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的人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11255488
作者:[德]瓦尔特·伍伦韦伯
页数:214页

内容概要

瓦尔特•伍伦韦伯(Walter Wüllenweber),1962年出生,目前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政治学,毕业于亨利•纳能记者学校。自1995年起为《明星报》撰稿。2005年获得德国社会奖,2007年获得年度记者奖。两次提名亨利•纳能奖,三次提名艾贡•埃尔文•克什奖。
译者简介:
李欣,男,1980年出生,现居杭州。毕业于德国明斯特大学,主修日耳曼文学和欧洲美术史专业。2009年回国后从事过不同职业,曾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历史类文章。

作者简介

富有者正在隐匿财产更加贪婪
贫穷者坠入福利陷阱更多索取
金融危机和巨额社会福利支出
入不敷出的政府和不堪重负的税赋
被神化的德国社会制度已走向歧途?
2012年《明镜周刊》最畅销图书
一部让中国人吃惊的现实德国读本!
作为一个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欧洲发达国家,德国同样面临着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所导致的社会现象,也是抱有“严谨而有秩序且发达的德国”形象的普通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的。光明日报出版社继《1969: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之后推出的“西方社会转型经典译丛”第二本《反社会的人》将为大家介绍固有形象外的“另一个德国”。
“德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逐渐分化瓦解的过程中”,该观点绝非耸人听闻。《反社会的人》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德国社会结构中日益壮大的两端:只占德国人口1%的财富阶层如何通过资本市场不劳而获,却拥有社会总财富的36%;靠社会救济生存的庞大失业人群如何发展出其独有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这两个在德国社会构成中日渐孤立的群体又是怎样促使金融和社会救助行业得以畸形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德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而谁来为德国的金融危机和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买单?答案只能是依然代表着德国精神的中产阶级。
曾经让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社会制度是否已走向歧途?它的出路又在何方?这些问题对于当今中国都应引以为鉴。
瓦尔特•伍伦韦伯的书不啻为球场上的解围球。很有可能会引发关于极端变化的讨论,这场讨论会同时触及到最高层和最下层。
——在线经济周报
他的数据不只是来自于统计和官方调查,而且还有自己做的基础调研。因此他的语言十分生动。
——德累斯顿新消息报


