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森林》书评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100104688
作者:[美]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页数:332页

唤醒我的自然属性

我觉得比《人与自然》好看多了,也许纪律片和书不能比较吧。干嘛要比较呢,呵呵。只是第一次接触这一类书籍,应该叫做自然随笔吧。“从一花一木看世界”很早前就知道,但是怎么看,怎么思考,却从来都没有过。因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做的笔记,所以,非常的真实,亲切,新鲜。书中许多关于反思人类各个方面的语句。从作者笔下传递给我,犹如自己也被重新洗礼一番。不禁感叹,人类真是太忙了,却忽视许多思考。即使,读书人一直在读书,但还是不够自由。又由于自己去年底,也开始养一些小植物,所以自然与我的距离似乎又更近了一步。这种亲近,也许不能对以后形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我的心已经被更深层的净化了。真的挺向往作者那种在自然中真真切切生活一年的体验,收获的一定比写下的更多。如果说有什么收获的话,我想大概是,更愿意用一种自然属性较多,社会属性较少的身份对待这个世界吧。

看不见的森林此刻让我看见、闻见和听见

刚刚合卷便忍不住来写下读后感。觉得这着实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尤其是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中国都市丛林之中,一方面对大自然中的生命变得麻木不仁,同时却又对其心生向往。带着这种矛盾心理阅读此书的我还是收获颇丰的。作者在介绍森林中的生物物种以及其习性时文笔清晰自然又带着优雅,许多森林的细节描写都被作者罩上了一层诗意般的光晕。很少见一本以普及森林生物学知识的书如文学般优美和有趣。作者对每一个选题都进行了严谨的科学考证并用通俗易懂又不失精准的语句进行阐述,有时作者还会由此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仿佛带领着读者与其一起探讨和思考,从中不乏一些哲思闪现。通过阅读此书,我了解了树在风中如何抵御其带来的压力;蜜蜂与花的关系;蚊子吸血的原理和由此与人类及鸟类产生的一连串的关系和联系;生育期雌鸟如何补充所需钙质:蝉和蝈蝈的发声原理......有趣的生物世界此时尽在眼前展开,等待着我们与作者一起去探索,绝对是有趣而丰盈的探索体验。

一本书治愈大自然的脸盲症[语音版]

大约两年前,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一个培训,期间公司组织参观皇家山公园,那一次参观完全颠覆了我对“逛公园”三个字的认识,皇家山可以算作蒙特里尔的中央公园和北京的景山公园差不多,虽然不是一个茂密的森林公园, 但依然保留的完整的原始生态,当时的导游是一个博物学家,他就像一个精通外语的翻译,大自然一切微妙的表达都被他准确翻译出来。当时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这种导游服务,后来才发现原来叫自然博物学旅游。最近发现一本非常好的在自然博物学书,简直就是一本大自然的使用说明书,陪小朋友逛公园的必备技能,强烈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以下。我从今天开始把这本书读给小西瓜听。《看不见的森林》10月29日 面容《看不见的森林》11月5日 光线《看不见的森林》11月15日 纹腹鹰《看不见的森林》11月21日 嫩枝《看不见的森林》12月3日 落叶堆《看不见的森林》12月6日 地下动物世界《看不见的森林》12月26日 树梢

