鲁研院兼职研究员,从事相关研究二十余年,对于鲁迅文明观、孔子观、美术观、受俄国的影响等问题均有独到见解。而对于霜川远志、新岛纯良、井上厦等日本知名作家、学者接受塑造鲁迅状况的介绍与研究,填补了国内乃至日本学术界的空白。


 鲁迅形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后记 形与影的辩证法鲁迅先生五十岁生辰像本书为鲁迅研究专题论文集,书名的确定颇费周折。因为鲁迅研究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论文、专著汗牛充栋。北京鲁迅博物馆内的鲁博书屋专卖鲁迅相关书籍,近年常去那里买书。不止一次,站在书店里摆满各类鲁迅研究著作的一排书架前,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感到茫然。鲁迅研究发展到今天,无数种名目的论文、专著都已被人写过,相应的文题、书名也都被人用过,这种情况下要给一本鲁迅研究著作取个不重复前人而又切题的书名,确实考验智商。半年前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想出了“鲁迅形影”这个书名。满意并且有些得意。“形”即“原形”的“形”,相关词汇有“现原形”“原形毕露”之类。不言而喻,这两个词中的“形”含贬义,但我所谓的“形”与贬义无关。这个“形”可以置换为“本体”,鲁迅之“形”即“鲁迅本体”,类似于日本鲁迅研究名家伊藤虎丸先生的“原鲁迅”概念。我所谓的“影”,即“形”(鲁迅之“形”)的投影。一切对于鲁迅的理解和阐释、对于鲁迅思想和精神的实践,皆为鲁迅之“形”的次生品,即鲁迅之“影”。阳光下一切“形”都有自己的“影”,“影”起源于“形”并且是“形”的证明,是接近“形”的重要途径。“形影不离”“如影随形”两词某种程度上表达了这种共生关系。不过,“影”未必以与“形”相同的形状存在,因此另有特殊的存在价值。本书“正编”收论文十篇,前七篇探究的是鲁迅之“形”,即“鲁迅本体”的形成过程与内涵,后三篇讨论战后日本的作家、思想家对鲁迅的理解、阐释乃至对鲁迅思想的实践,呈现的是鲁迅在日本的投影。“副编”的六篇文章基本也是探究鲁迅之“影”,主要是投射在中国的“影”。与鲁迅之“形”有关的七篇论文中,前五篇集中于鲁迅的留日时期,是因为留日生活对鲁迅之“形”的形成影响甚大。再与鲁迅投射到日本的“影”相结合,可以看到从战前到战后鲁迅与日本之关系的多重性。鲁迅希望把自己的形影留在世界上吗?关于这个问题,鲁迅的心态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这样。1905 年在仙台弃医从文,试图用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呐喊·自序》)。放声呐喊而效果不如自己所愿,于是孤独、苦闷、彷徨。1933 年3 月应日本人之请求,作诗《题〈呐喊〉》,依然对“呐喊”效果不佳耿耿于怀,曰:“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由此可见其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渴望。但另一方面,鲁迅又希望尽快“逝去”。其“中间物”意识即包含着“逝去”的自我认知。1924 年所作《影的告别》中的那个影说:“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两年后鲁迅在《写在〈坟〉后面》里说得更明白:“逝去,逝去,一切一切,和光阴一同早逝去,在逝去,要逝去了。——不过如此,但也为我所十分甘愿的。”“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他为自己建造的“坟”是终结的证明也是存在的证明,符号性地体现了他内心不朽与速朽的矛盾。鲁迅这种矛盾心态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与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有关,与对进步的渴望有关,并且与对自己身后事的担忧有关。1934 年7 月他在《忆韦素园君》一文中说:“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衒,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发此言时鲁迅已经病入膏肓,且屡遭攻击、利用或背叛,因此此言也有“夫子自道”的味道。