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10-1
ISBN:9787301262140
作者:徐贲
页数:416页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57页 - 伽利略《星际信使》和笛卡尔《谈谈方法》——人文阅读的“科学”

马丁▪路德▪金批评现代科学忽略了人的精神提高,他说,"我们的科学能力已经超过了我们的精神能力,我们的炸弹导向精准。但人却是在被误导。“ 美国生物化学家和家畜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sa Asimov)更是感叹道,”科学积累知识的速度超过了社会积累智慧的速度,这是我们生活最不幸的一面。‘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41页 - 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

有一次,在阅读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的《酒神的伴侣》时,有学生提出了“神不正义,人怎么办?”的问题。大神宙斯和人间女子塞雷勒有染,狄奥尼索斯(酒神)是他们的儿子,宙斯曾答应送塞雷勒一件礼物。塞雷勒问女神赫拉(宙斯的妻子)该问宙斯要什么礼物。赫拉说,你让宙斯显形把。宙斯的原形是霹雳闪电,塞雷勒因此遭雷击而死。宙斯把当时幼小的酒神儿子缝在大腿里养大。
酒神对母亲的故国忒拜充满了仇恨,因为那里的女人“说我不是宙斯所生,说塞雷勒是和一个凡人相好,并把偷情的错误推到宙斯身上,”酒神用神力让忒拜所有的女人癫狂,让忒拜的国王被自己的母亲阿埃高杀死,还让忒拜的建立者卡德摩斯和他的子孙都被诅咒变成了蛇类,一种低于人的卑贱动物。卡德摩斯对酒神说:“我们承认有罪,但你的罚太重了。”酒神回答道:“我是神,我受到了你们的侮辱。”卡德摩斯又说:“神不应该像人那样冲动。”酒神答到:“事情是我父亲宙斯早就决定了的。”
有学生评论道,酒神迁怒于忒拜人,是因为他对自己纯粹的神的血统并没有十足的信心,用政治术语来说,就是没有充足的合法性。政治暴力也往往是处于“过度证明”本已有欠缺的合法性。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71页 - 霍布斯《利维坦》——血统继承与腐败问题

正如布劳所说,霍布斯的认知腐败(cognitive corruption)包括了“理智、欲望、思考、教育、观念灌输等一系列因素”,因此,“认知”也就可以理解为几乎所有与政治和社会有关的观念。观念的败坏是一切政治与社会败坏的开始。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371页 - 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

371 任人唯亲的体制性腐败,造成优汰劣胜的结果。马基雅维里则早就指出,一个腐败的共和,在体制上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共和的腐败表现在,以前的善者求职变成了后来的恶者求职。共和的制度在推选贤能的人才时,出现了逆向淘汰。优汰劣胜成为不可逆转的模式。马基雅维里写道:“罗马人民只把执政官的职位和另一些官职授予提出要求的人。这种体制最初不错,是因为只有那些自我判断能够胜任愉快的公民,才会要求这种官职,遭到了拒绝无异于自取其辱。为了得到称职的评价,人人都会尽心竭力。后来,这种办法在那个腐败的城邦里变得极为恶劣,因为求官者不再是更有德行的人,而是更有权势的人;势单力薄的人,即便有德行,也因为惧怕而退出了谋官的行列。他们并非在一夜之间,而是经过日积月累,才形成这种弊端,这就像其他一切弊端的方式一样。。。。这种太平景象,和敌人的软弱,使罗马人在任命执政官时,不再考虑德行,转而看重偏好。他们授予高位的,是那些知道如何讨人欢心的人,而不是那些通晓如何克敌制胜的人。后来,他们更是等而下之,不再把这一官职授予有偏好的人,而是授予有权势的人;这种体制的缺陷,遂使残存的美德也丧失殆尽。”当共和相当腐败的时候,必然出现黄钟毁尽,瓦釜雷鸣的逆淘汰人事制度,一面以吏为师,一面却又在生产大量美德丧尽的官吏,一个共和一旦走入这样的制度恶性循环怪圈,产生的只能是越来越新式的奴隶,延续的也只能是越来越顽梗的腐败。
292每个政体都有它的缺陷,人在任何一个政体里生活久了,就会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也就会变得难得察觉它的缺陷。亚里士多德指出,政体最严重的内部缺陷,往往是政体中人和支持者最不容易察觉的。
(予秋,回来快两年了,说心里话,我挣扎着强迫自己宽容,但还是痛苦的要命。见识了天朝某些女人疯狂,真的服了。也见识了有些人心中没有道德底线,不得不承认天朝真是个大熔炉。细微的小事,也让我痛苦的要死,我尽量让自己放松,但好像越压着越痛,也不知是怎么了。比如早上排队打饭,后面的男生着急的样子往前抢,我说“那你先来啊”,”抢什么抢“这下句话还没说呢,这位大神真的跑我前面了,连句谢谢感激的意思都没有,以为是自己应该的,我彻底无语了。有些人搞不懂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什么是责任义务不分,自己心里连个标准都没有,别人让你死,怎么不去死啊。真是受不了。食堂打饭时,会有外国学生,他们总是说,你先来,你先来,咱们中国学生真的先来了。别人客气客气,还以为是真的了,那是你走的路,那是你的顺序吗?有些人就是这样,总以为别人好欺负,别人都是傻子,总以为占尽便宜。人怎么可以这样没有道德观念。责任义务界限不明,怎么人可以变成这样呢?真是难以置信)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211页 - 人文教育与民主政治——施特劳斯心目中的“伟大著作”