一米见方的悟道

一米见方的悟道文/小暴萍《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是美国南方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所著的一本科普读物,带领读者开启一场奇妙的博物之旅。译者熊姣是哲学博士,把书中的思想传递得生动、有趣。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基于作者在“坛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坛城”是南方大学老龄树林中的一块一米见方的土地,估计教授的闲暇时光就在那里度过。我特别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就是朋友推荐此书时所说的“一平方米”,一米见方的地方,也能写出一本书的故事,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而这本书居然斩获了2013年美国国家学院最佳图书奖,还入围当年的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品)。在“地坛”这个常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小角落里,每周都发生着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地衣覆盖了石头,繁缕引来了蜜蜂,糖枫舒展开枝叶,萤火虫发出点点荧光,毛虫扫荡林中树叶,纹腹鹰滑进朦胧的树丛……蚂蚁如何搬动果实,松鼠如何嬉戏打闹,蚊子怎样吸食血液,书中皆有细致传神的描绘。因此,这本书飘着一种小清新的气息。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当代社会,在当代文化与自然界日益疏远的今日,会这样悠闲地去探索自然、如此好奇地详细记录的人,实属罕见。作者通过一年观察的记录,把大自然的植物、动物、气候等信息带到读者的面前。基于此,而不仅仅于此。看到地衣覆盖石头,就要思考地衣的本质——真菌和藻类、细菌的共生关系,其演化的牺牲和意义。看到蜜蜂游戏繁缕,就要分析开花植物的双重受精这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看到糖枫开始繁茂,就要思考植物的输水系统,以及这个“水泵”的构造和原理。我们只能看到点点荧光,作者却要说出它背后的原理和阴谋。我们不认识各种毛虫,作者却看到了它的不同种类,以及各自演化而来的外表,和为了躲避天敌所采取的行为。我们也许不认识纹腹鹰,作者却知道它留着北方越冬对坛城的生态会造成什么影响。这就是博物学家的博物情怀!书中还涉及了隐性生殖、雌雄同体和多种交配型的概念,因为这些专业的讲述,对外行人来说,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是鲜嫩的蔬菜,而是有嚼劲的牛排,绝对能让读者嚼得有滋有味。读这样一本滋养的书,读者变成了反刍动物,第一遍的囫囵吞枣之后,可能并不能消化,还需要重新吐出来细细咀嚼,品尝其中滋味。多读几遍,愈见深意。“坛城”一词来源于佛教,由于对东方哲学的热爱,作者笃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相信通过这里发生的事情,就能洞悉整个世界的奥妙。 站在独特的视角上,我们会发现:原来,植物也有越冬策略,也会抢夺地盘,还会防御昆虫进攻。原来,植物不仅仅为动物提供了食材,也从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中汲取了营养。小型动物取食植物,大型动物猎食小型动物,但是到了最后,所有动物都会死亡,沦为泥土中的灰烬,最后矿物质被真菌所挖掘,通过交换又回到了植物之中。原来,自然就是一潭清水,水面的任何一个涟漪都会波及水中所有的生物。在一米见方的“坛城”,其实足以观自然,足以察其理,足以悟其道,这就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第一阅读自然主义类的书籍,没想到一个听起来非常具有科普味道的作品,读起来竟然如此妙趣横生,酣畅淋漓。读完这本书,至少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什么叫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首先的感触是,森林的世界有那么多暗流涌动。春夏交替,四季更迭,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微小到树皮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肆虐地用自己的方式精彩地活着。他们活的精致而高贵,巧妙地接受和利用阳光和风,认真地面对霜降雪落。顺势而为,聪明之至。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无限小的事务中包含整个宇宙。我们在繁杂的生活中寻求诗意的栖居,但是在一平方米见方的世界里,包含着整个植物群落的历史和现实,植物和小动物哲学般的存在、智慧的隐忍都是我们的教科书。读书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强烈的心疼的感觉。走过校园,看到草坪整齐划一的美,看到修剪成各种形状的树木,和用拙劣的审美摆放的花草,为了盖新楼而被拦腰折断的大树,觉得好可惜,它们成千上万年的传承下来精致的世界观在一个机器按钮的操纵下竟轰然倒塌。即顽强又脆弱。

