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学的方式

出版日期:2017-1
ISBN:9787561563604
作者:王敦
页数:298页

内容概要

王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中国语言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近年研究领域主要为听觉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早期叙事话语,并以作家身份从事面向大众的人文读物写作。
作者在学术研究之外的“文普”(人文普及)作品有《中文系是治愈系》(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文艺作品有歌剧《山林之梦》(作曲王世光,剧本王敦),中央歌剧院出品,作为文化部2012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于2012年8月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

书籍目录

如何“打开”?怎样“解读”?
0.1 “文学名著看不进去,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0.2 学会“打开文学的方式”是一件正经事
0.3 三个系列讲座帮你初步打开文学
第一讲 解读啥?
——符号,或“老天创造了人,人创造了符号”
1.1 符号学之“爱情=玫瑰?”
1.2 课间休息“小甜点”
1.3 “夜行火车的车窗”
1.4 符号修辞与巫术思维
1.5 “文学由两个梦境组成”
第二讲 如何走起?
——文本细读
2.1 “看小说也需要那么投入么?”
2.2 “好的阅读是慢读”
2.3 细读示范:王小波的几个自然段
2.4 课间甜点:例文两篇
2.5 让“你想多了”和“过度阐释”都滚开
2.6 第二讲课后答疑
第三讲 聚焦于解读叙事
——“我们为什么非要故事不可?”
3.1 “我们为什么非要故事不可?”
3.2 “我们为什么对‘同样’的故事要个不停?”
3.3 “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更多的故事?”
3.4 课间甜点:也来说一说解读韵文/诗歌
3.5 叙事就是对“意义”的设定
3.6 那么谁来设定叙事?——语言符号
3.7 课后甜点:从今以后少往“坑”里跳

作者简介

文学名著看不进去,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王敦老师手把手教你对文学剥皮卸骨,让读书的过程重新爽起来!
不在枯燥的理论套话中打转,直击砍瓜切菜般的阅读现场。
这样畅快淋漓、妙趣横生的文学理论入门书,以前可曾有过?
豆瓣阅读★★★★★9.6分作品,全面修订结集出版


 打开文学的方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刚拿到王老师的新书,估计我是成书以来第一批读者吧。看了王老师的这本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这本书将长久以来只能活在西方文艺理论、符号学、精神分析等大部头的理论扒了个清透,以前什么这啊那啊的理论书籍看了不老少,听老学究也讲了不老少,真的不知道学了啥。书分三编,从如何“打开”讲起。这本书看似浅白,但是没有科班背景,读起来还是有些高度的。非常适合我这样的科班白痴阅读,好比练武功,别人开窍比我早。我练到头啥都不行呢,结果这本就是内经心法啊!读了这本书,再碰什么高难的词汇心中大概也有一二了。王老师对弗莱的“封皮”说演化成夜行火车真的震撼到我。我们就像身处夜行火车中,面对着火车雾气蒙蒙的车窗玻璃,这玻璃其实就是我们文化自身,天地无情以万物为刍狗,这车窗外的万物景致本身并无意义,我们是透过文化系统来认识万物,从而赋予万物一种符号系统。而车窗玻璃又在许多时候扮演镜子一般的存在,我觉得这个比喻绝了。夜里火车飞驰,你在车窗玻璃前看见自我影影绰绰。你又透过文化认识了自己。这种解释通透又形象,我自己觉得就是见天地 见自我 见众生啊!人,诗意的栖居。哲人的话其实在这本书里一点都不难理解,而且能真切地把握到哲学的魅力。这本书给我受益良多,粗浅乱写下自己的感想。还有讲一下排版,排版很舒服,对一些术语和概念的解释很及时很到位,而且有中英文做参照,一看就是学者范,但这个学者范是感人的学者范,这本书没有拿腔拿调的你们这些渣渣都听我说的感觉,有的就是平易近人怯魅的叙述,把那些装模作样的话语拉下神坛,解剖给你看,这是一种令人感动又深藏不露的学者关怀。是真正为大年纪学生考虑的善良。这种境界也是作为老师的高境界。王家卫的见天地见自我见众生在王老师身上也有体现哦,有些老师只能见自我,看不到学生的需求,传不了灯。王老师能见众生,传灯大众,实在是造福之事。这个评论有帮助吗?
