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活法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020095032
作者:(比利时)阿梅丽·诺冬
页数:162页

内容概要

阿梅丽•诺冬是比利时法语小说家,至今已出版二十一部小说,每本都高居各大文学畅销榜之首。她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法国书商奖、阿兰•富尼埃奖、“花神”奖等文学奖,二〇〇八年更以所有作品获让•吉奥诺文学奖。她的不少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戏剧,已有三十七个国家翻译出版诺冬的作品。
诺冬的父亲帕特里克•诺冬曾任比利时驻日本大使,所以她出生于日本,六岁时跟随父亲来到北京,后来又到了美国纽约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直到十七岁,她才回到比利时,并进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学习拉丁语文学。
据诺冬自己说,她正是从十七岁开始创作小说;而出版首部小说则要等到她二十五岁那年。此后她每年出版一部小说,每本都毫无悬念地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巨大反响,成为法国出版界的一个“神话”。诺冬现在生活在巴黎和比利时两地。

作者简介

这是阿梅丽•诺冬的第十九本小说。
故事通过“我”与一个在伊拉克的美军士兵的通信来展开,而这个士兵身处战区,却是诺冬的忠实读者。之后,先是美军大兵忽然失踪,后又发现大兵是假的。著名女作家“我”不弃不舍,赶往美国看望那个肥胖得走不动的假大兵。女作家和胖子之间的关系超过了常规,双方都有期待,彼此为对方心跳,这不一定就是爱情。人与人之间是渴望理解的,感情寻找着寄托。正是这种理解和连系使人生有了意义,作者在书中借胖子之口,肯定了对阿米巴和原生动物的基本生存方式:“我喜欢这种生存方式,我怀念它。信件的交换就像是分裂生殖:我寄给您一点点生命粒子,您一阅读,它就翻倍了,而您一回信,它就增加了三倍,像滚雪球一样。由于您,我虚无的生命当中有了一点肉汤培养基(适宜的环境),我浸泡在与人分享的文字汁中。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幻想着自己有了意义。”
这部小说摆脱了先前的反战、厌战、减肥和沉迷网络的虚幌,直探人生。所以,“某种活法”指的不仅仅是“某种生活方式”,而更多是探讨“某种生命形态”。


 某种活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读《某种活法》的时候,会想到一首诗:我不了解你,就像你也不了解我,所以总的来说我们有多个世界,这比孤独本身更有意义。有人说这是一种倾向于乐观的想法,而我觉得这和乐观与否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状态,一些可能。总是有一些人给别人说“你太不现实了,别再活在幻想中了”。但是什么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呢?活得很现实又能得到什么,不现实又会失去什么?得失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太多的人,在现实中沉浮,说着违心的话,做厌烦的事,和讨厌的人打交道。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卸下面具,用“总有一天如何”的希望来安慰自己。也有一些人不会这样,他们更加听从内心的愿望,不怎么受现实约束,相对自由。也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些人在现实中挣扎,一些人在憧憬中怡然自得。假作真时真亦假,能哄住自己就好。《某种活法》中的胖子麦尔文已经胖得不能做爱,无法见人了,他假想肥胖的身躯是自己的创作,把它叫做《一千零一夜》中的山鲁佐德,以此忽略自己的肥胖。每天晚上,他都幻想自己搂着美丽的山鲁佐德,她在耳边轻轻地讲述着一些奇幻的事情。虽然世界已经遗弃了他,但是有山鲁佐德的陪伴,他感到很幸福,只有恋人才会有的幸福。