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知道》书评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1083631X
作者:(韩)金响二 著,(韩)权文姬 绘
页数:208页

【大象图书馆】学会爱与被爱

《月亮知道》中展现出“亲朋如白昼之月,即使看不见,可是一直都在”的亲情。松花看似只与小山村中的巫女奶奶相依为命,显得有些孤苦无依。但实际松花与奶奶的生活是充满爱的,即使有离别与想念,但同样也有相聚;而这样的人生始终被爱包围,也让松花理解到爱与生命的意义。松花作为叙事角度的切入点,以她作为一个孩子单纯而平淡的眼光看待着死离死别,看待着友谊与爱,从而学会爱与被爱。由于战争逐渐离我们远去,抛开松花作为战争影响的第三代的身份,她实际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和我们有着类似的童年有经历。但由于历经英纷爸爸的死亡而懂得死亡实际离我们如此之近,历经与英纷的离别而思考友谊的在距离中的失落。这样来看松花是每个成长的我们,在成长中学会珍惜,明白爱需要付出,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文中另一个重要的主人公是松花奶奶,虽然松花对于奶奶巫女的身份一直意见颇多,但作为一个“在逆境中接受降神仪式”的巫女,奶奶实际是一名折射战争带来的伤害与思念故乡、渴望国家统一的女性。她在等待中的坚韧地生活,独自抚养松花,等待松花爸爸的归来;等待那个因为赚钱参军到越南而被地雷炸伤丧失记忆,但因难产生完松花而去死的妻子后无力独立抚养松花而将松花托付给奶奶的松花爸爸。像奶奶、松花、松花爸爸这样被战争伤害的人何其多,松花一家人的经历,其实是对战争对人们带来伤害进行无声控诉的一种表现。而打动我们的是在这伤害的背后,人们隐蔽的爱,松花周围生活的那些人用爱一直温暖着彼此。《月亮知道》以其质朴的语言,用如白昼之月般的爱熨烫着在都市中行色匆匆众人冷漠的心,而温馨的故事画面告诉我们只有学会爱我们才能被爱。

【书评人俱乐部】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评《月亮知道》文/宇过天晴我原本就是80后,生于80年代末尾,我的家乡也是一个小村庄,小时候奶奶总是在身边唠叨,还有一群玩的很好的小伙伴。《月亮知道》这本书也是写的80年代一个叫松花的小姑娘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松花和奶奶相依为命,一起等待爸爸回来,奶奶虽然做巫女,可也是由生活所迫。松花的童年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不过她有奶奶的疼爱还有小黑和一群要好的伙伴。作者的语言很细腻,总是能把读者带到当时那个场景中去。故事发生在韩国的一个小村庄,不过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并不会感到陌生,也没有感到不同文化产生的距离感。书中的松花就好像自己小时候,也会不喜欢奶奶的迷信思想,也和小伙伴闹矛盾,不过也有彼此深厚的友谊。我的爷爷奶奶也生活在那个战争年代,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爷爷的两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爷爷是家里唯一幸存下来的人,那时候总是喜欢听爷爷讲战争年代的故事。虽然那些事情没有经历过,可是看着爷爷的勋章和眼神,就好像这些都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一样。奶奶健在的时候也是个迷信的人,逢年过节总会烧香磕头,小时候也不喜欢奶奶这样,总觉得人应该相信自己相信科学。就好像松花不喜欢奶奶做巫女一样。不过,等自己慢慢长大的时候开始明白,奶奶迷信不过是一种思想寄托,生在那样一个年代,连生存都是问题,更不要提生活了,人没有点信仰和寄托很容易崩溃的,就好像松花的奶奶不也是为了养活丰栋才做的巫女嘛,生活再苦都需要坚强的活下去,相信我们心中的期盼会实现。松花的童年有自己的小伙伴和深厚的友谊。松花有小黑、有英纷、有英基。松花和英纷是很好的朋友,她们交换秘密,一起玩耍,一起分担彼此的喜怒哀乐。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伙伴,一起疯,一起笑。当自己很要好的姐妹要转学的时候我是多么的不舍,我和松花一样,期盼着寒假的到来,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再见面了。松花心中一直都坚守着一份希望,她和奶奶都坚信爸爸还活着,他们守着这个家就是为了等爸爸回来。虽然从小没见过爸爸,不过她知道爸爸一直都在,就像月亮一直都在一样。就好像生活中,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会很迷茫,不过始终都要坚信内心的希望,‘希望’在白天看不见,可是我们自己要知道,他和月亮一样,一直都在。故事的结尾,松花等到了爸爸的到来,住进了新房子,开始新生活,奶奶下定决心后做了最后一次巫女,一切都在继续,月亮依然存在。这本书是本儿童读物,不过也很适合大人读,在书中能找寻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和内心的希望。

“松花们”的欢喜与忧伤月亮都知道

“松花们”的欢喜与忧伤月亮都知道“月亮,你知道吗?知道我的心吗?”松花对着月亮说到。又大又圆的月亮渐渐模糊在泪水里。小女孩松花,每天坐在河堤边,将难受的事情和心里的话都讲给河水听。在《月亮知道》中,韩国儿童文学作家金响二围绕松花、松花爸爸和松花奶奶三代人的成长经历以及松花周围人的生活,以温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家人之间坚固的“家族爱”。 《月亮知道》所述的故事以战后的韩国为时代背景,清幽雅致的月亮蕴含着“松花们”孤独伤感的情绪,以及他们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正所谓,“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势中,面对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各有不同的感受。“虽然我们在白天的时候看不到月亮,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这种超凡脱俗的哲理性思考与表达,使得主人公可以以一种奔放洒脱的方式面对人生的不如意。 在书中,金响二借助“月亮”这一媒介,把主人公内心的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境界。在月亮皎洁的光芒之中,主人公疲惫而孤独的心灵得到了温柔的抚慰。在月光的照耀中,凄凉与温暖、无情与有情、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光辉,溶于苍茫的宇宙之中。 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经历过痛苦的人讲述着一个温暖人心的童话。《月亮知道》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还有邻居。小媳妇金顺,即便还是个稚嫩的小孩子,也盘起了豆大点儿的头发,做了新娘;小男孩丰栋,一心想给妈妈做个大房子;小伙伴英纷,平时总是蛮不讲理、凶巴巴,最后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值得信任的人。在作者金响二的笔下,即便是那只叫小黑的小狗,也有着和主人一起的忧伤,一起的欢喜。 翻开《月亮知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感动无处不在。为了赚钱,松花的爸爸自愿参军到越南,后被地雷碎片炸伤,并丧失了记忆,而奶奶对松花的爱又如淳酒一样绵长浓郁。“要是奶奶有一天死了,你自己能好好活下去吗?”年迈的奶奶对松花的不放心,让人读来凄然泪下。“奶奶不会死的!我长大了要给奶奶买很多补品。奶奶会长命百岁的。”松花的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痛。 爱是永恒的,“如白昼之月,虽然看不见,可是一直都在”。一如译者李洋所言:“我们像松花一样一天天长大,开始经历疼痛和悲伤。我们经历过身边人的死亡,才知道死亡原来离我们这么近;经历过离别,才明白离别后也许就再也不会见……只有真的疼了,才知道什么是疼痛;真的难过了,才明白什么是难过……” 和平是弥足珍贵的,是人心所向的。“奶奶,不久的将来,那道钢丝网一定会不见的,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跟爷爷团聚了,一定会的!”这是无数个“松花”的期望。作为一部反思之作,《月亮知道》“让我们看到了那场战争对人们实实在在的伤害:一条线,就让原本相濡以沫的两个人分别去了天涯和海角,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正是基于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金响二才“通过巫女奶奶和爸爸、孙女这个家庭里发生的离别、思念还有相聚的故事来描绘家人之间的爱;通过一名女性等待的一生来反映战争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以及人们对统一的渴望。”2015年8月7日 《深圳侨报》第A16版:读书http://www.sz-qb.com/html/2015-08/07/content_37525.htm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索取原创及润色后的完整版。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你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月亮知道

你不知,我不知,月亮知。那些欢喜与忧伤,月亮都知道。 ——评金响二之《月亮知道》 刚收到这本书之时,看到封面上的小女孩眺望着远方,那属于小孩特有的纯真、无邪、期盼的目光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丝好奇。我不知道这个小女孩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但是这封面上的小女孩、这书名“月亮知道”却指引着我打开故事的大门。这是本成人、小孩都可以读的书。许许多多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随着时间的流逝,无人能记得住所有事情的细节,但是,月亮不同,她每一天都升起,即使在白天,她也在默默守着我们。那些欢喜与忧伤,她都知道。月亮,一直陪伴着我们,在我们痛苦时、快乐时,何时何地她都静静守护着我们。所以,谁能够像月亮一样,那便是永恒,是真。战争,分开了无数的家庭,让彼此等待万年、痛苦万分。这是道理,亦是现实。道理,易懂,但是现实故事却不能全部明晓。正如,痛苦,都有,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同身受。望着故事中那奶奶眼角的泪,一股股心酸油然而生。我生于和平年代,无法鲜明体会战争的残酷,但是月亮告诉我,那距离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那思念是最沉重的念,那团聚是最奢侈的事,那种痛是蚀心的痛,那份爱是最深沉的爱。我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因为,只有月亮才知道。陪伴,是在战争年代最温暖、最贴心的举动。故事中松花与奶奶、一群小伙伴、一只狗狗等所发生的所有故事、所有情感,都是那么珍贵、那么真。即使战争摧毁了很多东西,但是陪伴如黑夜里的明灯,照亮了以后要走的路,也温暖了孤寂、寒冷的心。一切都因为陪伴而显得那么的美好。然而如今,在这个和平年代,多少人将亲人遗留在城市的一角,独自过着灯红酒绿、如梦如醉的生活,忘了陪伴的重要性,忘了亲人在夜里翻来覆去时的牵挂,忘了一起看看书、看看电视的美好时光,忘了……处于忧患,而思陪伴;处于安乐,而失陪伴。这是何等可悲之事。愿我们珍惜月亮的守候、亲朋好友的陪伴,懂得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把每一天都过得快乐。那样,月亮收获的应该是满满的快乐了!

心清如水的日子

好久没读到这样的文字了,有着自己童年时的味道,被嘲笑的经历,是孩子心中的痛,也是童年最生动的记忆。松花有个做巫女的奶奶,一直是她的耻辱,可是当松花了解到英芬的家庭状况,才知道,奶奶做巫女,却给她带来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除了没有爸爸,妈妈……可是如果爸爸是英芬爸爸那样,没有却算是一种幸运。小说以松花的成长为主线,穿插了奶奶和爸爸的成长经历,三代人的生活对比,有两代人的生活被战争改变着,松花生活在和平年代,经历了乡村和城市的生活过度,显然,无论是松花还是奶奶,都更喜欢家乡的生活,因为有伙伴。但为了一家人的团圆生活,还是搬进了松花爸爸为母亲和女儿准备的——奶奶眼中的“喜鹊窝”。和英芬建立起友谊的松花,在英芬妈妈回来探望英芬时,松花非常慷慨地帮助朋友,她得到了一份可贵的友情。英芬转学的那段描写,带我回到小时候的作文局里,小时候写作文,一般都是通过转学来表现友谊。但其实我没有经历这样真诚的分别。奶奶的人生经历,是松花无法读懂的,只是她能从奶奶的讲述里觉察出爷爷,爸爸的影子。而爸爸始终却只是遥远而无法具体的想象!松花最初用一种味道来试探,可见爸爸在她生命里的缺失,是那样干脆。英芬的信情深意切,讲述她的新生活,她的心情全流淌在文字间,这让我想起高中时期给一个远方的同学写信,也有这样的情节,她的忙碌和怀念学校生活的情绪从文字中流露出来,我们的通信保持了很久,好像也是那段经历让我感受到,友情一旦被书信承载,所有在一起的经历就变得那么珍贵。也是从她的信里感受到城乡变迁的步伐。这本书里,更让我甚感亲切的,还有作者笔下的乡村风景,开篇就是这种风景把我吸引,哪怕是对小黑的描写,也充满了质朴的神韵,这种质朴,在现在的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像是回到小时候,物质匮乏的年代,留在记忆深处的却是温情。还是第一次读韩国的描写有时代背景的小说,跟中国有几分相似,松花,英芬、还有村子里的人那么真实,有点遥远的感觉,可是跟他们却没有心灵距离。松花爸爸的出现却充满梦幻的感觉,那是浪子回头的真实写照,他回家的心情是在母亲最后一次做巫女的鼓声里做了有力地表达。松花的爷爷还没出现,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但结尾处提到的铁丝网给人们留出遐想的空间,这个时候,才体会到题目的内涵——月亮知道,这人们藏在心中的期待,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月亮知道。祖国情怀通过松花的童真,表达得更为深切!不得不提到的还有书中的插图,起初,我就是因这封面的插图而对书中内容浮想联翩,虽然不懂他的风格流派,但线条里透着对书中人物的理解,帮读者勾画出那个年代的真实风景,简单却浓墨重彩。