从分子到森林 ——自然笔记也华丽

“自然笔记”是一种新生的自然教育方式,也是古老的博物学传统的延续。近几年来,在国内也蔚然成风,以“自然笔记”为主题的图书已经有数十种之多,在我们这个城市化疯狂发展的时代,让孩子和童心未泯的成年人能够借助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重新体验大自然的魅力。美国南方大学生物学主任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教授《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一书,是这类“自然笔记”的“高阶版”,让我们能够窥见生态科学家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东方的格物致知翻开序言,我们就遇到东西方两种面对自然的态度。一个是喇嘛的坛城,即费时多日用彩色沙子绘制成的繁复华丽的莲花宫殿,完成之后又毫不犹豫地扫掉冲走;坛城象征着佛教对人生及世界的感悟。另一个是用铁环划定的一平方米左右的绿地,生态学实验课的学生要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数据采集,发现一片生机盎然的世界,样方数据采集是生物学学生的常规课程。作者的观察对象,也是这样一片绿地,它位于美国田纳西州东南部一片森林的陡坡上,周围有约20种树木,树下是低矮的植被、真菌和小动物。作者也把他这个样方称为“坛城”,以对应喇嘛用彩沙绘制的那个世界。作者接受的挑战是,“我们能否通过凝视叶子、岩石和水珠打开的一扇小窗口,窥见整个森林”。这种对比令人遐思,也非常有趣。但作者可能没有想过,两个“坛城”有类似之处,也有巨大的差异。有意思的是,在这之前,也有一位年轻的东方学者试图通过“凝视”来认识世界,这就是明代儒学大家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故事。“格物致知”在清末民初被用来翻译自然科学,这四个字在虽然在最早的儒家经典中就出现了,而且是儒家修养的基础(《大学》“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历代名家都没有详细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南宋的朱熹认为它的意思是“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因此需要“格物穷理”,从每个事物和现象悟出“天下至理”。年轻的王阳明自幼学习朱熹的著作,于是想实践一下朱子的教训。在他的院子里有一丛茂密的竹子,于是他坐下来“格”竹子。年轻的王阳明既没有在意竹子的形态分类,也没有注意竹子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他只是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格”,如同僧人“苦修”。一连“格”了七天七夜,道理没有“格”出来,反而大病一场,王阳明对朱子的教训开始怀疑起来,认为“穷尽物理”是没有必要的,“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主张“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放弃“格物致知”的王阳明,最终发展出了儒学史上又一高峰“心学”,成为儒家新的一代宗师。王阳明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学者,他们关注焦点始终是如何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而不是自然界的规律本身。同样,喇嘛的坛城无论多么华丽,人们从中悟到的各种道理,却并不来自坛城本身,而是自身对人生的感悟。或许这就是东方传统,自然界是“无常”的,拯救人生,或者拯救社会的功业才是宗教信仰者和士大夫们关注的对象。西方的博物学传统反观欧洲的学术传统则不然,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自然哲学家们就强调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在他的《动物志》对110种动物身体内各部分的结构进行了精确描述,观察记录了多种动物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过程,亲自解剖过至少49种动物,包括一头大象。他还正确地指出小狗鲨(一种软骨鱼类)尽管是鱼,却是胎生的,鲸类动物尽管生活在水中,却是哺乳动物。亚里士多德以其非凡的观察能力赢得了现代生物学家的钦佩。实际上,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生物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古罗马政治家、博物学家老普林尼(23年-79年)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搜罗资料撰写了多达三十七卷的《自然史》,总结了当时关于天文、地理、动植物、药物、冶金、矿石等知识,成为中世纪人们获得科学信息的主要来源。老普林尼最终在考察维苏威火山爆发时殉难。与博物学在中国较低的地位不同,博物学在欧洲传统中一直是一种“高大上”的学问,它包括当今意义上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许多内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更是博物学者辈出,博物学累积的知识成为近代科学的奠基石之一,催生了新的自然研究学科。比如生物物种命名法的提出者林奈、古生物学的建立者居维叶、昆虫学家法布尔,都是从博物学“出身”的;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也是作为博物学者登上“小猎犬号”军舰的。现代博物学以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为基础,重新强调对自然界中的个体、群体及生境进行生态学观察。