他说:大家都知道,与自己所爱的人做爱,这是人间最大的快乐。而我与山鲁佐德共同生活的日子,远比这要快乐。是因为她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分享我内心的秘密?或仅仅就因为是她?这是说理解和默契,心灵的契合比性爱重要,更让人感到满足吗?不管怎样,他爱上了自己创造的山鲁佐德。他读了阿梅丽•诺冬的小说,书中的人们想出各种怪异的故事,以便能继续活下去。于是他开始给作家写信,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在伊拉克的士兵,对战争不满,极度空虚苦闷使他患上了肥胖症,成为不能自拔的受害者。他大概并没有期待能够收到回信,没料到却收到了作家的回应。她并没有歧视他,而是对他的处境相当理解和同情。从此,他在书信来往中找到了尊严和存在的意义,他决定不断丰富这个艺术品,使它完美。他把他们的书信按照时间顺序建立了一个档案,取名“某种生存方式”。他说:当我回想起我跟您通信的这十来个月,这几个字就强加给我这个差不多十年没有存在过的人了:由于您,我终于有了某种生存方式。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只想到了作家的存在和呼应对他的重要性,并没有想到他的信任和依赖对作家的重要性,但现在突然觉得,其实作家对他们的通信也已经有了依赖,她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存在的感觉,她对他的回应并不仅仅是出于对他的关心。那样的交流,在那个虚拟空间所发生的一切,不只是他的活法,也是她的。虽然完全和爱情无关,但同样让人们依赖,任何一种成为习惯的,能够将人们从现实中救赎的关系,都可以成为赖以生存的一种活法。因此,才有后来她发现麦尔文消失之后的惊慌和追寻,才有她失去理智的想要见面的冲动,以及那为了挽回冲动可能导致人生灾难的任意妄为。有时候,生活中失去一个人,并不是因为舍不得,也不见得就是为别人痛惜,而是那人的离去,打破了自己的生活秩序,无法一时适应而已。只有真正关心的人,才会感到痛心和难过,无法面对伤痛,伤口永远也不会愈合,也不想愈合。当我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编辑说:伊拉克战争原来是个幌子。很感兴趣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虽然很讨厌战争,但是在那个背景下的故事,都有一种决绝的意味,在非常时期人们的感情都会不由自主地到达极致,有时候自己也很意外所做的选择,并且会有出乎意料的结局。就像《乱世佳人》《冷山》《倾城之恋》《冷山》,还有去年读过的《如果我忘记你,巴格达》,都有看到非常动人心魄的东西。与上面提到的那些不同的是,《某种活法》完全和爱情无关。一般来说,和爱情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小说会让我感到乏味,但是这一本却不是那样。当我翻开书,看到是书信体的时候,就被吸引了。可我真的不喜欢胖子,对他的后来的自我满足和作家不负责任的纵容有点烦的时候,诺冬及时地让事件有了新的转机,重新抓住了人的好奇。就像编辑说的“诺冬永远让你想不到”。我不关心小说中对战争的控诉,只是感兴趣人和人人之间的关系,大概总是从一开始的互相吸引,想要走近对方,到最后的排斥,无法相处,绝望。就是这样,没有其他可能。所谓相濡以沫,都是一种妥协的结果。互相妥协,各取所需。当然也有长期相处产生的亲情,即使厌弃,也无法割舍。就那样一直走到最后,也不是不可能。大概因为有这样的无可奈何,才有了虚拟空间的交往对人的致命吸引,明知道不过自欺欺人,还会一直继续下去,让生活不再单调。人们有各种选择,有的人投入工作,向上爬;有的人醉心于理想的追求;有的人沉迷于爱情;有的人苦心经营家庭;有的人一直在路上……可以说现在人都很单调,因为不管是上述哪一种人,都或多或少地把一部分时间用来上网,在一种虚拟的世界里建立一种关系,有的延伸到现实生活,成为现实中的朋友,甚至改变原本的生活秩序。不论是继续虚拟地交往,还是走进现实,都不同程度上变成一种依赖。这其实和麦尔文与作家的交往是一样的。多了一种活法。不知道是现代人的可悲之处,还是值得庆幸的事。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又不妨碍别人,就行了。