  •     首先要清楚这本书的受众定位——这是一本什么书?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关于文学的“打开方式”的书,由文学研究专业人士,写给社会上对文学有不同程度的爱好、好奇和钻研的读者。如同书稿原副标题“文学解读讲义”——它是建立在笔者多年来先后在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授课的基础上的。大学里开设通识课的必要性就毋庸赘言了。只不过,一些课堂的尴尬之处就在于——两种极端吧,太水,或者太高深——大概是那些年里我上到了假课,碰上了假老师。结果就是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选课纯粹是为了修学分。说起来,通识课往往才最考验授课功夫呀。同理,通识读本很重要(“牛津通识读本”也算一桩功德了~),也很考验写作者面对一般大众读者的表述能力。作者在此书导言中说——“我尽量努力想去做的是,不论面对专业还是非专业的读者,都不在已有的理论套话里面打转,而是掰开了揉碎了,深入浅出地把解读之事,说得全面且清楚。我认为,文学专业话语如果与日常语言脱节,拒人于千里之外,是一种失败。”此志可嘉。那自然也要接受读者如我的检阅啦。于是作者退散。摆在我眼前的,就是《打开文学的方式》这一文本,等待我去打开/解读它。第一讲从介绍文学文化的“符号”特性入手,好比庖丁解牛的第一步,即认识“所见之牛”——“先在理论思考的层面上认清解读的对象,明白解读行为,是对人类语言符号运作的‘解码’。”(P21)这是从符号学的角度,给文学/文化一个明晰的定位。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说:“人是悬浮于自身所编织的意义之网络中的动物。我用文化一词,来称呼那些网络。”“语言艺术”离不开人类语言。语言,就是我们最基本的符号系统,成为编织“文化符号之网”的“珍珠衫”的大宗。语言表达的高精尖集大成者是文学。“符号/文化→语言符号→文学”,这一思路,其实巧妙回答了(或者说是巧妙地避开正面回答)“文学是什么”这一令人头疼的学科大问题。“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学、文化就是符号产品。人,作为符号动物,从文学、文化活动中,创造并传承、变更意义。”因此,进行文学解读,说白了就是解读“符号”。具体而言即——语言符号所编织出来的各种花样,包括“修辞”,包括“叙事”,包括“风格”,包括在“审美”和“意识形态”(“三观”)上面的,用语言符号所经营的,对“现实”和“想象”的模仿(你可以理解为“模拟”、虚拟,或“表征”)。在第二讲的具体解读演练中,就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通过文本细读,来解读出如上所列的各式花样;第三讲则尤其聚焦于“叙事”。可以注意到,在作者笔下,以“符号”为媒妁,“文学”和“文化”成为了形影相随的一对儿。这大抵也可看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从根本上讲属于同一项事业。想想庖丁这位解牛的高手,若解剖起其他的牲畜,估计也不在话下吧?譬如英国文化研究界的庖丁雷蒙·威廉斯,不也是搞文学研究的一把好手?那么,从文学系里生长出来的文化研究分支,其合法性也就不言自明了吧。燃鹅!现实情况有可能是这样的——庖甲(或庖乙、庖丙)觉得眼前的牛不好解,就跑到隔壁猪圈、羊圈去了……但最终并没有练成功夫烹出佳肴,也就是观光了一圈。如这位豆友@行己所说:最近些年,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发现有天赋读文学的人还是太少了。文学专业内很多人读不出文学的好,就去搞历史,搞社会学,搞政治,搞经济学,以为说几句这些学科的话就是有见识,殊不知是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去体会和表达文学的力量,最后搞得整个专业缺乏自信。深以为憾。深以为然!……所以关键全在于解牛的手法了。读文学理论、做文化研究,固然是要广涉诸如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但目的何在?不正是为了帮助自己更有效地去“解码”么?这些话,也算是反躬自省吧。所以“打开文学”才是一件正经事呀。