 反社会的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对社会企业有了新认识,弱势群体也可以是赚钱流水线
  •     社会主义一定有优越性?如何避免类似情形在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值得深思
  •     关于德国社会阶层固化的详细解读,很适合于当今社会。读完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有了不一样的了解。
  •     记者能做的是揭示。
  •     揭露了德国社会的平行阶层,描述了一个将中产阶级架空的国家。但是,我还是不太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制造还是如此犀利,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听过……逻辑思维…………mark
  •     一本很好的了解德国的书 但从中也能看到中国的影子
  •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研究他的过去,会明白他的现在为什么会呈现这个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德国在我们传统印象里是一个国家的优秀代表,是我们效仿学习的对象。然而作者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发现原来他也要面临严峻的挑战。没有完美的制度,书中德国的问题需要我们警醒。
  •     虽写德国,却更好的理解了我们的今天,于是更加悲观,积重难返,当一切制度化后,看不见的手不再拥有魔法,中西方各自半斤八两,小民唯有买买买
  •     1、纳税导致中产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2、如果想进入上一个阶层就要付出相当多的代价;
  •     虽然在看罗胖节目的时候已经大致了解了主要观点,但是通读之后还是被深深震撼:1.要努力跳脱所谓“勤劳勇敢”的中产阶级(这个词现在于我已明显不是一个好词了)。2.大而不倒的优越本质在于:在资本主义中赚钱,却有着社会主义的保障。3. 无法触动的行业和社会问题基本全部涉及政商勾结的巨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哪儿哪儿都一样。起码从行业的层面,当商业足够大的时候,必须寻求到某种程度的政治庇护。
  •     作者很简略但又深入地描述了德国社会现有的两个平行阶层,包括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感觉下层的描述更加清晰一些,而上层的则还是有些飘渺。对社会阶层的研究来说是个不错的田野调查,从中也可以获得不少启示。
  •     阶级固化,上下层阶级只能在各自平行的社会里继续拉大差距,而中产则需为一切买单。下层阶级不再是贫穷问题,它被剥夺的是社会参与性。憧憬高福利社会背后的弊病,有点像调查报告,不枯燥。
  •     揭示了很多现实问题,不过有些过于悲观。
  •     翻译有点生硬,但读起来无难度。德国啊,原来你是这样的德国~
  •     有点意思的一本书,获得了另一个看世界的角度
  •     之前看过这本书,没想到最近的罗缉思维专门介绍了它。即便生活在德国这些年,看过还是觉得震撼。过几天德国老友回来,准备跟他聊聊这本书。
  •     1.本书的"社会"实际是一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生活文化方式,反的与其说是"社会"不如说是文化方式; 2.食利者们不止资本家,还有底层流氓无产者。当然,现在又来了绿绿; 3.金融业冲击实业,对应第一条。可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福利产业才是大生意,救急不救穷是真理。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德国
  •     罗辑思维193:共同体的意义
  •     “中产阶级”视角:携带社会大部分资本的上层偷税漏税搞投机(金融行业),以及底层和社会救助行业(大量的就业人数)通过社会福利政治经济制度,共同侵占了中产阶级的权力,而后者却承担了前者消极参与的整个绩效社会。充满具有煽动性(夸大)的新自由主义言论。
  •     真奇特的德国
  •     并没有看到让我为之一振的观点
  •     观点犀利,脉络清晰,作者是一位异常清醒的当局者。德国社会的福利体系弊端在其它社会也一样存在。社会中最上阶层与最下阶层看似截然相反,背后却有很多相同之处。划分社会等级的指标并非财富而是文化,因此单纯靠经济救助来解决贫穷问题只会适得其反,而对社会救援活动的政策优待又会让企业家有机会投机获取公共资源,一切压力都扛在了中间的中产阶级身上。
  •     阶层固化的一个例证,还有看不到希望的中产阶级幻想。。。。
  •     个人理解:一方面,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催生旧的共同体的消亡、新的共同体的建构;另一方面,每一个共同体在其运行过程中,总会存在边缘化的成分。而解体的过程,总是那么触目惊心……
  •     一个阶层固化已经十分严重的德国
  •     有种:1. 【战术&战略】一个福利制度是如何在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战术问题上,最后走向战略上的失败。(联想:《权利的游戏》中 snow 和 小手指 的对比) 2.【圆越大,越极化,贫→穷】如果社会财富是一个圆,社会效率的提高导致圆圈变大,但是外圈和内点的距离,也在拉大。外圈财富可以通过钱生钱大资本运作,内点被福利制度圈养惰性养成,自制力丧失,大圈和小圈平行存在,加上全球化助推之下,大资本不在本国圈流动,富人和穷人互不关心,国之共同体意义渐弱,社会分崩,恶性循环,圆越大,越极化。贫演化成了穷,贫是没钱,穷是穷途末路的绝望。3. 【共同体的意义】个体而言,提供了阶级流动的连续道路,而不是像原子模型那样,阶层是固化的,离散的。整体而言,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因为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以记者敏锐的目光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德国社会,但千万不要以学术的眼光来审视,不然会失望的~
  •     :无
  •     可能民主国家经过过民主平等,因此对此种社会现象深恶痛绝,但从此种社会过来的人,早就见怪不怪。社会会自行平衡的,Relax,伍伦韦伯。
  •     欧洲好几个国家如此…感觉高福利是个陷阱…
  •     不错
  •     瓦尔特·五伦韦伯是一个记者,整篇文章都是在揭露一个社会现象,看了书才发现 逻辑思维这个节目偏向性问题:不管是金融垄断还是庞大的救助系统,本质上都是资本与资本家对社会的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讲,整本书的核心与罗胖推崇的他自称的保守派的崇尚市场的观点是相左的,富人在巨富后决不会反哺社会
  •     核心观点已经剧透后再看这书 感觉稍显乏味 纪实文学
  •     阶级固化的德国社会,苦是中产苦
  •     果然是写下层阶级的那章最精采。
  •     让人不禁反思NGO行业的书
  •     神秘的上层和下层社会,就当八卦看看
  •     上层阶级是脱离社会的存在。喜欢这样不一样的观点和洞察。
  •     密度不同,又不相溶的液体,经过搅拌后静止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会分层的,直到下一次搅拌,又岂独是德国一家?
  •     金融行业和社会救助产业这两个平行社会正在加速德国的社会瓦解,正如罗胖在节目中引用的,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启发则是: 要保持一个集体不散摊子,钱当然是不可缺少的,文化(附加的意义)才是更重要的黏合剂,认同感对于一个组织才是最重要的。
  •     精彩
  •     有钱人更加有钱,穷人更加穷,资本主义的后路大概都如此吧。
  •     社会发达的国家对社会公平公正有执着细腻的追求。不得不感慨我们文明程度的差距,我们划分阶级最重要的财富,挣钱少就是底层,有钱就是中上层。而在德国,底层人群的组织生活并不难过,甚至很好。成为他们生活在底层的标志是精神层面上,是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乃至于三观。希望我们也能尽快从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到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     两股平行世界的势力正在使得德国社会崩塌。 工作的更大收获是获得了社会参与感,从而为自己的生活获得意义。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但是需要深思的问题是不仅仅狭义上的工作能对社会有用,自我意识的确立,独善其身也在为社会提供进步的力量。
  •     讲述了德国的现状(富人占有巨大蛋糕充当着圣人隐士,穷人拥有蛋糕碎和丰富的国家福利导致他们宁可失业不愿工作),所以命运共同体才是王道。
  •     下层阶级缺的不是钱
  •     在听罗胖讲完之后借来细读了一遍。大体内容是富人利用金融业和巨额资本投机,穷人丧失生存的能力成为社会福利业的赚钱工具,而承担这一切的是中产阶级。很震撼,很发人深省,我们国家的富人刚刚富起来,还充满了社会责任感,社会福利制度还未健全,穷人们还有很多机会改变命运,瑾以此为戒吧。
  •     金融行业在为自己制定法律,社会救助产业性质的慈善业基金会亦复如是。人本性逐利、虚荣,社会分层与阶级固化,千年如此。只是在当今时代被体现在金融之上,成为鲜明的特色。放之过去,则被体现在武力,教权,机器之上。未来,应该就是IT。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