对于叩问灵魂的人,鲁迅要求甚高。1926 年6 月,他在为韦丛芜所译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穷人》撰写的《〈穷人〉小引》中说:“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但是,鲁迅的时代中国有多少“伟大的犯人”?换言之,有多少能够直面鲁迅的“伟大的审问者”?事实是,鲁迅在学术界看到了“民魂”,但也看到了游荡的“官魂”与“匪魂”(《学界的三魂》)。因此他难免心怀疑虑,并因此希望被忘却。从“形”与“影”的关系来说,鲁迅早已洞察这种关系的不确定性。可见,面对鲁迅是一件困难甚至危险的事。中国鲁研界存在着“伟大的审问者”、“伟大的犯人”,但我不是,并且不可能是。我面对鲁迅能做的,只有怀着真诚的态度、从切切实实的文本出发探究鲁迅的形与影。鲁迅在其人生旅途上塑造了自己的“形”并且投下厚重的“影”。从清末到民初,从国内到国外,从北京到上海,从民间到官场,从文坛到学界,鲁迅在漫长的旅途中洞察了历史、社会与人性。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但对于我来说另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因为我与鲁迅“相处”已经半个世纪,鲁迅是我心中的“原风 景”。1964 年,我在张圩医院的家属院里走近“鲁迅”,那一年我四岁。张圩是江苏省睢宁县的一个镇,我父亲是镇医院的医生。他是因为“右派”言论被从县城调动到那里。那年初冬我患病,母亲从三十里外的老家把我带到父亲那里治疗。当时父亲还是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人,热爱文学并且崇拜鲁迅,宿舍里的一张桌子上立着鲁迅像。那是鲁迅1930 年9 月24 日拍摄的五十周岁纪念照,白色中式服装,短发,留着胡须,温和、平静的面容。照片大概是父亲从书中或报纸上裁下来装在镜框里的。那张照片穿过我幼年的瞳孔,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治病大概治了半年多。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去镇外的水井挑水时,我跟在旁边走,田野里麦苗青青。那应当是到了1965 年春天。半年多的时间里,父亲上班、母亲在房间里做家务的时候,我大概许多次站在桌前,好奇地看着照片上的鲁迅。成年之后阅读鲁迅相关书籍,偶尔看到那张照片,会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去年反思自己的成长史、追寻自己记忆的起点,忽然发现那张照片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张照片、鲁迅是我今生通过照片看到的第一个人,不禁打了个寒战,意识到研究鲁迅是我的“天职”。这次因为编这本书,请鲁迅博物馆的黄乔生兄发来了那张照片的电子版。虽是熟悉的照片,但第一次从电脑屏幕上看到,大、清晰、一闪而现,不禁百感交集。五十年过去了,照片上的鲁迅依然那样温和、平静,而我已走过千山万水,天命已过、花甲将至。时光一逝永不回……早早“认识”了鲁迅,因此上学之后读鲁迅作品劲头十足。那个年代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有鲁迅作品,家里也有父亲购买的鲁迅著作。初中毕业之前不仅读了《故乡》《祝福》《一件小事》等等,连《文学和出汗》《“友邦惊诧”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也都囫囵吞枣地读过。小小年纪,背诵鲁迅旧体诗《自嘲》却兴致盎然。成年之后常常“运交华盖”,我甚至怀疑是因为小时候喜爱《自嘲》、因此《自嘲》成了我的“人生谶语”。读高中的时候父亲已经从张圩医院调回县城,他书桌上的鲁迅由照片升格为白瓷半身像,于是鲁迅在我心目中有了立体感。大学本科读的是徐州师大中文系,大四第一学期(1981 年9 月)到连云港市蔷薇中学实习,我平生第一次上讲台就是讲鲁迅作品《故乡》。后来在北京读硕,到东京读博,现在在社科院研究文学,一直离不开鲁迅。1985 年购买的十六卷本《鲁迅全集》,已经断断续续读了三十年。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悲悯情怀,鲁迅的怀疑主义态度、批判精神,鲁迅对自己内心黑暗的洞察、对自己灵魂中毒气和鬼气的发现,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受伤之后野兽一样躲入草莽自舔伤口的悲壮,甚至鲁迅的复仇观念,都是我认同、心仪并试图模仿的。