那么,“打开文学”该“如何走起”呢?第二讲就进行了文本细读的具体演练,包括理论文本和文学文本。但此书中的“理论文本”,更为准确地说,应是“批评文本”居多。读罢全书便可明显看出,作者援引最多的是两位文学批评大师——诺斯罗普·弗莱和希利斯·米勒。作者说,可以把他看作是“对理论话语时常保持警惕性的理论研究中人”。我很喜欢这段关于理论学习的说法和态度——对理论的学习,当然是一种艰苦的有价值的学习。其中的艰苦,不是理论“理解”的艰苦,而是理论“习得”的艰苦。“习得”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即在解读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理论倾向,发现自己在操作哪种理论话语时比较得心应手。也就是说,获取个人版本的理论“私有财产”。而要让理论真正活起来,最有效的操作方式就是批评。一个好的批评文本,既见丰富的文本经验,又见深厚的理论素养。这也是为何在这本以文普为志的书中,作者精心选取了好几个批评文本,或者以批注形式逐段进行阐释,或者作为例文直接呈现。譬如米勒的“How to Read Literature”“Narrative”(就一个文学批评术语展开成一篇长文章——当然,被作者掐去了比较理论化的开头,节选后面比较通俗易懂的部分),罗伯特·奥尔特的《在阅读中体会狄更斯的风格》,又如作者亲自操刀的《再利用与再创造——细读晚清小说<新石头记>的第一回》。这种写作思路背后,也是作者作为文艺理论教师的良苦用心吧——理论入门与学习是讲究方法策略的。在步入那不胜寒的理论高处之前(但困于广寒宫内终究是悲哀的),还是得尽情享受人间烟火哇。应该通过技术型理论(批评是一门技术活儿~)的学习,慢慢向思辨型理论进阶。不是让艰深晦涩的理论话语逼得自己乖乖就范甚至缴械投降,而是要让各种文本/日常经验推动自己去接触并研究各种理论资源。这是一种英美经验主义的范儿,也是一种讲求科学靠谱的态度。(好奇“文艺理论教研室”的老师们自己是如何评价本专业学生特质的?真的是理性主义思辨型的学生居多吗?)说到“英美经验主义范儿”,作者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个体发生学”的兴趣与重视,也是一大亮点。作者除了援引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自身幼年“宝宝车”记忆的叙述,还每每在阐述理论话语之时穿插个人童年的生活/阅读经验,并且不吝贡献了家中小孩成长过程中的趣味经验。也算是努力为读者“减负”及“增趣”了——哪怕文学经验再匮乏,还有各种日常生活经验可以去挖掘哇,这里边也充满了值得“解码”的文化符号。作者说自己是“伺候”读者去解读、打开,可算“伺候”到家了。(“一个感觉,不一定对”~如今的写作者普遍以让读者烧脑为乐,端着“伺候”态度的大概不多了吧。而追求“烧脑”是为了什么,这蛮重要~)就以第一讲为例吧。第一节讲解文学符号性问题(开篇作为引入是很重要的~),首先是从“爱情和玫瑰”的关系讲起,后及时抛出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关于“能指”和“所指”的描述(引用得挺简洁,并不复杂),接着一一讲解人头、玫瑰和钻石这三个能指是如何指向爱情的意义的。然后,不忘对人的符号行为和动物的信号收发进行区别(以人类婴儿作为二者的中间形态),再进一步解释符号的意象性能指无法穷尽所指意义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解构很德里达的问题呀,但不出现他的名讳,也可以简洁地解释清楚)。第二节就转入课间休息“小甜点”了~这很及时,在第一节讲解完语言符号之后,呈上的是三篇源于日常文化体验的漫笔,如同“玫瑰”,“苹果”“桃儿”也是值得解读、大可解读的文化符号。这份“甜点”是很适时的(经验)能量补充,在愉悦的品尝中自我消化。第三节就集中马力讲解文学文化了。其实这块内容在第一节中已经有所涵盖了,但第一节所讲主要是范围更大的(语言)符号问题,因此,这一节就回归到位于其中心的文学文化问题。怎么展开讲呢?作者很机智地搬出了弗莱的一段很精彩的文字——围绕着“夜行火车的车窗”这一意象,其中有关文学符号活动的寓意,就通过这么一个日常而生动的意象,得到了阐释。第四节要挑战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是补充回答为什么会有“爱情=玫瑰”,也是在试图解释“发生学”意义上的符号发生、启动机制。