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陌生人》书评

出版日期:2014-10-1
ISBN:978756752516X
作者:张怡微
页数:246页

熟悉的陌生人

认识张怡微是在2005年的时候,彼时她在《萌芽》上发表了很多校园爱情,为我沉闷压抑的高中生活注入了几丝兴奋剂。作为一个隔着纸张与她面对面的读者,我完全没有想到后来快速的信息时代到来,便利到可以跨越万水千山与她在微博上偶尔互动。后来在豆瓣关注了她,因为她认识了一个同样遥远的热爱文学的朋友。眼见着她从短发洒脱变成了今日长发知性,日渐成熟、真诚、魅力。这几年来,她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不愿意落下,她的文字与她的气质一样,越来越成熟、深刻。毋庸置疑,她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或许如她自己所说,是为了生计;她是一个真挚的写作者,就像我看到一个人对她的评价,她并不是为了金钱而写;她是一个诚恳的写作者,她笔下的文字是她真实的怕与爱。《我自己的陌生人》是她在14年出版的第二本书,是她的第一本随笔集,是她过去所书写、发表的一些文章的集合。第一辑微尘之舞,是一些关于台湾和上海的散文,她细心地观察,大胆地书写,读到的时候产生共鸣却感叹为何自己写不出来。第二辑写作课的秘密,分享了一些名师教写作的技巧。我常常疑问,写作能力是一种天赋还是后天努力可以弥补?阅读了辑二之后,确实了解了不少“写好”的方法,很多是以前从未想过可以切入的点。第三辑尖锐与抒情,是一些书评和影评,从她独特的角度去剖析,以前我就喜欢阅读她写的评论,看到她写熟悉的书或者电影时,感叹自己一直还未学会;看到不熟悉的,也总会记下来,找来一一阅读、观赏。她说:希望自己是一个热切而真诚的人,记录自己想要记录的一切。她做到了,她在我眼中,在很多喜欢她的人眼中,就是一个勤勉的写作者,将她走过的路,看过的人,想过的事都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对于一个愿意包容与接纳的读者来说,是可以从中看到从未看过的风景。我身边的事实是:对于没有阅读过一本书的读者来说,即便书评写得再好,也不会获得感叹,而是默默地列入阅读书单。所以在我看来,评论其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只需要写下自己的感悟,不要期冀去获得别人的理解与赞同。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点小感悟。

那些曾被我们遗忘的梦想

大学时与室友聊天时知道了作家张怡微,她是我室友的高中学姐,也是我们的大学校友。大概是由于自己从小读书习惯于读经典的缘故,觉得作家都是渺远而不可及的存在,或先于我们出生早已进入历史,或仅仅存在于想象出来的某个未知的空间。而听室友讲起张怡微,年龄相仿又曾生活在同一个校园,便生出些莫名的亲近感。后来,常常听室友提起和她见面的经历,关注了她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对她也渐渐有些了解。直到昨天收到双十一购得的随笔集《我自己的陌生人》,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终于开始从文字中真正地了解她。张怡微并不是我阅读范围内写得最好的作家,却是最让我感到亲切,并愿意一直支持她写下去的作家。她的经历、她的性格、她的忧愁、她的梦想,通过文字缓缓流淌出来,在不经意间进入了我的心扉。  高中时期,张怡微就获得新概念文学大奖。大学本科哲学系毕业之后,热爱写作的她考入了中文系的创意写作班,之后又前往台湾继续她的求学和写作之路。在随笔集中她写到,多年以后同学聚会,昔日的同学好友都娶妻生子、事业有成,问起她的近况,惊讶地问:你还在写小说啊?或许只有张怡微自己知道这样一个反问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写作这条路虽然难走,但她一直坚持到今天。  也许正是因为她和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青年,或许正是因为和她从同一所学校毕业,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和她一样拥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学之梦的绚烂,却无法体会绚烂背后的艰辛。  年轻的时候,谁没有过美好的梦想,仿佛自己的一生就为了实现梦想而活着。然而,随着我们进入社会,这些梦想没等到我们为之努力就被抛弃和遗忘。也许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我们才会忆起当年的那个梦想,和那个怀揣着美好梦想的自己。而天亮以后,一切如常。其实我们并不缺少梦想,只是缺少实现梦想的勇气。而在张怡微身上,我看到了梦想,更看到了勇气。