各自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安身立命,受自己的苦,享自己的福。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断断续续看了电影《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觉得出于偶然,这本书和这个电影巧遇,也是一种奇妙的事情。电影中的女孩发现有另外一个自己之后,从此不再感到孤单,好像自己一另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这也是一种陪伴。当我们遇到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彼此吸引的时候,就如同遇到另一个自己,然后不再孤单。知遇之感,大概是人能遇到最幸运的事情吧。但其实就和遇到一个与自己面容一模一样的人一样,很渺茫,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或许所有了解都是误解,在误解中渐渐认识了自己。而让别人也有了一种被了解的错觉。在现实中互相厌倦的人,以不同的ID重新出现在对方面前,说不定彼此吸引,反正谁也不知道谁是谁。没认出之前,彼此之间又有了一种可能。不管是书信还是网络,这样的交往都是选择性地表达自己,希望对方看到的是愿望中的自己,不是全部。也只有这样,有所选择的表达,隐藏和省略了生活细节的琐碎的交往,才能相对有吸引力,能够长久一些吧。渴望理解,一开始也许是那样,然后陷入不想理解,你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你也可以给,但却不想给。或许是因为他照出了你内心不想面对的东西,或许是因为面对他的索取时潜意识中的抗拒。总之,一旦走近了就会排斥,人与人之间无法建立一如初见般甜蜜的长久关系。有时候觉得,所有的小说,不过是作家借助着一个个人物,倾诉着自我的迷惘和需求。不同角色身上所具有的特质,聚合在一个人身上时,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他的外在所表现出来的想让人看到的形象,以及他隐藏在内心的不为人所知,不敢为人所知,或者渴望被人了解的自己。但渴望仅仅是渴望,一旦变为现实,不一定成为愿望中的样子,因此只是远远观望。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寂寞的灵魂,因为害怕受伤,变得更加寂寞。到最后,也许会忘了初衷,变得自己也觉得自己像个陌生人。小说中说:突然,对方到来,出现在你门前。你一下子清醒了,不知道怎么对他说,你并没有邀请他来。不是因为你不再喜欢他,而是你希望他是另外一个人,也就是说,除了他之外的爱一个人。然而,对方来到了你的身边,好像想等同于你,或者让你等同于他。三分之二以上的关系都被破坏了,于是出现了敌意、误会、沉默,有时甚至是仇恨。这类失败当中的一个很大问题是缺乏诚意,这似乎说明,假如友谊是真诚的,就不会出现问题。不对,这类危机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即使真的喜欢对方,你也不打算让他来到家中。这可真让人沮丧,无能为力,也许是最让人感到无力的事情了。很多东西通过努力是可以得到的,但如果关系到另一个人,就没有一点办法。你没有资格对另一个人有所期待,没法要求别人什么,除非别人心甘情愿。或许梦想,甚至幻想,是上天对人最大的恩赐。在现实中受挫的时候,还可以幻想一下,得到补偿。虽然会很心酸,但也会得到一丝安慰,就像一句甜蜜的谎言,明知道一转眼就会飘散,还想片刻沉醉。面对寂寞,或许所有人都不堪一击,谁也不比谁坚强,高贵。只不过排遣的方式不同而已。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是不是内心坚强,面对寂寞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希望被了解,被关爱。就像这本小说中作者的疑问:自从开始写作,你在寻找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如此急切地觊觎什么?对你来说,写作意味着什么?有一点,你知道得很清楚:如果说,你每天都像着了魔一样写作,那是因为你需要一个逃生门。