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书评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30666509
作者:吕哲
页数:320页

科幻电影与背后的小说——【书评人俱乐部】

关于幻想,有的是凭空的,有的是依据某个念头和想法,有的则是由科学依据性,那些有科学依据的幻想,就被称之为科幻。有科幻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不计其数,比如:关于梦想的旅程——《海底两万里》。在很小的时候,我有过无数的幻想,有些时候很实际的,有些很不实际,纯属于异想天开。比如,某一天我有一种特殊的技能,可以让那些狂妄自大的人闭嘴……这是纯粹的幻想。后来,上初中的时候,接触了很多玄幻的小说,我能够知道小说的情节很不真实,可是我还是很羡慕,也想自己拥有。接触科幻,真正了解科幻的时候,已经长大很多了。觉得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太炫酷了,简直就是“屌爆了”。虽然给人一种不真实感,但是却特别希望自己跻身于其中,去体验那么美好的场景和画面。科幻片,顾名思义即“科学幻想片”,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一直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电影的诞生都离不开小说,科幻片从诞生之初便与科幻小说缔结了不解之缘。儒勒.凡尔纳用他的生花妙笔写下了《海底两万里》,后来被拍摄成很多个电影版本,都非常受大家的喜欢。因为一个好的科幻小说作者,而拍摄出来多个版本的电影,给大众的视野带来了一次无比刺激的转化。本书中将十二个科幻电影与科幻小说原著做了对比和分析,电影赏析采用很直白的情节叙述的方式来书写,而科幻小说原著则是截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比较,分部分进行分析,分情节进行画面欣赏,科幻电影和小说除了大概故事情节一致,其他部分还是有一些的出入,比如《海底两万里》的人物背景以及人物形象,小说中尼摩船长虽然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但总的来说还是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只是在书的结尾处一反常态,而电影中的尼摩船长却并不是个温文的形象。科幻电影人物背景的变化也是恰到好处的。本书中也在科幻电影和小说的对比分析之后,对小说的作者进行了介绍,以及翻译的误差等做了详细的分析。看完这十二篇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原著的对比和分析之后,我个人认为,如果有时间可以在网上搜索电影观看,然后在和文中作对比。相信这本科幻影集一定会给喜欢科幻世界的你带来惊喜。

科幻文字和光影的交叉【书评人俱乐部】

《源代码》是作家吕哲的一本新书,在后记中作家说,这是一本命题作文。尽管是命题作文,但是这个选题很有意思,视角比较独特,所以书挺好看的。科幻小说自从雪莱玛丽创作《弗兰肯斯坦》以来层出不穷,但是拍成电影的就少多了。作者选取了十二部比较经典的科幻电影,从电影和原著两个角度进行叙述和对比。以作者的科幻作家身份,吕哲其实是偏爱科幻文学的,但是本书的目的是介绍电影和科幻文学的交叉,所以阅读本书的时候,敏感的读者可以稍微体会到作者是偏向于科幻文学的,希望电影帮助扩大科幻小说阅读人群。虽然每一部电影都是先介绍电影然后再介绍原著,但是总是用原著来评论电影,而不是相反。当然电影来自小说,但是在电影史上电影拍得要好于原著的情况也是有的,有些登峰造极的好电影甚至能派生出一系列电影而脱离原著。这个并不绝对,只是说明作者心中的倾向而已。本书的第一篇是讲《海底两万里》,这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对于中国的读者,原著不必在本书里读了,我相信只要是科幻迷,海底两万里都是必读的书目。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电影的叙述,看过电影海底两万里的中国人可能不多。不仅如此,海底两万里还有众多的版本,不仅有电影版,还有各种不同的电视版和动画片版(日本人的特长)。这些作者都进行了不厌其烦的介绍,堪称有诚意。在选材上,作者很有心,基本上科幻的大题材都囊括进来了:时间旅行、海底探险、机器人。。。。等等。但是在作家的选择上,由于科幻文学有些很难被拍摄出来,所以吕哲是有些偏心和勉强的。作为科幻迷和科幻作家,吕哲肯定对阿西莫夫很欣赏的。但是阿西莫夫的作品气势宏大、深远幽邃,少有导演敢去进行尝试,所以阿西莫夫虽然著作等身,但是拍成电影的却意外的少。本书特意将《我,机器人》这个电影收录进来,在作品介绍中反复介绍阿西莫夫,感觉是作者的偏爱居多。其实这个电影用到阿西莫夫小说中的情节只是电影的一部分,而且电影将阿西莫夫的立意也有些偏转。阿西莫夫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如日中天,但是机器人电影里面这部电影并不是最棒的,就好看程度而言,施瓦辛格的终结者系列要更好看一些。但是由于吕哲的偏爱,本书特意收录了这个电影。是吕哲对阿西莫夫的特殊致敬方式吧。由于吕哲的作家身份,所以本书的立场是从文本出发的。但是实际上电影和科幻文学交叉以后,两者相互影响,有了很多可能的变化。比如《海底两万里》开创了海底探险类科幻剧的局面,后来的海底探险科幻剧便层出不穷。中国人最熟悉的海底科幻剧其实不是《海底两万里》,而是一部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原因固然复杂,但是如果在《海底两万里》里面提一句,估计好感度会提高不少吧。这些衍生出来的影视作品虽然没有名著做底子,但是也创出了名声,其中有什么诀窍,值得一提。另外,如果在电影剧情回顾的过程中,比较一下电影剧本和原著,应该更有意思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剧本对于电影而言更是“源代码”吧。我曾经读过《影子武士》的电影剧本,别有意味。如果要造就中国的科幻电影大导演,怎么能少了剧本这种特殊的文体?

