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疼痛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9866179818
作者:蘇菲.卡爾(Sophie Calle)
页数:284页

内容概要

蘇菲.卡爾(Sophie Calle)
攝影家、裝置藝術家,也是作家。1953年生於巴黎。十九歲出國遊歷七年,回到巴黎後,面對已經變得陌生的城市,決定拿起相機拍攝陌生人,以重新認識巴黎與巴黎人。
她對陌生人及自己永遠感到好奇,也永遠帶著玩心,常運用類似偵探、心理學家或法醫的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模式及自己的生活,並加入操控、扮裝等內容,以重新定義真實與虛構、公共與私密。
她名列當代最重要的十位藝術家,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概念藝術家,但又因作品的跨界特性,成為難以歸類的藝術家。無論如何,她的作品都能「喚起故事、情感及情緒,既能潛入觀者心靈深處,也反思了攝影的潛力與侷限。她讓我們更了解攝影這種媒材,並啟發了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她也以此獲得哈蘇基金會攝影三十周年攝影獎,該獎素有「攝影的諾貝爾獎」之稱。
蘇菲.卡爾的作品常以展覽與書籍出版並行的方式推出,每一本書都可視為完整的藝術作品(Artist’s Book),而每場展覽也都像攤開掛在牆上的書。作品包括:《好好照顧自己》、《真實故事》、《通訊錄》、《失明》、《鬼魂》、《威尼斯攝蹤記》、《跟縱者》、《睡眠者》、《旅館》,與保羅.奧斯特合作的《雙重遊戲》,以及紀錄片《昨夜不作愛》。
譯者簡介
賈翊君
文化大學法文系畢,曾從事影視節目工作,後赴法學習電影。目前為自由翻譯,偶爾接觸劇場工作。

作者简介

失戀越糟糕,藝術越完美
Douleur exquise,一個無法翻譯的法文詞彙。
在醫學上,指局部的劇烈疼痛。
在情感上,指失去一個人,或明知愛一個人而不可得,卻仍無法割捨,無時無刻不渴望待在對方身旁的椎心之痛。
視覺藝術通常無法像文學或電影那樣,激起觀者強烈的情感及共嗚,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的作品卻是例外。她以攝影與文字敘事並行的手法,從個人的生命經歷出發,剖析現代人的脆弱、親密感與自我認同,開創了一種描述人類感情的新形式,被譽為「將個人私密性推向藝術高度的操控大師」。
蘇菲.卡爾自曾述:「在我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文字,然而,影像卻是一切的開端。」 在這部《極度疼痛》中,她將自己及別人生命中最劇烈的傷痛經驗扒開、晾曬,既拍出自己失戀之痛的所有證據,也把她的失戀故事重述了三十六遍,同時也請三十六人講出生命中最痛苦的一刻。
在一次次的重述與聆聽中,她的話越來越短,字跡越來淡,心境也從炙烈的痛苦慢慢冷卻,直到漫不在乎。幾乎如同文體練習般,她在書籍的左頁上演了由深至淡的三十六種悲傷心境,而書籍的右頁,卻在一則則新加入的故事中,構成越來越龐大的劇痛,而讀者也在一頁頁的翻動中,參與了這場集體驅魔。
藝術家將二十年前的一場心碎分手,變成一部詩意、動人,甚至帶著幽默的藝術作品。這既是一場藝術演出,也是女性以精神及想像克服傷痛的計謀。
全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疼痛發生前」是作者搭火車從巴黎一路經西伯利亞到北京、上海、香港,再搭船抵達日本的遊記,以照片為主⻆,構成一部思念情人的記憶拼圖。第二部分「痛苦發生時」,期待了九十二天的相會落空,一通簡短的電話宣告情人的分手,而客房中的一切,包括那部紅色的電話,也構成了作者痛苦的框架,在之後如影隨形。第三部分「痛苦發生後」是本書最重要的精神旅程,作者終於在三十六次的重述和三十六次的聆聽中,完成了痛苦的淨化。
名人推薦
黃亞紀、徐堰鈴、聶永真
重要事件
莎士比亞的姊妹劇團以本書為藍本,於2013年推出舞台劇《不在.致蘇菲卡爾》,在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三周連演二十一場,挾國外好評回台連演二十六場。


