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302339472
作者:张轩中,黄宇傲天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张轩中,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从事离子阱与质谱仪器研究。著有《相对论通俗演义》,曾在多家知名媒体发表多篇文艺与科学评论。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量子力学部分
第一章 孤儿:两个钻石王老五
第二章 监狱里的群论
第三章 爱因斯坦与波尔兹曼,马赫
第四章 写清楚熵公式的人
第五章 富二代德布罗意:凌晨旧戏
第六章 薛定谔:遗情书
第七章 十年前的玻尔
第八章 物理思想集大成者:爱因斯坦
第九章 犀利哥
第十章 海森堡:日出
第十一章 交换游戏
第十二章 物理学牛市:矩阵的运动方程
第十三章 科莫湖畔的费米
第十四章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第十五章 狄拉克矩阵: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婚姻
第十六章 海鸥,马约拉纳
第十七章 朗道:苏联之子
第十八章 广岛之吻
第十九章 原子弹研发与物理学熊市
第二十章 枪手,猫论
第二十一章 在战后的废墟上
第一部分附件
第二部分:相对论部分
第二十二章 乡下的月光
第二十三章 牛顿引力的高级版本:拉普拉斯方程
第二十四章 三体问题
第二十五章 惯性参考系
第二十六章 伯尔尼克拉姆大街49号
第二十七章 公务员的奋斗
第二十八章 三年半的沉默
第二十九章 朗之万:双胞胎悖论
第三十章 广义相对论
第三十一章 美国空军的研究员
第三十二章 贝肯斯坦和霍金
第三十三章 宇宙学
第二部分附件

作者简介

在20世纪初期乌云密布的物理学天空中,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如何喷薄而出?
讲述一个震撼人心的英雄时代。在物理学精英的传奇故事中,挖掘产生新思想的源动力。
纵观20世纪物理学的百年发展史,可谓群星璀璨,英才辈出,本书描述了在20世纪初期,那个乌云密布的物理学天空中,海森堡等人如何看到日出的场景。在20世纪初期的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大革命中,涌现了最多的类似于海森堡这样的物理学英雄人物,那是一个震撼人心的英雄时代。本书通过对这些 英雄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思想历程的梳理,从科学与文艺的双重角度建构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剪影。本书适合于大中学生、教师,对物理与物理学发展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也适合物理研究人员和物理学史研究者等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日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把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历史做了有趣的串讲,是一本很难得的由中国的年轻人自己写的科普作品。文笔生动,可读性强。
——梁灿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著名相对论专家
作者满怀浪漫瑰丽的青春激情,以富有诗情画意的史诗风范与雅俗共赏的演义风格,展现了最近两个世纪以来伟大物理学家探索大自然神奇玄奥的深层数学物理结构的波澜壮阔历程。
—— 吴新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师
作者用明晰诙谐的语言讲述了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发展历程中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将科普与中国人文融合起来,这是一部生动而让人愉悦的作品。
——凌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恐怕是大学物理系中挂科率和逃课率最高的课程,这本书以虚实相间的风格精彩地演绎了二者发展历程中的复杂旋律,是现有专业书籍的有益补充。”
——李剑龙 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博士
现世的整个人类世界都沐浴在20世纪初物理学之“日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光辉之下,虽然很多人都不愿做夸父,但相信所有人都向往光明。让我们一起和轩中兄探索光明之源吧!
——罗会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对于没有物理背景的读者,这本书中的故事和形象而准确的比喻提供了对量子力学的一种浪漫窥视;对于有物理背景的读者,这本书对量子力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教科书以外的有趣的梳理;而对于像我一样需要教书的老师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毫无疑问,轩中的这本书,对于中国读者理解现代物理在20世纪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富有魅力的特殊角度!
