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受难的国度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44751163
作者:[美]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页数:375页

内容概要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1947—)
美国历史学家,曾担任哈佛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林肯历史讲座教授。2007年至今任哈佛大学校长,获选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度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福斯特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也是自1672年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哈佛校长。她的著作包括《创造之母:美国内战期间蓄奴南部的女性》、《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等。她与丈夫现居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剑桥)。

书籍目录

致 谢 001
序 言 关于死亡的工作 003
第一章 死亡:“献出我的生命” 001
第二章 杀戮:“更巨大的勇气” 029
第三章 埋葬:“照料死者的新课” 056
第四章 寻名:“意味深长的字眼—无名氏” 096
第五章 接受: 平民与哀悼之工作 130
第六章 信仰与怀疑:“这场大屠杀意义何在? ” 165
第七章 解释:“我们对死者的责任” 205
第八章 统计:“多少? 多少? ” 243
尾 声 幸存 258
注 释
索 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哈佛首位女校长福斯特的首个中译本著作
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获奖图书
《纽约时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美国全国图书奖决选入围图书
本书以一种新的史学视野,探讨了美国内战期间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以及战争和死亡对此后国家及社会文化的持久影响。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将目光聚焦在作为战争主体的普通人,以她杰出的分析与描述才能,探究了北 部与南部美国民众如何应对这一最具毁灭性的经历。他们如何面对杀戮和死亡,如何埋 葬死难者,如何哀悼与纪念,如何帮助死难者的家人?这场战争如何影响了那些从中幸存的人?……本书对这些问题有力而动人的回答,为重新理解美国内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维度。
“非常出色……极其感人。”——杰弗里•C.沃德 ,《纽约时报》书评
《这受难的国度》是一部开创性的历史著作。在其中,一段先前被忽略或被误解的关键历史,突然之间成为了焦点。——《新闻周刊》
“引人入胜,新颖……福斯特回归了将战争同残存的浪漫主义、崇高品格与社会目的彻底剥离的工作。”——埃里克•方纳,《国家》
“惠特曼错了;书籍确实能够呈现真实的内战。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旁征博引的书。《这受难的国度》是部杰作。它用大量研究、现实主义与真知灼见,粉碎了关于内战的感伤主义。”——戴维•W.布莱特


 这受难的国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的著作《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以个人面对死亡与杀戮为开端,剖析了内战中的人们是如何“想象死亡”、“面对死亡”、“经历死亡”、“承受死亡”、“悼念死亡”、“记忆死亡”、“思考死亡”,探讨了战争和死亡对此后国家政治及社会文化的持久影响。全书讨论“死亡”但不囿于“死亡”,而是将生命与死亡、个人与国家、宗教与世俗、战争与民主等宏大主题串联起来,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与悲悯。