守望心中的白昼之月 --------读《月亮知道》

“虽然白天我们看不到月亮,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所以呢?”“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对我而言,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的心里。”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被扉页上这段话所感动,温馨而真挚,正如此书给人的感觉。这是一本值得让家长陪着孩子静静读完的好书,并请相信,不管家长还是孩子,都将从中收获成长。它带给我们的是一段平凡的家庭三代人的忧伤喜悦,等待与重聚的故事。作者细腻的笔触,或轻柔,或尖锐的拨动着我们随着流淌的文字而起伏的心弦,让我们不知不觉与文中的小松花一同经历着喜怒哀乐,欢笑与泪水,守望与重聚……书中的小主人公松花,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跟着巫女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小伙伴的嘲笑与排斥,她只能将心中的委屈向流水倾吐。虽然小松花得到的爱少的可怜,却丝毫不影响她对“小黑”付出那样无私而执着的爱,我想这不只是因为她孤独的想要个玩伴。而是出于孩子最真挚的心灵。她教会了我们付出。小伙伴英纷,有一个会打人的酒鬼爸爸,妈妈也因此离开了。可是她即使挨了打依然怀着妈妈会来接她和妹妹的希望,照顾着襁褓中的妹妹,她教会了我们责任。英纷妈妈突然回来,以及英纷爸爸的突然离世,带来的是猝不及防的欢喜和哀伤以及跟松花的分别,继而引出了开头那段温情满溢的对话-----你是我的白昼之月,不管你在哪里,都在我的心里。奶奶的回忆带我们走进了那段动荡岁月中,十二岁的“奶奶”盘起了豆大的发髻,从小姑娘金顺变成了小媳妇金顺,在战乱的岁月中丢失了丈夫和唯一的儿子,自己也在无奈之下做了巫女,最后虽然找回了儿子,却因为自己的巫女身份,无可避免的与儿子再次分开,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守望……好在故事以美好的结局告慰了读到最后,赔上了不少眼泪的读者,松花的爸爸突然回来了,还靠自己的努力给松花和奶奶在大城市准备了大房子,一家人团聚在温馨的新家,松花的小窝如同公主的房间。沉浸在幸福中的松花,重回家乡,大家相聚在一起,松花听着爸爸激昂的鼓声,看着奶奶燃烧的巫女服,她们心中期待中着不久之后,可以跨越藩篱,与爷爷一起真正的一家团聚……生活会给我们悲伤,苦难,缺憾。因为它想教会我们忍耐,坚强,坚持。当熬过了漫长的等待,生活终将还给我们该有的幸福和圆满。不管我们爱的人在不在身边,只要心中守望着希望,终有相聚之日……你是我的白昼之月,不管你在哪里,都在我的心里。2015年7月21日晚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看过韩国的电视剧、听过韩语的歌曲、也看过韩国的绘本,唯独没有读过韩国的小说,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这次有幸读到《月亮知道》这本书,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月亮知道》作者(韩)金响二,绘者(韩)权文姬,翻译李洋。此书曾荣获韩国三星文学奖、韩国世宗儿童文学奖。正如推荐所说这是一部令整个韩国为之动容的温情小说,那些欢喜与忧伤,月亮都知道。中秋节快到了,小松花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别人家里热热闹闹在准备过节,小松花家里只有奶奶和她两个人冷冷清清。小松花是现代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妈妈因为生小松花难产而死,爸爸也因为自己的母亲是巫女,怒气出走多年未归。在学校里小松花也因为奶奶的特殊职业受到小朋友的嘲笑,没有知心朋友,自己也很自卑,每天都会讲心事给小河水听,仿佛匆匆的流水可以带走所有的忧愁,就像有的人自己难过的时候把所有的不开心讲给树洞,讲给布娃娃。此时小松花寂寞孤独的心事月亮知道。某天小松花在河边捡到了一只受伤的流浪狗小黑,为了不被迷信的奶奶把小狗撵走,就把小狗偷偷养在同桌英纷家里。她带小狗去后山玩看到好多橡树,想着奶奶爱吃橡子凉粉于是上树采橡子结果不小心掉下来摔晕了,多亏小黑回去赶来英纷和大人们才将小松花安全的送往医院。想想自己小时候也会偷偷的养一些大人不允许养的小动物,每天去看它,给它带好吃的东西,和它玩耍它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上山爬树摘野果我们小时候也很喜欢,幸运的是大人没有发现,自己也平安无恙的回到了家,至今父母也不知道我们会爬树。这些都是我们的小秘密。父母不知道,奶奶不知道,这些小秘密唯独月亮知道,嘘~我知道你知道了!同桌英纷妈妈因为受不了英纷爸爸酗酒后的家暴,离家出走,就在她思念孩子偷偷回来带走了英纷妹妹第二天也是中秋节当晚,英纷爸爸酒醉后失足跌落邻居家的水芹菜田里死了…英纷要和妈妈一起到首尔去了,小松花对她说“虽然我们在白天的时候看能不到月亮,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天天上也有月亮的,对吧?你在首尔,虽然我看不见你,但是对我来说,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心里。”失去的痛,离别的苦月亮都知道。奶奶的职业巫女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自古就有,不过奶奶成为巫女并非她自愿的。曾经南北战争时期,奶奶为了寻找外出的爷爷在颠沛流离的回乡路上失去2了个孩子,生了一场大病,被一个好心的万神拯救,阴差阳错做了巫女。也就是靠着这个职业养活了自己,后来找到了当小学徒的松花爸爸,但是爸爸年少气盛无法接受奶奶是一个巫女而负气离家出走,直到多年后在屋外放下了嗷嗷待哺的小松花,让小松花来陪伴奶奶。奶奶是巫女其实也是巫医一些个头疼脑热的疾病奶奶都能药到病除,例如小英纷的妹妹生病了送来给奶奶是奶奶捣鼓草药治好的;奶奶也是一个心理医生你看石富妈妈失去孩子发了疯也是奶奶将她治好了,然后石富妈妈也成了神女,也就是奶奶的接班人。奶奶一直在等爷爷、一直在等爸爸、等小松花长大成人,从清晨到日落、从春暖花开到万物凋零、从满头黑发到白发苍苍,从青春年少到晚年迟暮,奶奶的一生都在等候中度过。思念亲人的滋味、漫漫无尽的等待只有月亮知道。小松花此刻也知道了。故事的结局非常的圆满,事业有成的爸爸终于回来了,他在城里买了房子将奶奶和松花接到了城里生活,终于团聚的一家三代人让小松花一直觉得此刻的幸福生活仿佛是在梦里。团聚的喜悦,久别的亲昵,患得患失的担忧月亮全知道。战争很残酷,但书中却用了奶奶的故事来讲述似乎让孩子又更容易接受一些,相比战争的痛苦、死亡的恐惧,似乎小伙伴的离别、心爱之物的失去让孩子更能够感同身受。所有成长都会经历痛苦,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不历经离别的苦,怎知道相聚的甜,犹如丑陋的毛毛虫,没有经过漫长的茧就无法羽化成蝶。这是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又是一轮明月悬挂窗前,孩子依偎在身边,手捧此书将故事慢慢与她道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亮 月亮 观《月亮知道》有感

宇宙挺神奇的。月亮绕着地球转,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见月亮,同一个会飞的月亮。月亮总给人朦朦胧胧的美, 月亮在中国古代的诗句中都代表了浓浓的思念之意。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知道》这本书中也是如此。可见对月亮的寄语是不分国界。书中情节和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的生活,油盐柴米茶,书中描述了小松花对爸爸的思念,对英纷离别的想念,奶奶对爸爸和爷爷的思念……所幸结局还不错松花和奶奶终于和爸爸团聚了,英纷也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想起小时候因为有段时间寄居在大姑家,家里还有两小孩,三个孩子在一起,何况不是自己的父母还有我身性内向,和爸爸妈妈分开的夜晚会想念他们。隔着玻璃窗看外面月亮总会想些奇奇怪怪的问题。那时候因为家里做布机然后遇到某种外在因素亏钱了,爸爸修机器的手艺不好,舅舅想照顾一下我们,然后叫爸爸妈妈去外婆家做机器,坏了舅舅会帮忙修理。为此住了一年才回家发展,弟弟也是在外婆家出生的。我那会刚读小学一年级,虽然离外婆家不远,但是那时交通不方便,家里有辆自行车算是不错的交通工具了,所以我每次都周末的时候爸爸晚上踩着自行车接我去外婆家,才能看见妈妈和弟弟。那时候没有路灯,也没有水泥路是坑坑洼洼的土泥路,沿路是朦朦胧胧的月亮一路照到外婆家,小时候每次爸爸踩着自行车我坐在前面。我都会抬头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月亮在这里?过了一段路程又问爸爸为什么月亮又在这里呢?爸爸说,月亮知道晚上我们要去外婆家路上没光怕我们看不清楚路面所以一直照到我们到家为止。那时我深信不疑。觉着会飞月亮真好,在别人需要光的时候时时照亮,虽然不似太阳光那么灼热,但是朦胧的、暖暖的,很美。那么多年过去了,还依稀记得那时的情景。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可以和爱自己和自己爱的的亲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月亮代表我的心

第一眼被这个书名、这个封面吸引了。《月亮知道》,好奇是什么样的故事,故事里有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为什么月亮会知道?再看腰封——“一部令整个韩国为之动容的温情小说。那些欢喜与忧伤,月亮都知道”,感性的我,忍不住也想知道故事里的那些欢喜与忧伤。它,会是什么样的故事?让全韩国都为之动容。然后,我打开了它,第一章,“巫女家的孩子。””“巫女”二字印入我的眼帘。故事里的小主人公松花的奶奶是个巫女,这事让她觉得很丢人。为什么呢?又一个疑问困惑了我和我的孩子。韩国的巫女和西方童话故事里的“女巫”一样吗?为此,我特意查了资料,得知,韩国的巫女主要是给君王驱邪挡煞的以及占卜算命的,因为巫女的地位极其卑贱的,所以人人都畏而避之,并且认为巫女是不祥的。这就是为什么松花会因为奶奶是个巫女而觉得丢人。可是孤独的松花却没有爸爸和妈妈相伴,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松花的妈妈生她时难产而死,松花的爸爸离家流浪,奶奶虽然身份卑微,虽然不同意松花收养小狗小黑,虽然她对松花也有所限制,虽然她自己心中也有说不尽的苦难,但是她依然是疼爱松花的奶奶,她坚守家园等候儿子的归来,年迈的她独自抚养孙女松花不曾叫苦叫累,她内心坚强帮助别人,她懂医术会用草药治疗孩子身体的不适。书从松花的视角来描写她身边的人与事,写及松花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友情,也奶奶、爸爸之间的亲情。从古至今,人们总以月亮寄相思。月亮,傍晚升起,伴着晨曦落下,月亮穿行在夜晚,而夜晚又是最易思念的时候。月亮,一夜复一夜在高悬在上空,它见证了历史变迁,见证了松花和小伙伴成长的童年。松花的好朋友英纷要和妈妈去首尔生活了,当英纷离开的那个晚上,松花翻来覆去睡不着,也就是在那个晚上,奶奶给松花讲述了埋藏在她心中多年的故事,那些关于奶奶经历的苦难的生活——早早地嫁人、生子,在朝鲜南北战争中与丈夫、儿子分离,后来找到儿子,可是儿子又嫌弃她被迫成为的巫女身份,南韩北朝分裂,她不能再回到南方的家。儿子把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松花丢给了她抚养。她独自承担着这些痛苦,但是现在她说出来了,因为松花已经长大,能够理解奶奶了。故事的最后,松花的爸爸回来找自己的妈妈和女儿,他将承担起照顾她们的责任,松花的奶奶也将脱离巫女的身份,享受她的晚年生活。奶奶最后一次以巫女身份祭拜时,虔诚地唱着“请让南北统一。”道出了多少南韩北朝民众的心声。我想,这些,月亮也都知道。娓娓道来的故事,没有过多的渲染,但是读来,在感受苦难的同时更多是体会亲情友情的温暖以及人们心中最真切的对团圆的期盼。月亮知道:当月圆的时候,也正是人间团圆的时候。文/ashley