正如富勒(Timothy Fuller)在对人文教育的分析中所说,“在一个不再承认人的伟大的时代里,在一个人的伟大被掩藏起来的年代里,记忆人的伟大是通过阅读伟大的著作来实现的”。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07页 -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几何学与民主政治

一个社会一旦在”公设“的层次上设定了个别人或利益集团的绝对权力,并进而设定维护这种权力的胁迫、强制、奴役、谎言、暴力的正当性,那么这些”非正义伪值“同样也会流布下行到这个社会的法律、制度、道德、日常习惯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里, 人们往往便会更心安理得、麻木顺从地生活在沉默、谎言、虚伪、背叛、道德妥协和对强权的曲意逢迎之中。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403页 - 学术的公共性与人文教育

倘若社会再没有像乔姆斯基那样深思熟虑的“思想意见者” (intellectual dissent).专家、政府和既得利益者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将他们鼓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装扮成科学的“客观知识”来愚弄公众。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356页 - 西方古典的当代启示

美国经济学家巨匠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etein B. Veblen,1857-1929)在《有闲阶级》(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ic Study of Institution.1899)一书里倡导“制度经济学“,为“制度”作了一个至今影响人们看待社会文化结构的定义:制度不仅是权力分配和组织结构,而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73页 -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箴言是一种怎样的说理

英国逻辑学家斯泰宾说,“罐头”确实很能说明“罐头思维”的特征,因为“罐头思维接受起来是容易的,形式是压缩的,对于智力营养必不可少的额维生素是丢了的”。她接着说,“罐头牛肉有时候是这一种方便形式的食品,它也有点味道,有点营养。可是它的营养价值比不上用来装进罐头里的新鲜牛肉。当初它一定是用罐头牛肉制成的,为的是不让牛肉变陈。同样,一种灌装的信念是方便的:说起来简单明了,有时还带着三分的俏皮,引人注意。一个灌装的信念应该是一个非灌装信念的结果。情况有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因素,这个信念就不应该坚持。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思想习惯堵塞我们的心灵,不应该依靠一些口头禅来解除我们思考的劳苦。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243页 - 人文教育的美国家园和外乡人列奥▪施特劳斯

追求德性和人的优秀,这是人对自己所负的责任,因此成为一种“内向”教育。它注重个人的心灵品质,有一种自然的出世和精英倾向。 但是,另外一方面,人文教育又是入世教育。 它的核心是关注政体与公共生活秩序间的密切联系,除了人性,没有什么比政体更深刻地影响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了。人文教育不能不关注政体问题,因为政体本身就是一种最根本的公共生活秩序。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01页 -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几何学与民主政治

