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节日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16122235
作者:张勃
页数:38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三,祭社。其具体步骤为:掌事者实樽酒→祝(以有学识的社人来担任)和执樽者人(位置在社神北,南向)→所有人拜两拜→执酒樽者各就樽后立→执盥者就器后立→赞礼者引社正以下俱就位,立定→赞礼者赞再拜,社正以下皆再拜→祝诣樽所→赞礼者赞再拜,社正以下皆再拜→掌事者以馔人,各设于神坐前(殖醢居前,左右厢黍,稷在其间,俎居其外)→掌事者出,赞礼者引社正诣盥器,所执盥器者酌水,社正洗手,取巾拭手,洗爵→赞礼者引社正诣社神酒樽所,酌酒→赞礼者引社正诣社神坐前跪,奠爵于馔右,兴,少退,南向立→祝持版进社神坐东,西向,跪读祝文→祝兴,社正以下及社人等俱再拜。 第四,祭稷。其具体步骤为:赞礼者引社正诣稷神酒樽所,取爵,酌酒→赞礼者引社正诣稷神馔前,南向,跪奠酒于馔右,兴,少退,南向立→祝持版进于稷神馔西,东向,跪读祝文→祝兴,社正以下及社人俱再拜。 第五,社正饮福酒。其具体步骤为:赞礼者引社正立于社神坐前,南向→祝以爵酌社神及稷神福酒,合置一爵,进社正之右→社正再拜,受酒,跪祭酒,遂饮卒爵,祝受爵,还樽所→社正兴,再拜→赞礼者引社正还本位,立定→赞礼者赞再拜,社正及社人俱再拜。 最后,瘗埋祭品,礼毕。祝以血真于坎,坎东西各一人真土半坎→赞礼者稍前宣布礼毕,引社人等出→祝与执樽者复社神位,再拜。其祝版燔于祭所。 《大唐开元礼》对于诸里祭社稷的礼制规定是祭社稷仪式的理想化和标准化,体现了整个过程必须有序、严肃、庄重的要求,为唐代乡村社会民众的祭社实践活动提供了赖以遵循的规则,既引导着、又约束着唐代乡民的社日祭祀活动。但民间祭社绝不局限于官方规定的仪式,届时各地总会举行规模不同的迎神赛社活动。王维的《凉州郊外游望》对此有所描写:“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对于新罗说、祭祀说和玄宗生日说等三种观点的难以服人之处,朱红在她的博士论文中已有若干辨析,这里略作补充。祭祀说应该说在一个方面解释了中秋节的起源,但这种观点仅仅阐明官方的“秋分夕月”之礼,并不足以构成对中秋节在唐代形成原因的充分解释,因为秋分夕月礼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为何中秋节却只是在唐代才形成呢?

名人推荐

节俗是民俗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与研究一个时代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世界的重要标的。该书是一部重要的节日研究成果,对于民俗史以及唐史研究都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 该书的成果主要有三:其一,在方法论上,将宏观性的综合研究与微观性的个案研究相结合,对于民俗史研究方法具有较大意义。其二,在唐代节日框架与变迁的构建上,进行了较为系统、颇为特色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其三,对节俗行动者与实践者的研究深化了民俗史的研究。 ——齐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张勃博士的论著《唐代节日研究》是近年来关于历史社会节日文化研究的力作之一。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交叉处,选择唐代节日作为研究对象,为我们对历史社会的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个案。本书在历史民俗学领域有两大贡献:一是对历史社会生活的整体关注。即在考察唐朝节日文化时,从国家制度层面、皇帝为首的政府管理角度、城市平民与乡村农民的岁时习惯等多个向度,进行综合研究,以全面呈现唐朝节日社会生活。二是重视传统节日中的个体表现。这种以个人生命史为对象、揭示历史社会的节日形态的微观性研究,不仅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节日传承的历史过程,同时也为历史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可以仿效的样本,具有重要的学术启示意义。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内容概要