在台湾的上海人,这本身已经有话可说了

最早看到她的名字是在微博上,因为赵小姐不等位一直会主动艾特她,然后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她们是很好的朋友。再来,有一次,看到赵小姐写以后她的志向就是推荐张怡微的书,怔怔地看了一会后产生了想要阅读她文字的好奇心。也是在机缘巧合下,看了她的微信平台上发布的一篇书评,并且附上了她这本散文集的推荐,于是毫不疑惑地购置了。你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你邂逅了某个人,或者是某件事的发生,其实经历了无数个偶然和巧合,然后你不得不感叹这些都是命运的安排,也就是所谓的缘分。后来才知道她也是上海人,复旦大学求学,现在在台湾攻读博士学位。这本书是我带着在去台湾的路上看的,所以在先去台湾之前已经对那块土地有了亲切感,她笔下的台湾,她记忆中的上海弄堂和童年生活,都无一不展现出她老道的文笔,细致地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这本书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都是她写的有关上海和台湾的随笔,包括了曾经得奖的几篇大作,你会发现她只是娓娓道来,但就把原本不怎么相关的话题串联成精彩的习作。你平时不会注意到的那些细节,那些独特的上海情节,她观察到了,并且拿捏得到地缓缓道来,让你如行云流水般阅读后感叹说自己文笔的差距。第二部分,是关于小说的技巧写作。我相信很多看书的人或者买书的人本身也是喜欢写字的人,一定也很想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本领,也很希望自己的文字有朝一日可以打动到别人,可以在流淌的岁月中或深或浅地留下印迹,也不枉费自己的努力和用心生活。她分享了自己在写作课堂上的笔记和文化大师的一些建议,比如王安忆在课堂上分析的你和你的人物本身是否有关的话题,读来确实脍炙人口,也可以解答很多读者长久以来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入门却没有正规途径去进行系统学习的爱好者来说,通过阅读她的分享就会明白一些写作的名堂,就会促发自己的思考。而第三部分,是她所写的书评和影评。大多选择的都是日本作家的书籍,而大多都是名家名篇,用她独特的视角去剖析,去尝试建立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要记录下她所提到的书名,并且也想去买上一本细细品味。这是一个勤勉踏实又有天分的作家,她已经有了成功的奠基石,那就是她在各大文学奖上受到的青睐,那些是专家对她的肯定,而她出版的书籍的高销量是读者对她的拥护。一个拥有梦想且始终努力的人是值得敬佩与赞扬的,尤其是当她得知了自己的使命与力量并且义无反顾地向前,你会被折服,并自觉地竖起大拇指。这也是上海人的骄傲。