这一节里,作者诚惶诚恐,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压力山大”,而他毕竟给出了解答思路:用巫术思维的发生,来解释符号化表意的发生。作者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精神分析学、修辞学,如弗雷泽、弗洛伊德、利科等,但在具体阐释中,并没有直接用这些理论家的话语,而是结合人类日常生活经验、经典文学文本经验;在“群体发生学”的角度之外,又另辟“个体发生学”的角度,也就是作者自己儿子的符号化进程的一些日常啦。第五节,还是以出自弗莱的一段文字入手——“文学由两个梦境组成”。这是从作者和读者两个基本范畴(涉及私人/公共),来谈论文学与梦的关系,于是搭上了经典的精神分析话语。同时也引出对于符号性问题的小结:1.符号是公共性的;2.符号化造就的“意义”,在根本上是对欲望的“潜在意识”的指涉,也创造了欲望;3.私人通过公共符号表述私人的欲望,获得群体性公共性的沟通。——文学文化正是这样运作的。这第一讲里头就已经涵盖了不少文艺理论的话题,而且都是大话题,对于已经踏入理论门槛的人来说,或许这些看似较浅的内容只是点到为止,无法满足自己的胃口。(当然,这部分是作为后面两讲的重要理论铺垫,缺不得。)但对于一个“理论研究中人”而言,如此清晰地向“圈外人”解释一遍这些理论话语,绝非易事。其中的要害,也正是这本书的“符号性”之所在——作者不也是在用语言符号编织出各种花样么?包括修辞,包括风格。(至于你买不买账,就纯属个人体验了~)可怕的是,这位70后作者,已经在流行语汇的尽情挥洒上展示了其“习得”能力,试图逾越与90后之间的文化符码鸿沟……当然,偶有使用偏差,也能形成一定的错置效果,产生笑点,或戳中萌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大开眼界,文学作品居然可以如此品读。怪不得说好书要多读,随着阅历的增长,每读一遍就可以读出一层新的意思。牢记,文学解读没有“过度解读”这回事,哪怕读出了不是作者想表达的意图,也是属于自己的宝贵资产。
  •     虽然底子是“文学理论”,但说得都是人话。人话就是想明白了说出来的话,亲切朴实又有日常而来的识见。作者在美国受教育,他的写作也体现了close reading和文化批评的方法训练,对昏头昏脑的我来说真是一本简单实用的好布克。
  •     鸡肋图书,有点内容,但是不够丰富,读着总有本可以更精炼一点的感觉
  •     超级棒的书!
  •     写很爽的感觉呀。
  •     作为文学理论的导论书,作者介绍了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大家的理论,并且有着生动而深入地分析,加上无处不在的实践篇章,让人读起来非常过瘾。
  •     本带着领会新知的心去拜读,逐步发现大多是废话还是听不懂的狗屁理论,作者原说让每一位读者都能领会,真是。。。说这本书好的,都读过么,还是托?
  •     王老师为了让我们普通人看懂也是很拼了。
  •     非常好的一本书,深入浅出
  •     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就会少装些狐假虎威的大尾巴狼了吧
  •     冲王老师来的!
  •     很棒
  •     虽然说是针对普罗大众,但是行文未免也太过琐碎和口语。
  •     这是17年读过最垃圾的书!唯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气愤!这是博士写出来的玩意儿?全篇废话!狗屁不通!花多少钱刷出来这么高得分来欺骗豆瓣读者?
  •     前半部分挺不错的,在去上课的路上看的,一下子着了迷,连课都不想上了。比较通俗易懂,举例很有趣。中间偏后的部分没有前面写的好。关于鲁迅作品的视角分析已是烂俗了,换些新鲜的例证更好些。
  •     受益良多
  •     哈哈哈虽然跟王老师有一些不一样的观点,但是这本书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可以看到一些平常被忽略了的或者是从来都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就是可惜本吃土少女书觉得这本书有点小贵。)
  •     精彩!