定义是关于事物的概念,是一种理想形态,它不能被经验充分复制,例如,“民主”按定义是一个理念,“民主”尽管与选举、投票、宪法、议会有关,但并不局限于这些因素。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79页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在斯巴达的辩论和战争的宣布》

修昔底德写道,“他们是用高声呼喊的方式,而不是用投票的方式表决的。”这种投票方式与现代民主制度下的个人匿名投票表决是不同的,但却正是现代法西斯主义所惯常使用的表决方式。它看上去很公开,很民主,但却把表决者放置在一个收群众情绪左右和相互监视的不自由环境之中。表决者受到主流情绪左右,或者害怕与众不同,不敢也不能做出独立的理性判断和决定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278页 - 列奥▪施特劳斯与人文教育

潘格尔从施特劳斯对自由民主的“友好批评”着眼,把他的政治学说理解为“新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这一政治学说的目的不是要放弃自由民主,而是要在自由民主政治中重新引入古典共和的德性目标。这种重新引入是“尝试和试验”, 正如潘格尔所说,它的“出发点是苏格拉底所说的, 有责任心的政治学应当帮助提高政治健康和增进公共生活,同时也应当诊断和治疗政治疾病。 从这个前提出发,政治哲学必须引导现实政治, 而不只是政治学中的一个‘学科'。 它始终要追索和思考的是一些最具引导性的问题:什么是公民共同体的健康?什么是正义或公共之好?人类如何才能兴旺?这是政治哲学该做的事情。“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83页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弥罗斯人的辩论》——“修昔底德陷阱”和强权逻辑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 是哈佛大学格雷厄姆▪艾莉森(Graham Allison)提出来的,又称为”安全悖论“(security dilemma)。
所谓“安全悖论”是这样的:修昔底德在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研究中发现,国家间存在着一个战略关系的规律:不同国家因实力不同而形成等级,弱国实力等级的变化对整个等级系统影响不大,但是强国实力等级的变化就会对等级系统的整体稳定造成冲突甚至破坏。所谓国家间等级系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权力平衡结构。修昔底德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当时国家等级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雅典想要扩充帝国,超过斯巴达,“雅典实力的增长和这引起了斯巴达恐惧“使得战争不可避免。一个国家的崛起会招致强敌的打击,强大未必就安全,这就是修昔底德的”安全悖论”。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373页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政治改革的“政体”问题

亚里士多德讨论政体,包括相互联系的方面:政体的“制度”和政体的“公民文化”。政体和公民文化的一致使得政体的治理形式与政体对公民的教育效能之间,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政体不仅是政治的制度,而且是与这种制度相互联系的公民群体生活方式,这样的公民群体生活方式体现、维持、再生一种可以称作“国民性”的特征,国民性是具有普遍相似性的公民素质、禀性、道德价值、行为规范。政治的制度与国民性,这二者的关系使得“治理”与“教育”不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一个好的政体造就普遍优秀的公民群体,而一个不好的政体则是国民道德沦丧的主要原因。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255页 - 神的律法和人的政治

自由民主或现代启蒙的悖论指的是,自由民主“需要为它的理念提供十分坚强的合理性说明,然而,在自由民主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它都对这种需要缺乏感觉”。自由民主的合理性(尤其是绝对平等的个人)原本来自基督教,但却误以为是来自现代启蒙。事实上,自由民主越是深入人心,它的现代启蒙就越彻底地在破坏基督教的神启真理,它自己合理性的基础就越随之遭到破坏。基督教曾经是自由民主的道德屏障,自由民主的壮大却又必然要求拆毁这道屏障。上帝死了,上帝的道德教诲自然成为无根之木。霍布斯的政治学说起到的正是这样的破坏和颠覆作用,它去除自由民主的超验根基,把自由民主放在一个与神无关的根基上。这是施特劳斯特别重视霍布斯的根本原因。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58页 -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人类依靠语言建立秩序,借助语言定义世界和自我,根据语言展开他们最重要的行动。20世纪的语言哲学更是揭示了语言的本体意义,揭示了人作为语言存在的实质,修正了人们从前许多对于语言的浅薄认识。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221页 - 人民教育与民主政治——施特劳斯心中的“伟大著作”

