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柏林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532771369
作者:[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页数:251页

内容概要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 英裔美国作家。一九二九年随好友诗人奥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当地待了四年,恰好见证了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一九四六年获得美国国籍,余生定居美国。其作品以描绘二十世纪一九三〇年代的柏林著称,并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代表作《别了,柏林》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合称为《柏林故事集》,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评入“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曾与奥登合写日记《战地行纪》,记载一九三八年周游中国的见闻。伊舍伍德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多项国际大奖。美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和散文家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称赞伊舍伍德为“*好的英语散文作家”。

书籍目录

柏林日记(一九三〇年秋)
萨莉·鲍尔斯
吕根岛上(一九三一年夏)
诺瓦克一家
兰道尔一家
柏林日记(一九三二年冬——一九三三年)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太阳照耀着,希特勒成了城市的主人;太阳照耀着,可我的几十位朋友,我在工人学校那个学生,我在国际工人救援会遇见的男男女女都进了监狱,而且可能已经死去。但是我想的还不是他们,还不是头脑清醒的、目标明确的、英雄气概的他们;他们是明知有危险而且承认了危险的。我想的倒是可怜的卢迪,他那一身滑稽的俄国式宽松上衣。他那故事书上的假想游戏现在已被当作事实了。纳粹要拿那故事跟他玩游戏。他们不是嘲笑他,而是把他假想的东西当作事实来相信。