 極度疼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极度疼痛》是我在进入摄影出版行业之前在台湾诚品书店寻觅的一本“摄影书”,由大家出版2014年9月出品,560元台币。出版社给这本书的定位是:“法国当代艺术教母苏菲·卡尔第一本中文版作品。”我买的这本书是初版一刷,购买的时间是2014年11月初,恰逢这本书刚上市不久,在诚品书店里艺术图书区域最好的位置陈列,并且还可以看到很多这本书的宣传品,例如海报、宣传单、别册等等,不仅有对作者和内容的详细介绍,还有专业的书评、艺评,甚至连设计师都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本重要的书,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尽管当时我从未听说过这个摄影师,也还没细看内容,就已经做了购买的决定。这本书虽然是引进图书,但由台湾知名设计师聂永真操刀设计,在保持原版风貌的同时也有很多特别安排,虽然我现在无从对比法文原版跟台版的差别。但后来在北京的Page one书店偶然看到了大陆版,却感到非常失望,对比之下才知道台版的好。酒红色的精装布面,手感极其细腻。封面只有书名(烫金)、作者(烫金)和一个书中反复出现的视觉意向——电话(压凹),内容简介用大字铺满了封底(烫金),再加上天头地脚和书口三面刷银,拿在手里宛若圣经。简体版也是大陆知名设计师设计,纸面精装,加了一个书盒,开本比台版大,封面和内文的设计都与台版有很大差别,设计师用的设计语言更多了,但我总觉得没有台版舒服。再说这本书的内容,待我回大陆后仔细翻看,才发觉真是超值(这本书折合人民币约110元,当时还觉得小贵)。这位法国女艺术家,真是个鬼精灵。1984年,苏菲·卡尔30岁的时候,迷恋上了父亲的朋友,一个大叔。但当时她不顾情人反对接受了一个赴日三个月的研究奖学金,出发前跟情人约好了三个月后在印度新德里的一个酒店相会。苏菲为了缩短在日本的时间,选择了漫长的火车旅行,先从巴黎到莫斯科,接着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满洲大铁路,一路直到北京,再穿越中国,到上海、广东、香港,最后从香港飞到东京。所以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就是她在漫长的旅程中拍摄的照片,以及她给大叔情人的信,每一封都以“吾爱”开头(大陆版翻译成了“我的爱”),记录了她这一路的见闻感受。对于中国人来说最惊喜的莫过于八十年代的北京、上海、广东影像,和一个法国女孩对这一切的解读。在苏菲给情人每封信里,她都在期待着新德里的相会,但是等她如期赴约,来到大叔给他订的房间里,却接到了大叔的留言,因为大叔在巴黎有意外住院,无法赴约……在苏菲看来,这就是个借口,宣布了他们恋情的完结。失恋让苏菲“极度疼痛”,等到她回到巴黎,就开始了一三个月的自救计划。她找了36个人,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把自己失恋的故事复述了36遍,同时请对方回应一个极度疼痛的故事。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则是这个疗愈过程。左手页是苏菲的讲述,她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反复出现(这张照片纪录了新德里酒店房间里的床和一部红色电话,正是从这部电话里接到了留言,是她痛苦的证据)。右手页是对方回应给苏菲的自己生命中最痛苦的一次经历,以及根据文字叙述拍下的影像。有意思的是,在苏菲的36遍讲述中,每一遍都有一些语气和内容的微妙变化,一开始情绪激烈、细节丰富,然后情绪越来越冷静,细节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完全没什么可说。在设计上,刚开始透明度是0,接着越来越淡,直到最后消失不见……于是她说:够了,我的痛苦消失了。这既是一次行为艺术,也是一场自我疗愈。苏菲籍着一遍遍的复述和聆听,完成了痛苦的净化。据说,苏菲·卡尔的作品常以展览与书籍并行的方式推出,每本书都可视为完整的艺术品。她的作品能“唤起故事、情感及情绪,既能潜入观者心灵深处,也反思了摄影的潜力与局限”。她的其他作品还有《保重你自己》《真实故事》《通讯录》《盲人》《鬼魂》《威尼斯摄踪记》《跟踪者》《睡眠者》《旅馆》……光听名字就很感兴趣。真想再看看她还有什么鬼主意,下次去台湾或者出国,还要去寻觅她的书。2015年10月19日参加米茶&彭浪老师台版书家庭书会后整理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痛苦可以让人对艺术的感知更敏锐,这是真的;时间可以让一切过去,这也是真的... #聂永真的设计好美