人文教育是向伟大的人和他们伟大的著作学习,伟大的人和伟大的著作的本质标志都是人的自由,人文教育因此必须是“自由教育”。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47页 - 伽利略《星际信使》和笛卡尔《谈谈方法》——人文阅读的“科学”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说, “科学是激情和迷信的高效解毒剂”。
19世纪英国生物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把科学看成是普通人都能运用的思维方式,他说,“科学只不过是最佳的常识,在观察时严格准确,在思考中严守逻辑。”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360页 - 马基雅维里《李维史论》和共和国腐败的肇始

从“人易腐败”来思考共和,更凸显了制度对改变人性腐败的重要。人类在自由而全无约束的状态下,天生就可能是一群有互相侵害意图的野兽,权力帮助个人获取比他人更大的自由,成功实现对他人的侵害。因此,需要设立一个能够约束这种个人暴力自由倾向的制度,这成为建立群体和平秩序的第一条件。社会不能等待所有人成为天使后,再期待出现和睦的秩序。同样道理,国家不能等待大多数人具有相当公民程度后,再建立共和政体。先建立共和政体,然后用政体的法治和道德力量塑造具有良好程度的共和国民,这才是正当的次序。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39页 - 人文教育的课堂思考

道德哲学家安妮特 ▪ 拜尔(Annette Baier)在《信任与反信任》("Trust and Antitrust")中指出,破坏信任使人感觉到背叛,而失去依靠只是使人失望。相信一个人不同于相信一个物件,你相信时钟会告诉你准确的时间,时钟坏了。你并不觉得被时钟背叛,因为你并未对时钟付出过信任。信任一个人就不得不承担被他背叛的风险,人生最大的难事就是学会信任值得信任的人。反过来说就是,如果别人信任你,你就应该对他的信任担负起不背叛的道德责任。如果你不能尽这个责任,那么你的背叛就不只是一个行为上的错误,而且更是一个道义上的罪过。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01页 -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几何学与民主政治

”公设“超越了人的直接经验限度,所以只能是假设,而不是充分证明的”真理“。”公理“不同,公理是可以用经验充分证明的。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90页 - 90

90 用以研究人的科学,也就是与自然科学所不同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释义关注的是理解而不是解释。自然科学运用的是解释,因为自然科学对象是非人类世界。
(前几章讨论的气氛很浓,适合用于与孩子聊天用。后面几章有点不懂了)
122神虽然看上去补偿了约伯所受的磨难和损失,但,神却无意弥补约伯的另一种痛苦,人弄不懂上帝意思的痛苦。
政治神学的信息就是,所有渴望生活在上帝统治下的人们,都应该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否则就无法通过控告者撒旦随时会向他们提出的考验。文革中的四人帮,康生,林彪扮演的都是这样的撒旦角色,每一次政治运动中也都会涌现出千千万万这样的撒旦角色,因此,也就会有无数的约伯遭受到无缘无故的冤屈和苦难。撒旦不是上帝的对头和反对者,他是上帝的手下和当差的,只要上帝王国的秩序不变,就会有撒旦,约伯的故事也就会永远地继续下去。
186正好刘宗坤在《原罪与正义》中所说,人们宁可相信自己的善行和无辜。因为,承认人的罪性意味着认可自己存在的有限性,自己的不成熟,人性的偏差和软弱。毕竟,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中的人来说,承认自己本性中这些负面的方面都需要更大的勇气,所以在任何时代,罪的问题都容易为人有意无意的忽视。帕斯卡尔提出原罪问题,意义正在于此。尽管罪难以让人接受,但却是人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因为没有对罪的洞察和反省,人就根本谈不上对自己有所理解,更谈不上要求自己有所改变。接受罪不是为了寻找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理由或借口,而是为了寻找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途径和出路。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白白浪费为罪的破坏所付出的代价。
200克制情绪化有利于避免以偏见看待具体的暴力事件,如果随便把个人或少数人的泄愤事件说成恐怖事件,那就可能会淡化暴力的特殊严重性和邪恶。在我们自己的说理写作里,避免使用感情色彩明显的词汇,不应该是一条绝对的禁令,而应该是一个克制,适度的理性表述意识,要靠说理者自己去自觉遵守。
211在一个不再承认人的伟大的时代里,在一个人的伟大被掩藏起来的年代里,记忆人的伟大是通过阅读伟大著作来实现的。
287这归功于施特劳斯的特殊的阅读技巧,阅读沉默,也归功于色诺芬的写作技巧,用沉默说话。一个表达思想,重要的不仅在于他说了什么,而且还在于他没说什么。
292每个政体都有它的缺陷,人在任何一个政体里生活久了,就会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也就会变得难得察觉它的缺陷。亚里士多德指出,政体最严重的内部缺陷,往往是政体中人和支持者最不容易察觉的。
300独立的思想是自由的思想,这里的自由不是指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而是指与思想者心目中的德性理念相一致的思想。在苏格拉底那里,独立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独立思想是一种自我一致的思想,独立思想既不是别人怎么想,我也怎么想,也不是别人怎么想,我偏不怎么想。独立思想是坚持思想的始终一贯,也就是自我一致,苏格拉底把自我一致当作最高原则,他不怕与众人矛盾,只怕与自己矛盾。第二是道德立场的思想。
358梁启超把人身不自由譬为身奴,把精神不自由譬为心奴,心奴表现为,颂法先人,为古人之奴隶,俯仰随人,为世俗之奴隶;听从命运安排,为境遇之奴隶;心为形役,为情欲之奴隶。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292页 - 政体与政体国民性