她对人“应对死亡”和“死亡意义”的思考贯穿全书,探讨内战是如何改变人们传统“善终”概念和对“死亡”的认知的。一、“善终”概念的实践及其改变《这受难的国度》中,福斯特认为,战前的“死亡”观念以“善终”为核心,强调人若能在亲人陪同中安然逝去,死后可入天堂得永生,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和家族性质。在战争的初期,的确也践行了这样的观念。随着战争的日益扩大,资源配备不足和无尽的杀戮带给人的麻木,军队中没有办法给每一个战死的士兵“善终”。无法得知士兵的生死给后方的亲人带来巨大的伤痛,政府对待“善终”体制的不完善催生了民间以盈利为目的的“运尸业”“尸体防腐业”以及帮助确定士兵存亡的公益组织等等机构的出现,帮助完成“死亡之艺术”。在传统的“死亡之艺术”下,一个人垂死之际需要有亲属在侧,内战时期,这明显不能达成。所以对于临终者,士兵和医护人员等往往扮演成亲属的角色,让死者平静地离去。而对于死者家属,士兵和医护人员等又时常通过家书的方式,告知家属关于死者临终时的遗言和情状,从而使其亲人确信死者得到“善终”,为生者与死者搭建沟通的桥梁。一些士兵试图建立正规的方式,来确保死亡的事实与细节都能被传达给家人,他们会将自己的姓名写在随身携带的圣经上或者专门定制一个徽章记下自己的详细信息,希望在众多的尸体中留存自己的存在。悼唁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形式,实际上也成为了一种体裁。在这些书信中,书信的撰稿者努力使亲人相信这些士兵是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他们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升向天堂,他们的死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而是获得了灵魂的不朽。除此之外,骁勇善战、为国捐躯日益成为评价死者是否“善终”的理由和标准,这在非基督徒中尤为明显。这就使死者的生命价值和 “死亡”意义与国家发生紧密联系,并出现国家的宗教化和信仰的世俗化。随着内战无情地继续,其引发的大量“死亡”不但动摇了原先的“善终”标准,还挑战了个人和家庭继续维系这种文化的能力。杀戮的扩大,使军官无暇在意已经死去的士兵,在两军对峙之时,双方的尸体可能在战场曝晒数天,最后难以辨认。1863年7月葛底斯堡战役持续了三天,600万磅人类与动物的尸体在炎炎夏日中遍布战场。尸体如此之多,埋尸小分队到10月都没有清理掉这堆积如山的尸体。尸体的难以辨认和处置不当,无疑为后方的亲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他们无法将亲人的尸体运回家乡甚至无法得知亲人的生死。也正是在内战的几年中,美国人开始采用化学防腐程序,尸体防腐术才第一次得到了更广泛地应用。尸体防腐术为亲人提供了至少战胜部分威胁的办法。但是尸体进行防腐处理是昂贵的,很多时候普通士兵没有这样的条件,只有高等的军官能够享有这种待遇。于是,1862年开始国家就承担起了对战争死难者的新责任,建立起大量的国家公墓,尤其是葛底斯堡公墓的建立,标志着这个国家在面对内战大屠杀时所产生的对待死者的态度与政策的重大转变。内战时期的美国人,努力以各种方式使每一位死难者得到“善终”,他们努力恪守着传统“死亡之艺术”的种种要素。也正是从内战开始,联邦政府开始承担对死难者的责任,这些职责重新确立了死者在社会中的地位。福斯特认为,这些公墓让”死亡”的责任和意义由家庭转到国家,改变了“善终”的内涵,褪去了“死亡”文化的宗教色彩,让国家开始神圣化。此时,公墓不仅是安置死者的坟茔,更是生者祭奠这些为国殒命者的圣地.庞大的死亡人数使当时的美国人对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意义心生焦虑,对战争的意义以及国家的职责心存质疑。他们似乎在践行“善终”仪式中来寻求死亡的意义,这就使“死亡”超出了死亡本身,成为一项“业”,即“死亡之业”。“死亡之业”的任务是确保死者得到“善终”,让“死亡”获得意义。二、对死亡意义的认知 “死亡”是内战的主调。士兵们经历着“想象死亡”、“面对死亡”、“经历死亡”、这样的过程,亲者则担负起“承受死亡”、“悼念死亡”、“记忆死亡”这样的悲痛。“思考死亡”则留给了美国这受难的国度。对于士兵来说,在战争伊始,宗教在某种意义上使士兵可以去杀戮,也可以让他们从杀戮的罪恶感中解脱,但随着战争的扩大,很快让士兵变得麻木,使他们暂停了对生命价值和“死亡”意义的思考,他们在他们不怎么理解的事业中遍洒热血,在一个他完全不懂的作战计划里舍弃生命,在一个看不到作用的战术指挥下战死沙场。他们不再去痛苦地思考死亡的意义,失去战友的伤痛让他们杀红了眼,复仇成了杀戮唯一的动机和目标。