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学的方式》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7-1
ISBN:9787561563604
作者:王敦
页数:298页

《打开文学的方式》的笔记-第149页 - 第二讲 如何走起?——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个解读的手段,并不是目的。就如同一把宝刀本身不是目的,是要握在武士的手里,服务于武士他自身的目的一样。在这个意义上,理论框架、考据、历史研究等等方法,往往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千万不要把文本细读与其他的好东西对立起来。——一个武士可以拥有好几把宝刀。
道理的另一个方面是:不仅是武士选用宝刀,而且宝刀也造就武士。在练习刀法的过程中,学徒才会成长起来,将功力和素养,——领略、内化。同理,文本细读的训练,造就解读者。
在这个意义上,文本细读的功力,或者说刀法的训练,就不仅是工具,而且自有其灵魂。
伟大的武士,是刀与人的合体,一种默契。

《打开文学的方式》的笔记-混乱而个人趣味的笔记 - 混乱而个人趣味的笔记

混乱而个人趣味的笔记,以飨正好点到这儿的豆瓣ers1、“无论哪种理论取向的批评,对所论作品文本本身的细读,其实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有谁在那里整天的甩理论术语,全部需要到字里行间去讨生活的哟”from社科院外文所盛宁3、难怪赋比兴被后世的笺注家注疏时,显得那样深不可测——其实是上古的人(如我七岁儿子)的语言用法,具备“惊心动魄”的直来直去的“诗意”啊。4、夜行火车的车窗:我们外面的那层“封皮”,如我所言,那个将我们与赤裸自然隔开的文化绝缘层——倒像是一节灯火通明的夜行火车的玻璃窗子。在大多数时间里,这个车窗看起来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内心活动——包括我们心中所理解的自然界。作为一面镜子,它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意识:这个世界主要是作为我们人的参照物而存在——世界为我们而设;我们居于其中心,是其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说在镜子里看自己,么么哒。然而有的时候,这面镜子又恢复了它作为窗子的本来面目。透过这扇窗,我们面对的景象不过是那个亘古不变、冷漠的自然界——在它存在的亿万年里我们并不存在;我们从它里面的产生仅仅是一个偶然……我们发现自己被武断地赋予了一个戏剧角色。这个角色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抛入”……所谓文化的光晕……是靠语言和其他方式把我们从自然界隔开。这其中的语言机制也即我所说的“神话”谱系,或用语言表达的人类所有创造之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文学位于中心。此谱系从属于“镜子”而不是窗户。它的用途是在人类社会外面画一个圆,将人类的思考反射人类自身,而不是直视外面的自然界。5、我认为,巫术思维培养了语言思维,将隐喻和借代的修辞或者说表述方式内化到了语言之中,成为符号化表意的核心,乃至经过上千和上万年之后,我们完全意识不到玫瑰和爱情并没有半毛钱关系。6、在修辞结构中,不同事物间的关系和事物的意义,主要通过建构在发现/发明所谓相似性的隐喻手法得以实现的。