女孩的心事,只有月亮知道——读《月亮知道》

文/吴情每到月光汹涌澎湃的时候,记忆总是会泛滥。这句话是我在读完《月亮知道》后,最先想到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只有月光知晓,只能透过月光来告诉。《月亮知道》是一本儿童文学书,但要是简单将其视为儿童读物,你就大错特错。这本书故事情节简单,主要讲述了山村女孩李松花和巫女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然而,故事中涉及了战争、政治、等巫术题材,一点不减其历史厚重和人性深度。读完之后,不免掩卷深思。松花一出生,便被父亲托给奶奶养育,其间辛苦可以想见。然而,奶奶对此毫无怨言,并以此为乐。松花一方面感激奶奶,在生活中为奶奶分忧解难,另一方面,松花暗暗因奶奶的巫女身份,感到羞愧和丢人。奶奶并不辩解,因为她是因逆境才选择做巫女的,这是“命运”的决定,她并非天生的巫女。松花没有见过父亲,也很少问奶奶,因为奶奶既令她想要亲近,又时时让她觉着还是赶紧远离为好。松花因为奶奶的身份,被同学疏远,和一只小狗作伴,在和小狗相处的日子里,她逐渐学会了“施爱”。一次爬树摘橡果,她从树上跌落,奶奶很是着急,她也很难过,试着慢慢和奶奶交心。小狗的陪伴让松花逐渐走出了孤独,走出了落寞,并最终和英纷结成朋友。在这来之不易的友谊面前,松花学会了分享和相互帮助,性格上也越来越开朗。松花没能见过父亲母亲,羡慕英纷父母双全。然而,英纷也有自己的烦恼,父亲酗酒,酒后爱打人,她和妹妹为此没少受苦。母亲很早离家出走,只待赚钱带她们离开。英纷憎恶自己的父亲,甚至会诅咒他,然而,一次意外,父亲酒后落水死亡,英纷很是内疚。松花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想安慰但无从安慰,只有默默陪伴在英纷身后。在英纷身上,松花学会了理解和宽容。英纷不久跟着母亲离去,松花懂得了友人间别离的难过和怅惘。乡村生活宁静单调,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松花学会了和自己沟通,将自己对父母亲的想念告诉月亮,也说给河水听。这一简单略傻的行为,看起来又万分真实感人。作为一个人,谁都难免会有思念的情绪,松花对流浪在外的父亲,既爱又恨,以至于父亲真正出现时,她一时不知所措,反倒要奶奶提醒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第一次接近父亲的松花,也是这般。松花似乎习惯了父亲的缺席,她在奶奶的看护下长大,但不能否认的是,她从未停止过对父亲的想象和想念。父亲回家之后,不久即带奶奶和松花去外地居住,一家人也正式和熟悉的村民们告别。在少女松花面前,还有好长好长一段路要走。简单的故事里书写百味的人生,苦辣酸甜里包含人生至理,作者金响二的抱负不可谓不大。松花从小丧母,又和父亲分别,缺少父母关爱,本是不幸;但在奶奶和朋友的陪伴下,不时享受着生活的甜蜜。巫女奶奶少未长成,即因战乱嫁入男家,烽火连天中夫妻分别,逃难南下,做了巫女,被人敬重的同时也遭人鄙视;但她最终在对孙女的养育中,学会了和现实的调和。松花的父亲丰栋也被战后改变了命运,出走异域讨生活,后意外受到创伤;好在存有积蓄,总算实现一家人的团圆。整个故事温馨甜蜜,在作者的娓娓的叙事中,让人一点点见识到生活本身的精彩和丰富。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爱存在你的所有角落

爱存在你的所有角落文/若潇潇“虽然我们在白天的时候看不到月亮,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所以呢?”“你在首尔,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对我来说,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的心里”这是近日阅读的《月亮知道》当中的一小段文字,很美不是吗?美得让我有些诧异,因为作者是韩国的,对于这个国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偏见,正如李五德先生在推荐序当中所说:“现在,我们国家不论是吃的还是穿的,不论是口里说的还是手上写的,基本上都是从别的国家“拿”过来的”,所以,在我第一眼发现是韩国作者时,我一度想放弃阅读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的书名、简介等等,又正中我的下怀。ps:无奈的笑几乎是怀着无比纠结的心来开始阅读这本书的,幸好,它没叫我失望。虽说是儿童文学,但是,这里没有王子,也没有公主,没有怪兽,也没有骑士,有的只是我们每个人生活过的山里、田野里和村庄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的亲人朋友,还有邻居,那些年我们背着妈妈偷偷养小动物,那些年我们偷偷的和树说话,和小狗说话,和小河说话,那些年我们坚信,传说中的另一个世界一定存在,那些年的小河比现在清澈,树比现在茂盛,就连一直喜欢冲我吠的小狗,叫起来也还是以前的声音好听。时间如指间沙―般,握也握不住,只能任它缓缓滑落。而当我们垂垂老去的时候,我们或许终会明白,有些东西,已经再也不会回来了。正如像松花一样的我们,一天天长大,长成我们不认识的模样,懂得了什么是生离,什么叫死别,什么是希望,什么叫绝望。总以为身边的人会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于是肆意任性,总要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文中的松花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对她来说很陌生,但又期待和爸爸相处,松花会小心翼翼的把头靠在老师的后背上,闻着从老师身上飘来的一股淡淡的青草香,心想着“爸爸的味道也是这样的吧?”正因为从未认真相处过,重逢后的每一天,都变得格外的有意义。故事的最后,松花的爸爸回来了,他们还有很长的日子,在一起好好相处,即使最后会分离,在一起认真相处的日子已足够陪伴松花长大。爱如同白日里的月亮,即使看不见,它也存在,一直都在,存在你的所有角落。

时间都去哪儿了?

《月亮知道》是一本在韩国畅销十年的温情小说,我当时想要得到这本书是想送哥哥的孩子作为睡前故事,但是收到这本书之后我翻开这本书我就被这本书的内容所吸引,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诚如网站对这本书的介绍一样,这本书也是适合成年人的小说。这本书围绕主人公小松花和奶奶的生活展开,奶奶的巫女身份不仅让松花感觉很丢人,也让松花未曾见面的爸爸觉得很丢人,松花的爸爸离家多年后把松花放在奶奶的门口,只留下一封信就又杳无音信,留下了松花和奶奶相依为命,松花对奶奶有依赖,却又想念自己从未见过的父母,小松花无意间和本来关系不好的英纷成了两小无猜的朋友。最终松花等到了爸爸,爸爸把松花和奶奶带到了仁川过上了物质很好的生活,在松花和松花的爸爸的要求下,松花奶奶在回乡的最后一次祭祀烧掉了她巫女的服装,这位可怜的老人一生都在等待,最终却放弃了她一生养育孩子的职业,松花奶奶从北韩逃出来后一直思念家乡,就如译者所言:“一条线,就让原本相濡以沫的两个人分别去了天涯和海角,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松花奶奶终其一生在等待,在期待见到家人,松花等到父亲后格外珍惜与父亲想处的时间,松花奶奶仍然期待两韩统一。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与父母朝夕想处,我们却又花了多少时间陪伴父母,我们和朋友、同学去看新开的馆子、去看首映的电影,我们可曾想到和我们的父母去做过这些事儿,赚点钱去领我们的父母去旅行,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本书是一本让人动容和思考的书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再一次成长,正所谓“上行下效”,我们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怎么对待我们的家人,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家庭观。我们在决定成为父母的那一刹那,就已然完成了一次身份的转换,我们会成为孩子的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孩子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使,让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也经历了再一次成长。合上这本书,觉得很愧疚没有多陪父母,慢慢变老的父母在减少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希望我们不会因为任何事情减少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包括孩子的诞生。希望我们永远不会后悔,不要在父母苍老或逝去的时候才想到“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韩国的?

《月亮知道》是韩国儿童文学作家金响二的成名作,讲述了在韩朝三八线附近生活的祖孙二人艰苦的生活和生活中各种小小的乐趣。这本书被称为很有民族特色的儿童文学,推荐作家说是真正韩国的儿童文学。我对这一点很好奇,究竟何以有此一说?近年来,韩国在给很多东西打上“韩国”标记的事情上很是卖力气。比如,端午节成了韩国特色的节日,儒家的精髓只有韩国得到了,中药也成了韩国独有的文化,为此甚至考证出李时珍是韩国人!等等等等令人忍俊不禁的噱头。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个世界是现有韩国人,然后才有猴子,接着进化出了人类,所以不必争了,所有的古文化都是韩国的!上面的这些笑话一半是玩笑,一半是无聊无耻的政治行为。《月亮知道》这本小说却意外地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韩国的东西?也促使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我们怎么面对这些东西?金响二作家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动机时说,是一个当女巫的老婆婆突然打动了她,以此为契机创作了这本小说。细细品味小说,松花那个作巫女的奶奶确实是全书提纲挈领的人物。真正属于韩国的东西,比如民间聚会时的秋千,跷跷板和用脑袋甩绳带的舞蹈正是有了巫女奶奶的背景显出一种真正韩国或者朝鲜民族的风味,这种风味属于这个民族,无关政治,无关利益。作家被灵感击中是一瞬间的事情,有时候她自己也不知道何以就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却可以稍作分析。中国古代讲究“神道设教”,历代政权都要选择一个宗教来辅佐政权的权威,就连水浒传中好汉们起事都要将一清先生公孙胜摆在一个显耀的位置上,不管你有用没用,摆在那里人心就安定下来。所以一个民族真正的民族核心很有可能隐藏在宗教和巫术里面。生民之初,由于生产力低下,祖先并不知道怎样应对自然的各种变化和灾害,于是有了巫术,所以巫术其实是各民族面对自然时的最初反应模式,应该决定了各民族以后的一些特点。另外奶奶的形象与古代女神有一致的地方。在松花的眼里,平常时候的奶奶是冷静甚至冷酷的,但是一旦出了事情奶奶却又是村子的慰藉。比如,松花的生活感觉奶奶介入不多,松花是挺孤独的,奶奶一个人抚养松花颇为不易,忙着挣口粮就占用了很多时间,甚至由于奶奶的巫女身份松花被小伙伴们孤立,算是受到牵连。但是如果村子里出了大事,比如死人或者受重伤,却需要奶奶出面,大家才能安心。这与古代女神的两面性挺相符合,一方面女神是原始女神,创造万物,判定众人冷酷无情;但是同时她也是大地之母,是人类的慰藉,人类有了任何难解的困难都向女神求告。小说的最后松花的父亲回家了,奶奶和松花都到了首尔去生活。奶奶为村子做了最后一次法事,脱下巫女的服装再也不作巫女了。但是在现代化钢筋水泥森林里生活的奶奶无所事事,成了一个平常的老太太。作为全书朝鲜族特色底色的巫女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作为个人我们很欣慰奶奶有了平安幸福的晚年,但是作者也暗示了一个无可避免的趋势:全球化现代化正在抹平所有的民族差异。什么是真正的民族特色?如何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是牺牲自我融入大潮,还是坚持自我等待毁灭?有没有中间道路?这是这个小说引起的思索的一个有趣侧面。韩国从地理上来说,是海上进入中国大陆的跳板,所以历来一直不是个安定的地方,但是他们反而如此坚持自我的精神,不管其努力是否可笑,值得敬佩,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怎样坚持他?

虽然人生非常残酷,但还是令人感动唏嘘

小女孩松花,每天坐在河堤边,将难受的事情讲给河水听。她跟着奶奶长大,非常羡慕别人有爸爸妈妈,并且因为自己没有爸爸妈妈而孤单,没有朋友。她捡到一只小狗,跟小狗包扎伤口,并因为小狗而与小伙伴英纷成为了好朋友。英纷家里发生了变故,唯一的好朋友离开了她。她追问奶奶爸爸的事情,奶奶告诉了她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故事:那是一个抗日战争和朝鲜人民战争有关的一段生活经历,奶奶的命运因战争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跟松花的爷爷失之交臂,12岁的小媳妇在17岁的时候生下松花的爸爸,但是爷爷离家跑到南方去了。原来奶奶金顺在12岁就做了别人的小媳妇,即便还是个稚嫩的小孩子,也 盘起了豆大点儿的头发,做了新娘。《月亮知道》主要讲了战争对松花一定产生的影响,而发生的人生转折故事。虽然人生非常残酷,但还是令人感动唏嘘,非常的温暖。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经历过痛苦的人们,讲述温暖人心的童话。在她的童年里,有一只狗狗。它叫小黑。童年里只有一只狗狗,好可爱又可爱的小女孩松花,作者的这个人物刻画的非常温暖生动,令人读了难忘。孤单的童年是最令人难忘的。好像我对于童年的记忆,也有“孤单”这两个字。并且我的童年里也有一只大黑狗,我们全家人都很爱它,它也非常爱我和家人,它是那样的懂感情,它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它是那样的懂事。但是小山村被贼惦记,在黑是首当其冲的牺牲者,贼人药死了它,然后偷了整个村子。这句对白真的令人想落泪,我不愿忘记它,所以抄下这句话,留给自己想念某人的时候读给自己听吧。“虽然白天我们看不到月亮,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所以呢?”“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对我而言,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的心里。”《月亮知道》是一本很好童年故事书,书中的小伙伴有着曲折的命运,但是她纯真的心灵和善良是那样的感人,我们便不再伤心,被她的故事温暖,这是我读了之后的最大感受。故事的结局,松花的爸爸回来了,真是太好了,她终于见到了最想见到的爸爸哦,还算是我喜欢的结局,我不想要她一个人。我是真的不想让她继续孤单的一个人,有了爸爸,是个太好的结局了。

