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格蕾丝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32768511
作者:(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内容概要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现居于多伦多。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创作力不给评论界任何淡忘她的机会。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国内外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

书籍目录

Ⅰ 参差不齐的牙边Ⅱ 坎坷的道路Ⅲ 角落里的小猫Ⅳ 年轻人的幻想Ⅴ 破碎的碟子Ⅵ 秘密的抽屉Ⅶ 蛇形栅栏Ⅷ 狐狸与鹅Ⅸ 人心与内脏Ⅹ 湖上夫人Ⅺ 倒塌的房梁Ⅻ 所罗门的庙宇ⅩⅢ 潘多拉的盒子ⅩⅣ 字母“X”ⅩⅤ 天堂之树  作者跋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一桩臭名昭著的罪案为底本,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却充满诗意的故事。小说乍看充满现实主义叙事风格,却又随着情节的推进,笔法自然翻转,性、谋杀与阶级冲突交相混合,想象的树脂流淌进了历史事件的缝隙里。通过人物视角的切换,故事获得了绚丽的碎片化效果,邪恶与尊严、悲剧与华美共存,虚实相生间,特定年代最为广阔的社会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了。


 别名格蕾丝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小杨老师说这本老译本,不如另两本好看,其实读来乐趣不减,小杨老师加油~
  •     好!
  •     不知怎的,被阿特伍德后记中最后一句击中。“凡是现存材料中模糊不清、出现空白时,我便自由创作了。”历史的归历史,小说的归小说,但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便如同主人公摘下的牡丹一样美。
  •     喜欢这本超过《盲刺客》。我是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喜欢长篇胜过短篇的人?
  •     翻译有问题
  •     跟上帝只能有“做这个”或“做那个”,而不能问“为什么”。向星星送。
  •     用最简单的说法来表示对这本书的喜爱,就是在读至一半的时候,就有强烈的想要买下作者其余作品来读的欲望。谋杀,移民,流言蜚语,暗地里的男女关系,宗教,招魂术,女仆们的手工活,仆人和主人,依托于一件在开始即已明了,后来也并未有惊天逆转的谋杀案,透过主角格蕾丝的视角,将那个年代古老神秘的生活精致的展现,才是小说真正的魅力所在。所以故事也可以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讲好故事。格蕾丝对于生活有着惊人的洞察力,这种能力来源于曾经一度被玛丽惠特尼打破的自我封闭或者放逐。小吉米的爱慕,在格蕾丝和乔丹医生都未曾明显意识到,或者说没有机会去细心感受的感情面前,显得苍白可笑,背负着愧疚,从而让一切变了味道。而医生失忆后,念叨格蕾丝的名字,最后格蕾丝自言自语似的想到医生,则让人感到惋惜,可怜的是他们的命运。
  •     很爱。
  •     叙事技法的神。阅读的极致欣悦只能是被这类作家牵着鼻子走……(也许永远遗憾偏偏《盲刺客》是第一本,我今生的董仲舒……)
  •     四月读的。把多角度解读的可能性一直完整地保留到最后,模糊、暧昧到了最后一刻,因而也是高级的。格蕾丝的人格到最后也是一个谜(这让我想起昨天刚看的于佩尔演的“她”)。这一点上比《盲刺客》贯彻得彻底,盲刺客把谜底留到最后揭晓,可是这个“谜”又算不上一个谜,因为前面留了太多的线索,读者早就破解了。但是《盲刺客》在情感的感染力上无疑更强。阿特伍德小说的细节非常非常丰沛,叙事的快感有,粘着力有,漂亮的比喻、通感的写法俯首即是,技法高超,细节和与之服务的结构水乳交融,结构更是独具特色的“拼花式”万花筒,是那种让人享受的小说。同时对女性议题的分析也是复杂的,缺点是男性的角色略显格式化,一旦将女性放置中心,男性全成了虚伪的残酷的羸弱的狡诈的动物性的存在,想看到也有人性光的男性,可惜没有看到。是否强化了性别分界