——吴骏 香港中文大学教师


 日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你以为科普就是写小说呀,原来北师大的水平就这样呀!原文“弗朗禾费他们就注意到,如果这个狭缝开得很小很小,那么就可以看到衍射花纹,就是太阳光照到肥皂泡之上的那种五颜六色的花纹。”太阳光照到肥皂泡的彩色花纹明明是干涉,是由不同干涉级的某些波长的光发生干涉相消,某些发生干涉相长,互相重叠在一起而形成的,这不是衍射。原文“离散的群,就是说,群中的元素是有限个的。”离散的群?有限群?咦,不对呀?原文“所谓可解群也就是说,这个群模去它的子群后得到一个商群,这个商群总是阿贝尔群。”建议作者随便找一本抽象代数的书看看可解群的定义再说。原文“总之,所谓的群论,就是把很多操作看成是群里面的元素,比如下象棋,棋手每走一步棋,棋盘上的棋子的分布就会发生改变,那么棋手每走一步棋就是一个操作,这些操作就在象棋的法则下构成了一个群。”哈哈,我的卒向前走一步算一个操作,也就是一个群元,让其自身相乘?群乘法你懂吗?卒能走两步吗?没病走两步,走两步。忽悠,接着忽悠。你以为你是赵本山呀。
  •     该书应该直接用来打纸浆。信息量不少,按物理学学家,而不是按理论的进展来组织。整个体系零碎脱节,----最关键的是缺乏对最基本原理的陈述和解释,不完整的陈述都没有。使用陈词滥调把严肃题目的书籍打扮的花狸狐哨,大概作者自我感觉行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     本书是轩中学子继《相对论通俗演义》之后的又一力作。轩中从中学时代起就是一位对文学和科学都充满兴趣,而且有志于创造的青年。他先受张爱玲、徐志摩等人作品的影响而关注文学,后又受康德、爱因斯坦、杨振宁等人的影响转而关注科学,最终选择了物理专业,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加入该校的相对论小组深造。这个小组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相对论研究团队之一。在刘辽教授和梁灿彬教授的领导下,为年青人打下较为深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并引导他们走向引力理论、时空理论、宇宙学和黑洞物理的研究前沿。轩中深受梁灿彬教授的影响,对理论物理和微分几何充满兴趣,并在马永革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硕士论文。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轩中博览群书,把自己的视野从相对论扩展到量子论及物理学史等领域。轩中最值得注意的优点是始终想做事情,不想虚度此生。在各种尝试之后,他终于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创造领域,即选择科学和文学的结合部,把掌握的物理学前沿知识与自己的写作能力结合起来,以既科学又文学的方式把爱因斯坦、霍金等近代学者研究的前沿知识及成功者的创新之路介绍给广大青年。我怀着欣喜的心情读完了本书的电子稿,大有后生可畏又可爱的感觉。这本书和几年前发表的《相对论通俗演义》一样,既保证了科学内容的正确,历史梗概的真实,又带有适当的文学色彩,而且使用的是年青人熟悉喜爱的语言,可读性很强。《相对论通俗演义》一书不但受到了青年读者的喜爱,也受到了许多理论物理专家的好评,相信这本书同样会得到较高的评价。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春秋战国到明朝中叶,站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差不多2000年,只是在近代落后了,而且挨打了。经过全国人民的流血奋斗,今天的中国终于又站起来了,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华民族再次奔向人类文明的最前列。在目前经济危机的阴影笼罩全球的情况下,中国是最有活力,最充满希望的国家,全世界人民都在注意正在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对于当代中国青年来说,真是任重而道远。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教育的普及提高。几十年来,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不仅基本普及了中、小学教育,而且大学生能占到同龄人的三分之一,这是震撼世界的成就,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我们的教育质量,从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来说是不低的,但也有严重缺陷,这就是中国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都不足。应该使年青人明白,500年的自然科学史表明, 青年是科学发现的主力军。伽利略25岁被誉为“当代的阿基米德”。牛顿23-25 岁期间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莱布尼兹27岁发明微积分, 伽罗华20岁创造了群论。赫姆霍兹26岁、迈耶28岁时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克劳修斯26岁时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24岁提出绝对温标, 并预见到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存在。麦克斯韦25岁对电磁理论作出重大改进, 34岁建立起著名的电磁方程组。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 提出光子说, 36岁又发表广义相对论。历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 大都是年青人做出的。他们虽然知识不如老年人丰富, 但很少保守思想, 最具创新精神。社会科学和文艺创作与自然科学不完全相同。贝多芬在47岁的时候说:“现在, 我知道如何搞创作了”。而且他在47岁之后的作品, 确实比以前的作品更为出色。贝多芬和莎士比亚一样, 都是在晚年才达到自己艺术创作的顶峰的。然而, 不管是贝多芬、莎士比亚还是其它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和社会科学家,都不是40岁以后才开始建功立业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在30岁之前就已锋芒毕露, 显现出耀眼的才华。莎士比亚写作《亨利四世》时只有28岁,发表《仲夏夜之梦》和《哈姆雷特》时也才36-37岁。贝多芬在30岁之前就已创作出优秀的作品,31岁时完成著名的《第一交响曲》, 40岁出头完成8首交响曲和50多部其它作品。莫扎特是有名的神童。