“除了人性之外,没有什么比政体更影响'生活方式‘的形成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华把政体放在首位,政体的基本种类是很明确的。亚里士多德按照两种不同的标准各分为三类。第一种标准以德性的高下分配权力,有三种,当统治者为一个人的时候,叫作“君主政体”,当由少数人统治的手,叫作“贤人政体(贵族政体)”,当由多数人统治的时候,叫作“共和政体”,前两种是更优秀的政体形式。第二种方式以财富多寡为标准,按照统治者的人数,也分为三类,少数人的统治叫“寡头政体”,多数人的统治叫“平民政体”,这两者分别是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的蜕变形式,一个人统治叫“ 僭主政体”,这是君主政体的蜕变形式。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35页 - 人文教育的课堂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杰出的人,他与朋友的关系和与他自己的关系是相同的。”能待人如己,这才是高尚的友情。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39页 - 人文教育的课堂思考

奥德修斯代表的是希腊社会普遍价值,希腊学和哲学教授艾德金斯(A W.H. Adkins)在《优秀与责任:希腊价值研究》(Merit and Respinsibility: A Study in Greek Values)一书中指出,希腊社会开始时是一个讲究结果的社会(result culuture),后来基本上一直如此。在这样的社会里,决定荣誉的是事业的成败。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2页 - 12