如果,月亮可以听到我们的心声

如果,月亮可以听到我们的心声-评【月亮知道】文/信实的精灵诺瓦利斯曾经说过,“童话是文化的规范,所有文学性的东西都要像童话”。金响二女士的这部令整个韩国都为之动容的温情小说既是献给孩子们,也献给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们,因为她这一生几乎都是在儿童的童话文学中耍着笔杆子。“星星可真好,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在天上的某一个位置和睦的生活着!”这是小女主人公松花和英纷即将分别的时刻,发出的感慨。在她眼中,她和英纷简直就像是双胞胎姐妹似的形影不离,然而,为了生活,为了将来,她们注定要分开。这本书早在1994年就获得韩国第23届三星文学奖,记录一场因为日本侵占朝鲜的战争,使得很多的朝鲜人民跨过三八线“临津江”而到韩国定居的苦难时光。即使是在异国他乡,她们仍然愿意选择距离回自己的国家最近的路上安营扎寨稳定下来,等待有朝一日可以重返故乡。她们相信,即使在废墟之中,生命的希望依然茁壮成长着。作家金响二在韩国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作家,早在1991年就凭借《三轮自行车》荣获韩国现代儿童文学奖,同一年,《被织布谣环绕的房间》又荣获韩国儿童启蒙文学奖。这部书同时温暖了我的心窝,不仅仅温暖了韩国这个国家。书中插图的插画家也是韩国知名画家,在《妈妈不在的日子》和《喜鹊、老虎和兔子》中都可以看到她的作品。她用老练的笔触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泼儿童形象,给这本书里面的松花和英纷、小黑增色不少。本书推荐者李五德曾说“如果你拿到这本书,认为里面讲的是王子公主或者妖魔鬼怪的故事,那你可能就要失望了。因为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它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生活过的山里、田野里和村庄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还有邻居。”当然,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除去松花奶奶特殊的职业-巫女之外。松花,一个自幼就没有见过自己爸爸妈妈的12岁小女孩,在她眼中,即使天边悬挂的一轮圆月或者弯月都可以寄托她的相思。“虽然我们在白天的时候看不到月亮,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   “所以呢?”   “你在首尔,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对我来说,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的心里。”(在小小松花的眼中,英纷就如同白昼之月,即使看不到,却永远存在于她的心中,这是她心中永远的坚守。)“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普照大地,月亮知道人世间的疾苦、欢乐。”所以呢,虽然英纷远在遥远的首尔,但是松花心里面觉得,月亮知道她们俩彼此的喜怒哀乐,并且可以准确传达。松花这个小小孩童的心里面,满满渴望的都是对于爸爸妈妈的思念,有一次班主任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刚好顺路可以用自行车捎着松花,松花抱着班主任老师腰的那一刹那,觉得那就是爸爸的味道。对于从小连爸爸都没有喊过一声的松花而言,爸爸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所以她愿意用周围可见的人来代替缺失的那份爸爸的温暖。这让我想起来一个残酷的现实,现在,我的家乡,河南的农村地区滞留太多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刚刚开始有记忆,刚刚开始懂得爸爸妈妈的爱,甚至于还一点儿都不懂事,仅仅能够凭着父母给他们的点点滴滴零食来感受温暖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开始为了生计四处奔波,过着如同松花一样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生命往后的时光里,即使他们的家庭条件有所改善,父母回到身边,他们童年里面缺失的那份父母的爱是怎么都无法弥补的,这也是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迷失自己的原因。随着故事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童年挚友英纷的爸爸因为喝醉酒而坠落到水稻田里溺水身亡,看到没有爸爸的英纷变得手足无措,茫然不知方向,松花瞬间想起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那个时候松花的爸爸尚没有任何音信,如果再没有了奶奶,松花的世界岂不是会瞬间崩塌。然而,这个过程中,松花她充分发挥自己孩童般的怜悯和同情心,她几乎是日日夜夜陪伴着英纷,与英纷相依为命,甚至于捡来的一条流浪狗小黑都送到英纷家寄养。松花她觉得,她跟小狗的感情应该更好,然而并没有。小黑是松花和英纷共同的感情寄托,甚至于关键时刻,小黑救了松花的性命,起源于英纷对于小狗的无限信任。“要是月亮是面镜子就好了,那样就能看到英纷妈妈和英纷现在怎么样了。”“爸爸肯定也正在某处看着月亮吧? 要是也能照出爸爸就好了。” “月亮,你知道吗? 知道我的心事吗?”看到这里的时候,记起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北大美女博士王帆的一番演讲,她讲道,趁我们还年轻,我们能做的是“陪伴父母一起去旅行,而不是把钱给旅行社让旅行社带着他们去旅行。”她觉得,对于父母而言,“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每每松花看到奶奶那佝偻不堪的身体时,她都忍不住想要留住光阴的脚步。她渴望陪着奶奶一起变老,而不是经历奶奶的突然离去,所以她有自己的伤心事从来不敢跟奶奶说,她害怕奶奶担心自己。这个时候,她就会抬起头,擦去自己的眼泪,告诉月亮,她深深知道,月亮应该知道所有的欢喜和忧伤。没有了爸爸的英纷要跟着妈妈搬家到另外一个城市,松花绞尽脑汁想要让英纷记住自己,所以送给英纷一个跟自己的枕头一模一样的枕头。“睡前想着思念的人,那个人就会出现在梦里。所以,英纷每次只要一枕枕头就能想起我,然后我也能在梦中和英纷见面了。” “你只要每晚睡前想着我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在我的梦里见到你了。”她们甚至于羡慕着鸟儿,她们单纯的想法里面觉得“因为鸟儿只要想念一个人的话,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有多远都可以飞过去见对方。”“江水流啊流,你要流向哪里?为了看广阔的世界,流向大海。” 临津江,承载着奶奶(一个12岁的童养媳)和爷爷的故事,然而临津江昼夜流着,也不能捎去爷爷的消息。故事快到结局的时候,当年因为嫌弃自己的妈妈是一个巫女而选择离家出走在外闯荡、甚至于参加越南战争负伤的松花爸爸丰栋衣锦还乡,这是对这部小说最美的收官。爸爸说,“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就会特别想念家乡。” 所以,松花趴在爸爸的肩膀上,觉得“爸爸也是我心中的白昼之月~”“有了爸爸的松花,脸像满月一样亮。” 纵使临津江依然存在,但是江水悠悠,可以带走亲人的思念,带去奶奶对爷爷的缅怀,带去奶奶对于家乡的渴望。在松花的心中,她知道,月亮一直都知道。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月亮知道》简要书评

起初拿到这本书,原本以为是本童趣味十足的一本小说,但经过深入的阅读,越发觉得故事主线发人深省,可谓是老少皆宜的一本佳作。这本书出自韩国作家金响二 ,多年来荣获多个文学奖项。小说主要讲的是韩国小农村里一个小姑娘叫松花的故事,送花从小母亲去世,爸爸为了生计不得已远走他乡,撇下她与奶奶一起生活。送花奶奶是个非常传统的一位老人,又是一个巫女,也是由于家境贫寒所致。但松花奶奶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女,而松花又有一群玩的很好的小伙伴,还有一个小狗,名叫"小黑“陪伴,在缺少父母相伴的童年,总算也是增添了些许乐趣。书读过半,心中也产生了一些悸动,故事中松花的遭遇,跟现实报道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是何等的相似。同样的生活所迫,同样的父母远离,同样的与家中老人相依为命 。这些儿童在寂寞的时候,也许也会像松花一样,看着天上的月亮,想着远方的双亲。但远方的双亲,你们何时才来与我相伴,也许只有月亮知道。。。。。。在阅读过程中,心中产生这种悸动,也正是作者的文笔,他的深度刻画,时刻抓住读者的心理,能够不经意间待到故事场景里去。故事中的第二角色松花奶奶,是个非常迷信的老人,松花起初是不喜欢她奶奶这样的。但后来经过慢慢的了解,她知道他奶奶做巫女也是迫于生活无奈,更是把这项工作当作了一种精神寄托。老少两人,共同守住这个家,也是心中一直有个坚定的念想,就是等松花的爸爸到来。松花从小没见过爸爸,不过他一直坚信爸爸还活着,好比每天看到天上的月亮就像看到自己的爸爸一样。心中时刻在问,月亮月亮,你知道吗?爸爸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故事的结尾,松花终于等到了爸爸的归来,由于时隔太久,也未见过,松花起初见到自称爸爸的男人非常的羞涩,松花想认,又不敢大声的叫出来,最终松花爸爸用一颗慈爱的心,渐渐的融化了松花脆弱的心,松花终于叫出了自己毕生最朝思暮想的两个字”爸爸“。松花爸爸后来带着松花和松花奶奶住进了新家,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奶奶也为自己的巫女事业,做了最后演绎。后面的生活一切还在继续,将来故事会是怎样,也许只有月亮知道。读完全本,也是强烈的推荐这么书,儿童看了也许会看跟自己平时一样的小伙伴的玩耍,还有一种时时刻刻思念的心情。大人看了,就会看到里面的心酸和现实的无奈,总之《月亮知道》是本老少皆宜的佳作,非常值得阅读。

爱如月光

小松花没见过妈妈,她只能在河水的倒影里揣测妈妈的模样。小松花没见过爸爸,她坐在班主任的单车后轻嗅爸爸的味道。幸运的是,小松花有爱她的奶奶,有陪伴她的小黑狗,还有一群嬉笑打闹的小伙伴。《月亮知道》以朝鲜南北战争为背景,用淳朴的语言讲述了松花奶奶和松花爸爸妈妈以及小松花三代人的故事。松花奶奶在我脑海中是宫崎骏笔下巫女的形象,嗓音尖细,嘴中不停念叨世人听不懂的语言,看似脾气暴躁冷漠却有一颗温暖善良的心,她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她最爱的人。前面讲述奶奶和松花的故事的时候,让我想起《边城》,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小女孩跟着老人生活在一个淳朴的小山村里,那种孤独寂寞和渴望被爱的感情是惊人的相似。我生活在一个幸福圆满的家庭里,这种经历我没有体会过,但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里我却能感受到一阵阵悲凉。少年朋友的友谊都是纯粹的,正如松花和英纷。松花为自己的奶奶是一名巫女而感到自卑,英纷却偏偏提及松花心痛之处狠狠戳,当松花发现田间抽泣的英纷的时候,她却没有计较前几日英纷的嘲笑和两人的打架,上前给予关心。看,那时候的友谊多简单,两人互相说了自己的秘密,分享了一颗糖,“小冤家”竟然成了好朋友。这是不是和我们的童年小伙伴有些许相似之处呢?我也有个童年玩伴,妈妈说我们三岁的时候就一起玩耍了。小时候的事情不是记得很多,听妈妈说我们总是一起上下学,很多次他来我家等我上学的时候我还在做数学作业,我做不好就哼唧,妈妈气的打我,这一打不要紧,我还没哭,他在一边吓得大哭,还叫我妈妈不要打我了。哈哈哈,好可爱。可惜高中开始我们就没联系了,我们两家住的也不远,但都开不了口。再看看松花爸爸妈妈,和奶奶一样,有着坎坷的命运。奶奶在树林里产下死婴,丢了大儿子,妈妈在难产中生下松花散手人寰,爸爸年少因为嫌弃奶奶的职业而离家,这一走就是半辈子。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爸爸在故事结尾处回到了家乡,于是松花有了爸爸,奶奶找回了儿子,而妈妈呢?在天上看着他们呢。热心肠的富石爸爸,奶奶的接班人富石妈妈,还有虽然遭受家暴却依旧记挂着丈夫的英纷妈妈,酒鬼英纷爸爸,还有一群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在松花身边,他们相互爱着相互关怀着。愿这份淳朴和温暖的感情能时间长存。爱如月光洒满大地,沐浴在爱里的人是幸福的。即使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先我们而去,他们其实也还是生活在我们其中。亲朋如白昼之月,即使看不见,可是一直都在。愿我们学会珍惜。

磨难中的幸福

《月亮知道》是一部温情的韩国小说,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经历过痛苦的人们,讲述温暖人心的童话。书里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还有邻居。轻快的语言,温馨的画面,讲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故事围绕松花、松花爸爸和松花奶奶三代人的成长经历以及松花周围人的生活,以温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家人之间坚固的“家族爱”。作者金响二是韩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爱哭鬼小赖皮丑丑》《您认识小米吗》《我是书》《 我的名字叫罗答揭》《罗答揭与罗高恩》等诸多优秀儿童小说。1991年9月的某个早晨,正在洗碗的作者被电视里的鼓声吸引,原来是珍岛招魂仪式传承者为了安抚亡魂而敲起的鼓声,作者被这场面一下子打动了。看完表演后,作者便设定了《月亮知道》主人公奶奶的角色——名巫女,同时整理巫女资料,完成《月亮知道》这本书。1994年,作者金响二凭借《月亮知道》荣获韩国三星文学奖。这是一本成人也可以读的童话,可以让人感觉到温暖。在工作之余看看这本书,可以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我自己就是出身农村,我想只要是来自农村的读者或者说乡镇上的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影子。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疑故事,有的就是朴实的言语,真挚的感情故事。作者在书中也穿插了二战的一些背景和我们国家抗美援朝的战争,给故事的艰辛增加了微妙的一笔。整本书的基调是温馨感人,书里面的故事总是让人感觉艰辛的生活也快了,特别是写爸爸和奶奶生活的故事,战争中有残酷的生活,还有母子情、活着的欲望。整体的总基调还是温情为主,让读者体会到幸福的感觉。诺瓦利斯曾经说过:“童话是文化的规范,所有文学性的东西都要像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化,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花鸟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情感,使它们人格化。而且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后经有心人搜索、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等,都选自于它。这本《月亮知道》属于后者,这是近几年难得的好的童话故事,值得年轻人及儿童读读。