与诸多划分越来越细的现代学科相比,它更强调综合性;与传统博物学相比,它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加深了我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哈斯凯尔教授这本《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让我们了解了每一朵花,每一只虫子,都大自然进化出来与环境相适应的绝妙精灵。两只昆虫的奋斗史对自然的观察当然人类甚至每一种动物的本能,因为我们都是自然的造物,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神农尝百草之类的古老传说正是先民们探索自然的历史记录。在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中对一切动植物强调“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如今已经广受非议。要以自然笔记这种“爱的教育”“科学的教育”取代“吃的教育”,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自然,也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认识自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如果仅仅是盲目地热爱大自然,很容易像时下一些人打着环保的旗号,把陆生龟“放生”到海里,把作为宠物的入侵物种巴西龟放归池塘造成本地青蛙蟾蜍的灭绝,甚至还有人在风景区放生毒蛇;这都是缺少必要的生物学知识造成的悲剧。古人凭借自身狭隘的经验解读大自然,更是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古人见到土蜂把螟蛉带回窝里去,以为土蜂把螟蛉当作干儿子干女儿来养,于是称养子为“螟蛉之子”。其实土蜂的目的是把卵产在被刺昏的螟蛉身上,螟蛉只是土蜂孩子孵出之后的食物!哈斯凯尔教授4月14日在他的观察地点遇到了一只飞蛾,“一只飞蛾在我皮肤上移动着黄褐色的脚,用成千上万个化学探测器品尝我的气味。”飞蛾的喙从头部伸出来,用喙尖四处拍打,教授的皮肤感觉到了凉湿。飞蛾后来就把喙尖伸进了教授指纹缝了,吸取汗液。教授一直观看了半小时,而且即使用铅笔尖戳它,它都不肯动一动身子。是这只飞蛾特别“亲民”吗?还是教授和环境“融为了一体”?都不是。这只雄性飞蛾正处在求偶期,它要送给雌性飞蛾的礼物不是钻石,而是一团精子和一包美食,这美食需要用到大量的钠元素。植物树叶中缺乏钠元素,飞蛾要想获取盐,就得去找出汗的动物。所以教授才获得了这只飞蛾的“青睐”。这些钠元素最终会用在卵身上,这是来自父母的宝贵馈赠。有意思的是,树叶中缺少钠,却含有大量的钾;而我们身体的汗液和血液中钠很丰富,钾比较少。而在讲究经济的自然界里,飞蛾对我们随汗排出来的钾元素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它边吸汗边把吸入的钾元素从粪便里排了出去!6月2日,教授又遇到了一只蜱虫。这种虫子近年来屡屡成了中国的新闻热点,有一些人因受蜱虫叮咬而去世。与欣然和雄性飞蛾亲密接触不同,教授犹豫了,没有接受蜱虫的热情。因为蜱虫可能携带着多种肮脏的病原体,而且人体免疫系统对蜱虫叮咬会产生激烈反应,轻则浑身痒痛,重则可能导致死亡。教授告诉我们,蜱虫的危险在于,当它在你身上四处爬行,寻找吸血之处时,你极有可能一点儿感觉都没有!蜱虫会用口器划开皮肤,然后把一根带着倒刺的管子插进去吸取血液。蜱虫需要的血液量很大,可能是体重的100倍!因为它们是雌性,吸血是为了后代准备营养。它一吸可能就是几天,所以要分泌黏合剂把自己牢牢地固定在皮肤上,你用火烧它,它都不会掉下来。雌性蜱虫边吸血,边分泌荷尔蒙召唤雄性伴侣,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一只雌性蜱虫会用吸取的血液供养成千上万只卵。教授还告诉我们,人类与蜱虫之间的战争,可能从灵长类诞生就开始了,也可能更早。古老的猿猴们在休息时相互抓挠,梳理和清洁毛发,这时候我们的祖先们可能就在对付可恶的蜱虫。哈斯凯尔教授对这两只或“可爱”或“可恶”的昆虫的描写,既旁征博引了各方面资料,描绘了它们的生活史,又以学者的严谨没有进行过多的联想,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博物学的旨趣。自然样方vs佛教坛城,不一样的数量级哈斯凯尔教授对这片林间坡地观察了一年,从小型植被的春花夏叶,到生活在此的真菌、昆虫,以及偶然路过的鹿、松鼠、秃鹫等,为我们描绘一幅林间四季。教授作为卓有成就的生物系教授,他渊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让这本描绘1平方米自然样方的著作,成了一份小型的生态学百科全书。除了生物学本身(包括形态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还涉及到了进化论研究、生态研究、环境保护的诸多课题,而每一天的记录,都是数百年来关于大自然知识积累的厚积薄发!自然样方可观察内容之丰富,来自于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进行的,数十亿年来生命进化出丰富多彩的各类生物,充分地循环利用一切宝贵的资源,维系生存,也增强了后代的竞争力。在如今这个分子生物学时代,重新审视本书开头提到的坛城,我们会发现它与自然样方之间蕴含的信息量存在重大差距。坛城是以沙粒为基础进行绘制,一颗沙粒,质量以万分之一克计算,也至少含有10的20次方个原子。我们的眼睛观察坛城,看不到比沙粒更小的单元。而哈斯凯尔教授观察的自然样方,变化发生在原子层次,而且还与外界有空气水土、风雨阳光、飞禽走兽的交流,这其中的多样性差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不禁想起有些朋友喜欢引用“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来证明佛祖的智慧,甚至宣称佛祖发现了微生物。然而佛祖“格物致知”的水平跟王阳明差不多,既没有解释为什么是八万四千这个数字,为什么会存在微生物(或“虫”),也没有指出这些“虫”对人和自然的影响。这句话想必只是一种比喻或哲思,而不是对事实的描述。人生哲思,在许多宗教、道德说教里都有,而且其本质大同小异。但要解释这个自然界的真相,则必须借助现代科学和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博物学。这也许就是哈斯凯尔教授通过这本书给我们的最好哲思。像个博物学家一样,好好热爱我们的大自然吧!