对大多数平民来说,他们所感受到的战争创伤、所感受到的“死亡”,除了前线传来哀鸿遍野的照片,更是通过他们所亲近士兵遭受的苦难。尤其对于死难者的亲人来说,亲人在战场罹难,不仅摧毁了士兵个人,也使他的亲朋好友满怀悲痛。即便没有肉体上的悲痛,丧亲者也可能遭受了精神、内心与希望的的死亡,也即一种活着的死亡。内战时期的美国人之所以强烈希望取回遇难亲人的遗体,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对“死亡”有着真实的悲痛但是不确切的“死亡”又让他们觉得这一概念虚无缥缈,他们需要将损失变得可见可感,继而使之变得真实。他们即便在经济极其拮据的情况下,也会准备一整套丧服进行种种悼念,将死亡具体化,使其成为现实的一种方式。丧者的伤痛需要宣泄,他们需要创制可见的悲伤象征物,使丧者可用它来预演,继而正式扮演起他们如今的新角色。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死难者的“死亡”变成了一组组数字。战后对于这场战争,美国人更倾向于用数字来理解它们。在这场战争的巨大规模与恐怖环境中,统计数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战争的损失,也能成为人们在一个超乎想象的现实中重获掌控感的基础。这些数据中的每一个“一”都代表了一名死难士兵那朝向天空苍白的脸庞,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而是确确实实代表着人类的脸庞。美国人进行统计,是为了将新兴“内战死难者”观念,定义为一个超越个人丧亲之痛、可描述的、共同的国家损失。内战使个人之死超越家族范围,融入到国家这一想象共同体中,使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进一步紧密,加深了美国民主的政治与文化内涵。本书的第六章提出“这场大屠杀意义何在?”这的确引人深思。面对这样大规模的死难者,作为胜利者的北方可以从天意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看待联邦与黑奴解放的观点,它可以为这场战争提供一个关于神圣目的与神圣牺牲的令人宽慰的叙述,它可以对如此大规模的“死亡”提供一个爱国主义和天意的合理解释。可是作为失败者的南方,他们在更高层面上无法为牺牲的南部死难者提供一个崇高的意义。在内战的几十年后,南部对邦联记忆的活动极盛不败,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认南部数十万年轻生命事实上没有被白白葬送。抛开信仰和爱国主义这类以战争结果为准赋予的意义,还剩下什么呢?实际上,死亡本身成了战争的目标,成为了战争这台工业化的机器,更崇高或更荣耀的目标并不存在。那这场大屠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福特斯从内战死亡的角度,认为战争改变了美国的死亡文化和美国人对自由与公民身份的界定,改变了美利坚的国家职能并促进了美国的国家构建。这样的结果或许可以给死难者们一个解释。三、结语福斯特把目光聚焦在下层,全书虽以“死亡”为话题,但核心是“人”,以 “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性”为归宿",内战时期的美国人修正了原有的信仰,改变了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并通过这种新的认识,建立起新的美利坚民族观,重新定义了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     在美国,每年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全体美国人民都会放假一天来纪念在南北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这个节日的诞生与美国内战密切相关,亦可以看出这场战争之于美国的重要意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规模的内战,战争的结果以约62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国家的统一。也因为这场战争的重要性,美国内战史也成为美国史学界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围绕它的起因、进程、后果、性质与意义,研究成果至为丰富。然而这其中却鲜有将研究视角触及战争中死难者的著作。