一幅乡村童年的美丽画卷 ——读《月亮知道》有感

一幅乡村童年的美丽画卷——读《月亮知道》有感文/岸晓风在韩国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叫松花的孩子,她的亲人因为战争而分散,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为了生计,成为了一名乡村的巫师。而这却使得松花缺少朋友,甚至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当然,这个村子里还有一个叫金顺的孩子,虽然稚嫩,却只能早早就做了新娘;一个叫英纷的孩子,平时是凶巴巴的捣蛋鬼,但是有时候又是一个成熟的,值得信赖的好孩子。这个村子里还有一只叫小黑的狗,因为松花的救助而成为了她的忠实朋友……这些故事虽然不是普通小孩所熟知的机器人、超人、奥特曼,但是却因独特的生活气息、迷人的情节、朴素的描述,而深深抓住大人们和孩子的心。曾几何时,作为城市的孩子,也开始眼睁睁的期待乡村的生活。如书中讲到松花发呆的时候:“河水潺潺。松花正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发呆。突然鸟儿扑楞着翅膀扎向河面,于是松花的目光又被鸟儿带走。”如讲到松花坐在后山的松林里唱歌:“远远的天上飘着一片云,小牛仔在牛棚里哞哞地呼唤着妈妈。云儿想着妈妈,慢慢地走;云儿唱着故乡,慢慢地飘……”,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动人,又那么的细腻感人。书里写乡村学校里孩子们的离别,一个叫英纷的孩子清了清嗓子,同学们屏住呼吸看着他,“虽然我会去一个陌生的学校读完小学,但是我依然是新拓小学的毕业生。就像我的故乡是这里一样……”,同学们悲伤地唱起了歌:“再见了,我的朋友!远处响起的汽笛声,让你在深夜里,独自哭泣!”孩子们的情绪刻画的生动而感人。书里还不惜吝啬笔墨写了松花和小黑狗的故事,松花因为偷偷给小黑疗伤,给它找落脚的地方而与小黑成为“朋友”,也形成了人和动物“同病相怜”的一种默契,“松花用手指挠了挠小黑的下颚,小黑微微地眯起眼睛”。当然,作者还浓墨重彩描写了乡村的一些传统文化,如乡村里的巫术治病、乡村里摔跤场等等,这从另个角度看,由都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当然,这个叫松花的小孩在书的末尾找到了爸爸,并且和爸爸一起到了城里,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不仅是一种故事“圆满”,更是代表了一种隐喻,乡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做的是珍惜,珍惜,还是珍惜。

北纬38度,月亮知道你的欢喜和忧伤

北纬38度,著名的三八线,也是朝鲜和韩国的边界。现在成为著名旅游景点的板门店,则见证了那场战争给太多人带来的悲欢离合。而那条宽度不到一米的低矮的水泥台,则阻隔了太多人一生都难以实现的奢侈的梦想——分隔在朝鲜和韩国的亲人,有生之年能见上一面。看到《月亮知道》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六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一百多万朝鲜人失去生命,一千万朝鲜家庭骨肉分离。直到今天,依旧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亲人,又有多少人因年龄和病痛而等不到相见的那一天?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书中的太多的家庭承受着亲人分离的痛苦。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儿子现在是死是活的奶奶,从没见过爸爸妈妈的松花,与父亲相依为命却经常惨遭酗酒后的父亲的打骂的英纷和英姬,失去亲身骨肉的富石妈妈。这场战争让原本相濡以沫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让原本相亲相爱的亲人,变成相隔天涯,从此再无相见之日的陌生人。就像作者金响二在书中提到松花的奶奶时所说:“奶奶的一声都在等待中度过,等待在战争中出生入死的丈夫,等待离家出走的儿子。这样的日子有多苦,松花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亲情之痛,除了老人,小孩始终也无法幸免。松花看到没有妈妈照顾的英纷的妹妹英姬,很是心疼。但同时,看到英姬的时候,她仿佛也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于是,她对英纷说:“你不知道我有多想叫一声爸爸妈妈,别的孩子习以为常的这两个称呼,我一次都没用过。我连妈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所以我有时候会看着河里自己的倒影和镜子里的自己,想象着妈妈的样子。”松花这么说,只是因为奶奶说她长得像自己的妈妈。所以,松花通过自己,来想象和感受妈妈的存在。看到这里,你就会觉得自己有多幸福了。亲情以外的所有东西,此刻已经无关紧要。临近中秋节的时候,在首尔的妈妈因为太想念两个女儿,于是偷偷跑回家,却害怕被英纷的爸爸看到。本来还处在母女团聚之欢中的英纷,却被父亲的突然出现吓得不知所措,妈妈也被迫“仓皇逃离”。在英纷还沉浸在与妈妈的分别之痛中时,另一个噩耗随即传来:她的父亲因为喝醉了酒,滑到菜田里,然后淹死。听到消息时,英纷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上,泣不成声,咚咚咚地捶着自己的胸口。虽然他很憎恨自己的父亲,但她并不希望父亲就此死去。她哭着对松花说:我真是一个坏孩子,是我……是我让爸爸死的。昨晚从你家出来找妈妈的时候我就祈祷过,求上天让爸爸死,让爸爸消失……不光是昨晚,之前我也经常这样。都是我!都是我!爸爸才掉进水里的……我不是真的想让爸爸死,我只是害怕爸爸,恨爸爸……”英纷的内心独白很像我们小时候的心理:每当被父母或长辈责骂后,总是心有怨气,恨不得他们马上从自己的眼前消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然而,那只是儿时的怨怼,并非恶意的诅咒。可当英纷的想法转化成了现实,她的痛苦和自责可想而知。让这样一个年纪的小孩去承受这么多大人可能都无法承受的事,岂能不令人动容。相比英纷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从来不知自己的父母亲是谁的松花,抬头望向天空,看着白云慢慢飘向远方,在心里问着自己:“传说中的另一个世界应该真的存在吧,可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太近了,原来这么简单就可以去到那个世界。一切都好像一场梦。”是的,一切都好像一场梦一样。桌子上的三八线、芝麻粒大小的涂鸦、锥子的痕迹和颜料斑点,在离别的时候,这些都充满了昔日的回忆。爸爸死后,英纷和妹妹终于可以跟妈妈团聚了。但是,往往团聚也意味着离开。英纷要离开自己从小生活着的山村,跟妈妈去首尔生活。在即将分别的那刻,松花看着天空的一角隐隐浮现的月亮,对英纷说:“这是白天的月亮,对我来说,是爸爸,也是你。英纷不解,问道:“什么意思。”松花告诉英纷:“你在首尔,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对我来说,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的心里。英纷明白了松花的不舍之情,然后告诉松花:“对我来说,你也是白天的月亮。”英纷离开村庄的那一天,奶奶对松花说:“以后有一天你可能要跟自己的至亲分开,到那个时候你就会知道,跟一只狗的分别其实什么都算不上。”松花虽然听不懂奶奶说的话,但她知道任何人都有经历生离死别的这一天。英纷离开后,松花的生活有些百无聊赖,无所寄托,虽然她还有小黑陪着,虽然她还可以跟英纷通信。好在作者很善意,在故事的最后,让松花的爸爸适时出现,而且是开着车子,带了很多玩具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于是松花终于第一次闻见了“爸爸”的味道,而奶奶也终于如释重负。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误解,所有的怨恨,在见到自己儿子的那一刻,一切犹如春天的太阳,温暖而美好。松花与父亲的团聚,同样意味着离开。与英纷的离开不同,松花跟奶奶要去的城市不是首尔,而是仁川。这一次,与朋友们和小黑告别的,变成了松花。“再见”即便再难说出口,也终归要说出,谁也不能例外。在仁川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借着元旦回村子里祭拜,松花开开心心地和奶奶回到了思念依旧的村庄。作为村子里的巫女,奶奶摆好祭拜用的酒菜,点好香,看着望拜坛上很多因为战争而无法回家的爷爷奶奶,半闭着眼睛,敲着锣,嘴里念念有词,开始真诚而严肃的祭拜仪式。祭拜结束后,奶奶脱掉了巫女服,点燃,巫女服就像烧纸一样一点一点地不见了。松花这才知道:这是奶奶最后一次做巫女了,这也是最后的告别仪式了。除了《月亮知道》里的松花、英纷、奶奶,以及其他陆陆续续出现在书中的人物,我们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离别,没有归来。故乡于我们而言,就是一个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就像南征北战在《我的天空》里唱到的一样:挫折和离别不过是生命中的点缀/过了多年我才读懂了家人的眼泪/发现原来自己没有说再见的勇气/离别的伤感感染了满城的空气/失去后才知道那些有多么的珍贵。好在,你的那些欢喜和忧伤,不管是北纬38度的南边,还是北纬38度的北边,月亮都知道,一直都知道。

成人童话

刚一翻开《月亮知道》一书,就被作者的笔调吸引住了,那么自然地贴近儿童的角度和心理,但是越看到后来越觉得故事的发生背景和涉及的历史事件(战争导致亲人分离)只有成人才会体会到其深刻的意义与辛酸。这就像是包着童话外衣的成人读物,然而,童书不应该只给儿童看,成人也需要,比如《小王子》,我们希冀借助童书回到童年,让心灵返璞归真。以儿童的视角写成的小说我目前读过《城南旧事》《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等,都非常值得一读,因为对儿童语言、行为和心理都观察入微,表述自然真实贴切。而《月亮知道》亦是如此,虽然这是一本来自韩国的译作。主人公是十二岁的松花,从小就没见过爹娘,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是一位巫女,被人瞧不起,而松花也因此遭到同学孤立。偶然一次捡到一只受伤的流浪狗,取名为小黑,成为她的好伙伴,后来遇见带着妹妹在田埂边哭泣的同学英纷,两个人互换秘密之后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小黑也被英纷家暂时收留。后来,常常喝酒打人的英纷的爸爸突然去世了,英纷和妹妹跟着妈妈去了首尔,但是距离并没有阻断两人的友情,她俩之间互相通信,告诉对方的近况。而这时,十二年不见的松花的爸爸被盼望了很久很久的奶奶盼回来了,这一次,他要带着奶奶和英纷去仁川享受团圆幸福的生活,总算是苦尽甘来,人间小团圆。书里出现了两个别有含义的意象,一个是月亮,一个是云朵。“月亮”,是松花仰望的月亮,它寄托了松花对爸爸的思念,月亮是她可以诉说心事的伙伴,而白昼之月就如同她的爸爸——白天的月亮即使看不见,但是一直在心里。云朵,是奶奶的云朵,奶奶看到云朵就会说“你爸爸就像天上的云朵,居无定所,从来不管他的妈妈有多牵挂”“做云朵可真好呀,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奶奶其实也是在借云朵抒发自己对丈夫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之情,可谓异曲同工。书里面有诸多黑白的简单插图,虽然不够精美,但是古朴原始与故事内容相得益彰,不过,还是有个小小的问题,这墨有点褪色,翻看几页,手指头都渐渐黑了……(虽然写得不够好,但是本评为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为明月下的相思写史——读金响二《月亮知道》

读完《月亮知道》,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想起了故乡——浙江西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想起了少时伙伴——吴。吴和我是邻居。他皮肤黝黑,身板结实,憨厚老实。年少时,我们形影不离,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夏天一起捉知了,钓鱼捉泥鳅,摘莲子捞菱角,冬天一起吃冰凌,打雪仗,几乎如亲兄弟。那时,吴由奶奶一个人带着。吴的爸爸妈妈在外地,说是养蜂挣钱,实则为逃避计划生育,生育二胎。那时,我不知道吴是怎么看他的父母,也从未问过他是否想念父母,只是隐隐觉得他活的很自卑,总是用力帮奶奶干农活。后来,吴的爸爸妈妈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弟弟,但我并未从吴的脸上感觉到欢喜。多少年后,吴和我都长大了。我到外省上完大学来京工作,结婚生子。吴在高中毕业后去温州打工,成家立业。我们的生活轨迹从此不再重叠,而且距离越来越远。不久前,我打电话和妈妈聊天,问起吴。妈妈说,吴在温州不能落户,就把小孩放家里让孩子爷爷带,和妻仍在温州打工。放下电话,细想,难道吴忘记了没有爸妈陪伴身边的小时候了吗?难道他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又一个留守儿童吗?留守儿童的处境已经够让人唏嘘。小说《月亮知道》中年仅十二岁的松花的境遇则更让人悲伤。日本侵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给松花祖孙三代人带来了难以言表的苦难。母亲去世,父亲不知所踪,奶奶的巫女职业受人歧视,松花的遭遇让人悲戚。然而,对于战争和政治分歧带来的苦难,作者金响二没有用长篇大论来描述,没有用愤怒表达不满,没有用尖锐的语言给予痛斥,而是心怀悲悯,用温柔来叙述故事,来抵御战争的寒冷和政治的无情。于是,我们看到了松花奶奶的坚强,看到了松花爸爸的努力,看到了松花的理解和期待,看到了小村庄里难得的喜悦。作者用简朴灵动的语言,准确地捕捉农村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用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理解、爱与责任来反对战争,反对政治对人性的割裂。那种纯朴的田园气息,那种真挚的情感,读来让人感动,让人情不自禁地反思。历史是什么?政治是什么?为什么不得不背井离乡?那些食肉者不会解释。谁来为普通人写史?谁来为明月下的相思写史?历史学家不会写。但是,幸好,我们有文学。幸好,这些事情“月亮知道”。金响二历时两年,几经删改,倾注心血,写就《月亮知道》,关注历史中最平凡的人,触摸他们的伤痕,让我们知道苦难,让我们懂得珍惜,让我们知晓理解、责任与爱。比起那些史书、论文、政治宣言,这样的描述更为真实,也更为动人。小说末尾,松花奶奶和爸爸一曲民族舞蹈写得惊心动魄,足令人悲泣。松花的爷爷如果在铁丝网那边的朝鲜能够听到……相信他一定能够听到。如果儿时伙伴吴看到这本小说,看到这样的结尾,我想他一定会有所感触,有所改变,有所行动!

