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管锥编》的民俗视野考论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010117911
作者:何山石
页数:38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其他如《淮南子》“齐俗训”诸篇、班固《白虎通义》、桓谭《新论》、王符《潜夫论》、桓宽《盐铁论》、赵晔《吴越春秋》,都对当时的生产、生活、信仰、仪礼等民俗都有记录,均是知识分子参与民俗记录的明证,此处不——述及。 有必要提及的是汉赋这一文学形式中的一个重要子类——俗赋。提及汉赋,体物大赋与抒情小赋是最容易为人所忆及的,而俗赋则易被遗忘。而这不能说明俗赋之存在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说明了所谓“俗”在文学创作中、在知识分子的审美意识中、在创作者寻求文学新变手段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据何新文《中国赋论史》介绍:“《汉书·贾邹枚路传》……说枚乘‘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辞赋,(枚)乘尤高’。汉武帝时,枚皋待诏,‘因赋殿中,诏使赋平乐馆,善之’。又说‘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嫚戏’。指出枚皋赋的最大特色是诙谐逗笑,带有很大的娱乐性。并记载枚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襟祝》’。”枚乘、枚皋、东方朔等人都是善为滑稽诙谐俗赋者,这些俗赋创作,“表达了汉赋从‘京殿苑猎、述行序志’的传统题材,向写作‘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及‘方俗闾里小事’之类的奇巧‘小制’变化的趋向”,更表达了当时士人观念的变化,所以,何新文认为,“鸿都门赋这种内容、形式上的转变,当然受制于他们的辞赋观念。而这种辞赋观念变化的表现之一,就应该是偏主讽谏、尚用的儒家文学思想的疏离和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有如汉宣帝那样‘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今世俗犹皆以此虞悦耳目’的娱乐文学观。”①俗赋之俗,正是另一种审美需求的表达,这为过度成熟的文学创作注入新风,一新耳目,趣不可言。 然后,是两汉乐府中的民俗因素。甚至可以更具体地说,乐府诗歌对民间歌谣的吸取。这在本书第二章“民间口头文学”中具体论述,此处略去。 最后,两汉时期,谶纬思想对民间信仰的影响非常巨大。所谓“纬”,是对儒家《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而言的:“有《易经》就有《易讳》,有《礼经》就有《礼纬》,有《诗经》就有《诗纬》,有《书经》就有《尚书纬》,有《春秋》就有《春秋纬》,有《孝经》就有《孝经纬》。