历史学家德鲁•吉尔平•福斯特的著作《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史学视野,她以个人面对死亡与杀戮为开端,剖析了内战中的人们是如何“想象死亡”、“面对死亡”、“经历死亡”、“承受死亡”、“悼念死亡”、“记忆死亡”“思考死亡”,探讨了战争和死亡对此后国家政治及社会文化的持久影响。美国《新闻周刊》称赞这本书是“一部开创性的历史著作。在其中,一段先前被忽略或被误解的关键历史,突然之间成为了焦点。”独特的研究视角也无疑让整本书较之其他历史著作站在了一个更能获得广泛共鸣的起点上——毕竟,人固有一死,我们都拥有故去的亲友,我们也都将走向自己的坟墓。只是通常而言,正如福斯特借美国内战时期一位牧师之口所说的那样:“说两千或两万人在一场大战中阵亡,充其量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模糊的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与你个人无关。但你要是知道一个人在你身边被射杀,并与他战友一道在坟墓前帮忙埋葬他,这对你而言比那条耸人听闻的重大消息更加真实。”阅读整本书,死亡不再是没有生命的数字,而是真实鲜活可触可感的苦难,它对内战的参与者来说,是亲身经历的个体的突然逝去及由此带来的无尽痛苦。全书以“死亡”为主线,以“种族”、“性别”为支线,福斯特教授通过遍览内战时期的各种资料,收集了包括书信、日记、报刊文章、布道词、广告词、绘画、照片、墓碑碑文以及小说和诗歌等在内的丰富史料,生动地展现了美国内战期间的死亡是如何塑造了一个“受难的国度”。更难能可贵的是,全书讨论“死亡”但不囿于“死亡”,而是将生命与死亡、个人与国家、宗教与世俗、战争与民主等宏大主题串联起来,研究视角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与悲悯。福斯特认为,死亡不仅改变了数十万遭受丧亲之痛的个人,它也改变了美国。内战死亡所带来的变化,一些是社会层面的:牺牲与国家变得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平民被迫脱离正常生活参军,妻子变为了遗孀,孩子沦为了孤儿;一些是政治层面的,例如黑人士兵希望通过他们的甘愿赴死与乐于杀敌来赢得公民身份与平等;还有一些则是哲学与精神层面的,例如死亡的存在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触及了内战时期美国人关于“我是谁”的最基本认知,而内战的残酷形势更是动摇了内战前美国人的“善终”观念。虽然死亡士兵的战友、随军医生护士以及牧师通过各种方式力图保持战前的死亡文化,但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死亡本身仍让生者感到绝望。大屠杀迫使美国人探寻战争浩劫的意义,并对它做出诠释……福斯特因此得出结论:死亡——不仅通过保全国家,也通过塑造持久的国家结构与国家义务——缔造了现代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说,福特斯其实是从内战死亡的角度,论证了战争是如何改变了美国的死亡文化和美国人对自由与公民身份的界定,论证了战争是如何改变了美利坚的国家职能并促进了美国的国家构建。国家公墓的建立,以及以照顾活人与关注死者为目的的内战补助金制度的出现,所涉及的工程规模之大在战前是很难想象的。值得一提的是,福斯特1947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的一个传统家庭,不过她却是一个“叛逆的女儿”,从小便有独立性格,她会参加声援马丁•路德•金的民权游行。她养牛,参加童子军,上舞蹈课,拒绝走上流社会女性的道路。而她的家乡弗吉尼亚州谢南多厄河谷(Shenandoah Valley)农业发达,盛产葡萄酒和良种马,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曾经作为通向马里兰、华盛顿和宾夕法尼亚的战略门户而被北方军重兵把守,1862-1864 年之间,南北双方在这里爆发了多场激烈战役。如今在弗吉尼亚州很多主要城市的市中心广场,常常会看到竖着一个扛枪的南部邦联士兵的雕像。或许正是这些微妙的伏笔,最终引领福斯特走上了历史研究之路,成为美国研究南北战争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并以她杰出的分析与描述才能完成了这本跨美国内战史与死亡文化史的著作。《这受难的国度》一经出版就获得了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并被《纽约时报》选为2008年度十大好书。当然,比历史学家身份更广为国内读者所知的,还是作为哈佛大学校长的福斯特,因为她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也是长久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哈佛校长。