当一个作家,对你来说,意味着绝望地寻找那个逃生门。你要感谢无意识给了你一个意外的波折,让你找到了那个逃生门。待在那架飞机里,等待到达目的地,然后把材料交给海关。你让人难以容忍的生活将会结束。你将摆脱人生中最大麻烦——你自己。其实,人们在寻找一个出口的时候,其实是在寻找一个入口。当他发现,进去之后并不会到达向往的境界,而是陷入更大的泥淖,会惊慌,绝望,再次出逃。不惜任何代价,只要逃离现在的状态就好。或许,生活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逃生。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疲于奔命,有的人追寻到能够慰藉自己的东西,有的人或许就死了。小说最后那种自毁性的逃生方式,让人无可奈何,甚至想跟她同归于尽,只要能够避开那些让人厌倦的东西就好,在所不惜,如同一开始的义无反顾,奔赴的愿望有多强烈,逃离的心情就有多迫切。或许其实,她也不单是为了逃避那场灾难性的见面,只是潜意识里已经蓄谋已久,逃离自己的生活状态,拥有的,厌弃的一切,而这正好是一个契机而已,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借口。好像扯远了,和书没有关系了似的。那么说说这个特别的封面吧。这本书的封面很迷人,背景是黄色,让人想到鸡蛋花,用时下很流行的话说——很治愈。然后是乌云中破空而出的一只鸟,不知道是不是海鸥。让我觉得,封面好像和内容形成强烈发差,看似冲突,其实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就像一些不可能的心愿,一些小小的可能的补偿。那个肥胖笨重的身躯,破空而出,成为一只轻盈的小鸟,自由翱翔,仿佛就那样获得了救赎。不是很多人都怀着那样的愿望么:虽然我的身体是被囚禁的,但灵魂像鸟儿一般自由,总有一天,我会挣脱一切束缚,成为自己。曾经以为只要有这样放在不自由中的一颗心,这相当于获得自由了,其实不是,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个安慰。或许人们需要这样的安慰,不至于绝望得没法继续生活。但或许它会让心情更加暗淡,因为毕竟只是安慰,反而会更加映衬出事实的不自由,让绝望只是绝望。“我不了解你,就像你也不了解我,所以总的来说我们有多个世界,这比孤独本身更有意义。”让我们在那多个世界里接近彼此,被人生初见的美妙感动,然后再彼此厌倦,重回孤独。所有的错误,都源于,你不该对别人有所期待。我会告诫自己,小心地不会对你犯错。
  •     文/严杰夫作为一位高产作家,阿梅丽•诺冬似乎从未遇到过题材匮乏的烦恼。每年一部作品的写作速度,对于这位经历丰富、感觉敏锐的女作家来说,看上去实在是游刃有余。这本《某种活法》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某种活法》中讲述了“我”同一位驻扎在伊美军士兵之间的通信故事。通过信件往来,“我”发现这位同时是自己忠实读者的士兵,在心理和生理上深陷伊拉克战事的摧残,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就当“我”开始准备要去“拯救”这位美国大兵时,却突然发现这一切都不过是一个谎言。“我”于是开始反思同这位假士兵之间的奇怪的情感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新故事的气质,与诺冬笔下大部分以自己经历为蓝本的那些故事稍有不同。如果定要为其找出一个同类的话,我倒是觉得同《午后四点》稍有接近。这两个故事在气质上更接近于一种哲学上的思辨,都是期望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来探讨人际关系中偶发却值得深思的那一面。在《午后四点》中,作者借助“惟一的邻居”贝尔纳丹那令人厌恶的午后四点登门拜访的习惯,触发主人公埃米尔对于自己身份的反思,主人公的行为从“阻止邻居”到“拯救邻居”再到“谋杀邻居”这种匪夷所思的转变背后,正是他在贝尔纳丹这个“外力”的驱动下,对人际关系价值判断的不断变化。同样的,在《某种生活》中,这种外力就成了那个美国大兵:以作者真实姓名出现的主人公,在美国大兵讲述谎言,随后又自我揭穿谎言的过程中,对对方的感情从最开始的同情到好奇,再到产生好感,然后又有所恐惧,最后猛然惊醒,个中感受可谓是翻江倒海。