再苦再难,好好活——《月亮知道》

这是成年后看的第一本童书,本以为童书就是王子公主,游戏幻想,看了以后才知道,童书里也有战争,有分离,有烦恼,有哀伤,但更多的是深情,是力量与希望。 这本童书里有长满橡树的后山,有芦苇的小河,有白白的云朵,贪吃却忠诚的小黑,偶尔拌嘴却好得跟姐妹一样的朋友,这些元素是否会唤起很多人童年的记忆?虽然历史背景不同,但是这些熟悉的元素是否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本书以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小姑娘松花的视角,讲述了战争年代山村人们的生活。战争让人们背井离乡,亲人分离,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悲苦。主人翁松花从小就没有妈妈,刚出生就被爸爸送给奶奶抚养,十二年却连爸爸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奶奶金顺独自抚养孙女松花,在对丈夫和儿子的思念中苦苦煎熬;小小年纪的英纷,因为有个喝醉就打妈妈的爸爸,所以不得不在妈妈离家以后照顾还是婴孩的妹妹……好像没有哪一个人物是幸福的,就连小小发明家英基也有自己的烦恼,因河流污染导致鱼类灭绝而忧心忡忡。金顺奶奶的一句话却如明灯,照亮了人心:“人活着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好哭的。相反,越是这样越应该下狠劲好好活着。” 金顺奶奶一生坎坷,可是她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坚强。是什么让她得以在困苦中坚持,是爱,对丈夫的爱,对儿子的爱,对孙女的爱,对乡亲的爱,是这些爱支持着她坚强地走下去。 除却亲情,还有邻里之间的感情,谁家发生点什么事情,大家都会自发去帮忙。还有孩子间的友情,师生之情,这些都如微风抚慰着人心。让人即使面对挫折与困难,还能不失勇气与力量继续前行。 月亮是神圣的,它虽遥远,却又让人温暖,因为它寄托了人们的相思,寄托了人们对亲人朋友无处寄托的爱。没有朋友的松花看到月亮就会想到爸爸,还有从未谋面的妈妈,因为不曾拥有,所以渴望,也更加珍惜。有了朋友的松花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她的朋友英纷和小黑,孩子的情谊纯洁而珍贵,这种思念却又是甜蜜和充满期待的。 月亮,代表思念,也代表着希望。就算再痛苦也要坚强的勇气。只有充满希望,努力生活,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不是吗?这是给孩子的童话,也是给成人的童话。

我想谈说种种纯洁的事情

我想谈说种种纯洁的事情,那时候地上有花,天上有星,人有着心灵......读完这本书,这几句诗就从脑海里冒了出来。人是感情动物,容易被感动。在读书的过程中,借着松花的眼睛我认识到很多活跃在她周围的同样善良的人,无论年龄大小,也不论家庭如何,他们都是如此单纯和善良,坚强而乐观,在贫穷的乡村活的既丰盛而幸福。松花是个敏感而心思细腻的孩子,没有可以说悄悄话的朋友,形单影只,受了委屈总会躲在河边茂盛的芦苇里向河水倾诉。同时她是个善良的孩子,见到受伤的小狗就起了恻隐之心,把它抱回家悉心照料,为此还不惜和奶奶发生龃龉。她的老师是个体贴的人,在放学的时候骑车载她回家,路上吹着欢乐的口哨,松花抱着他的腰,他们就像父女一样。松花闻着老师身上的味道,不禁猜想爸爸的味道也会像这个样子吧。像这样和学生亲密无间,能够进行感情交流走进学生心里的老师现在也不多了,这样高质量的师生情也很少了。想起现今教育领域的种种乱象,不禁对老师这个职业感到深深的失望,老师已经从为人师表堕落到与利益为伍,学为人师勉强能及格,行为世范则远远做不到了。英纷是个懂事的孩子,母亲不在身边,父亲又不上进,小小年纪就承担家务,照顾妹妹,俨然一个小大人。她和松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帮松花收留小黑,松花帮她照顾妹妹,俩人一起为妹妹英熙做布娃娃,一起梳头洗脸偷着化妆。英纷离开的时候她亲自为英纷做了枕头,她们约定好按时写信,不会忘了彼此。松花日日盼着英纷的来信,想知道她过的怎么样,绞尽脑汁要写一封像样子的回信。这么小的年纪,对于朋友间的不舍表现的像是大人一样甚至表现的比大人还重情重义。我想正是因为她们年纪小,心中没有杂质,才会在意这份纯净的感情,愿意付出心力去维持。这比成人之间掺杂了太多世俗目的的社交有着天壤之别。奶奶是个古板守旧的人,有很多让人讨厌的古怪讲究,但是却有着一副热心肠。村里的祭祀由她负责,村民生病找她,有事情也总是尊重她的意见,请她来帮忙,她是令人尊重的德高望重的长者。她经历过艰难而残酷的战争年代,生计所迫小小年纪就做了新娘,婚又后受过很多苦,与家人失散,儿子又远在异乡没有音讯,她独自抚养松花很不容易,光是养家糊口就占去了她大部分的时间,剩余的时间她则用来思念和等待。思念着家乡,思念唯一的儿子。每次想起故乡的花园脸上都会浮现春光般的笑容,而一想到儿子,则止不住的流眼泪,不知他是否平安,期盼他早日回来。英纷的爸爸死的时候,很多邻居都来帮她筹办葬礼,给她准备食物,指点她做这做那,尽量让她不失礼的来面对亲人的离世。这些热心的邻居出于同情和善良,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虽然不能再做更多,但是她们的参与就是对当事人最大的安慰。师生情、友情、亲情、邻里之情皆自然而然的存在着,在松花所在的小村庄里是如此稀松平常,但是与当今社会的现状相比则显得尤为珍贵。历经繁杂的世事之后,我更想返璞归真,亲身体验童话中自然的真挚的纯洁的感情。我想谈说种种纯洁的事情。

白昼之月

“虽然我们在白天的时候看不到月亮,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所以呢?”“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你对我来说,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的心里。”月亮对松花来说,也许是信仰,也许是期待,也许是愿望。无论是什么,但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是太阳?太阳是温暖的、正能量的,不是比月亮更适合信仰、期待的角色吗?自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由身为巫女的奶奶带大的松花,她其实是自卑的,但她同时渴望得到爱、得到关注。在黑夜中的孤独,白天中只能对流水诉说故事,对松花来说月亮会比太阳更适合当成信仰的神吧。《月亮知道》虽然是一本童书,但没有王子和公主,也没有大灰狼。书中的内容反而是很现实的故事,我们能在故事中找到小时候的回忆,和小伙伴的小吵小闹、不被家长允许养宠物、偷用过妈妈的化妆品、叛逆的做着父母反对的事情……而我们也曾羡慕别人的生活中,度过好一段岁月,羡慕朋友家里的玩具、羡慕别人家里有私家车、羡慕别人家里有漂亮的洋房,孰不知,别人还羡慕过自己拥有的生活。故事中最坎坷的人生,要数松花奶奶的人生。12岁为人妻,17岁生下儿子丰栋,丈夫离家,孤苦一人带着儿子,儿子因自己是女巫的身份而嫌弃自己,最后也选择离家了。多年后,小婴儿松花出现在门前,才让她的生活又有了些色彩。而孙女和她的父亲一样嫌弃她是女巫,同样变得孤僻起来。松花奶奶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呢?可是要赚钱养家,这些都不得已的事情。人心中的苦,莫过于不被最亲近的人理解。书中以松花的故事为主线,延伸了奶奶的故事、英纷的故事,她和小黑的感情,和英纷的友情,和奶奶、爸爸的亲情,这些都是最珍贵的宝物。当松花爸爸出现在奶奶家的时候,松花是不愿接受父亲的,明明渴望见到父亲,但又不愿轻易原谅父亲。人都有这样的矛盾心理,爱恨交加就是如此。“搬家”意味着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然后奔赴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小时候,我家也经常搬家,以至于现在没有儿时熟悉的朋友。这么看来,其实松花还是比较幸运的,有那么好的朋友,即便是一年见几次,但只有的友谊更为深沉。人的一生,每做出一个选择,得到和失去都是相伴的。松花奶奶最后一次做巫女的时候,意味着她决心放下,重新开始。如果未来更好,为什么不放下过去呢?做心中的小太阳也好,做心中的白昼之月也罢。累了的时候,捧起一本可以温暖你心的书,安静的阅读吧。PS: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

明月千里寄相思

月亮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似乎一直是很重要的文学意象,从我们熟知的李白“举杯邀明月”到苏轼的“千里共婵娟”,再到这本韩国儿童文学《月亮知道》,月亮千百年来寄托着诗人的忧愁,寄托着游子的思念,寄托着老人的期望。承载了这么多情感的月亮,不知它每晚爬上柳梢头之时,会不会作为亲人间的信使,传递相思的信息?他们的心思,月亮知道。这是一本充满爱与善的书,这是一个关于亲情、友情、战争的温暖童话。小女孩松花与英纷的友谊、奶奶被战争左右的苦难一生是《月亮知道》的两大主线,因为战争,这本书不是那种有着简单完美结局的童话,也正因如此,悲欢离合、久别重逢才是它的魅力所在。松花的成长历程与大多数儿童是迥然不同的,她唯一的亲人是奶奶,母亲早逝,父亲是死是活甚至都不知道。奶奶是一名巫女,这个职业并不很光鲜,这使松花经常成为被同学取笑的对象,而本来就因为特殊的身世极其敏感的她变得更为脆弱。她把捡来的小黑当作诉苦的对象,每晚望着天上的月亮,寄托着对妈妈的想念,寄托着对千里之外的爸爸的思念。英纷与松花的友情稍稍弥补了松花亲情上的空缺,她们的友谊因某种同命相连而格外值得珍惜。松花羡慕英纷有父母,即使父亲是一个酒鬼,她也是有父亲的人啊。英纷因为松花与她分享秘密,彼此间的关系变得亲近,这种童真的幼稚,纯真美好。她们的友谊更像是姐妹亲情,这也是为什么英纷搬走后松花会那么伤心的原因。这时,月亮又一次扮演信使的角色,看见月亮,就像见到远方的朋友一样,她们一直在彼此心里。奶奶遥望月亮,心中的思念要比松花复杂得多。当年,她大难不死,带着年幼的儿子逃到南方,本为寻找丈夫,可丈夫竟回北方去找她们,从此再无音讯,结局我们可想而知。难民的悲苦,作者并没有太多表述,没有亲生经历过那种苦难,我们也不能妄加猜测。奶奶年轻时阴差阳错地成为巫女,除了生活所迫的无奈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想借此为爷爷和爸爸祈福,希望有一天能再见到他们,即使希望十分渺茫。奶奶的故事让我想起蒙古族的那首《鸿雁》:“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曾在新闻中看到朝鲜半岛南北相隔的亲人们见面后抱头痛哭的场景,印象很深。兄弟姐妹就被这样强制性残酷地分隔开,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见,难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苦痛。作者提到,奶奶这个人物形象是有原型的。被战争改变人生轨迹的他们,何时才能与亲人团聚?爸爸的出现为这本书带来一个光明的结局,失去联系多年的儿子突然衣锦还乡,这种情节的现实可能性并不大,作者也许是不忍心让这个故事太悲惨,才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临津江滔滔不息,带去亲人的思念,带走一江哀愁;月亮天天都在,带去朋友的关心,带走一声叹息。千百年来,月亮什么都知道,它静静地在那里,任凭人们寄托相思之情。