张勃
1972年出生,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曾就职于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师范大学,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社会文化史及岁时礼俗等。著有《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 清明》、《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第一作者)、《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第一作者),主编有《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滞,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节研究视角与重要概念
一 本书的研究视角
二 关于几个重要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相关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本书的总体构想
一 20世纪以来中国节目研究的三个时期
二 唐代节日研究述略
三 本书的总体架构
第一章唐代节日概说
第一节唐代节日的名目和类别
一 唐代节日的名目
二 新兴节日与传统节日:唐代节日的类别划分
第二节唐代节日的特征
一 新旧并存
二 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三 节日活动往往在户外进行,节日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超越,较为广泛地建立于志缘关系基础之上
四 宗教因素全面渗入岁时节日节俗之中
五 节假日的广泛设置
六 胡风弥漫
第三节唐代节日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 唐高祖至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统治时期
二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统治时期至唐代末年
第二章新兴节日研究
第一节建构型节日之一: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诞节
一 以唐玄宗诞曰为节的政策方案设计及相关决策
二 唐玄宗诞节的兴盛及其原因分析
三 唐玄宗诞节的衰亡及其原因分析
四 唐玄宗诞节对后世的影响
五 余论:对玄宗设置诞节的评价
第二节建构型节日之二——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中和节
一 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的政策动议、设计及决策
二 德宗朝中和节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三 相同的起源,不同的命运:中和节与唐玄宗诞节的比较
第三节清明作为独立节日的兴起
一 清明在中唐时期已成为独立节日
二 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兴起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节 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中秋节的形成
一 中秋节在唐代已是民俗节日
二 关注月亮的传统与时人的文化选择:八月十五成节的原因分析
三 欣赏自然之美、珍惜韶华与渴望团圆:唐代人的中秋情怀
第三章传统节日研究
第一节年节
一 岁除日习俗
二 元曰习俗
三 更新、祈吉、迎春、庆贺、团圆:唐代年节的主题
第二节春秋二社
一 唐代乡村社会春秋社日的标志性时间和标志性节俗
二 唐代乡村社会社日节兴盛的原因分析
三 社目节的变化与唐代乡村私社的发展
第三节上巳节
一 唐代以前的上巳节
二 上巳节在唐代的变迁
三 上巳节在唐代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节五月五日
一 节日名称
二 节日时间
三 节日传说
四 节俗物品
五 节俗活动
六 节日内涵
第四章俗民个体的节俗实践:以李隆基和自居易为例
第一节李隆基:作为节日习俗的实践者
一 节日习俗活动的享受者
二 节日文化的利用者
三 新节日的创造者和官民共庆佳节的支持者、
组织者与资源提供者
四 节日习俗的规范者和节日活动的改易者
五 节日文化中的被言说者
小结
第二节 白居易的节日生活
一 白居易诗文展示的节日生活
二 影响自居易节日生活的诸多因素
小结
结语
一 行动者的选择和实践:唐代节日传承和变迁的决定性力量
二 节日习俗:唐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型塑性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寒食节起源新论
附录二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主要基于移民角度的思考
附录三“端午”作为节名出现于唐代考
后记

编辑推荐

《唐代节日研究》重视利用多种历史文献,从国家节日制度安排、宫廷与民阔社会的节日生活等社会整体的角度,把握唐代节日,重点关注唐代新兴节日的兴起发展和传统节日在唐代的新变,以最大限度地还原与呈现唐代节日文化的光辉。

作者简介

《唐代节日研究》创新性地引入节日生活微观研究方法,选取几位唐人为个案,对他们在节日生活中的行动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考察。由于唐代行动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又具有纳异的广博胸襟,他们对节日活动的选择和实践丰富多彩。节日决定着唐人的生活节奏,丰富着唐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维护着个体的社会关系,激发着个体的生活热情和生命意识,也培养着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纳异胸襟、创新精神。


 唐代节日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文献的搜罗比较齐全
  •     作者貌似不懂历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