内容概要

何山石
武汉大学文学院2012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

书籍目录


绪论
一、“因民而作,追俗为制”――“民”与“民俗”多义并存、与时消息的学理特征
二、“直道时语,多及习尚”:中国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重“民俗”传统疏论――以《管锥编》所涉文献集为中心的考察
三、“鸿爪之印雪泥,千百中才得什一”:以“俗”为只眼的钱锺书研究综述
第一章 钱锤书“嗜俗”原因探析与《管锥编》所注十书民俗意蕴宏观论
第一节 “野人涂说与哲士微言,若合符契”:钱锺书“嗜俗”原因初探
一、吴文化俗韵泽被与无锡江南水乡民俗的濡养
二、父辈民俗记录活动的影响和童年阅读的民俗记忆
三、留学生活与西俗东渐
四、钱锺书生活“俗”化的体现
第二节 “《水浒》奄有邱明、太史之长”:《管锥编》所注“十书”民俗意蕴宏观论
一、经部作品――《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的宏观民俗意蕴
二、史部作品――《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的宏观民俗意蕴
三、子部作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楚辞洪兴祖补注》的宏观民俗意蕴
四、集部作品――《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
三国六朝文》的宏观民俗意蕴
第二章 《管锥编》与民间口头文学
第一节 “神话、魔术什九可作如是观,胥力不从心之慰情寄意也”:神话
一、“古人之‘质”’:《管锥编》神话本质论
二、《管锥编》神话征引的其他视角探析
第二节 “齐谐志怪,臧否作者,掎摭利病,时复谈言微中”:民间故事
一、《管锥编》是故事书”
二、《管锥编》涉民间故事具体内容
三、“滑稽”与“谑”:钱锺书笑话论
第三节 “虽为戏言,亦征同感”:民间传说
一、《管锥编》论“牛郎织女”等传说
二、人物传说为主体“
三、《管锥编》“物”之传说
第四节 “‘风’字可双关风谣与风教两义”:民间歌谣
一、《管锥编》歌谣论
二、《管锥编》民间歌谣征引述论”
第五节 “荷马载笔之家常亲切、质而不绮”:史诗
一、史诗:一种“活态”文化标本
二、《管锥编》史诗征引述论
第三章 《管锥编》与民俗语言
第一节 “雅中搀俗,笔致尖新”:研究钱锺书语言与修辞的民俗语言之维
一、从民俗语言角度研究钱锺书语言观的缺失
二、民俗语言研究现状
第二节 “俗语颇得其实”:俗语
一、学界“俗语”定义例说
二、“俗语相沿”:钱锺书论俗语
三、《管锥编》俗语分类论
第三节 “古无虚谚,不可不察也”:《管锥编》引谚、涉谚通检
一、生活类
二、事理类
三、时政类
四、社交类
五、修养类
六、其他类
第四节 “求之今日常谈,会心不远”:流行语
一、流行语的民俗学界定
二、《管锥编》所引流行语分类论
第五节 “故歇后、倒装,科以‘文字之本’,不通欠顺,而在诗词中熟见习闻,安焉若素”:歇后语、谜语及其他一
一、歇后语
二、谜语
三、称谓语
第四章 《管锥编》与民间信仰
第一节 “旧说相沿,亦缘切中浮世薄俗也”:民间信仰多重阐释品质
一、民俗学取向的民间信仰所涉基本内容
二、民间信仰的多重研究品质
三、《管锥编》信仰内涵的宏观把握
第二节 “故媚奥媚灶,投合所好耳”:神与鬼为主体的俗信世界
一、神、鬼、魂信仰
二、《太平广记》注中的神鬼妖信仰
三、妖信仰
第三节 “通观中西旧传巫蛊之术,粗分两类”:巫巫术
一、《周易》、《左传》与《楚辞》:南北两大“巫系”
二、《管锥编》巫论
三、《管锥编》论巫术
第四节 “以虚愿托偿于幻术”:征兆与预知
一、预兆信仰
二、预言
第五章 《管锥编》与人生仪礼
第一节 “足见‘礼’者非揖让节文,乃因地制宜之谓”《管锥编》与“三礼”
一、“礼仪之邦”的历史话语背景对民间仪礼的疏离
二、《管锥编》“礼论”意蕴发微
三、《管锥编》“三礼”征引民俗意蕴发微
第二节 “莫非莲‘实’示信‘实’之类,音义双关也”:诞生仪札
一、《管锥编》中涉诞生仪礼成分探析(一)――求子
二、《管锥编》中涉诞生仪礼成分探析(二)――孕期、出生、产翁
第三节 “男女嫁娶之道不公失允”:婚姻仪礼
一、《管锥编》论“男女嫁娶”之俗
二、《管锥编》论婚姻仪程
三、《管锥编》论特殊的婚姻形态”
第四节 “夫枯骨何知,无所谓‘祸’福”:丧葬仪礼
一、《管锥编》“三礼”征引中涉“丧”与“葬”诸处述论
二、“三礼”之外《管锥编》中的“丧”、“葬”民俗论
三、《管锥编》论特殊的丧葬仪俗
结论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钱锺书的民俗视野考论》从民俗学的视角切入钱锺书《管锥编》的研究,主要是对《管锥编》中所涉民俗事象进行详细的文献整理,实证性研究意味浓厚,然后运用民俗学、哲学、文化等相关理论对之进行解读,从而使钱锺书民俗性的一面得以立体呈现。

作者简介

《钱锺书 的民俗视野考论》在对《管锥编》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钱锺书该著中所涉的民俗事象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这种解读凸显了钱锺书“大俗”的一面,这一面与其“大雅”的一面天然贴合,共同构建了完整的钱锺书形像,因而是对钱锺书认识的极大丰富。钱锺书学术思考活动中的嗜俗、重俗的特征,应当置入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民俗、载录民俗的传统中进行考察,应视为知识分重俗传统的承续与光大。


 钱锺书《管锥编》的民俗视野考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为做论文而做论文,东拼西凑,似无多发明。(随手翻了翻,并未终卷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