高挂的月儿,浓浓的思念------评《月亮知道》

当人们仰望着高挂夜空的月亮之时,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对亲人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求。正所谓“人月两团圆”,正所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经典的佳句着实耐人寻味。而此时,我们更迎接来了一部关于月亮的,被称之为是令整个韩国为之动容的温情儿童小说《月亮知道》。高悬于空的月亮是美丽的,但是它究竟能否读懂地面上人们的心思吗?带着无比的惆怅,无比的动容,读者朋友们可以于此书之中感受这其中的精彩。欢喜与忧伤,纯净与优美,亲情与想念,感动与融入----共同交织成一曲唯美的乐曲奏响其间。客观意义上月亮其实并不知道我们的所思,所想和所感。但是透过作者灵动的构思和假象,高悬于空的月亮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它高挂于夜空,它还走入了你我的心弦,它更将我们彼此间的思念情感紧紧地牵连在了一起。作为一本引进自韩国的小说作品,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更应该提前知晓关于曾经的朝鲜历史。南北朝鲜的分裂,南北朝鲜的战争,南北朝鲜战争后的至亲百姓们无奈别离的生活。一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就不难可以很是有感触地品味这本著作的精彩所在了。小说的内容紧紧地围绕着一个乡村女孩松花而展开。初时她孤单一人在河边发呆的落寞,随后引出的她对“爸爸,妈妈”的想念,紧随其后更有着诸多的人物的出场-----充实和丰富了故事的内容,饱满和滋润了小说的整体。巫女家的孩子,爸爸的味道,秘密,枕头公主,奶奶的银簪等等章节逐一带领着我们感受着那些“那些月亮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细节真相。随着故事的深入,读者们可以发现其中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清关。关于那场战争,关于那场战争拆散了松花奶奶们一家,更关于那场战争时至今日让松花一直处于父亲失联的生活。松花得不到父爱;松花的奶奶更是永远生活在无尽的对亲人的思念中。这里的亲人从松花的祖辈开始,到她的父辈,更包含着众多像他们家一样的无数个颠沛流离的失散家庭。虽然月亮不会说话,但是它高悬于空静静地注视着一切。月亮也在默默地为百姓们祈祷和祝福,期盼着他们可以早日团圆和相聚。小说结尾之时奶奶最后一次的祭祀更是将本故事的内容再一次升华和递进。鼓声,舞蹈,祭祀和思念交融渗透,时刻迎接着团聚时刻的到来。高挂彼端的月亮可以为证,南北两方的百姓可以祈祷,思亲的念想愈加升温,书外的你我得以感染。事实上,本书不仅在文字上精彩纷呈,更在文中时刻配合着有关的插画,带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精彩的小说《月亮知道》就这样以无声胜有声的纯美文字吸引我们走入故事的深处!

【书评人俱乐部】淡淡的清澈的忧伤

阅读这本书之前,建议先看看书本的简介,也可以看看书本最后译者的文章。如果不理解书本的故事背景是很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虽说是童书但是感觉更适合大人或者年纪大一点(我觉得要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孩子看。不然不能理解家人离别之苦,家人之间的爱,也无法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本书的文字是轻快的,阅读起来很轻松,文字也很优美,而且是从小孩子的角度去描述自己以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给我的感觉就是虽然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心情平和。阅读过程中一直萦绕我心中的形容词就是"清澈",没有大人世界那些复杂的不可名状的感觉,是孩子单纯的心——伤心就是伤心,高兴就是高兴,害怕就是害怕,喜欢就是喜欢。我没有经历过战争,无法切身体会战争带给人的伤害,经历过的触动人心的离别更多是死别,也不像故事的主人翁松花、松花的奶奶那样是亲人的生离,明明在生,却无法在你的身边,甚至生死未卜,这是一种怎样的苦怎样的痛怎样的思念呢?我所不知道的世上存在着很多很多不幸的人。我一直期待着松花能够见到自己的父亲,松花的奶奶可以与自己的儿子重聚,能够找到失散的丈夫。而最后,儿子是回来了,但是有时得到一样东西却意味着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需要到新的地方生活,你就要放弃曾经一起的朋友;需要跟家人重聚,你就要满足或者配合家人给你的生活。我觉得松花的奶奶做巫女,有的是生活所逼,也有希望通过巫女这个职业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保佑不在身边的儿子,安慰独力抚养孙女的自己,在天神的保佑下,大家都可以平安健康。而最后,儿子归来带着她和松花一起到城市生活,儿子跟孙女都不希望她再做巫女,奶奶进行了最后的一次祭拜,烧掉了自己的巫女服,像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也像是放弃未知的等待的决心而开始新的生活。而松花说铁丝网一定会不见的,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跟爷爷重聚了。(他们就住在回故乡的要道附近,由于南北战争所以家人分开了,只隔着一个"网"。)故事是结束了,但却感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人、朋友的爱就像白昼之月,即使看不见,但是一直都在,既让人有点忧伤,又让人觉得心情像月亮一样光亮清澈。

月亮都知道

刚刚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一个小女孩在一片温暖芦苇丛里拖着小脑袋,仿佛在向河水倾诉着什么。一个温情的故事即将开始了。每个人在回忆里都少不了烦恼,少年维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那是因为他是少年。在自己很烦恼的时候总希望有一个可以跟自己说话的小东西,就像松花,会把自己的故事跟小河分享。小的时候自己家的附近也有一条小河,现在看来就像是一幅画。在小河的附近有柳树,几棵零散地分散在小梯田上,错落有致,四季如春。那里充满了许多快乐的回忆,河水清澈的时候一起去抓鱼。那时候的小伙伴是我们童年里不可缺少的主角,大家一起成长,就像松花和英纷等几个小伙伴的故事,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情闹起来,也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又和好继续玩耍。友谊的概念很简单和单纯,一颗糖果足以让两个小朋友充满欢笑。面对可能对她们来说稍微复杂的亲情,她们心里一直很向往美好的东西,所以她们的心事月亮都知道。在她们心里,可以像别人一样叫爸爸妈妈是一种幸福,有家人的陪伴很温暖,家是一个港湾,是可以不怕大风大浪的地方,是可以停泊的地方。有时候会闹点小情绪,会对很多事情产生问号,想问为什么却被大人的你还小知道什么驳回来。即使这样,当大人将最温暖的情绪和关怀给我们的时候自己也不会追问太多了。学校里教室,是同龄小伙伴们的聚集地。一起打闹,对未知的世界产生好奇心,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老师的关爱很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关爱,小孩子的世界里多了一些温度。曾经解不开的难题,现在想想,当初的数学语文英语难题,现在看来都不是事。我们当时的知识深度还没有能超出智力范围。那些不理解,现在都知道了,这些月亮全知道。在文中一对对话特别感人:“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所以呢?”“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对我而言,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的心里。”这样的思念月亮都知道,包含一种思念的感情,月亮代表思念之心,把它放在心里,逐渐成为一种期盼,信念,坚信有一天会见面的。书里给出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松花的爸爸回来了,一家人团聚了,美好的故事也力量开始了,这样一种重逢的喜悦,月亮也都知道。白昼之月,看不到,但是记在心里。月亮也都知道。

月亮知道

月亮知道 你不知,我不知,月亮知。那些欢喜与忧伤,月亮都知道。 ——评金响二之《月亮知道》 刚收到这本书之时,看到封面上的小女孩眺望着远方,那属于小孩特有的纯真、无邪、期盼的目光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丝好奇。我不知道这个小女孩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但是这封面上的小女孩、这书名“月亮知道”却指引着我打开故事的大门。这是本成人、小孩都可以读的书。许许多多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随着时间的流逝,无人能记得住所有事情的细节,但是,月亮不同,她每一天都升起,即使在白天,她也在默默守着我们。那些欢喜与忧伤,她都知道。月亮,一直陪伴着我们,在我们痛苦时、快乐时,何时何地她都静静守护着我们。所以,谁能够像月亮一样,那便是永恒,是真。战争,分开了无数的家庭,让彼此等待万年、痛苦万分。这是道理,亦是现实。道理,易懂,但是现实故事却不能全部明晓。正如,痛苦,都有,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同身受。望着故事中那奶奶眼角的泪,一股股心酸油然而生。我生于和平年代,无法鲜明体会战争的残酷,但是月亮告诉我,那距离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那思念是最沉重的念,那团聚是最奢侈的事,那种痛是蚀心的痛,那份爱是最深沉的爱。我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因为,只有月亮才知道。陪伴,是在战争年代最温暖、最贴心的举动。故事中松花与奶奶、一群小伙伴、一只狗狗等所发生的所有故事、所有情感,都是那么珍贵、那么真。即使战争摧毁了很多东西,但是陪伴如黑夜里的明灯,照亮了以后要走的路,也温暖了孤寂、寒冷的心。一切都因为陪伴而显得那么的美好。然而如今,在这个和平年代,多少人将亲人遗留在城市的一角,独自过着灯红酒绿、如梦如醉的生活,忘了陪伴的重要性,忘了亲人在夜里翻来覆去时的牵挂,忘了一起看看书、看看电视的美好时光,忘了……处于忧患,而思陪伴;处于安乐,而失陪伴。这是何等可悲之事。愿我们珍惜月亮的守候、亲朋好友的陪伴,懂得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把每一天都过得快乐。那样,月亮收获的应该是满满的快乐了!

我想成为你的白昼之月

即使在白天,月亮依旧存在天空上,就如对亲朋的思念,不能相见但一直在心里。女主角松花是一个平凡善良的女孩,故事通过松花与家人(相依为命的奶奶,从未见过面的爸爸)与朋友(英纷,英基)等的爱恨交织,总体构成一个温情童话。真挚和善良的情感也在松花及朋友的生活细节中随处体现,当文中写道奶奶与爸爸那一段有关战争的经历和历经磨难后的心境,更体现了一种坚韧和震撼的力量。松花首先收获的是和英纷间美好真挚的感情,英纷和松花开始并不是很好的朋友,英纷反而嘲笑松花奶奶巫女身份,两人打架因此被罚值日。她们的冰释也是源自两个孩子的纯真善良的心,两个人相互交换了秘密,于是心里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松花和英纷现在互为对方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对方心中的白昼之月。松花救了一只流浪的小黑狗,奶奶嫌不吉利,所以辗转到了英纷家养着,松花常去英纷家看小黑感情更加深厚了。英纷的爸爸是个酒鬼,醉酒后经常打骂妈妈,英纷妈妈因此离开了这个家。一次,英纷妈妈偷偷回来相见英纷和妹妹英熙,到了松花家里躲着,松花知道英纷妈妈来了,由衷的感到高兴,很快跑到英纷家笑眯眯的打招呼让英纷出来。英纷在松花家见到日思夜想的妈妈,母女三人相互拥抱,这是英纷爸爸却不知道怎么找来了,英纷妈妈抱着小妹慌忙逃走,英纷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在今天改变。松花和英纷经历了一起玩耍,做洋娃娃,带英熙,松花说背着小孩子的感觉像是做妈妈,相互鼓励,相互约定对方是最重要的人。英纷后来跟着妈妈去了首尔,但松花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她。在我看来这是文中最动人的一段对话。“虽然我们在白天的时候看不到月亮,但是我们知道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所以呢?”“你在首尔,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对我来说,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心里。”松花和英纷间的友情就如白昼之月,虽然不能相见,但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松花的奶奶金顺是一名在战争中饱受痛苦与磨难的女子,因为在逆境中接受了降神仪式成为了巫女,出于战争和家庭原因,金顺很小的时候就出嫁了。在十七岁的时候生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松花的爸爸丰栋,在一家还沉浸在新生命的喜悦的时候,又出现了变故。共产党来到了金顺生活的村子,丈夫祈求家人一起离开,最终却一个人慌忙出走了,于是金顺带着孩子在公公的委托下踏上了寻夫之路,无论发生什么,丰栋必须活着,我想这也是奶奶金顺在那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活下去的信念吧,金顺在被雪覆盖的山里迷了路,正好第二个孩子快要降临,一切是那么的不幸,金顺昏了过去,丰栋走失,路过的万神救了金顺,而金顺却诞下一个死婴。一时间失去两个孩子令金顺痛不欲生,万神不忍看到金顺一直这样消沉,向神灵祈愿希望神灵救助这个愚钝而不幸的灵魂。金顺因此成了神女,在以这个身份生活了二十多年后,丰栋回来了,家人团聚,丰栋为金顺和松花在城里准备了一所大房子,祖孙两人和松花爸爸一起去到了城市。松花爸爸并不希望奶奶继续做巫女,当时成为巫女也是无奈的选择,可是松花看出了奶奶的犹豫。故事的最后结束在一片舞动的掌声中。奶奶重新回到了村子去了拜望坛,拜望坛聚集了很多当年因为战争无法回到村子的爷爷奶奶。松花奶奶在拜坛前准备好后,开始了一次震撼的舞蹈,真诚而严肃。奶奶和着鼓声跳起了舞,与此同时,松花爸爸抢过富石妈妈手中的鼓,鼓声中透露着多年来的委屈,在奶奶这场震撼人心的舞后,一切都归于平静了,奶奶用最庄重的仪式完成了巫女最后的祭祀。眺望临津江,铁丝网将奶奶与爷爷分隔了一辈子,而终有一天,这个铁丝网会不见的。那些欢喜与忧伤月亮都知道,在这一生中我们会有悲伤会有欢乐,经历过离别,明白了什么是疼痛,而不管怎样大家都成为了对方心中的白昼之月。这里只挑了松花和英纷间的友情,松花奶奶的羁绊这两条主线来写,文中还有更多温情的故事等着你自己来感受。也希望大家能看完这本书后有自己不同大感受和见解,总之,能相互成为喜欢的人的白昼之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大象图书馆】爱的故事