12洛克说,奸诈狡猾不能算是智慧,你死我活的残杀也不算是智慧。
16对话是人在社会中与他们共同存在和联系他人的有效方式。。。。对话看成是人克服孤独存在和原子化状态的必要条件。人独自无援地生活在社会人群中,不能与他人进行关天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交流,这是一种极其可悲的异化。布伯在影响广泛的《我和你》一书中提出,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结论性的东西,或表达一个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神之间真正建立起有意义关系的先决条件。
17结构化的对话形式:让一定人数的参与者在同一小组里就同一议题表达各自的想法,就尚未明确说明的假设和根据做出解释,并联系可能的社会作用或效应。这种被称为“波恩式对话”,或“波恩精神对话”,的交谈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讨论者们约定,不需要在小组内形成决议或统一的看法;第二,每个参加讨论的人都同意在交谈时搁置自己的判断性看法,不去批驳或驳斥他人;第三,在搁置自己判断性看法的同时,每个人都要尽量诚实,明白,清晰,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第四,每个参加交谈的个人都贡献于共同对话,也就是说,大家在一起讨论的结果比原先的个人看法更为丰富。。。交谈礼仪,尊重,轻松,随和,幽默,避免咄咄逼人,争强好胜,一个人滔滔不绝。
38《诗学》,,悲剧将一个有身份的人的命运变化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他们的怜悯和恐惧。。。观看悲剧需要观众的伦理判断,观众怜悯的是他们认为值得怜悯的人物。怜悯这种情绪通常包含着对剧中对象的某种是非或好坏的评价。被观众怜悯的人物犯下的过错,是大是小,是否值得怜悯,都需要观众做出伦理判断。
39《信任与反信任》 Trust and Antitrust, Annette Baier,破坏信任使人感觉到背叛,而失去依靠只是使人失望。相信一个人不同于相信一个物件,你相信时钟会告诉你准确的时间,时钟坏了,你并不觉得被时钟背叛,因为你并未对时钟付出过信任。信任一个人就不得不承担被他背叛的风险,人生的最大难事就是学会信任值得信任的人。反过来说就是,如果别人信任你,你也就应该对他担负起不背叛的道德责任。如果你不能尽这个责任,那么你的背叛就不只是一个行为上的错误,而且更是一个道义上的罪过。
44神不正义,人怎么办?人无能为力,但不会没有想法。在《酒神的伴侣》中,神并没有能够真正成功地把卡德摩斯这个人变成动物。因为卡德摩斯虽然对神无能为力,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神确实比人强大,但所有同情卡德摩斯的读者,都是站在人这一边的。
“人”是在两层意义的区分中确立的。一层源自人与超于人之间的不同,二层是基于人与低于人之间的差别。第一层差异意味着人的局限,人不可能像神那样无所不能,为所欲为,神不正义,人无力对抗。第二层意义意味着人具有动物没有的正义意识和价值判断。在神的“天威”面前,人无能为力,但人并不必须承认神的正义性。不承认神的必然正义性,这本身就是人以正义的名义进行的一种反抗。正义是人的一种价值。
53一个社会中确立某种美德为最基本的公民美德,并不是说,所有人的行为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而是说,可以拿这个德性标准来衡量所有人的行为。在美国,正是因为有了诚实的标准,政治才会比较清明。政治家说假话会难以再立足政坛,政府说谎则会带来合法性危机。比起期待更高,更难得的美德来,美国人更在意政治人物的起码的美德,而这个美德就是诚实。
74罐头思维
8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民主制度中的民众比专制制度下的民众更有可能抵御政治蛊惑,才更有可能作出自己的理性选择。Thucydides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34页 - 胡安娜《给菲洛蒂修女的回信》——辩解与道歉

法学家克利菲尔德(John C. Kleefeld)引用心理语言学家希尔(Steven J. Scher) 和达莱(John M. Darley)的研究对道歉做了著名的4R定义:悔意(remorse)、责任(responsibility)、决心(resolution)和补偿。(reparation)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369页 - 共和中的专制政党

马基雅维里讨论共和的时候是不谈民主的,他关心的是没有民主的共和。这样的共和需要欺骗民众的手段。在中世纪,那就是宗教。16世纪的马基雅维里所知道的唯一可使用的大规模欺骗手段也就是宗教。马基雅维里说:“人易于被大道理所骗,却不会在具体事务上受蒙蔽。”共和是政体,是大道理,人们对它无法证实或证伪,再专制的共和也有其代表形式,连世袭的传位也可能通过公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来认可,这比皇帝用一纸诏书传位给孩子更具有表面的合法性。但是,民主不同,民主是'具体事务‘,不容易蒙蔽一般的人。例如,你强拆一个人家的房子,可以跟他说共和之理,但不能跟他说民主之理。他知道你在侵害他的财产,所以他要去上告。你不让他说话,不让他与其他同命运者集会,他没有办法,但是他不会不知道这是在侵害他的自由言论和集会权利。脱离了公民具体的自由权利,空谈共和的体制,可以成为一种拖延或者根本不想解决民主问题的手段。这也是必须用自由民主来规定和检验共和的根本理由。’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403页 - 学术的公共性与人文教育