在一次面向学生的演讲中,福斯特这样说道:“知识的即时应用经常遮蔽更宏大、更耗时的教育过程。如果只是狭窄地着眼于现在,我们就切断了自己同过去和未来的联系。”是的,任何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研究,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借此来更好地指导当下探寻未来。在书中,福斯特曾引用了安蒂特姆国家公墓的理事们在1869年所说的一句话:“一个民族之文明与高尚的标志,就是它对死难者所展示出的体贴和关怀。”——而这本记载着罹难者的死亡、杀戮与埋葬,镌刻着生还者的焦虑、痛苦与困惑的著作本身,也给面对过相似的痛苦、也必须寻求相似的慰藉的中国,带来了更多启发。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鼓吹战争的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     突然觉得,暂时不想再读任何小说了。重拾这个系列。
  •     内战死亡纪事。
  •     死亡与国家的诸面相。为有牺牲多壮志,一将功成万骨枯。
  •     悲天悯人之作,不过把国家的作用说的似乎有点温情脉脉了
  •     “在这场可怕的战争中,双方都‘读着同样的《圣经》,都向同一个上帝祈祷,也都声称他在帮助自己对抗对方……然而两方的祈祷都不会得到答复。’”
  •     新文化史著作 对南北内战的全新认识 字句直指人心 战争不仅是南北双方实力的对决
  •     老师极力推荐,我看过之后,觉得全文基本在讲人们如何去接受死亡,认识死亡。以及从期望中回复过来。
  •     角度新,很深的人文关怀,大众历史读物
  •     “我们仍生活在这场内战所创造的死亡世界之中.”死亡不仅保全了国家,也缔造了现代美国,改变了死者,更改变了幸存之人。善终观念和基督教思想,救援、安葬死者与联邦权力的扩大,种种共同拥有的苦难经历如何改变了社会、文化和政治。
  •     福斯特教授通过剖析内战中的人们是如何“想象死亡”、“面对死亡”、“经历死亡”、“承受死亡”、“悼念死亡”、“记忆死亡”,来思考美国内战的影响和意义。从目录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很特别的史学研究著作,在严谨之余亦有极强可读性。“一个民族之文明与高尚的一个明显标志,是他们对他们死者所展示出的体贴和关怀。”
  •     宁做Bierce,不做Phelps
  •     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历与作为事件与神话的历史总是有区别的。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旁观者来说是冷峻的战局结果与伤亡数字,而对于经历着来说确是对个人与国家观念的重新缔造。我们总是易于去“形象思维”的,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 ,而一百个人的死亡或许是个统计数据。
  •     新文化史的典范,从细节入手,在不抛弃诠释大局的形势下关注普通人的内心。
  •     忘了标记这本了,大四考完研看的,是从死亡这个大家极少察觉的视角去看内战的,死于疾病的比死在战场上的还多,还有人靠尸体处理大发横财,看到这些,会觉得那些看起来很正义的战争,用放大镜去看里面的细节,充满人性的阴暗和灰色的道德盲区
  •     内战重塑了美国政府的职能,改变了美国人对宗教信仰的看法,迈入了现代化国家,作者对“死亡的工作”的深刻剖析,启发读者深思。
  •     战争的恐怖,没有一种语言能加以描述。
  •     翻译很流畅啊,内容当然也很棒
  •     【与二刷《隐藏的宪法》同时】同样是以内战时的“牺牲”为切入点,Fletcher仰颈高观“一将功成”,而Faust则俯身下视“万骨之枯”。内容比细腻的书名还要细腻。政治层面上,强调联邦权力借战后的抚恤与重建向下渗透;人性层面上,则细细描出内战中死亡所带来的人们意义世界的瓦解。【翻译非常好,听说译者因此去了Harvard?】
  •     不仅是对内战时期人民苦难的揭露,更是对当时国家制度和国家政策之不足的揭露和反思。
  •     论述“art of dying”的整个环节;将死亡(的实践及观念)置于内战与19世纪美国现代国家构建背景下考察;将人置于历史叙述的中心,材料是作者搜集10年而得,包括士兵书信、当时报刊、摄影绘画等。主题上很新颖。
  •     直击真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