而对事物意义的赋予,则可以通过建立某事物与别事物的整体/部分之关系的换喻、提喻、借代得以建构。7、关系和意义是在符号的建构中发明出的。个人觉得(这里的规则)是巫术里的相似律和接触律。8、相似律是内核是发现两件事物内在联系,并通过一丝不苟的模仿,作为巫术仪式来表达、召唤。巫术行为者觉得,如果整个仪式过程都不出差错,那么其模仿的对应自然物就会受到感应(如东南亚农民到稻田里做爱)9、文学由两个梦境组成,愿望之梦和焦虑之梦。From弗莱again10、人是悬浮于自身所编制的意义之网络中的动物。我用文化一词,来称呼那些网络。From a who11、书不管在你的手里或者在书架上,它都向你发出强烈的命令:“读我”!你若遵命,就可以说是开始了一番冒险,后面的事情将前途未卜,甚至具有危险性。这就如同别人对你说“我爱你”时回之以“我也爱你”一样。……阅读,如同谈恋爱,绝不是一个被动的行为,而需要精神、情感甚至体力的投入……即使这种尝试没有成功,读者也要尝试着去避免那种习惯性的“批评式”或猜疑式的阅读。From西利斯·米勒12、……天真模式和反煽情(祛魅)模式——是互相抵触的……一个人怎么可以在阅读中同时遵循快和慢两种节奏,如同在舞蹈中同时踩着快与慢两种节拍?13、要点是:我们要把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主观阅读体验和效果,也当作客体即反思对象来对待。14、张力(tension)是一个来自英美新批评的常用术语,就大白话来说,就是混搭,或违和。像这样极具哲理思辨意味的复杂长句(from王小波《革命时代的爱情》)不仅在黄书里,而且在一般的中国小说里都不会出现。15、用空间的叠加方法,来表述历史的变迁。所谓的空间的叠加,就好像是把同一个空间在不同时间发生的情况来拍成一张张照片,然后重叠起来给你看。16、历史词汇“青工”,目测出现于70年代,侥幸逃过“知青”命运的青年,词意包含着不安分、不靠谱。后来知青返城,“顶职”的工人子女也壮大了青工的队伍。17、我感觉英美文学研究和阅读界的底蕴,仍然不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占领了美国大学的欧洲理论。欧洲理论……蛋糕上的奶油。奶油下的干货……仍然离不开文本细读。……在英美基于经验主义式思维的文本细读传统中,所谓“新批评”那种“文本之内”的细读,其实只能算是特定时期的一股势力,反而不具备代表性。18、……而英国人对色彩的惧怕又给到处带来一种举哀服丧的气氛。(下次拿色彩吓唬英国人)19、因为我并不相信,解读的过程,需要参照步骤清单,或者固定的技巧。如果阅读行为如同其他一些行为一样,体现为一种技艺的话,那么这种技艺是基于体验、耐性、灵活性,还有即兴的感受。20、也要先精通多想和充分阐释的本领后,才有可能去思考“过度阐释”是否是一个真的命题。21、From桑塔格“在某些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的行为。它是改写和重估死去的过去的一种手段,是从死的过去的逃脱的一种手段。在另一些文化语境中,它是反动的、荒谬的、懦怯的和僵化的。”22、我们总是要更多的故事,也许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已有的故事从未让我们彻底满意。……每一个故事,每一次重述或变异 ,总会留下某种不确定性,包含某种散漫尚未诉说得彻底完结的结局。23、结构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从语言的微观层面入手,摒弃成见,获得新知。不可读性则是解构的对象。24、其实世界上本来就有两种文学迷,一种的读诗的,一种是读小说的,是不同的思维类型。前者的高端是复杂的完美主义者,后者的高端是复杂的动态主义者。