去植物园拾荒才是正经事

『我对这片树林还不算熟悉,它在植物园的最北面,先翻过一座山,再跟着一条野路走几公里,之后路就消失了,像一个人不打招呼就离开,我还记得第一次走到那里时的无所适从,但我并没有原路返回,有些人会这样,他们走路,也许怀着某种期待,但是期待落空的时候,却依然决定要前行,我想,即使是一丛野花,或是一棵老树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找到这片树林,它是一份礼物,鲜有访客,四面连山,怀抱之中出现的一小片开阔林地,因归属植物园管辖,就杜绝了其他的砍伐开发,得以保存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春夏时节,这里灌木与乔木共生,入冬之后,就只剩下那些挺拔的大树得以存活,现在是12月,并非真正的严寒,但林子里已经听不到鸟叫,夏天我曾见过的山鼠与野兔也不见踪影,我原本是去捡拾枯枝,却无意撞见好几棵几乎红透的五角枫,于是花掉了更多的时间去收集枫叶,差点忘记自己为何而来,冬天的林地铺满了厚厚的落叶与腐木,荒落的景象带来一种十分真切的丢失感,似乎只是上帝将我搁置于此,却并不告知为何这样。枯枝的问题在于,我很难分辨出它们是否还有复活的可能性,植物总是被人类低估,与此同时,我要尽量小心避开那些在它们底下避寒的爬虫们,或是长在它们已经腐烂的躯干之上的颜色奇特,形状古怪的各种菌类,当然,我最大的心愿还是不要打扰到任何一条冬眠的蛇,这就意味着花去更多的时间。我不知道自己在林地里待了多久,她坐在远处的一块石头上毫无目的的看书,低沉的风声一直在持续,每一步踩出去都有落叶破碎的声音,此刻的土地十分柔软,即使它并不总是诚实与善良,我仍渴望在这里待久一点,即使会显得无所事事,大多数的人渴望扩张,却很少将自己收窄,有的时间急切的过去了,有的时间缓慢的过去,而时间从不落空。(2015/12/06)』======================枯枝的正确打开方式1)瓶插材料:羊毛毡,木工白胶TIPS:羊毛毡戳成直径约2-3mm的小球,以白胶固定即可2)麋鹿材料:手锯,细麻绳,美工刀,木工白胶,颜料TIPS:树枝连接处需要先用美工刀刻出凹槽;将麻绳嵌入固定;相接后薄涂一层白胶粘住绳结;晾干上色3)小杂货材料:手锯,美工刀,颜料不捡漏的植物学家不是好裁缝。原创图文,请勿转载。