支撑这种认同的是我个人的成长过程、生活体验。“文革”时期,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等五种人谓之“五类分子”,是社会底层。我出身于“五类分子”家庭,祖母是“五类分子”,父亲也是。1966 年即“文革”爆发那年我上小学,1977 年即“文革”结束第二年高中毕业,整个成长期是在动荡、贫困、充满政治偏见和身份歧视的年代度过,十八岁之前已是饱经风霜、满脸沧桑。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对此我有切身感受。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我发现鲁迅这段名言中还包含着一个“反命题”,可以改写为:“有谁从困顿人家而升入小康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同样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是鲁迅影中人,我的共感与认同也反过来确认了鲁迅的民间性、叛逆性与异端性。鲁迅的哲学属于弱者、抵抗者、前行者。深受鲁迅影响,想称鲁迅“精神之父”,但自惭平庸,不便高攀、不敢僭越。不过,鲁迅的思想之恩、精神之恩是要报的。我在中国鲁研界较早研究日本作家太宰治的《惜别》、2006 年促成《惜别》中文译本的出版(新星出版社),2012 年促成二十二本鲁迅著作初版本的影印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现在又把自己研究鲁迅的文章编成了这本书。这都是对鲁迅先生的回报。鲁迅在我这个年龄(五十五岁)已经接近生命的终点,我现在编这本书也是给自己的鲁迅记忆、鲁迅研究做总结。从走上学术之路到混迹学界、鲁研界,承蒙严家炎、钱理群、藤井省三诸位恩师的关照,我心存感激。1982 年5 月,即从徐州师大本科毕业前夕,我斗胆给严老师写了一封信,请教现代文学方面的问题。那时候严老师已经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我没想到他会那样认真地对待素昧平生的青年学生的来信。他接到信的时候正要去外地开会,无暇及时回复又担心我着急,便安排钱理群老师给我回信、寄阅读书目。两年之后,又是他把我录取为北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我心目中,他是文质彬彬的学者,又是大慈大悲、侠骨义胆的善人。钱老师的那封信改变了我的命运,那封信、那份书目我已经珍藏三十多年,并将继续珍藏。1984 年入北大读书之后,对鲁迅的理解直接受到钱老师的影响。背着黄帆布书包,从校南门的三十号学生楼走过“五四”操场,到四教(第四教学楼)听钱老师讲鲁迅,那情形现在依然历历在目。钱老师是在研究鲁迅,也是在用鲁迅点燃自己,堪称“伟大的审问者”。他讲鲁迅会讲到汗流浃背,在讲台上留下衬衣被汗水浸湿的背影。藤井省三老师是日本的鲁迅研究名家,是我在东京大学留学时的导师。他改变了我的生活道路,为我了解日本、重建知识结构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而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与日本有关。感谢王培元、赵京华、黄乔生诸位朋友,与他们的交往、交流深化了我对鲁迅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感谢《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的各位同道。从王世家先生、周楠本先生,到孙郁兄、黄乔生兄、姜异新女士,都热情地接纳我的文章。本书所收十六篇文章中有九篇是《月刊》发表的。上面这许多人与鲁迅有关并且与我有关,珍贵的“鲁迅缘”!感谢香港实业家陈君实先生,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他的资助。认识陈先生已近十年,他对国家、历史的责任感,他的纯朴善良、君子风范,都让我感佩、景仰。感谢三联书店的叶彤兄、李静韬博士,他们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叶彤兄的家学渊源中本有“鲁迅”,又是钱理群老师的入室弟子,我与三联书店多年来的友好合作关系也是始于十六年前他编《读书》杂志的时候向我约稿。