25、纠结和晦涩,说话不直来直去,是可以原谅的——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在向不可读性发起强攻啊。26、为什么米勒爷爷反复强调拟人化修辞或“附身托声”?因为叙事总是关于欲望——比如说占有的欲望(如奥赛罗),探求实情的欲望(福尔摩斯)。欲望归根结底是私人个体的,不管人与人的欲望多么相像仍不可换位——私人欲望使每个个体独一无二。是私人的欲望和好奇心,驱使着讲述和收听。欲望和好奇心,也往往是一回事,无论是占有女人、男人、财富、真理还是心灵。27、也许,年轻的杜甫一直在故作慷慨大方,以示毫无保留。但其口吻和修辞显得居高临下和没有说到点子上。……杜甫是《论语》的信奉者,他说话的腔调总是仿效孔子……把伟大的李白变成接受他溺爱称赏的对象。28、巴赫金……五十多岁参加博士学位答辩,竟然也没有获得通过。29、Double-voiced discourse “在同一时刻为两个说话人服务,同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意图:正在说话的角色的直接意图,和折射出来的作者的意图。”30、诗歌不管多复杂,也应该说是复杂的单语,而不是小说和散文的杂语,因为一首诗在语调和声音上是统一的。31、按照米勒爷爷的说法:虚构—认可机制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活动,囊括了“博弈、角色扮演、白日梦和其他林林总总的表现形式”其中也包括了文学。32、人类个体想去读恋爱小说,体会早恋之前的幼小年龄,甚至在拥有记忆之前,就接受了叙事活动对自身的设定。也许你自己都不相信,我们早年一些最初的鲜活记忆,一些对人格成长的最初奠基,并不是建立在自我的记忆能力上,而是归功于大人反复讲述的结果。(叙事是可以被体验的)33、我们每个人都童心未泯,因为当初我们从童话故事里学到的那些非常有用的东西在我们的思维底层一直陪伴着我们,是潜移默化的真正的老朋友。34、对儿童的思维和情绪承受力来说,故事里面的波折是有限度的,如果里面的矛盾过于复杂,正面意义的降临过于姗姗来迟,那可能会造成儿童的心理崩溃,觉得这世界是一个没有公平正义和希望的世界,“感觉不会再爱了”。35、孩子们自学语言符号所具有的神奇魔力,在字里行间,反复的阅读、收听、观看中,获取一种快乐——体现那种由语言符号赋予世界以意义的不明觉厉的快感。36、海灯法师(晕)认为,历史学家的服务功能和心理治疗师的功能差不多,是负责治愈的治愈师,都是通过重新为病人(精神病+人民群众)整合出靠谱的叙事,让人获得治愈。From海灯大师:是应该让病人将其全部个人历史予以“重新情节化”,要用这种方式改变那些事件对他的意义,以及如此的改变对于组成其生命的所有事件来说,意味着什么。37、不管怎样,发展主义这样一个巨大的叙事套路所带来的意义设定,似乎是现代的法力无边的如来佛,让现代中国至今无法跃出其手掌心,不过在一根根“西方现代性”的话语基石上面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墨迹。…我们中国所有的现代文学史(各种史)都是这样一个在接受西方来的故事的框架的前提下,把自己国家民族命运从该故事框架里面给定的输家角色,给改换为未来阶段的赢家角色。38、布斯:评论当然能涉及人类经验的任何方面,而且它能以无数的方式与主要事件联系起来。39、(朝三暮四)故事的结尾还来了一句: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以智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打开文学的方式》的笔记-第176页 - 第三讲 聚焦于解读叙事