溯本求源闲扯淡

男人的浪漫,是星辰大海。科幻本身,便是一部人类思想的进化史。在现有科技、物力所不及之处,思想却能神游远方,从未探索的海底深处,至浩瀚无垠的星际间穿梭;其中有对未来世界的神往,也伴有对未知领域的恐慌。正是这些科幻巨匠闪亮的智慧,为人类科技进步之路,指引方向。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人类科学探索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活节奏也突然加快了起来,我们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哼唧着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泡不尽隔壁村儿里的妹子。在一轮新的大航海时代背景下,人类每天都在惊喜中,世界的地图逐一点亮,每天都有新的岛屿被发现,这种大环境,便是凡尔纳创作的源动力,他的《在已知和未知世界中的奇异旅行》系列,包括“海洋三部曲”,便是对探索未及世界的遐想,当然,凡尔纳的伟大,自然远不止如此,他对科学发展,还提出了许多预言,其中很多都已被实现,比如电视,火箭,潜艇,飞行器,等等等等,即便现代,人们依旧热衷于改编他的作品,其中比较多的是《八十天环游世界》、《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神秘岛》。提到他,就不得不得提下梅里埃,《月球旅行记》便是凡尔纳作品的改编,也是第一部科幻电影,片中的人们,便是被像大炮一样的火箭打到月球上的,而谈到登月之后的事儿,则是威尔斯《最早登上月球的人》的故事了。威尔斯是与凡尔纳齐名的科幻鼻祖,时间旅行,外星人,反乌托邦,是其创作主体,在威尔斯的作品中包含了对人类未来的深沉思考,更多是借科幻作品,去揣测未来人类社会的一种政治状态,比如《时间机器》那部,正面描写了未来人类因富足而退化的状态,直接受其影响产生的作品有《时空大挪移》、《蠢蛋进化论》等,同比还有《神秘世界的人》,也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只是角度不同,更偏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憧憬。而相比之下受其反差萌的影响,则是像《500年后》、《妙想天开》和《撕裂的末日》这种,间接影响的作品,则诸如《K星异客》等等。基本上,两位科幻鼻祖,为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体系的科幻之路,内容丰富,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为今后的软科幻、硬科幻,都打下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二十世纪初期的科幻,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的状态,大量优秀作品在这时候涌现出来,而且风格各异,不乏有伍德豪斯的《乘虚而入》对科幻的嘲讽,或是足以另立门户的巴勒斯的《火星公主》,以及恰佩克的《万能机器人》,这也是科幻中第一次出现“机器人”一词,也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到之后的“反乌托邦”三部曲问世,科幻的脉络逐渐清晰。这时候的科幻电影也没落下,自《月球旅行记》之后,《大都会》成为第二座丰碑,雪莱的《科学怪人》虽然姗姗来迟,却成为第一部被翻拍的科幻电影,这个时候的电影,当然主要还是围绕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作品改编,两位大神统治了科幻电影将近五十年!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来了。冲在最前面的三驾马车,便是被后世称为“科幻三巨头”的海因莱因,阿西莫夫和克拉克。三位风格迥异的大师,各自统治着自己的领域,分疆裂土。最接地气的海因莱因,文字中透露出一股大美国主义,这自然也与他的军旅生涯有关,受这种经历影响,其作品更多是基于太空,仿佛把战舰游弋在慢慢星海。代表作品《星际迷航》系列,拍到现在依然经久不衰,是一代硬科幻的大家。猫靴怀疑《三体》中硬科幻部分,便是受其影响下而产生的,当然,就《三体》而言,其世界观又明显有克拉克的影子在里面。我们大多是从《2001太空漫游》知道克拉克的,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拜库布里克的福,关于库布里克,有这么一句评价,那便是“上帝的代言人”,库布里克善于将作品再创造,这点在于克拉克合作《2001》时便初现端倪,在《闪灵》时就近乎偏执了,史蒂芬·金在看过《闪灵》电影之后,便说,“这不是我的作品。”刘慈欣最近在帝都活动时,便说过这样的话,“《2001太空漫游》之所以伟大,是它为日后的科幻,画出了边界”,《三体》最后田园牧歌似的结局便是佐证。不管你想怎么玩,终究跳不出这个圈。这部电影对后世科学的贡献,最直接的,就是如今我们手上拿的IPAD,“平板电脑”这个词就基本就是照搬原著。如果我们说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人,那克拉克便是改变乔布斯的人。和克拉克悲天悯人的俯瞰相对立的,便是阿西莫夫对现在科幻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论量论质,无人能出其右。《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对宇宙和前沿科学的拓展,早已超出了科学本身,是最硬的硬科幻大师,没有第二,如今我们看到的一切关于机器人的电影,即便不是阿西莫夫的作品,也一定是要建立在其“机器人三大定律”的前提下,即便是反类型题材,也是以其为依据。在几位大神开天辟地般光芒下,还有一些名字也是闪亮的。其中便有《恋人们》的法莫——第一个让人与外星人嘿咻的家伙;写出《银翼杀手》的迪克——也是作品被改编最多的家伙;《黑暗的左手》的勒奎恩——第一个女权主义科幻作品;《死亡地点》的史蒂芬金——一开始人家就拿这本当奇幻了,汝耐我何……科幻作品如恒河之沙,无法统计,一路讲来,也只是讲了区区几位代表人物,两百年的科幻史映射的是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还不够让我们为之痴迷吗?正是这些对科学的幻想,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正如奇雷特所说,“我们的理想,不管怎么样,都属于未来”。


 源代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