现在,这本书由他推动出版,再一次让我感觉到“宿命”的存在。从1978 年读大学算起,我学习、研究文学已经三十七年。既然研究文学、研究鲁迅是我的“天职”,那么余生还得干这个。——尽管中国的文学狂欢节已经结束于上个世纪末,鲁迅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小。1933 年鲁迅给报纸编辑胡今虚写信,信中有言:“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忍,(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不必因为有人改变,就悲观的。”愿以此言与一切鲁迅影中人共勉。著 者2015 年6 月1 日记于寒蝉书房
  •     鲁迅,在国人的心目中其形象如之何,或可各异,不过若有一出戏剧,让秋瑾女侠和鲁迅谈起恋爱,并婉曲哀怨:“你是怎么也不会为了我而改变想法啊?……说到‘爱’,对于像男子一样的我,而且是随时准备去死的我,你绝对不会有那种感情的。可是,你难道就不能可怜我,到绍兴来吗?”云云,我想多数人是接受不了的。其实这是日本剧作家霜川远志所写《戏剧•鲁迅传》中的“悬想”,所谓“霜川鲁迅”是也,乃日本民间于鲁迅形象的投影之一种。学者董炳月的新著《鲁迅形影》,阐述鲁迅之“形”与“影”:“‘形’即‘原形’的‘形’……可以置换为‘本体’,鲁迅之‘形’即‘鲁迅本体’,类似于日本鲁迅研究专家伊藤虎丸先生的‘原鲁迅’概念”;“‘影’,即‘形’的投影。一切对于鲁迅的理解和阐释,对于鲁迅思想和精神的实践,皆为鲁迅之‘形’的次生品,即鲁迅之‘影’”。如霜川远志之《戏剧•鲁迅传》中的某些情节,固然在我们看来未免匪夷所思,但仍是“形”之投影,“在日本人的伦理观念中,‘多情鲁迅’式的行为并不构成罪恶”,有着剧作家对鲁迅的独特理解,探究是中况味可发现一个更丰富的鲁迅。所谓“形”的追索,可见于某些“神话”的探源。如鲁迅在仙台的留学生活,存在着鲁迅记忆中的藤野先生与现实中的藤野先生之区别,这早经人说,而在鲁迅笔下,另一位中国留学生施霖的“缺席”同样耐人寻味。《呐喊•自序》和《藤野先生》中,“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等,均予人印象仙台仅鲁迅一个中国留学生,而事实上,留学名录和照片都显示,仙台还有一个叫施霖的中国浙江籍学生。鲁迅为何会绝口不提此人,董炳月这样分析:“既然青年鲁迅去仙台留学是为了逃避清国留学生,那么施霖的出现首先意味着鲁迅逃避的失败”,“在当时同一校园仅有的两位清国留学生中,鲁迅努力证明中国人的能力和尊严,而施霖却有意无意地证明着中国人的低能——同时证明着日本学生‘疑惑’的合理性。对于自尊心很强的青年鲁迅来说,这无疑是痛苦的”,人对于不愉快的经历会有趋避心理,鲁迅亦不例外。对藤野先生的某种“拔高”(可对比藤野严九郎的自述),摒除另一中国留学生施霖的存在,“仙台神话”的诞生大致如此。另如鲁迅晚年的孔子观,研究者众说纷纭,有不同意见。董炳月以1935年年底的小说《出关》和1936年年初的《<出关>的关》等文本为中心,考察这一时期鲁迅对孔子的看法,“如果把‘孔子’分为政治、道德、人格三个层面来认识,那么鲁迅重构并表示认同的‘孔子’主要是第三层面即人格层面的。这种孔子观与鲁迅早年建立并一生坚持的‘立人’思想一脉相承。鲁迅批判的是扼杀个性、侵犯个人权益的儒教思想与儒教制度,肯定的是有助于张扬个性、符合现代人格的儒家现实主义精神与进取精神。对于鲁迅来说,重构孔子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政治传统乃至中国传统知识人本质的过程”。五四时代,启蒙者们对孔子及其徒党做不遗余力地攻击,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同样,时代更迭之后,对孔子与儒家思想做重新估定,亦是时代的要求。鲁迅如此,无独有偶,周氏兄弟的另一位——周作人也在调整自己对儒家思想的思路,从三十年代的渐次正面吸纳,到四十年代写出《汉文学的传统》《中国的思想问题》《中国文学上的两种思想》《汉文学的前途》等,自家思想的变化与时势的变化交织,是极为复杂的。而在“影”的投射一面,可让我们以多视角看到“鲁迅”的空间与可能性。如前述霜川远志的《戏剧•鲁迅传》,对“多情鲁迅”的塑造似有些荒诞、荒唐,但这并非无源之水之胡编乱造,而是根源于鲁迅自己的观点:“食欲的根柢,实在比性欲还要深,在目下开口爱人,闭口情书,并不以为肉麻的时候,我们也大可不必讳言要吃饭。”霜川远志只是在鲁迅观念的基础上,“在食欲与革命、性欲与恋爱之间建立其直接联系”。