 别了,柏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伊舍伍德有所了解,是在读了他与奥登合著的那本《战地行记》之后。上世纪30年代,卢沟桥事变引发中国全面抗战,伊舍伍德携手好友奥登来到中国作了5个月的战地旅行,合作写下了《战地行纪》,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遭遇的战争困难与不屈的民族精神,充满人道主义的情怀。伊舍伍德的小说集《别了,柏林》依然与奥登有关。1929年,伊舍伍德随奥登前往柏林,在这里生活了四年,见证了希特勒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他将这段动荡岁月的生活写进了《别了,柏林》之中。《别了,柏林》由《柏林日记》(一九三0年秋)、《萨莉•鲍尔斯》、《吕根岛上》(一九三一年夏)、《诺瓦克一家》、《兰道尔一家》、《柏林日记》(一九三二年冬——一九三三)等六篇小说组成。每篇小说各自独立,但小说中的人物又会在别的篇章中出现,“我”则贯穿六篇小说的始终。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部快门常开的相机”,随时随地会将所见所闻“拍摄”下来,因而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然后,他对这些素材像对电影胶卷一样进行裁减和剪接,最终便成了具有蒙太奇效应和戏剧性的六篇小说。它们没有虚构、没有渲染,客观呈现一九三0至一九三三年柏林社会生活。不过,伊舍伍德勾勒的那个动荡、衰败、阴暗的柏林社会,有一个共同的时代背景,即希特勒纳粹的兴起及其反犹思潮。《柏林日记》(一九三0年秋)中施罗德小姐家的房客美尔小姐是个卖唱的歌手,同时是个狂热的纳粹分子。另一位房客、犹太人格兰妲内克嫌她唱得难听,说不如听猫去叫。这下惹得美尔小姐火冒三丈,发誓要回击这个犹太女人对全体德国妇女的侮辱。《萨莉•鲍尔斯》中,施罗德小姐为结识了女歌星萨莉而沾沾自喜,但她的兴奋劲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战争即将爆发的谣言让银行倒闭了,储户们面临破产的危险;而纳粹记者在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写的文章,又煽动起了德国人的仇法情绪。《吕根岛上》彼得与奥托认识的那位医生毫不掩饰自己对犹太人的厌恶,说“见到真正的北欧日耳曼人就是一种快乐”。在餐馆里与彼得辩论的小青年宣称希特勒并不希望战争,而是维护和平,接着无限神往地说道:”战争可以是美好的,你知道!想一想古代的希腊人吧!” 《诺瓦克一家》里奥托的哥哥、好学勤劳的诺塔也迷上了法西斯主义,一有空就与他的那帮纳粹朋友混在一起,让他的母亲诺瓦克太太忧心忡忡。犹太裁缝很会做生意,诺瓦克太太忍不住对他的妒忌,便说:“希特勒来了就会给犹太人一点颜色看看。那时他的脸皮就不会那么厚了。” 《兰道尔一家》中,“我”应犹太商人伯恩哈德•兰道尔邀请,去他的乡间别墅参加一个晚会,“我”发现参加晚会的人貌似在玩,实际上心不在焉,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客人在悄悄地议论着严肃的政治话题。晚会结束时,人们还不肯离去,默默地等待着。终于,“电话边沉重的谛听的面孔松弛成了微笑。政府安全了,电话告诉我们。几个客人欢呼起来,带了一半的玩笑,但毕竟放下了心”。原来,伯恩哈德他们在守候总统竞选的开票结果,选举的结果关系着德国的命运,尤其是德国犹太人的命运,而在场的伯恩哈德等许多人正是犹太人。难怪兴登堡蝉联总统的结果出来后,伯恩哈德开了句玩笑:“资本主义再一次得救了。”而在《柏林日记》(一九三二年冬——一九三三)中,希特勒已经上台,纳粹更加猖獗。穿褐色制服的冲锋队员抓住一个犹太青年,就用旗杆的金属尖头戳得他满脸是血,半个左眼被戳了出来,而在附近的警察则视而不见。纳粹分子甚至公开袭击了一家宣扬和平主义的出版社,让人想起了德国著名犹太诗人海涅的名言:“谁要是烧了书,谁最后就得烧人。”历史不幸证实了海涅的预言,希特勒从公开烧书到用焚化炉大规模地焚烧犹太人,前后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美国著名学者德鲁克在他的成名之作《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有这样一段话,纳粹主义“将希望化为绝望,以魔幻代替理性,而人们的信仰将会化成恐惧、疯狂、嗜血和暴力”。弥漫在《别了,柏林》中的,正是纳粹和反犹主义带给人们的恐惧、压抑、疯狂和暴力。该书用纪实的手法、简练而生动的叙事,讲述了笼罩在纳粹阴影下的柏林人贫困、灰暗、苦涩乃至病态的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大战爆发前的柏林众生相。施罗德小姐曾经有过小康的生活,家务事都由保姆做,夏天可以去海滨度假,但如今已经沦落到自己打扫家庭卫生、靠出租房屋聊以度日的境地;奥托一家五口人挤在一套小房里,但还要腾出一张床来出租补贴家用,诺瓦克夫人为操持这个贫穷的家庭而心力交瘁,常常大发脾气;萨莉是个从英国来到柏林淘金的女歌手,她三天两头向人炫耀自己新换的情人,事实是男人们只跟萨莉逢场作戏,最终她被一个冒充美国好莱坞电影人的波兰小混混骗走了钱财,让人哭笑不得;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伯恩哈德。他是个成功的犹太商人,为人谦和,深邃多思。他常常对自己的生命和前途生出一种离奇的虚无感,曾对“我”吐露内心的惶惑:“我们那公司,那座从地板到天花板都塞满了我们积累的财富的庞大建筑,除了在我的想象里,还有没有真实的存在?”最后,他死于莫名其妙的“心力衰竭”,公司的所有财产被纳粹没收。小说中有一段“我”和伯恩哈德夜里乘车赶路的描写:“无线电塔楼的微光在黑暗里闪动。漆黑笔直的路向我们扑来,好像扑向毁灭。在有垫褥的车里的伯恩哈德拍着膝头上的狗。它在黑暗里感到不安了。”这段描写极富象征意味,它是笼罩在纳粹阴影下的德国人被黑暗与灭亡的命运一步步吞噬的形象写照。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书名还是改成《我在柏林浪费纸》吧
  •     和电影相比简直索然无味难以卒读……翻译也糟,压根没有魏玛时代的末世狂欢感。白期待那么久。去重看神作Cabaret一百遍。
  •     Adieu,Berlin.
  •     几乎以为是自传了 那些小姐好有趣
  •     柏林二战漫游记
  •     原著里萨莉和纳塔莉亚原来是这种关系233
  •     比想象中的好看许多……伊舍伍德写女性以及女性气质浓厚的男性很有一套,他透露出的那一点点英国人的幽默感让屠杀犹太人这个沉重的话题更加悲伤了……
  •     穿插在时间线里,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
  •     书里没有一句话直接点明同志间的情愫,可是那种微妙的脆弱感,那种疏离和孤独,一读就知道是属于我们的。抛开时代背景,实在难以想象是1939年的小说,可能因为它对人物间化学反应的精微捕捉实在太过现代。去过Nollendorfplatz附近的伊舍伍德柏林故居,百感交集。
  •     想起朴树的那些花儿,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纳粹使得不同种族的人共同存活于战争的阴影下,可犹太人有什么错呢,那时的中国人有什么错呢。
  •     上译想钱想疯了
  •     有点无聊,奈何书封和背后的摘抄段落太妙,我竟然花了几十块大洋买了它
  •     作者把自己比做快门常开的摄像机,就注定了这本书只能由琐碎的日常堆砌而成,不可避免的空洞,无趣。写作水平忽高忽低,四星都给后半本书。刻画人物蛮有意思,通过这些小人物的眼睛,也让我看到了纳粹统治时期,破败的柏林。
  •     很好看
  •     假如我要写小说的话,可能就是这样子的语气吧?
  •     对最后两章触动最深,纳粹上台前夕的柏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排犹政策,“黄衫军”充当政治警察等社会乱象。
  •     伊舍伍德在柏林结识了一个犹太富商,第一次见面对方就邀他深夜会谈,第四次见面就带他去自家豪华别墅半夜诉衷情谈人生,两人既矛盾对立又惺惺相惜,既《故园风雨后》又《盖茨比》,元首上台后富商邀他一起逃亡天朝,他没当回事富商就略过不提,过了几年他听说富商死了,一个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的BE……
  •     巧合之下连着看了两本讲述德国同一时期的自传性集子。前一本深囿于哥庭根小城的学术世界中,后一本则是对柏林形色人群的走马观花。但都可以管窥豹,很有意思。
  •     虽然我对这个译本也不是很满意吧但是isherwood总体感觉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对应上的中文系统。所以推荐有点英文基础的可以去读原文,不是特别困难,那种文字很难翻成中文的所以里面很多本该有幽默的地方在中文里是体会不出的……另外上译能不能请个好校对,到底是彼得还是彼德想清楚了再决定行不行=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