煮字为药

喜欢年轻作家的好处,大概就是可以和她一起成长。不像老一辈,怡微的文字很少有对读者的指导,也从不输出什么人生观,像是一个口才和仪态很好的朋友,坐在对面侃侃而谈,声音又慢又轻,又从不给你提建议,只是随口说一个邻居的、同学的、朋友的小故事。这本文集展示了近几年的怡微,她对生活的想法,对文学的想法,她的经历和所得。书分三辑,一,微尘之舞,二,写作课的秘密,三,尖锐与抒情。第一辑大概像是她的纸质版博客,用怡微特有的笔触细细碎碎地记录生活,散文居多,写童年,写校园里青春散场,写家人,写旅行和离别。这一辑也是我买书的原因,自从她的blog关闭之后,作为粉丝的我再也无处了解她最近的动向。微博上的怡微喜欢讲笑话,比如读书会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于是她作为主角不想去了;豆瓣上的怡微喜欢发影评书评,那都是她谋生的、写给报纸的文章,非常正式,像是报告自己看了什么书、这本书会对文学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知道真实的怡微不可能永远像微博上一样开心,也不可能永远像报纸上那样正经,而下雨时她除了自嘲有没有想到别的,书读到某一章节是不是触动了自己而发怔,我无从得知。于是一些似乎没有主题,有点怅然或者焦虑,被一些细小的事触动而诞生的散文,使这个作家成为一个立体的作家,不高高在上,不刻板,极其敏锐,又极其谦卑。第二辑大概是她在台北和上海两地学文学时的课堂笔记和自己想法的梳理。这是一种无私的分享,让人知道她文学经历的一部分,像是期末考试时把笔记借给缺课的人复印的好同学。那些经历是一种严苛的发散的文学训练,想要写作的人看了一定会受启发,我也更明白她和那些靠一篇网文红起来然后四处签售的人的不同,和那些在开头总写“我有一个朋友”的“作家”的不同。怡微在台北参加文学竞赛拿了很多次奖,我看到她在不同的平台上一次又一次地感谢台北,说台湾是她的福地,说自己和台湾的渊源。想必私下也有很多人看中她的好脾气,于是揪着问她:到底怎么写才能拿奖呀。她居然也就勤勤恳恳地说:确实有一点点技巧可言,还是要看一点点评委的口味。然后写了文章,然后还放进书里。第三辑就是书评的集合,大部分应该在报纸上发表过。大陆买不到苹果日报,于是她每每很贴心地搬运到豆瓣。我是在那里知道了宫本辉,多了一个喜欢的作家。她似乎把推荐优秀的作家看做自己的职责,或是发自内心希望优秀的同行被更多人知道。不知道她自己有没有发现书评和书评的不同,哪些是交差,哪些是读了之后从此爱上,这种真情在正经的文章里也很难掩饰。在宣传自己的书的时候她也奋力推销自己喜欢的蒋晓云,以至于下订单的时候看到张怡微的书“和蒋晓云的书一起买更优惠”。她就是这样,觉得一个人好就会反反复复地讲,我在无数篇文章里看到她对之前那个导师的感恩,和台北的缘分,对吴念真蒋晓云的喜欢。这样的人用老话说叫不忘本,把别人点点滴滴的好都记在心里。她也在这辑里盛赞了金宇澄的《繁花》,称了不起的、真正的上海文学。《繁》的成功很大归功于作者全篇用上海话来写作,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心心念念全在软软的方言里,没有精巧的故事,全篇平铺直叙,像是一部老上海方言的史诗,震撼是震撼,以后若有人模仿也就蠢了。怡微在书评中说看罢觉得自己写得“并不算是上海”,我想说,其实也是仁者见仁的。《太平轮》上映后,恶评如潮。上集讲述的似乎是风华绝代的老上海,但没有摸到点子上。有个上海建筑师在豆瓣上幸灾乐祸:30年代的上海就是一个电门,什么张艺谋,姜文之类的,摸了就死。人们总是揪着老上海的璀璨不放,上海特有的戏剧化和生活化的冲突难以拿捏,尤其对于男人。这时张怡微在记录上海边界小小田林,我看了就明白田林是什么,那个年代的田林人经历了什么,她描写的麦田和拥挤的“进城巴士”,我都想象地出来。大家都这样老老实实讲故事不好吗?为什么都要去写一个自己都不够了解的地方呢?虽然怡微最近的重量级的长篇是描写上海,但我觉得她似乎已经把上海的标签慢慢退下,从王安忆的影子里慢慢走出,开始更多、更广泛、更具有她个人特性的尝试。过往用“乌七八糟的挫折”一笔带过,感恩时说“我所受的恩惠太多”,我们都习惯了。种种“挫折、恩惠”经历使得她早熟、宽容又勤奋,常常忽略自己的努力、放大别人的帮助,这其实这是这个年龄段的作家不多见的,能在这个乌烟瘴气的时代带给人一丝踏实。作为小几岁的读者我看着她的文风渐渐成熟,渐渐能在小说技巧上侃侃而谈,是由衷开心的。某种程度上我将她作为标杆,虽然这根标杆似乎很怕给别人指导,虽然有些事情我永远无法知道也不必知道。这些年我也变了,好的坏的都有,但我都能接受,毕竟都是因果,毕竟我在向前。而她有时会说,怕以后写不出好的文章对不起自己的读者,我想说,只管向前走就好。