歌德25岁发表《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21岁完成剧本《强盗》, 24岁发表《阴谋与爱情》,雪莱21岁发表长诗《麦布女王》,狄更斯24岁完成《匹克威克外传》。泰戈尔15岁开始写剧本, 普希金30岁之前完成了他一生中主要的诗歌创作。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时发表《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亚历山大30岁左右就横扫南欧、北非和西亚, 建立起横跨三洲的大帝国。诸葛亮27岁发表《隆中对》,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打赢赤壁之战时, 周瑜34岁, 诸葛亮才28岁。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人应该有志气、有抱负,完全不应在权威面前有自卑心理。应该象牛顿那样, 努力站在巨人的肩上, 让青春发出光辉。青春的光辉, 主要产生于勤奋而不是天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 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曾用下面的对联自勉自警: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代诗人赵翼也在诗中写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轩中的这本《日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列举了大量科学发展的曲折经历,对增强读者的创新欲望,提高读者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而且在这方面,轩中本人就做出了榜样,他像射门意识极强的足球运动员,总想把球踢进球门一样,极想做一些创新工作。由于不断地拼搏努力,他在 26岁的时候就完成了《相对论通俗演义》一书。今年正当轩中的而立之年,他又呈现给读者这本优秀的作品。我应轩中之邀,不揣冒昧给他的新书作序,好在他的书确实是本好书。by 赵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黑洞的热性质与时空奇异性》、《黑洞与时间的性质》、《黑洞与弯曲的时空》、《广义相对论基础》、《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相对论百问》;科普著作有《探求上帝的秘密》、《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其中《黑洞的热性质与时空奇异性》和《探求上帝的秘密》分获第11届和第12届中国图书奖。)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张轩中,还有一些小笔误,小说体
  •     语言更轻松,至于科学的严谨性可惜我也不懂。。。
  •     非常喜欢这本书。能够讲好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书籍与老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会让读者认识到:原来那群接二连三拿诺贝尔奖的疯子,他们的大脑并不特殊,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如果我也在那个时候,有着最基本和正统的科学素养,我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     当作者说这本书是为了让高中生也看得懂时,我囧了……也许书本身不错,但作为科普书太不亲民了,一开始我也琢磨着作者抛出的公式是什么意思,后来实在没心情琢磨了……
  •     2014年2月7日,阅毕。#堇评#这本书不能算是正经的科技史,用的是小说化的写法,这本书与正经科技史的关系类似《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书里有调侃,有演绎,有抒情。我更喜欢正经的物理学史著作,考据严谨,证据可靠。
  •     广义相对论部分写得不怎么好
  •     太乱,有点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感觉,比曹天元的那本《量子力学史话》差多了。
  •     如今真是什么人都敢写物理学史…
  •     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喜欢。科普不仅仅是类比和暗喻,还是概念和框架的。为什么一定要演义?为什么一定是科普???让我有冲动再次学一遍量子力学的书籍。一本好书一定要促进一个人想去做点什么。我只能不吝赞美之词。可爱的书更可爱的是人
  •     那些个物理学家被侃得不成样子了。。。
  •     还行,就是文笔怎么看都有一种来自百度贴吧的感觉。还是比较喜欢卢昌海的书。
  •     有点失望,毕竟找不到第二个像曹男神那样体贴的科普书作者了。。。相对论那部分没看懂,很多概念完全不解释就抛出来,好不容易百度明白了,提起兴趣准备深入了解,可又跳去讲别的内容了。也许是我基础太差了。。。
  •     有些八卦和小幽默,但是讲得high的时候就乱上公式,一点不考虑读者感受了。
  •     大段抄袭《量子物理史话》……
  •     语言还是挺逗的,不过应该重新组织一下时间线。。
  •     豆瓣上标注看过这本书的不过十八个,有点意外。毫无疑问,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知道在这个宇宙中度过的每一秒都不是没有意义的。我特别喜欢在末尾的跋里,张轩中写下的结语,总结了我两个月多的阅读史带来的全部感受:“这本书不会让你懂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但可能会让你知道你自己不懂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相信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空虚,因为物理里面,埋藏着永恒的东西。”
  •     这书真的选错了,玷污了哥们儿我选择书目一世的功底了,混乱而不知所云,作为一个科普读物,书中充斥着大量的数学公式和很多不经解释的科学术语,同一个科学家前后两章的中文译名都不一样,记住,张轩中的书不要买
  •     这本书很多史诗完全是瞎写,看到德布罗意的部分已经看不下去了,胡闹,把量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写成一个瞎编论文的小青年,真的好吗?
  •     不错,封面设计以及内容都很合理,也同样适合零基础的人,整体感觉很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