这种“杜撰”可以说是一种戏剧的结构方式,而非对中国这位伟大人物的“解构”。如果说霜川远志写出“多情鲁迅”,那井上厦的剧本《上海月亮》称得上是“反鲁迅”了。《上海月亮》极尽虚构、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之能事,让鲁迅患上了人物误认症、失语症等疾病,以制造戏剧效果,“鲁迅把须藤医生当成藤野先生,把许广平当做朱安,把奥田医生当做青年作家洛文,把内山夫人当做秋瑾,对每一个人都说‘对不起’,表达心中的愧疚”。若如以往般将鲁迅视为供奉于神龛之上的圣人,井上厦的剧本自然是大大不敬;而若摆脱“神龛”之念,日本剧作家的“同人文”即有许多值得玩味之处了:如鲁迅生前未对朱安的尴尬处境有过公开表示,井上厦借虚构之手法,让他表达了愧疚之意,这是可以让许多观众或读者泫然泪下的。“反鲁迅”,反则反矣,内里的真正意涵却是同情之理解,董炳月说,“(《上海月亮》)对‘疾病’进行创造性运用,建构了多层面、大纵深的舞台空间,完成了语言的异常化进而制造了丰富的喜剧效果”。董炳月曾翻译过日本学者藤井省三的《鲁迅<故乡>阅读史》,这样一部微观文学史,就更是鲁迅之“影”的投射。如仅仅一个“碗碟偷窃事件”,即聚讼半个多世纪,纠结于盗窃者是杨二嫂还是闰土。事情虽小,但自小切口却牵涉出太多意蕴,“对‘碗碟事件’的重新解释将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故乡》这篇小说的意义结构与‘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体系”,自非虚言。能够探究鲁迅的“形影”,必是以一种平视的角度,这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只要稍稍翻检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史即可看到。而阐释空间之大与可能性之多层面,既反映了鲁迅的伟大,或亦透露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需求。(南都)
  •     书名很有些意味,描摹鲁迅先生其形其影,视野开阔。全书分为正编和副编,正编主要是论文,分析了先生一生的思想轨迹,并着力探讨了其对日本文化界的影响,如我们不难在村上春树的《1Q84》中找到阿Q的影子。(日本的阿Q及其革命乌托邦——论新岛淳良的鲁迅阐释与社会实践)看了这篇文章,立刻找出1Q84,寻找老Q的影子,边读边想,原来还有这样的东西藏在村上的小说里啊。副编是有关鲁迅的文化随笔,最喜欢其中的”一对周氏兄弟,多重日本观照“。面对同样的情势,兄弟两人的选择是如此不同。大概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知识人”事件“。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鲁迅在每个读书人的心中,或多或少留下过投影。本科时一次三本、一次三本地速读过校图书馆馆藏的鲁迅全集。鲁迅在阅读中渐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情绪的真人。
  •     大先生之形与影
  •     十篇论文,若干短文,功底深厚。本为单篇,以“形影”结构全书,也是巧妙。略见鲁研较之知堂研究段位高出太多。另读日本霜川远志所写秋瑾女侠与鲁迅谈恋爱,“你是怎么也不会为了我而改变想法啊?……说到‘爱’,对于像男子一样的我,而且是随时准备去死的我,你绝对不会有那种感情的。可是,你难道就不能可怜我,到绍兴来吗?”匪夷所思。
  •     鲁迅研究已近百年,论著汗牛充栋。日本文学专家董先生从日本的角度切入,颇有新意。
  •     论文集。第一篇“仙台神话”的背面,考定鲁迅在仙台有一个中国同学施霖,若附以原始资料的影印就更好了。第五篇实则是“美术”概念史。值得关注的是,后半部大量的“日本鲁迅”。
  •     影以行存,形以影彰。形非形,影非影。先生千古。
  •     内容形式都不错,尤其是关于日本的鲁迅研究史,梳理了不少代表人物
  •     个别处有洞见。物质形态的“书”实在好看,很适合拍照。
  •     由于中小学时候课本里大先生的文章很多,最早对鲁迅是有点烦的。大学时候看了他的杂文集,觉得写得真好,后来发现小说更好。深刻、尖厉、怨毒是我对他的一个大概印象。这本书收录的16篇扎实的研究文章,让我对鲁迅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