  •     西蒙失忆之后还记得格蕾丝 单是欲念恐怕没有这种力量 而她在二十年后 还在向他讲述自己的生活
  •     喜欢叙事节奏。
  •     这本小说算是我第一本历史小说,即借由真实的历史事件丰富情节并且表达自己观点的小说,也就是还是有人物和情节是虚构的。然而我从这本小说里,看到了格蕾丝的无从选择,还有,她身边同时代的女性的无从选择。
  •     阿姨给你上一堂写作课
  •     重要的是真实,就如同独立于二人的旁观者,看着赤裸裸的现实
  •     格蕾丝即将获释时说:"我的脸像是溶解了,成了别人。"
  •     真的特别好。写得好,故事好。
  •     27万字。各种角度的转换,很厚实的阅读体验。读盲刺客的时候,刚好读完梦宫和耻辱龛,被土耳其文化所浸淫。读别名格雷丝的时候,刚好读完爱德华霍克的推理,被纷繁的犯罪所围绕。很棒的作品。鉴赏力之于我们 ,不是内建的 ,而是后来才灌进去的 ——就像看球够久让我们鉴赏得出乔丹一般 ,对美好事物的鉴赏 ,总是来自观看 、经验 、阅读等等多元的材料吸收过程 ,并经过我们有意识的思考整理和无意识的自然发酵 ,从而得到一种不进则退的判断力 、理解力和感受力 ,它的确也有着 “流汗辛苦的人必欢呼收割 ”的艰难一面 。也就是所谓的集义养气了。20170325。
  •     近年来读过的最爱的小说之一。加拿大初建国时期的风俗细细描绘,因为全部取材真实历史案件更让人有翻案的期盼。可是当西蒙医生失去记忆,念叨着格蕾丝的名字的时候,这本书又变成了一个未完成的爱情故事,赚我一滴热泪。
  •     把通俗小说情节用人物自我探索、重述和伪装表现出来 很有风格。觉得在内心剖白和物情展示上她比温特森强
  •     趣味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小说,叙事手法多样化是最大特点,使故事获得绚丽的碎片化效果。
  •     我差点以为,西蒙医生会跟汉弗莱夫人合谋杀死她丈夫和女佣,重蹈格蕾丝当年的覆辙。这个半梦呓半清醒的冗长回忆录里,玛格丽特的将自我探索与世界的碰撞、磨合、现实种种荒谬折射出的人性,用独特的风格演绎,“真相”早已失去存在的意义,个人的渺小在世俗强大的漩涡里,只能被吞噬。
  •     【2017.1.3~1.5】(27.1万字,470页)借用一桩19世纪悬案的外壳,来讲述一个无辜清白、洁身自好的女子动荡不幸的一生。作者无意于为这个真实存在过的女犯正名,而是在悉心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后,试图让格蕾丝再次活转过来。在这桩来龙去脉交待得巨细靡遗的案件中,阿特伍德中质地紧凑密实的语言不厌其烦的雕刻历史的璞玉,让彼时加拿大的旧时代与社会风貌披着历史尘沙再现于读者眼前。书信体、对话体、多声部混合的手法让叙述逐步趋近真实而又无限延宕,文本因此摇曳多姿起来,在真实的迷雾中左顾右盼,而没有确切的解答。这位著名的历史疑犯身遭不幸,她漫长的人生中欢乐何其短暂,在轰动全国的审讯中被妖魔化的格蕾丝,其实不过是一名普通的任人摆布的女子。对这样的女人,作者到底心怀慈悲,安排了安稳的晚年,以慰寂寥。
  •     看到最后,感觉这个谜团还是没有解开真的很不爽。虽然看了阿特伍德说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我还是希望有个明明白白的结局。不过还是挺好看的,值得再看。
  •     她进入、参与、打开世界的方式令人过目难忘,富有冲击力,这是总印象。特色还有:1、个人文体的复杂和她强悍的知识底蕴;2、巨人一般、全能型作家,门罗“小”,而她“大”、而且更好;3、独有的“嵌入式结构”文本套文本,且多种文体混合发酵;4、对人内在的解构完全超越了性别,5、把罪案写出心理嬗变和生命寓言的高度,与她相比,国内的罪案题材简直就是高中作文了。6、“文学女王”名不虚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