与世界的和解,系于自己的陌生人

翻开《我自己的陌生人》的时候,正逢写作的困境。每天批量生产三五千字,真正在意的好像只剩下作者栏里的名讳。那些出口的落笔的字句,连回望的兴趣都近乎湮灭。只任由新的稿债催逼,意兴阑珊,仓促向前。直到看见张怡微这样写:“我不是一个‘整齐’的作者,无法做到一出场就体体面面,每每落笔都深思熟虑。但在少数的、写作真正属于自己的散文时,我都很诚恳。”她借和台湾作家张国立的对话,引出以真名写人物传记、房产广告、星座言情的“糟糕”经历。也许如是种种曾令她困惑,可最后,成就她的,也未必没有这些狼藉。读到这些,我发微信给她说,从这本书里望见了光芒。我和张怡微识于微时,每年一两次的相聚,也都是嬉皮笑脸说说各自的苦,仿佛诉尽了人生的全部。虽然处境在迁移,对话的模式似乎未有改变。可读她的文字,却常常深感惊异:她和几乎所有业已成名的年轻作家一样,从青春和校园写起,立足经验材料做些时而浮泛的抒情。但这些年,写世情,写人心,甚至写工人新村,反倒愈见从容,且形成了独有的文体。《我自己的陌生人》辑录了张怡微的部分获奖作品。早先零星地看过,此番重读,有新的体会。张怡微的笔力和洞察在同龄人中当是很深刻的,可这本书的文章里,能感觉到的,却是务求准确。譬如讲李宗盛的单曲《山丘》,关于贩售情怀的说辞,张怡微写道:“他知道自己什么东西动人,就生产那些东西来动人。其实这有什么不好呢,才情这样东西从来都是吸引年轻人的迷雾。既然是迷雾,甜一点又何妨。”话锋冷隽,背后亦不乏体察的温存。又譬如她在书中所作的种种自省。在这个年纪时时眺望自己内心的人,过得总是辛苦,得到的报偿也更丰富。以前读张怡微,会觉得忧伤被刻意放大了。而今细察,能领略她对悲欣纠缠的理解。写校园不止为追缅青春,写市井不止为凭吊逝去,这是很大的成熟。如果写作者有美德,准确是其中关键的一条。准确从何而来?阅读自然是难免的,毕竟,所有的写作某种程度上都是对阅读的模仿。此外,或许就是自识。度过汗漫的青春,世俗与规则磨平了棱角,总以为成熟会不期而至。可说到底,谁都再平凡不过,心底的那个陌生人,只是躲进了幽微深处而已。每有波动,那些愤懑、惶恐、不舍与激越,又会跃然眼前,连自己都受到惊吓。理性与感性的博弈,或许终将中和,但过程之惨烈,却绝不似表面那样平静无波。准确的写作,依托的是由衷的力量。我以为,《我自己的陌生人》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每个人终要与世界和解。而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在自己和自己的陌生人之间展开的。