  •     这种内容与形式互相配合的匠心独运是纸质书必须存在的理由。 喜欢有设计感的书籍装帧以及内容排版。 以及再次强调了我一直相信的---个人的痛苦微不足道,毕竟一切都会过去的。
  •     跟苏女士一起来集体驱魔!大病小痛啥都好了
  •     越來越看不下去這種書了
  •     街拍神器哦
  •     重複著重複 每個人都有不能忘記的疼痛
  •     买回来了。不好看
  •     M无法与您在新德里会合 巴黎有意外 医院 联络包伯
  •     這本書初次看是在台灣的誠品書店,作者用非常深刻的方式表達失戀的情緒,概念可視化了。而我還是在極度疼痛中,沒辦法解脫。
  •     没有想象中那么具有艺术价值
  •     读这本书时与自己当时的经历巧合的相似,当时也告诉自己,只需要三个月,一切都将过去。时间治愈一切。
  •     回忆疗法。
  •     极度疼痛,慢慢消痛
  •     形式大于内容,装帧美于文字,逼格满满充满负能量。
  •     文青就是有趣,失恋还要搞这么大阵仗。可惜关于痛的创意,再好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释然后偶尔回首,可能都想不起用什么形容词对外人诉说了,却也随时都可以附身在当时那个陷入在所谓“Douleur exquise”的自己身上。照片很棒,每页都像是Life杂志的封面。承认与否,真有那么疼。but who cares
  •     douleur exquise
  •     一個會講故事和運用文字挑撥細膩的女人,操控你的魔。隨意圖片的心理壓力組合。
  •     反覆用不同的方式敘述同樣的結論 自己與他人的痛楚相對照 書本身像是一個精妙的機械裝置
  •     when exquisite pain becomes cliche
  •     装帧。
  •     相和文字也極好了
  •     再痛苦的事情,重复讲述三十六遍,也会无聊到让自己恶心。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极度的疼痛终究会被时间吞噬,痛苦的记忆也会被时间抚平。 我曾将经历的痛苦一遍遍的讲述给自己听,直到有一天,我对自己说,够了。
  •     華麗的偷窺
  •     因为不敢直视那些故事,这本文字精简的摄影集我读了半个月。关于那些作者藉以驱散失恋的痛苦执念,从陌生人口述那一则则清醒的「局部回忆」造成的「局部剧烈疼痛」—这仪式究竟得以麻醉,还是漫延转移了痛苦呢?痛苦有属于它的人、时、地、气味、触觉、动作组合,上述的构成物一一拆解后,便处于人们不知不觉倒数着迈向剧烈痛苦的总合。由痛苦的顶峰回首,那些构成物在作者眼中成为膜拜其痛苦的虔敬品,一具红色电话是其痛苦的见证者,它的红过于刺痛她,直到红被陌生人的痛苦漂淡,它才能只是一具电话。
  •     分享痛苦,可能是减轻痛苦的方式.. 可是不是像偷窥者吗?命运注定的成长方式 还是要自己体验
  •     看完胸口太闷,这样以摄影与文字叙事并行的手法,从个人的生命经历出发,剖析现代人的脆弱、亲密感与自我认同,开创了一种描述人类感情的新形式,被誉为“将个人私密性推向艺术高度的操控大师”。
  •     买了一年后才完整看完。苏菲在疼痛的最后阶段说:艺术是永恒的,情感是短暂的。
  •     好朋友特意从台湾带回给我 不能说有意思但也是另一种的阅读体验 #痛苦倒数第十五天#
  •     书店草草翻过,不明觉厉的艺术作品,装帧豪华的惊人。
  •     Douleur exquise,在情感上,指失去一個人,或明知愛一個人而不可得,卻仍無法割捨,無時無刻不渴望待在對方身旁的椎心之痛。
  •     关于虐后释然。结构很有意思。在诚品花了两小时读完。只是这种书怎么不早点译,极度后悔二外法语没好好读。
  •     一星扣在我真的不喜欢闪粉,掉闪粉的书能消停会儿吗(而且还破坏了封面)==. 我真的好喜欢她,因为她对摄影的运用,也因为她处理文字的方式,还因为这一切的结合在她身上总那么自然而然,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情感。虽然也是一种抓马。但是我以前还不知天高地厚地说过了,如果我要成为艺术家就想做这样的作品,不过有她做了我感觉十分安心。
  •     整個裝幀好看得嚇人。
  •     聂永真☑️
  •     摄影与文字的结合 类似日记流的形式非常值得拥有
  •     基本上亚马逊上下单快一年了才发货 收到后 觉得就这样吧
  •     原來故事可以這樣說,書可以這樣編,腦洞又開了一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