书名《月亮知道》采用一种以月亮为喻的拟人手法,非常迎合小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时故事内容有大量篇幅也采用了拟人手法,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同时也能感受到故事的温情。自古以来,人们都以月亮来寄托各种忧愁,哀思,欢喜和悲伤。书中真挚的情感很自然通过书名得到了体现。同时普照大地的月亮贯穿故事始终,它完全寄托了主人公松花对亲人的思念。本书以三代人的真实生活见证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悲剧。主人公小女孩松花演绎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很自然流露出她纯真的个性,她带领读者进入了童年时代,使读者联想到自己童年生活的种种情景,更能使读者体会主人公的悲惨生活。她从小和身为巫女的奶奶相依为命,艰苦生活。因从未见过自己的爸爸,通过老师骑车带她回家,深切感受到了爸爸的味道,看到这一幕,心中不免有莫名的感动。同时也庆幸松花身边还是有温暖的爱意环抱。配合书中的插图,更能让人体会这种温暖的感觉。个人认为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以此和松花爸爸后来回家形成鲜明对比,让松花更加珍惜和爸爸相处的日日夜夜。善良的主人公松花救助了受伤的小狗小黑,从此有了小黑的陪伴,松花也不再孤单。故事总会有喜有悲,松花一直都羡慕自己好朋友英纷有爸爸,但英纷家庭的不幸,和松花的家庭形成鲜明的对比。当英纷爸爸离开后,才发现生死离我们如此之近。这也是在提醒读者一定要懂得珍惜,关爱自己,关爱身边的亲人朋友,因为一旦失去后,再也无法弥补。对读故事的孩子来说,也许他们未必能有如此的体会,但相信和成人一起阅读,他们也能通过松花的故事,感受身边亲人的爱意。后期故事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上一代相亲相爱的两个人由于战争被迫分离,过着艰难的生活。故事本身并没有描述战争的残酷,但通过两个人的命运,使我们更能深切的去体会。这也是故事的一个隐喻,它留给读者更多回味。故事圆满的结局,同时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相信他们一家人一定会团圆的。这是一个很朴实的故事,对孩子来说,这是一本爱的教育的故事书。对成人来说,这是一本让人感受温暖的回忆录。

月光光,照故乡

无论多大,小时候记忆中的童年都是美好而难忘的,即使记忆变得模糊,那份美好依然印记在脑海里,一点点触动,都会牵出无限感动。翻开《月亮知道》,虽然是韩国的故事,但总能从中找到一丝丝气息是相通,看着松花的故事,回忆着自己的童年。月光下,故乡里,小伙伴,情意浓。《月亮知道》围绕着松花、松花爸爸和松花奶奶三代人的成长经历以及松花周围人的生活,以温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及家人之间坚固的“家族爱”。这种“家族爱”就是:亲朋如白昼之月,即使看不见,可是一直都在。看着故事里的松花和英纷友谊,我总能想起自己小时候那些小伙伴,上学一起走,放学一起玩。最怕的是分开,最快乐的是放假,写完作业,总要到一个人的家里,感觉再小的事情也是秘密,只要有伙伴一起分享就是快乐的事情。看到英纷要和妈妈一起去首尔,和松花分开的时候,那份难过和不舍是很能产生共鸣的,在我的童年,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对于分别,我们从小就在学习,虽然直到成年依然不能习惯,但我们已学会面对。故事中的松花是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孩子,妈妈因为难产而死,从未见过爸爸,对于爸爸妈妈的印象只是来自于奶奶的讲述。而奶奶是个巫女,这让松花总是被人嘲笑,所以很是讨厌奶奶巫女的身份。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松花意识到了亲人的重要意义,奶奶是那么全身心的爱着松花,而奶奶巫女的身份更是由于生活所迫,是一种死里逃生后的因果。当故事的最后松花的父亲回来,带着松花和奶奶去过美好的日子,奶奶也最终放下了巫女的身份,在最后的祭祀里,父亲奋力的敲击鼓点,奶奶的尽力舞动,表达的是对苦难过去的告别,用力的告别过去,真心的期盼美好未来。松花是幸运的,经历了战争、贫穷、慌乱的洗礼,爸爸终于回来了,奶奶和松花可以一起去过幸福的日子,在那个时代是很多人都不能拥有的。虽然故事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但通过三代人的故事,对战争带来的灾难和后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能让孩子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就是童话的魅力,在哭过笑过之后,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和珍贵,这也是一本大人可以读的故事,在其中能够找寻到过去的回忆。月光下的童年里,故乡的风、故乡的事与故乡的云,虽然会飘散在岁月的长河中,但终究会留存在记忆的最深处,一直都在。

{书评人俱乐部}万物皆有灵,爱如月光。

小时候很喜欢看童书,给我小小的童年一抹别样色彩。可长大后再也不碰了,心想大人还能再看么,心境都变了吧。《月亮知道》封面是一个小女孩在草丛里托腮着脸颊望着远方。童年的我也时常喜欢坐在后山的草丛里看着远方,对着本书一瞬间就心生喜欢,我们都喜欢在书里偶遇曾经的自己。翻开这本书不同于小时候看到的王子公主或者妖魔鬼怪的故事。松花、松花奶奶三代人的成长经历以及松花周围人的生活,以温馨朴质的语言讲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家人之间坚固的家族爱。故事里松花一个巫女的孙女,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陪伴在身边和奶奶相依为命。因奶奶巫女的身份遭受到大家的排挤和冷眼。偶然间救得一只小狗取名为小黑,俩人成了小伙伴。再给小黑找小窝的时候在田埂上看到平日里总是凶巴巴,总是和松花作对的英芬竟然在哭,松花不禁生出恻隐之心,问其原由俩人交换秘密成了好朋友。故事里松花奶奶是怎样成巫女的,这是一段很坎坷的人生。奶奶名(金顺)3岁时父亲离世,12岁为人妻成了童养媳,17岁生子战火连连丈夫离家,一人孤苦带着孩子,而孩子也在大雪里丢失。金顺在这样的打击中像发疯的野兽一样啕啕大哭,然后生病了,病了整整一个夏天。万神(上一代巫女)路过救了她,不忍看她这样下去,就给金顺做了一件新衣服,万神在金顺的身体周围围上了烧纸,以便驱赶晦气,并为金顺许了愿。“这是一个在人世间的风波里被牵绊的女子。希望神灵可以救助这个愚钝又不幸的灵魂,为她指引呵呵去世。条正确的道路。”好,现在就接受来到你身上的神灵。就这样,金顺成了神女,并接受了将神仪式。故事里松花爸爸,一心想给妈妈做个房子,要想靠自己的力量准备一个房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想为妈妈准备一所房子,整整花了十二年的时间,在十二年的岁月里,他跑到越南打仗,经历种种灾难,松花的妈妈也在难产的时候去世。这和现在一样,即使没有战火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选择离家到异地创业打工。而我们是否想过值不值,上善下孝,不要等到没机会才懂得它的珍贵。“虽然我们在白天的时候看不到月亮,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天天上也是有月亮的。对吧?”  “所以呢?”  “虽然我不能见你,但是你对我来说,你就像白天的月亮一样,一直在我的心里。” 《月亮知道》月亮代表了两种含义,对于松花是信仰也是希望,在没有爸爸的岁月里,她把月亮当成了寄托思念爸爸。而这种思念亲人也是普照世人的月亮知道。这是一本让人身临其中体会到的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经历过痛苦的人们,讲述温暖人心的童话。原来世间所有的童话也是写给大人看。

月亮的温情

小时候读唐诗,提到月亮会有如“白玉盘”的形容,不禁让我想起“冷清辉”之类的词,总之是没有什么暖意的成片成片的冰凉。神话里的嫦娥在月亮上的住所也被叫做“广寒宫”,这样一想便更加觉得凉意逼人。但在《月亮知道》里,我感受到了月亮的温情。《月亮知道》是一本读着很轻松却很温暖的书。那天要去火车站赶车,从书架上抽了一本轻薄短小的书拿着路上堵,而还未赶到车站,就已经在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恰逢京城天健暴雨,瓢泼大雨好像全部落进眼睛里,然而心里却是暖的。因为温情感动,因为温情暖人。《月亮知道》这本书是以朝鲜战争后为时代背景。坦白说,我未曾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小女孩松花的经历与我也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但这本书里的故事却能够勾起我对温情的回忆。我并没有一个做巫女的奶奶,也并没有一个远去的父亲。从小我的生活虽谈不上优渥,但也不算不如意。可故事是别人的故事,如果你感动,往往也是因为有过同样的感觉。童年时候淳朴稚嫩的友情,谁都有过吧。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长大,与同村的小小是要好的玩伴。几片叶子、一堆沙子就够我们玩一个下午。可后来我也随父母去了城里,只在寒暑假回家的时候一起写写作业。到后来竟慢慢失了联系。小学时候,一句“我们做朋友吧”,两个小女孩五年间便形影不离。后来搬家,但还互相通信保持着联系。还记得她用略略稚嫩但工整的字体写:“鲁迅先生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们就是彼此的知己”。当时并不能够太理解知己的意思,但也感觉到这是个很重要的词,也被这种真诚所感动。如今的夜晚,我大概也只能问问月亮,幼年的玩伴,如今可安好?月亮啊月亮,我还想知道远方的亲人如今过得如何?是很远,很远的远方啊。月亮啊,你像一面镜子,可你却不是镜子。你为什么不是一面镜子呢?这样我们想看到的彼此,不管多远、多远,都可以看到了。月亮的温情是淡淡的,就像回忆里的那些温暖一样。明明都还记得,都还能看到昨日的场景,可那种温暖却不够真实,有些缥缈。看得见,却不够暖。可也许就如细水长流的道理一样,月亮淡淡的温情都是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的。就像你知道,哪怕亲爱的人不在身边,可回忆里的温暖会一直都在。这就是月亮的温情啊。

唯有月亮懂你

唯有月亮懂你——读《月亮知道》作者:苇眉儿少年那颗小小的心,像一匹小马,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驰骋。有风呼呼刮过,有土扬起漫天风尘,以及黑夜那伸手不见五指的莫名恐惧和不安。还有,那许许多多的心事,又能向谁诉说呢?幸好,不论白昼还是黑夜,我们都有家人和朋友在身边。他们像月亮一样柔和着、温暖着、光明着我们的心窝。《月亮知道》不愧是一部令整个韩国都为之动容的温情小说,书中字里行间弥漫的那种淡淡的忧伤,浅浅的喜欢,以及那些道不清理不明的小小心事小小情愫小小情思,像一颗呼啸而来的子弹,“砰”一下击中我的内心深处,“啪”一下四散的花瓣,缤纷一地凌乱一地感触也是一地。没错,松花、美善、英芬、英基……书中这一个个鲜活可爱的小孩子,不正是童年时代的你、我、他吗?想养一只可爱的狗狗或者猫猫,和父母吵架变得叛逆和陌生,和小朋友吵架后内心想要和好表面却假装不在乎……生活像一场雨,淋湿了过往所有的岁月;生活更像一朵花,你永远都不知道枝上的哪一朵会先开哪一朵会最先凋零。离别,死亡,亦是如此。因为生活从来都不只是一杯蜂蜜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遇见的也许只是一杯普普通通的白开水,也许是一碗苦苦的药,更或者是一杯难以下咽的酱油醋。可是,不论生活给予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唯有伸手接过一饮而尽,尽情咂摸这酸爽这苦辣这齁咸这淡而无味这奇臭无比。可是,当你苦过、累过,笑过、流泪过,捶胸、顿足过之后,一个人去山顶静静看下头顶那轮清辉明月吧!像母亲的手,轻柔、温暖,熨平你所有的烦恼、郁结、狂躁和悲伤。《月亮知道》一书的腰封上写着:“那些欢喜和忧伤,月亮都知道。”嗯,我相信,月亮是每个小小少年心目中最好最好的朋友、伙伴和知己。松花,松花爸爸,松花奶奶,三代人之间的故事、纠葛和成长经历,有温暖的亲情,还有温馨的伙伴友情,更有左邻右舍的温情和友爱,纵使有伤心不已的离别,纵使有失去亲人的伤心欲绝、肝肠寸断,但,爱会让我们勇敢地活下去。当你有了小小的心事,小小的忧伤,小小的欢喜,小小的情怀,请一定记得和月亮述说哦。月亮有灵且美。唯有月亮懂你。


 月亮知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