  •     说话说出了误会,也是有点不好意思……
  •     真的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而且书的包装很奇葩
  •     深入浅出,解毒之!
  •     挺不错的
  •     太理论了
  •     包装非常好看,内容有趣、适合文学功底不同的人群阅读
  •     这本书豆瓣评分这么高
  •     有启发
  •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过于啰嗦,而最重要讲技的第二部分又太少。
  •     很棒,哲学和文学,思想深度,老师超级好。作者经历丰富。
  •     评分虚虚虚虚虚高,吊胃口,多引用,作者本身的意见也不过是旧酒新瓶,讲真他学生那篇文章倒还比他写的有点意思。
  •     入门。
  •     三…三星半?因为把幽默部分都跳过了…
  •     引文很有价值。 中文专业学生建议别买。。。
  •     从订阅豆瓣专栏开始读,文本细读方法的指导。适合文学爱好者的可上手的理论指南。很鼓励阅读者有自己的见解,无谓对错。
  •     解毒
  •     如何阅读文学名著,为什么要读文学名著~一个读书人一辈子读过的书数不胜数,但留下的似乎只有那些公认的名著~
  •     作为一本书来说,实在是水到家了!
  •     很久没有看到那么循循善诱的文字了 专栏一直读下来的 感谢作者
  •     “我在进行文本细读示范的时候,爱用‘我’字。……‘我’的权威性比较弱,但比较实在。相反,课本里常见的‘我们’,是一种话语压迫的用法——作为读者和学生的‘你’,如果不和‘我们’保持一致,就必然是异类了。”……怎么这么贴心捏。
  •     关于文学的不错解读!
  •     前戏太长,越看越没有耐性,至于兴趣全无,更绝望的是,读到最后,发现没有高潮。带着“如何打开文学”的问题读这本书,是绝望的,这本书讲的是正确打开文学这件事的重要性,正说反说重复说,唯独不告诉你“如何打开”。第二讲的文本细读,也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没有像前一章具体展开来告诉你怎么文本细读,而是引用了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的几段话便将文本细读的方法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提供的细读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示范,用作者自己的话,也仅仅是他的“私人财产”的展示,而不是通过细读示范来告诉读者如何去细读,只是“晒”来,表明自己有细读功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深知这个道理,但读了大半的书以后我依然不知道渔在哪里,而只是在过程中得到自己并不需要的几条小鱼而已,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很失望。… …
  •     太好看了,文学就是需要这样解读
  •     专业且深入浅出
  •     槽点太多,不知从何吐起。说一点吧:空话不代表幽默,如果急于表达自我,可以写随想录,真的不必那么见缝插针般的写一些所谓的“独语体”。 嗯…因为这本书了解了作者近年的研究领域,希望作者如果出续集,可以用听觉,声音的角度进行文本细读。当然希望行文时能够少一些油嘴滑舌的套路。
  •     新知翻来不觉深,旧识读来不觉浅。
  •     真诚推荐,值得一看!作者幽默风趣,笑谈之中颇见功力
  •     献给非专业读者的优秀科普读物。
  •     虚话太多
  •     太拖沓,太细碎,没条理,没逻辑。作为干货文竟然和“单刀直入、简洁明了、直切要害”完全沾不上边,说书先生似地鬼话连篇,云里来雾里去,然而就是不告诉你打开方式是啥,难道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此种行径,既坑骗了出版方的稿费,又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作者就该拉出去枪毙五分钟以儆效尤。
  •     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是对文化符号的【编码】和【解码】。作家通过遣词造句引导读者,是“请君入瓮”,而评论家则可以告诉你这瓮如何做得,葫芦里可能卖的是什么药,防止被作家“忽悠”。强推给想要获得深度思考乐趣的人,掌握细读文本的方法,从此眼光变得很毒很毒……
  •     不需要太多的说教式的指引,文学就应该用这种平淡亲切的方式来打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