何处无苦楚

2015-6-4在我们城市的广场书店里买到了唯一一本张怡微的《我自己的陌生人》。从前在上海,《壹周》上她常写专栏,自然熟悉,但也没特别注意。机缘开始她关注微博后,看她常常说人生苦啊苦,却忽然有某种亲切的认定这个人,就是那种感觉“我想我懂”。其实以前隐忽认为她即使普通,但也是顺风顺水的上海小姑娘的。边读边特别想写些什么,但不知道那非写不可的是什么。真是佩服她把那种寻常生活细节写的那样有意义,或者寻常不足道但侵啮生活缝隙的琐事和情绪写的那样有着落,而不让人烦躁,也不会顿生虚无感,因为我自己常常试图写出来的时候是很有这种感觉的。其次还有美感,这样寻常的生活,庸常的人生,我们都是所谓生活在平淡世代的一代,重要的事情是大家都依轨进行的求学、毕业、婚恋,甚至谋生和求职都根本不值得和写不入文字里面,如果不吐露家庭相处模式的煎熬,童年的拮据,爱恋分离或者求不得的苦痛,自我的敏感纠结外我们还能写些什么呢,而且又有什么重要呢,这本也不过应该是八卦闲情中讨论的事情或者至少要隐藏的生活细节,精明生活该具备的勿需言说的技巧。她写大学那不太严重的毕业离别,写吃的那顿轻描淡写的同宿舍聚餐饭,不但没在过分接地气里讨人厌,竟然看出了年轻世界里能共情的最郑重的悲凉意,写几个女生“撩起衣服比肉”,有一种那种写浮世生活或者世情小说白描却力刻的效果。怎样的尘世生活都有触目惊心啊,她说生活真是又寻常又凄厉,而这寻常就是凄厉,那天她说起家里人看了她写的文字问她,感觉她这些年是不太开心的,而这样的话啊,如果让我爸看到,她会心里寒吧,想这样一个看起来文静标准好好学生长大的姑娘,心里洞明而又多少寒凉啊,在中国式的亲情关系里,似乎有点承受不起,总觉得是他们的缘故让我们不开心的,虽然我们半生纠缠在一起,今日之我,是与他们不无关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早就了今日之我,但无论多少深情,其实也不好告诉他们后来的我终究成为了怎样一个人,当然是会不开心啊,而且难以避免地生活风霜终归侵蚀和雕刻过我们啊,虽然城市化的风霜对人的浸蚀更隐晦。写到这里,想到只是我的父母后来再也没机会了解他们一生经历的风霜跟我们的风霜的最真切的不同是怎样。还有厉害的或者说坚持写作的人最后会实现真诚而最好的隐藏。寻常生活里的不堪,很容易透漏我们是怎样的人,虽然我们在文字里是这样稍稍淡漠但理性洞察而温意慈悲的,但实际的我们是没那么好的,自己也知道,所以想真诚,想描摹,但不想文字不小心现身的不只是不堪和世故计较的生活环境,还有这不堪生活里势必无法自带虚化PS效果的我们的肉身。不想显出自己的凉薄。在上海呆了几多年,繁华的金融现代的高楼的是显见的,对他们常说的有代表性的石库门狭窄暗光的天井生活倒没多少了解,在田林新村一片住了四年,后来转到浦东,多多少看到的都是杨高、上钢这些新村的生活,所以一度以为上海的纯正的原始的市民世俗生活都是这样的,却没想起过,这些都是新村啊,原来竟是跟工业关联的。以前看着田林的小学生,穿着没美感的校服,高高兴兴,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路上拖延或者在麦当劳甜品站卖甜筒。那是一种太平盛世,城市化的松弛和笑容,曾经羡慕过(后来自己分析过或许是脆弱或许是从前拥有的少,太容易羡慕人)。上海的同学跟我解释他们的绿领结“祖国的苗苗”,跟我说起他们的学农,午餐好吃的大排,新奇的同时心想,这已经是很好的童年和成长了啊,对应我们那还处于蛮荒时代的拧巴冰冷又严苛的成长来说。所以看到张怡微说他们童年还做的事颇有惊诧,但后来忽然想想也是啊,这个城市疯狂变化也就没多少年啊。刚来上海的时候,觉得田林这片区域是生活便利,有傣妹也多网吧洗头房和公园怪蜀黍的油腻腻的老城区,结果有天老师布置做课题调研,问路边的居民老爷爷这块以前是什么景象,他说九几年的时候是一大片稻田啊,全是稻子啊,真是惊奇到了,问他从前这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或者景点,他说龙华火葬场啊,超大的。跟我们不一样的是,他们不可能轻易将上海称为故乡吧,他们成长和生活的地方,虽然有一种黏浊的天然的融入感,但他们终究一开始也将故乡让了一大部分出去,让它去做国际大都市,加上迅疾的变化,所以可能有自然的时间上的和空间上的惆怅感吧。世博中心的滑冰场,我非常喜欢那个地方,以前在颓废窝整天的休息日或者偶然的晚上散步到那的时候,趴在上面看许久许久,生活都夏日般清凉或者有种整齐的美好感。今天两个全副武装的铠甲战士般的小朋友在跟老师训练冰球,还有一个颀长,逼人飘逸帅气的大男生带着一个玫瑰色毛衣小女孩练花样滑冰,这种时候脑海都会自动串联出那种在婚礼礼堂或者秋天的欧洲街头一对穿黑色风衣的气质无双的男女并肩走入或者潇洒走过的场景,那是我能想到的对这个世界最喜欢的华美场景。而今晚,趴在冰场上面的栏杆上,我唯一想的是:“以后如果我找到了那么一个人,我唯一能告诉他的是这些年我是怎样寂寞生活的。”因写张怡微的《我自己的陌生人》起,但写到后来更不知道要对这个作者说些什么,我们是同龄人啊,她应该又要面临一个毕业,而我也又重新选择了一条路,虽然我并没有办法赋予它更深刻的意味,我只能不再去想意义。或许从此只关注着她,会给自己那无法停止飘荡的生活一些启示吧。


 我自己的陌生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