在这种巨大的情感波动下,作者发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对互相理解的巨大渴望,这种渴望被作者喻为是一种“阿米巴和原生动物的基本生存方式”。借助那位美国大兵的口,作者肯定了这样的一种生存方式,而这也成为了书名的来源。然而,与《午后四点》走得更远的是,作者在书中对于作家身份提出的拷问。“自从开始写作,你在寻找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如此急切地觊觎什么?对你来说,写作意味着什么?”在故事最后,诺冬接连抛出的这三个提问,每一个都牵涉到写作的终极问题。作者认为,写作不过是作家的一个逃生门,“当一个作家,意味着绝望地寻找那个逃生门”。在这样的层面,作为作家的作者和作为说谎者的那个假大兵,实际上成为了同一种人,都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在编造一个又一个故事,不同的只是那个假大兵的说谎对象是特定的,而作者们的“谎言”所针对的则是不特定的读者群体。在这样一个小故事中,诺冬加入了美国海外战争、网瘾、减肥等等当下最流行的小说元素,然而诺冬却没有把这些元素捏合成那些早已泛滥的故事,而是依旧自顾自地述说着自己的“一千零一夜”。
  •     比利时女小说家阿梅丽·诺冬于2010年出的书,前天终于买到了译本。 同样是诺冬翻译专业户胡小跃老师译的。除了把杜鲁门·卡波特(蒂)译为特鲁曼之外,一切一如她孪生的中国姐妹,光滑,简质,趣味。 在此之前出了《冬之旅》,2009年,看过都会有印象,这两部小说最后是以开放的在飞机上的结尾结束的。两部小说的感觉也有点像。怎么像,说不清,《冬之旅》不在手头上。过快的出书频率,让媒体和读者多少对她有点不满:重复的故事制造机。这次,她却采用了一个基本让现代人难以接受的形式:书信体。 这个故事对我而言有两层意义。 一个是停留在故事层面的。这几乎是一本以假乱真的自传小说,相信每个人读完后,都会发问: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在只看到故事简介时,我想起了2003年一个老新闻,一个美国31岁的阿富汗战争老兵通过网络诱拐了12岁的英国少女,两人私奔到巴黎。最后2004年该老兵被判刑4年半。我还挺愤愤的,因为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只关乎两个人的恋爱事件,而没有媒体说得那么坏,性侵未成年少女之类的。总之,这是一个好题材。(后面的故事基本可以朝《天生杀人狂》发展了。) 读完整个故事后,我觉得这故事很真,这甚至刚好是我经历过的事情。2001年我刚上大学那阵,不太会用QQ,但特别会用ICQ, 基本上我整日整夜地泡在网吧里,和全世界的人聊天。当时并不像现在网络很发达,以至于人们都不屑于同其他人交流了。当时,我有一个美国网友steven,货真价实的真美国人,居住在俄亥俄州的辛辛奈提,跟我一样是大学生。他对我的自我描述是180多,绿眼睛,黑发,英俊,瘦。在我们长达11年断断续续的联系中(是的,而且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同时,我敢肯定他就在昆明附近),亲身见证了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从ICQ的打字聊天,语音聊天,MSN的视频聊天,跨洋电话聊天。当然,也是在认识大概半年后,我知道他不是那个他所描述的英俊碧眼的少年,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胖子,现在更胖了。在现实中,他没有女朋友,从我认识他的时候开始,他就不停在搞网恋,从德国的到泰国的到中国揭阳的,到现在昆明的。我都有点受不了他这种一次次自杀性质的、不切实际的行为。11年中,也见证了我们越来越大的差异分歧。他逐渐变成了一个美国人,越来越胖,越来越平凡、乏味但是善良的老实人。今年1月,他说要来昆明会他新的女朋友,大概20岁左右吧。我还托他带几本凯鲁亚克、大卫·米切尔的书,现在估计正嗨着,至少现在还没联系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最近几天他会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该怎样面对,我又不可能像诺冬那样在飞机上就把自己结束掉?