乔姆斯基指出,“无论知识多么丰富,知识和真正的理解是不同的,真正的理解包括对人在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中正确位置的认识。如果(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不能转化成以理解为基础的社会,那么就不大可能会出现那种正派人想要生活的世界。
”乔姆斯基所说的“理解”其实就是阿伦特( Hannah Arendt" 所说的“思想”和“判断”。有知识不等于有思想,更不等于在价值问题上有正确的判断。真正的知识不仅包括掌握实际的技能,而且包括什么是技能知识的善用和正用。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248页 - 神的律法和人的政治

现代性的“最激进,也是最真实的特点就向宗教全面开战”,也就是它的“反神学怒火”。解决神学—政治问题的现代方案是一个世俗的方案,它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它的宗教批判能否彻底有效。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25页 - 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宗教的和政治的自由

路德从《罗马书》(1:17)说的“义人必因信得生”这句话领悟到。信徒只要自己在心里确立了“信”,便可“称义”。这个“信”是他自由选择的,不需要依赖别人的赞许和肯定。人可以蒙骗别人,但无法蒙骗他自己,这个“信”完全是真诚的,因此它的信仰要求更高了。路德从《圣经》中重新发现的这条真理,不仅是他个人信仰的突破,也成为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风暴中心,更促成基督教新教与罗马天主教的分道扬镳。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44页 - 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

人无能为力,但不会没有想法。在《酒神的伴侣》中,神并没有真正成功地把卡德摩斯这个人变成动物。因为卡德摩斯虽然对神无能为力,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10页 -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人文课上的常识与普通知识

普鲁塔克说:“要记住,我要写的是人生,不是历史。最荣耀的伟业也并不总是能为我们提供对人的善与恶的最清晰的洞察。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时刻,一个表情或者玩笑能让我们看人物的性格和志趣,胜过最著名的围城战役、最厉害的武器和最血腥的战斗。一个肖像画家对表现人物性格的面部线条的精确刻画要超过身体的其他部分。所以,请允许我格外专注那些能表现人物灵魂的特征,我用这些来描绘他们的人生,至于那些重大的事情和战斗,将让别人去谈论吧。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184页 - 帕斯卡尔《思想录》——公共生活中的“原罪”

在历史的某一个时刻,恶进入了这个世界。一旦这个恶(非正义)进入了这个世界,并且开始存在在那里,它就起破坏作用了,这个世界也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这个罪或恶无可避免地会改变所有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普遍程度可以超过一般人的想象。这些受影响的人于是有了不道德的行为,造成并强化成一种普遍的、人人作恶的生存处境。在这个处境中,每个人都参与了恶,都在影响或参与其他人像他自己那样参与罪和作恶事,没有一个人是与其他人隔离的。每个看来是个人的自由行为,其实都并不是出自他自己的个人选择。他所做的选择、做出的行为,都与他所身处的那个社会和那个社会中的他人密切相关。这样解读原罪与每个人的关系,与阿伦特和哈维尔对极权社会的分析——极权主义败坏人类道德生存处境——相当一致。

《阅读经典》的笔记-第279页 - 施特劳斯读色诺芬

两千多年前,希腊史学家色诺芬(Xenophon, 约公元前431-公元前355),在《暴君希耶罗》(《希耶罗或暨政》)就已经涉及了专制统治(暨主政体,tyranny)的困境。暴君希耶罗对诗人西蒙尼德说,当暴君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暴君不能信任任何人的忠诚。 西蒙尼德开导希耶罗说,只要对人民施恩惠,当暴君并不坏,还能长治久安。 西蒙尼德向希耶罗所建议的种种施恩惠都是物质的。 他并没有建议希耶罗给人民自由,也没有建议将转至改为民主。他只是建议较多地满足臣民的物质需要,以换取他们的效忠,甚至爱戴。 恐惧和贪欲是暴政专制驾驭臣民凭借的两大心理机制。 施物质恩惠,既能满足贪欲,又能平缓恐惧,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对暴君来说不难做到。


 阅读经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