道就是树木主义——《看不见的森林》书评

道,由老子首先提出,用以说明宇宙的规律和终极真理等。树木,自然中最广泛存在的元素,它们通过自己的生命运作方式,诠释着“道”的含义。《看不见的森林》作者哈斯凯尔教授,选择走到草木葳蕤之处,从生命的最基层开始,逐步揭开自然最深处的生存之道。作者首先观察了藻类的叶绿体——“这些深绿色的叶绿体,是一亿五千万年前入驻藻类细胞内部的细菌们的后裔。细菌房客放弃了它们厚实的外皮,它们的性能力,还有它们的独立地位”,这一切的牺牲,只是为了和同伴更好地融合,更好地建立平衡的伙伴关系,更好地为植物提供能量。植物内部对自然的“妥协”,同样还体现在输水系统中。树木必须打开叶片的呼吸孔与空气接触,让二氧化碳在细胞内部转化成糖,为植物提供能量。然而这也加速了水分的蒸发。相比其他拥有粗大输水管道的植物,枫树的木质部充满小管道,因此即使形成栓塞,也只是发生在局部,不会影响到大部分管道的输水。通过改造自身,顺应了自然规则,扭转了不利局面,最终成就枫树的枝繁叶茂。我们总会看到植物形态各异的样子,这是它们为了和自然和平共处的结果。树木的形态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阳光的能量,可这也为它的一大天敌——风提供了可乘之机,但是放眼全世界,再强的风也只能影响树木的形态,却对树木的生存没有多少威胁。对此作者如此描述:“在和煦的微风中,树叶向后仰倒,随风摇摆。当风力加强时,树叶改换举止,吸收了风的部分威势,借助风力卷叠起来,形成一种防御的姿态。” 树叶随风摆动,看似是被肆虐的风任意欺凌,其实正好是和道家哲学的呼应: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以柔克刚,才是大道。看过美国梦工厂动画片《功夫熊猫》的观众都会记得这么一个镜头:熊猫阿宝用手接过一滴水,顺势在手中过了一个来回,把水滴完好无损地推向另一个方向。这是中国太极拳里的经典动作,也是其最高境界。“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一片羽毛碰到他的身体,都能被他自然的弹出去。这是顺势而为的形象化表达。而在动画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就是:one often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熊猫阿宝也是靠对功夫中顺势而为的悟性,才成为武林高手,战胜了大龙,拯救了山谷。顺势而为,功夫的最高法则,也是中国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来自古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敬畏。顺势而为,如水推舟,事半功倍;逆势为之,则逆水行舟,功败垂成。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够海纳百川,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才成为百谷之王。当我们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在讨论什么?是环境保护。环保的根本是什么,不是资金和技术,而是顺应自然。自工业文明诞生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在惊人增长。那指责人类是罪魁祸首的证据在哪里?证据就在于自然之中。国家地理频道2014年推出的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中,有这么一段内容:科学家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川下,取出地球远古时期下雪而形成的冰芯,远古的空气被完好保存其中,从古到今二氧化碳的含量,在每百分之一的空气中,一直仅占三百分之一,而从二十世纪开始,这个数值是40%,和工业文明的起始点高度吻合。地球每年增长的二氧化碳,和人类的排放量完全一致。更神奇的是,自然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成分上,和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不同,可以很轻易就区分出来。也有人说有可能是太阳的热量造成的,但太阳输送的热量从未变过,而且地球晚上比白天暖和,冬天比夏天暖和,完全符合温室效应的规律。太阳不是问题,但它却可以解决问题,早在19世纪末的法国,就有人开始利用太阳能了。太阳驱动着风与浪,也为我们带来了风能。每小时太阳给地球带来的能量,已经超过人类一年所需的能量总和,而如果能利用百分之一的海上风能,就足以支撑人类文明的运转。“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认识了自然规律才是真正的智慧,树木不能思考,却告诉了我们生命最基本最深刻的道理。老子之所以为智者,是因为他懂得自然的法则和规律要向自然寻求,通过观察自然蓬勃往复的道理,得出使得生命生生不息的“道”。自然留下了人类的罪证,也留下了解决之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自然之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这是《庄子.外篇.达生》里的一句话。植物之所以生存亿年而依旧繁盛,便是顺着自然的大势而不作任何违拗,而人类要想延续已经繁荣了几百万年的文明,也要始终保持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懂得顺势而为的自然之道。此文发表于中国环境报 http://news.cenews.com.cn/html/2015-03/19/content_25815.htm

你从微小进入,发觉越来越宽阔盛大

顾城有句话正好总结整本书:你从微小进入,发觉越来越宽阔盛大。抛去其中显得有些急不可耐的拔高,本书的出发点,很奇特。现在都在强调要往外走,扩大行踪约等于增加见识。作者却反向而行,把目光缩小到一平方米地方,用耐心和专注来换取诗意和谦卑。与其说是在描述森林,不如说是在与真实共处中,找回被遗弃的部分自我。与我们假想中的,通过远行来找到恬静,通过科学来找到理性,通过机器来找到精准不同,作者想做的是抛去计划、机器、知识,相信眼睛、直觉、身体,来找回现代文化中缺失的喧闹、模糊和随性。作者脱掉衣服在雪中体验寒冷的实验,充满了象征意味。在那一刻,文明附加的规则消失了,所有的感觉都在锐化,世界前所未有的清晰,原本期望通过奋斗、旅行等寻找的平静,不期而至。当然,实验一分钟后,衣服还是要穿上,直觉记录下来仍然需要确切的知识和理论,所有的感受仍然建立在不参与的规则之上。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我们学会了从一个更低的视角,带着怀疑,更带着敬意,来看待整个世界。


 看不见的森林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