也许我只会说: Finally we meet each other。 抱歉插播这么屌丝的故事,我无非想证实诺冬小说里提到的确实美国有很多肥胖症的人,而且超级没自信地天天蹲坐在电脑面前,当然我这点个人经历是没啥好说的。另外,也如小说一样,我们不仅仅是用互联网联系的,大学时期,我们一直固定通信,我当年的英语就是这么练出来的,是的,纯正的手写信件,至今还保存在家,而且他曾给我送过很棒的生日礼物。美国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很纯粹的浪漫和天真。 故事的第二层面:写作技法和一点点故事寓意的思考。 我很喜欢这种真假莫辨的写作手法,诺冬不仅仅是以“我”作为第一人称,而且尽可能地让小说看起来是真的,作家大名的介入,真实人物事件的介入:奥巴马、美国售书之旅、报纸的报道(这点素材可能是真有的,可惜作者没一一注明)也许是最近看博尔赫斯看多了,一直对故事的真假特别有兴趣。这种虚实交错的东西,总让我会质疑现实中的真相假象,总会思考,故事可以虚构,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不可以虚构呢? 这一点,正是这个冒牌的美国大兵干的事,也是我那位美国网友干的事,我们生存的意义从何而来,当我们过着“狗一般的生活”,当我们不美,当我们很穷,当我们是社会边缘漂浮的渣滓,我们难道不能有那么点想象力么,而生活到底什么才是真的?就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般,我们何以判断这两个故事都是并行存在的吗?关乎的我们内心的境界,我们自身的体悟。我没有在讨论平行空间的科幻故事,而是讨论感觉之真伪,人类一直活得还算开心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还有那么点创造力么? 至于小说关乎社会道德的含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这个应该很多人都会去讨论,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个意义是通过冒牌美国大兵信件描述出来的,本身就是伪造的。所以,你不觉得诺冬还是在玩弄所谓真相吗? 当然,我不服气,我去youtube看了关于该书诺冬的一个小采访,她肯定了她喜欢书信体(这个又可以写一篇文章了,讨论文学的意义,为他者的存在)她收到海量的读者来信。但是她从没收到过来小说中自伊拉克美国大兵的来信,也没收到过他的照片。 鬼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我看的诺冬的小说里最喜欢的一本。
  •     看了一期比利时旅游节目有偶然看到这本书,虽然没啥相关,总觉得冥冥中是这期节目指引我去借的这本书。乏味但一口气看完了。
  •     这个书影响了我的价值观 开阔眼界
  •     有些意思。
  •     以为是序O__O "…
  •     书信体。
  •     结尾好诡异。。。
  •     依旧中了诺冬的毒。好读,在正当感到单调之时设置悬念,虽然结尾一般
  •     啊,要是没有最后两章就好了。最怕生命里所有不同寻常,只是庸庸碌碌的白日梦。
  •     给我的感觉就是阿梅丽越来越玩得转了
  •     读了前半搁下去洗澡了,边洗边严肃地想这本书真是改变了我对肥胖症的看法,还特别能理解麦尔文关于山鲁佐德的存在的方式的描述,看到最后我就笑了=v=……挺有趣的。里面一些关于“书信”的观点也深有同感w
  •     至此 诺冬的译书都看完了 真是不过瘾
  •     向星星送。“我不了解你,就像你也不了解我,所以总的来说我们有多个世界,这比孤独本身更有意义。”
  •     读到后面才觉得被骗了,但是文中描写的这种复杂依赖情绪是实实在在的
  •     似乎好久没看过如此引人入胜的小说了,很快读完。来往的信件很有真实感,以至于觉得主角的客观世界有种不真实感。作者在必须要结尾的地方结束,又显得急促而令人紧张,再写下去便索然无味了。本来是吃过午饭站在那里看一会儿书,看到对肥胖的描述简直想把吃过的东西吐出来。
  •     写信是很纯真的事,写信本身就意味着信任。
  •     看到最后有点小激动
  •     轻阅读,也是挺美的一件事。
  •     在抛弃最大的麻烦之前,一定得写天马行空的信给诺冬!