为何念兹在兹总是需要故事、叙事、虚构作品?叙事一方面起到规范、训导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存在物,另一方面在叙事当中潜藏着反思、批判由此介入现实的机会。叙事是复杂的,如果不稍加注意就有可能盲目地被塑造,在无知之幕下洋洋自得于自己寻获的“知识”。

作者诚不我欺!慎之,切切。

《打开文学的方式》的笔记-第26页 - 解读啥

“语言表达的高精尖集大成者是文学。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体系运作的总和,是文化。”

《打开文学的方式》的笔记-第2页

文学专业话语如果与日常语言脱节,拒人于千里之外,是一种失败。

《打开文学的方式》的笔记-第24页 - 第一讲 解读啥?

爱情是什么?是人心里面一种复杂的情感,是无法直接言说的。——若直接言说出来,则成为“我爱你!”、“我太爱你了!”“我爱死你了!”……总之,对于“爱”的各种表态,就算把“爱”字重复一万次,也说不出爱本身为何物,怎样爱,仍然是“爱”这种“人心里面复杂的情感”的表述性“缺席”。“单纯”的陈述性语言,无法表达、描摹复杂的东西如“爱”。“单纯”的语言,可以传达“饿”、“渴”、“吃饭”、“喝水”、“睡觉”这样的讯息,却无法传达“爱”的状态为何物。
怎么办?诗人做到了。——把不可名状的“爱”的“意义”,符号化为外在的玫瑰。18世纪的苏格兰著名诗人,《友谊地久天长》的作者罗伯特•彭斯 (Robert Burns), 在另一首迄今英语世界里无人不晓,并占据了当今无数明信片和网页的诗里说:“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王佐良先生译为“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
你看,“爱人”也好,“爱”也好,就和一种叫“玫瑰”的花草,划上了等号。——“爱情=玫瑰”。
预料你会说:对嘛!诗人发现了真谛——爱情,不就是玫瑰嘛!
但我说“No!”
——玫瑰,一种蔷薇科植物,与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的“爱”这种内在的隐秘情感,之间会有一毛钱的联系么?
——玫瑰,不论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玫瑰,还是“玫瑰玫瑰我爱你”的玫瑰,本身都不曾拥有你所赋予它的“意义”。其脉脉的情意、浓烈的情意,都是人类的“符号化”行为强加给它的。
如果玫瑰懂得人类语言,你跟它说“你代表爱情呀!”它会莫名其妙的:“别烦我!我对爱情丝毫没有兴趣,我如同任何人类以外的生物一样,只是以保存和传播自己的基因为己任,与仙人掌、老玉米、蜜蜂,或者苍蝇,没有任何不同。”
如果玫瑰懂得人类语言,你跟它说:“你在中文叫玫瑰,在英文叫rose,在印地语叫……”它也会莫名其妙的。有莎士比亚的诗句为证:“我们用别的名字称呼玫瑰,它也会芳香如故。”(来自《罗密欧与朱丽叶》)。
但是,从诗人到广告商,到情书写作者,都离不开“玫瑰”两个字及其符号化意指,而且也离不开其他的一些符号化勾连,将星光呀,月夜呀、巧克力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什么的,“强行”与人类心灵内分泌的“爱情”划上等号。
这么说吧。——离开了语言和其他符号体系的符号化运作,我们就无法把爱情这东西,“真切”地表述出来。
没有对玫瑰这样的东西的指涉,就“木有”爱情,或者说就无法让别人感受到,当你想要表达出来的时候。
而玫瑰“这货”,对此一无所知。
你的内心世界的全部表达,往往就需要依靠对玫瑰这样,与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的东西的符号化。
语言,就是这样运转的。语言表达的高精尖集大成者是文学。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体系运作的总和,是文化。

《打开文学的方式》的笔记-第1页

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是有「时限」的,一般来说,青春期最敏感,印象最深,受用终身;错过这个阶段,就永远错过了。完了,青春期全拿来读郭敬明了……

《打开文学的方式》的笔记-第167页

提问:如果文化真的是人类符号表意之网,在高度“文化化”的现代社会,对于满载着“符号”的各式“文本”的解读能力,几乎就等于认识世界的能力。如果更加宽泛地理解“解读”,将其理解为对广义的文化现象的解析,这种解读更多的时候并不仅仅意味着去发现“文本”中符号的“所指”,更是能以“文本”作为支点而撬动某种庞然大物。上课至今,通过上课听讲、课上交流以及浏览豆瓣上的留言与回复,我发觉老师确实是在非常明确地教授解读的方法本身,正如在第二弹“细读”中所言,细读的结果是某种“私人财产”,并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老师在评价学生的解读以及表述自己的解读成果时都显得相当节制与谨慎(很多时候是避免去谈)。我想这为了让大家把注意力更集中于解读的实践过程,而尽量减少任何可能与“参考答案”相关的信息(老师对两段“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视频的细读,以及对《革命时期的爱情》的第一章第一段的细读都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为了“授之以渔”,就要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得鱼忘筌”。在我看来,这是一门不拘于特定结论、不拘于特定理论的方法课,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同时也是直奔目标、相当务实的。然而,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疑惑——第一弹中所介绍的与“符号”相关的话语,似乎是构成了之后知识与实践不断积累的基点。从“符号”的角度建立对文化、文本的理解,是否就不存在缝隙呢?除了从符号的角度来理解,是否还有其他的角度呢?回答:谢谢!在你的“然而”一词出现之前的部分,其实不是提问,是对这课的评判。我觉得你说得很透。下面就回答你“然而”之后的提问。是的,肯定有别的角度,比如“现象学”的角度,“超验”(超越日常经验和逻辑验证的,比如说宗教)的角度、文学人类学的角度等。当然,话又说回来,其实就连精神分析,和一部分的现象学、人类学,也符号化了。对那些其他角度,我本人的了解,更显单薄一些,不足以在课堂上讨论、传授。但,对于你来说,我的疆界,不是你的疆界。欢迎去探索!


 打开文学的方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