  •     轻松好看无负担,飞机高铁好旅伴
  •     这部一般,感觉诺冬灵性足够,但对故事的控制总是欠缺那么一点。
  •     译后记说诺冬做的是家常小炒?有没有搞错,如果一定要炒点什么,绝对是精神病儿没吃药藏在锅里的一把药丸子呀
  •     总得来说,胖子没有人权,国际惯例。
  •     感觉就像一部小资的外国小说
  •     一口气读完。结局几乎等同于悬疑小说揭底,一直游离于问题之外的讲述者,其实有着最大的问题。
  •     久未见有趣作品,我也不能描述更好与更多。我看见肥胖是表达反对战争的身体艺术、作品、过程、结果、关联、怀疑、鸦片,甚至是利刃、一种家庭、博取眼球的器械、存在介质、活法博弈中的掮客。建立一种关联的重要性多过关联本身,而这关联性也成为最终导火索——自我破解与出逃。
  •     這是我看過第二本用書信體寫成的書,第一本是查令十字路84號 這本是用謊言和現實交錯的信,作者回以真誠的回應組成的小說 雖然最後倉促結束了,但是書中的胖子對自己心路歷程的描述會讓人覺得他很可憐
  •     她比较适合写这种小短篇,结尾有点仓促但是也可以接受。
  •     我把他们绑在身上,我就能更好的保护他们。
  •     人的幽默潜质往往是在绝望中迸发出来。总觉得诺冬对胖子有点偏爱啊,想起《午后四点》。
  •     在图书馆借西默农小说,旁边摆着一堆儿这个作家的书,很薄,适合装在口袋里读。于是借了一本。小菜一碟,可以忽略。
  •     真相令人錯愕。永遠不想依靠別人來讓自己擺脫困境。人就是要自己站起來,第二次倒下的時候才能心有藍圖。
  •     诺冬与胖子们的不解之缘...她是有多喜欢大胖子啊。
  •     很好看的书信。就是结局有点不太像结局,不大正常。其实如果出版社不在书背后事先剧透那是个假大兵的话,读者会更有乐趣的!
  •     好混乱,不知道她在说啥,大概不会再看她的书了吧。
  •     什么是虚构什么又是真实。
  •     开始是亚马逊推荐 被书名吸引 豆瓣上对诺冬评价很高 就买了 情节紧凑 也有趣 信件创造出了他们 新的人生 新的活法 想到自己 会从网络认识一些伙伴 “他们之间的关系超过了常规 双方都有期待 彼此为对方心跳 这不一定就是爱情” 很推荐的一本书
  •     目前看过的诺冬小说里面最喜欢感触最深的 这是个有才气的作家 这种才起更多天生的一种直觉在后天经历中得以滋养 她总能写出极好的 恰到好处的结尾 这是模仿不来的
  •     读前面的时候几乎是想着这么小一本书还是读完吧,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被吸引住了,不错值得一看
  •     今后不会买诺冬的书了
  •     虽然很惊讶但果然这还是诺冬。 记得之前看另一个故事时她写说因为埃菲尔喜欢一个叫阿梅丽的姑娘,所以用她名字的首字母A开头的模样设计了埃菲尔铁塔……一时有些错乱差点信以为真,笑。 不过她在11区度过了那么久的时光也让我很是感慨——明明看欧洲小说也逃不过11区的忧愁TAT但译者最后却说这是一个很小资的巴黎女人,尽管她是比利时人。啊,大侦探波罗(不要离题! 嗯,总之依然是个令人惊讶的故事一如既往且戛然而止且对我所难以描摹的人与人的距离感依旧入木三分。觉得世界上有很多虚假的东西,或者太多东西有太多侧面,惟有感情是真的,短暂迸发而难以掩盖
  •     幻想着使自己有了意义
  •     作者自大到让人受不了 整本书都散发着可笑的优越感 sine cera原意解释有误 没点知识储备丢人丢到亚洲了
  •     故事的转折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     某种生存方式。
  •     喜欢看这种短篇小说,简单而引人深思。
  •     精美的故事,像无意中看了精彩的恐怖片爱不释手
  •     你要感谢无意识给了你一个意外的波折,让你找到了那个逃生门。待在那架飞机里面,等待到达目的地,然后把材料交给海关。你让人难以容忍的生活将会结束。你将摆脱人生中最大的麻烦——你自己。
  •     结尾也是醉了
  •     开始真的觉得好无趣的,甚至也以为这就是她和别人的书信往来,后面倒是出现了点转折。但是,整体还是一般吧,算不上我喜欢的小说类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